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身新功法——六字诀

健身新功法——六字诀

健身新功法——六字诀
健身新功法——六字诀

健身新功法——六字诀

*导读: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气功健身方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

数千年来,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统养生健身功法,比如“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以及“易筋经”等。随着时间变迁,这些功法不断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为了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养生健身功法,规范和推广这些健身气功,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原有功法的基础上编创了健身气功新功法,规范了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的具体做法,并从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对新功法知识的规范,本刊将陆续介绍这些新功法的历史、作用,以及特色,以便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运用,进一步促进健身气功新功法的推广。

明代有诗曰:“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口四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您知道吗?这其中的“嘘”、“呵”、“口四”、“吹”、“嘻”、“呼”,就是赫赫有名的六字诀。

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气功健身方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现存最早的六字诀记载见于南北时期梁代著名医家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

中言道:“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口四,皆出气也……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口四以解极。”意思是说,纳气只有一种,就是吸气;吐气则有六种,即吹、呼、唏、呵、嘘、口四。吹可以去热,呼可以去风,唏可以去烦,呵可以行气,嘘可以散寒,口四则可以解除体内亏损。

吐气六法保健六腑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认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意思是:患有心脏疾患的人,体有冷有热,可用“吹”、“呼”除之;患有肺脏疾患的人,通常胸膈胀闷,可用“嘘”除之;患有胃肠疾患的人,身痒痛闷,可用“唏”除之;患有肝脏疾患的人,或有眼睛疼痛,常感忧愁、不快乐的人,可用“呵”气出之。这些记载成了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此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文献记录,众多医家或养生家又从不同的角度对六字诀进行了诠释和补充,尤其在六字诀的方法理论及应用上。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上流行着不同形式的六字诀及与六字诀相关的功法十余种。

去芜存精创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为了更好地推动健身气功在新世纪的新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对传统的各种六字诀功法与文献进行了大量整理与

研究,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编创了一套具有时代特征的健身气功新功法——健身气功·六字诀(以下称“新六字诀”)。

新六字诀解决了以往各种六字诀中存在的发音问题,又结合传统中医学的系统理论,确定了六字诀最为正确的发音顺序、动作配合等多方面问题。这样,既保持了六字诀功法的系统规范性,又符合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

而且,通过对练习新六字诀者训练前后身体状况的观察分析,专家们发现,新六字诀安全性高,对养生、疾病辅助治疗都有一定作用。

◆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呼吸动作轻柔舒缓,能够平心静气、调畅气血、舒畅情志,所以,练习者习练一段时间后,其总体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其人际关系亦得到明显改善。

◆提高注意力由于“健身气功·六字诀”要求气定神敛、心静体松,并做到形、息、意三者合一,所以,练习者的注意力能够得到明显提高。

◆辅助治疗慢性疾病通过对练习者的调查,专家们发现练习者的体重和身体中的脂肪有减少的趋势,部分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指标练习前后虽没有显著变化,但是练习后的平均值均小于练习前。这表明六字诀对这些慢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六字诀详解

六字诀 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 五行五脏六腑六字诀 木肝、胆嘘(Xū) 火心、小肠呵(Kē) 土脾、胃呼(hū) 金肺、大肠呬(xia) 水肾、膀胱炊(chuī) 1、六腑:除上表中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外,还有三焦。六腑是这六个内脏的合称。 2、三焦的含义: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头部、胸、上肢和心肺叫上焦。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肝胆、脾胃叫中焦。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叫下焦。 3、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4、六字诀功法除上表中对应五行五脏的“嘘、科、呼、谢、吹”外还有“希”字功(见上图中间)。这个“希”就是理三焦的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见上面生克图:外面的圆按箭头看是相生,中间的五角按箭头看是相克),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1、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反复无穷。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2、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反复无穷。 3、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相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相克,事物就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正常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4、相乘或相侮(病态):五行相克的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而造成木的亢盛),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变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称为反克或反侮。如,上述例子,木对土来说是木乘土,木对金说是木反侮金了。再如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了。相乘或相侮破坏了相生相克正常的动态平衡。 三、五脏六腑与五行的生克关系:(见上面生克图) 1、相生: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 2、相克: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 3、五脏的母子关系与虚实关系:A、母病及子:如母脏(肝)先病,然后累及子(心)脏,方法是要先补母(肝)。子病及母:子脏(肝)先病,然后累及母(肾)脏,这种情况下一般病情较重,就不是正常的相生(母及子)关系了。方法是先补“子”(母脏病重则要补母泻子)。B、虚实关系: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如肾(水)虚,要补肺(金),肝硬化是肝(木)的实证,要泻其子心(火)。 4、五脏的相乘或相侮:如肝病传脾,使脾虚弱,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了肺,即木侮金。四、参照五行、五脏与六字诀生克图,用六字音平衡防治各脏腑的疾病:(见上面生克图)。

健身气功六字诀第五式吹字诀图文教学

健身气功六字诀第五式吹字诀图文教学 【练习方法】 动作一:两掌前推,随后松腕伸掌,指尖向前,掌心向下(图51)。 动作二:两臂向左右分开成侧平举,掌心斜向后,指尖向外(图52)。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向后划弧至腰部,掌心轻贴腰眼,指尖斜向下;目视前下方(图53、图53背、图54、图54背)。 动作四: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下沿腰骶、两大腿外侧下滑,后屈肘提臂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约与脐平;目视前下方(图55、图55背、图56、图56背、图57)。两掌从腰部下滑时,口吐“吹”字音。 动作五: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收回,轻抚腹部,指尖斜向下,虎口相对;目视前下方(图58)。 动作六:两掌沿带脉向后摩运(图59)。 动作七:两掌至后腰部,掌心轻贴腰眼,指尖斜向下;目视前下方(图60、图60背)。 动作八: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下沿腰骶、两大腿外侧下滑,后屈肘提臂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约与脐平;目视前下方(图61、图61背、图62、图62背、图

63)。 重复五至八动作4遍。本式共吐“吹”字音6次。 【动作要点】 (1)六字诀“吹”字吐气法:发声吐气时,舌体、嘴角后引,槽牙相对,两唇向两侧拉开收紧,气从喉出后,从舌两边绕舌下,经唇间缓缓呼出体外(图64)。 (2) 两掌从腰部下滑、环抱于腹前时呼气,口吐“吹”字音;两掌向后收回、横摩至腰时以鼻吸气。 【功理与作用】 (1) 中医认为,“吹”字诀与肾相应。口吐“吹”字具有泄出肾之浊气、调理肾脏功能的作用。 (2) “腰为肾之府”。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腰部功能的强弱与肾气的盛衰息息相关。本式动作通过两手对腰腹部的摩按,具有壮腰健肾、增强腰肾功能和预防衰老的作用。

中医药养生功法 六字诀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 六字诀 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其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史源流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 六字诀与脏腑的关系 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呵(hē)——心,呬(sī)——肺,嘘(xū)——肝,呼(hū)——脾,吹(chuī)——肾,嘻(xī)——三焦”。六字都为清音平声。 六字诀功法特点 一、读音口型,系统规范 本功法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嘘、呵、呼、呬、吹、嘻”六种特定的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在众多气功功法中独具特色。在六字的读音和口型方面,“健身气功六字诀”作了新的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 六字诀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着,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着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着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功协会及部分地区医疗部门的积极组织、推动下,在大江南北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练习健身气功的热潮。 着名武术家、老中医、气功大师马礼堂老先生(1903~1989年,原名马步周)也根据自己多年练功和为人疗病的亲身实践,创编了自己的养气功六字诀,并在晚年致力于养气功六字诀的推广,为

传统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预备式: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如Figure 3.1, “松静站立”所示。 Figure 3.1. 松静站立 整套功法都从预备式开始。每变换一个字都从预备式起。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多站一会儿,以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臂、心空、腹松、腰脊松、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微觉轻微摇摆,松弛如肉之欲坠,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呼吸法:六字诀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此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气感。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气吐尽则胸腹空,天空之清气自然由鼻孔吸入,万不可着意,否则吸气时流入经络之气难以下来,留于头部易头晕,留于胸部易胸闷。所以说呼有意吸无意。无意即顺其自然,头脑空,肌肉松,头顶悬则气下沉。

六个字均用这种呼吸法。 调息: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稍事休息。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舌抵上腭(也可采用顺腹式呼吸)。 具体做法是: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如Figure 3.2, “调息1”所示。 Figure 3.2. 调息1 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使小臂外旋,转至手心向上,如Figure 3.3, “调息2”所示。

Figure 3.3. 调息2 随即曲肘使指尖向上,高度不超过眉毛,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手指相对,如Figure 3.4, “调息3”所示。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 一、六字诀功法的起源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二、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隋代高僧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

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例如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胡文焕的《类修要诀》。 此次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编创工作,除吸收众多的古代六字诀经验外,还参考了现代流传的各种六字诀功法,例如养生功六字诀、马家气功六字诀、大雁六字诀、六字真言、八卦气功呼吸八法、五行掌等。在创编过程中,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对历代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发音的历史演变,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对六字诀气功的健身效果做了临床观察。 由于六字诀起源于道家和医家,因此其功法带有道家和医家的学术特点。但其运用又不局限于道家和医家,例如隋代倡导六字诀的天台高僧智顗就属于佛家。 从六字诀练功的特点看,它是以调息为主的气功功法。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体的身心锻炼技能。明代以后的六字

健身气功6分钟

健身气功?易筋经6分钟普及功法口令词和练习次数☆健身气功·易筋经。 ☆左脚分开,松静站立。 ☆韦陀献杵第一势:抬臂,合掌。 ☆第二势:前伸,外展,立掌。 ☆第三势:内收,上举,提踵,上托。 ☆摘星换斗(左右各1遍):握拳,下落,左转,上举;平展,右转,上举。 ☆倒拽九牛尾(左右各1遍):退步,握拳,回拉,前伸,上步;退步,握拳,回拉,前伸。 ☆出爪亮翅(1遍):上步,合手,扩胸,前推,收回。 ☆九鬼拔马刀(左右各1遍):右转、抡臂,裹耳,展,合,起;伸臂,抡臂,裹耳,展,合,起。 ☆三盘落地(低式1遍):侧举,开步,转掌,下按,嗨……,捧掌,起身,收脚。 ☆青龙探爪(左右各1遍):握固,收回,伸臂,屈肘,左探,下按,转掌,握固,起身;伸臂,屈肘,右探,下按,转掌,握固,起身。

☆卧虎扑食(左右各1遍):左转,前扑,再扑,下按,仰身,起身;右转,前扑,再扑,下按,仰身,起身。 ☆打躬势(全屈1遍):侧起,掩耳,鸣天鼓(3遍),前屈,起身。 ☆掉尾势(左右各1遍):拔耳,前推,内收,外撑,回收,下按,抬头,左摆尾;抬头,右摆尾,抬头。 ☆上抱,下引,脚收回,练功结束。 说明: 1.原来各势中,有重复动作次数的,均减少为1遍。 2.三盘落地势,选择全蹲低势;打躬势,选择身体前屈大于90°。 3.鸣天鼓7遍,减少为3遍。 健身气功?五禽戏6分钟普及功法口令词和练习次数 ☆左脚分开,松静站立。 ☆起势调息:上提,下按。 ☆虎举(2遍):握拳,举,握拳,拉;握拳,举,握拳,拉。 ☆虎扑(左右各1遍):提,伸,按,提,扑;提, 伸, 按,提,扑。 ☆鹿抵(左右各1遍):迈步,转腰,下视,还原;迈步,转腰,下视,还原。 ☆鹿奔(左右各1遍):上步,后坐,前移,收回;上步,后坐,前移,收回。 ☆熊运(左右各1遍):右,上,左,下;左,上,右,下。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审批稿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 文详解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 六字诀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着,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着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着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功协会及部分地区医疗部门的积极组织、推动下,在大江南北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练习健身气功的热潮。 着名武术家、老中医、气功大师马礼堂老先生(1903~1989年,原名马步周)也根据自己多年练功和为人疗病的亲身实践,创编了自己的养气功六字诀,并在晚年致力于养气功六字诀的推广,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之苦,影响很大。直到今天,自发地习练马礼堂养气功六字诀的人仍然数不胜数。

六字诀口令词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词 预备式;两脚分开、松静站立、目视前下方、呼吸自然、面带微笑 起势;两掌缓缓上托、下按、拨掌、收回;静养 1.嘘字诀 两手松开、收至腰间 穿右掌、吐嘘……、右掌收回、身体转正 穿左掌、吐嘘……、左掌收回、身体转正 嘘……、右掌收回、嘘……、左掌收回、 嘘……、右掌收回、嘘……、左掌收回, 2.呵字诀 提肘、插掌、捧掌、目视掌心、起身、转掌、插掌、呵…… 拨掌、捧掌、起身、转掌、呵……、拨掌、捧掌、起身、转掌、呵……拨掌、捧掌、起身、转掌、呵……、拨掌、捧掌、起身、转掌、呵……拨掌、捧掌、起身、转掌、呵……;拨掌 3.呼字诀 转掌心向内 收回、外开、呼…… 收回、呼…… 收回、呼…… 收回、呼…… 收回、呼…… 收回、呼…… 第1页

4.呬字诀 两臂垂落、两掌缓缓上托、落肘夹内、展肩扩胸、藏头缩项、两掌前推、呬……两掌收回、落肘夹内、展肩扩胸、藏头缩项、呬…… 两掌收回、落肘夹内、展肩扩胸、藏头缩项、呬…… 两掌收回、落肘夹内、展肩扩胸、藏头缩项、呬…… 两掌收回、落肘夹内、展肩扩胸、藏头缩项、呬…… 两掌收回、落肘夹内、展肩扩胸、藏头缩项、呬…… 5.吹字诀 松腕伸展、两臂外开、划弧至后侧腰部、两掌下滑前摆、吹…… 两掌收回、摩带脉抚腰眼、吹…… 收回、摩带脉、吹……、收回、摩带脉、吹…… 收回、摩带脉、吹……、收回、摩带脉、吹…… 6.嘻字诀 两臂垂落、转掌、提肘抬掌、外开、收回、嘻…… 两臂垂落、提肘、外开、收回、嘻…… 两臂垂落、提肘、外开、收回、嘻…… 两臂垂落、提肘、外开、收回、嘻…… 两臂垂落、提肘、外开、收回、嘻…… 两臂垂落、提肘、外开、收回、嘻…… 收势 翻掌、缓缓收回、静养、揉按肚脐、顺时针、逆时针 两手松开、还原体侧 练功结束;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第2页

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 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著,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著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著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

健身气功六字诀

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归纳 2011-09-29 10:15:00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归纳 文/ 丁秋波 结合自己的习练体会,我把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导引动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练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帮助和启发。 目光角度。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十分精练的4千多个文字中,“目视”两字一共出现了44处,由此说明六字诀对目光运用的重视程度。根据44处对目光要求,笔者将其归纳为四句话:一左一右一掌心,吐嘘两目渐圆睁(嘘字诀吐“嘘”时目视左、右掌伸出方向,呵字诀“捧掌”时目视掌心,吐“嘘”时两目还要渐渐圆睁);两前两掌两前上,其余都看前下方(起势“上托”和呬字诀“两掌前推”是目视前方,呵字诀“插掌”和嘻字诀“转掌”是目视两掌,呬字诀“藏头缩项”和嘻字诀“外开”是目视前上方;其余都看前下方,即除了上述四句话中3个“一”、3个“两”共9处,再加上5处重复的共14处外,其余30处都是“目视前下方”)。 掌指高度。掌指高度概括为两句话:“三肩两乳一下颏,其他全都与脐高。”即嘘字诀“穿掌”、呵字诀“转掌”和嘻字诀“收回”三个动作都是与肩同高,起势“上托”和呬字诀“上托”两个动作都与两乳同高,呵字诀“起身”中指与下颏同高;其他很多动作都是要求与肚脐同高。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中一共出现了18处“肚脐”,其中包括“至肚脐”2处、“至肚脐前”6处、“轻覆肚脐”2处、“对肚脐”1处、“与脐平”2处、“与肚脐相平”1处、“向肚脐方向”3处、“以肚脐为中心”1处。另外,出现的“丹田之气”(第71页)也是指肚脐部位;吹字诀的“轻抚腹部”、呵字诀的“于腹前成‘捧掌’”也是在肚脐部位,并与肚脐同高。

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讲义(收藏打印版)

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讲义 《六字诀》是一套简单又古老的吐纳养生功法,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脏腑产生共振,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著。唐代名医孙思邈曰: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所以《六字诀》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六字诀》功法 起势】 1、自然站立,头正身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提肛收腹,含胸拔背,舌抵上腭,面带微笑,两眼微闭,默想全身放松,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放松时,可意想从头到脚逐一放松。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2、调息:全身放松后,曲肘,两手从体侧内收,手心向上,十指相对,徐徐托起至胸部(约与两乳同高);两掌内翻,掌心向下,缓缓下按至两臂自然伸直,再曲肘,两手收拢至肚脐前,虎口交叉相握,右手在内(女左手在内),轻捂肚脐,虎口交叉按于肚脐(抱太极),呼吸自然,静养一会儿,也可意守丹田(脐内三寸),或吸气意想气入丹田以补元气。

起势可调动气机,进入功态 第嘘”字诀 【动作要领】 1、两手相叠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相反。两瞳着力,足大趾稍用力,提 肛缩肾。 2、当念“嘘”字时,上下唇微合,舌向前伸而内抽,牙齿横向用力。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3、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吸气尽后,稍事休息,再念“嘘”字,并连做6 次。 【功理效果】中医认为,在人体器官中,“嘘”对应肝,口吐“嘘”字具有泄出肝之浊气、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常练习此功,可以平肝气,对肝郁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第二式“呵”字诀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词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词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词健身气功易筋经 预备式 两脚并拢、松静站立 头正颈直、百会虚领 目视前方、目光内含 呼吸自然、心平气和 起势 左脚侧开半步 引颈站立、目光内含、神不外驰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向前抬起于胸前合掌 目视前下方 韦驮献杵第二势 抬肘、双臂平伸、水平外展 坐腕、立掌、怒目、松腕、摇肘双臂水平内收 韦驮献杵第三势 翻掌、上举、提踵 上托、握拳、下落 摘星换斗势 身体左转、左摘星右换斗 两臂自然平展 身体右转、右摘星左换斗 倒拽九牛尾

撤左脚、握拳 拽、展 拽、展 拽、展 上步 撤右脚、握拳 拽、展 拽、展 拽、展 出爪亮翅势 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 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 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 九鬼拔马刀势 右转、抡臂、拨耳、展 两肘合、开 合、开 合、转正、两臂自然伸展 抡臂、拨耳、两肘展 合、开 合、开 合、转正、两臂自然伸至侧平举、转掌心向下三盘落地式 侧开半步 下落 “嗨……”

捧、起、翻掌、下落 “嗨……” 捧、起、翻掌、下落 “嗨……” 捧、起、左脚收回 青龙探爪势 扣指、握固、收拳于腰间 伸右掌、屈肘成龙爪 左探、下按、探臂、转掌、握固、起伸左掌、屈肘成龙爪 右探、下按、探臂、转掌、握固、起收拳于腰间 卧虎扑食势 扣右脚转身、丁步 前扑、俯身、下按 起身握固 扣左脚、转身、丁步 前扑、俯身、下按 打躬势 起身 扣右脚转身、收左脚、两臂侧起 掩耳、鸣天鼓 一、二、三 前屈、伸展 再前屈、伸展 前屈、伸展

马礼堂六字诀养生法

马礼堂老先生从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普及养气功一直到逝世前,当时百万之众的六字诀爱好者及六字诀的有效病例就都是习练这个老版“六字诀养生法”的(蓬蒿人注:除呬字的读音,si 读思改为xie读谢外)。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马礼堂养气功电视教学讲座》中的新版“六字诀养生法”,固然是养气功六字诀养生法的进步、提高与发展,但在马老逝世前只是在小范围内教练,并没有大面积推广、普及,(若不是马老的仙逝及当初气功大环境的改变,推广、普及应该会是相当快的,因为那时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成熟骨干与相当好的群众基础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蓬蒿人认为“新版”对于原来习练过老版“六字诀养生法”的人来说应该是水到渠成……】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昂的《医方集解》两书说的更为简明。主要是在呼气时分别用六个字疏通与调和相关脏腑的经络和气血,以达到健身的功效。我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教练了上千人,证实这套功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对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肝炎、肠胃炎、气管炎、糖尿病、神经衰弱、骨质增生等慢性疾病,甚至对有的癌症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现将功法介绍如下: 预备式: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颈直,虚腋,沉肩坠肘,含胸抜背,全身关节、肌肉放松,两膝微屈,呼吸自然平稳(图1)。每变换一字都从预备式起。

呼吸法:腹式呼吸。呼气时,读字、收腹、提肛、缩肾,脚趾轻微抓地,重心在两脚跟;吸气时,两唇轻闭,舌舐上颚,用鼻自然吸气,腹部隆起。此为“踵息法”。六个字都用此法呼吸。 调息: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吸气时,两臂从前方抬起,手心向下(图2);待平举时,翻掌,手心向上,向胸部划弧,同时开始呼气,两手向腹部顺气(图3)。恢复预备式。 下面分别叙述六个字: 发音:“嘘”。xu读需(注一) 口型:两唇微合,,舌尖向前伸而两边向中间微卷(图4). 动作:两手重叠(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同志相反,下同)。内外劳宫穴相对,以鱼际穴压住肚脐,劳宫穴对丹田。呼气时读“嘘”字,两眼尽力睁大并内视肝区。呼气尽后吸气。做六次(图5)。 经络循行(注2):呼气时,以意领气,肝经之脉气由足大趾外侧大敦穴上行,环绕阴器,经小腹,络胆入肺,上喉咙、眼前额,到百会,沿肺经下行到拇指内侧少商穴。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 一、六字诀功法的起源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着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着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着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二、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隋代高僧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

津等预备功。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例如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胡文焕的《类修要诀》。 此次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编创工作,除吸收众多的古代六字诀经验外,还参考了现代流传的各种六字诀功法,例如养生功六字诀、马家气功六字诀、大雁六字诀、六字真言、八卦气功呼吸八法、五行掌等。在创编过程中,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对历代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发音的历史演变,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对六字诀气功的健身效果做了临床观察。 由于六字诀起源于道家和医家,因此其功法带有道家和医家的学术特点。但其运用又不局限于道家和医家,例如隋代倡导六字诀的天台高僧智顗就属于佛家。 从六字诀练功的特点看,它是以调息为主的气功功法。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体的身心锻炼技能。明代以后的六字诀配有动作,这次新编创的健身六字诀也配有动作,但这些动作是配合吐纳调息的,并不占主导地位。了解六字诀功法中以调息为核心,有助于在练功中抓住重点。 此外,六字诀在古代也有称“六字气诀”的,这就更强调了调息吐纳的重要性。六字诀的六个字嘘、呵、呼、呬、吹、嘻在练功中要读出来,但读的目的是为了调气息,而不是听声音。宋代邹朴庵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就是此意。读不同的字要有不同的口型和发音位置,从而引导不同的气息呼出。“六字气诀”的名称就强调了引导气息的重要性.即强调了发音的目的。理解了六字诀中发音与气息的关系,对练好六字诀也

六字诀与五行

六字诀与五行、五脏治病法(2008-01-01 11:01:45) 标签:新浪风雨同舟六字诀六字诀服气法六字健身法健身六气法六字功杂谈分类:古今有关“六字诀”的论述 五行、五脏与六字诀生克图 六字诀与五行、五脏治病法 (用特定顺序读六字诀可防治某特定脏腑的疾病) 郎凤岗2007年12月6日 一、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六腑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六字诀嘘(虚)呵(科)呼呬(谢)炊(吹)

1、六腑:除上表中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外,还有三焦。六腑是这六个内脏的合称。 2、三焦的含义: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头部、胸、上肢和心肺叫上焦。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肝胆、脾胃叫中焦。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叫下焦。 3、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4、六字诀功法除上表中对应五行五脏的“嘘、科、呼、谢、吹”外还有“希”字功(见上图中间)。这个“希”就是理三焦的。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见上面生克图:外面的圆按箭头看是相生,中间的五角按箭头看是相克),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1、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反复无穷。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2、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反复无穷。 3、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相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相克,事物就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正常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4、相乘或相侮(病态):五行相克的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而造成木的亢盛),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变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称为反克或反侮。如,上述例子,木对土来说是木乘土,木对金说是木反侮金了。再如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

健身气功普及功法口令词和习练次数

健身气功·易筋经普及功法(比赛版) 口令词和练习次数 ?健身气功·易筋经。 ?左脚分开,松静站立。 ?韦陀献杵第一势:抬臂,合掌。 ?第二势:前伸,外展,立掌。 ?第三势:内收,上举,提踵,上托。 ?摘星换斗(左右各1遍):握拳,下落,左转,上举;平 展,右转,上举。 ?倒拽九牛尾(左右各1遍):退步,握拳,回拉,前伸, 上步;退步,握拳,回拉,前伸。 ?出爪亮翅(1遍):上步,合手,扩胸,前推,收回。 ?九鬼拔马刀(左右各1遍):右转、抡臂,裹耳,展, 合,起;伸臂,抡臂,裹耳,展,合,起。 ?三盘落地(低式1遍):侧举,开步,转掌,下按, 嗨……,捧掌,起身,收脚。 ?青龙探爪(左右各1遍):握固,收回,伸臂,屈肘,左 探,下按,转掌,握固,起身;伸臂,屈肘,右探,下按,转掌,握固,起身。 ?卧虎扑食(左右各1遍):左转,前扑,再扑,下按,仰 身,起身;右转,前扑,再扑,下按,仰身,起身。 ?打躬势(全屈1遍):侧起,掩耳,鸣天鼓(3遍),前 屈,起身。

?掉尾势(左右各1遍):拔耳,前推,内收,外撑,回 收,下按,抬头,左摆尾;抬头,右摆尾,抬头。 ?上抱,下引,脚收回,练功结束。 说明: 1.原来各势中,有重复动作次数的,均减少为1遍。 2.三盘落地势,选择全蹲低势;打躬势,选择身体前屈大 于90°。 3.鸣天鼓7遍,减少为3遍。

健身气功·五禽戏普及功法(比赛版) 口令词和练习次数 ?健身气功·五禽戏。 ?左脚分开,松静站立。 ?起势调息:上提,下按。 ?虎举(2遍):握拳,举,握拳,拉;握拳,举,握拳, 拉。 ?虎扑(左右各1遍):提,伸,按,提,扑;提,伸, 按,提,扑。 ?鹿抵(左右各1遍):迈步,转腰,下视,还原;迈步, 转腰,下视,还原。 ?鹿奔(左右各1遍):上步,后坐,前移,收回;上步, 后坐,前移,收回。 ?熊运(左右各1遍):右,上,左,下;左,上,右, 下。 ?熊晃(左右各1遍):提髋,落步,后坐,前靠;提, 落,坐,靠。 ?猿提(左右各1遍):上提,左转,回正,下按;提, 转,回,按。 ?猿摘(左右各1遍):退步,收脚,按掌,摘果,收回; 退,收,按,摘,收。 ?鸟伸(左右各1遍):上举,下按,分掌,抬腿;举, 按,分,抬。

六字诀养生功

六字诀养生功 吐故纳新是中国古代养生术之一,它可以祛病延年,健身养生,也是道家初级修炼的基础功夫。 一、功理 六字指的是:嘘(xū)、呵(hē)、呼(hū)、呬(xì)、吹(chuī)、嘻(xǐ)。唐代名医孙思邈,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卤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二、功法 1、吐纳法语 心肝脾肺肾五脏,命门三焦精神常。心“呵”顶上连叉手,肝若“嘘”时目瞪睛。脾病“呼”时须口嘬,肺知“呬”气双手擎。肾“吹”抱取膝头平,三焦隔若卧“嘘”宁,早晚呼吸三十六,七十二候自精明。久练此功有妙津,行步如刮一阵风。 2、吐纳身形 吐纳身形,也就是指吐纳的身体姿势,站行坐卧皆可吐纳健身。身体正常强健者,四种姿态皆可吐纳。 站:身体虚灵正直,双脚站与肩平,两手自然放于下丹田处(指肚脐),目平视前方。 行:身体虚灵逍遥,在河边草地上,树林中,或环境优

雅的地方吐纳。在专人指导下,可以走九宫八卦步吐纳。一般人不易做到,只有高级养生者可效。此法很难普及。 坐:年老体弱有残疾者,可以采取坐姿,在庭院或家里都行,坐椅要适中,身体不要靠椅背,脊椎要正直,两手平放于双膝上,两脚踏地与肩宽,目视前方,全身松开,虚灵自然。 卧:年老体弱有残疾者,可取卧姿平躺于床上,枕头不要过高,双手交叉平放于下丹田上(肚脐上),全身放松,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吐纳方法 古人养生提倡吸取天地日月之精华,吐纳的要旨也是如此,要求撷取日月星之精华。 吐纳太阳之气:早上太阳刚出山,面对太阳,取站行坐卧四种姿势,将“呵嘘呼呬吹唏”六字,按顺序张口(字要低微出声)呼气各九次。尔后自然将嘴合拢,全身放松,鼻子无为吸气。无为吸气,即鼻自然吸气至肺部,非后天有意有为之作。即吐气有为(有意),纳气无为也。 吐纳月亮之气:太阳落山,明月高照,面对皎月即可吐纳,方法与吐纳太阳方法相同,但要求每字数为六。这是符合易理的。易理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九六之数为一太极图。对人体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无月时,可面对西方行此功法。

马礼堂六字诀

马礼堂六字诀 “吸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吐气也”。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 智顗大法师把六字诀概括为: 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唐代的名医孙思邈,又把五行相生的顺序放进六字诀里。他在《卫生歌》歌中这样写道: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日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嘻理三焦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勿出声闻耳内,方知功效胜灵丹。 明代《正统道藏》、孙思邈的《千金方》、汪昂的《医方集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冷谦的《妙龄修旨》均有对六字诀治病有论述。 名医知古老人,他也盛称六字诀的功效,并书写了《知古老人歌》: 六字能将寿岁添,修补脏腑胜灵丹。肝属木兮须瞪眼,胸中郁闷即能痊。 心呵双手平心按,火奖劳宫病可安。消化不良谁做主?脾呼撮口臂撑天。 呬呼肺病能根治,双手撑开氧气添。固肾必须双抱膝,口吹浊气上灵山。 三焦理气须嘻字,两手高擎汲涌泉。 马礼堂先生(本文原文作者)的《六字诀养生法》,概括为: 长嘘补气顺经行,污浊喷出清气容,呼气要从井穴起,须知顺序是相生。 二、特点 六字诀的功法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疗效显著:在我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用六字诀治好的疑难大症无计其数,治愈的患者,有肝炎、心脏病、肾结石、青光眼及高血压、低血压、肠胃炎、气管炎等。最奇妙的是郭淑媛大夫静脉曲张、面部白癣,练功3个月消失。 (二)简便易学:六字诀的发声和口型,只要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即可。腹式呼吸要求小腹起伏。实

际上,我们正常人在安静时或睡眠时的呼吸都是腹式呼吸(女同志一般是胸式呼吸)。导引的动作也很简单。一般10小时左右就可掌握六字诀的练习要领。1~3个月左右,就可见到明显治疗效果。 (三)运用灵活:六字诀运用灵活。可以按顺序练习,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练1个或2个字;既可以长期坚持连续练习六字诀,又可以按季节单独练某1个字;还可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和病情疾患的虚实需要进行补泻。例如,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谷源盛同志,身患严重冠心病动脉硬化,每天着重练“呵”字100次以上,3个月后检查恢复正常。 (四)不出偏差:练功的人只要按照要求去做,纯任自然,毫不用力,由简到繁,对读字、口型、呼吸、动作、意念,一步一步地进行操练,循序渐进,就不会出偏差。我教练六字诀数十年,练功的人从没有发生任何偏差。 三、原理 祖国医学认为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影响着人的生理和健康,人的身体是受四季的冷热干湿和五行生克的影响。比如春天容易生肝病,是因为自然界阳气上升,人的肝气上亢的缘故。 人体的脏腑又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生克制化联系在一起。所以练功的顺序一般按五行相生的顺序进行,但又要根据个人身体的虚实再加以相生相克地重点练习。 人体脏腑的内部运动和经络的运行,受人体内外不同作用力的影响。而呼气时用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齿、喉产生不同的型状和变化。从而造成胸腹部不同的内在力,影响着不同的脏腑。古人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口型,分别影响肝、心、脾、肺、肾和三焦。呼气时,又用意念和动作导引气血循经运行,以达到通淤导滞、散毒解结、调整虚实、修残补缺、益寿延年的效果。 总之,六字诀是用六个字的不同口型,按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应四时之变化,以呼吸、动作、意念的导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秘阴阳、祛病延年的目的。 各口型的治病机理如下: (一)“嘘”字功治肝病:肝属木,木旺于春,开窍于目。春天万物生长,肝阳上亢,肝病容易发作。产生头晕目眩,两眼红肿,两肋胀满,肝区疼痛,性情烦躁等症状。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这时病情可能加重或复发。 肝实症表现为:胸肋胀满,阳气上逆,性格狂妄而易怒,头剧痛,卧不安,小便塞闭,大使干燥,疝气肿痛,时发惊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