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

课题

课题
课题

课题:《快乐老家》教学设计

繁华中学

徐敏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快乐老家》和利用自制打击乐器参与伴奏,让学生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并能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2、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节奏特点,尝试创作歌词,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打击乐器参与伴奏的方法。

教学重点:

自信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休止符。

教材分析:

《快乐老家》是近几年来深受广大青年朋友喜爱的优秀通俗歌曲之一,由浮克作词作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旋律平缓,容易上口。歌词通俗易懂,亲切自然。音域不宽,很适合七年级学生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向快乐出发》MTV,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律动。

(https://www.doczj.com/doc/c74106801.html,/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2&word= %CF%F2%BF%EC%C0%D6%B3%F6%B7%A2mv)

二、教学导入:

师: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快乐,人们表达快乐的方式有很多,唱快乐的歌曲是表达快乐心情的最直接的方式,你会唱哪些表达快乐心情的歌曲?能为同学们唱上其中的几句吗?

三、新课教学:

师:小小少年,没有烦恼,小小少年,心比天高,祖国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在这里幸福快乐的成长,让我们手拉着手唱着快乐的歌曲,向快乐出发。

1、听一听:听赏《快乐老家》,感受其旋律的特点。

(https://www.doczj.com/doc/c74106801.html,/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快乐老家%20陈明)

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和快乐的渴望。

3、唱一唱有感情的歌唱《快乐老家》,解决歌曲中较难的节奏。

①跟老师的琴声小声哼唱。

②有感情的演唱,可以增加拍手和摇头的动作来体会快乐的情绪。

③解决难点——切分节奏、休止符。

④大胆演唱,教师指挥。

⑤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演唱。(可轮唱、领唱、独唱等)

4、奏一奏:学生尝试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为了让我们的演唱更丰富多彩,我们来为歌曲配上打击乐伴奏,请同学们展示你们在课前自己制做的乐器,请几个小乐手来组成一个小乐队来为我们的歌唱伴奏吧。

5、创一创:按照歌曲的节奏创编歌词。

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不少快乐的经历,请同学们尝试着把你最快乐的经历按照歌曲的节奏写成歌词和大家一起分享吧。我相信你们个个都是优秀的词作家。

6、演一演:学生演唱自己作词的《快乐老家》,各组进行评价,评选最佳创作

小组及个人。

四、课堂小结:

拥有一种快乐的心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有色彩,也会使我们的学习更

轻松,更有效率,快乐既是一种心态,同时也是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一种目标,我们应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待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快乐。让我们唱起快乐的歌曲,敲打快乐的节奏,一起向快乐出发。

史上最全的外语类科研项目申报干货汇总.

Part One 宏观指导 彭青龙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外语教学方法、专门用途英语、其他外国文学研究、其他外国社会文化 主持项目:独立主持课题十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澳大利亚政府基金项目两项等。 Q: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选题指南来进行选题? a.课题申报者应仔细研究课题指南,深刻领会其内涵和外延,确定适合自己的选题。国家项目课题指南往往反映的是最前沿或者最基础却尚未解决好的研究问题。 b.国家项目课题指南每年都会有变化,课题申报者可以对比研究近两三年课题指南的变化,较往年有变化的地方通常是国家特别希望在这个领域内进行着力研究的问题。 Q:如何判断某一个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可否举例说明? 一个课题的学术价值体现在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而课题的创新往往体现在观点创新或是方法创新两个主要方面。如,某课题一般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而本人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两种方法,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创新,方法创新也可理解为新路径或新视角。创新往往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创新。Q:国家课题的选题与一般学术论文选题区别在哪里? 国家课题往往是各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成果受众面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也具有相当的示范性。国家课题一般是集中某一重要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探讨,更具系统性和逻辑性,其成果至少应该是系列论文而非单篇文章。Q:课题申报书常见问题有哪些? 申报书需要展示的是三个方面,即why, what, how, 即你为什么要做此项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将如何组织实施你的研究。同时,前期积累也很重要。总之,通过申报书,你要能说服评审专家可以将这个项目放心地交给你。 课题申报书中的常见问题有: a. 选题本身存在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申报者对基本概念应有明晰的判断,主概念和子概念之间关系要有逻辑性。 b. 选题过大或过小。有些选题太大,可写成大型系列丛书,但申报书中的论述不够详实,难以支撑。有些选题也很大,但仅以很小的案例做支撑,论证充分性不够,难以令人信服。 c. 文献综述,述而不论。一些申报书中文献综述仅罗列多方观点,却没有批判性的论述,或将自己的论述淹没在描述中,没有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文献综述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要对其进行评价和判断,即哪些观点是得到普遍认同的,哪些观点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本课题研究正是弥补不

一般课题研究方案的写法

一般课题研究方案的写法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案的涵义和特点 课题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研究人员为了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 (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意义 1、保证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保证课题研究步骤有序化。 3、有利于课题论证、评价与管理。 4、是填写申请表的重要基础工作。研究方案是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记载,是申请课题的基础性工作,申请表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研究方案。作为申报表的补充材料 二、课题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研究方案没有统一的格式,不同的课题研究、不同的撰稿人员对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各不相同的。但长期的课题研究,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说来,研究方案要回答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怎样保证研究这样几个基本题。具体分解为以下一些题(即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通常是对所研究的题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探究,并用一个陈述句把它表示出来。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课题名称限制了我们的研究内容。它一般应包括课题研究对象、研究的畴和研究方法三部分。简称课题名称三要素。研究对象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教材或管理方式等等;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 有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副标题进行限制,缩小课题研究围。比如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验研究,副标题“四川个案”,用副标题限制研究围,我们就只需要研究四川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 课题名称的总体要求: 1.常用陈述式句型表述。不能是疑、反句。 2.名称要准确、规。 3、新颖。 4、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要求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的题。 1、研究背景。这部分常常以“题的提出”、“引言”的形式来表述。 (1)时代背景。说明与本课题紧密相关的社会题、人才市场需求、国教育政策法规等等。 (2)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3)当前学校、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题点评。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以及方法论意义。 课题研究意义的撰写是根据研究状况引发而来的,即我们的新观点、新视角、新措施对于现实教育教学的价值。研究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

教科研资料-教育类课题研究中常用的理论依据

教科研资料-教育类课题研究中常用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特点、意志品质,就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学习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

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四、教学理论; 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教学理论根源,到今天依然有重要意义。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 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 五、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六、建模理念; 建模理念认为没有主体性,就没有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目标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外语专项申请书【模板】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 外语专项 申请书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О二О年六月 申请者的承诺: 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协议,遵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填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请如实填写。 二、本表第一项“项目负责人、主要参加者情况”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研究类型:指本项目研究属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研究、综合研究等。 2、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人,不包括科研、财务管理人员。 3、预期成果形式:指最终成果形式,含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其中,论文指内容具有相关性、系统性的,已发表及未发表的论文若干篇。 4、项目完成时间:1-2年。 三、申请人具有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者,不填“推荐人意见”。 四、本表内“申请者(签章)”和“推荐人姓名”处须手写,不能打印。

五、本表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成册。 六、本表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加具单位意见,并统一报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XX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邮编:******,电话:(020)********、********。 一、项目负责人、主要参加者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三、项目负责人正在主持的其他项目 四、推荐人意见 五、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doc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F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 1、课题名称的表述 课题名称一般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的范畴和研究方法三要素。比如:《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小学生“生本教育”的实践研究》、《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这三个课题中研究对象分别是教学设计、生本教育、学习方法;研究范畴分别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初中学生:研究方法分别是操作性、实践(即行动研究)、调查。当然,课题名称的践述有时也可以省略研究方法: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研究》。课题名称的表述常用陈述句型,名称要正确、规范、新颖,句式要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Pl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会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我校省“十五”重点课题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邛i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仍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为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是针对新课程理念与现实教学设计的游离,解决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全方位地落实新课程理念;二是针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程”设计,解决如何创新为人的发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东台市第一小学缪素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把“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称作“四基”。课程目标的变化,引起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反思课堂教学,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本身的重视,忽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的长效性目标。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的经验所替代,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思想守旧。一部分教师对过去所提的“双基”都搞不楚,更何况说现在所说的“四基”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手握“旧船票登上新客船”,学生的“伪经历”、“被经历”现象时有存在,使得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常常游离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边缘,成为学生“随机而遇”、“碰巧发生”的幸运之物。 应试情结。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检测的都是显性的知识点,新的“双基”没法考或很少考,因此不去关心什么是“基本活动经验”、不去关注“过程教学”、怎样去实施活动经验的教学。 教学惰性。教材中有很多的操作性的活动(如“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等,像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等,以及概率统计中的可能性内容),都与学生操作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关,教学时,有的教师怕麻烦怕影响时间怕课堂失控,或一带而过、浅尝辄止,或纸上谈兵、死记硬背。 课程目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现状,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实践、探索一条“低耗高效”的现代小学数学教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从何而来,即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这是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宗旨所在。问题的提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论证,即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情况及情况综述。 (三)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一)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等。 (二)理论假设:即对事物因果关系所作的一种推测,也就是对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的一种预测。假设在表述上有四个要点: 第一,明确。假设一般是陈述句或复合句,必须包含两个以上变量间关系的推测。 第二,新颖。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三,合理。符合求真、求善的要求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可测。能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标准来验证。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如前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一般可划分为总 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大类:可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研究对象情况及研 究力量的可行性出发进行选择。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说,多采用抽样研究方式。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能代表总体的样本进行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

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方案设计中要对抽样的原则和步骤加以说明。若是实验研究, 则需对实验班与控制(对照)班的确定原则、方法加以说明。 (二)研究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方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内涵和 外延清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并能够检测。 五、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是在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研究变量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子课题为总课题服务,既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构成统一的整体。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测试、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说明变量的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志变量变化的标准(即指标)。对 于实验研究,应对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作出具体的说明。 六、研究步骤 设计研究步骤,就是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即对研究的具体

英语课题立项申报书详解

伊川县江左镇中基 础教育教研课题 立项申报书 学 科 分 类_____初中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题 名 称_多媒体课件优化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实践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___ 刘志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题 组 成 员_韩世伟 程会英 黄爱香 杨玉温 端木梦梦 主持人工作单位____ 伊川县江左镇初级中学_________ 申 请 日 期__ 2014年12月10日 伊川县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 立项编号 ?yckt160803 学科代码 08?

填表说明 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和中心校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二、封面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每项课题主持人限1人;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至少2人,最多5人。 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请用A4纸双面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1份。 四、请用钢笔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五、伊川县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赵康卷电话:

?一、基本情况 ? 二、 课题 设计论证 课题名称 多媒体课件优化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实践研究? 主持人 姓 名 ?刘志刚 政治面貌 党员? 性别 男? 年龄 41 行政职务 教导主任 专业 职称 中一? 学科 专业 英语? 学历 学位 本科 起止时间 2014年 12 月 10 日至 2015 年 12 月 10日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伊川县江左镇中 邮政 编码 471314? 固定电话 E-mail 移动电话 主 要 参 与 者 姓 名 性别 年龄 专业 职称 学科 专业 学历学位 工作单位 韩世伟 男? 48 中二? 初中英语 本科 伊川县江左镇中 程会英 女? 40 中二? 初中英语 专科 伊川县江左镇中 黄爱香 女? 37 中二? 初中英语 本科 江左教育? 杨玉温? 女? 41 中二? 初中英语 本科 伊川县电力中学 端木梦梦 女? 26 中二? 初中英语 本科 伊川县江左镇中 预 期 成 果 (在选项上打“√” 或加粗) A .专着 B.研究报告 C.论文 D.其他

关于生命教育课题研究的思考

关于生命教育课题研究的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在培训中提升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课题研究会,加深对课题研究的理解与认识,并以“生命化教育”课题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在各级各类的课题培训中,理论得到充实,理念也得到了提升。 二、生命教育在课程中落脚 虽然目前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课程,但生命教育在其它各课程中的渗透与体现还可以做到,将生命教育在课程中体现是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资源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1、将生命教育与班队活动、主题班会有机结合起来。 2、将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3、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心语室”,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解开心结。 三、生命教育在活动中开展 1、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在参与各种阳光体育活动时,不但强健了体魄,还养成了阳光心态。 2、组织开展了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如,地震应急演练,溺水应急演练,火灾应急演练等等,通过活动,教育学生要镇静应对突然袭来的自然灾害,让学生学会在各类自然灾害中逃生。

3、通过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开展了一些生命教育的小专题教育,如,交通安全教育、校内安全教育、家庭安全教育。 4、利用各种手段或途径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从图书馆、网络等多方面获取教育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生命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渗透 1、开发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使之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调动学生参加生命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理利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可体验的情景下接触大自然、探索生命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3、“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和采访自己亲近的人,才能使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生命教育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中闪耀 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处处都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从而珍爱生命。 1、建立向上的教室文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室文化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课题研究主要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 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 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 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 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 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 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发 展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课题研究 中,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 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特点、意志品质,就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三、学习理 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 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 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 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四、教学理论 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教学理论根源, 到今天依然有重要意义。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 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 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 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 五、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 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既要提高教学质 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 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六、建模理念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1)对课题的理论价值的论证: 激励,就就是激发与鼓励。具体地说,就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到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大批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在学习期间就必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平时要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全面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激励教育,就是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传统的育人方式进行改革,摒弃陈旧的育人观,形成符合现代育人理念的一种形式。该课题从人本主义理论出发,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前提,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教师的态度、情感会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 (2)对课题的实践价值的论证: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想探索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育人理念的变化,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树立全新的育人观,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撑。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师生共同进入实践、创造、升腾的新天地,促使师生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与谐与无限的境界,塑造学校文化,提高学校品位,使学校成为教师精神的家园、孩子们一生中到过的最好的地方。让每一位施教者都学会激励学生,激励学生保持进取的动力,不断地为她们加油,最终把她们送上成功的轨道。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激励中健康成长,让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中完善自我,走向成熟、成功。 (一)支撑理论: 1、现代素质教育理论 本研究就是建立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差异,激励发展,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每个学生自能学习,自能发展,自能创新,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的发展往往并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学生差异的存在,但就是各种智能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九种智力因素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发现这些优势,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天赋才能,得到承认,得到发展,把她们的智慧潜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起来。教学评价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与习得素质的个体差异,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差异地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有差异的成功。 3、学习内驱力理论 奥苏伯尔内驱力理论认为:小学生为了保持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一种把学习

“关于情境教学的若干思考”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关于情境教学的若干思考”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2008.4——2009.12) 林口县第三小学田颖 情境教学是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且在加深体验中陶冶情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儿童的心理品质、智能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起,一但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更为主动、更为丰富、更为深刻,教学就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们情感驱动的主动发展过程。 结合上面的理论依据和课题研究第一阶段的情况,我制定了关于情境教学的若干思考实施研究阶段计划。 一、工作重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 认真阅读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教育刊物,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理论修养。理论学习在本课题研究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将从两方面入手加强学习:一是利用例会或沙龙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每两周一次;二是自学,课题组老师每周看一篇与课题有关的文章,并写下心得体会。 2、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在平日的工作中努力学习,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注重积累与反思。将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自己的教学实例为主要研究载体,切实抓好每一节研究课,组织教师进行真实有效地评价,从而提高课题组成员的业务水平。 3、积极参与培训、教研,拓展视野。 观摩课堂教学、聆听专家讲座,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积极参与各级的教

研活动,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4、积极撰写相关论文,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做好课后反思 二、研究内容 在新课改理和新课标精神的背景下,对“如何创设情境”进行研究。紧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创设情境对学习起直接作用的学习心理、学习情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想象力、质疑能力、感悟审美能力等进行研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心理需要 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挖掘学生潜能。 由于科技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以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而形象愈是鲜明、具体、生动,就愈缩短学生感知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引起联想想象,激发学习的“灵感”。(三)创设质疑情境,促进自主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四)、创设交流情境,促进合作学习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

1+X+证书制度专项研究+2020+年度课题指南

附件1 1+X证书制度专项研究2020年度课题指南 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部署,落实《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等文件要求,着力通过专项课题研究、协同创新,为1+X证书制度目标任务实现、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提供科研与智力支持,特制定本指南。申请人可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选择申报,指南选题如下。 1.“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功能、定位、效力和话语体系研究 主要内容: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系统梳理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评价模式改革脉络,聚焦对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维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研究提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功能、定位和效力,明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国家资历框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培训评价组织等概念与内涵,建构1+X证书制度作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的话语体系和基本语境,为1+X证书制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建议。 研究周期:1年 预期成果:论文3篇(在CSSCI核心库来源期刊发表至少1篇);

专著(或合著)1部;研究报告1篇(不少于5万字)。 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机制研究 主要内容: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实践寻证和教育学价值;1+X证书制度与原“双证书”制度对比研究,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证书制度的比较研究;在职业院校实施“1+X”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提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国际先进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对接院校教学标准的运行机制和政策建议。 研究周期:10个月 预期成果:阶段性研究报告、总报告、论文、专著。论文3篇(在CSSCI核心库来源期刊发表至少1篇);专著(或合著)1部;总研究报告1篇(不少于5万字),阶段性研究报告不少于2篇。 3.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效力和待遇落实的实施路径研究 主要内容:梳理国外资历框架制度发展脉络,结合国内实际,通过调查分析,厘清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研究提出院校内和院校外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备同等效力和待遇、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切实兑现相关待遇的具体政策与保障机制,相关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等具有同一效能的具体实施路径。 研究周期:10个月

经验交流 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常用十大理论依据

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常用十大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是指人们在各种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基础或出发点,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前提条件之一,它与实践依据相对应,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理论依据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依据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理论依据等。现对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最常使用的十大教育理论依据进行梳理、概括,供中小学老师参考。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弗洛、库姆斯和奥尔波特等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先后出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培养革新能力和开放个性为主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其中,罗杰斯所倡导的“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大胆的尝试。 1、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是塑造完美人格。 2、人本主义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3、人本主义教育突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4、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对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 5、注重知识以外的社会经验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

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1、“四育”的基本内涵。 2、德、智、体、美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 3、德、智、体、美各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的差异,但不可偏废。 三、最优化教学理论 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有: 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 2、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 3、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 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 四、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学校中首先是在过一种生活,学习是其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习不再只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或价值,不能只看其对未来生活的作用,必须同时看其现在对主体的意义。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只有承认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育过程中不同方面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明确教师的

小课题研究实践的思考

小课题研究实践五思 胡远明 思考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案例1:高二(9)班常社卫老师的小课题:模仿·创新模式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的促进效果研究。课堂上,常老师以“学习卷”为载体,让学生进行英语模仿写作。课后,常老师谈到希望学生通过模仿写作,最后能够创新写作,即先“临帖”再“破帖”。但操作过程中学生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模仿容易创新难;背诵范文困难;不会使用英语常用句式,等等。 案例2:高二(3)班周莉老师的小课题: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提问类型的调查分析。课堂中,周老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课堂出现“冷场”。课后,周老师向我解释课堂效果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预习。另外一个经过预习的班课堂效果就很好。 在这两则案例中,教师有几个共同特征:在研究过程中都发现了问题或困惑,都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对改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寻求支持。 两位教师以课题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探究、思考、总结,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小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学会了思考和发现新问题,同时在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小课题研究一旦形成研究成果,这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的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思考二:教师需要怎样的课题研究 有一所学校小课题研究的中期评估结束了,这标志着该校小课题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期评估结束后,我们一直在思考: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吗?是为了掌握课题研究的技能吗?还是为了获奖呢?显然,上述三点都不是,至少不全是。之所以让教师做课题研究,我们是想挖掘课题研究背后的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问题意识的形成。中期评估汇报中,大部分老师反映越研究问题越多。研究中问题越来越多,恰好说明大家已经深入到研究之中,发现了很多过去课堂上被忽略的或没有被关注的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每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素质,但很多教师忙于教学,难以意识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就很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提高专项课题指南

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专项课题指南 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专项课题分为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种类型。具体如下: 一、重点项目选题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研究 二、一般项目参考选题 1、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研究 2、国际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指数评估研究 3、粤港澳高校学分互认、累计与转换体系研究 4、粤港澳高校科研成果分享转化机制研究 5、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学院建设研究 6、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课程开放共享研究 7、粤港澳大湾区大学集群发展研究 8、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研究 9、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提升国家身份认同的路径与机制 10、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规模、布局与类型优化研究 11、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12、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研究 13、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14、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研究 15、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学徒制研究 16、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研究 17、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路径机制研究 18、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研究 19、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比较研究 20、粤港澳大湾区学前教育优化发展研究 21、粤港澳大湾区儿童体质与健康促进研究 22、粤港澳大湾区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23、广东省港澳子弟学校布局优化及管理机制研究 24、粤港澳大湾区教师资质互认研究 25、粤港澳大湾区家校共育研究 26、随迁子女在粤港澳大湾区平等接受高中教育和参加高考政策研究 27、粤港澳大湾区民办教育发展政策与机制研究 28、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合作模式研究

课题的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及范例

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及范例 根据青年教师读书组计划安排,本学期最后一次活动拟于1月中旬举行。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根据一定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设计一个课题研究方案。(不带任何资料) 二、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制作一份多媒体课件或电子灯片,用来向别人介绍你的课题。具体参赛要求另有通知。 现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 1、课题名称(题目)。 2、承担单位。 3、课题论证。 4、课题的界定。 5、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6、研究方法。 7、研究对象。 8、研究原则。 9、研究的操作措施。 10、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11、研究的预期成果。 12、研究的条件、经费预算及来源。 13、研究的组织机构及成员。 (来源:《教育科研指南》) 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1、哲学依据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美国哲学教授舍恩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观点,提出了“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舍恩把“反思”与“行动”结合了起来。反思性实践是一种通过反思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模式,它以提高自身职业水平为目的,并对自身的行动进行思考和批判性地分析。 2、心理学依据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提出,“反省”是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人的心灵本身的活动所产生的“反省”同后天获得的经验一样也是认识的源泉。当代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认识智能,即认为人都有自我认识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较能了解自己的感觉,分辨自己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并能有效地运用这种自我认识能力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具有较强的自省和反思能力。这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3、教育学依据 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反也”(《学记》)。曾子曰“吾当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反求诸己,扪心自问”、“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强调人都具有反思意识。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语言、行为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4、方法论依据 “行动研究”和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研究表明,由于行动研究强调提高教师对自己行动的反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反思、研究”,因此,积极进行有效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此外,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成果、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也

关于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doc

关于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龙海二中黄文贤 一、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 “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许多名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完全可以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 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4、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二、什么是课题研究? 对于课题研究有许多定义。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线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其实,真正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只有植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与价值。当前,倡导…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一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