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商洛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商洛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商洛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商洛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商洛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如果示意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我国各省LEO(预期寿命)数值以及城乡LEO差值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2010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

A. 多数省区高于平均水平

B. 城乡差距大于省际差距

C. 西部省区城乡差距大

D. 沿海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如果示意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我国各省LEO(预期寿命)数值以及城乡LEO差值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我国东部省区人口预期寿命较西部省区高,主要是因为()

A. 自然环境优劣程度不同

B. 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

C. 计划生育政策的区域差异

D. 环境污染程度的空间差异

3.如果示意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我国各省LEO(预期寿命)数值以及城乡LEO差值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为缩小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空间差异,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整治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

B. 鼓励城镇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

C. 东部地区提倡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

D. 提高落后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4.如图为2014~2018年安徽省各年龄段人口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14岁人口比重逐年减小

B. 15~64岁人口大幅度增长

C.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大

D. 人口迁移以迁人为主

5.如图为2014~2018年安徽省各年龄段人口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针对图中的主要人口问题,未来安徽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快养老产业的发展

B. 加大人口迁出力度

C.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 提高城市化水平

6.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同时也是我国发育最为成熟的城市群。如图为长三角城市

群空间结构变化模式图。据此完成6~7题。

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A. 矿产资源

B. 城市面积

C. 交通条件

D. 地理位置

7.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同时也是我国发育最为成熟的城市群。如图为长三角城市

群空间结构变化模式图。据此完成6~7题。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体系()

A. 上海市服务范围最广

B. 二级中心城市之间均表现为较强联系

C. 一级中心城市数量最多

D. 三级中心城市之间均表现为较弱联系

8.传统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

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政策要求,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如图示意2000~201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速统计。据此完成8~10题。

图示2000~2013年我国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有()

①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快于人口增速

②城市常住人口增速持续上升

③城市常住人口增速总体高于户籍人口增速

④城市户籍人口增速始终保持下降趋势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9.传统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

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政策要求,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如图示意2000~201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速统计。据此完成8~10题。

2013以来我国城市户籍人口增速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速之间差值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城市劳动技能培训增多

B. 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C. 市民福利待遇水平提高

D. 一些城市落户限制放松

10.传统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

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政策要求,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如图示意2000~201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速统计。据此完成8~10题。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我国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A. 驱动第一产业占比上升

B. 全面快速提升城市等级

C.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D. 缩减城市居住空间需求

图中②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大牧场放牧业

B. 稻作农业

C. 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D. 乳畜业

12.如图为我国小麦种植区和水稻种植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与①地相比,④地农业生产特点不包括()

A. 生产规模小

B. 商品率高

C. 机械化水平高

D. 人均耕地面积广

③地比②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劳动力更丰富

B. 土壤更肥沃

C. 消费市场更广阔

D. 昼夜温差大

1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市场,受经济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对华大豆供应量将减少。据

此完成14~15题。

为缓解短期内中国可能出现的大豆供应紧张问题,可行的措施是()

A. 扩大花生、油菜等油料农产品的进口量

B. 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大豆单位产量

C. 规划、建设大型专业大豆农场

D. 提高大豆制品的加工生产能力

1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市场,受经济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对华大豆供应量将减少。据

此完成14~15题。

我国虽然是大豆主产区,大豆仍需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成本高

B. 消费市场大

C. 种植技术落后

D. 大豆品质低

16.泰中罗勇工业园是由中国与泰国合作开发的面向中国投资者的现代化工业区,包括一般工业区、

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主要吸引汽配、机械、家电等行业的中国企业入园设厂。

该园区距离泰国首都曼谷市115km,距离罗勇市53km,距离帕塔亚市36km。该园区已被中国政府认定为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在泰国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最终形成集制造、会展、物流和商业生活区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园区。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落户该工业园。如图为泰中罗勇工业园及周边区域略图。据此完成16~17题。

众多中国企业选择入驻泰中罗勇工业园的主要目的有()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开拓本地及东南亚市场

③避免同业竞争

④扩大生产规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泰中罗勇工业园是由中国与泰国合作开发的面向中国投资者的现代化工业区,包括一般工业区、

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主要吸引汽配、机械、家电等行业的中国企业入园设厂。

该园区距离泰国首都曼谷市115km,距离罗勇市53km,距离帕塔亚市36km。该园区已被中国政府认定为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在泰国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最终形成集制造、会展、物流和商业生活区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园区。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落户该工业园。如图为泰中罗勇工业园及周边区域略图。据此完成16~17题。

该园区的建设对泰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①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②加快工业化进程

③促进矿产资源开发

④增加就业机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8.京沪高铁二线是继京沪高铁线以后将建成的又一条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重要快速通道,目前该高

铁线已经进入勘测和施工阶段。如图为我国京沪高铁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

京沪高铁二线东营一临沂段没有采用直线而是绕道潍坊市,首要考虑的是()

A. 避开地震带

B. 缩短运行时间

C. 避开复杂地形

D. 促进矿产开发

19.京沪高铁二线是继京沪高铁线以后将建成的又一条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重要快速通道,目前该高

铁线已经进入勘测和施工阶段。如图为我国京沪高铁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

京沪高铁二线建成的意义有()

①有利于人员、货物的运输

②有利于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③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④减轻京沪高铁线运输压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水上巴士又叫水上公交巴士,以轮船为载体,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正如其名,它

如公交车一样方便实惠。据此完成20~21题。

与公交车相比,水上巴士()

A. 灵活性更强

B. 连续性更好

C. 观光效果更好

D. 运输能力更强

21.水上巴士又叫水上公交巴士,以轮船为载体,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正如其名,它

如公交车一样方便实惠。据此完成20~21题。

下列城市中,最可能有水上巴士的是()

A. 广州、郑州

B. 广州、上海

C. 郑州、北京

D. 北京、上海

22.现代社会绿色与环保被提到了第一位,当前“新冠”医疗废弃物处理更加引人注目,特别是废

敷料、医用手套、口罩、废防护服、废注射器等感染性废弃物,以及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区域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必须第一时间收集,24小时内必须运走。“新冠”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有硬性规定:处置医疗废弃物需要两级焚烧,程序完成后,再经过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等环节,最终确保尾气达标排放。据此完成22~23题。

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焚烧易产生的污染是()

A. 固体废弃物污染

B. 水污染

C. 土壤污染

D. 大气污染

23.现代社会绿色与环保被提到了第一位,当前“新冠”医疗废弃物处理更加引人注目,特别是废

敷料、医用手套、口罩、废防护服、废注射器等感染性废弃物,以及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区域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必须第一时间收集,24小时内必须运走。“新冠”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有硬性规定:处置医疗废弃物需要两级焚烧,程序完成后,再经过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等环节,最终确保尾气达标排放。据此完成22~23题。

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中的()

A. 多样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持续性原则

24.福建土楼可容纳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挖有水井。土楼的墙壁

经过反复的夯筑,下厚上薄,厚处可达1.5m。据此完成24~25题。

福建土楼民居体现了其文化()

A. 开放包容性强

B. 独立自主性强

C. 凝内御外性强

D. 谦虚恭谨性强

25.福建土楼可容纳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挖有水井。土楼的墙壁

经过反复的夯筑,下厚上薄,厚处可达1.5m。据此完成24~25题。

福建土楼建筑的特点为()

A. 采用土墙建筑,防雨水侵蚀功能差

B. 有利于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C. 圆形设计有利于收集雨水资源

D. 圆形构造稳定牢固,抗震性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龄段18岁及以下19-29岁30-59岁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 6.929.348.415.4

短期占比% 3.631.954.210.3

()指出重庆市流人人口的总体年龄特征。

(2)简述重庆市大量人口流人带来的有利影响。

(3)为重庆市落后地区劳动力流失提出应对策略。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安吉县位于太湖南岸,这里有700多家转椅企业,是全球最大的转椅生产基地,每年生产上亿把转椅,其中80%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20世纪80年代初,安吉开发出第一把四轮转椅,20世纪90年代后,转椅产业陷入了低谷。近年来,安吉椅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从事椅业行业的劳动力达3万人,椅业生产由原来单一的转椅生产向系列化生产方向发展,已形成五轮转椅、排椅、按摩椅、沙发、餐椅及各类配件八大系列,共1万多个品种,转椅所需要的零配件也都在安吉附近加工生产。安吉椅业企业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各大展会,走出了一条“企业抱团竞争,共谋市场新突破”的发展思路。如图示意安吉县地理位置。

(1)指出安吉县20世纪80~90年代发展转椅产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安吉转椅产业陷人低谷的原因。

(3)说明转椅零部件加工配套企业布局在安吉县周边对企业的有利影响。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在历史上有鸿沟水运,隋唐南北大运河,北宋中原水运网;20世纪60年代末有27条河流的水运能够通江达海,通航里程达6100km,水运占当时社会总运量的48%.“十三五”规划期间,河南省重点改建、扩建了沙颍河、淮河、唐白河等内河水运工程,计划建设内河航道304km,新增港口42个,使单船通过能力达到500t,船队拖行能力达到上万吨。形成与铁路、公路等交通线和主枢纽相连接,与能源产业基地相衔接,与长江、淮河水运网相贯通的态势。如图为河南省内河航线图。

(1)说明河南省发展内河运输的有利条件。

(2)分析“十三五”规划期间,河南省打造内河水运网避开北部黄河水系的原因。

(3)指出河南省发展水运与铁路、公路运输相比的优势。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沱湖位于安徽省五河县境内,为淮河流域的天然淡水湖,也是安徽省级自然保护区。沱湖面积有7.36万亩,是皖北地区唯一无污染的湖泊,与多条天然河流相连,其上游来水主要有沱河和唐河。沱湖湖岸弯曲,湖底较平坦,淤泥深厚,正常水位最深处为3m,水草丰茂,浮游动植物种类较多,水质清新、无污染。沱湖以盛产螃蟹、鱼虾、野鸭而闻名,其中沱湖螃蟹最为出名,是中国十大名蟹之一,2009年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沱湖养殖水面达8万亩,所产螃蟹畅销国内外市场。2018年8月,受台风“摩羯”“温比亚”影响,沱湖流域连续经历两次强降雨,导致沱湖鱼蟹损失惨重。如图为沱湖位置图。

(1)说明沱湖盛产螃蟹的自然优势。

(2)简述推动沱湖螃蟹养殖业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3)分析2018年8月强降水导致沱湖鱼蟹损失惨重的原因。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C

解析:解:高于平均水平的省区不到一半,A错误;

城乡差距小于省际差距,B错误;

西部省区城乡差距大,C正确;

大部分沿海省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错误。

故选:C。

平均预期寿命是在一定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下,活到确切年龄X岁以后,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社会经济条件、卫生医疗水平限制着人们的寿命。所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人类寿命的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同时,由于体质、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等个人差异,也使每个人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

本题难度适中,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我国各省LEO(预期寿命)数值以及城乡LEO差值情况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生活消费习惯较好、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等,从而导致人均预期寿命较长,而中西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最终导致人均预期寿命较短。

故选:B。

平均预期寿命是在一定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下,活到确切年龄X岁以后,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社会经济条件、卫生医疗水平限制着人们的寿命。所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人类寿命的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同时,由于体质、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等个人差异,也使每个人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

本题难度适中,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我国各省LEO(预期寿命)数值以及城乡LEO差值情况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我国东部省区人口预期寿命较西部省区高的原因,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3.答案:D

解析:解:生态环境污染是西部地区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A错误;

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城镇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与社会发展趋势相违背,B错误;

东部地区提倡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会使得差值变大,C错误;

提高落后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可以缩小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空间差异,D正确。

故选:D。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生活消费习惯较好、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等,从而导致人均预期寿命较长,而中西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最终导致人均预期寿命较短。

本题难度适中,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我国各省LEO(预期寿命)数值以及城乡LEO差值情况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缩小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空间差异的措施,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0~14岁人口比重逐年上升,A错误;

15~64岁人口小幅度减小,B错误;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大,C正确;

安徽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人口迁移以迁出为主,D错误。

故选:C。

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

(1)读图名:如各大洲人口比较柱状图、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等,通过读图名明确统计图反映的内容和统计图的类型,回忆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征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基础知识。

(2)读坐标(或图例):坐标或者图例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通常横坐标表示时间序列或空间地域,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的量。读图名与坐标(或图例)是判读统计图的基础。

(3)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如调研题中的户籍人口迁出率与迁入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分析数据:读数据一要读全(数值和单位),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征。

(5)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本题难度适中,以2014~2018年安徽省各年龄段人口比重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读2014~2018年安徽省各年龄段人口比重示意图,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占10%以上,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未来安徽省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快养老产业的发展,A正确。

故选:A。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海外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人口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6.答案:D

解析:解:A、上海市矿产资源缺乏,不符合题意。

B、城市面积不是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不符合题意。

C、交通条件影响城市的形态和城市的兴衰,但不影响城市等级,不符合题意。

D、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地理位置,故正确。

故选:D。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地形、交通、资源、水源、政策等。

本题主要考查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

7.答案:A

解析:解:读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变化模式图可知,上海市一级中心城市,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广,A正确。

故选:A。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数目越少,距离越远。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8.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快于人口增速,①对;

城市常住人口增速持续下降,②错;

城市常住人口增速总体高于户籍人口增速,③对;

城市户籍人口增速先上升后下降,④错。

故选:B。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9.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增速,2013年以来户籍人口增速先增加后减小,常住人口增速在下降,结合题干信息“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政策要求,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故2013以来我国城市户籍人口增速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速之间差值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一些城市落户限制放松,D正确。

故选:D。

人口数量的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我国城市户籍人口增速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速之间差值的变化,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10.答案:C

解析:解: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都会导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A错误;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不会全面快速提升城市等级,B错误;

结合材料“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因此,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C正确;

城镇化会扩大城市居住空间需求,D错误。

故选:C。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11.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②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水稻种植业。

故选:B。

水稻是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水稻种植业是亚洲季风气候区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优势区位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大。

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小麦种植区和水稻种植区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12.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①为水稻种植业,④为商品谷物农业,与①地相比,④地农业生产特点是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面积广,B、C、D错误;不包括生产规模小,A正确。

故选:A。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3.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③位于西北内陆,②位于东南沿海,③地比②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故选:D。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4.答案:A

解析:解: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受经济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对华大豆供应量将减少,为缓解短期内中国可能出现的大豆供应紧张问题,可行的措施是扩大花生、油菜等油料农产品的进口量,A正确。

故选:A。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5.答案:B

解析:解:由题干可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市场,我国虽然是大豆主产区,大豆仍需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市场大。

故选:B。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能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16.答案:A

解析:解:从材料和图表信息可以判断罗勇工业园有特别优惠的政策;从“按照现代化工业园高标准建设”判断建设标准高,基础设施完善;从图中罗勇地理位置判断位于东南亚腹地,辐射范围广,

市场广阔;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土地资源和原料丰富。众多中国企业选择入驻泰中罗勇工业园的主要目的有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本地及东南亚市场,①②正确;

与同业竞争、生产规模关联不大,③④错误。

故选:A。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7.答案:B

解析:解: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吸引大量相关产业集聚,从而带动当地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②对;

这个过程中会吸引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而大量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一定会增加就业岗位和地方税收,④对;

工业的发展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①错;

工业园区主要吸引汽配、机械、家电等行业的中国企业入园设厂,不能直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③错。

故选:B。

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和税收等方面。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理解与记忆的同时,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

18.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京沪高铁二线东营-临沂段如果采用直线的话,会穿过复杂地形区,增加施工难度,故京沪高铁二线东营一临沂段没有采用直线而是绕道潍坊市,首要考虑的是避开复杂地形,故C正确。

故选:C。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径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造价最低);技术因素(易于施工);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

本题难度较小,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19.答案:D

解析:解:京沪高铁二线主要是客运专线,对货物运输影响很小,①错误;

京沪高铁二线建成后会加强沿线地区的交流协作,有利于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②③正确;

京沪高铁二线建成将有利于减轻京沪高铁线运输压力,④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

本题难度不大,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20.答案:C

解析:解:与公交车相比,水上巴士受到河流分布的影响明显,线路只能沿河流布局,连续性、灵活性较差,运输能力差,所以ABD错;

但是乘坐水上巴士,可以沿河流欣赏两岸的风景,观光效果更好,故C正确;

故选:C。

水上巴士,指的是水上公交巴士,属于公共渡轮服务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承担起水上公共交通运输和周边城市的旅游线路功能,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考查水上巴士的优点。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21.答案:B

解析:解:水上巴士建立需要发达的水网条件,主要是承担起水上公共交通运输和周边城市的旅游线路功能,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郑州和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河网不发达;广州和上海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河网发达,且经济发达,最有可能有水上巴士,故B正确。

故选:B。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径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造价最低);技术因素(易于施工);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

本题难度不大,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22.答案:D

解析:解:医疗废弃物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故D对;

医疗废弃物属于固体废弃物,燃烧后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故A错;

医疗废弃物堆放会导致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故燃烧医疗废弃物会减少水体污染和土壤勿让,故BC 错。

故选:D。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的知识,环境污染形成主要是由于人类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向环境排放了过多的有害物质,超越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使这些有害物质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聚集,其浓度达到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程度。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医疗废弃物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23.答案:D

解析:解:由题干可知,处置医疗废弃物需要两级焚烧,程序完成后,再经过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等环节,最终确保尾气达标排放,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中的持续性原则。

故选:D。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完整版)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学科分析 高一地理学科备课组执笔:陈艳 2017年11月8号到10号两天半的时间,我们高一年级举行了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正规的测试。考试覆盖内容主要是必修一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这次考试既是对开学以来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后期学习的引导。同时对比了解了我们高一年级各班级的学生答题状况,从而摸清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合本次试卷命题、学生答题情况及考试成绩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题型:一、选择题25题;二、综合题4题。 分值: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 (二)、试题特点 1、难易适中 反映第一章和第二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0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题占28分,难度较难占了12分,题目难度适中,难易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性和对知识点的简单迁移应用的考查。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信息。部分试题主要以图为载体,图形相对来说还是较基础的主要涉及到地球运动、热力环流的,充分体现

了图表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3、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试题内容主要考查地理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平时在上课过程中要认真听课,对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好好把握,在课下花时间记忆,及时做习题来巩固。部分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能够迁移运用。 二、学情、考情分析 (一)、得分概况 年级平均得分:61.2分最高得分:89分 最低得分:23分 80分以上8人 70分以上57人优秀率为15.49%(75分以上) 及格率为57.75% (二)、学情分析 首先通过考情分析学情 1、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1)、基础知识不扎实 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三是 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部分学 生对已学知识没有记忆落实,更不能理解和迁移应用。 (2)、读图、析图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看不懂图,不知从何入手,提取图表信息难度大。 2、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程度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符合中考要求,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简单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16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链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位置,行政中心”,“从海口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 读图分析第32(4)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观点正确,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读图分析33(4)题,将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种完整的地理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4、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 试卷共计图形14幅,素描图、轮廓图、剖面图等形式多样。选择题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词严谨,趣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错误典例 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 2、综合题 共4个小题,总分是37分,得分率5%,错题原因知识面窄,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低,不能灵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态度不端、畏难情绪严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2、相关组合题:第2题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域内的经济作物认识混乱。 3、读图分析题:第三题1(1)题,“渤海”“澳门”错别字很多。第2(2)题,看不到图中的信息“四川盆地”,所以,“巫山”被写成“秦岭”“祁连山”等;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也表达不清。第3(2)题,学生想不到塔里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已知甲地位于160°E和40°N的交点上,乙地位于160°W和10°S的交点上,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3.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 A.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B.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C.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4.下列半岛中,属于亚欧板块的半岛是() A.印度半岛 B.索马里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巴尔干半岛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100m),回答5~6题。 5.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是() A.200m B.300m C.400m D.500m 6.河流在图中段的流向是() A.由东北向西南B.由西南向东北、 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南向西北 盐城的王先生登录了总部位于广州的某交通导航设备公司网站,为自己的爱车订购了一套GPS导航设备,两天后在家收到了订货。下图为该公司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生产组织、经营网络与传统商业流通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生产企业属于 (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B.技术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导向型产业 D.市场导向型产业 8.图中显示该企业产品销售主要是依靠 ( ) A.专卖店 B.大型超市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9、在以下四幅经纬网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回答10题。 10.有关图上数码所在地的正确说法是 A.①地盛产黄麻 B.①地降水量比②③④地都多 C.③地铁、锰资源丰富 D.该地地势北高南低 11、我们长春学生放暑假时,印度() A.盛行西南季风 B.盛行西北季风 C.盛行东南季风 D.是旱季 12.微电子工业在硅谷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 B.知识和技术 C.原料 D.廉价劳动力 13.下列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部门的是:()A.水果罐头厂 B.啤酒厂 C.电子装配厂 D.制鞋厂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7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 对部分学生(普通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60分以上占15.25%, 40--50分以上占43.7%,30分以下占23.56%,综合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薄弱。总平均分为57.435,高分学生比较少,这也是由于试题主面题考部分是区域地理知识,学生仍未学到。低分学生较多,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重点班80分以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载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开始飞向远在38万千米外的月球。11月5日“嫦娥一号”被月球“捕获”,顺利进入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回答32~34题。 2、“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主要是因为有利于 ①探测月相变化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 ③探测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④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利用“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探测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这是 A.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B.全球定位系统在野外测绘领域的应用 C.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 D.“数字月球”在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 4、月面图像的形成主要应用了下面哪项技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系统 D.地质勘探技术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35~36题 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6、下列关于RS、GPS、GIS说法错误 ..的是 A.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获取 B. GIS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惊醒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和应用评价 C.GPS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 D. RS、GPS、GIS独立发展,相互之间没有促进作用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2题:

地理试卷分析

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为两个大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各占50分,试卷紧扣大纲和教材命题,并注意了地理知识、认知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做到了不出偏题怪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比较合理,体现了地理新课标接轨的方向。试卷设计体现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中学地理教材。试题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另注重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21题,考查邯郸市的气候类型,让学生更多地把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生活实践来掌握。 3、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5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注重学生对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如33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数据画出降水量分配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32题中要求学生举出所了解的目前闻名全球的美洲黑人,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26,27,28,29,30题,读图题占了36分,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28,29题。 当然,在试卷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从整套试题来看,难度偏大,有的题目很灵活,对知识整合要求比较高,对刚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难度更大,如综合题26题,第28题。(2)地图题是考查地理知识的重要题型,但这次考试中有5个读图题,再加上一个绘图题,对于刚刚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一时难以很好地掌握这项地理基本技能 二、答卷评析 本次考试是由教育局统一试卷,统一时间举行,由任课教自行阅卷,由于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严重,在选择题中,由于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相对固定,相对失分少些,有相当多的同学能拿完50分,而综合题失分很多,如26题,学生对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好,题目稍灵活些,没有标出重要的180°经线跟0°纬线,很多学生就根本分不出图中的经度跟纬度,在地图、地球仪上辨认方向比较混淆,失分比较严重。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马上就要来到的期中考试,大家要放松心态,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及时查漏补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甲、乙两湖分布图,完成1~3题。 1.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①温带荒漠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热带荒漠带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乙湖周围的地带性土壤是() A.黑土 B.荒漠土 C.红壤 D.紫色土 3.目前甲湖正不断萎缩,可能引起() A.农业生产条件优化 B.气候更加干旱 C.洪涝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 1~3.解析根据经纬网和湖的形状可以判断甲湖是位于中亚的咸海,乙湖是我国湖南的洞庭湖。咸海周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洞庭湖周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A 2.C 3.B 如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5.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4~5.解析先查看基带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再按纬度地带性规律,由基带开始,从低纬向高纬更替的规律,变成由地势低处向高处依次更替的规律。图中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故处于低纬度区;①为5 000米以上,判定是积雪冰川带,③以下是森林草原过渡带,可判定③是高山草原带。 答案4.A 5.A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

地理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地理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套地理试卷文字清晰、图表清楚。重点考查了地形、气侯、农业、交通、旅游、环境问题等主干知识,知识覆盖了高二所学各单元内容。着重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能力立意非常明确。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如鸟巢功能的变化、华北平原50多年一遇的春旱。 二、试题得分统计分析: (一)选择题 1.得分统计 2.失误较多试题及原因分析 第1题,部分考生不知道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交界附近,错误认为在中俄交界附近。 第2题,部分考生错选D,在于对④②两地地方时差异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不能作出准确判断。根据④②两地经度差异可以得出两地地方时相差约4个小时,冬至两地昼长约为6个小时,夏至日昼长约为18小时,冬至日日出地方时约为9点,日落地方时15点,夏至日日出地方时约为3点,日落地方时为21点,则夏至日④地处于黎明时(地方时3点),②地(地7点)处于上午。夏至日日出地方时约为3点,则冬至日④地处于黎明时(地方时9点),②地(地方时13点)处于下午,其他时候④地处于黎明时,②地可能处于正午,但绝不可能处于晚上。

第3题,部分考生错选A,其原因是对我国三个阶梯的划分记忆不清。 第5题,错选B、D较多,其原因在于考生对太阳辐射影响因素理解不透。受地形、纬位置和盛行风向的影响,台湾岛屿太阳辐射空间分布规律是西部大于东部,在西部中是南部大于北部。 第7题,错得最多,大部分考生错选成D,其原因主要是对“变化幅度”的含义理解不清,变化幅度应该是变化量和原基数之比。 第8题,错选B或C较多,其原因主要是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分布记忆不清。能大量种植水稻小麦薯类玉米高粱豆类等农作物的省区是黑龙江。 第11题,错选A或C较多,主要原因在于未能读懂题目要求。 (二)综合题 36.(20分) 考查意图: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有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重视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比较法的应用。考查知识点主要有影响气温各地的因素及其影响,影响降水量各地差异的因素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1)6分 ②地年均温较①地低(1分),因为②地地势比①地高(2分)。③地年降水量小于①地(1分),因为③地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2分)。 (2) 6分 ④地地处我国西南,既受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转眼间,期中考试的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通过这次考试,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更是给我敲响了警钟。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 一、试卷情况 这次试卷表现出重视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目的在于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夯实双基的内容,重视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并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题目设置的难度比月考和日常练习要小一些,除了选择题第9题考试之前我没有着重强调过,其余大部分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考试之前复习过的。所以这样的试卷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给其增加信心的一个考试,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学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这张试卷突出地图这个第二语言在地理中的重要性。20个选择题,出现了9幅图,6道综合题,出现了6幅图。由此可见地图在以后的考试中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其实,增加地图的出现,不但不是要为难学生,相反是想要帮助学生思考,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这张卷子体现出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一章的学习,难度比较大。但是,这次期中考试没有难为学

生,而是考察其运用地理的能力。所以,很多学习比较死板的学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考试成绩 这次考试全年级共243名学生参加,平均分为72.4,共有47人不及格,及格率为80.7%;76人优秀,优秀率31.3%。我将以本次考试退步比较多的三班和进步较大的五班为例,进行分析:下表是三班各分数段统计表。 优秀 100分 99—90分 89—85分 0人 6人 6人 0% 14.6% 14.6% 合格 80—84分 79—70分 69—60分

初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试题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总体来看,试卷有如下优点: 1、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难易度适中,重点突出,整卷能紧扣新课标和泰州市地理会考说明的考试要求,重视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怪题、偏题。基础题比较到位,学生容易得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地理学科的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知识取材于课本或稍有改编。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文字准确凝练,语言简明而易懂,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 3、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题重视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 二、答题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人教版必修1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的测试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次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为25、26、27、28四大题共50分。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

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综合来看,不及格人数较少,但9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也不多,多说学生处于70-80分数段,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是很有潜力培养成优秀生的,所以今后的工作要在稳定及格率的同时,提高优秀率。表一: 题型 选择题(1--25题)50分 非选择题(26--29题)50分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平均得分 得分率 41.5 83% 28.64 71.59% 根据表一情况分析说明:由于本试卷的选择题比较容易,以书中的重点知识和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得分率高于非选择题,由此看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较薄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培养。通过学生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而得分率很低的试题大都属于理解、运用性的知识,或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是属于阅读分析的试题,要求学生必

江苏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江苏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50分) 1. (4分) (2017高一下·武威月考)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老年抚养比=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少年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最大人口红利期,老年抚养比、少年抚养比大约是() A . 16.6%,20% B . 11.4%,31.4% C . 12.7%,22.2% D . 25.3%,19.9% (2)下列哪些措施,可能使我国人口红利期在一定阶段内适度延长() ①二胎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体制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④加大青少年教育投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2. (6分) (2017高一下·赣州期中) 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迁人人口() A . 性别比例比较平衡 B . 以技术型人才为主 C . 年龄结构比较平衡 D . 以青壮年劳动人口为主 (2)据图推测,该市() A . 轻工业、服务业比较发达 B . 重工业、高技术产业发达 C . 农林业、水产业比较发达 D . 采矿业、建筑业比较发达 (3)迁人人口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是() 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③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潍坊市2019—202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26(1) 考查内容: 1.知识点: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 2.能力点:读图分析和归纳能力。 3.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试题分析: 本小题的设问是“太阳辐射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特征”。虽然第一天(晴天)与第二天(阴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在峰值出现的时间及大小上有一定差别,但总体变化特征是一致的:先增加后减小,而且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是大致相同的。作答时应加以综合分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1分),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1分),至日落逐渐减小(1分) 评分细则: 1.答出“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增加)”或“上午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增加)”均得1分; 2.答出“正午前后达最大值”,或是“12点前后达最大值”,或是“中午前后达最大值”,或是“11点至13点前后达最大值”均得1分; 3.答出“至日落逐渐减小(减弱)”或“下午逐渐减小(减弱)”均得1分; 4.没有写明“上午”或“日出后”、“日落前”等关键节点,而是从具体的时间点开始描述的不得分,如“8:00至正午前后逐渐增强”、“正午前后至16:00逐渐增强”。 5.把“太阳辐射强度”写成“气温高低”的不得分。 暴露问题: 1.审题不清: 本题的指令动词是“描述”,中心词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限定词是“一天中的”。作答时要体现“太阳辐射强度的动态变化”,而很多同学作答时只是描述“清晨和傍晚强度小,正午强度大”,没有体现出“上午逐渐增强,下午逐渐减弱”导致失分。 2.基础不牢、原理不明: 本题问的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而很多学生回答的却是“气温”的变化特征,反映出学生地理原理不明,不明确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不明确“太阳辐射”与“气温”的区别与联系。 3.答题不规范、不全面: 本题作答时应综合分析连续两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不应只是分段描述,而没有总体概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是分两天来描述:第一天……,第二天……。 很多学生只是描述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而没有点出“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导致失1分。 教学建议: 1.作为基础年级,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可以适当拓展与提升,但切忌盲目拔高。 2.习题讲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规范能力的训练。 3.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学科素养,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关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思想。 26(2) 该题设问 第二天的太阳辐射强度比第一天――(强或弱),分析可能的原因。(4分) 该题标准答案 弱第二天出现阴天、多云(或大气污染严重),大气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具体评分细则 弱(2分)有阴天、多云、阴雨天、大气污染等关键词得1分。有大气削弱作用强得1分。如果第一空写了强,该题得0分。学生平均得分情况:3:49分左右。 存在的问题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王利娟 一、试题命题思想及分析 1.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应建立在一定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品质的基础上,所以对于高二学生,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材知识的落实尤为重要,本卷命题强调了这一理念。 2.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次试题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强调了信息的获取。如3、4题的指向标和海拔高度以及相对高度的计算;5~6题利用图表分析其数据等;7、8题的太阳高度变化及该地经度、海域等信息,并且根据题意计算该地日出时间;综合题中都为回答问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如26题中的材料就蕴含了卤虫的生长的地理环境特征等信息。 3.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7、8题,结合题意判断日出时间的计算;9、10题,要求学生把我国各区域的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还有粮食商品率掌握了,才能判读出表中的各个区域;27题,考查俄罗斯沼泽及其河流含沙量等特征,需要学生把获取到的图中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正确分析原因。 4.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此项能力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看图说话”。 如1题,就是要求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说出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这些气候成因。28题(4)“根据图2,分析该地区降水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要求学生对图中的降水曲线进行定性描述。二、学生成绩和答题分析 (一)学生成绩情况统计 1.选择题答题情况(每小题2分)

根据阅卷情况反馈、分析研究,学生答题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欠缺。表现在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答题条理不清。往往表述时文字很多但真正涉及要点的较少,整个综合题的解答都存在类似问题; 5.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 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今后教学中,仍要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该记的内容必须扎实过关,强调基础知识细节的掌握;可用专题训练形式来纠错,降低学生错别字率。 2.继续加强区域地理学习,强化地理空间定位训练。 要加强中国各国土整治区域、我国周边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及世界热点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和学习。对这些地区: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它相关信息(区域轮廓、地势剖面、特征事物)等,建立起地理事像空间定位的参照体系;二要把重点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转变为等值线(地形、温度、降水)图进行判读训练;三要加强重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整合,综合推断和概括区域特征,如水文、气候、地形、经济、人文状况等。四要注意区域对比训练。运用比较法首先要确定比较的内容,其次是归类所要比较的地理事象,第三要抽象重点比较的内容。不能面面俱到。 3.熟练掌握地图语言,加强地理图表判读的训练。 区域地图的训练主要包括审读地图、填绘地图、分析地图。在复习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后,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空白地图,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尽量转换在地图上,力求地理事物分布的清晰性。另外,教师还可设计不同区域交界处的空白地图,建立区域之间的联系。如:国家交界处、地区交界处、中国和邻国交界处、不同地形区交界处等。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5套)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空巢家庭是指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5成。2016年1月我国全面放开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完成1-2题。 1. 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A. 城乡差距 B. 家庭原因 C. 计划生育 D. 个人原因 2.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不正确的是() A. 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趋势 B. 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C. 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D. 有利于扩大内需 如图为某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据此回答下题. 3.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处各类都可以 B. ④处各类都可以 C. 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 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甲类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5.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建设卫星城是缓解中心城市“大城市病”的重要措施,然而,大多数卫星城不仅没能缓解“大城市病”,反而变为了一座座“睡城”: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的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配套设施、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大部分早上涌到老城里来,晚上又涌回新域,形成一个钟摆式的城市交通。据此完成6-7题。 6.“睡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心城市产业转移 B. 中心城市房价不断攀升 C. “睡城”所在地区环境质最好 D. “睡城”所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

地理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地理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 试卷紧课程标准和教材命题,做到了不出偏题怪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比较合理,体现了地理新课标接轨的方向。试卷设计体现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中学地理教材。试题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 2、命题的知识和考点的分析 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另注重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的考查,并注意了地理知识和认知地理能力的统一。如综合题27题的第(6)题,考查学生考试这一天地球公转的位置,让学生更多地把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生活实践来掌握。试题突出教材重点,适当兼顾覆盖面。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课时要求保持一致,对重点知识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最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如选择题的24题。 付表:命题的知识和考点 3、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为两个大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各类题型的数量比例比较合理,突出重点,如经线和纬线、地球的运动”这两知识点是重点内容,所以题型数量所占的比例大。同时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综合题主要是通过读图分析解决问题,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卷面的设计合理,试题的覆盖面较广,且大部分题目都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以便更多地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注重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知识认知层次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文化素养。试题以基础题为主,注重对地理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考查。 第1页共5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 析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 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图1,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m B.55m C.60m D.65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m B.40m C.65m D.90m 图2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4~6题。

4.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 ) A.4℃ B.5℃ C.2℃ D.1℃ 5.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6.图3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4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 8.有关图中区域的天气及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a为冷锋 B.②地气压低于③地 C.②地气温低于③地 D.③地为阴雨天气 图5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已知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向。

(完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5年下期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北杨寨中学李刚 本次试题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选题共4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共60分。总体上看题不是很难,但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不是很理想。参考人数154人,及格人数43人,优秀人数10人,均分55分,最高分92分,最低分10分。相差82分,低分学生居多。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单选题基本上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识记的东西,学生做不上来,就是落实不到位。比如第4小题: 生活在沙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种是黑色人种,学生以为是白色人种。 第15小题:跨经度最多的是什么洋?(北冰洋)一些学生选错“太平洋”。 第二大题综合题失分较多。 第1题,得高线图,虽然平时强调的多,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做不到。第2题判断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按理说应该很简单,但是还是有些同学做不到。第3题看地图,很多学生不会做。第4题“西半球”比较简单,其中“在哪可看到北极星”,有同学做不到,失分较多。 失分原因: 一、考前复习重点的偏差。我老认为经纬网一章才是重点,难点。学生不易掌握。所以考前侧重于本节的复习,忽视了期中考试以后内容的巩固。而此次考试经纬网只出了一个选择题,即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几乎等于没有考。而重点则在期中考试以后的内容,世界气候。世界发展差异。国际合作。世界居民这三章内容。这是本次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学生对地图还是不熟悉。不会看图。析图,还是局限于死记硬背。 今后措施:

一、着重培养学生识图,用图能力。从图中分析数据,加强记忆,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中。 二、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要抓住概念,世界之最,方法,总结性的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在作业本上做一遍,加强记忆。 三、关注文中的“小字部分”。这几年地理考试的“小字部分”考查内容逐渐增多。平时我总认为小字部分不考,实际上不是这样。小字内容还是重点考查对象。 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兴趣教学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