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周考题

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周考题

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周考题
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周考题

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周考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宣布在杭州KFC首推“刷脸支付”服务。刷脸支付的落地,意味着继现金、银行卡、手机支付之后,又多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不用手机、不输密码,“靠脸吃饭”的时代正在来临。刷脸支付( )

①创新支付方式,方便购物消费②告别现金使用,更加便捷安全

③体验高新科技,拓展货币职能④更新服务模式,促进消费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正确反映这一关系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持续低迷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利率下降→内需提升→产品需求增加→商品价格水平上涨

②本币升值→商品进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上涨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上涨

④扩大政府投资→刺激社会总需求→缓解下行压力→商品价格水平上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春节前期,受节日习俗的影响,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市场上诸如理发、洗车、家政等服务行业出现“过节式缺工”,行业价格也纷纷上调,出现了“春节价格”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 )

①使服务的价格与价值相互背离,违背了价值规律

②是人力成本的提高反映在价格上的正常市场现象

③导致消费者为避免“额外负担”而大幅减少消费

④要求商家合理涨价,并切实履行明码标价的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为了缓解大气污染,改善环境,2017年9月河北省实施了“煤改气”工程。在环保部公布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即“2+26”城市)最新空气质量排名中,2017年10—11月石家庄市PM2.5平均浓度降幅第一,下降44.8%。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煤”与“天然气”在经济学上是什么关系( )

A.当煤的价格上升时,天然气的需求量会增加

B.当煤的价格下降时,天然气的需求量会增加

C.当天然气价格上升时,煤的需求量会减少

D.当天然气价格下降时,煤的需求量会增加

6.近年来,人们开始怀念传统老口味儿蔬菜,北京郊区正在恢复种植部分优质传统蔬菜品种,让老味道回归餐桌。虽然价格是同类蔬菜的几倍,但2015年基地试种的老口味儿蔬菜还没采收就被预订一空,2016年种植品种和面积都翻了一番。由此可见( )

①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②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④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者。下列符合这一传导规律的是( )

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②农产品供给减少

③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④农业比较收益下降

A.④→②→③→①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

8.在“不健康”的声誉和网络外卖崛起等因素的影响下,曾在我国物资匮乏年代被视为“奢侈品”的方便面,不可挽回地变成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销量已经连续五年下跌。这表明( )

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比降低

②我国食品供应更加丰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③我国居民消费方式多样,网络消费成为主流

④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更新,更注重健康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9.支票是人们在经济生活往来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下列对支票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②银行是支票出票人和付款单位

③持票人都能持票到银行支取现金④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②④

10.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表现强势。截至2017年8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74 4元,比2016年末升值262 6个基点。人民币持续升值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

①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增加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②降低我国居民出境旅游成本,提高居民境外消费能力

③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

④促进中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保证国家外汇储备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11.2017年8月下旬以来,受流通粮源减少、市场需求趋旺的双重支撑,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出现普涨行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8月底,苏皖地区新小麦价格较上周同期上涨30~50元/吨。一般而言,新小麦收购价格出现普涨( )

①有利于促进种粮农户收入的增长②会大大降低居民对小麦的需求量

③将导致价格严重背离其使用价值④将减少小麦加工企业对小麦的使用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12.面对我国当前大豆供给不足、谷物生产过剩的粮食问题,有人建议明年取消主产区的麦、稻最低收购价格制度。这是因为价格变动能够( )

A.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调节产量,优化农业品种结构

D.提高农产品质量

13.奢侈品消费已成为中国人当前的流行行为。国人大多注重的是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和表面效应。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这是一种“小富即奢”心理。对于这些消费者,正确的消费心态应该是( )

①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②避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

③坚持量入为出,减少消费④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2020年中国将建成贯穿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四纵四横高铁网,这意味着我国将步入高铁时代。随着高铁的普及,飞机原有的优势逐渐减弱,航空客流犹如沙漏般流向高铁。这将可能产生的影响( )

①航空票价可能会下调,消费者受益②高铁票价在短时间内会全面大幅度提高

③高铁与航空互为替代,将取代航空④高铁在中短途中的替代效应将逐步显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15.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5.3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国内旅游收入为2.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在我国,旅游如今已由少数人的奢侈消费变成了普通人的大众消费。引起这种转变的因素可能有( )

①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

②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③人们的消费观念日趋转变,享受型消费已成主流

④人们的生存资料消费支出减少,消费结构趋于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目前,中国已全面进入“碎片化旅游时代”,旅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外出旅游的人次日渐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0亿,同比增长近13%,人均出游将达3.6次。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次达1.28亿人次,规模几近日本总人口。为吸引游客,全国各大景区纷纷结合地方特色,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民俗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观光体验。同时景区开展的各种营销活动也受到市场热捧。国家旅游局预计,到2040年,我国人均GDP有望达到 2.5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居民人均年出游将达到9次以上,全国旅游市场规模超过140亿人次。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12分)

17.材料一近年来,国内汽车产能增长大于市场需求增长,单位生产成本降低,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呈不断下降趋势。

材料二随着油价的上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电动轿车。微型电动轿车制造成本低廉,预计售价3万—5万元,使用成本仅为百公里3元左右。微型电动轿车虽然不能彰显身份,也受时速、续航里程的限制,但对于广大富裕起来的中等收入人群,特别是对城市中短途出行的人群来说是比较合适的,而且电动轿车是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电动轿车为什么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4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6%,非食品价格上涨1.0%。在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35.8%,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6.5%,蛋价下降5.8%。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的价格不断下跌,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1)鲜菜、肉禽及其制品等价格的上涨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2)假如你是一名电脑企业老总,请结合“生活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将如何应对价格战?(8分)

19.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因其自身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早已风靡全球,形成了一种独有的“骑行文化”,更成为了许多国家在节能减排的历史实践中取得的精神财富。最近,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参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共享单车。(9分)

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周考题答案BBBDA ACDBB CCABA

16. ①生产决定消费。旅游系列产品的生产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4分)

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是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4分)

③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消费观念的变化促使外出旅游的人次日渐增长。(4分)

17.(1)①价值决定价格。随着生产汽车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价值量降低,价格下降。(4分)②供求影响价格。汽车生产能力增长,供过于求,价格下降。(4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日益富裕是购买电动轿车的主要原因。②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电动轿车价格低廉使得电动轿车日益受到青睐。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求实心理使得人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经济实惠的电动轿车。④电动轿车绿色环保的特点,很好地满足了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需

要。(每点3分)

18. (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鲜菜、肉禽及其制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这必然导致人们生活开支增加,进而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6分)

(2)①调整生产规模,由于电脑价格降低,企业利润减少,所以应该缩小生产规模。(4分)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管理,科学安排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4分)

19.①价格影响需求。共享单车价格低,会增加居民消费需求。②消费心理影响消费需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引领人们选择共享单车。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共享单车可以随骑随停,省去找固定桩或等公交的时间,更有利于满足人们短途出行的需要。(每点3分,共9分)

解析:本题可从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消费心理对需求的影响;共享单车的使用价值角度分析人们热衷于选择共享单车的原因。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四课练习题.doc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四课练习题 1. 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社会。追求“大同”曾是一些思想家毕生 奋斗的目标。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就带有明显的“大同”痕迹。从“大同” 到“天下为公”属于传统文化中( ) A. 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 文艺的继承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由来已久。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 ,成为束缚人们 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由此看来,应该 ( ) A.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3. 台湾知名人士李敖在清华大学发表的 50分钟演讲获得听众 20多次的掌声。有同学提 问表达了对当时的台湾当局实行的“文化台独”和“去中国化”的忧虑。李敖说,日本殖 民统治者实行了 50年的日本化教育,结果台湾一光复这种教育就摧古拉朽地不见了。 “文 化台独”和“去中国化”也一样,这种“硬塞进去的文化是不会生根的。 ”这说明() ① 日本的文化是腐朽、落后的 ② 搞“文化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③ 台湾人民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 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 九九重阳, 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每逢重阳 佳节,很多单位组织敬老活动。这表明 ( ① 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5. 于丹在中国民航大学演讲时,从食品安全问题所反映出来的社会诚信危机追溯到儒家 六个方面,映射到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这说明( ②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④继承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②③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人无信不立"的深刻价值和时代意义, 从古代思想精髓的“忠、恕、宽、信、敏、惠"

(推荐)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重点总结

必修一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重点知识点不完全归纳(仅供参考)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联系: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6、外汇和汇率:【多数选择题,会考汇率提高或降低的影响】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①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人民币既不贬值,也不升值。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升值后果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②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③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④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⑤中国RMB国际地位提高。 (2)负面影响:①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②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伤害③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④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多数选择题】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A、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盈利。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亏损。C、相等不亏不赚。它决定了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社会劳率↑单位时间产品数量↑劳动时间↓【多数选择题】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单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总量=价值总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页眉内容 《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会判断)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要会判断)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选择题) 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形式:现实的货币——(选择题)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可以出选择题)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选择题)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②公式: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货币有价值,纸币无价值,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要懂得区分) (2)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选择题)(3)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4)通货膨胀:——(可以出大题或者选择) ①表现: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现象。 ②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 ③主要原因: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④相应实施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⑤危害: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如果人民的货币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5)通货紧缩:——(可以出大题或者选择) ①表现: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现象 ②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即供过于求) ③主要原因: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④相应实施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⑤危害: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要知道有这两种结算方式,选择题)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课练习题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习题案【教学目标】 1、熟记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措施和意义 2、能正确区分各类行政监督主体,指出依法行政与依法行政的区 别和联系。 【重点】政府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 【自主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P49,思考以下问题:(1)政府权威的含义(2)政府权威的决定因素(3)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4)如何构建权威政府 【任务二】40分钟完成以下选择题和主观题的训练 【选择题部分】 1.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为实现这些目标,当前必须克服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给政府“定位”。这要求 ( ) ①政府的事情由市场来决定,建设高效率政府 ②简政放权,政府管得 越少越好 ③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 ④强化行政问责,建设责任政府 A.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②发改委对 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的共同点是( ) A.不依法办事,没有对人民负责B.行政效率低下,管理方法落后 C.滥用权力,以权谋私D.没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4.要防止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乱作为,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 ①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②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③维护每个公民

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

南充高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12月检测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交卷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我国航天技术的突破与成熟,意味着我国在深空探测等航天领域有了历史性的进步。这说明( ) A. 思维能够创造存在 B.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这表明是科学发展观是( ) ①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力量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3.由于轻信算命先生的话,张某草率地进行了股市投资,最后血本无归,后悔不已。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古罗马文豪西塞罗说:“哲学是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设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这主要说明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6.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 B. 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C. 把主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 D. 把客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7.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它们观点相左,名称各异。但所有的哲学不是属于唯物主义,就是属于唯心主义。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是( ) A. “飞鸟之影未尝动也”与“物方生方死” B.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与“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C.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D. “一切物质都具可知性”与“除了经验,我们什么都不可能知道”

(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本单元教学计划 引言 走进经济生活,无论是谁,都离不开生活消费。在市场经济中,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大多要用货币从市场购买。我们的学习,就从这里开始。货币和各种信用工具在经济活动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价格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可循?如何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我们怎样看待多种多样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形成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理性地面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彰显时代风采而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还可以为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作知识上的准备。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引言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货币到底是什么?货币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呢? 教学内容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教材分析 本课从商品入手,让学生全面掌握有关货币的知识。具体包括: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与货币发行相关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人们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等一系列知识。 第1页

教学课型及课时安排 新课2课时;复习课1课时;练习课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价格的含义、两种结算方式、信用卡的优点、两种支票的用途;懂得外汇的含义;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汇率的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经济生活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支票的实践能力;联系人民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等角度,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制意识;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货币的本质;信用卡;外汇;汇率;正确对待货币。 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法:对商品、货币、纸币、外汇等概念,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等知识直接采用讲授法;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产生及其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等知识直接采用讨论法对货币的产生及纸币的产生等知识直接采用情境设疑法。 学生的学法:1、探究法,即教师设置探究活动并设问,让学生深入思考,在探究中形成认识; 2、讨论法,即结合重点、难点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在观点碰撞中掌握真理; 3、自学法,即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阅读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的任务说明 完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 本科时教学的具体内容 回顾生活,情境导入 说明:可利用课文P4中的虚框内容和提问,也可利用学生课桌上的课本学习用具。教师通过提问而引入新课程内容。略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题板书) 一、货币的本质(板书) 1、商品的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板书) 探究活动一: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如学生身边的课桌、书籍、学习用品等等。 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商品的含义,懂得“商品的两必备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的道理。 第2页

高二政治第四课练习题

高二政治第四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事实说明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B.内因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B.内因只有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 C.外因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发展 D.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的这副落第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C.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诗强调的是 A.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B.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在事物发展中,内外因的作用是不同的5.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家的这个告诫强调的是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6.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句话 A.看到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B.肯定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否定了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夸大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丈夫。”孟轲的这个观点认为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外因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D.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8.苏轼在《范增论》中讲到刘邦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关系时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这段话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9.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 A.内因B.外因C.矛盾D.主要矛盾 10.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量变 ①是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②包括数量增减和各构成成分的排列结构的变化 ③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主次地位没有易位、统一体尚未破裂的状态 ④原因在于事物外部矛盾的作用

高二月考政治试题

高二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1、《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既不同于“人类文明”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也不同于“文化知识”意义上的狭义文化,而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下面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类思维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文化既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 ⑤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才能逐步培养出来 ⑥文化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等都属于文化 A.①②⑥ B.①④⑤⑥ C.①⑥ D.①④ 2、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周”曾在香港特区举行。文化周通过100块展板、500幅西藏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和60件文物,全方位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文化与风貌。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3、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支 持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唐山大地震》上映不足半个月,票房已经超过3亿。优秀的文化产品,就是这个时代的阳光,永远温暖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优秀作品的这种作用来自于() A.作品本身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B.人的心灵震撼和感知 C.作者的凭空想象 D.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 5、孔子的《论语》被公认为代表中国文化首屈一指的著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在历史的变化发展中存续下来,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6、中国饮食文化底蕴丰富多彩,一道菜就是一个文化的体现,一道菜便能诠释一个文化的内涵。“吃”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说明()

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

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1

铜梁一中2018级高二(上)10月政治试卷 12. 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13. 2015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应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 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一百多年间,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反思中国战败的原因。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杨杰曾经说过:“甲午战争,不是中国的军队战败,而是思想战败。”通过这一观点我们能认识到() ①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②传统文化与思想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 ③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重大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是与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相适应的。但在生产力已经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这表明() A.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D.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doc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练习题 1.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 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这句话 意在说明 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人们创 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④哲学的任务在于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 “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 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回答 2~ 3 题。 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哲学启迪,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都能形成哲学智慧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 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 示我们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C. 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和工作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 ,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 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具有指导人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神话故事常常反映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下列古代神话中, 反映了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的是 A. 精卫填海 B.夸父追日 C.盘古开天 D.愚公移山 6.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是爱智之学。下列 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又指导具体科学研究 ④一个人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 含的哲理是 A. 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8.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 瞬”。这说明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016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试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由此可见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3.我国的许多典故中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A.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5.“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 ( )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自然科学的发现是 ( ) ①细胞学说②生物进化论③能量守恒定律④地质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强在学习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之后,做适应性练习时,遇到一道题,感觉有点难度,要求选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联系的选项。你能否帮助他选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正确选项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学说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是其直接理论来源8、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 9.最近,“土豪”“高大上”“点赞”等流行语爆红,其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这说明( )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代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 B、③④⑧ C、⑦⑧⑩ D、②④⑥⑦ 11.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娴熟地烹制菜肴。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 ①意识不仅仅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②意识是人脑的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12、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13.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①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②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4.某市民,几年前迷上了收藏结婚证书。他淘得100多不同时期的结婚证,最早的是清朝1876年的,最近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每结婚证,都很不一样,留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但结婚证的颜色始终没有太大变化,都是以红色为基调,有紫红、大红、玫瑰红等色。上述材料反映了()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 点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点加对应主观题)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背)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注意:下列都不是商品 ①阳光、空气、水(不是劳动产品) ②自收自食的小麦(没有用于交换) ③送给朋友的生日礼物(没有用于交换) ④从商店买回来的正在使用的铅笔(退出了流通领域,不再交换) (背)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的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货币的产生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用来表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5、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职能根源于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背)7、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8、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注意:商品的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你能理解吗?

9、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背)10、商品生产者怎样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转换或怎样实现“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11、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背)12、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发行规律: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1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①含义:前者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后者是指物价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②前者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后者相反 ③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适度从紧、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解决通货紧缩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 ④注意: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不一定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但卖方市场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14、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转账结算的工具有信用卡和支票。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4•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摸底]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些时候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这种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作“安慰剂效应”。这告诉我们() ①物质世界总会存在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②必然性作为偶然性的累积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发挥主体因素的调适功能是疫病治疗的重要方面④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D①项中的说法属于不可知论,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②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题中材料“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些时候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表明了人的主观因素在治疗疾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故③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些时候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但也有些人并未康复,这表明了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故④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2.[2014•洛阳统考]在2013年9月11日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中,中国国务院总理*表示,地球村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逊。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外开放中获益匪浅。这告诉我们() ①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够引导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②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物质条件 ④尊重客观联系,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D联系是普遍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于地球村之外,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说明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够引导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①正确;各国应该认识自身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改造世界,④正确;②“都”过于绝对,错误;③说法错误。该题选D。 3.[2014•绍兴一中回头考试]树叶是利用太阳能的高手,如能人工造出“树叶”,能源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最近的美国科学家诺切拉宣布造出人工树叶。这种人工树叶形状像扑克牌,只需放入水中,置于阳光下,它便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并将这两种气体存储在燃料电池中,以此发电。这个发明被认为是人类寻找替代能源征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这表明() A.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条件,建立起新的联系 B.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推论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存在 D.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解析:D A选项观点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思维和推论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排除。C 选项观点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依赖于人为事物的联系,故排除。根据题意,科学家发明人工树叶,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D项入选。4.[2014•福建晋江教学检测]海洋连接世界各地,是最便利、最经济的“公路”,是“大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版)

《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 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 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供求影响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