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识与分歧--评现有三部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征求意见稿)(柳经纬)

共识与分歧--评现有三部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征求意见稿)(柳经纬)

共识与分歧--评现有三部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征求意见稿)(柳经纬)
共识与分歧--评现有三部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征求意见稿)(柳经纬)

共识与分歧——评现有三部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征求意见稿

柳经纬厦门大学教授

上传时间:2006-1-16

摘要:现有的三部物权法建议稿/征求意见稿既有共识,又存在分歧。本文对三部物权法建议稿的共识和分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制定物权法还是财产法以及三部物权法建议稿存在的是否采取按所有制标准的所有权分类法、是否在物权法中规定国有企业财产权、是否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等主要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提出物权立法中应当采取的思路或方案。

关键字:共识分歧物权物权立法

Abstract: Consensuses as well as divergences can be found in the three drafts of Law of Things .On the basis of a comparative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consensuses and divergences exsisting in the three drafts,this thesis makes further arguments about whether we should make the Law of Things or the Law of Property,whether we should classify the Right of Ownership by the criterion of ownership system,whether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Law of Things and whether the theory of juistic act of real right should be adopted.Then this thesis presents the solutions that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 Consensuses, Divergences, Real Rights, Legislation of Real Rights

引言

当前,物权法的起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受合同法制定过程中专家积极参与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影响,当前物权法的起草也唤起了学界的极大兴趣。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物权法研究课题组提出“制定物权法的基本思路”,[1]而后该课题组于1999年完成“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以下简称社科院建议稿)。[2]2000年末,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也提出一部“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以下简称人民大学建议稿)。[3]上述两个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主持者均为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成立的“民法起草工作小组”成员。[4]在上述两部专家的建议稿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于2002年初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样,就笔者现在所能见到的,关于物权法的建议稿/征求意见稿(为了叙述的方便,在本文中统称为建议稿)就有三部。

尽管当前学界对于是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存有争议,[5]但是制定物权法而不是财产法,或者在拟制定的民法典中设立物权编而不是财产权编,估计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鉴于上述三部物权法建议稿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当前民法学界在物权法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其所形成的共识与所存在的分歧也基本上是我国民法学研究的反映,因此可以说上述三部物权法建议稿已经基本确定了我国所要制定的物权法的雏形。因此,上述三部物权法的建议稿孰优孰劣?三部建议稿各有什么特点?三者之间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分歧?如何看待这些共识与分歧?立法中应如何取舍?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我国物权法或民法典物权编的制定,不无积极意义。

一、关于制定物权法的理论和立法准备

我国恢复民法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理论上只讲所有权而不讲物权。

[6]偶有谈到物权,也只是在所有权的理论框架内给予介绍,且安排的分量微乎其微。[7]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也未能使这一状况得以改变。由于通则回避了“物权”这一概念,而采用了“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的概念,[8]物权理论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民法教科书也主要是介绍所有权,除了偶有介绍他物权外,少有介绍物权的一般理论。[9]

立法上对“物权”概念的回避和理论上“重所腥ā⑶嵛锶ā钡南窒螅 扔欣砺墼ㄔ吹脑 颍 邢质档纳缁峋 迷 颉4永砺墼ㄔ瓷峡矗 轮泄 ⒁院螅 夜 ㄑЫ缃邮芩樟 ㄑЫ缌餍械墓鄣悖 衔 腥ㄒ酝獾钠渌 锶ㄊ撬接兄葡碌奶赜邢窒螅 谏缁嶂饕骞 遥 捎谏缁嶂饕骞 兄频慕 ⅲ 乇鹗峭恋氐纳缁嶂饕骞 校 簿筒淮嬖谒 腥ㄒ酝獾钠渌 锶ā?script>WriteZhu('10');从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看,物权制度是规范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的,其中他物权主要是规范土地的利用关系。建国以后,我国逐渐建立起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这种土地公有制是排斥任何对土地的商品化利用的,1982年宪法第10条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1986年的《土地管理法》第2条重复了这一规定。由于禁止土地的任何商品化利用,土地上除了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以外,再无其他财产关系存在的可能。他物权作为规范土地的利用关系的法律制度,也就丧失了得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无论是立法上还是理论上,只要讲所有权即可,无需讲他物权,因而也就无需物权的一般理论以及关于物权的立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述“重所有权、轻物权”的现象逐渐得到改变。

从立法的角度来看,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随着土地的商品化改革,商品经济获得迅猛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形式的非所有人使用他人财产(包括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而形成的财产关系,这些新的财产关系逐渐得到法律的确认。1988年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10条作出修正,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988年12月通过的《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决定》增设“国家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的规定。1990年,国务院发布第55号令,颁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进一步确认土地使用权制度以及与此相应的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在农村土地承包方面,1986年颁布《土地管理法》,即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第12条)。1999年修订《土地管理法》,又规定了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第11条第2款)。在担保物权领域,1986年《民法通则》将物的担保作为债的制度加以规定,并且抵押与质押不分。[11]至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已经明确区分抵押和质押。《担保法》虽然未能完全摆脱债法的色彩,但是其关于抵押、质押和留置的规定,基本上体现了物权的内容。[12]

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界开始逐渐摆脱前苏联法学的影响,对物权制度的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重新认识到物权制度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定纷息争、保障财产的安全利用的积极意义。[13]同时,关于具体物权、物权体系以及物权的基本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进行。例如,关于土地承包关系,早在80年代中期,即有学者提出“土地承包权是物权”的主张。[14]物权的追及效力、优先效力,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分

类等基本理论问题,也开始出现在80年代后期出版的民法教科书中。[15]90年代以来,民法学界关于物权法的理论教学与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呈现出较为活跃的局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一是90年代以来出版的民法教科书大多对物权法原理给予系统的介绍,并单独出版物权法的教科书?script>WriteZhu('16');二是出版了关于外国物权法的著述或译著和我国台湾学者的物权法著述;[17]三是出版了一批物权法专门问题的研究成果;[18]四是发表了系列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关于物权法基本理论的论文;[19]五是部分法学院系单独开设物权法的课程。[20]理论教学和研究涉及物权法的各个领域,既有对物权法基本理论的探讨,也有对具体物权的研究,尤其是对我国经济体制变革所形成的新的物权关系(如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研究。

立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为我国物权立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理论支持。三部物权法建议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有立法的成就和理论研究的成果。从反映现有立法的成就上看,例如三部建议稿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社科院建议稿称为“农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社科院建议稿称为“基地使用权”、征求意见稿称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基本是对我国现有《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有关规定的总结和完善;关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的规定,基本上是对1995年《担保法》相关规定的继受与发展;关于共有和相邻关系的规定,主要是对《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的司法意见的总结和完善。从反映物权法的理论研究成果上看,三部建议稿关于物权法定原则的规定;[21]关于物权变动公示原则及效力的规定;

[22]关于物权优先效力的规定;[23]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24]关于诘厥褂萌ǎㄈ嗣翊笱Ыㄒ楦灞A舸 趁穹ǖ母拍睢暗匾廴ā保┑墓娑ǎ?script>WriteZhu('25');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26]关于占有制度的规定;[27]凡此等等,均直接吸收了理论研究的成果。此外,各建议稿之间存在的某些不同的规定,也体现了学界关于物权法的理论研究成果。例如,社科院建议稿和人民大学建议稿关于动产先占取得的规定,[28]关于添附的规定;[29]社科院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关于让与担保的规定;[30]人民大学建议稿关于空间利用权的规定,[31]关于优先权的规定;[32]征求意见稿关于居住权的规定;[33]也都是理论研究成果的体现。

二、关于制定物权法的思路

物权概念源于罗马法上的“对物权”(iura in rem),与之对应的是“对人权”(iura in personam)。但在古代罗马,私法体系是按照“人、物、权利”构造的,并未形成系统的相对独立的物权体系。1804年的法国民法受罗马法影响,共设三编:第一编“人”,第二编“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限制”,第三编“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尚未创设物权的概念,有关物权的内容分别规定在第二编和第三编,体例上也没有将物权与债权明显区分开来。1896年的德国民法设总则、债的关系法、物权法、家庭法、继承法五编,[34]采用了物权的概念,并设专编分别规定物权和债权,体例上将物权和债权作了区别。而且,德国民法物权法编的结构为占有、关于土地权利的一般规定、所有权、地上权、役权、先买权、土地负担、抵押权、土地债务、质权,基本形成占有、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相对完整的物权法体系。德国民法及其物权法体系对后来的物权立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日本民法、瑞士民法、苏俄民法以及我国民国时期制定的民法典,在体例上均采德国制,设物权编。

新中国成立后,宣布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民国时期的民法不再适用于中国大陆

地区。然而,我国大陆民法学理论却直接受到源于德国民法的民法学理论的影响。关于物权法,从80年代末兴起物权法理论研究与教学以来,一直是以民国时期民法物权编以及相应的物权理论为参照,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介绍和探讨物权理论以及物权立法问题的。民国时期民法物权编包括通则、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抵押权、质权、典权、留置权和占有,计十章210条。其中,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和典权属于用益物权,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为担保物权。由此构成了包括通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的完整的物权法体系。我国大陆民法学界关于物权法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基本上参照这一体系,各种民法或物权法的教科书无不按照这一体系介绍物权制度。所不同的只是由于大陆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而提出一些新的物权形式取代民国时期物权的形式(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取代永佃权),或者代以不同的概念(用“土地使用权”或“基地使用权”代地上权,[35]以“邻地使用权”代地役权[36]),其他物权的形式及概念则完全相同。试以“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民法》(魏振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为例,该书第二编“物权”,内容包括何锶ǜ攀觥⑺ 腥ā⒐灿小⒂靡嫖锶ǎǖ厣先ā⑼恋爻邪 ā⒌淙ā⒌匾廴ǎ ⒌1N锶ǎǖ盅喝ā⒅嗜ā⒘糁萌ǎ┖驼加小T僖浴熬盼濉惫婊 叩妊 7ㄑЫ滩摹段锶ǚā罚 夯坌恰⒊禄 虮嘀 沙霭嫔?997年版)为例,该书共计21章,第一章至第六章的内容为物权基本理论,第七章至第十章的内容为所有权(包括共有),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的内容为用益物权(包括农地使用权、基地使用权、邻地使用权、典权),第十六章至第二十章的内容是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和非典型担保),第二十一章占有。

三部物权法建议稿基本上承继了上述物权法的体系和结构。社科院建议稿计十二章435条,第一章总则(一般规定、物、物权变动、物权请求权),第二章所有权(一般规定、土地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动产相邻关系、动产所有权、共有)、第三章基地使用权、第四章农地使用权、第五章邻地使用权、第六章典权、第七章抵押权、第八章质权,第九章留置权,第十章让与担保,第十一章占有,第十二章附则。人民大学建议稿计六章575条,第一章总则(一般规定、物、物权的公示、物权请求权),第二章所有权(所有权通则、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社团和宗教组织的所有权、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优先购买权、相邻关系),第三章用益物权(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典权、空间利用权、特许物权),第四章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优先权),第五章占有,第六章附则。征求意见稿共计六部分335条,相当于人民大学建议稿的结构,第一部分总则,内容包括一般规定、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终止、物权的保护;第二部分所有权,内容包括一般规定、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第三部分用益物权,内容包括一般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邻地使用权、典权、居住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渔业权、驯养权、狩猎权;第四部分担保物权,内容包括一般规定、抵押权、质权、留置权、让与担保权;第五部分占有;第六部分附则。

从物权制度的具体内容上看,三部建议稿的主体内容是基本相同的,都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与民国时期的民法物权编相当。所不同的只是,社科院建议稿在担保物权中增加了关于让与担保的规定;人民大学建议稿在用益物权中增加了空间利用权、

特许物权(主要是自然资源使用权)的规定,在担保物权中增加了优先权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则在用益物权中增加了居住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渔业权、驯养权、狩猎权的规定,在担保物权中增加让与担保权的规定。

三部物权法建议稿以德国法的物权理论和体系为基础来建构的立法思路,反映了民法学界多数学者的主张。然而,这种立法思路受到另外一些学者的批评。有学者认为,从德国、日本引进“物权”的概念,是“见物不见人”,看不到法律规范的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而财产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主张制定财产法而不是物权法。[37] 是按照德国物权法的体系制定物权法,还是抛弃德国法的体系,抛弃物权的概念,另起炉灶,制定财产法?这是事关我国民事立法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直接关系到对现有三部德国法模式的物权法建议稿的取舍,引起了学界的关注。[38]根据争论双方所涉及的问题,笔者拟就以下几点,谈一些看法。

第一,关于物权法规范的对象是人与物的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主张制定财产法而不是物权法的学者批评说,“物权法”开宗明义须界定什么是“物”,我国民法学界一些论著把财产法规范的关系归纳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见物不见人”,而“财产”则是指人与人的关系。[39]不赞同这种看法的学者则大量引用我国学者出版的民法教材或论著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表述,指出我国民法学界历来主张“对人关系说”而不是“对物关系说”,将“对物关系说”栽到民法学者头上并进行批判,是难以令人信服的。[40]上述争论使笔者联想起80年代初初学民法时的情景。当时的民法学教材关于民法学的许多理论问题的探讨有一个习惯,总是将学者所主张的观点放到与“资产阶级”的学术观点对立的地位上来讨论,以示与“资产阶级”的学术观点的区别,同时也表明了对“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批判态度,划清阶级界限。关于调整对象与法律关系的本质的问题,就是如此。例如,1983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原理》在谈到法律关系的本质时指出:“民事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它所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有些资产阶级学者常常把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说成为人和物的关系,譬如他们把所有权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对物的支配关系。其实,所有权关系本来是因物质资料的占有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1]这种说法同样见诸80 年代出版的其他民法教材。[42]今天看来,把“对物关系说”“栽到”资产阶级学者的头上,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43]这反映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特有的思维方式,有着时代的局限性。?0年代前期,虽然物权法的理论研究薄弱,学者没有直接提出物权法的对象问题,但是关于民事法律关系本质的认识并不是含糊的,民法学界对“对物关系说”的批判,实际上所解决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谈到的物权法的对象问题。因此,笔者认为,80年代初民法学界关于法律关系本质的学说,基本上回答了今天学界关于物权法对象的争论问题,即物权法调整的对象既不能认为是人与物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说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基于对物的占有(即对物的支配)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人对物的支配是物权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人对物的支配,不会形成物权关系,但物权关系并不是人对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支配者与非支配者的关系,也就是特定的物权人与非特定的第三人的关系。今天,我国物权法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然而关于物权的定义与80年代初关于法律关系性质的认识,并无二致。何谓物权,物权是人对物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44]人对物的支配是前提,排除他人干涉是法律本质,所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关于财产法与物权法的关系问题。主张制定财产法而不是物权法的学者除了认为“物”或“物权”使人“见物不见人”外,再就是认为“物”是一个缺乏弹性和延伸性的概念,“物”或“物权”并不能容纳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无形财产,“财产”和“财产权”的概念完全能够包括无形财产和服务的内容;并且认为“物”在财产中的比重已经很小,无形财产和无形服务越来越与有形的“物”分庭抗礼,[45]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知识产权在整个财产中的地位已经“从附属向主导转化”。[46]如果以“物权”为起点立法 突嵩斐傻髡 缁岵聘还叵档幕 痉 芍贫冉 缁岵聘坏闹饕 糠峙懦 谕獾慕峁 庵纸峁 峭耆 荒芙邮艿摹?script>WriteZhu('47');上述看法中,认为“物”或“物权”的概念不能包容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是对的,但是认为不制定财产法就是将知识产权等财产排除在基本法律制度之外,却有失偏颇。从社会发展史来看,财产的形式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多样化的。以有形财物为基础的财产是人类社会最初的财产形式,随着公司企业的出现产生了股权、股票以及商号这样的财产形式,1624年英国颁布专利法以后,专利、商标、著作等逐渐成为又一类财产的形式。但是,不同形式的财产,在财产的属性、权利的变动(取得、变更、消灭)、效力范围以及法律规范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之间存有巨大的区别,即使同属无形财产的知识产权与股权、商号之间,同属知识产权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之间,还有股权与商号之间,也存在法律规范上的巨大区别。正是由于不同形式的财产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区别,因此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不存在将各种不同形式的财产融为一体,由一部法律统揽起来的先例。例如,在大陆法系国家,关于有形财产,主要由民法物权编加以规定;关于股权、股票,则由公司法规定;关于专利、商标、著作,则分别制定单行法加以规定;关于商号,则纳入商法或由民法加以规范。即使象意大利民法典(采民商合一制,把公司法等商法纳入民法典)、荷兰民法典(把智力成果权纳入民法典),也不能做到将所有财产形式都融入一部法律。在英美法系国家,私法的渊源主要是判例,涉及股权、专利、商标、著作等多以单行法规范,更不存在一部包容各种形式财产的财产法存在。因此,试图在我国制定一部包容所有形式的财产在内的所谓“财 ā保 呛懿皇导实南敕ā>臀夜 鼻暗奈锶 ⒎ǘ 裕 收咭膊蝗衔 锶ǚㄊ且徊磕芄话 荻 ⒉欢 ⒅ 恫 ā⒐扇ā⑸毯诺刃问降牟撇 谀诘姆 桑 皇枪娣痘 诙杂行尾撇 恼加卸 纬傻母髦植撇 叵档囊徊糠 伞6 遥 贫ㄕ庋 徊糠 梢彩潜匦氲摹R蛭 谖夜 中械牟撇 ⒎ㄖ校 赜谥 恫 ㄒ丫 腥 糠 煞直鸸娣蹲ɡ ā⑸瘫耆ê椭 魅ǎ 赜诠扇ā⒐善痹蛴泄 痉ê椭と ü娣叮 谟行尾撇 牧⒎ǚ矫嬖蚧 旧鲜且桓隹瞻住5鼻暗奈锶 ⒎ㄖ饕 且 植共撇 ⒎ǖ恼庖豢瞻祝 晟莆夜 拿裆谭ā5比唬 蘼凼谴游锶ǚǖ姆 苫 矶杂谄渌 问降牟撇 芍贫鹊挠跋欤 故谴佑行尾撇 绕涫遣欢 谏缁岵聘恢兴 Φ奶厥獾匚唬 锶ǚǘ际且桓錾缁岵撇 芍贫戎凶钗 镜闹贫取4诱庖唤嵌瓤矗 鼻爸贫ㄎ锶ǚǖ囊庖逶蛴任 卮蟆?br>

因此,三部物权法建议稿所采取的德国式物权立法思路,而非财产法的思路,是可以成立的,应当坚持。

共识与分歧——评现有三部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征求意见稿[二]

柳经纬厦门大学教授

上传时间:2006-1-16

三、若干理论分歧

(一)关于所有权的分类是否采取所有制标准的问题

这是三部物权法建议稿最大的理论分歧所在。社科院建议稿主张“坚持对合法财产一体保护原则”,“放弃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所有权类别的做法”,“放弃对某类所有制的财产特殊保护的提法”。[48]因此,在该建议稿中,关于所有权制度的章节设计是:一般规定、土地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动产相邻关系、动产所有权、共有,采取传统民法关于动产所有权和不动产所有权的分类作为所有权的基本分类。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则坚持所有制分类法,认为物权法作为财产法的基本法,必须反映所有制关系,“廓清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具体权利归属,乃是我国最重大的物权立法问题”;[4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50]人民大学建议稿关于所有权制度的章节设计为:所有权通则、国家所有权、集体所神圣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社团和宗教组织所有权、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优先购买权、相邻关系。征求意见稿关于所有权制度的章节设计是:一般规定、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将所有权划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或私人)所有权,构成所有权制度的基础,也构成其物权法建议稿的一个重要特征。

按照所有制标准划分所有权类型,是我国民法学理论由来已久的习惯。这种分类法源自于以下的观念:一是所有权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体现,所有权的性质决定于所有制,并为巩固和维护一定的所有制服务。[51]按照这种认识,民法学将历史上的所有权分为奴隶主所有权、封建主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权和社会主义所有权;将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所有权。二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无论是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范围上,无论在所有权的取得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国家所有权,由于其所反映的全民所有制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因此在法律上具有主体的唯一性和统一性,客体的无限广泛性等特征,其地位非其他类型所有权可比。

我国宪法对不同类型财产的规定就是上述观念的体现。82年宪法明确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公共财产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第6条,第12条);个体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法律保护个体经济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个体经济,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第11条、第13条)。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强调公共财产尤其是国家财产的特殊地位的法律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上述观念以及立法逐渐发生着变化。1986年制定《民法通则》时,是否对国家财产采取特殊保护原则,学界就有不同看法。[52]最后,通则只规定“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73条),而且不是规定在“基本原则”一章中;在“基本原则”一章中则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5条),法律上实现了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公民民事权益的一体保护。宪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1988年宪法修正案确定私营经济作为社

会主义经济“补充”的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赋予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近年来,主张各种所有权一体承认、平等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表明人们对于不同形式所有权的观念在发生着更深层次的变化。

看到关于不同形式所有权的社会观念的变化是重要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在不断深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尚未完成,政治体制也在变革之中。我国民事立法应当具有前瞻性,应当顺应这种观念变化的趋势,而不应拘泥于现有体制。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物权法应当按照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建立各种所有权一体承认和平等保护的原则。[53]因此,笔者认为,社科院建议稿摈弃按照所有制划分所有权类型、采取财产一体保护的原则的做法,是可取的;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坚持按照所有制划分所有权的做法则显得相当的默守陈规。

从条文的内容来看,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关于三种所有权的规定,主要内容是规定国家所有、集体所有或个人所有的财产范围,国有资产、集体财产的管理,以及明确对这些财产给予保护。这除了重复宪法、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法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法等现行法律的规定外,几乎没有别的实质内容。这种做法无非是为了表明法律对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与个人所有权的不同态度,以示公共财产尤其是国有财产与私人财产的不同地位。此外,从立法的角度来看,在物权法中规定上述内容,也是不甚妥当的。首先,物权法在调整财产关系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规定物权的类型并界定各物权的内容,二是规定各种物权的设立、变更、消灭的规则(即物权变动的规则)以及权利行使的规则。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关于三种所有权的规定,只是在重复所有权的概念,既不是关于物权类型的规定,也不是关于物权变动规则以及关于权利行使规则的规定。其次,关于不同主体所有权的客体范围的界定,法律应当明确这样的规则:除了法律明确规定只能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外,均可成为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法律不应当也没有必要对公民个人财产的范围作出规定。因为,这样的规定不仅有挂一漏万的缺陷,而且仍带有限制和歧视个人财富增长的色彩。限制甚至歧视个人财富的增长,则是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相违背的。[54]因此,上述两个建议稿关于公民个人财产范围的规定,尤其是征求意见稿关于公民个人消费生活资料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规定(第61条、第62条),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关于只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财产范围,由于我国土地法和自然资源法已经作出规定,就不必在物权法中重复规定。如果在物权法中必须涉及,也应尽可能简洁。对此,社科院的建议稿采取的处理办法就比较可取,该建议稿只在所有权的“一般规定”中规定了“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第62条),在“土地所有权”中规定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第87条、第88条)。其三,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因其属于公物还是非公物而法律上有别。如属于公物应纳入行政法,而不应主要由民事法规定。如不属于公物,在民事领域中自应与其他主体的财产具有同等的地位,没有特别规定的必要;如国家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也只能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法。对此,社科院建议稿采取的处理办法也是比较可取的,该建议稿第63条规定:“公有物和公用物属于国家所有,不得转让,不得作为取得时效的客体。但已不再作为公有物或公用物的除外。”当然,公物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我国理论界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法律上应如何规范,其与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有何联系等问

题,有待理论上进一步研究。

从法律概念的分析来看,财产一词有着多种的含义。狭义的财产仅指物,即有体物,广义的财产则包括物以及财产权利(如抵押权、土地使用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更广的意义上使用的财产一语,还可以包括消极财产(即债务或财产负担)。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从广义上使用财产这一概念的。我国传统理论上划分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个人财产,所使用的也是广义的财产概念。所有权的客体是物,因此当我们说到财产所有权时,采用的是狭义的财产概念。因此,按所有制划分所有权类型,仅仅是规范到物的层面,而不能规范到其他形式的国家、集体或个人财产。这种仅就物的层面划分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个人财产,如果说在过去财产形式比较单一的计划体制年代还有意义的话,那么在伴随着市场化改革而出现的财产形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意义就不是很大。

(二)关于国有企业财产权是否纳入物权法的问题

社科院建议稿未将国有企业财产权纳入物权法。理由是:“国有企业实行公司改组后,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属于公司法调整的范围,依公司法原理,国家享有股权而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且企业财产权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权利,……应分别适用各有关法律规定,因此,不宜在物权法中概括规定‘企业财产’的归属问题。”[55]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则规定了国有企业的财产权(人民大学建议稿第121条至第125条,征求意见稿第50条)。其理由是:“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明确规定国家对国有企业享有哪些权利,国有企业对企业财产享有哪些权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56] 国有企业财产权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惑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问题。从80年代初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到80年代中期实行“两权分离”,确认企业经营权,再到90年代初的“法人财产权”,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的那一天起,学界就围绕着企业财产权的问题展开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经营权说、企业法人所有权说、相对所有权说、经营管理权说、占有权说、用益权说、商品所有权说、受托自主经营权说、部分所有权说、经济所有权说、租赁权说,不一而足。[57]“法人财产权”提出后,学界对于“法人财产权”也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主要有所有权说、经营权说、结合论。[58]

在国有企业财产权的讨论中,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试图将企业财产权界定为一种具体的财产权利。所有权、用益权、占有权、经营权,理论上都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民事权利加以界定。二是在所有权或物权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企业财产权。例如,不少的民法或物权法教科书,将经营权作为一种他物权加以介绍。[59]国有企业财产权研究的意义在于科学界定国家与企业的财产关系,即所谓“理顺产权关系”。在这里,国家所有权是作为一个理论前提而存在的,不论是所有权说还是经营权说,都是这一前提下进行的。而且,对企业财产权性质的界定,也没有脱离所有权或物权的理论框架,所有权、用益权是一种物权,经营权也被定性为他物权或新型物权。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将企业财产权纳入物权法,在国家所有权的框架下规定企业财产权,正是这种理论研究思路的反映。

然而,这种理论研究思路的缺陷是明显的。企业的财产首先来自股东的投资。根据《公司法》第24条、第80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其中,货币、实物在法律上构成所有权的客体,属于所有权的范畴;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则不属于所有权或物权的范畴。其次,企业的财产来自经营过程

中积累的财产。企业经营中积累的财产除了上述具体形式外,还可能包括商号权、债权、抵押权、对外投资所形成的股权等。这表明企业的财产不论是股东的投资还是经营积累,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企业财产权不能界定为一种具体权利(如所有权或某种他物权),把企业的这些财产权界定为一种具体权利是不科学的。由此可见,将企业财产权置于物权或所有权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不论是主张所有权还是他物权,都不能准确地揭示企业财产权利的实际状态。[60]企业财产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投资者(包括国家投资者)的权利界定问题。按照公司的财产机制,当股东将财产投入公司后,其财产权利即移转给公司,股东则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取得股东权。股东权包括共益权和自益权。前者如股东参加股东会按照自己所持股份进行表决的权利,后者如在公司盈利时分取红利的权利。在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是以股票或股份的形式表彰的。股东权具有财产性质,在当今社会,股份已经成为重要的财产形式。但在民法学中,股东权甚至不被纳入财产权范畴,而是界定为一类独立与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民事权利即社员权。[61]这是因为股东享有的权利是基于股东这一公司团体的成员地位而产生的。将股东权排除在财产权之外的观点虽然有所偏颇,但股东权不宜纳入所有权或物权的理论框架,理论上则是完全成立的。

既然企业财产权关系上企业和投资者两个方面的权利都不能纳入所有权或物权的理论框架,那么在财产立法中将企业财产权问题纳入物权法的做法就不足取。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理顺产权关系是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但是,将企业财产关系纳入物权法,纳入(国家)所有权制度,其结果并不能使国有企业的财产关系得以明晰,而是适得其反。企业的财产关系应由企业法规范,而不应由物权法规范。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企业的财产关系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公司法》所确立的企业财产关系的模式是:(股东)股权——(公司)法人财产权,即股东享有股权,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享有的法人财产权具有多元性,是公司享有的各种财产权的总称。惟有不足的是,《公司法》第4条在规定了股权(第1款)和公司法人财产权(第2款)的同时,又规定“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第3款),似有画蛇添足之嫌。[62]

(三)关于自然资源使用权是否纳入物权法的问题

自然资源使用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包括水权、林业权、探矿权、采矿权、渔业权、狩猎权等。在传统的民法学理论中,基于物权法定的原则,物权的种类依民法规定,民法未规定的不为物权。自然资源使用权因非民法所规定,且其取得与行使受行政限制较大,因此传统民法理论将其称为“准物权”。关于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法律属性问题,学界尚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不是物权,只是由于在性质和成立要件上相似于物权,因而法律上把这些权利当作物权对待准用民法物权的规定。[63]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采矿权、捕捞权和养殖权,因此是否继续把这些权利视为准物权,有待商榷。[64]有的学者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明确将自然资源使用权纳入用益物权。[65]关于自然资源使用权是否纳入物权法,社科院建议稿持否定态度,社科院建议稿的起草者认为,自然资源属于非经营性的国有财产,物权法建议稿中仅规定矿藏专属国家所有,其他自然资源不在物权法上规定,而由各自然资源法规定;对于矿藏资源的开发和经营,也应由矿藏法规定。[66]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则基本持肯定态度。人民大学建议稿设专节(第三章第七节)“特许物权”规定了养殖权、捕捞权、采矿权、探矿权、林业权、取水权、狩猎

权;征求意见稿则规定了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渔业权、驯养权、狩猎权。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是根据我国已经制定的矿产资源法、水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作出的。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者同时认为,是否在物权法中规定这些权利,“需要进一步研究”。[67]

我们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不宜纳入物权法。理由是:(1)利用自然资源的情形复杂,权利状态多样,涉及的法律也多。[68]例如,水资源的利用就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防洪排洪、分洪泻洪、调水、书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不同的资源利用情形,涉及的法律包括《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法律关系教诸以规范土地财产关系为主体的物权要复杂得多。(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自然资源的利用被纳入专门法即资源法的领域,其权利的取得与行使被纳入行政许可管理体制,具有浓厚的行政法律色彩。(3)与一般物权相比,探矿权、采矿权、渔业权、水权、狩猎权等自然资源使用权只是表明权利人获得从事探矿、采矿、捕捞、取水等行为的资格,在上述行为完成之前,并无特定的物作为其客体,因而理论上也很难归入传统意义的物权。[69](4)即使如同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一样对自然资源使用权作出规定,也只能是下一个法律的定义,而无法象对其他物权那样作出完整的规定。如果物权法仅仅是对各种自然资源使用权下一个法律的定义,那么它除了造成立法上的重复以外,别无任何意义。如果认为物权法作为财产法的基本法律,由于自然资源使用权在性质和成立要件上相似于物权,法律上可准用物权法的规定,因此物权法应当有所涉及,那么应采取社科院建议稿的处理方式,即在规定自然资源(不应限于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的同时,规定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由特别法规定,把自然资源使用权纳入特别法规定的物权范畴。[70]

(四)关于是否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的问题

物权行为理论问题是近年来民法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理论层面来看,物权行为理论的研究集中在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问题上;从实务层面来看,则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现行法是否承认物权行为?二是我国物权立法是否应当采纳物权行为理论?对于上述问题,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部分肯定部分否定者(即主张采纳物权行为独立性理论而摒弃无因性理论)亦有之。[71]

三部物权法建议稿对这一理论问题所持的态度恰好反映了学界的不同主张。社科院建议稿采纳物权行为独立性理论,对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作出区分。该建议稿第7条规定:“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原因行为,自合法成立之时生效。在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时,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将这一区分原则贯彻与各种物权的设定,例如建议稿规定:“抵押合同自成立之日生效”(第310条),“抵押权自登记之日设定”(第312条)。但该建议稿不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即未确定原因行为无效并不当然导致物权变动无效的规则。[72]人民大学建议稿未采纳物权行为理论。[73]该建议稿第6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转移、变更和消灭,依法应当公示的,必须经登记公示。船舶、飞行器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物权设立、移转、变更,未经公示的,不得对抗第三人。”“依法律行为设立、移转、变更和消灭其他动产物权,经交付生效,但法律和合同另有规定的除外。”“以设定、移转物权为目的的合同一经依法成立,即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但依法需要经过公示的,未经公示

不得对抗第三人。”在这里,未明确区分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征求意见稿第7条规定了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及其权利人确定的效力,也无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的迹象。

物权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将一个交易过程(如买卖)分解成债权行为(买卖合同)和物权行为(移转标的物和价金所有权的协议加不动产登记或动产交付)两个阶段,并强调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各具有独立性(具有独立的行为有效性的判断和独立的效力),债权行为的无效并不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这种理论所受到的批评之一就是“学说对实际生活的凌辱”。

[74]在我国,无论是现行民事法律还是社会大众的观念,都确立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为:依据合同在当事人之间设立的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所约定的义务,如果当事人违背合同的义务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就买卖合同来说,卖方负有交付标的物并移转所有权与买方的义务,买方负有支付价款的义务。这是买卖合同效力的体现。因此,卖方交付标的物并移转所有权与买方,买方予以接受;买方支付价款与卖方,卖方予以接受,不过是买卖双方当事人对合同义务的履行,应属于合同效力的范畴。在这里,合同的订立与履行是一个交易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是合同与其效力的关系,而不是两个独立行为之间的关系。物权行为理论强调交付标的物和支付价款行为的独立性,认为它们均是独立于买卖合同的物权行为,人为地割裂了一个交易过程中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两个阶段的内在联系。如果采纳物权行为理论,将交付标的物并移转所有权从合同中分离出来,认为合同的效力仅仅是在当事人之间设立债的关系,而不包括合同的履行在内;那么就会造成合同的效力残缺不全,合同制度缺乏完整性。显然,这样的理论是与民法所确立的观念以及社会大众的观念不相符的,因而是不可取的。因此,笔者认为,物权法不应采取物权行为理论。

(五)关于占有公示的适用范围问题

占有是人对物事实上的控制与支配的一种事实状态,对于确定财产的归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中,占有是作为物权法的一项制度而加以规定的。但我国民法学由于受前苏联民法理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只是把占有作为所有权的一项权能,而不是作为一项独立的物权制度加以介绍的。90年代以来,民法学教材始有关于占有制度的内容,并且取得共识。三部物权法建议稿均设有专章规定占有制度,体现了学界的这种共识。

占有制度是法律秩序的基础。[75]在物权法上,占有是所有权的根据,占有是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在现代社会,由于不动产权利变动以登记为公示方式,占有的公示功能主要存在于动产物权的变动上,动产占有人推定为所有权人;在动产所有权取得方式中,先占取得、善意取得、时效取得均以占有为必要条件,占有是其基础;当遗失物、沉没物、漂流物、埋藏物于限定期间无人认领时,各国民法也多是以占有为根据,作出由拾得人或发现人取得所有权的规定。

虽然三部物权法建议稿都规定占有制度,但在占有公示的适用范围问题上,并不相同。

第一,关于占有的权利推定功能,社科院建议稿第419条和人民大学建议稿第562条都规定:“占有人于占有物上行使的权利,推定其合法地享有该权利。”“前款规定,不适用于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办理登记的财产权利。”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与此不同。征求意见稿第331条规定:“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人不明的,占有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占有人,推定为所有权人。”依此规定,占有的权利推定被限定于物之“所有权人不明”的场合才适用,而不

具有适用于一般的效力。这样的规定大大削弱了占有制度在权利推定上的作用。此其一。其二,不区分实行登记的财产和不实行登记的财产,一概地规定物之占有人推定为权利人,与该意见稿第7条所规定的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及其效力,内容上不能协调一致。

第二,社科院建议稿和人民大学建议稿都规定了善意取得、先占取得和时效取得,[76]但征求意见稿只规定了善意取得,[77]不承认先占取得和时效取得。这样,在征求意见稿中,占有制度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不承认先占取得和时效取得制度,反映了我国民法学的固有认识。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法学恢复之初,基本上对先占取得和时效取得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取得时效制度与我国的“拾金不昧”、“物归原主”的传统美德相矛盾;无主财产的先占取得制度则有背我国的社会风尚。[78]这种观念部分源于前苏联民法学,前苏联民法学者否定取得时效的合理性,认为长期占有他人财产就可以取得该项财产的所有权,是违背社会主义共同生活准则的。[79]今天看来,上述否定无主财产先占取得制度和取得时效的理由,当然是不足取的。先占取得和时效取得对于确定财产的归属、稳定财产秩序所具有的积极意义,[80]已经被学界所认同,[81]我国物权法应当对此作出规定。

第三,关于遗失物等所有权不明的处理问题,社科院建议稿采取拾得人或发现人取得取得原则。该建议稿规定,遗失物在规定期间内无人认领的,由拾得人取得所有权(第160条);漂流物、沉没物等准用遗失物的规定(第163条);埋藏物在规定期间无人认领的,由发现人取得所有权,如在他人之物中发现埋藏物的,由该物之所有人和发现人各取得埋藏物的一半(第164条)。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则采国家取得原则,规定遗失物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82]关于沉没物、漂流物等,准用遗失物的规定;[83]关于埋藏物,人民大学建议稿的规定与社科院建议稿的建议稿相同,均采发现人取得或发现人、物之所有人各得一半的原则(第95条);征求意见稿则采取国家取得原则,规定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第113条)。关于国家取得原则,《民法通则》第79条已有规定。但是,这样的规定实不合理。当我们把国家与拾得人或发现人作为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对待(在这里国家也只能作为平等主体对待,而不能作为主权国家对待)时,就会发现这一点。拾得人或发现人因其拾得遗失物或发现埋藏物,对于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多少是有贡献的。国家并无此种贡献,只是由于它是法律的制定者,就可通过立法将所有权人不明的财产归为已有。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结语

在结束本文时,笔者想补充两点。其一,三部物权法建议稿在物权体系和立法思路以及许多具体物权制度方面已经取得共识,为我们完成物权立法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三部建议稿也存在不少的分歧和不同的规定,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既有许多可取之处,也不无可商讨的地方。其中,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之间具有更多的一致性,而社科院建议稿则具有更多的特色,其许多不同于其他两部建议稿的内容,值得吸收到我国物权法中。其二,物权法是社会最为基本的财产制度,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除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外,三部物权建议稿还有许多的分歧,例如关于居住权、关于让与担保等,有的规定,有的没规定;关于物的概念,社科院建议稿和人民大学建议稿均采用物的概念,而征求意见稿则不采用;关于不动产登记机关,关于社科院建议稿主张统一于法院,人民大学建议稿只主张应当统一登记机关,征求意见稿则保持现状,规定由县以上登记机构登记;关于善意取得的适用

范围,社科院建议稿规定限于动产,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则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均可适用善意取得;社科院建议稿采用农地使用权的概念,而人民大学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均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学界进一步探讨。

原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3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关于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基本思路》,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2]《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立法参考例)》(课题组负责人梁慧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3月版。

[3]《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主编王利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4月版。

[4]《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立法参考例)》(课题组负责人梁慧星)“序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3月版。关于该小组的名称,王利明在《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一书的前言中说是“民法典研究小组”。

[5]这一争议由于郑成思先生提出制定财产法而不是物权法的建议而引发。参见梁慧星2001年12月31日发表于中国民商法律网的《是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郑成思教授的建议引发的思考》。

[6]1982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法概论》(佟柔、赵中孚、郑立主编)、1983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原理》(佟柔主编)、1983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法教程》(王作堂、魏振赢、李志敏、朱启超)、华东政法学院民法教研室1986年6月校内印行的《民法教程》,均无关于物权一般知识的介绍。

[7]1987年6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原理》修订本在第二篇“所有权”下“所有权的一般原理”章(全书的第十一章)中设有一节“其它物权”(即第六节),简要介绍“物权的概念”、“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总字数不过6200字。

[8]有的学者认为,民法通则中所规定的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就是物权。参见王家福、谢怀式等:《民法基本知识》,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页。全国法院干部业余大学民法教研组编写的《中国民法讲义(上册)》(1986年2月内部印行)一书的作者也认为,民法通则规定的“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实质上是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参见该书第224页。

[9]例如,全国法院干部业余大学民法教研组编写的《中国民法讲义(上册)》(1986年2月内部印行)在“财产所有权”编(即第二编)下设有一章(即第十六章)“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介绍了“使用权”、“经营权”、“承包经营权”、“采矿权”、“宅基地使用权”、“典权”六种其他物权,但内容极为简要。

[10]法学研究编辑部:《新中国民法学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6页。

[11]《民法通则》关于物的担保的规定见第89条第2项和第4项,第89条被列在第五章第二节“债权”之下。第2项所规定的抵押包括质押在内。

[12]关于《担保法》的债法色彩主要体现在该法将担保作为债的制度加以规定,参见该法第1条、第2条、第5条关于立法宗旨、担保形式、担保合同从属性的规定。

[13]李由义、李志敏、钱明星:《论建立我国民法物权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载《中国法学》1987年第1期;姜山:《试论物权和我国的物权制度体系》,载《法学研究》1989

年第5期。

[14]王胜明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土地承包的法律关系》(1985),载《民法硕士论文集》,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佟柔先生1985年发表《我国民法科学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也认为“这种承包权具有物权性质”。见陶希晋主编《民法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15]李由义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8--257页;王利明、郭明瑞、吴汉东:《民法总论》(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6页。

[16]对物权法原理作系统介绍的民法教科书如: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余能斌、马俊驹主编:《现代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魏振赢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等。独立出版的物权法教科书如:王果纯等:《现代物权法》(湖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梁慧星等:《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温世扬:《物权法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柳经纬主编:《物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

[17]介绍外国物权法的著述主要有: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尹田《法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译著有《财产法》(〔英〕F?H?劳森、B?拉登著、施天涛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物权法(增订本)》(〔日〕田山辉明著、陆庆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担保物权法》(〔日〕近江幸治著、祝娅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物权的变动与对抗》(〔日〕铃木禄弥著、渠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等。在大陆出版的台湾学者的著述主要有: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

[18]关于物权法专题的研究成果如:孙宪忠:《国有土地使用权财产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崔建远等:《中国房地产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陈华彬:《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梁慧星主编《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王利明主编:《物权法专题研究》(上、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仅在梁慧星主编的《民商法论丛》(1—16卷)上发表的物权法专题论文就有30余篇。

[20]例如,厦门大学法律系1998年调整本科教学计划时,将民法课程分拆为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知识产权法和婚姻与继承法五门课,改变了过去民法教学中物权法因未单独开课而导致教学薄弱的状况。吉林大学法学院制ǖ谋究平萄Ъ苹 彩堑ザ揽 栉锶ǚ 巍?br>

[21]社科院建议稿第3条、人民大学建议稿第3条、征求意见稿第4条。

[22]社科院建议稿第6条、人民大学建议稿第6条、征求意见稿第7条。

[23]社科院建议稿第8条、人民大学建议稿第7条、征求意见稿第8条。

[24]社科院建议稿第145条、人民大学建议稿第74条、征求意见稿第101条。

[25]社科院建议稿第五章、人民大学建议稿第三章第四节、征求意见稿第十六章。

[26]社科院建议稿第二章第三节、人民大学建议稿第二章第七节、征求意见稿第八章。

[27]社科院建议稿第第十一章、人民大学建议稿第五章、征求意见稿第323--333条。

[28]社科院建议稿第第148条、人民大学建议稿第79条。

[29]社科院建议稿第168--171条、人民大学建议稿第97--100条。

[30]社科院建议稿第十章、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七章。

[31]人民大学建议稿第三章第六节。

[32]人民大学建议稿第四章第四节。

[33]征求意见稿第十八章。

[34]《德国民法典》,郑冲、贾红梅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5]关于土地使用权与地上权概念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土地使用权是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不同于地上权(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有的学者认为土地使用权的内涵不准确,应使用地上权概念(魏振赢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8页)。主张采用基地使用权概念的学者则认为,基地使用权与地上权是相当的概念(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页)。

[36]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37]持这一观点的是郑成思。郑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信息专版》第41期发表《关于制定“财产法”而不是制定“物权法”的建议》(转引自中国民商法律网2001年7月9日),提出上述主张。实际上,郑先生早在1998年发表的《知识产权、财产权与物权》(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中,就对物权的概念提出批评意见。

[38]梁慧星在中国民商法律网上发表《是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郑成思教授的建议引发的思考》,对郑先生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王利明在《人民法院报》(2001年8月27日)上发表《物权立法:采取物权还是财产权》,表明了主张制定物权法的观点。

[39]郑成思:《关于制定“财产法”而不是“物权法”的建议》。

[40]梁慧星:《是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郑成思教授的建议引发的思考》。

[41]佟柔主编:《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27—28页。

[42]佟柔等主编:《民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王作堂等:《民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第46页;罗玉珍主编:《民法通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第37页;华东政法学院民法教研室:《民法教程》(校内用书),1986年印行,第13页。

[43]提出“对人关系说”的德国学者萨维尼和温德夏德,按照阶级划分的理论,应当属于“资产阶级学者”。

[44]关于物权的定义,学者的表述可能不同,但对物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是物权的共性。参见刘心稳主编:《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301页。

[45]郑成思:《再谈应当制定财产法而不制定物权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信息专版》第62期,转引自梁慧星:《是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郑成思教授的建议引发的思考》。

[46]郑成思:《知识产权、财产权与物权》,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47]郑成思:《再谈应当制定财产法而不制定物权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信息专版》第62期,转引自梁慧星:《是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郑成思教授的建议引发的思考》。

[48]梁慧星:《制定中国物权法的若干基本问题》,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49]王利明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页。

[50]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51]佟柔主编:《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120页。

[52]孙亚明主编:《民法通则要论》,法律出版社991年版,第14页。

[53]孙宪忠:《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上)》,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5期。

[5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页。

[55]梁慧星:《制定中国物权法的若干基本问题》,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56]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57]法学研究编辑部:《新中国民法学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1—352页。

[58]王文杰:《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之法律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59页。“结合论”是对法人财产权的一种解说,认为法人财产权是法人制度与经营权的结合。参见胡静林主编:《企业法人财产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关于对结合论的批评,请参考拙文《国有企业财产权研究》,王利明主编:《物权法专题研究》(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22—624页。

[59]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余能斌、马俊驹主编:《现代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杨振山主编:《中国民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王利明主编:《民法》,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关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研究以及对企业财产权“物权说”的批评,请参考拙文《财产权与法人财产权》(载《中国经济问题》1996年第3期)、《企业财产权“物权说”评析》(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6期)。

[61]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62]关于对《公司法》第4条第3款的批评,可参考吴建斌:《我国公司中国家股股权法律地位探析——兼评公司法第四条的完善》,拙文《法人财产权辨析——兼评公司法第4条》,载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建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6年版。

[63]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7页。

[64]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第257页。

[65]李由义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页;余能斌、马俊驹主编:《现代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12—613页;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213页。

[66]梁慧星:《制定中国物权法的若干基本问题》,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67]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68]关于自然资源权利的研究,可参见王建平:《资源物权的权属界定与冲突》,载王利明主编:《物权法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3—576页。

[69]刘心稳主编:《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2页。

[70]在物权的分类上,也有将自然资源使用权纳入特别法的物权的。参见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柳经纬主编:《物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71]关于物权行为理论问题的讨论,参见刘心稳主编:《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1—345页;田士永、王萍:《物权行为理论研讨会综述》,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4期。

[72]梁慧星:《制定中国物权法的若干问题》,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73]王利明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74]德国学者基尔克(Otto v.Gierke)语,转引自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9页。

[75]王泽鉴:《民法物权(2)——占有》,(台)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1页。

[76]社科院建议稿第145条、第148条、第66条、第68条;人民大学建议稿第第74条、第79条、第69条、第71条。

[77]征求意见稿第101条。

[78]王作堂等:《民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4—125页,第139页。

[79]佟柔主编:《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109页。

[80]例如,对于拾废品者来说,如无先占取得制度,其对于废弃物的所有权就难以成立。不承认无主财产的先占取得,无异于否定这一行业的合法性,置拾废品者这一弱势群体于不法之中。

[81]参见刘心稳主编:《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6—277页,第363—364页。

[82]人民大学建议稿第90条,征求意见稿第112条。

[83]人民大学建议稿第92条,征求意见稿第113条。

当前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_1

当前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3 当前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市委组织部: 党的组织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承担党的组织工作任务的组织部门,肩负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将在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组织工作所依存的条件、工作的对象等也随之发生变化,组织部门如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永葆活力,成为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问题 组织部门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部门思想观念还不太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一是在创新观念上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如干部能上不能下、党员队伍出口不畅、干部考察方式单一、监督不力等问题没能及时很好地解决。二是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上有差距。还存在就班子抓班子、就工作搞工作的现象,没有站在人才战略的高度,灵活运用市场手段,把各级各类干部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优化配置组合,实现人才的结

构效益。三是在用人观念和用人标准上解放思想有差距。在推行干部年轻化、专业化方面的“一刀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正确用人导向的形成。特别是在基层,有些干部经验丰富、能力较强,只是学历或文凭达不到要求,被“切”下来,符合学历、年龄等条件而被选上的干部有些反而能力水平并不高,由此伤害了一部分人积极性,更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四是在宗旨观念、服务观念上有差距。基层群众认为,有些上级部门,抓工作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由此带来的是宗旨观念的淡化和官僚主义的滋长。在这方面,组织部门的问题不突出,但有一定的表现。 2、组工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太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一是组工干部的知识不够全面。从总体上讲,组工干部队伍素质是高的、是过硬的,但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距离。如,少数组工干部只是熟悉与岗位相关的业务,对整个党建和组织工作业务缺乏全面的掌握,工作疲于应付。二是开拓精神不够强。基层有些同志反映,由于组织部门工作性质特殊,其原则性、程序性、保密性强,组工干部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谨言慎行,但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人的印象比较呆板,没有什么个性。三是组工干部的视野不够开阔。由于平时工作任务繁杂,经常加班加点,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较少,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也不多。不少基层特别是经济效益困难企业的组工干部,连续几年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整天就是关在屋里马不停蹄地工作,由此带来的是视野不宽、思维不

层次分析法的优劣势

层次分析法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系统性的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这种方法尤其可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 2.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 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且能把多目标、多准则又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即使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也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计算也经常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3.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 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大脑,只保留人脑对要素的印象,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 劣势: 1.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这个作用正好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只能从原有方案中进行选取,而不能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样,我们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我们自身的创造能力不够,造成了我们尽管在我们想出来的众多方案里选了一个最好的出来,但其效果仍然不够人家企业所做出来的效果好。而对于大部分决策者来说,如果一种分析工具能替我分析出在我已知的方案里的最优者,然后指出已知方案的不足,又或者甚至再提出改进方案的话,这种分析工具才是比较完美的。但显然,层次分析法还没能做到这点。 2.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 在如今对科学的方法的评价中,一般都认为一门科学需要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完善的定量方法。但现实世界的问题和人脑考虑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带有模拟人脑的决策方式的方法,因此必然带有较多的定性色彩。这样,当一个人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做决策时,其他人就会说:为什么会是这样?能不能用数学方法来解释?如果不可以的话,你凭什么认为你的这个结果是对的?你说你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比较深,但我也认为我的认识也比较深,可我和你的意见是不一致的,以我的观点做出

(完整版)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016江西财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 A题 城市交通模型分析 参赛队员: 黄汉秦、乐晨阳、金霞 参赛队编号:2016018 2016年5月20日~5月25日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江西财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章程。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队编号为2016018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 队员1. 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41 队员2. 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41 队员3. 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41 日期: 2016 年 5 月 25 日

编号和阅卷专用页 江西财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2016年5月15日制定

城市交通模型分析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流量急剧增加,交通出行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削弱经济活力的瓶颈之一。本篇论文针对道路拥挤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讨论拥堵的深层次问题及解决方案。 首先建立绩效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目标层,准则层(一级指标),子准则层(二级指标)。 其次,建立评价集V=(优,良,中,差)。对于目标层下每个一级评价指标下相对于第m 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由专家的百分数u 评判给出,即U =[0,100]应用模糊统计建立它们的隶属函数A(u), B(u), C(u) ,D(u),最后得出目标层的评价矩阵Ri ,(i=1,2,3,4,5)。利用A,B 两城相互比较法,根据实际数据建立二级指标对于相应一级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P i (i=1,2,3,4,5) 然后,我们经过N 次试验调查,明确了各层元素相对于上层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构造模糊判断矩阵P ,利用公式 1 ,ij ij n kj k u u u == ∑ 1 ,n i ij j w u ==∑ 1 ,i i n j j w w w == ∑ []R W R W R W R W R W W R W O 5 5 4 4 3 3 2 2 1 1 ,,,,==计算出权重值,经过一致性检验公式 RI CI CR = 检验后,均有0.1CR <,由此得出各层次的权向量()12,,T n W W W W =K 。然后后, 给出建立绩效评价模型(其中O 是评价结果向量),应用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被评价城市交通的绩效进行分级评价。 接着在改进方案中,我们具体以交叉口为中心建立模型,其中包括道路长度、宽度、车辆平均长度、车速等等考虑因素。通过车辆排队长度可以间接判断交通拥堵情况,不需要测量车速、时间等因素而浪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成本和效率。为管理城市交通要道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和依据。 【关键字】交通拥堵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绩效评价 隶属度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情况汇报材 料 结合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强能力、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服务发展、服务大局为重点,采取“五强化五提高”措施,着力加强组织部门的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谐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形象好的过硬组工队伍,全力推动组织工作上 新水平。 一、强化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素养。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

开展“树组工干部新形象”主题实践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党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积极组织组工干部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过党日活动,到军事训练基地开展军事日活动,到农村、社区、厂矿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等活动,加强对革命传统、国防形势、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做好组织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能力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注重创新业务学习、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一是深入开展专题学习。制定学习方案,规定每周安排2至3个小时为集中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既涉及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

策、组织工作政策和有关业务知识,又包括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新知识。制订干部轮流授课计划,规定每月组织一次专题学习,专题内容由部各股室结合分管工作确定,并进行授课学习,既提高授课干部的综合能力,也让其他干部了解到其他股室的业务工作。二是注重选送培训教育。积极选派组工干部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先后选送了4名组工干部到清华大学、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培训,1名组工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跟班学习,及时“充电”,扩大知识覆盖面和改善知识结构。三是鼓励参加实践锻炼。倡导组工干部联系基层,熟悉了解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工作的第一手材料,选派组工干部到不同的部门、基层单位进行学习锻炼,进一步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先后安排2名组工干部到县信访中心挂职,2名组工干部到农村基层驻村工作,丰富基层经验。 三、强化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能部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系统性——将对象视作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 实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应用范围很广,同时,这种方法使得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能够相互沟通,决策者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它,这就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 简洁性——计算简便,结果明确,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即可以了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该法的基本步骤,容易被决策者了解和掌握。便于决策者直接了解和掌握。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囿旧——只能从原有的方案中优选一个出来,没有办法得出更好的新方案; 粗略——该法中的比较、判断以及结果的计算过程都是粗糙的,不适用于精度较高的问题。;主观——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给出成对比较矩阵,人主观因素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结果难以让所有的决策者接受。当然采取专家群体判断的办法是克服这个缺点的一种途径。 层次分析法(AHP法) 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用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比较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解决的课题。 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区别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判别的区别与联系 1、层次分析法 [ 参考文献:吋义成, 柯丽华, 黄德育. 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从一堆同样大小的物品中挑选出最重要的物品,如重量最大的物品,即至少要确定各物品的相对重量。这时,经验和常识告诉我们,可以利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若在没有称量仪器的条件下对一组物体的重量进行估计,则可以通过爱对比较这组物体相对重量的方法,得出每对物体相对重量比的判断,从而形成比较判断矩阵,再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问题,就能计算出这组物体的相对重量。 将此方法应用到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科学管理等领域中,就能确定各种方案、措施、政策等 相对于总目标的重要性排序情况,以供领导者决策。 一般的层次分析法模型由图5-1 所示,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方案层组成。需要注意几点: (1)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构并非是上述部分一成不变的,其中的当指标层因素较少时准则层可以省去(图5-2 ),当某一准则对应的指标层元素过多时可以将其指标层细分为“子准则层和指标层”(图5-4 )。由于层次分析法是利用两两比较完成的,为了便于人的比较与判别,每层的元素个数在3~7 之间为佳,超过7 以后增加了比较判断的难度,因此当元素过多时,可以将其分类后分成两层或多层来判别。 (2)准则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比一下图5-1 和图5-4 ,即每个准则可能有独 用的指标体系,也可能是各准则之间共用某几个指标。 (3)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基于某个目标,对多个待评价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得到方案的重要性排序。具体到某个问题,其并无相应的数据。而模糊综合判别有相应的基础数据。两者可以结合一起用,比如常用的是模糊综合评判过程中,权重可以由层次分析法计算。 层次分析法的骤如下: 1)在作者建立评价模型后,根据经验对每层里的各个元素建立重要性判别矩阵,从判 别矩阵中可以得到某一层中各个指标的归一化权重(表5-1中的W B,W C1,W C2,W C3,W C4)。(表5-1和5-2 的数据为图5-1 模型的) 2)由层与层之间权重的传递可以得到最低层(具体指标层)的综合权重。如图5-1 所示的图中有得到各个C ij的综合权重W ij(表5-2第2列)。 3)最后,在指标层与方案层之间建立判别矩阵,针对每一个指标C ij 都需要建立一个各 方案A i的比较矩阵,判别A针对C j的重要性w A i (表5-2的每一行)。最后将指标C ij的综合权重W ij与W Ai进行乘法求和,从而得到方案A的最终综合权重刀(W ij心Ai),即为续表5-2的最后一行。

层次分析法评价教师问题

利用层次分析法解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学模型 摘要: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用正确,合理,简单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是每所大学都会面临的问题,需要校领导进行决策,这些问题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约束。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中,会受到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而不知如何做出抉择。本论文将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这一问题进行相对合理的假设以及简化,将主要考虑因素集中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这四个方面,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问题转化成定量问题,构造对比矩阵,分析权重的一致性,并在最后借助Matlab数学软件进行求解,对十位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以排序的方式给出评价结果。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 Matlab 对比矩阵权重 一、问题重述: 课堂教学是教学监控和教学评价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取定合理的评价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建立合适的方法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建立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人文素养对于学校和老师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对现存的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入手。此种方法是否合理有效,能否真实的放映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本文通过对十位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建立模型,进而求解从而对他们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排序,为校领导进行相应的决策以及学生们选择课程提供相应的依据。 二、问题的分析: 对多位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排序的问题,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十位教师进行优先排序。在解决问题时,首先分析内在因素间的联系与结构,并把这种结构划分为三层即可,即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把各层间诸要素的联系用线表示出来,接着是同层因素之间对上层因素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利用“两两比较法”建立比较矩阵,求得权系数,再进行一致性检验,如通过,则求得的权重系数可以被接受,否则,应重新评判。再进行单层权重评判的基础上,再进行层次间重要性组合权重系数的计算。 最后求出各个方案所占的权重,即可确定十位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先顺序。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结合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强能力、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服务发展、服务大局为重点,采取“五强化五提高”措施,着力加强组织部门的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谐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形象好的过硬组工队伍,全力推动组织工作上新水平。 一、强化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素养。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开展“树组工干部新形象”主题实践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党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积极组织组工干部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过党日活动,到军事训练基地开展军事日活动,到农村、社区、厂矿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等活动,加强对革命传统、国防形势、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做好组织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能力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

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注重创新业务学习、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一是深入开展专题学习。制定学习方案,规定每周安排2至3个小时为集中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既涉及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工作政策和有关业务知识,又包括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新知识。制订干部轮流授课计划,规定每月组织一次专题学习,专题内容由部各股室结合分管工作确定,并进行授课学习,既提高授课干部的综合能力,也让其他干部了解到其他股室的业务工作。二是注重选送培训教育。积极选派组工干部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先后选送了4名组工干部到清华大学、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培训,1名组工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跟班学习,及时“充电”,扩大知识覆盖面和改善知识结构。三是鼓励参加实践锻炼。倡导组工干部联系基层,熟悉了解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工作的第一手材料,选派组工干部到不同的部门、基层单位进行学习锻炼,进一步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先后安排2名组工干部到县信访中心挂职,2名组工干部到农村基层驻村工作,丰富基层经验。 三、强化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能部门,要模范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注重加强作风建设,形成“五办”(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透明办、务实办)作风,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使组织部门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系统化的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通过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系统,依照目标分解、相互比较、加权综合的思维模式进行决策,成为了继统计分析、机理分析之后第三个发展起来的进行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系统化的思想在于各个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是连续的,而在层次分析法中,最终的结果是由每一个层次的相对权重加权综合得到的,而且最终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相对权重是经过量化的,非常的清晰和明确。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对无明显结构特性的系统进行评价以及对多段时期、多个目标、多个准则等系统的评价。 (2)方便实用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既不片面地追求高深的数学逻辑,又不单纯地注重主观行为、意识判断。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较为复杂的多层次结构,从而使人们的思维过程系统化和数学化,以便于人们更容易接受。而且通过同层次因素间的两两比较确定同层次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元素的相对权重后,能把多个目标、多个准则而且难以经过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多层次问题,然后进行较为简单的数学运算,得到各方案相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权重越高,越接近目标。权重最高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的整个过程简单明确,容易被使用者掌握。 (3)所需要的定量数据较少 层次分析法相对于一般的定量方法而言,更加注重定性的判断和分析。它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来自于评价者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来自于评价者的工作经验。层次分析法模拟实际中人脑在决策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建立多层次结构,通过判断矩阵的构造,分析得出各方案对目标的相对权重。利用这种分析模式,能够解决许多需要严格的数据支持的最优化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2)缺点 (1)定性成分多,主观因素占比例较大 层次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所利用的数据定性因素成分很大,例如判断矩阵的构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专家的经验得到。这就导致,在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中,主观成分大,说服力小,不易令人信服。 (2)不能提出新方案 层次分析法是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从而选出最优方案。从这个层面考虑,层次分析法只能从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而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而当备选方案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时,层次分析法则只能选出较为优秀的一个。也就是说,层次分析法没有一个非常客观、固定的评价标准,而只能在不同的方案中进行比较。因此,层次分析法要与SLP等能够提出确定合理的方案方法相结合使用。 (3)判断矩阵阶数较大时,难以计算 当需要对备选方案进行更准确、更详细、更合理的评价时,通常情况下会指定更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准则,这就导致层次结构更为复杂,判断矩阵阶数也会随之增加。在二到三阶的时候,计算还较为简便,但随着评价指标的增加,在计算上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判断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精确计算过程很复杂,不过有三种较为简单的近似计算方法。分别是和法、根法和幂法。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编程来进行分析与计算,如Matlab软件等。

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调研报告记录

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调研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2

3 坚持从严治部,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 门,担负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坚持从严治部不断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组 织部门一贯的光荣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十七大对组织部门强自身建设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 求。如何进一步强自身建设,是摆在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 十七大精神,强部机关作风建设,部机关成立课题组,并分别到宜城、南漳、老河口等县市开 展了调查究,针对当前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对存在问题的原进行了分析探讨,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强自身建设的建议和基本措施,旨在不断强化组工干部的自身质,进一 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以卓有成效地工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 障和人才支持。 一、党的十七大精神对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要有新的理念。党的十七大全面 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推进我国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 七大报告中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强自身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 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强思 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 重点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强 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 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达到这一目和要求,没有大局意识和创新精 神不行,没有科学的方法和求实的作风也不行。所有这些,都要求组织部门必须进一步强自身 建设,不断增强组工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更牢固地立大局观念, 把组织工作大局观作为应该和必须确立的第一观念,进一步提升组织部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 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工作来定位组织工作的方向,自觉按照党委的中心任务和大 局要求来究部署工作,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主动的姿态,开阔组织工作的思路,拓展组织工 作的领域。 其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求组织部门自身建 设要有新的定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和党的建设共同推进的持续过程和系统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既给 组织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组织工作必须从促 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从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 发展的宽广视野,寻找自己的定位,开阔自己的思路,拓宽自己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组 织部门自身建设要在指导思想上与和谐社会建设相一致,进一步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以此作 为谋划组织工作的依据、推进组织工作的动力和衡量组织工作的尺度;要在工作目上与和谐社 会建设相协调,切实发挥组织工作在促进党内和谐方面的重要职能作用,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 和谐,把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安定有序和谐服务作为组织工作的目和方向;要在工作部 署上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呼应,使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选人用人、制度设计、人力资源开 发和组织资源配置等,都自觉地顺应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努力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 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强战斗垒,把党员队 伍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把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总之,要 准确把握组织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更宽广的视野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 的大局。 最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要有新的举措。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本方法是统筹兼 顾。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要求我们要善于改变以往组织工作中不合时宜的做法,按照与时俱进 的要求,切实实现“四个转变”,即在指导思想上实现由单一服从服务型向全面保障型转变,在 思维方式上实现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工作方式上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领导方 式上实现由意志型向科学型转变。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工作精神、价值观 念、制度内涵、道德规范的集中反,也是组工干部形象和质的综合体现。 二、当 前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组织部门始终围绕服务党委的中心任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校园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信息与计算科学2003 级马文彬 指导教师杜世平副教授 摘要: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应用到校园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中,结合校园的实际情况将环境评价系统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指标,建立了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实现对校园环境的质量等级综合评判。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的权重集,并对取大取小算法和评价结果的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在一般环境的质量评价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校园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权重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of university Campus MA Wen-b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 Grade 2003 Directed by Du Shi-ping (Associate Prof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 theory,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applied in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list to evaluate the general level of university campus b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y setting up the factor sets, the evaluation sets, subjection functions and the weighting sets.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Quality Le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weighting sets are made by AHP. The choosing big or small algorithm and the maximal subjection degree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 is improved, and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The applying example indicates: the researched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t can be used widely in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Keywords: Environment quality of university campu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Weighting 1 引言

关于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思考

建设五型机关 树立组工形象 ——关于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思考 刘永革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建设与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组工干部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审视和检查自身的工作,敢于突破,勇于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组织部门应该从五个方面不断加大自身建设力度,树立良好的组工干部新形象。 一、建设“学习型”机关,成为知识广博、善于学习的组织部门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日益加速向我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这也是对组工干部提出的要求。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新时期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和复杂性要求所有组工干部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来应对这些变化,作为组工干部,加强终身学习已不是个人想不想、愿不愿意的主观意志,而是时代发展和组工干部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二是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培训。充分利用组织部门干部培训工作的优势,把组工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研究制定组工干部分类培训的中长期规划,使组工干部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开展集中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力争每名组工干部每年都能参加一次培训,力争把组工干部培养成为“政策通”、“多面手”、“活字典”,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强组工干部的实践锻炼。要组织全体组工干部积极参与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活动,通过在社区设岗定责、搞好政策宣传、开展联系帮扶、帮助调和矛盾、参加义务活动、联系社区党建等形式,引导组工干部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率先垂范、发挥带头作用,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区党建的联络员、文明新风的传播员,通过不同工作的历炼,不同经历的积累来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积累新鲜经验。 二、建设“创新型”机关,成为思想解放、勇于实践的组织部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组织部门永葆活力的源泉。组织工作要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要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全局意识,走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突出问题 1、人员结构趋于合理,但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一是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据调查统计,我部23名干部法律类毕业的16人,约占69.5%;管理类毕业的3人,占13%;文史哲类毕 业的2人,约占8.7%。由此可见,我部干部理科毕业的人员少,系统学习过并懂得经济管理知识的不多,而学过法律、文史哲等文科专业知识的干部占绝大多数。二是性别结构搭配失衡。20xx年以前我部只有1名女干部,现有女性组工干部4人,男女性别比依然高达4. 75:1,性别搭配的比例依然不太合理,对女性组工干部在开展组织工作中的优势重视和发挥得不够。 2、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理论素养有欠缺。有的干部对理论学 习根本没有深入研学的兴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系统性、经常性学习不够。平时搞政治理论学习也只是读读报纸、看看文件,对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理论理解得不透,因而理论功底不牢,理论水平不高,思路不开阔,运用理论指导组织工作实践的能力比较弱。二是知识面偏窄。有的干部到组织部门工作的时间不长,只熟悉与自己岗位相关的组工业务知识,对整个组织系统的工作业务还不能全面地、熟练地掌握。有的干部对领导科学、行为管理学、心理学等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很少去学习运用,对工业、农业、财税等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也了解和掌握得不多。据调查统计,有近74%的干部平常最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三是组织协调能力较弱。有的干部沟通能力不够,搞好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同事之间,以及与上级、同级、下级之间的关系协调做得不够,推动工作乏力。总之,目前组织部门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 3、工作作风比较扎实,但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是干部激情逐渐消减,内动力不强。随 着在组织部门工作时间的慢慢拉长,有的干部开始在工作上有混日子的思想,把主要精力花在迎来送往搞应酬的时候多,花在积极进取干工作的时候少,工作得过且过。有的干部的精神状态不够振奋,争先创优的思想观念比较淡薄,工作目标定得太低,工作一般化、表面化。有的干部认为进了组织部等于进了“保险箱”,进取心、事业心减弱,工作缺少冲劲。有的干部“甘当人梯”思想树立得不牢,攀比政治待遇,思动思迁。二是特色工作明显欠缺,创新力不强。有的干部工作中求稳怕乱的惯性思想占主导,习惯于跟着做,习惯于“穿新鞋,走旧路”,被动应付上面检查的时候多。有的干部工作上想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举措,在如何推动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上想得不深,工作年复一年,不少工作始终是山河依旧。即使有些工作有所创新,也只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没有什么重大突破,没有多少影响。三是机关纪律有所松驰,约束力不强。有的干部上班有迟到早退的现象。有的干部利用上班时间办私事,有事不请假等作风散漫的现象。有的干部自我约束力不强,随意接受基层单位的吃请。 二、原因分析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点: 1.系统性的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这种方法尤其可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 2.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 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且能把多目标、多准则又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即使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也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计算也经常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3.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 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大脑,只保留人脑对要素的印象,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 缺点: 1.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这个作用正好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只能从原有方案中进行选取,而不能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样,我们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我们自身的创造能力不够,造成了我们尽管在我们想出来的众多方案里选了一个最好的出来,但其效果仍然不够人家企业所做出来的效果好。而对于大部分决策者来说,如果一种分析工具能替我分析出在我已知的方案里的最优者,然后指出已知方案的不足,又或者甚至再提出改进方案的话,这种分析工具才是比较完美的。但显然,层次分析法还没能做到这点。 2.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 在如今对科学的方法的评价中,一般都认为一门科学需要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完善的定量方法。但现实世界的问题和人脑考虑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带有模拟人脑的决策方式的方法,因此必然带有较多的定性色彩。这样,当一个人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做决策时,其他人就会说:为什么会是这样?能不能用数学方法来解释?如果不可以的话,你凭什么认为你的这个结果是对的?你说你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比较深,但我也认为我的认识也比较深,可我和你的意见是不一致的,以我的观点做出

关于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调研报告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好镇委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成为基层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近期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我镇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思考,并就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 一、我镇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们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以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组工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了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一)加强思想教育。通过组织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关会议精神、领导讲话等,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使组工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政治上的坚定性。 (二)加强业务学习。组织开展自学、讲学、帮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浓厚机关学习氛围。通过加强组工干部的业务学习,努力使组工干部成为党务工作的“政策通”、干部工作的“活字典”。 (三)结合当前创先争优活动,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组工干部下基层”等

活动为载体,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走访调研,真诚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党员干部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赢得基层党员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四)加大党员干部培训规模和力度。按照我镇制定的培训计划,现已举办村支书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农业人才培训班等。在培训内容上,将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等知识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注重培养党员干部学以致用的能力。运用政策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镇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自身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超前思维不够,习惯于上级部门要求什么就做什么,创新少。 (二)对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了解、运用得少。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思考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工作动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党委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加者,要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好自身的科学发展,使学习活动成为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检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一是突出一个“细”字。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和基层党组织对的意见和建议,深刻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将党

层次分析法评价TOP方案的模型

层次分析法评价TOP方案的模型 一、建立模型 最高层。最高层也叫目标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它一般是我们所要分析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 中间层。中间层也叫准则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最高层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一些准则、子准则。 最低层。最低层也叫方案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最高层而提供了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 评估互动社区层次结构(如图): 二、构造判断矩阵 针对上一层次某一因素,下一层次中凡与该因素联系的全部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以及各个方案对每个准则的权重。按标度表赋值后,构成矩阵形式,就是判断矩阵。

表1 第一层判断矩阵 表2 第二层判断矩阵 表3 第二层判断矩阵 表4 第二层判断矩阵 A:选择合适的互动社区产品B1:系统功能B2:系统易用性B4:系统排名 注:bij即为比值,则当i=j时,bij=1。i不等于j时,bij=1/bij(i,j=1,2,3,4),bij 的确定应在广泛征求专家和诸多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 三、单排序矩阵权数的计算(以第一层为例) 判断矩阵A=(bij)满足特征值问题:AW=nW,其中n为特征根,W为标准化特征向量。 当n=λmax(最大特征值)时,W=(W1,W2……Wn)T(T为矩阵转置的符号),即为接受判断的各因素对所联系因素指标的权数。 求解W按以下步骤: (1) 计算判断矩阵A各行各个元素幂的和

6 1W = 6 2W = …….. 6 6W = (2) 将A 的各行元素的和进行归一化 6 1 j Wi Wi Wj == ∑ 求出W 的分量Wi ; (3)最后按以下公式: 6 1 max ()/i BW i nWi λ==∑ ,求出λmax 。 四、相容性检验 当矩阵完全相容时,即任一bij=bik*bkj ,则λmax =n 。一般地,主观判断矩阵不可能完全相容,此时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