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评价

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评价

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评价
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评价

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评价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200903级张如良

指导教师:福建师范大学吴万库教授

摘要:科举这种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终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制度,其间历经1300多年。它对加强封建集权,稳定社会统治基础起到了难以估计的作用。同时因考试内容的僵化,扼杀了大量人才,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催生了科场腐败,而遭到人们的否定,历来对它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因此研究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制度,会给人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考试改革

在集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社会,君主为了达到“朕既国家”的目的,势必借助职官体制这个媒介,正是由于职官队伍是封建制度的支柱,因此中国便发明了这个“源于汉魏,肇基于隋唐,终之于清”的科举制度。这种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长达1300年。

一科举制度的历程

(一)科举以前的选拔制度

1、秦朝的世袭制。它以“投胎为定位”而不论才能,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选

人方式,它使“官”为少数人垄断,压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扼杀人才成长。

2、汉朝时的察举制。即有地方官员随时发现人才向中央推荐,这可能是今天推荐的鼻祖。

3、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推荐人才,结果良莠不齐,它成为垄断政权的工具,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二)科举制度发展轨迹

1、隋朝――科举制度的起源

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回中央。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做官。大业三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科,这标志科举制的诞生。

2、、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备

唐王朝承袭了隋朝的科举,并进一步完善。使科举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

间(即627-655年)的20余年里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的典型,以后各代只是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稍有变易。(1).考生的资格与来源

唐代科举规定三类人不能参加考试:一是触犯刑律者二是工商之子三是州县小吏另外九品以上官员,属于已经入仕也不能参加考试。

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二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

(2).报考手续

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 --吏部复试。

(3).考试科目及内容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种,其中明法、明算、明书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4)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5)考试过程

获得科举资格的生徒和乡贡生由州府分科报名,参加尚书省的考试。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常科的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十月。答题时间为一天辰时入场,日暮交卷。考场戒备森严,有卫兵守护。

3、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

宋朝统一后,对科举制度进行全面整顿、改革,使之更具备全民性、平等性,以利于扩大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统治基础。

(1).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2).实行锁院、糊名、誊录

锁院唐代试场不锁门考卷不密封,宋代在考生入场后,除监考人员外,任何人不能进入考场即行锁院,对考场实行封闭。

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

誊录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4、元代——科举制度的过渡

1313年,元朝才正式规定科举考试的章程。元朝的科举考试也是三年举行一次,分三级递进:一是乡试(行省考试)。二是会试(礼部考试) ,三是御试(即殿试)。殿试放榜后,元代皇帝将在翰林国史院赐宴招待新科进士。

5、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1)、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

到了明代,进学校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2)实行三级考试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6、清朝——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这是“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走向灭亡。这种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制度,其间历经1300多年。它对加强封建集权,稳定社会统治基础起到了难以估计的作用。

二科举制度兴衰原因

一科举制度兴衰原因

统治者创立并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历史作用。

1.科举制与中央集权具有极大的亲和力,适应了封建社会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科举制与隋唐以前实行的世袭、察举、等制度相比,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区别,就是科举制的自上而下方式。察举制的实施,有赖于自下而上的层层

推荐;而科举制则大不相同,它的标准完全由中央确立,用人完全由中央取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方式,地方上的用人自主权被中央主持的科举考试完全剥夺。当然,科举制在具体实施中,也是从下到上执行的。在唐代的科举中,是先“乡贡”而后“省试”。一直到明清,也是先“乡试”而后“会试”。但是,这种先下后上,只是一个先后次序问题,而不是选官的主动权自下而上的问题。地方官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官吏对政权的解释权力。这样,地方官员的选人权力就完全被科举制剥夺殆尽,官吏的产生方式同中央集权的要求十分相应,不可能再通过选官造成妨碍中央集权的地方势力。而中央则是利用科举制的这一措施,牢牢控制了选才任官权,培养了新兴的进士官僚集团,垄断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中举及未入仕者也享有诸如免除赋役、享受法律优待等特权。这批人中的绝大多数有知遇之感,愿做封建王朝的忠臣义士。

正因为科举制度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得到了隋唐以来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李世民曾有一句名言,他看着新科进士从门中鱼贯而入,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1]显然,李世民的眼里,不仅仅看到了新科进士是人才,更是看到了他已经掌握了一种驱尽天下人才为专制集权的中央效命、为皇帝尽忠的最佳方法。可见,科举的最大成效并不全在于“得人”,更在于它是一种笼络英才,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的“长策”,即符合最高统治者要求的用人制度,正是它维护了封建专制政府的政治统治。

2、科举制利于实现民众思想的统一。

科举选官有了统一的内容和共同要达到的标准,全国上下欲通过科举做官的人们将竭力适应并达到这一标准,这就在有形无形中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这样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就牢固了。

3、科举制打破贵族对官位的垄断,为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扩展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在察举制、辟除制下,选拔出来的官吏一般都出自地方名人,平民百姓进入官僚队伍的希望极小,对于加强封建统治,维持并保证社会安定,没有多少益处。

科举制实施以后,这种选官范围过小的局面有了重大变化。凡是有条件读书者,都有了进入官场的机会。在科举制下,从唐代到清代,对于应考者的身份限制不多,从而可以使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这一途径,把自己变为统治队伍的后备军,进而把对封建王朝不满甚至反抗的潜在因素,转化成对其效忠服务的因素。大批出身寒微的有学之士正是通过科举考试被吸收到政府机构中去,形成一批新兴的知识官僚。这从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大的稳定作用

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应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国封建国家进行统治的一个有效工具。但是科举制度后期由于科举八股文的迂腐和对思想的桎梏,以及最后钦定的制举方式,使得这种取官制度逐步僵化,也越来越腐朽,并成为历史前进的羁绊,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入了死胡同

二科举制度衰亡原因

1、考试内容单调、形式僵化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服从于封建政治统治的需要。儒家学说始终在科举考试中处于中心地位。从唐代开始,贴经、经义、墨义等儒家经文考试就是科举的主要考试内容。宋朝科举考试的内容经过变革,经义几乎成为决定考生是否被录用的最终根据。明朝末年和清朝的科举,更是发展到几乎就是对经义的记背考试。考生在做文章阐述经义的时候,只能依照题目,揣摩古人语气,绝对不许联系现实政事。考生只能循规蹈矩,以孔孟的是非为是非。而且解释经义、四书一定要以朱熹的《集注》为准绳,五经一定要以宋元人的注疏为准则,作者必须服从封建道学家的意旨。所以明末和清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吏除了成为封建君主的驯服工具,

很少有成就者。八股文的盛行,使这种本来极富生命力的考试制度最终沦落为除了能够为读书人提供当官的机会外,对社会发展已无积极作用。已经被社会淘汰。

2、监督机制不健全,舞弊成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2],科举作为成名登科的唯一途径,一旦及第,则山川变色,天地为宽,引得不少人敢于科场作弊,冒险一搏。明清科场舞弊现象日益严重,形式五花八门,有怀挟、传递、冒考、窜换、冒籍等。由于封建王朝的专制集权管理而无法建立起有效、民主的监督机制,所以尽管明清统治者对科场舞弊者惩处的酷刑令人触目惊心,舞弊之风却越禁越盛,也就不足为奇了。明清的科举已腐败透顶,或庙堂之高,或江湖之远,对科举都已失去了信心。一种制度的社会基础到了如此地步,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三对科举制评价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非常宝贵的政治遗产,它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科举制正面评价

1、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

否定特权制度,是科举制最大的特点。比起只讲出身的世袭制,比起看重门第的荐举制,比起拿钱买官的捐纳制,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科举制度本身虽然存在着弊病,但在朝廷选官的问题上,除了科举,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替代它。换句话说,若用其他办法选官用人,其弊端会更为严重的。诸弊相权取其轻,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科举制度体现了社会对官吏的一种文化要求。

由于官吏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必须要求其具有与之相适应文化水平。而不同的选拔方式,则体现了社会对官吏文化素质的不同要求。“世袭”只认出身而不论才能。“推荐”则由于推荐者文化上的差异,因而其取人标准自然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科举制度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直接体现了社会对官吏的文化要求。它的导向作用是明确而巨大的,它向世人昭示:不管是谁,不论出身如何,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才能取得入仕的资格。通过科举制度,使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官吏队伍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它也有着一种强烈的激励作用,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3、科举制度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科举制向全天下抛出诱人的平等光环,为平民子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进身之阶。科场就像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着天底下思想最活跃的文人,使他们把才智和精力全都用到拥拥挤挤抢过科举独木桥上。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自然也就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也是科举制得以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

4,科举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进步,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基础的。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崇尚知识,崇尚文明,成为民族风尚。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民族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使我们的国度成为文明之邦,礼义之邦。唐宋之时,曾是中华文化辉煌的时期;到了宋代,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遥遥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项就是在宋代出现的。我想,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代相沿,科举制度的促进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5,科举制度还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中国是考试制度的故乡,科举考试就像四大发明一样,对世界文明都是一个重大贡献。在中国的周边国家,高丽(今朝鲜)把中国的科举制度全盘搬了过去,也实行糊名、誊录等一套做法;安南(今越南)同样仿照中国进行科考,而且也用八股文,越共领袖胡志明的父亲就曾考中了进士。欧美各

国在近代推行的学士、硕士、博士这一学位等级体系,恰是中国科举制中所实行的秀才、举人、进士那套三级科考取士的做法。

(二)对科举制负面评价

1、科举制度造成人才的匮乏

正如龚自珍所指出的,是“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痒序无才士”。确实,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局限于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及日趁格式化的八股文考试形式,是最为人们所诟病的。诚如人们所指出的,它禁锢智慧,扼杀人才,只会培养一些不关心国家安危,只会空谈理性的腐儒。

2、科举制度造成吏治的腐败。

人们似乎很难理解,这些经过严格的科举考试选拔出来,平日饱读诗书,素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的儒生们,怎么头上一戴上顶乌纱,竞然也会寡廉鲜耻,与腐败为伍呢?他们不知道,不管是谁,不管具有多高的文化素质,一旦掌握了权力,如果失去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是很难不改初衷的。应该认识到,官吏制度包括官吏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偏废;而从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情况来看,甚至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科举制度解决了官吏的选拔问题,而对于官吏的监督,它是无能为力的,也不可能越俎代庖。科举制度并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也根本不可能解决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

注释

…1?《唐摭言》

…2?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

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古代科举考试简介

科举制 ...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科举制由隋代创立,完备兴盛于唐朝,衰落于明、清。1905年,开始推行学校教育,科 举制度彻底被废除。 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称为“察举制”。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后又下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亲信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公元220年,曹丕采用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芳时,司马懿当国,在各州加置大中正,因此有大小中正的分别。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 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因此开始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提名,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地方一级的征聘制度)和九品中正制。隋代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明经科外,炀帝时又加了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除试策外还试经。这两种科目都适应了一般士绅的要求,通过考试,即可入仕。由此,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门,只要有才就有机会跻身掌权的统治阶层。 2主要内容 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材,由是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因此开始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铨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隋代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明经科外,炀帝时又加了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除试策外还试经。这两种科目都适应了一般士绅的要求,通过考试,即可入仕。由是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门,只要有才就有机会跻身掌权的统治阶层中。 唐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并使科举制逐渐完善,使我国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唐朝科举制度分制科和常科两种取士方法。制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科考试,以待“非常之才”。应试者可以是现任官吏,也可以是常科及第者,还可以是庶民百姓。唐太宗时扩大国学的规模,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进士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武则天时亲自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在唐朝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

高考必背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高考必背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态和文化传承的影响得失浅析 自动化05班贾鑫20115050 每次想到中国有过那么辉煌的过去,有着那么灿烂的文明,何以在近代沦落到人人都来欺辱我们的境地?就会特别的辛酸。社会的发展核心在于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在于人的进步。人的进步其关键之一便是社会教育。更不必说在封建社会中,读书是左右一个人前途的决定性因素。说到此处就不能不说伴随着中国民族走过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这个曾今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顶峰又把中国拉到谷底的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换句话说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选拔人才的一种机制。学而优则仕。在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国社会中,“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让所有的读书人都对“仕”趋之若鹜。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科举考试的考核标准就直接左右了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取向,进而也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走向。那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下: 一、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态的影响 说到科举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心态的影响,就不得不把它放到五千年历史长河这一大环境中。科举制的诞生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在其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社会的心态也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科举制度确立之后,在其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统治阶层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科举也很好的整合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纷繁杂乱的社会中的各种思想,在官方层面上确定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得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这为我国后来两千多年的文明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保证。 尽管如此,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很多消极的思想观念也在国人的心中滋生,影响着日后国人整体的社会心态。忍耐与软弱。整部中国五千年历史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强大的时候不打人,衰弱的时候被人打”。如果说中国人处处忍让的软弱性格有很多因素造成的话,那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理的荼毒一定是重中之重。科举制度给了每

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及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温海明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学而优则仕的一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发明对中国古代各个领域都有很大影响,当今仍引发人们思考.无论古代和当今时代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众说纷纭,曾经一度遭到抨击,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出现过偏激现象[1],许多学者对科举制度做了研究,对科举制度的评价逐渐趋于多角度和客观,但大多学者是根据整个科举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进行阐述或评价的,对整个科举制度的发展叙述更多,或者单纯就某些方面展开[2],而系统性的评价科举制度的文献不很多见,因为研究科举制度不仅能深入了解我国古代考试制度而且能够古为今用,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分析研究,试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根据科举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系统性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1 科举制度发展过程简述 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五经博士并以儒术取仕,以察举为主,考廉科,明经科,但由于徇私现象不能避免,不能保证地方官吏所向上推荐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如“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 别居” ,不利于巩固统治,另外,察举是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贤士,使中央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这种制度所削弱,而且为了使被察举推荐上来的贤士能更好的适应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政府必须完善或者改变原有的察举制度,于是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中央开始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度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仕的基本依据.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固定的一项教育制度且最为兴盛,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后来逐渐衰落,尤其是在清朝时期由于封建统治制度弊病百出,使科举制度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而走向衰落,最终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2科举考试制度在古代的积极作用 2.1 科举对政治的影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稳定社会 汉朝时期选仕采用察举制度,魏晋时期采用九 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科举制度顺应时代背景在隋朝产生.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选仕制度,使各阶层的人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能通过统一的考试标准,就能走向仕途,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思想来说是很大的创新,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学而优则仕,而不是靠出身才能取仕,这 Vol.28No.9 Sep.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下) 2012年9月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及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温海明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摘要: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时期的重要考试制度,在我国封建历史时期延续了1300多年,不但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仍不容小视.本文从多个角度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同时分析科举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得出结论:科举制度同任何制度或者事物一样,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影响,除此之外,科举考试制度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影响极其深远, 在教育及文化思想方面尤其凸显,所以应该对科举有个正确的评价,使其服务于现代社会.关键词:科举考试制度;评价;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213-03 213--

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积极影响: 1.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他 打破了贵族世袭和门阀的现象,改善了用人制度,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因此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科举制度人才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 够有机会有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从宋代开始,科举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自然也就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也是科举制得以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 3科举制度确实为历代的封建王朝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科举考试产生的进士、举人、秀才中,有很多有识之士成为国家的栋梁。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总体来讲,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读书人,有的入仕参政,通过科场走向官场,成为维持和支撑国家机器的栋梁,更多的则仍滞留于社会中下层,成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这些人都可称得上是国家通过科考选拔出来的人才。 4、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 然不是对知识的真正渴望,但是客观上对功名的追求是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儒家思想得到了管饭的传播,增强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5、科举制度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越南仿照中国的科举制度 进行科考。欧美各国在近代推行的学士、硕士、博士这一学位等级体系,恰是中国科举制中所实行的秀才、举人、进士那套三级科考取士的做法。消极影响: 1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八股取士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固定的格式,陈腐的内容和的僵化方法,压抑了学子们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2、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 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当然这也是跟个人的道德问题有关,但是科举制度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的政治化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他们互相拉帮结派,官官相护。还有的利用科举考试收受贿赂,这样不利于考试的公平性,还造成了官场更加混乱和黑暗。 4、科举制度阻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 国传统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导致了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

我们该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我们该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查看本频道留言】 【有错你来纠】 【论坛】 1905年9月2日,随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 科举制度最终画上了句号——今年,是科举制度废除100年!今天,把科举放在历史长河 中,我们也许可以更理智地审视这一特殊的考试制度。 1905年9月2日,随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画上了句今年,是科举制度废除100年! 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历来是雾里看花,莫衷一是。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天下英雄入吾彀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度。”相反的责难却更多,宋应星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康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李光耀更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外…… 百年后的今天,把科举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也许可以更理智地审视这一特殊的考试制度。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张金榜 9月2日,科举制度废除整整100年。今天的人们,到底该怎样认识和解读科举,记者特意走访了长期从事

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李国荣研究员。 袁世凯等一批封疆大吏奏请雷厉风行废科举 记者:在中国沿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是在什么情况下走到尽头的?到底是怎样废除的? 李国荣:自隋、唐开科考试,历经宋、元、明、清,在这漫长的1300多年里,对科举考试,特别是对八股直存有激烈的争论。北宋年间的王安石时代,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间,朝野上下都曾有过大的讨论,康熙时还真次八股考试。到了晚清年间,争论更为激烈,1898年春,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在圆明园面见光绪皇帝时,就曾力试的罪过,指出学八股者“不考地球各国之事”,造就出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庸才,当国难临头的时候毫无用处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一句话,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祸! 正因这样,1898年的戊戌变法,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废除八股考试。可是,慈禧发动的政变,使103天的新影,八股遂又得以苟延残喘。三年后的1901年,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中,为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慈禧搞了一宣布停止八股文。但是,这时的点滴改革已无济于事,朝野上下有关兴学校、办学堂、废科举呼声越来越高。 1905年9月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抚端方等一批高官,联名上奏朝廷,明确提出:国家危迫情形,一刻千金,“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校,必自先停科举始。”言辞激烈地请求“雷厉风行”“停罢科举”。面对这些举足轻重的南北封疆大吏的联合廷已不能等闲视之,就在9月2日的当天,便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下谕旨,向全天下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这一上谕的发布,宣告了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千年科举走进死胡同 记者:提起科举,现今的人们往往是抱着批判的态度。在这方面,我们该怎样看? 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 李国荣:在科举考试的天地里,独尊儒术,排斥多元文化。它只讲诗赋文章,排斥自然科学,千百年间,考来覆去总是涛声依旧的《四书》《五经》。明朝末年的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的序言中慨地写道:“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这充满郁闷的感叹,充分反映了科举时代自然科学备受冷落的境遇。 八股考试诱导人们读死书。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一直采用呆滞死板千篇一律的八股文。除八股之外,当时十股、十二股、十四股以至十六股、十八股,但不管分多少股,八股文的基本格式不能变。这八股文本来是一种考试文体,可是从命题到答卷都走进了僵化的死胡同,它诱使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成天钻研这种复杂精细的文体,出来的,不知有多少是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相反的,一些有创造力的才子却往往被挡在科场的龙门之外,像《的作者蒲松龄,虽才气十足,却科场失意,终生没有当上举人。而推出千古名著《红楼梦》的文学巨匠曹雪芹,

如何正确评价科举制

如何正确评价科举制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矛盾的存在,它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也起着非常矛盾的作用。正如王炳照先生在《科举制度漫话》中所提到的那样,科举考试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央集权和调动地方及个人积极性的关系,但助长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和侥幸心理,以致产生钻营舞弊的恶习;科举考试将读书、应试、做官联系起来,使培养人才和选拔、任用人才结合起来,但导致了科举控制教育,学校变成了科举的附庸;科举考试克服了单纯以品行、门第取人的偏向,但未能真正实现以知识能力取人,反而走向死读书、背教条、务抄袭的死胡同;科举考试建立了统一的内容、标准、程序、步骤,但滋长了形式化、教条化、呆板僵死的流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的功过,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科举制不仅传播儒家思想,培养庞大的“士”阶层,还使儒家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对加强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流动等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科举经过千年运作,将这一制度的两端即上至统治阶层和封建政府下及广大士子乃至普通民众卷入其中,成了越来越凝滞的“累人”制度。更有研究者直接提出,科举考试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中华民族缺乏创新性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然而,站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大背景中,我们确实需要把科举考试制度放入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来加以理智地考察,对科举的作用和价值做负责任的历史沉思和全面客观的评价。 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一千多年,一定有它积极的一面: 首先,科举制最大的特点是否定特权制度,这比起只讲出身的世袭制,比起看重门第的荐举制,比起拿钱买官的捐纳制,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其次,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中国历代政权选拔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科举制向全天下抛出诱人的平等光环,为平民子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进身之阶。科场就像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着天底下思想最活跃的文人,使他们把才智和精力全都用到拥拥挤挤抢过科举独木桥上。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各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 第三,科举制度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统一考试制度,形成“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在一千多年前便已确立了根据人的教育程度来分配社会地位的知识优先的准则,可以说是一种知识社会、学历社会的雏形,是一种先进的精英治国理念,也是1000余年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得以稳定存在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而在废除科举制度的100年间,中国社会急剧动荡,政坛更是白云苍狗,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民族饱偿百年屈辱,据此,有的学者大胆推测,中国百年动荡起因在于科举制度的废除!观点似乎偏激,深思又觉得有些道理。由于失去了科举这个统一的人才衡量选拔标准,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其治国理念的南辕北辙,人才制度朝令夕改,导致中国社会官员队伍的素质也是不断地反反复复。从科举制度演变历史的角度来看,国民党时期的任人唯亲,改革开放前强调“根正苗红”任人唯出身的政治标准,这都是历史的倒退。这100年里,官员队伍没有随着废除科举而得到提高,反而有些官员还不如那些读过圣贤书、懂得为官之道的七品芝麻官。改革开放以后,高考制度的恢复,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观念的倡导,官员选拔考试制度的实施,实质上都是科举制度形式的现代翻版。同时,在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形成了一系列考场规则和考试方法,诸如对出题判卷考官的锁院隔离制、对考生衣着用具的搜检制、对考卷的糊名弥封制等等,都是防范科场舞弊的有效举措,有些做法至今仍得到借鉴和沿用。而历史上按不同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规制,实践已证明对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是有益的,今天的高考仍继续实行不同省区录取的定额制。总之,千百年的历史说明,科举制度中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使得选拔更具客观性,是经过

科举制度的含义

科举制度的含义 科举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具有动态特征的词语。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科举二字,起初是有分科举人之意,也可解释为设科举人或按科举人、以科举人。科举一词由科和举两个早已出现的各有独立含义的字组成,将此二字连用,是在设科和举人数百年之后才实现的。但在王安石取消明经诸科只保留一门进士科后,此科字一般便专指进士科了,而且使用科举二字的情况明显增多起来。 考试是科举制的核心和精髓,是科举制的本质特征,或者说科举制的实质就是考试。有关科举的各种各样的制度规定和读书备考、出身授官等都是围绕考试这个核心进行的。 (一)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招考,取士权一归中央,由朝廷定专司、专官知贡举; 科举制首先是分科目,其次是许举子投牒自举,再次是公同考试(统一考试)。不少人主张以进士科创置为科举制之始及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标准,不符合隋唐科举取士的历史实际,不宜作为界定创立时期科举制的依据。而宋神宗王安石变法以后,科举取士以进士科为主,兼有制科,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完全符合历史实际,是正确的。特别是在明清,所谓科举,几乎成了举用进士的别名。然而,仅以分科目、投牒自举、公同考试三条标准,又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全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选举制度)科举制的内涵与特征。笔者以为,科举制所以能历经一千三百多年而不废,首先,取士大权掌握在中央,有利于君主

集权,不像察举制由地方与中央分权。汉代科目荐举取士之权多半在郡国。正因为地方官吏掌握了关键的贡士之权,其执行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朝廷官僚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到了东汉,察举就成了地方官舞弊的工具,日趋腐败,/州郡牧守承顺风旨,辟召选举释贤取愚。选士权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有利于地方势力的强大,这势必会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于是,就有了魏晋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之改革。在九品中正制下,中央派官员到各地担任中正,专门负责察举一地的贤良。这一举措也表明中央希望借此控制选士权的愿望。但终因派往地方的中正当地官僚豪族相勾结,遂使选士大权演变成了地方门阀世族囊中之物,中正取士,权归著姓。此种选举法,不利于中央集权。因此,隋文帝即位后,废罢九品中正法,一命以上皆归吏部隋朝实行按科举士、中央考试制度,已非复汉之察举,实已肇中国历史上新型的选举制度科举制之萌芽。因此,在界定科举制定义时,必须考虑到选士大权集中于中央,即应由国家按科招考、士子投牒自举、朝廷派专门官员统一出题考试。这样的选士制度,打破了地方官员垄断选举权的可能;由于许士子自由报考,使选举制度建立在广阔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央派专职官员统一命题考试应举人,按成绩高下录取就有可能,从而也就打开了公开竞争入仕的道路。 (二)招考向全社会开放,原则上许平民或官员投牒自举报考; (三)地方与中央定期、定点举行二级以上考试,命题统一,以文取士。科举制的重要特征在于以文取士。在讨论考试标准时,学者也许会困惑于察举制与科举制均有考试,两者很难区分。汉代察举制是重德行,

科举制度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邹一南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关键词: 科举制度;科举考试;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07-03-23 作者简介: 邹一南(1986-),男,江苏徐州人,本科生。E-mai:l zouyinanscu@ 163. com。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 的遮蔽,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本文仍试图本 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 培养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及其作用,认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 和负面影响相互交织,有利有弊,应当历史地、具体 地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 一、科举制度与国家治理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繁荣,封建社会开 始进入鼎盛阶段,封建制度也日臻完善。随着自身 经济力量的壮大,中小地主开始要求政治上的权 利。统治者对官僚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三省六 部制,使官僚机构更加完备,分工也更加细密,从而 需要补充大量官吏。为迎合中小地主和统治者双 方的需要,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度作为中国 传统社会治理庞大国家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2〕, 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 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 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因 为科举考试选官制比世卿世禄制及其他选官取士 制度(如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 中正制)更先进,更公平,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它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 过读书入仕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 争的机会、条件和平台。过去是“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世族”,而今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 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

科举制度应当如何评价

科举制度应当如何评价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刘海峰 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年前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废止科举、兴办学堂。一纸诏书,宣告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这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仅是一场教育革命,而且是一场政治变革,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今年不仅是废科举100周年,而且是科举制建立1400周年。在科举制废止整整100年后的今天,在此千载一时和百年一遇的时刻,我们很容易产生强烈而深沉的历史感。而对科举制这一具有上千年历史的重要制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废科举这一重大举措进行全面的研究,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 1 “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 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出哪种制度比科举制的影响更为重大而深远的了。科举制对隋唐至明清1300年间中国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科举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形象。而且为东亚国家的科举制和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也还有深刻的影响。 所谓科举,就是中国和东亚国家帝制时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自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建立进士科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科举制逐渐发展壮大。到中晚唐时期,绝大部分年份都开科取士。甚至到唐昭宗时,唐朝已摇摇欲坠,战乱不断,还年年开科,认真对待科举取士。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6《乾宁复试进士》说:“是时国祚如赘疣,悍镇强藩请隧问鼎不暇,顾惓惓若此”。唐王朝至昭宗时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还是念念不忘科举取士。晚唐80年间,只有4年停举,除非万不得已,科场年年照开。这4次停举皆因战乱,政局动荡不安,有时连唐皇室性命都难保才无暇顾及开科。 在“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烽火连天,政局动荡不安,在短短的52年中经历了5次改朝换代,前后有14个皇帝走马灯似地登上中原政治舞台。但就是在这样动乱年代,除了后梁有3年因考虑“举子学业未精”等原因、后晋有2年因“员阙少而选人多”而停举外,其他年份一如既往照样不断开科取士。而且,各个地方割据政权多数也举办科举考试。可见,朝代可以改,皇帝可以换,但科场却不可不开,这说明科举制在唐代以后已带有强大的历史惯性,能够与时迁徙,与世偃仰,成为跨越时代的一种基本政治和文教制度,科举已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人文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宋代以后,科举制已成为“帝制时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经历过元代的反复比较,到明清两代,科举制进入成熟阶段,更为稳固和连续,开科成了几乎是雷打不动的社会大事。即使遭遇战乱和大灾等不可预测的事件,也要易地开科或次年补行。例如1900年发生庚子之变,无法正常举行科举考试,但就是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逃在河南的情况下,1901年12月还下令次年要补行辛丑(1901年)恩科和壬寅(1902年)正科乡、会试。因此有人曾感叹道:“在如此仓黄播越之中,而对下年之乡、会试,尚复兢兢注意,足见当时视取士之典尚为郑重。”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科举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为特殊的方面。 1864年12月,在狄更斯主编的周刊《一年到头》上,刊载了一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文章,谈到科举制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到清朝为止共经历了1300多年,对于科举制度的功过是非,后人评价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孙中山先生说:“(科举考试)虽然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明。”他这番话正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孙中山先生肯定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但同样也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对于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我觉得是利弊共存,利大于弊。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是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颇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可以说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换句话说,若用其他办法选官用人,其弊端会更为严重的。诸弊相权取其轻,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SzUoYlB。 由于科举制度能够一举改善参加考试者的政治地位,进而改变阶级属性,因此,整个社会都盛行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而值得注意的是,

1905年怎样正确看待废除科举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905年怎样正确看待废除科举制度 篇一: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2 学生姓名:《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自学探究学案编辑:刘建平审核:苇元沟中学初二历史小组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辛亥革命》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己查找有关的资料,展示资料并讲解各个历史要素发展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一、【自主学习】历史背景 废科举:近代科举制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 2、自己来作个对比,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

是清末新式学堂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自己对新学堂的看法。 三、【拓展练习】(我会做,我能行!!!) 1.关于京师大学堂地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全国的最高学府B.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C.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D.标志着近代中国西学的发端2.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是因为() a.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b.近代工业对科学技术和人才得到迫切需要c.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d.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3.下列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容登载了国家政治大事b.由英国人创办 c.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d.是戊戌变法的舆论工具4.下列书籍和刊物,光绪帝不可能看到的是()a.《海国图志》b.《天演论》c.《申报》d.《新青年》5.清政府之所以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是因为()。 ①这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培养不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③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②鸦片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④清政府意识到要“科教兴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6.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你可以做些什么?() ①从《申报》上了解时事②报考京师大学堂③考中状元

科举制度及其历史影响评析

科举制度及其历史影响评析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立科目进行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一种政治制度。它确立于隋唐时期,废止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公开和客观等特点,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传播了儒家思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官本位主义,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思想。 一、科举制度的渊源及发展过程 在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两汉的征辟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等选人制度后,科举学制顺应历史的发展,登上了历史舞台。 (一)科举制度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 1. 科举制度形成的经济基础 隋唐的统一使遭到破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趋于稳定,手工业技术日益精巧,科学技术的应用趋于广泛,这些为科举制的产生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 2.科举制度形成的政治基础 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经历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皇权,将选举官吏的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从而加强皇帝的权力,这是科举制产生的政治要求。 3.科举制度形成的阶级基础 魏晋南北朝后期,士族的生活与统治日益腐朽,士族制度逐渐走向崩溃,大量的农民起义和军阀的斗争,进一步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土地兼并产生了大量的庶族地主。庶族阶层的强大,随着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提高其政治地位。这些为科举制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4.科举制度形成的社会基础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大发展时期,社会管理需要大批官吏。随着士族地位的下降和寒门地主地位的上升,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不能有效地选拨官吏。这是科举制产生的社会要求。

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利弊

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利弊 一.科举制度概念: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科举制度的利弊: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长存1300多年,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国际社会也起了一定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都曾仿照中国实行科举制。在西方,有人称它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那么科举制度又有怎么样的利于与弊? A.科举制度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决定人才是否合格与取舍的标准是考试的成绩,它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应考者是否有真才实学在这里成了决定的因素,因此科举制度是一种有利于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它为那些出身微贱但却富有才华的人提供了出人头地的可能和机遇,从此,一个人不凭门第和出身,依靠个人奋斗同样也可以拥有辉煌的人生。 1、公开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汉朝以“察举”制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前代进步不少,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出射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这个制度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已成为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科举制度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不少日本学者也因此把中国的宋朝称为“平民社会”。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清代的纪晓岚、

科举制度与文化

光电101-3 张宇翔201057501303 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岁月的长河中,历史的沉淀聚集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在这片广袤大地的发展进程中一脉相承却又不断进步。这学期,《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课程让我对那些已是过往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文献,天文历法、地理、职官、科举等不同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而我自身作为一名学生,当然还是比较关注古代的科举制度,在那时,科举是专门为文人而产生的。有人把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中国古代科举制是选官制上的新发展,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项伟大创举。科举制作为制度文化现象,确实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科举制度给过我们一种远年的浪漫,一种理性的构想,似乎可以用一种稳定而周全的制度长年不断地为中华民族选拔各级管理人员。尽管这种浪漫的构想最终不成样子,但当二十世纪的人们还没有构建起一种科学的选拔机制,那就还没有资格来嘲笑它。”这无疑是一种较为客观而通达的认识。在我们已经谙尽以嘲讽和批判一切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虚妄与创痛之后,在以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重新梳理、认识和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认识、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其必要性已无可置疑。科举制度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背景下逐渐产生、发展、成熟的,并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内涵与形式特色。它所显示出来的精神观念和特异色彩,又深刻地影响乃至再造了中国文化。 在我的认知当中,对科举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相当肤浅的层面,在林林总总的书籍中经常性的看到进士,举人,在戏文中也得知第一名叫状元,但对于其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却不明所以。还好,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总算是有点明白,就说说我浅薄的理解。 首先我来说说汉代的察举制度,在当时,有一种举孝廉的说法,孝,就是孝子,廉,就是廉士。想必大家都知道曹操这个人吧,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曾被举为孝廉,从而获得入仕的资格。从孝廉的名称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汉朝是一个极为重视孝道的时代,只有被举为孝廉才能够有当官的资格。曾有资料记载,在汉代,除了官道以外,还有专门为老人修建的道路,如果有殴打年迈老人的现象,那么这个人就会被处以死刑。所以说尊重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我们的当今社会却处在道德沦丧的危险境地,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到底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九品官人法,当然,每种新的社会产物形成的时候都会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最后,却往往脱离了它的本意。以至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不难想象,一个如此黑暗腐败的社会能够支撑其一个王朝吗,毫无疑问,它们只能成为历史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到了隋唐时期才是科举制度的发展期,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转折。如上所说,科举不只是一种制度,它更是一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制度文化塑造出了不同时代的文人的精神风貌。唐代科举制度初创,这一新的选官制度刺激了广大庶族寒士从政入仕的强烈欲望,使唐代文人昂扬奋发、豪迈奔放。除了文科举之外,还设武科举,崇文尚武,文武并重,整个社会充满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这才有了贞观之治,有了大唐盛世。从那流传下来的一首首唐诗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