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特点

工艺特点

工艺特点

工艺特点

1、采用先进的水凝胶配方,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排放。

2、除为保证药效对药粉进行热水熬制以外,整个生产过程都采用冷

配工艺,低碳环保。

3、采用的水凝胶冷配工艺,生产操作全流程都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

体,工人更健康。

4、采用无毒环保配方,水溶性好,生物降解速度快,对环境友好。

5、工艺中对药粉加热的方式更贴近传统中医熬制的方式,能更好的

释放药粉中得有效成分,使用过程中药效更佳。

6、改进后水凝胶配方,单片存药量大,更好的保证了药效。

7、水凝胶配方的亲水性特点,使得膏体与皮肤亲和力更好,大大减

少过敏现象,更利于药效的透皮吸收。

VCM生产工艺及特点

VCM生产工艺 一、生产工艺分类: VCM生产按生产工艺分有:电石法(天然气乙炔法)、联合法、氧氯化法和平衡氧氯化法。几种生产工艺相比,电石法和联合法具有能耗大、成本高、汞污染和电石渣严重等缺点。平衡氧氯化法在生产过程中氯化氢是平衡的,不需由外部进入,具有规模大、能耗低、经济效益好、有利于环保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和经济的生产方法。 拥有氧氯化生产的主要专利厂商有日本三井东压、德国HOECHST、EVC、SOLVAY、美国GEON、DOW、PPG等。 我国VCM的生产始于1958年。2001年采用平衡氧氯化法生产PVC的总能力为87万t/a,其中上海天原氯碱股份有限责任公司(30万t/a)、齐鲁石化公司(23万t/a)、北京化工二厂股份公司(16万t/a)、渤海化工集团大沽化工厂(10万t/a)、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万t/a)等成为我国VCM和PVC生产的大型骨干企业。 二、生产工艺特点: 本项目具有乙烯和氯气两种原料,将采用平衡氧氯化法工艺。 平衡氧氯化法生产VCM主要由直接氯化、氧氯化、EDC裂解和精馏、VCM精馏等部分组成。 1、直接氯化单元 乙烯与氯气在三氯化铁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氯乙烷(EDC),根据反应条件和EDC的不同出料方式分为高温氯化和低温氯化二种技术。 ⑴高温氯化 乙烯和氯气采用低压和90℃左右进行直接氯化反应。高温氯化生产的特点是:EDC气相塔顶出料不带走催化剂,所以无需补加,也无需水洗脱铁和干燥,无废水产生;产品EDC纯度高,可不经精制直接去裂解;反应热移出方便、热效率高。不足之处是所有与液体接触的设备都需使用合金钢、不锈钢材料,投资较高。 ⑵低温氯化 页脚内容1

制造型企业的特点

制造型企业的特点 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其发表的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中名列第一。其中,世界彩电约四成在中国生产;世界上的复印机约六成在中国生产。贴牌生产(OEM)的方式,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境外企业的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外贸政策,产业结构根据比较优势逐步调整,轻纺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并且完全走向了国际市场,轻重工业比例关系趋于协调。 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5.2%,其中90年代以来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17.4%。工业增长速度比GDP增速快了将近一倍。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90年的37%提高到了2001年的44%,这表明我国工业化的步伐仍在加快。尽管我国工业化进程地区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处于重化工业化加速的阶段。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体(工业可分为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三类),近三年来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88%、增加值占78%、资产占76%、销售收入占86%。 中国现有2400多万家中小企业,其中70%以上都是制造业;而在3000多万个体商户老板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准备进入制造业;社会不同阶层对企业管理背后的奥秘感兴趣的人员越来越多,而且,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的产品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然而中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管理比较粗放,以职能式管理为主,流程式管理欠缺,精益生产更是努力的目标。以流程为核心的制造业管理,要求企业必须重新定位管理者及对他们的素质要求,进而从这个角度出发,塑造21世纪制造型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技能。本课程从制造业企业管理流程谈起,进而全面揭示当今制造业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努力提升制造型企业的竞争力。 当代制造业主要特点 企业方方面面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特征,从企业的标准化的内容来看,首先是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而且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从流程作业标准化来看,包括通用的流程、互换性生产以及柔性生产。 【案例】 某企业以生产空调为主,该企业发现当年空调非常畅销,由于自己的产能不足,于是很快上马了两条分体级的生产线。到了第二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都购买柜机了。那么,该企业已经上马的两条分体机的生产线能否很快用于生产柜机呢?如果可以的话,应该使用柔性的生产线还是刚性的生产线呢? 点评:要达到柔性的生产线,必须要遵照通用的标准,而且零件的互换性要求较高,在这家企业的生产线上,将工装夹具进行简单更换,就可以用分体生产线来生产柜机。 经济学大师道格拉斯?诺思在他的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写道: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出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在当代企业中,流程的标准化方兴未艾,还有管理模式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复制以及盈利模式的复制等也在大量进行,从麦当劳、肯德基到一些制造业,管理模式可以复制,盈利模式也可以复制,这都显示了一个最大的特征——标准化,标准化已成为现代工业的特征之一。 企业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特征 ◆生产作业标准化

机械制造行业的行业特点分析

机械制造行业的行业特点分析 机械制造业主要是通过对金属原材料物理形状的改变、组装,成为产品,使其增 值。它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机床等加工、组装性行业。机械制造业涉及的工业领域主要有机 械设备、汽车、造船、飞行器、机车、日用器具…总之,只要是以一个个零部件组装为主要工序的工业领域都是属于机械制造业的范畴。 1?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特点 第一,机械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机械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 工业生产的特点基本上分为两大方式:离散型与流程型。离散型是指以一个个单 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产成品的方式。因为其产成品的最终形成是以零部件的拼装为主要工 序,所以装配自然就成了重点。而流程型是指最终产成品的形成并不同于离散型一样把不同 零部件装配起来,而是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的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 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我们所熟悉的机械设备的制造就是典型的离散型工业,而诸如冶炼就是典型的流程型工业。汽车制造业传统上业认为是属于离散型工业,虽然其中诸如压铸、表面处理等是属于流程型的范畴,不过绝大部分的工序还是以离散为特点的。所以, 机械制造业并不是绝对的离散型工业,其中还是有部分的流程型的特点。具体特点有以下几个: (1) 产品结构清晰明确 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可以用树的概念进行描述,最终产品一定是由固定个数 的零件或部件组成,这些关系非常明确和固定。 (2) 工艺流程简单明了,工艺路线灵活,制造资源协调困难 面向订单的机械制造业的特点是多品种和小批量,因此,机械制造业生产设备的 布置一般不是按产品而是按照工艺进行布置的,例如,按车、磨、刨、铳来安排机床的位置。 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都可能不一样,而且,可以进行同一种加工工艺的机床有多台。因此,

制造型企业的特征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理解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了解企业的系统化管理; ●熟悉企业的流程化管理; ●掌握现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技巧。 制造型企业的特征 一、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的特征,现代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 1.生产作业标准化 生产作业标准化,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2.流程作业标准化 流程作业的标准化包括通用的流程、互换性生产以及柔性生产。 3.管理模式标准化 从麦当劳、肯德基到一些制造业,管理模式可以复制,盈利模式也可以复制。 二、系统化管理 如今的制造业都在实行系统化的管理,与内部和外部都有资源(包括物资、时间、财力、 人力等)的交换。而企业系统一般都会寻找合适的市场、最佳的配置资源,进行兼并重组, 以尽快达到战略预期。 企业的系统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非单一考虑职能问题; 第二,把企业作为开放系统,寻找适合市场的最佳资源配置。 【案例】 吃掉“休克鱼” 广东的科龙被青岛的海信兼并后,海信的总经理说:“我是吃掉了一条休克鱼。” 所谓“休克鱼”,是指这条“鱼”的体制是好的,只是昏过去了。 海信看到科龙的管理层出了问题,但是也认识到科龙具有品牌和自己的客户群,有一定的核心技术,于是大举进入,花费大量资金并购科龙后重新配置资源, 使企业系统变得更加庞大。 案例中的情况在制造业中非常多,是企业管理的系统化体现。 三、流程化管理 对于非常注重职能作用的部门来说,各职能之间必然存在接口,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接口会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导致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出现。如今很多企业就出现了从职 能管理到流程管理的趋势。 1.什么是流程化管理 所谓流程化管理,就是以某一产品或服务为核心组织资源,从生产源头到得到成品进行 资源配置,从而模糊了职能的概念。 2.流程化管理的特点 流程化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流水线就是典型的流程管理,能够打破职能的界限,把职能部门下放到了生产线上,以此保证产品顺利地完成。

水泥行业生产特点

水泥行业特点 1 行业机会 水泥行业主要包括六大通用水泥产品硅酸盐水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2009年空前基建投资有力对冲了房地产及制造业投资下降对水泥的需求的影响,显著提升水泥景气,供需将基本保持平衡,宽松货币和持续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无疑又将提升其盈利水平。 2 行业客户信息化动因 ●对管理变革的支撑 基于水泥行业目前的组织架构,在财务、物资、生产、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正在由现行的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管理模式向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过渡,实施企业信息化,这将会促进水泥行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优化。整体上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在安全管理、生产调度、财务资金、运输销售、物资供应、人力资源、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信息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行效率、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配合全社会的信息化。 ●对战略扩张的支撑 水泥行业正处于产业扩张期,中央出台的新的行业规划和指导意见使得行业内的兼并、重组达到了一个高潮,行业趋势在往集团化、本地化发展,单个企业异地分散大大增加了管理的跨度。传统管理方式难以驾驭和实施大集团的管理,迫切需要更高程度的信息化为集团提供必须的管理支撑和技术支撑。 ●对企业发展的支撑 通过企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改造和提升水泥行业这样的传统企业,在先进的管理手段的支持下,大大强化企业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企业决策体系的决策能力和市场运作体系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捕捉发展机遇、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推动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贯彻实施大基地、大集团战略,实现水泥行业的快速、可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描述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描述 Ξ □周一丹 廖 萍 摘要 给出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的定义,讨论了工艺过程特征描述的方法、表达形式以及特征间的关系等。 关键词:工艺过程 特征 描述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133(2001)12—0005—02 Feature description of manu facturing process □Zhou Yidan ,Liao Ping Abstract A definition of manu facturing process is presented.A method for feature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the expression of feature and their relations are discussed. K ey w ords :Manu facturing process Feature Description 目前,工艺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很多工 艺规程的制订仍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不够。2)对工件的特性分析不够深入,忽视某些工件因其材料、精度要求的不同或局部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其加工工艺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仍然套用所谓“相似件”的工艺,往往造成加工质量问题。3)新产品工艺准备周期较长。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实现C AD/C APP/C AM 三者之间的数据及信息的有效传递与交换,因此,实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模型化是极其重要的。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进行描述是工艺过程模型化的基础,本文在给出工艺过程特征定义的基础上,讨论了描述整个工艺过程的输入特征、工艺特征及其它特征的方法。 一、工艺过程特征的定义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是指反映加工过程所涉及 的加工对象、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等一系列的征象和指图1 工艺过程特征的组成 标。在描述工艺过程特征时,为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时为表达上的简化, 一般只反映其主体内容特征。工艺过程特征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输入特征、工艺特征和其它特征,如 图1所示。 二、工艺过程特征的描述 1.输入特征 输入特征反映了工件的初始状态及最终精度要求等,该特征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加工过程特征,但该特征直接影响和决定加工工艺过程,故把 其列入工艺过程特征。毛坯特征主要表达毛坯材料及其成形方法、毛坯的形状类型和毛坯尺寸等;批量特征主要表达生产纲领的大小,它是制订工艺的一个重要依据;精度特征反映该工件上主要面的加工精度或加工精度要求最高的等级,该特征是确定加工方法和检查最终加工精度的依据。 2.工艺特征 主要反映粗加工至精加工阶段所呈现的特征。其中,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具等也可以作为工艺特征,考虑到这些特征依附于方法特征,为强调主线、突出重点,故未把其作为工艺特征列出。 1)方法特征 在整个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很多,只有正确选择才能反映出加工方法的特征。确定加工方法特征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多次出现的同一种加工方法;(2)对保证最终精度起决定性作用的加工方法;(3)主要表面加工所采用的方法;(4)采用的特种或特殊的加工方法。 2)设备特征 该特征主要反映与工艺方法相应的加工设备特征。设备特征有:(1)专用设备;(2)自动加工单元或自动生产线;(3)特种机床。 3)定位特征 工件的定位特征主要反映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用得较多的定位方式。如轴类零件用两端中心孔或轴颈外圆表面定位;箱体类零件用“一面两孔”定位;盘类零件用内孔加端面定位等等。 4)材料处理特征 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为改变材料或切削性能,需要安排材料的热处理工序。 3.其它特征 主要反映检验和后续处理等辅助工 序的有关信息。 1)检验特征 检验特征反映两大类检验内容,即精度类(尺寸、形状、位置、表面质量等)和性能类(硬度、缺陷、耐压、密封性等)。 试验研究 Ξ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 o.98K JB460003)

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技术介绍、特色

第一章前言 1.1商用空调行业发展综述 商用空调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0多年的应用时间,然而真正引起国内企业关注还是近几年。目前国内市场家用空调领域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价格战连绵不断,在家用空调领域几乎已经无利可图的企业纷纷开始在中央空调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 2003年商用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将达到85亿元,2005年达到200亿元以上。市场空间迅速巨大,而利润至少是40%以上。这对于众多在市场上艰难逐利的企业,尤其是仍在价格战中挣扎的家电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其诱人的。 与家用空调行业相比,中央空调仍保持较高利润空调,这使得由原来约克、大金、开利等国外品牌所占领的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开始发生变化,国内一些品牌也纷纷进入这个领域。 1.2中国商用空调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空调生产制造大国。2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空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过美国,在90年代末期,超过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空调器制造基地,产销量居世界首位。2002年我国空调器产业完成销售额接近700亿元,总产量超过3050万台,在全球比重占到60%。空调产业是典型的全球性产业,1993年以来,空调器出口量以平均66%的速度在增长,成为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2002年,我国空调器出口量超过800万台,出口额接近13亿美元,经过十年努力,中国的调产业竞争力也有极大增长。 中国空调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能力,优势有限,而且与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差距也显而易见。虽然空调出口增长速度超常,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

PX特性与生产工艺

PX特性与生产工艺 一、定义 对二甲苯是1,4-二甲苯(1,4-dimethylbenzene)的简称,其英文名又可以写为para-xylene(PX)。对二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合成原料,对发展合成纤维具有重要作用。 二、PX的产品特性与用途 1.PX的产品物性 对二甲苯(PX)是片状或棱柱体结晶,具有芳香气味,熔点为13.26℃,沸点138.5℃,相对密度0.8611(20℃),0.8541(28℃),折射率1.4598(20℃),闪点23℃。蒸汽压799Pa(20℃)。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丙酮和苯混溶。与稀硝酸作用生成甲苯酸,与三氧化铬作用生成对酞酸。爆炸极限1%~6%。具有毒性,在空气中对二甲苯含量达到0.17×10-6便能闻到臭味,高浓度度的对二甲苯蒸汽,可损伤粘膜刺激呼吸道,还呈现兴奋和麻醉作用。甚至可能造成血性肺气肿。若不甚口服对二甲苯溶液,会引起呕吐,最好的处理办法是立即饮液体石蜡。 2.PX的产品用途 对二甲苯主要用于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PTA是生产聚酯纤维、树脂、薄膜等产品的主要原料。用于制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是对二甲苯的另一个应用领域。也有少量对二甲苯在除草剂和联对二甲苯中用作溶剂。对二甲苯主要是从含有邻二甲苯(OX)和间二甲苯(MX)和混合二甲苯中分离出来,其系列产品如图所示: 三、PX产品生产工艺 生产对二甲苯(PX)已经有多种不同的工艺,以石油为原料的主要有抽提法和甲苯歧化法。抽提法有UOP的Isomar和Parex工艺、Axens的Eluxyl工艺、ExxonMobil 化学的XyMax工艺;甲苯歧化法有UOP的Px-Plus法、ExxonMobil化学的PxMax法。以液化石油气为原料生产PX的工艺有由BP和UOP合作开发的Cyclar工艺,首套工业化装置已在沙特阿拉伯Yanbu的IbnRushd厂建成,并于1999年投产。 1.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法 此方法可制得混合二甲苯,从中可以分出需求量最大的对二甲苯,由两分子甲苯反应可以生成一分子苯合一分子混合二甲苯;由甲苯合三烷基苯进行烷基转移可生成二甲苯。目前,已工业化的有ARCO公司的二甲苯增量法、Tataray公司开发的方法合Mobil公司开发的TDP方法。 2.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对二甲苯法 近年来,Mobil公司采用甲苯甲醇烷基化,直接生成对二甲苯的新工艺。该公司使用了改性ZSM-5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烷基铵型沸石分子筛),反应温度为400~600℃,甲苯与甲醇之比为1:1(摩尔比),重量空速为1-5,甲苯转化率为37%,二甲苯理论收率为100%,对二甲苯在混合二甲苯中约占97%。 3.对二甲苯分离 对二甲苯通常从石油催化重整、裂解汽油和炼焦副产汽油中含有的二甲苯经过分离得到,不同来源二甲苯异构体的分布也不同,如表1所示: 表1 各种来源C8芳烃的组成 组成,%(w) 催化重整蒸汽裂解媒焦油甲苯歧化 对二甲苯20 15 10 26

各种企业特性

各种企业的行业特性 一、流程性企业 (一)流程性企业行业特性: 流程工业主要通过对原材料进行混合、分离、粉碎、加热等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原材料增值。它主要包括啤酒、化工、炼油、制药等,最终产品类型有固体、液体、能量和气体,通常以批量或连续的方式进行生产。流程行业的生产单位和销售单位是不统一的,具体特点如下: 1. 产品结构 流程企业的产品结构与离散行业有较大的不同。首先 ,上级物料和下级物料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能随温度、压力、湿度、季节、人员技术水平、工艺条件不同而不同。例如,发酵液与微生物的代谢物--青霉素的关系就不是一个完全确定的关系。在流程ERP中,采用配方的概念来描述这种关系,其含义除了进行物料计划之外,还可用作企业的考核技术指标。其次,在每个工艺过程中,伴随产出的不只是产品或中间产品,可能细分为主产品、副产品、协产品、回流物和废物。描述这种产品结构的配方还应具有批量、有效期等方面的要求。 2. 工艺流程 流程工业企业的特点是品种固定,批量大,生产设备投资高,而且按照产品进行布置, 通常设备是专用的,很难改做其他用途。 3. 物料存储 流程工业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通常是液体、气体、粉状等。因此,存储通常采用罐、箱、柜、桶等进行存储。并且多数存储的数量可以用能转变为电信号的传感器进行计量。 4. 自动化水平 流程工业企业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技术成熟,控制生产的工艺条件的自动化设备比较成熟,例如,DCS、PlC,因此,生产过程多数是自动化,生产车间的人员主要是管理、监视和设备检修。 5. 生产计划管理 流程企业由于主要是大批量生产,订单通常与生产无直接关系。企业只有满负荷生产 ,才能将成本降下来,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因此,在流程工业企业的生产计划中,年度计划更具有重要性。年度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决定了企业的物料平衡,即物料采购计划。一般情况下,企业按月份签订供货合同以及结算货款。每日、每周生产计划的物料平衡依靠原材料库存来保证和调节。 6. 设备 流程工业的产品比较固定,而且一生产就是十几年、几十年不变,而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产品寿命相对要小得多。因此,体现在生产设备上,流程企业的设备是一条固定的生产线,设备投资比较大,工艺流程固定。生产能力有一定的限制,生产线上的设备维护特别重要,不能发生故障。只要一发生故障,就损失严重。离散加工业则不是这样,可以单台设备停下来检修,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生产。 7. 批号 流程工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有各种协产品、副产品、废品、回流物等,而且对物资的管理需要有严格的批号。例如,制药业中的药品生产过程要求有十分严格的批号记录 ,从原材料、供应商、中间品以及销售给用户的产品,都需要记录,当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批号反查出是谁的原料、哪个部门、何时生产的,直到查出问题所在。而离散制造业却不存在这种要求。正是由于流程工业企业独有的特点,决定了流程行业对ERP的特殊需求。

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的特性

1 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的特性 与离散性制造业相比较,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具有如下特性: 1)流程制造业是连续的流动生产,即一系列批量紧跟着加工,物料流经一系列阶段。其所有产品的工艺路线类似。在增值的计划过程中,流程和能力起决定作用。 2)流程制造业面向库存、根据预测组织产品的生产。 3)流程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呈阶段性,产品的结构呈发散性,在产品生产的任何阶段上都可以有能源、机械、以及原材料的投入,也可以有副产品、联产品以及中间形态产品的产出。 4)由于产品生产的阶段性,流程制造业采用流程队列(Process train)把流程结构描述为一系列阶段,阶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计划,阶段又可以由若干步骤组成。 5)流程制造业可以以排产计划作为授权生产的依据,而不必使用生产订单。 2.2 流程排产方法 排产的计算可以使用处理能力优先的排产过程或物料计划优先的排产过程。

处理能力优先的排产过程是指首先按照设备的处理能力排产,然后检查相应于排产的产出量是否在事先指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之内,如果突破了事先指定的范围,则对排产进行调整。 物料计划优先的排产过程在逻辑上类似于离散制造业的排产过程。首先作出物料需求计划,然后检查是否有和物料计划相匹配的足够的处理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则相应地调整物料计划。 可以使用向后排产、向前排产或混合排产方法为流程队列作排产计划。 2.3 流程制造业ERP系统功能特性 由于流程制造业与离散制造业的区别,它所需要的ERP功能也有很多不同: 1)与配方和流程相关的功能 (1)指定多阶段的生产流程,并把多项投入和产出与流程的每个阶段相连接的功能。 (2)将过程控制条件与生产流程相联系的功能。 (3)定义兼容性代码的功能,通过这种代码可以确定哪些产品可以存放在同一个容器内,或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而不必清洗存储罐或流程导

VCM生产工艺及特点

VCM 生产工艺一、生产工艺分类:VCM生产按生产工艺分有:电石法(天然气乙炔法)、联合法、氧氯化法和平衡氧氯化法。几种生产工艺相比,电石法和联合法具有能耗大、成本高、汞污染和电石渣严重等缺点。平衡氧氯化法在生产过程中氯化氢是平衡的,不需由外部进入,具有规模大、能耗低、经济效益好、有利于环保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和经济的生产方法。 拥有氧氯化生产的主要专利厂商有日本三井东压、德国HOECHSTEVG SOLVAY 美国GEON DOW PPG等。 我国VCM的生产始于1958年。2001年采用平衡氧氯化法生产PVC 的总能力为87万t/a,其中上海天原氯碱股份有限责任公司(30 万 t/a)、齐鲁石化公司(23 万t/a)、北京化工二厂股份公司(16万t/a)、渤海化工集团大沽化工厂(10万t/a)、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万t/a)等成为我国VCM和PVC生产的大型骨干企业。二、生产工艺特点:本项目具有乙烯和氯气两种原料,将采用平衡氧氯化法工艺。 平衡氧氯化法生产VCM主要由直接氯化、氧氯化、EDC裂解和精馏、VCMt馏等部分组成。 1、直接氯化单元 乙烯与氯气在三氯化铁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氯乙烷(EDC),根据反应条件和EDC的不同出料方式分为高温氯化和低温氯化二种技

术。 ⑴咼温氯化 乙烯和氯气采用低压和90C左右进行直接氯化反应。高温氯化生产的特点是:EDC气相塔顶出料不带走催化剂,所以无需补加,也无需水洗脱铁和干燥,无废水产生;产品EDC屯度高, 可不经精制直接去裂解;反应热移出方便、热效率高。不足之处是所有与液体接触的设备都需使用合金钢、不锈钢材料,投资较 高。 ⑵低温氯化 乙烯和氯气在50C左右进行反应,EDC液相出料,反应生成热由较复杂的外循环冷却器导出,EDC需经水洗除催化剂、碱洗和干燥,流程较长。低温氯化的特点是消耗催化剂多,需经常补 充,但新型的氯化反应器则不存在催化剂补充问题。反应热不能 利用,能耗大。有一定的尾气损失,尾气中含氧必须用氮气稀释,造成氮气消耗的增加。该法的优点是设备结构简单,采用碳钢制造,设备投资可以减少。目前,传统的低温氯化技术已基本被淘汰。

化工行业特点

化工行业特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化工行业特点 化学工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大、废弃物多的产业,也是技术创新快、发展潜力大的产业。我国加入WTO在即,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化学工业既有发展机遇,也面临较大挑战。 有利的方面有:一是化学工业生产能力和产量基数较大,有十余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二是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三是中国市场潜力较大,具有市场本地化的优势。 不利的方面有:我国化学工业生产技术较落后,生产规模小而分散,资本实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弱,营销网络还未完全建立。 归纳起来,化工行业有以下特点: ◆化工行业属于连续生产工种,属流程型行业,各生产环节直接相互依存。生产过程是靠调节工艺操作参数实现,控制信息要求及时、稳定、可靠。因此,流程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长周期是节能、稳定、高产的重要保障。 ◆流程工业存在着周期性全局停工检修程序。检修质量及内容决定了生产装置的运行状态。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省钱、省力的大修计划,关键是日常对生产全过程的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集成全过程生产信息为大修提供科学的检修依据,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同时,工艺反应过程中存在着能耗、物耗,相对而言是孤立、分散的,协调各装置的生产,形成优化调度,它对生产安全、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就化工行业的产品而言,一般具有有毒、危险等特性,产品专业性强。化工企业对原物料及产成品的管理相当严格。物料及产成品的任何闪失、任何差错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运作及生产的正常秩序。由于手工操作容易出错,经常会造成账面与仓库实存数不符,以致造成企业员工的高度紧张。如何合理科学地分类和管理,便于采购部门单据录入,销售部门查寻和仓库部门记录、统计、分析和收发货等业务的完成,显得非常重要。

简述先进制造工艺的定义与特点

简述先进制造工艺的定义与特点 一、引言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等各项先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提高竞争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形成的- 一个高新技术群,经过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结构。先进制造技术是当今生产力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论文大全。它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学技术的各个学科提供装备、I 具和检测仪器的重要任务,成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些尖端科技,如航空、航天、微电子、光电子、激光、分子生物学和核能等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如果没有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起源 “先进制造技术”一词源于美国。二战结束之前的制造技术,可以统称为传统的制造技术,美国制造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当时国际环境背景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了支强大的研究开发力量,强调基础和学研究的重要性,忽视制造技术的发展。至20 世纪70 年代,随着日、德经济的恢复,美国制造业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汽车业等行业的霸主地位,遇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大大落后于日、德,美国经济滞胀,发展缓慢。而日本在过去几十年内不断主动地采用制造新技术,已使其成为制造业公认的世界领。在此背景下,美国反思了制造技术同国民经济、技术与国力的至关重要的相互依赖关系,强调了制造技术的重要性,明确了社会经济目标的关键是技术的重要性,制定了国家关键技术计划,并对其技术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与此同时,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全面推动了制造技术的飞跃发展。由于经济和增强国防的需要,在剧烈的市场竞争的刺激F,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新发展起来的科技成就相结合,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逐步形成并发展。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地吸收机械、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敏捷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从本质上:可以说,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的有机融合。与传统的制造技术比较起来,当代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其高效率、高质量和对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为主要特征。它贯穿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及使用维修等全过程,成为“市场一产品设计一制造一市场”的大系统。而传统制造工程一般单指加工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管理技术等的最新成果,各专业、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其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它是技术、组织与管理的有机集成,特别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及合理化。先进制造技术又可看作是硬件、软件、人和支持网络(技术的与社会的) 综合与统一。先进制造技术并不追求高度自动化或计算机化,而是通过强调以人为中心,实现自主和自律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相互协调性。先进制造技术高度开放、具有高度自组织能力的系统,通过大力协作,充分、合理地利用全球资源,不断生产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先进制造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提供用户所希望的产品,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并取得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 四、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两个支柱,而现代管理技术要以先进制造哲理为基础。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科学技术,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科学技术又会产生不

制造业业务流程与需求分析

制造业业务流程与需求分析 本章导读: 本章首先从企业管理历史的发展谈起,介绍了与大规模生产模式相适应的科层制管理的特点以及与现代企业管理的不适应之处;接着介绍了波特的企业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将企业经营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两大部分。然后分别介绍了基本活动中的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管理和辅助活动中的财务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职能;由于成本在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特别将成本管理作为独立的章节。通过上述章节的介绍使学生对企业管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最后从价值链的角度阐明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对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 1、了解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的内容。 2、了解制造业企业核心的业务流程及职能,对企业管理的过程有一个级别的了解。 3、了解我国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概念: 科层制价值链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

第一节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 (一)企业管理发展的历史回顾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农业经济时代到工业经济时代的发展,而今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企业管理的目的是打造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18世纪产业革命把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时代推入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机器和电力的使用,工业生产从手工业作坊向大规模生产方向发展,生产组织和协同关系越来越复杂。工业化初期的特点是短缺经济,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管理的重点就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和设备成本并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出量,进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的劳动分工原理,经过分工的工人各自负责产品的一个工序,比每个工人都独自完成全过程生产的效率高几百倍。美国汽车业的先锋亨利·福特(Henry Ford)将劳动分工的概念应用到汽车制造上,并由此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大规模生产从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现实。福特根据劳动分工原理化解汽车装配工作,把它拆成一系列毫不复杂的任务,使每个工人的工作都非常简单易学。然而,人员协调和工人工作成果的组合过程却因此而变得非常复杂。 劳动分工的理论应用到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上,导致了企业管理部门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组织模式。企业等级结构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即当组织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必须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保证有效领导。工业革命初期,“科层制”以其动作稳定、持续并可预见的特点,盛行一时。这种注重纵向分工、强调命令控制的高耸式等级体制在今天的企业中都能找到其踪影。科层制组织模式是与大规模生产模式相适应的,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 科层制中组织层次过多会引起沟通成本的剧增,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延长了信息沟通的渠道,从而增加信息传递的时间,导致了商机的延误和决策过程的失误。 此外,在科层制管理体制下,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和共享信息的手段,信息的相对封闭造成沟通不畅,企业经营流程被割裂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职能板块,各子单位往往会精心构思自己的行为,追求局部最优和小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使自己的目标凌驾于整个组织的目标之上,形成了多头利益目标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这种分散主义和利益分歧,或许能够实现局部利益的提高,但却弱化了整个组织的功效。 到二十世纪中期,短缺经济的状况已经大大改观。为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注重对内部各个环节的改善。这一时期,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实践和方法应运而生。例如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生产JIT、并行工程SE等。这些对企业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改善的方法,如果实施得当,也会明显改善企业的管理绩效。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方法都有是面向企业业务管理的各个单一环节,而不是面向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

化工行业特点

化工行业特点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化工行业特点 化学工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大、废弃物多的产业,也是技术创新快、发展潜力大的产业。我国加入WTO在即,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化学工业既有发展机遇,也面临较大挑战。 有利的方面有:一是化学工业生产能力和产量基数较大,有十余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二是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三是中国市场潜力较大,具有市场本地化的优势。 不利的方面有:我国化学工业生产技术较落后,生产规模小而分散,资本实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弱,营销网络还未完全建立。 归纳起来,化工行业有以下特点: ◆化工行业属于连续生产工种,属流程型行业,各生产环节直接相互依存。生产过程是靠调节工艺操作参数实现,控制信息要求及时、稳定、可靠。因此,流程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长周期是节能、稳定、高产的重要保障。 ◆流程工业存在着周期性全局停工检修程序。检修质量及内容决定了生产装置的运行状态。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省钱、省力的大修计划,关键是日常对生产全过程的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集成全过程生产信息为大修提供科学的检修依据,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同时,工艺反应过程中存在着能耗、物耗,相对而言是孤立、分散的,协调各装置的生产,形成优化调度,它对生产安全、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就化工行业的产品而言,一般具有有毒、危险等特性,产品专业性强。化工企业对原物料及产成品的管理相当严格。物料及产成品的任何闪失、任何差错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运作及生产的正常秩序。由于手工操作容易出错,经常会造成账面与仓库实存数不符,以致造成企业员工的高度紧张。如何合理科学地分类和管理,便于采购部门单据录入,销售部门查寻和仓库部门记录、统计、分析和收发货等业务的完成,显得非常重要。

冷鲜肉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流程(精)

1冷鲜肉的概念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肉主要有,热鲜肉、冷冻肉和冷鲜肉(又称冷却排酸肉3种。热鲜肉就是现宰现卖,未经任何降温处理的鲜肉,在市场上占有的比例较大。此种肉的缺点是动物宰杀后肉温高,不可能包装,裸肉摊售,成为细菌的温床,污染肉源。且该肉品质下降,肉的硬度增加10~40倍,干燥、缺乏弹性、嫩度降低,风味、口感不佳。冷冻肉,通常是把肉在-18℃以下冷冻,食用时再解冻,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肉中细胞的破裂和水分的流失,影响肉的口味。冷鲜肉又称排酸肉,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的生鲜肉。 冷鲜肉吃起来安全、卫生、味道鲜美、口感细嫩、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冷鲜肉有其特有的成熟规律,也就是说,屠宰后的畜禽胴体肉质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理化变化,相继出现僵直、解僵软化的过程,结果使肉柔软多汁,并产生特有的滋味和气味。我们把这一系列使肉变柔软多汁和风味提高的过程称为肉的成熟,在工业上称为肉的排酸,此过程通常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也叫冷却排酸。该过程依畜禽种类不同和温度不同所经历的时间也不同,普通环境下,从屠宰完到成熟好,猪肉需要3~5小时,羊肉需要5~7小时,牛肉需要10~14小时。 2冷鲜肉的特点 排酸过程使冷鲜肉具如下特点:①长期在0~4℃的冷却温度下,酶的活性和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3.3℃时,病原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杆菌就停止繁殖,肉毒酸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不再分泌毒素,避免了肉质腐败,确保了肉类的安全卫生;②冷却肉在冷却环境下表面形成1层干油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阻止微生物侵入及在肉的表面繁殖;③成熟期的延迟使肌肉组织的纤维结构发生变化,更易咀嚼和消化,吸收利用率也高;④更营养,口感更好,排酸过程中,核蛋白三磷酸腺苷分解最终产生磷酸和次黄嘌呤,使肉的香味增加;蛋白质中肌凝蛋白在酶的影响下产生谷

流程行业和离散行业的区别

流程行业与离散行业的差别 MES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具体情况,以谋求最合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企业的生产方式,主要可以分为按定单生产、按库存生产或上述两者的组合。从生产类型上考虑,则可以分为批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从产品类型和生产工艺组织方式上,企业的行业类型可分为流程生产行业和离散制造行业。 典型的流程生产行业有医药、化工、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制造、能源、水泥等领域。这些企业,主要采用按库存、批量、连续的生产方式。典型的离散制造行业主要包括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这些企业,则既有按定单生产,也有按库存生产;既有批量生产,也有单件小批生产。 MES系统,无论从功能模型还是信息模型以及相关技术上,都覆盖了流程生产行业和离散制造行业。但是,无论从工艺流程还是生产组织方式方面,流程生产行业和离散制造行业都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在MES具体实施上,要根据行业特征区别对待。 流程生产行业,主要是通过对原材料进行混合、分离、粉碎、加热等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原材料增值。通常,他们以批量或连续的方式进行生产。而离散工业主要是通过对原材料物理形状的改变、组装,成为产品,使其增值。在MES需求、应用环境等诸多方面,两者都有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结构不同 离散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可以用“树”的概念进行描述——其最终产品一定是由固定个数的零件或部件组成,这些关系非常明确并且固定。流程企业的产品结构,则有较大的不同,它们往往不是很固定—上级物料和下级物料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能随温度、压力、湿度、季节、人员技术水平、工艺条件不同而不同。 在流程生产行业MES中,一般采用配方的概念来描述这种动态的产品结构关系。其次,在流程生产行业每个工艺过程中,伴随产出的不只是产品或中间产品,还可能细分为主产品、副产品、协产品、回流物和废物。MES在描述这种产品结构的配方的时候,还应具有批量、有效期等方面的要求。 工艺流程不同 面向订单的离散制造业,其特点是多品种和小批量。因此,生产设备的布置不是按产品而是按照工艺进行布置的。例如,离散制造业往往要按车、磨、刨、铣等工艺过程来安排机床的位置。因为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都可能不一样,而且可以进行同一种加工工艺的机床有多台。因此,离散制造业需要对所加工的物料进行调度。并且中间品需要进行搬运。 流程生产行业企业的特点是品种固定,批量大,生产设备投资高,而且按照产品进行布置。通常,流程生产行业企业设备是专用的,很难改作其他用途。MES系统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生产设备布置的特点,做好配置。

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技术介绍、特色

商用空调生产工艺技术介绍 一、生产工艺流程: 1、热交换器(也称两器、指蒸发器和冷凝器)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2、空调产品组装生产工艺如下:(1).室外机组装生产工艺:

二、生产工艺特色: 青岛日立商用空调生产车间采用从日立引进的成熟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主要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均为日本进口。 (一)、热交换器(也称两器)生产设备及工艺: 1、冲片机和冲片模具:本设备和模具为全部为日本进口,设备模具厂家日高精机株式会社是日本专业生产冲片模具的厂家,其生产的冲片模具技术水平(技术优势)在世界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本工序采用亲水铝箔,经精密模具高速冲片,形成波纹形双面桥形翅片,此种材料的片型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整机性能,同时可提高空调的使用寿命。 2、长U弯管机:本设备主要是日本进口设备,其技术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本工序采用薄壁内螺纹铜管加工U型管,此种内螺纹铜管能改善制冷剂在管路系统中的流动状态,从而提高其换热效率,它比一般光滑管可提高换热效率20%~30%左右。 3、胀管机:本设备主要是日本进口设备,其技术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本设备采用高光洁度球型胀头对工件进行胀管,保证了铜管与翅片孔之间的合理过盈量,同时避免了胀管过程中胀头对铜管内螺纹部分的破坏,保证了胀管后产品的质量。 4、脱脂干燥炉:由于产品循环系统中的残留油分会对空调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需对热交换器进行脱脂干燥,本工序就是对胀管完成的热交换器半成品进行高温脱脂干燥(脱脂温度为150~160℃),以去除工件翅片表面和铜管内部的挥发油,工件经过脱脂干燥后,可使其铜管内部的残油量在3mg/m2以下。 5、热风干燥炉:由于空调循环系统内部冷媒中如果混入过多的水分,会严重影响到空调的整机性能,本工序的作用就是去除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热交换器组件、配管等系统零部件内部的水分,零部件经本工序去水干燥后,可保证工件内部残留水分量60ppm在以下。 6、热交换器折弯机:本设备是日本进口设备(专业设备厂家生产)。本工序是对热交换器组件进行不同形式(L型、U型、O型)的折弯,设备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产品采用专用折弯模具,有效保证了不同产品折弯角度的一致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7、自动焊接机:本设备是日本进口设备(专业设备厂家生产),本工序是对热交换器组件进行弯头的自动焊接,焊接时采用氮气保护,有效的保证了工件的焊接质量。 8、真空箱式He检漏设备:本工序是对热交换器组件进行耐压气密性检查,以检查工件有无泄漏(主要是各焊点处)。检漏时是将工件内部充入3.3MPa 或4.15 MPa的高压混合He气,在真空的环境中(真空箱内部)采用He检漏仪对工件进行检漏,设备检漏精度可控制产品出厂后冷媒泄漏量在2g/年以内。 (二)、生产线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介绍: 青岛海信日立共有整机组装线10条:分别为室外机W1线(生产SET-FREE mini系列4~6HP,IVXmini系列3~5HP,单元机系列3~5HP)、室外机W2线(生产SET-FREE系列5~22HP,店铺机系列8~10HP)、室外机W3线(生产SET-FREE系列24~32HP机)、室外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