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国汽车造型风格

各国汽车造型风格

各国汽车造型风格
各国汽车造型风格

各国汽车造型风格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各国汽车造型风格

学号:733 姓名:赵飞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历史学

摘要:

现在汽车已有百年的历史,它既是交通工具,也是艺术品。它在带给人类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以艺术享受。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汽车造型风格,展现了汽车文化,反映一国的人文情怀,同时折射出一国的国家特点。汽车造型是整个汽车的灵魂。几个发达国家的汽车造型风格显着,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汽车造型风格

汽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一国的建筑体现一国的民族风情一样,汽车也是一个民族性格的载体,在汽车上也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从中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生活状况。汽车对很多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一种文化,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人们对汽车造型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汽车造型发展了几十年,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厂都在汽车造型方面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不断地竞争和对未来汽车制造的探索中,造型设计师们得到了大力的支持,这是汽车造型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各国设计师形成了各国汽车造型的特色,是民族性格得到张扬。比如浪漫的法国、意大利始终引导着汽车造型的潮流,它们开发的模型车身具有线条简练、精巧灵活、极富动感、充满活力等特征,而这恰好反映了其热情、浪漫、灵活、机敏的个性。美国轿车则处处显示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宽敞舒适、设备齐全、豪华气派、车身线条舒展流畅、强劲有力,而且将美国人的自由与霸气个性表露无遗。日本轿车则兼收并蓄。

德国风格

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德国汽车拥有的技术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德国的汽车向来以品质和做工着称,每款产品都体现出德国人精细、严谨的作风。不过在汽车造型上,德国人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造型严谨而传统,给人以一种坚固和耐用的感觉。沉稳有余,激情不足。虽然宝马公司以2000年后的激进造型在美国和亚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在德国本土却也丢失了不少忠实的客户,使得公司不得不重新来审视这些新的设计。从2005年新款3系列轿车开始,宝马公司逐渐把将先前过于激进的外表收敛起来,采用了更加简洁的线条,提升了造型的内涵。宝马公司的革新历程,为其它几家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大众两大公司在近两年的新产品开发上,都对产品造型的革新较为谨慎,力求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美国风格

在许多人眼里,20世纪60~70 年代的美国汽车的造型就是美国精神的一种象征—在那个“猫王”生活的年代,“宽敞舒适”和“豪华气派”是美国汽车造型不变的主题。所以美国的汽车一般比其他国家的汽车更宽、更长,车身线条硬朗粗犷、强劲有力,前脸多为华丽的散热器栅格,车窗周围镶有镀铬装饰亮条,而且车厢极宽,轮毂巨大,看上去气势十足。20 世纪 90 年代末,为了开拓世界市场,美国各大汽车制造商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基础,兼并了许多世界品牌,并在欧洲和亚洲建立了多个设计工作室,启用当地设计师,针对各个市场开发车型。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车的造型也吸取了不少其他国家的造型理念,风格日趋多样化。其中,福特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新边锋”的设计概念并对21 世纪后的各国汽车造型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由于燃油危机和环境的恶化,美国车

夸张粗犷的造型特点正在慢慢收敛并开始“瘦身”,但是在茫茫车流中,最容易被认出来的还是美国车。

英国风格

英国的车厂一直以生产高级车型为主。然而英国人保守的营销理念加上高昂制造成本,使英国汽车市场份额极低,直接造成了英国汽车工业的衰败。英国汽车也如同没落的贵族一样,在市场上艰难地寻求出路,各大厂商不是被兼并就是破产。英国汽车造型一直以经典风格为主,保留着早期流线型时代的一些典型特征,车身线条多以优雅流畅的曲线为主,激进大胆的造型可谓凤毛麟角。虽然如此,由于英国车独特的古典风格和贵族气质,还是能得到一部分品味独特的顾客青睐。

法国风格

法国的汽车公司非常善于突破和革新,生产的汽车个性鲜明,不入俗流。同时,凭着法国人对艺术的独特品味,法国轿车经常会有一些令人惊叹的设计出现,比如2005年推出的雪铁龙C4轿车。法国轿车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楔形的车身配以奔放的线条,所以许多汽车爱好者都说,法国轿车的造型往往都是引导潮流的,就和法国巴黎的香水和时装那样。法国人浪漫、热情的性格孕育出了富有法兰西特色的汽车造型。

意大利风格

意大利是欧洲最具艺术气息的国家,其汽车造型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意大利设计的轿车具有很浓郁的艺术气息,在造型上都很注重车身整体的比例,对曲线和直线的运用以及车身变化的节奏感掌握得炉火纯青,而且在细节造型上(如车灯造型)强调简洁明快的风格,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意大

利的汽车产量不高,但造型师却非常多,很多都有自己的汽车设计公司,整体实力相当强,许多经典的轿车造型都出自他们手中。其中最着名的就是乔吉托?乔治亚罗和他的“Italdesign”设计公司以及平宁法尼纳的“Pininfarina”设计公司。世界上许多的汽车厂商都和他们保持着合作关系。这两家公司的轿车造型风格各有千秋:乔治亚罗设计的轿车线条都比较简洁有力,对曲线的运用十分讲究,喜爱流畅光滑的表面形式和细腻的局部造型,强调车身的韵律感。平宁法尼纳设计的轿车则非常注重空气动力性能,多为长头短尾的车身布局,线条比较锐利,车头较尖,车灯较窄,前后窗的斜度很大,尾部上翘,侧面呈明显的楔形,车身表面拉出的棱线又尖又长,运动感十分强烈。

日本风格

日本轿车造型早先以模仿欧美车型为主。为了经济和实用,日本轿车造型都非常简单,以至于如果不看车标就很难分清到底是那个品牌。不过这种务实、中庸的造型风格还是得到了大量的拥护者,尤其是中国。20 世纪 90 年代后,日本的汽车设计发展迅猛,日本人开始认识到汽车造型中文化与风格的重要性,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本土设计师,将东方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了汽车造型当中,并着力体现一种高科技未来感。进入 21 世纪后,日本轿车逐渐形成了一种“东西合璧”的造型风格。

韩国风格

韩国轿车的特点基本可以归结为简洁、善变。韩国轿车和日本轿车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然而,随着车身设计的日趋成熟及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其独创性和轻巧、简洁、善变的个性。在韩国,虽然汽车生产起步晚,但现代、大宇等汽车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

中国风格

从20世纪初起,国外汽车开始进入中国,于是出现了汽车维修业,其后尽管多次筹划建立本国自己的汽车制造业,但不成功。直到1956年建成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才诞生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厂。从最初的红旗,到现在的奇瑞、吉利,虽然它们还主要是模仿国外汽车,但进步快,在拥有自主车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同时也兴起了一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上海通用汽车、上海大众、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都是着名企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相信能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汽车造型,有高品牌的汽车。

参考文献:《汽车造型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汽车造型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现代汽车造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汽车造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汽车造型设计》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