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一直以来教师的形象被定格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除了“天”、“地”、“君”、“亲”中国人最看重的就是“师”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在意教师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也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有内心的脆弱彷徨。可是教师毕竟肩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教师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现代文学大家张承志在他的长篇小说《北方的河》中曾指出: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最可怕的民族。德国哲学家鲁多夫·奥伊肯也曾说过,“现今的人,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其生活的意义,都没有确定的信念”。如何让每一个人拥有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其实是我们一直在孜孜以求理想。

几十年过去了,甚至几百年过去了,这样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师精神世界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他们可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孩子,甚至是一家人、一代人,可见教师精神家园的营造何其重要。

身在物质第一的当今社会,许多教师也不能免俗,每天总是忙忙碌碌,不停地在工作,但一天下来、一学期下来却不知在忙些什么,自身的价值又如何体现。特别是一些普通学校的教师更是感觉到几年下来,日复一日地做着同样的琐碎的工作,应付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根本找不到任何成就感,直至出现了职业倦怠;更有甚者一看到学生就烦,没有丝毫的亲切感,总想应付了事。感觉是只能在一片混乱与忙碌之中仍觉得精神无所寄托。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名校的教师,

因不堪升学的压力以及与同事之间的竞争,相继出现教师发生心理危机甚至跳楼自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可见教师精神家园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虽说每个学校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建设,但这些文化建设大多是属于行政性的,虽然与教师有着联系,但这些和教师自身的关联并不紧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的工作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重要课题。教师的生活、工作、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与家庭,除了要处理家庭中繁杂的生活琐事,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对教师精神家园的营造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纵观学校的各种活动组织,能真正让教师心灵释放的莫过于学校的工会了。

学校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工会文化也包括上述方面。学校工会文化是工会历史的积淀,起着提高集体凝聚力的作用;工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在尊重会员、理解会员、爱护会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以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学校工会要以服务教师的发展为主要工作方向,努力为营造一个和谐、团结、文明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健康之家

工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规范、暗示、熏陶、启迪和管理的形式影响教师、学生的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在学生层面上来讲,“校园文化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心志得到了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展、品味得到提升。”作为学校的工会文化也同样对教师有着同样的作用。

工会的文化建设实质上是对校园文化的一次深度的探索,它研究的层面已经由全体师生转向了以教师为主体,主要是教师精神家园的营建的,为教师的心灵家园营造健康之家。

二、把握工会宗旨营造幸福之家

有人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学校是一个服务机构,我们应该从服务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的学校。说明了社会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把学校定为了服务的层面,那么学校工会更是为师生服重要服务的机构。在改革力度加大、社会活动对教师冲击日益加大的今天,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稳定以及强化教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地发展,为祖国输送健康合格的人才,是学校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根本任务,为教师营造幸福之家。

三、开展各种活动营造和谐之家

(一)、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1.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促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和实践,而学习的关键是读书,读书是

提高自我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寻找精神家园的指路明灯。“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教师读书不必达到书痴,但多读却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快速提高自己文化知识的积淀。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储备会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常说,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则需要一桶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似乎早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教师更需要像一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需要教师本身不断充实自己,富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的读书活动开采取各种形式,如读书沙龙、读书随想、发表博客等多种形式。读书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教育,教师应拓宽视野,才能担负起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重任。

2.开展“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许多学校启动了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

为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学校专门制定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培养措施都做出了详尽的说明及明确的要求,同时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青蓝工程”的启动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营造了良好氛围,也为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3.加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素养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并不能只停留在实践阶段,更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进行课题研究,可以使教师深层思考自己的教

育教学行为,同时快速提高教师专业化建设。只有我们的一线教师真正参与和体验,才能自我切实地感知课题研究对专业成长的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教师专业情意的提高,笼统地讲就是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感情。

(二)、提升教师精神涵养的建设

教师精神涵养的提升首先要加大师德建设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工精神素质。工会应该配合学校,以提高教职工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培养广大教职工积极进取的心态,培养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具体表现为

1、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工会组织的一项权利和义务。工会组织应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增强了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强化了学校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既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坚决把民主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2、关注心理健康,营造温暖的教工之家。

教职工是学校发展的根基,一个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往往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教职员工的喜怒哀乐牵动着学校每一根神经。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营造温暖的教工之家、关心教职工生活,是学校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工会要尽量想办法为教职工营造一

个温馨、幸福的“职工之家”,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为教师排忧解愁,成为值得教师信赖的贴心人。

3、开展各种健康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要使教师更好的释放压力,精神得以放松、情绪得以舒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这既是工会应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工会工作的特色和优势,更是我国所积极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随着绩效工资的制度的实施,教师普遍感觉压力大、社会关注程度高,对教师的要求逐年提高。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公主和小皇帝,从小就有许多不良习惯在身上滋生,家长的维权意识也逐年增强,着无形中又加大了了教师的施教难度及工作压力,普遍感到现在的孩子一届比一届难管!因而教师在课余时间也需要一定的精神宣泄,这样才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迎接第二天的挑战。另外,由于职业原因,许多教师得了颈椎病、腰椎病等职业病,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为了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教师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才能更好地响应了党中央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50年”的口号。

学校工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既是对工会建设的一个更高品位的要求,又是学校工会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和目标。我们会将学校工会文化建设得更好,让学校工会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唐晓勤

积极建设班级文化构建学生精神家园

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构建学生精神家园 孝南区祝站镇中陈继端 [【摘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突出精神文化、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和重视活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化,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获得创造的自由与发展的空间。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学校文化建设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它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有利于今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大投入,加强对教师的指导与培训,搞好班级文化的建设。 一、突出精神文化建设,构筑远景,浸润心灵 (一)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班级在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应结合各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同时,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个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例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学生田径运动会。每个班集体的目标都是要在本次运动会上争取第一,落实到个人的任务是每个队员在近期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根据自己的强项有目的地自觉训练。参赛队员则在集体中选拔,这样队员们不仅为自己的健康而锻炼,更是为集体的荣誉锻炼。强烈的集体意识,会产生强大的动力,促使学生和集体步调一致,使学生的动力与集体的意志融为一体。 (二)开展班级形象设计活动 学生在班级中进行学习、交往、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沃土,而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取决于这个集体能否让他们产生主人翁的意识。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形象设计活动,将抽象松散的集体,实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如制定班训、创作班歌、设计班徽,设计班级网页等,给班级以自己的标识,凝聚班级所有成员的力量与智慧。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创建

打造文化底蕴,构筑精神家园-精选资料

打造文化底蕴, 构筑精神家园 语文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 说真话;写作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 特感受和体验。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的文章没有自 己的见解,或是见解不深刻,呈现思维的幼稚、肤浅。人的灵魂 没有了精神的浸润,鲜活的文字没有了激情的流动。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作文教学的痛苦。 究其原因,学生缺乏阅读的滋养是主要因素。写作不仅仅是辞章的灵动和闪耀,更是学生思想的积聚与升华,因为任何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都需要有思想,而要拥有思想,学生必须构建自 己写作的精神家园。本人认为构筑精神家园可从学生文化底蕴的厚积方面入手。虽无良方妙法,愿得同仁指教。 、课外阅读――打造学生文化底蕴的金字塔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感到无话可说。这种“不善于表达”,表面上看是语言匮乏的问题,实际上是学生文学底气不足,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因此,构建精神家园,首先要打造的是学生深厚文化底蕴的金字塔。 新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教师必须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学生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能成为减少课外阅读量的借口。只要能正确引导,不少课外读物能贴近学生生活, 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为课业繁重的初中生活提供追求个性、释放自我的空间,他们可以从中获得精神慰藉。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课前三分钟

新课程设计了很多活动课,我们可以将活动时间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一些积累语言的活动。比如介绍 本名著,开阔阅读视野并培养品位;背诵欣赏一首诗,陶冶,严操,体会诗歌的美;评价一种社会热点话题,关注生活,训练思想;听一段名家朗诵,欣赏声音情感美等。凡此种种,均可于有限三分钟中获得无限收获,使语言素质得到培养。 (二)开设课外阅读课《新课标》要求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 感悟。我利用每周 一节的读书活动课,为学生推荐《时文选粹》《读者》《青年文摘》等优秀杂志,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一篇美文并写读后感。我还 向学生推荐名著,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一本,并写好读 书笔记。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思维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样的思维不断地积累必然使文章的立意迅速提高。 (三)注重情感的积累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我还指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把对生活的思考和刹那间的情感及时地记录下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创建班级文化构建精神家园

创建班级文化,构建精神家园 白静珠 摘要:班级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它与学生学习成长息息相关,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涌动着生气、活力的班集体,学生在这里获得灵气、智慧、友谊,与人合作、大胆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发展,并对未来充满希望,让班级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关键词:班级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的共同的精神、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班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班级文化是门隐性课程,由于它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文明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那么,如何建设蓬勃向上的班级文化呢? 一、营造向上的生活环境——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不管创建什么样的班级,首先教室要干净、物品摆放要到位。我们做老师都有感觉,走进教室,如果教室地面干净整洁、桌子横竖对齐、物品摆放到位,那么我们马上会感觉到这个班级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很不错的,甚至我们也会感觉到班级的学习氛围也是不错的。在教室卫生这一块,我和学生始终贯彻“教室是我的书房、宿舍是我的卧室、班级就是我的家”这一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班级的日常工作中去。 当然,为创造“家”的氛围,也需要一点特别的布置。 学生说:“我们要有我们自己的班训和口号。”——9月份班级口号“不比活跃比纪律,不比聪明比刻苦,不比基础比进步”,10月份班级口号“精心砥砺,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迎月考;拒绝蹉跎,志在高天,铸造辉煌小高考”,每个月都有符合每月目标的班级口号;班训是在班会上一起制定出来的全班学生自愿执行公约,班训和口号一起贴在教室的正前方。 学生说:“我们需要时刻提醒,时间正在一秒一秒的走失。”——在教室黑板的后方我们挂了一面时钟。

2021年度精神家园建设工作计划

年度精神家园建设工作计划 精神家园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认真搞好此项工作,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推进和搞好精神家园建设工作,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2x年度精神家园建设工作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继续坚持每周一次局(馆)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度,局办公室和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一般职工均要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各股室和相关人员要按目标任务和要求撰写、上报学习和有关活动情况的简报或信息。 (二)、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深入调查研究 将宣传思想工作列入局、馆工作的议事日程,根据一些具体问题和开展档案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的形势教育2—3次,深入乡(镇)、村围绕档案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要求和鼓励干部职工撰写调研报告、新闻稿件和学习、工作信息。 (三)、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利用局务会或办公会的机会,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专门的研究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向局、馆干部职工宣传强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分工和职责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全面开展精神家园建设 一是要切实开展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巩固县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积极争创州级文明单位; 二是要利用各类节假日,组织局、馆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三是要做好馆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收集、保护和抢救工作; 四是要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主动地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为灾后恢复重建和社会各项事业服务;五是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切实增强政治 意识、责任意识,局主要领导亲自抓,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富有成效。

申论范文:构筑精神家园 追求精神幸福

构筑精神家园追求精神幸福 我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是物质文明层面的高速发展,依靠人们对美好生活锲而不舍追求的动力,来源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但是,三十余年前后的物质生活出现了巨大反差和对比,既跨越了千年又走进了新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了富裕程度,可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在三十年来缺少明确的衡量标准和标杆。进而,生活中的人们在精神世界的追求样式上表现出单一化的模仿和追随,在巨大的物欲和信息面前,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性。因此,还需构筑精神家园。 构建精神家园为寻求精神寄托、丰富精神生活提供了港湾。当人们在找寻不到自己的精神寄托的时候,往往就会迷失自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不到最终的方向,在这个时候,网络便填补了人们内心的空虚,这腐蚀着人们美好的前程和心灵。独居老人拾荒解闷、买菜散心、按抽水马桶、打110找警察陪聊……这些现实故事反映了老人内心世界的荒芜,让人心酸。而象鼻嘴村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呈现出友好、孝爱的场景,提升农村居民的素质,更丰富了农村的精神生活。只有构筑了精神家园,人们才能够追求真正的幸福。 构建精神家园为改善党风政风、实现国家发展提供了基石。一些官员争相结交所谓的“大师”,败坏党风政风,影响十分恶劣。从工程开竣工要看黄道吉日,到三番五次改造广场喷泉和政府大门,再到由主政官员一手操持下奠基的“榕江观音阁”、规划的“金木水火土”五城门,甚至用公款或让企业买单为自己建“寿墓”、迁祖坟等……精神空虚便是党员干部走向迷信之路的原因之一。不良的党风将会带坏社风民风,长此以往,我们将面临亡党亡国的威胁。因此,只有构筑精神家园,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后盾。 构建精神家园为发扬民族文化、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土壤。有人说,“土豪”现象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隐喻,它意味着一个新富阶层的崛起,然而在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受到国外瞩目的同时,国人的形象却是“土豪”、“不讲文明”、“没有素质”,而这都源于国人精神的荒芜,得了“文化软骨病”。从“物质奴隶”到“精神贵族”,是中华民族需要的“变形记”。而象鼻嘴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正是补充文化钙片的表现,不仅能够丰富国人的精神世界,更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积极用传统文化武装国人精神,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强大,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中华民族广博深厚的精神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生存繁洐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维系全体人民的精神纽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中国民族的精神家园更不能荒芜,更需要弘扬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国风范。(计空格1187字)

保护环境 共建和谐家园

保护环境共建和谐家园 【一】、中队长:各小整队、报数 【二】、全体立正,出旗,奏乐,敬礼(音乐伴奏) 【三】、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中队长:全体请坐。 【五】、活动开始 甲:敬爱的辅导员老师, 乙: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合:大家()好! 乙:在这里举行绿色环保主题队会,我们的主题是——《保护环境,共建和谐家园》 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乙: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甲: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乙: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甲:是啊,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乙:地震、泥石流、洪水频频发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而不是征服。 甲:因此,必须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实现绿色和谐家园。 乙: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美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地球妈妈。 【视频欣赏】 甲:哎,()同学,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呢? 乙:啊!我们的地球妈妈真是太美了。她漂浮在无垠的天空中,散发着五彩的光辉,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我真是太爱我们的地球妈妈了。 甲:你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美丽地球】的感想 1、我看到了雄奇壮丽的山峰,多姿多彩的风景,波澜壮阔的大海, 海浪轻抚的金色沙滩,我真想大声地告诉每一个人:我们的地球多么美丽,我爱我的地球妈妈!

2、我最喜欢那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大自然真是个伟大的雕塑家, 她不经意间创作的作品真是精美绝伦,我以后一定要去那里看看,做一个旅行家。 3、地球这么美丽,她是那么无私,孕育了我们人类,可是看看我们 人类对地球妈妈都做了些生命,乱砍滥伐,排放污水,破坏环境,乱丢垃圾,弄得地球妈妈遍体鳞伤,真让人痛心啊! 乙:是啊!地球只有一个,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共建和谐家园。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掌声送给他们。 第一篇章:女生小合唱《绿色的祖国》 甲:嫩绿、翠绿、葱绿、墨绿……跳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乙:绿是植物放射的生命之光。 甲:绿色保佑着山,有了绿色,山才有生机。 乙:绿色保佑着水,有了绿色,水才清澈。 甲:绿色保佑动物,有了绿色,才有鸟的啼唱,虎的长啸…… 乙:你听,黄莺在嘎咕嘎咕地叫,布谷鸟在布谷布谷地唱。 甲:在这绿色的祖国里,我们忍不住放声歌唱。请听女生合唱《绿色的祖国》。大家掌声欢迎。 第二篇章:【小品】:地球妈妈病了 甲:当鲜活美丽的生命,跃入我们的眼帘时,是那么的赏心悦目啊! 可是,这样的美丽还能持续多久呢? 乙: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甲: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 乙: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森林、草原、耕地的减少,生态的破坏,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 甲: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世界,却在不断地遭受着侵害,在不断地忍受着人类的折磨。地球妈妈生病了。它在哭泣、它在悲歌: 乙:原本绿色的土地被黄沙吞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蓝的天空不再蓝,原本清新的空气不再清新…… 甲:请大家擦亮双眼看看这些图片,这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看完图片) 乙: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我感到非常痛心,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母亲得这么重的病?是环境污染。

创建绿色大学打造精神家园

创建绿色大学打造精神家园 活动主题:创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 时间:2012年11月8日 参与对象: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 地点:逸夫楼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与资源问题:酸雨污染,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减,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垃圾成堆,水资源短缺·······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沉思,大自然良好的环境哺育着人类及万物,人类却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践踏着自然,所以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惩。校园不是工厂,不是政府,不是大城市,但是,它也是个小社会,也能为绿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创建绿色校园,我们组织了“环保知识竞赛”,“建绿色校园“手抄报 比赛。 创建绿色大学有着非凡的意义 最重要的就是对于环境:它有利于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可以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校园美环境,创造和谐学习氛围。对于学校师生: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理

念,并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环保事业的长期发展。 对于学校可以提高整个学校的绿色氛围,提高学笑的声誉,在社会公众眼中树立起好的形象。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不少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 此外,我们校园林木葱龙、绿草如茵、王阳明文化广场、明德路、明理路、香樟大道、九思楼、博雅楼、逸夫楼、图书馆、梨园水体等各种楼宇建筑错落其间,清澈幽深的鱼梁河从校园东隅蜿蜒而过,环境优美,清净,整洁,功能区划明确清晰。2008年获“贵州省高校优美校园”“贵阳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和创建优美校园一等奖。在环境育人上走贵州省高校前列,享有“林城学府、碧绿书苑”之美誉。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花了大气力,下了大功夫,相应地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几年来,我校环境教育成果显著。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绿色学校内涵无比丰富和深刻,越来越感觉到绿色学校的创建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是殊途同归。创建绿色学校是开始,不是结束,开展绿色教育是过程,不是结果。绿色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保护并发展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在学习中探索实践,在学习中创新发展,保证“创绿”活动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让绿色在我们学院永存。 我们都应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是护绿天使,我们要用绿色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构建绿色校园,首先就是要有绿色意识,要认识到绿色的重要性,环保的意义,其次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节约用电,自然光充足时关闭室内灯。离开教室时关闭教室

提高文化自信,构建精神家园_高中演讲稿1000字

提高文化自信,构建精神家园_高中演讲稿 100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儿与大家来一场思维的碰撞与融合。我将要演讲的主题是”提高文化自信,构建精神家园”,如有不对的地方还望赐教。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向我们袭来,各国之间的文化也漂洋过海,在一片片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自我们闭关锁国导致在近代的诸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惨败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于是”救国图存”的旗号在全国打响,相继出现的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无不在很大程度上吸纳了西方先进文化,旧中国迎来焕然一新的面貌也证实了它的进步性。也因此,不少人便一味地去吸纳西学,是非不分,难道我国的文化就一定落后于西方吗? 答案亦是否定的。我们民族具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它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走过的沟坎、历经的磨折都要多。文化的先进与否,亦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所取舍,正如一堆反复淘洗的泥沙,所沉淀下来的应是具有不竭的生命力、顺应时代发展溯流的。因此,经过上千年的演变,民族文化所传承下来的是其精华,是弥足珍贵的。身为流淌着华夏的血脉的龙的传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断言别国文化就一定更先进

呢?毋庸置疑,身为华夏子女,对本国文化的肯定和自信定当是不可或缺的,基于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我们的民族才得以砥砺前行,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近年来涌现的种种迹象却令人甚感担忧。”要到国外留学XX年才能升为教授”“某年月日我国又增添了大批留学生前往美国”......看似合乎常理的小事背后透露出的是对文化的不自信。学习先进文化、融会贯通固然重要,可曾想过我们一味地抬高西学,反过来贬低自己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又是存何居心呢?路太漫长,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失了民族的本性,一路走来,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信仰切莫抛弃。 若已坚定了文化自信,那么构建精神家园便已迈出了一大步。我们无需像古代圣贤一样饱读诗书、周游列国,但务必将身边小事做好。正如孔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姑且坚持每天读上几页好书,不求快,但求能领悟其中的”道”。切勿不求甚解,借此来消遣,能受到书中丰富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人的思想也会有所转变,”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此,一座精神大厦便靠逐年累月的积累矗立在心灵世界的中央。 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根本,历来受国人青睐,身为当代青年,我们当自强不息,以文化自信为内核筑起精神大厦,以此为基石来实现自身理想和目标,将走得更端直、更长远。

共建和谐家园倡议书范本

共建和谐家园倡议书范本 亲爱的同学,尊敬的家长: 为贯彻落实张秀武书记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关于“加强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民生,推动和谐发展,建设山清水秀林茂的生态夏县”的指示精神,目前我校正在实施的“卫生文明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更是符合校情。蓝天碧水、鸟语花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美丽家园,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是我们全校师生的一件大事。我们将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参与和谐家园的建设体系。当前我校师生正以高昂的热情和百倍的信心积极投身“和谐校园”、“和谐家园”的创建活动中。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家园”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塑造尉郭初中新形象的内在需要。 打造一个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健康文明的新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也是全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每位同学的广泛参与,共同营造和谐美丽的家园。为此,我们向同学和家长发出倡议: 一、“小手拉大手”全民动手,积极参与共建活动。 “尉郭是我家,整洁靠大家”,创建和谐家园,人人有责,家家受益,每个同学及家长要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创卫”、“创平安”、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建和谐”活动中去,自觉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树文明形象;自觉遵守法纪法规和公民道德规范;自觉参加环境整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环境卫生。 二、从我做起,倡导文明。 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校新风尚;在单位做一个好员工,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新风尚;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清洁卫生、文明健康的家庭新风尚;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树立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新风尚。 三、齐心协力,弘扬新风。 同学们要积极宣传“共建和谐家园”,“小手拉大手,创建齐动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家长,共同自觉遵守公共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烟蒂,不乱倒垃圾、粪便、污水,不乱搭建和乱挂衣物,不占道摆卖和乱堆放杂物,不携带犬、猫等宠物进入公共场所;自觉搞好家庭、单位室内外环境卫生,使环境更加靓丽整洁;坚决抵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和生活用品。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卫生环境。 保护家园,就是保护自己,“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热爱家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构建精神家园

构建精神家园需要凝聚核心价值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在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后,特别强调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我理解,这样一个“新局面”就是我们需要努力去构建的“精神家园”,这将是一个既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一个很温馨的概念,其实也是一个很具传统文化意蕴的概念;在当下语境中,它还是一个“很生态”的概念。提起家园,会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想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会想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会想到“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仔细想来,对家园的思念往往都是在离家出去之后;更进一步,还可能是在闯荡江湖并且失意江湖之后。在这个意义上,“家园”从来都是“精神”层面上的,是精神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后,油然而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一种心境。 精神家园是精神的栖息地,其实也是精神的养生堂,应该还是精神的孵化器。当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时,当我们“酒酣胸胆尚开张”之时,当我们“敢为丹心借一枝”之时,当我们“白浪如山寄豪壮”之时,我们意气风发的精神何曾留恋过家园!一旦我们回首家园的温馨、惬意与和美,我们其实是想为彷徨的精神注入定力,为粘滞的精神注入活力,为疲软的精神注入锐力……也就是说,精神家园不仅是我们精神寄放的圣地,还是滋润我们精神的清泉和引领我们精神的灵光! 构建精神家园,引发的第一个理念是结束精神的漂泊,结束精神的无所皈依。精神的漂泊,在许多情形中并非无所皈依,这个漂泊大多是精神自觉地从家园出走,是为着追逐精神之光而实施的自我放逐。也就是说,精神的漂泊其实往往是构建新的精神家园的先声,它的出走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开拓新的精神领地,构建新的精神支柱。需要指出的是,出走者并非都是自觉的,其中也不乏“盲流”——盲流者认为家园的回望是不合时宜,更认为家园的守望是不识时务;只是他们不思开拓也不想构建,他们把“神马都是浮云”视为终生漂泊的指南,把“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视为终结漂泊的自嘲…… 因此,构建精神家园引发出第二个理念,这便是梳理精神的取向,梳理精神的自觉求索。曾经的精神家园的“出走”,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说明既往精神家园的亲和力有所淡化,凝聚力有所松散。面对自觉者的披荆斩棘和“不自觉者”的随波逐流,我们构建新的精神家园需要梳理精神的取向。一个时期“城市精神”的风起帆扬,便是梳理精神取向的舟驰潮涨。于是我们看到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看到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上海价值取向,看到了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到“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也是“包容”)的深圳“十大观念”……诸多“城市精神”作为“精神家园”的构建,似乎都格外关注“包容”。 包容,与其说是对一种“精神价值”的诉求,不如说是对“精神家园”的一种期许。“包

构建和谐家园

构建和谐家园 实现家庭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崇尚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把“和为贵”作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做生意讲“和气生财”,过日子讲“家和万事兴”。这也启示我们,把和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临江镇以社区、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建立社区党建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和精神文明、平安共建理事会工作机制,本着“共建互惠、共同提高、双向服务”的原则,开展“八联八共”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社区和谐新局面。 一、社区环境卫生联抓 社区与辖区单位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共同做好城区环境卫生工作,利用双休日和党员活动日,积极发动辖区单位在职党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特别是今年在创省级文明县城活动中,社区与各辖区单位密切配合,开展“洁净家园、全民动手”活动,社区党员干部、辖区单位人员和居民群众共同对辖区内的卫生死角进行清扫,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二、社区社会治安联防 各社区居委会要把创建“平安社区”活动作为构建和谐家园的有效载体,整合社区资源,抓好社区治安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推进“五进社区”的落实:一是群防群治组织进社区。健全社区专职治安巡逻队、保安队和治保、调解、帮教、治安信息员等群防群治组织。二是警务进社区。落实一区一警,把社区警务室和社区治安管理办公室建立起来,合署办公,实行社区警务、治安、保安有机结合的社区治安管理服务机制,落实社区治安防范管理的责任。三是科技监控防范进社区。对治安复杂的社区、小区主要出入口实行电子监控,增强社区治安防控

(终稿)打造特色社区文化,建设温暖精神家园()

打造特色社区文化建设温暖精神家园 一、活动为线,社企共建,打造快乐文化 先进文化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强大动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但为居民提供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而且能够促进人际和睦,引导居民健康生活,提高文明素质。 (一)挖能人挑头组建协会。社区以做强文化工作为切入点,挖能人汇聚民间力量。居民姜玉梅爱好太极拳,退休后参加了教师花园太极拳俱乐部,社区一方面鼓励她发挥自已特长,带动更多居民参加健康运动,另一方面竭力支持她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整合五湖社区太极拳协会,在她无私的奉献下协会被市太极拳协会连续评为“先进辅导站”,并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社区的文艺舞台上更是少不了他们飒爽英姿的表演。 70多岁爱好文艺的阿姨在老年居民中很有威望,无论是合唱团、民乐队、还是秧歌队、舞蹈队,都愿与她交流,向她请教,社区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邀请她共同商议如何把社区文艺队伍有机整合的问题,最终请她牵头,成功将民乐队、合唱团等文艺团体和文艺骨干凝聚在一起组建了社区艺术团。就这样社区充分挖掘民间力量,先后组建了艺术团、版画协会、心理协会、太极拳协会、低碳协会、英语协会、摄影协会等20多个民间团体协会,以协会为纲,以文化活动为目,提纲携领,纲举目张,让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逐步覆盖整个社区。 (二)社企共建搭草根舞台。每到茶余饭后和节假日,各街心广场都有协会居民们活跃的身影,随之而来的场所有限、资金紧张、活动

用品缺乏等问题也接连出现,社区不等不靠,内挖外联,协调活动场所,吸引企业赞助,携手商户支持社区文化建设,为居民搭建了草根舞台,歌颂身边好事,展示居民风采,达到了宣传企业,互惠互利的效果。福利院是辖区较大的驻区单位,活动场所及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经协调沟通,排练及活动场所均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此外,特殊教育学院、湖滨学校也将运动场地与社区共享,有效缓解了社区活动场所紧张的问题。同时,精心策划每一项重要活动,对支持社区建设的企事业单位及时冠名,加强宣传,激发这些爱心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如图标征集活动和荣誉居民评选活动得到了龙江银行的奖品赞助;仲夏夜文艺晚会得到了物业的赞助支持;迎国庆文艺演出得到了哈尔滨银行的赞助;舞蹈排练得到湖滨学校专业老师的指导等等。 (三)集民间力量活动蓬勃开展。设专人管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广泛征求居民建议,超前策划,推陈出新,抓住每一次活动机会,把尽可能多的信息含量传递给居民。如在五湖仲夏夜文艺演出中,将道德讲堂搬上舞台,让湖滨学校学生深情的诗朗诵“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感动现场观众,达到教育效果;在每次广场演出活动开始前进行普法、计生、安全等宣传;荣誉居民评比表彰活动与文艺节目同步进行,有效传递了爱心奉献的正能量……同时通过争取,“大庆市应用心理学会”在挂牌,设立心理咨询室,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减压等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等共建单位,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义诊检查、科普文化宣传等服务;高新区司法局、公安局等专业人员应邀为社区居民授课,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低

共创和谐家园

共创和谐家园 时间:2017-07-21 20:01:02 | 作者:黄畅 “和谐”,一个多么令人舒畅的字眼啊。古往今来,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没有和谐,就没有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园是多么重要啊。 纵观历史,和谐乃是世界科技文化交流的主色调。无论是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还是唐代文成公主进西藏,明代郑和下西洋,都与原本陌生而又遥远的国度之间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科技的交流,使各国人民对别国的经济有了新的认识,大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即使是与之而来的观念的有所碰撞,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让人们感受到异域的魅力,使民族与民族之间更加密切,更加和谐。 从民俗文化的角度上看,中国人民也是极为注重民俗文化的和谐。新年的走亲访友,那心花怒放的鞭炮声,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无不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还有中秋、端午等佳节,更是人们对社会和谐的一种殷切的期盼。从古至今,我们都认为以“和”为贵,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优秀文学作品中,无不蕴含着和谐的思想。这些对和谐的探究都是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来厚厚的文化积淀与继承。我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基调,便是和谐这永恒不变的旋律。 从当今的角度看,和谐乃是世界乐章的最强音。你看当非典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有多少白衣天使战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印度洋海啸面前,人们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同努力将伤亡数量减到最小……这一个个真实的例子,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和谐社会的缩影吗?虽然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家园的过程中,还有那么一小撮人在想尽一切办法破坏我们的和谐生活,但是,只要我们万众一心,齐心协力,这一点“绊脚石”又算得了什么!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都和谐了,那么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也就随之诞生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温馨的世界大家庭里,该是多么快乐,多么舒畅,多么自豪! 啊,和谐社会,你美丽,你温馨,你自由。让我们一齐乘和谐快车,一齐品和谐之美,一齐谱写一曲和谐家园的乐章高歌吧!

经验交流材料:展示良好风貌 打造精神家园

xx校友会成立十余年,现有成员5000多人,在校友总会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以“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为宗旨,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在增进校友交流,加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络,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3年,江西校友会被母校评为“优秀地方校友会”,罗时贵秘书长荣获“优秀校友工作者”称号。近年来,我们江西校友会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工作: 我们始终致力于营造亲如一家的氛围。江西校友会旨在成为全体在赣校友的“家”,每位校友在校友会内都是平等交流、自主参与、自觉奉献,校友会不是一个层级分明的机构,而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一方面,我们通过开展走访优秀校友、慰问困难校友、看望生病校友等活动,让校友感受到亲如家人的温暖。我们还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帮助解决校友工作就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另一方面,我们努力把江西校友会建设成为江西校友的共同精神家园,校友会通过及时传发母校最新动态、传达校友总会工作要求、组织校友回校参加各种活动,不断增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使校友会真正成为母校在江西的组织延伸,特别是一些外地来赣校友,加入了校友会就是找到了组织,来到校友会就如同回到母校一样,所有在赣校友都能找到一种“毕业不离校”的感觉。 我们始终致力于建设校友交流的平台。加强校友联谊交流是校友会重

要功能,也是我们校友会主要工作和服务校友的重要形式。丰富内部交流活动,通过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比如羽毛球比赛、登山运动、歌舞晚会等多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开拓外部交流渠道,我们还积极与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在赣高校加强互动,与民盟江西省委法制委员会、南昌之友联谊会等社会团体结成友好单位,与北京大学江西校友会、中国政法大学江西校友会等知名院校的校友会深入交流,与中磊审计评估集团、江西风雅置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这些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在赣校友的交流平台。创新线上交流手段,我们不断加强校友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方便了校友网上交流,特别是我们还发挥校友专业特长,量身定制了一款校友通讯录手机客户端软件,有专人进行后台管理,操作更简单,沟通更便捷。 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提升校友的阵地。我们认为,校友会不仅是一个交流平台,更是一个增长见识、提升自我的地方。基于这样的考虑,江西校友会非常注重校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有意识地打造了一批寓学于乐的活动项目,努力把校友会建设成为校友的“业余大学”。比如我们面向校友开展的读书会项目,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期“天下纵横”读书会,邀请在高校、律所、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单位工作的校友,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结合校友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报告、评议、讨论的形式交流各自所学所感所悟,读书会已经成为一个深受校友欢迎的学习阵地。比如我们面向社会举办的

精神家园

困境与出路:当代人精神家园的重建 ——基于价值论视域的若干思考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波兰来客》 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离不开它所生活的家园,动植物依赖于它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家园,以觅食,迁徙,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来维持着生命的延续。而人不仅是一种肉体存在物,更是一种精神存在物。人的生存不仅需要自然家园的基础物质提供,更需要精神家园的灵魂依托与心灵慰藉。 当代,我国正经历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历史经验证明,每当一个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往往面临着价值观的困惑与裂变。当你谈论人的理想信仰,人的美丽梦想的时候,当你努力想保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时候,当你坚守道德伦理之底线,做人做事之尊严的时候,有人却视其为最后一只天鹅的哀鸿,视其为最后一曲渔舟唱晚的叹息。30年前的诗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30年后的网友调侃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伴随经济发展物质丰富而我们的精神家园却正在受着无情的撞击。 一、何谓“精神家园”? 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除了自然家园建设,社会家园建设,精神家园建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精神家园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定性、定位、定向三个维度来给以完整解释。 第一,定性问题。就特点而言,精神家园体现为一种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内化于物质生产活动中的意义之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也就出现不同的精神文化,从而也表明了精神家园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精神家园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它是人们认可度最高、最具有普适性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精神家园是大众化的信念、信仰,在我国古代宗法制的农业社会,由于人们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人们寄希望于神灵,通过巫术、祭祀等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对于现代化的人们来说,精神家园更是一种灵魂皈依之所,一种思想寄托与心灵的安放。当然,精神家园并不是玄而又玄之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琢磨不透的虚幻存在,它与我们当代实践具体结合,它不仅仅停留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更与当代人们的命脉紧密相连。 第二,定位问题。作为人们普遍认同、普遍适应的精神家园,它是人们达成的一种“共识”。它是中华民族华夏儿女历经几千年的思想演进结果,它包罗万象,既有土生土长的中原华夏文化也有各种外来精髓的不断补充。它就如此活生生的存在于神州大地之上,为人们的生活实践的一种指南,为人们灵魂皈依的一种依托,为人们自我迷失中的一股信念。因此,“共识”“共生”“共建”“共享”是精神家园的独特优势。 第三,定向问题。前面已经提到,精神家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僵化、教条的固定观念模式。因此,精神家园应当符合当代具体实际,这并不是要求我们走传统老路,恢复过去文化传统,也不是要求我们一味的“从洋媚外”移植外来文化。 从价值论观点来看,事物客体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而主要在于它对于主体产生的结果以及主体的价值取向。现代人们更多的只将物质层面的提升作为终极价值追求而忽略了自我实现,忽略了个体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性精神归属。因此,社会上出现的道德失范、人性奴化、犬儒行为比比皆是,而这时,精神家园的建设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二、荒芜的“精神家园”及其严重后果 回顾人类追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每个时代处于社会转型期都有自己的精神意识困惑。狄更斯在其名著《双城计》中评价法国大革命时感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进入所谓“镀金时代”也面临着人性迷失和严重精神危机的挑战。处于发展转型期的当代中国也不例外,我们一方面躲避崇高,放逐理想,追求享受,另一方渴望无私,呼唤大爱;我们一方面嘲笑雷锋是傻子,另一方面又盼望我们时代的能够有雷锋一样的英雄……面对各种

【共有家园】中华文化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共有家园】中华文化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building of a common spiritual home【作者简介】刘景录(1936-),男,吉林双辽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核心价值观应有本有源,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根基之上。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精神文明建设应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应当弘扬中华文化有容乃大的优秀传统,吸纳外域文明精华,创造灿烂的新文化。【关键词】核心价值;民族精神;传承命脉;精神家园 文明复兴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一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根本精神之所在,亦即这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在长期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在无数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和体验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群体意识,是整个民族共有的价值信念、思维模式、伦理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的总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其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民族大多数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和发展壮大的精神原动力,对内可凝聚民族力量,对外可展示民族形象。在已经过去的20 世纪,在我们

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激励下,中华民族开始由衰转盛,由弱转强,但同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比,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出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所在,忽略了这个中心,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正确导向和灵魂。仔细考察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文明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发现下述一些共同特征。一是崇高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至高无上的信仰之上,具备神圣感和庄严感,对人有一种折服力。二是民族性。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其特定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积累而成的,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和结晶。三是普适性。优秀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的概括。优秀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总是把全人类的文明积淀吸收进去,因而能够召唤和吸引更多的人去遵循和坚守。四是恒久性。核心价值观不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而是从深厚的民族精神中抽象出来的精神内核,经历了久远的历史检验,具有信仰上的长期存续性。具备上述基本特征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表述上还必须简洁、清晰、深刻,每个概念、范畴的思想容量必须大,其内涵应该与时俱进,在阐释上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及核心价值体系,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育健全

沐浴和谐光辉共建和谐家园

沐浴和谐光辉共建和谐家园 发表时间:2011-03-10T14:03:29.093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刘春霞 [导读] 和谐之声悦耳,和谐之画爽目,和谐的校园令人神往。 刘春霞(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山东滨州251700) 和谐之声悦耳,和谐之画爽目,和谐的校园令人神往。身处初一年级这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团队,我每时每刻都被和谐的光辉沐浴着。 老师们爱岗敬业,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照,大家在一起如同生活在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里。南下洋思,北上盘锦,我和赵萍老师外出学习,一去就是四、五天,又正值刚开学,班里的事务格外多,班秀莲老师毅然当起了临时班主任,在上完自己课的同时,又与宋淼老师把10 多节课上了下来,特别是临行前“你们放心学习吧,其他事就交给我们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马洁华老师外出学习时正赶上周一升旗,代理班主任郭天莉老师早早来到学校组织学生,而自己年幼的孩子却舍在家中无人照看。办公室里,批作业、写教案、找学生,本已使老师们忙得不亦乐乎,可相互之间还是见缝插针,不忘交流班里学生的情况,从课堂表现到作业情况,从课间到晨读,事无巨细。正是这些交流反馈,让班主任老师更及时地了解了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把一些问题处理在了萌芽之中。四位班主任更是经常交流经验,使班里的环境更洁净、让学生的行为更规范。 班主任忘我工作的热情也感染着办公室里的同事。新学期一开始,刘红卫老师颈椎病犯了,同事们劝她休息,可她说“没事”,硬是坚持没耽误一节课。赵萍老师的嗓子哑了,仍坚持上课,课堂上多写板书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把治病的时间安排在工作之外。 徐萍老师的父母生病住院时,每次徐老师一到办公室,老师们都围着她嘘寒问暖,有的推荐熟悉的专家,有的提供验方,结伴去探望病人。当徐老师实在不能来校上课时,四位班主任总是毫无怨言地去班里盯自习,尽管马洁华老师自己的课一周已达18 节。也正是这样一个和谐的环境,促使老师们更齐心协力。在教学中面对学习、卫生、纪律、习惯较差的学生,我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依据我校实际,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积极落实洋思教学经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赵萍老师在学校推门听课中获总评第一名的成绩;笔者在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达标”骨干教师汇报课中获总分第一名。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初一一开始,我们年级就建立了喜报发放制度。喜报类型多种多样:背诵之星、书法之星、摘抄之星、课堂明星、作业之星、进步之星……同学们对喜报的热情高涨,他们每天为多学一点知识、多做一件好事而努力。韩卓同学的家长在“我们的故事”征集中写到:“每次回家,我都会到女儿的小屋坐会儿,因为我有一种说不出又很特别的亲切感,看到墙上一张张的喜报和荣誉证书,使我想起很多很多……一张张喜报让孩子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女儿的小屋,一间收获的小屋”。 喜报犹如快乐的精灵,给同学们带来战胜困难的勇气,让他们在成长之路上尽显自信的风采。喜报还与期末评选优秀学生直接挂钩。由我们初一年级主办的以“喜报引领:笑看漫天璀璨”为主题的展板引得全校师生驻足观看。同学们你追我赶的劲头更足了,学习的兴趣更浓厚了。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初一年级各班还先后推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让每个学生都有‘官’当”,实行班级精细化管理,让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如“格言秀才”、“花仙子”、“门窗长”、“灯官”、爱心社社长、环保卫士、粉笔管理员等,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各班还依据“班级日志”实行值日班长制。值日班长由每位学生轮流担任,记录班里每天发生的事,第二天利用课前教育时间,由值日班长宣读,班主任老师及时反馈。这些措施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班级焕发了新的活力,也让班级管理更民主、更和谐。 开学以来,我们又依据《中学生规范》和《一日常规》,在每天课前教育时间反复学习强化条例的基础上,让同学们每人写奖罚条例,班委同学汇总后形成《班级公约》,利用班会时间和全体同学一条条通过,制定好后,要求全班同学严格遵照执行。 在班级民主管理的同时,四位班主任工作积极主动,在名家讲坛之后,我们学以致用,依据本班实际,积极探索,培育出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进取四班、超越一班、求知二班、快乐三班,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创作班歌,制作班旗、班徽,围绕“进取、求知、超越、快乐”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班秩序良好,师生相处和谐,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初一年级处荣获“课间秩序评比优胜年级处”、“队列队形优胜年级”等各种荣誉称号。 家校相依,难忘家长开放日,应邀而来的家长在听完课之后,激动地说:“课堂上,老师、孩子和我们的互动,让四十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难忘寒假里那次温馨的家长会,当学生朗诵诗歌“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时家长会心的微笑,而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的手语歌声响起时,家长一起打着节拍,亲情在朗诵与歌声中升华;更难忘每次月考成绩单上,学生的月考感言、教师的深情寄语、家长的殷切期望,在老师、家长、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桥梁。 初一年级处,是老师工作、生活愉快的乐园;是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的乐园;更是家校紧密联系的和谐家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