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传播学考试复习资料

网络传播学考试复习资料

网络传播学考试复习资料
网络传播学考试复习资料

1、1948年,美国数学家克劳特·香农(C. E. Shannon)发表了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1948 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 Wiener)也发表了题为《时间序列的内插、外推和平滑化》的论文以及专著《控制论》。

2、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博士发表了分组交换技术的论文,该技术后来成了互联网的标准通信方式。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3、1969年,美国国防部起动计算机网络开发计划阿帕网络( 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Network。ARPANET是互联网的始祖。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设计开发,ARPANET在洛杉矶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相互连接。起初是为了便于这些学校之间互相共享资源而开发的。70年代,协议成功的扩大了数据包的体积,进而组成了互联网。

4、1971年,位于美国剑桥的BBN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开发出了电子邮件。

5、1982年,美国国防通信局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为ARPANET 建立TCP/IP协议,这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6、1989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汲取Nelson的思想,提出了World Wide Web,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器/编辑器。1991:Tim 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他还开发出了极其简单的浏览器(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1990年12月25日,英国人Tim Berners-Lee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

7、NCSA Mosaic是第一个使用视窗的万维网浏览器,它的诞生标志着一个万维网浏览器发展的新阶段,它具有超平台开放式结构(plateform independent),囊括了Internet所提供的诸多服务项目,包括电子邮件,文档传输(FTP),信息查找系统(Gopher),广域网数据库信息查询(WAIS),和用户网新闻组(Usenet)。

8、1995年10月24日,国际“联合网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互联网”下了定义:规模全球性、网址唯一性、规则统一性、功能服务性。

9、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进入商业化网络阶段。

10、web1.0与web2.0:Web1.0与Web 2.0是两个相对的概念,2004年互联网业提出了Web 2.0的概念,在其之间的时代则被称之为Web1.0。Web 2.0是由美国O’Reilly公司的Dale Dougherty和Media Live公司的Craig Cline 在共同合作的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上提出来的。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Web 2.0的显著特点有用户分享、信息聚合、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Web1.0 的主要应用形式有:E-mail、Telnet、

Usenet News、FTP、WWW、BBS、IM等。Web 2.0的主要应用形式有:维基百科、Twitter、Facebook、YouTube、豆瓣网、互动百科、百度贴吧、人人网、新浪微博、优酷网等。

11、1964年,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文学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 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被称为“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1993创办的数字时代宣言书《连线》杂志供奉他为“先师圣贤”(Patron Saint)。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麦克卢汉在对传播的研究中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而不是用实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在这种艺术的探索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地球村”、“重新部落化”等影响深远的学术论断和观点。

12、1980年,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和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出版了《第三次浪潮》。提出人类的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农业文明浪潮,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浪潮:工业文明浪潮,历时不过300年;第三次浪潮:新文明浪潮,预计几十年即可完成,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工业为基础,主要特点是多样化、小型化和个人化。

13、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兼执行总监,著有《数字化生存》,描绘了数字科技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他提出“Move bits, not atoms.”的理念,他认为“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14、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著有《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提出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是当今世界上并存的三种社会形态。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是由知识技术形成的。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

15、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著有信息时代三部曲:《网络社会的兴起》(1996)、《认同的力量》(1997)、《千年的终结》(1998)。被英国《经济学家》称为虚拟世界第一位重要哲学家。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亚当·斯密解释了资本主义怎样运行;卡尔·马克思解释了资本主义为何不能运行。现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与经济脉络由曼纽尔·卡斯特握于掌中。

16、网络传播中的人际传播就是指借助网络媒介,以某种应用方式进行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活动。网络中人际传播的方式:电子邮箱、聊天室、BBS、QQ等聊天工具、社交媒体、网游,等等。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以文字交流为主的传播、广泛性、偶然性、隐匿性、人格多重性等。

17、网络中的群体:群体在物理世界中已经存在的,通过网络来发展其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以及通过网络形成的新群体。网络中群体传播的特点:成员身份公开性与匿名性共存、网络群体领袖的特殊“气质”、网络群体传播重新分配权利、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减弱。

18、网络中大众传播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信息发布的低门槛、资源的无限性、传播的跨国界、传播的灵活性、传播的互动性、传播信息的多媒体化、非线性信息呈现方式等。

19、网络的总体特征:虚拟现实、互动性、多平台性(技术平台、媒介平台、经营平台)、多媒体性、即时性、信息海量、去中心化,等。

20、传播的基本要素: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

21、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Harold Dwight Lasswell、Kurt Lewin、Carl Hovland、Paul https://www.doczj.com/doc/c74696730.html,zarsfeld。传播学集大成者Wilbur Schramm。

22、Lasswell的“5W线性传播模式”: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23、D.麦奎尔归纳了关于传播制度的六种规范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前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施拉姆等人著《报刊的四种理论》)以及民主(受众)参与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24、网络上的“把关人”在哪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对改变社会规范的方式进行理论抽象时首次提出了“把关”(gatekeeping)一词。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社会规划与行动研究》中,第一次把“传播”和“把关”联系起来。新闻网站所提供的的内容大大增加,这就意味着需要对此有更多的筛选,即“把关”;从全球范围看,人们可以自行选择内容的自由度大大增加,这又意味着“把关”的减少。自我把关是网络信息传播者在法律、法规、道德、价值观等约束之下,在信息的自我传播过程中,主动地筛选、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的过程。政府把关,当前我国政府通过技术手段的把关形式,即通过个人资料的数据库建立、关键词过滤、搜索引擎控

制以及防火墙搭建等手段对网络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规范。

25、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的基本思想最初来自于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沃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在其经典著述《公众舆论》中认为,每个人的行为依据并不是直接确凿的知识,而是他自己制作的或者别人给他的图像。作为超越我们直接经验认知广阔世界的窗户,新闻媒介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地图。而舆论的反应并不是针对环境的,而是针对新闻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ocombs)认为虽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的第一章“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中并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个词语,但是在这一章中他总结了议程设置的思想。1968年,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o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对李普曼的思想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他们对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就可以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一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这些问题所确定的优先次序来确定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他们的研究标志着一个新的传播效果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的诞生。大众媒介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将最突出的公众议题转移为最重要的公众议题,同时公众对议题的关注也深刻影响着大众媒介的议题设定。“议程设置”的机制:知觉模式(是否报道)、显著性模式(报道是否突出)、优先顺序模式(报道优先次序)。谁设置了媒介议题?媒体外部——压力集团、特殊利益集团;媒体内部——权威媒体、权威人物。从理论上看,网络的以下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议程设置假设认为,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程度,主要源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网络传播可以轻易做到提高对某些事件的报道频率与强度。在网络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相互交织的,而在议程设置方面,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利用互动技术,报道对象与受众可以建立直接联系,因此,当事人的影响会更直

接地传递给受众,这对于提高一个事件的受注目程度,也是非常有利的。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与受众地位的上升;自上而下的议程设置作用受到削弱;自下而上的网民自我议程设置作用越来越强。网络传播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强调、进行“议程设置”的常用手法主要有:详细报道、快速跟踪;新闻专题;论坛讨论;微博话题。

26、“沉默的螺旋”最早见于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愈加得势,另一方则越来越失去支持的声音。这样,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如果这个过程有大众媒介参与,螺旋往往形成得更快、也更明显。“沉默的螺旋”是否依旧在互联网上旋转?在“沉默的螺旋”假说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网络技术可以扩展人们的交往能力,消除孤独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尊重个人的时代,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所以相对来说,传统的从众心理可能会表现得较弱一些。网络社会是一个舆论更分散的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虽然在网络传播中未完全失效,但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27、媒介依赖论由DeFleur & Ball-Rokeach提出,假定在一个现代社会里,媒介可能受到资讯系统维持、改变和冲击,在组织化的社会过程以及社会行动的个人化中,认为阅听人对大众媒介有许多种不同的依赖,而社会内个人化也会越来越来依靠大众传播媒介讯息来得到资讯和发现自我社会定位。

28、“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数字鸿沟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国内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29、大众传播的功能。拉斯韦尔的传播“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施拉姆的功能观: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递。)、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商场;开创经济行为等。)、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它们;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等等。)拉扎斯菲尔德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麻醉受众神经。

30、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第一,政治功能。政治人物设立个人网站、网页、与网民在线交流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政府部门开通政务微博。官方微博等形式与民交流。如2008年,后来被称为“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帮助其成功当选。奥巴马为竞选总统在网络上发出了千万封邮件,400万捐款者通过网上电子渠道捐款,其支持者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c74696730.html,拥有数百万会员。再如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倾听民意,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非常关注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至2012

年10月底,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已经达到60064个,等等。第二,经济功能。交易模式平台——易趣、淘宝;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流通渠道。网络虚拟经济——虚拟货币消费;网络游戏消费;虚拟社区等。金融服务平台——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络期货、网络保险、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等。

第三,文化功能。文化的异化和分化——非主流文化兴起和新的文化形式出现。包括网络文学、网络语言、网络恶搞、网络音乐、虚拟行为等方面。网络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信息产品为载体的文化价值的扩张,又称为“媒介帝国主义”,等等。

第四,教育功能。2001年4月4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决定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至研究生的全部课程,一场国际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展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说:“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利用我们的新科技,利用它们来对全世界的人类赋予知识的力量,让教育更为平民化。”2011年11月9日起,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公开首批20门课,并通过“爱课程”网(https://www.doczj.com/doc/c74696730.html,)和其合作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向社会免费开放,等等。第五,娱乐功能。通过互联网的一些交互应用(SNS、交友聊天、休闲、网络游戏),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同步异空间的交流,也实现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如人人网、开心网、陌陌、微信、米聊,等等。

31、网络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网络信息爆炸(Information Explosion):网络传播活动中,信息的发布、传播失去控制,产生了大量虚假信息、无用信息,造成信息环境的污染和“信息”垃圾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可成为全球范围的信息制造者,从而增加了人们利用信息的困难。网络信息泛滥的主要表现:垃圾邮件、虚假信息、信息超载等。

(2)网络色情(cyber porn):凡是网络上以性或人体裸露为主要诉求的讯息,其目

的在于挑逗引发使用者的性欲,表现方式可以是透过文字、声音、影像、图片、漫画等。目前网络色情犯罪的几大特点:黄潮汹涌泛滥、教唆引诱嚣张、非法牟取暴利、社会危害严重。

(3)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产生的条件:网络的隐蔽性、开放性、自由性为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常见的网络诈骗方式:假冒好友、网络钓鱼、网银升级诈骗等。

(4)网络诽谤:是指以网络为传播途径进行的诽谤活动,一般属永久性诽谤(如报刊、书本、信件等书面诽谤)范畴。网络言论传播渠道自由,控制困难;网络诽谤的责任难以追究;网络言论的影响面有时不好估计;审理网络诽谤的案件,在法律适用时情况更加复杂。

(5)网络恐怖主义:由国家集团或秘密组织实施的有预谋、有政治动机,针对信息、计算机系统、程序和数据进行的攻击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或者给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引发武装冲突。

(6)“网络黑社会”,即“网络推手”、“网络打手”、“水军”,“网络公关公司”、“网络营销公司”。为客户提供品牌炒作、产品营销、口碑维护、危机公关等服务,更能按客户指令进行密集发帖,诋毁、诽谤竞争对手,使其无法正常运营。网络黑社会的主要组成有网络水军、删帖公司、网络打手等。

(7)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指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玩网络游戏,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行为异常、人格心理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的心理疾病。

32、网络传播改变了受众的地位:大众传播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活动——由传播者主导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有组织、大规模的定向活动。传播者会主动剔除那些不符合自己所代表的群体的规范和价值标准的信息,传达符合自身价值观念和主观态度的信

息。网络传播既有点对面的传播,又有点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网络传播是对所有“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的解构,在网络这个人类共同拥有的信息平台上,传播者和受众的地位完全平等,互为信息传播的主体。

33、网络受众的心理特征:第一,匿名心理。传播权网民一般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但都有自己的代号,每个人在网络社区中扮演的角色也是相对稳定的;每个上网者都有IP地址,对于网络管理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IP地址来查找某个违法行为的责任人,IP地址实际上使网民在某种意义上不再是匿名的;网络的匿名不是完全意义的匿名,大多数情况下,受众只有面对自己时,才更可能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第二,情感、意见诉求心理。胆汁质的人选择网络战斗,抑郁质的人选择网络抒情,多血质的人选择网络释放自己原有的疯狂,黏液质的人选择网络思索。在一个有着共同心理结构的社区里,我们可以把某个迷惑不解的问题抛给大家,社区里的网民可以共同讨论,为诉求者提供意见,诉求者往往会集思广义,选择最优的办法解决该问题。第三,移情与角色扮演。移情指患者的欲望转移到分析师身上而得以实现的过程。网络受众对自己能力无法实现的欲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讯息内容的角度置换,达成心理的满足。在网络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使自己也能置身其中,去感受不曾有过的经历和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境遇。第四,满足需求的选择心理。选择性注意——受众只将一定的传播媒介、内容作为自己的注意对象。选择性理解——受众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内容进行解释。选择性记忆——受众只会记住其中一部分,这其中被记住的内容往往是与个人的兴趣、需要相符合的。第五,猎奇心理。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网络强大的生命力。网页无时无刻不在更新,新闻无时无刻不在充实,受众的好奇心理也就无时无刻不在被满足着。超链接形式充分满足了网民的好奇心理。从一个链接到另一个链接的背后是无数个新奇的链接,上网的受众就像在超市中无目的散步的顾客,随时发现自己从未想过却突然间很感兴趣的新事物。

34、网民行为效应: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网络中诸如博客关注度,微博粉丝数等等均遵循马太效应。蝴蝶效应。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如微博中郭美美事件所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长尾效应。长尾效应(The Long T ail)是指那些原来不受到重视的销量小但种类多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总量巨大,累积起来的总收益超过主流产品的现象。在互联网领域,长尾效应尤为显著。如亚马逊网之类的网站之商业和经济模式。群体极化。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网络传播的便捷和无限扩散性质,让过去现实生活中难以聚合的个体更容易集群,让过去靠口口相传的信息呈现爆炸式传播。因此,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变得更为突出。如论坛讨论经常会走向群体极化。围观效应。网络围观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质架构上和网络化逻辑的基础之上,以延伸的视觉形成的虚拟围观现象,围观者在网络空间对被围观者进行话语批判,有时围观者的行为会延伸至现实世界,从而对被围观者产生直接影响。如许多网络社会公共事件发生,会有众多围观行为。社交蒸发冷却效应。社交蒸发冷却效应是指当新成员不断涌入一个开放社团时,社团中最有价值的成员会发现社团成员平均水平的降低让自己继续呆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他们就会选择离开。这批成员的离开进一步降低了社团的价值,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越来越多高价值的成员选择离开,直到有一天这个社团彻底的沦陷成了一个平庸的组织。如诸多社交论坛渐渐从热到冷。

35、传媒文化指原来的种种文化内容及活动方式因被纳入到各种传播进行制作、加工、传播和交流而发生变化,即所谓原有文化的“传媒化”。随着人们越来越经常和更大规

模地运用各种传媒从事各行各业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这种运用形成一种新的传媒文化形态。

36、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37、网络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是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网络文化是高时效性文化、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网络文化的功能:传递知识、信息的功能;商业功能;娱乐服务功能。

38、网络文化冲突的成因有:第一,社会不平等因素。社会的不平等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利益诉求,引发冲突矛盾。第二,网民本身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群体在网络中交流与融合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碰撞。第三,利益冲突是文化冲突的最根本原因。现实社会的文化冲突也好,网络文化冲突也罢,归根结底还是与利益冲突,特别是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39、网络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有:

第一,语言冲突。网络口水战、明星粉丝间的骂战等均是以语言冲突为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第二,各民族历史观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世界各地爆发的黑客之间的网络战,网络恐怖主义等一般都与民族历史观和文化价值观冲突有关。第三,网络传播

中的个性张扬、价值独立与网络整体化之间的冲突。网民个性的张扬与网络监管者要求网络健康、有序、文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

40、恶搞文化。恶搞文化,一般是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建构出具有喜剧或讽刺效果的娱乐文化。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网络小胖等。

41、山寨文化。山寨文化发轫于山寨现象,并借助网络的引爆作用,成为一种网络亚文化。如山寨春晚等。

42、网络红人。广义上,凡是在网络上受到众多网民关注的人就是网络红人,也就是说如果现实中的大众偶像,在网络上同样受到网民的关注,那么他/她就是网络红人。狭义上,网络红人是指最初在网络上受到众多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人的某一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地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便成为了网络红人。网络红人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社会环境、网络红人自身、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43、“人肉搜索”一词最早来自“猫扑”网,之后的“虐猫事件”将人肉搜索的大门打开,人肉搜索迅速走红网络。人肉搜索引擎之所以以“人肉”命名,是因为它与百度、Google、Yahoo!等利用机器搜索技术不同,它更多的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

44、人肉搜索的流程一般为:待解决问题——网站发帖(引起关注)——网民调查(网络人际关系)——更多资料(细化)——继续调查(回馈网络)——解决问题。

45、“人肉搜索”现象之所以引发了网民的广泛参与热情,反映出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概况说来:一是有利于个人情绪的平衡。网络虚拟社会给个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表达的平台,人们可以以一个本真的自我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使现实社会积聚起来的不满得以释放,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发展。二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肉搜索”现象的出现,有利于网络社会的德治与现实社会法治的结合。通常情况下,来自社会的道德监督的声音通常比较微弱,道德一向都以自律来发挥作用,然而两种方式的效果都较差。有了“人肉搜索”就有了“道德法庭”,这样就能使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社会更稳定。三是“人肉搜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权的体现。网民在网上将涉嫌违法、违纪或道德上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和事件以及相关信息公布在网上,进行评判,如果行使得当,有利于社会进步,也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近几年的多件网络反腐事件中,“人肉搜索”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46、“人肉搜索”的消极影响:“人肉搜索”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网络暴力等消极影响,如造谣、诽谤、辱骂骚扰、侵犯他人隐私权,“人肉搜索”事件中,当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留地公布,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人们在网络上的口诛笔伐,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到人身攻击和伤害。一旦失去控制,“人肉搜索”就超越了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容易成为网民集体演绎网络暴力非常态行为的舞台,侵犯了个人隐私权等相关权益,阻碍了“人肉搜索”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肉搜索”事件正在向私刑的性质发展,亟待接受法律的规范。

47、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竞技方式、正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影响巨大的产业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现象。

48、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公众关于各种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49、网络舆论的形成基础:第一,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交互性:用户而非受众、开放性:内容和传播主体、匿名性:表达的安全感和自由性、快捷性:跨越时空性。第二,网民的社会心理需要。自我表达、心理宣泄、社会责任(维护正义和社会公正、推进民主/人权发展等)。

50、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第一,焦点事态的出现;第二,个人意见在网络上的传播与汇合;第三,各种意见在网络上的交锋融合;第四,获得权威性及影响。

51、网络舆论的影响:第一,民意表达的平台;第二,政府监督的渠道;第三,民主(法制)发展的推动力量。

52、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

53、当前网络舆情背后的社会矛盾:第一,国家层面:如外交关系、领土争端、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等。如2012中日钓鱼岛争端、菲律宾黄岩岛风波、辱华事件等等。第二,政府层面:如公权力问题、干部选拔、执法方式、腐败问题、作风问题等。如官二代、网络反腐、城管暴力执法等等。第三,社会层面:如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医疗改革、教育问题、企业财经、拆迁征地、环境污染、诚信危机等。如农夫山泉风波、

医患关系紧张、海宁校长带学生开房事件等等。

54、当前舆情背后的社会矛盾分析:第一,民族问题让位于民生问题。社会转型期的民生问题:医疗、住房、教育;房奴、车奴、孩奴。第二,区域间经济差别缩小。网络舆情发展同地域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舆情发生的地域在不断增多。第三,矛盾主体增多,新阶层上网喊话。网络舆论事件更加关注政治、文化、经济上强势的阶层,被关注度与社会资源占有情况呈正相关关系。第四,线上线下互动,对抗性增强。微博影响力持续壮大、社交网站(SNS)的社会动员潜力、移动互联已成趋势,知识、信息扩散的速度加快。第五,安全、诚信问题严重。

55、网络舆情应对原则:第一,第一时间原则。“第一时间原则”是处理危机事件的首要原则。危机初始阶段,是掌握舆论主动、稳定市民情绪的最佳时机。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突发事件发布只能更快,否则就等于把舆论阵地拱手让给猜测和谣言;第二,真诚应对原则。真诚沟通是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之一。真诚指诚意、诚恳、诚实。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第三,设置议程原则。议程设置功能是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政府在舆情应对过程中要明确危机新闻议程设置的主要内容、主动向媒体提供相关信息设置议题及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等。

56、门户网站,也叫网络门户,是1998年初在美国网络界出现的新概念。“门户网站”的英文名为:Internet portal、portal site或web portal(portal在英文中的含义是门、入口),意思是网络门户或互联网入口。狭义上,门户网站是指提供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商业门户网站的起步和发展得益

于网络传播的商业化发展(1994-1999年)。门户网站最初提供搜索引擎、目录服务。如Yahoo!、搜狐、网易等。

57、三网合一与三屏合一。三网合一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屏合一指利用充分现有的平台和资源,以用户为核心,在电脑屏,电视屏和手机屏之间形成很好的视频资讯传递互补和服务统一。移动通信终端IP化和IP终端的移动化、无线化、宽带化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58、网络电视(NTV,Network Television)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以视频、音频多媒体为形式,以互动个性化为特性,为所有的宽带终端和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业务。属于平台资源,提供的是通道、服务,而不是电视节目本身。

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的异同:(1)相同点:在信号和编码手段方面二者相同,都是采用分组交换和组播技术,都是采用相同的视频编码格式,可以说网络电视是数字电视的一种。(2)不同点:①两者连通网络不同:网络电视是通过宽带以太网传输数字信号,以互联网或手机网为传输通道。数字电视是主要以HFC(光纤同轴混合网)为通道,可以是地面微波、有线电视网(CATV)、或者卫星。

②两者接收终端不同:网络电视的接收终端可以是个人电脑(PC),也可是与DMA (Digital Media Adapter,数字式媒介适配器,DMA的功能类似于机顶盒,它的功能是把本来应该呈现在计算机显示器上的图像转化成模拟显示的方式输出到电视机屏幕上)连接的模拟电视机,不一定非得是数字电视。

③产生背景不同:网络电视是在互联网带宽不断增加,网络内容资源开始向视音频领域过渡,电视内容以视音频的形式进入到宽带互联网领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数字电

视是在HFC网(混合光纤同轴网络,是以光纤为骨干网络,同轴电缆为分支网络的高带宽网络,目前国内的广电行业系统网络即采用HFC网络体系)数据信号由单向改为双向,由模拟改为数字的前提下产生的。

④传输技术构成不同:网络电视传输是基于互联网TCP/IP协议的,因此网络电视有时也被称为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网路协议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网络电视使用的协议是TCP/IP协议的子类,即RTP(实时传输协议)、RTCP(实时控制协议)、RTSP(实时流协议)。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是基于SDH(同步数字系列)和ATM(异步转移模式)传输的。

59、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媒介融合是大众传播业的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整合或利用处于单一所有权或混合所有权之下的平面、数字媒体等,以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并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这些融合的媒介形式以及被重新包装的媒介内容,将提供给受众更大的信息量,从而实现领先竞争对手、获得盈利、提供优质新闻的目的,并最终在数字时代的媒体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60、五种形式的媒介融合: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便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新闻业融合”)的类型,前三种是从“媒介组织行为”来划分的,后两种则是以从业人员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所有权融合(Ownership convergence)。

大型的传媒集团拥有不同类型的媒介,因此能够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如美国佛罗里达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the Media General company),美国俄亥俄州的新闻电讯集团(Dispatch Media Group),都是将各自在同一地区所拥有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进行了融合。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是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如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介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这种融合与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如美国《奥兰多哨兵报》决定雇用一个团队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使报纸新闻能够加工打包后出售给电视台。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报纸的编辑记者可能作为专家到合作方电视台去做节目,对新闻进行深入报道与解释。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ring convergence)。这主要指新闻报道层面上一部分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兼文字、摄影、视频等多项技能于一身的“超级记者”的工作便属此类。新闻表达融合(Storytelling or presentation convergence),这主要指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

61、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是以Web 2.0的技术与理念为基础的,允许互联网用户进行用户生成内容创作和交流的互联网应用的集合。用户产生内容(UGC)带来的播放/观看已经超过媒体制造内容,直接指向用户上网时间的改变。从深层次讲,则是指向互联网与人之间的关联关系越来越强。分享(Share)是社会化媒体运作过程中的重要机制。分享的内容是UGC,而分享的主体是社会化媒体的用户,社会化媒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大量聚集且具有社会交互通道的用户,用户生成内容以及用户的分享行为。社交网络、博客、维客、播客、论坛、内容社区、微博为目前社会化媒体的六种基本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