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腺癌csc综述

胰腺癌csc综述

胰腺癌csc综述
胰腺癌csc综述

胰腺癌干细胞

江苏大学黄骏摘要肿瘤是一种单克隆起源,经无限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存在于肿瘤内的极少数细胞,这些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1】,即Hierarchy学说中所认为的肿瘤启动细胞。尽管由于异种移植模型的局限性导致CSC理论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小鼠模型实验和临床上的应用均说明它存在的合理性【21】。

其中,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胰腺干细胞也是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一种肿瘤细胞,随着对胰腺干细胞概念的提出及干细胞和肿瘤起源研究深入,人们认识到胰腺干细胞的异常分化和增值会导致胰腺癌的发生。胰腺癌的起源及致瘤性、恶性程度、耐药性、复发转移等均与胰腺癌干细胞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所以其研究对于胰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及胰腺癌肿瘤干细胞的提出

Al-Hajj指出,CSC是指那些类似于正常干细胞,并且与人类的各种肿瘤的进展和复发直接相关的一组细胞【23】。它具有三项典型性的特征:1,能够自我更新;2,能够产生肿瘤

所包含的各种类型的细胞;3,唯一能够导致肿瘤二次移植的细胞。同时,它还具有独特的表面标记物以及能利用对称/不对称分裂来保存自身。

在几年前,CSC概念的提出饱受争议,但是最初在白血病和骨髓瘤中CSC的发现【24】,随后在其他实质肿瘤,例如乳腺癌【23】,恶性胶质瘤【25】,结肠直肠癌【26】,肝癌【27】和胰腺癌【8】中的发现提供了CSC存在的直接证据。

Chenwei Li 等【5】认为表面标志为CD24+CD44+ESA+的这群胰腺癌细胞就是胰腺癌干细胞。他们在胰腺癌的研究中发现: 胰腺癌细胞中有一表面标志为CD24+CD44+ESA+的细胞亚群, 这群细胞占癌细胞总数的0. 2%~0. 8% , 其致瘤能力比其他的癌细胞强100 倍, 100个CD24+CD44+ ESA+细胞可在胰尾的原位注射中形成与人类胰腺癌免疫组化结果相同的肿瘤, 并具有干细胞特性。

2 胰腺癌干细胞的分选

(1)通过表型分选

肿瘤干细胞与非肿瘤干细胞在形态学上没有差异。区分肿瘤干细胞与非肿瘤干细胞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表面标记。主要有两种手段,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也称流式细胞技术)和磁性激活细胞分选术(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

Li等【5】通过异种移植模型培养人胰腺癌原代细胞,以CD44、CD24、ESA为表面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出0.2%~0.8%表型为CD44+CD24+ESA+的高致瘤性细胞群。并在动物成瘤模型中证实该种细胞具有高致瘤能力。100个CD44+CD24 ESA+细胞注入NOD/SCID小鼠就能产生肿瘤,而104的CD44-CD24-ESA-注入NOD/SCID小鼠才产生肿瘤,104未分选的肿瘤细胞同样可以使NOD/SCID小鼠形成新的肿瘤。

胰腺癌细胞株同样存在CD44+CD24+表型的干细胞。Huang等【6】以CD44、CD24为表面标记在胰腺癌细胞株中分选出CD44+CD24+的高致瘤性细胞,并在裸鼠的体内成瘤实验中证实该表型的细胞的致瘤能力较CD44-CD24-的细胞强20倍。

同时,Olemp ska等【7】发现,在胰腺癌的5个细胞系中有两株表达CD133和ABCG2上调,暗示着CD133可能是胰腺癌干细胞的特异表面分子; 随后,Hermann等【8】也证实了胰腺癌组织中存在表达CD133的肿瘤干细胞群,并且其具有更强的致瘤性。此外,将CD133+CDCR4-和CD133+CDCR4+的胰腺癌干细胞注入小鼠体内,显示CD133+CDCR4—的肿瘤干细胞只能引起肿瘤的形成,却没有引起肿瘤转移,CD133+CDCR4+的肿瘤干细胞可以引发肿瘤形成。并且CXCR4信号通路的失活可以抑制肿瘤的转移。

由此可知以上这些表面抗原均可以作为鉴定胰腺癌干细胞的表面抗原。

(2)SP细胞筛选

在利用Hoechst染料进行造血干/祖细胞的FACS分析时,会发现一群分布特殊的细胞,经过紫外激发后用双波长(450nm和675nm以上波长)监测,可以观测到发出微弱的蓝色和红色荧光,在流式二维点阵图上,呈彗尾状分布在造血干/祖细胞一侧,因此成为(side population,SP)细胞【9】。目前已经在多种组织和肿瘤中发现SP细胞,其具有干细胞的特征,同时在胰腺癌中叶发现此类细胞,黄凤婷等【10】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中分选出SP细胞,并在体外实验中证实SP细胞的“干性”特征,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等。

3胰腺癌干细胞的鉴定

目前,难以从细胞形态学的特点对其进行鉴定,现在的鉴定的方法主要从它的生物学特征在体外培养鉴定,以及通过测定其体外克隆形成能力鉴定。

(1)从生物学特性在体外培养鉴定

有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易呈悬浮球状生长并传代【23】,而与之相对应的,正常细胞则呈贴附生长,死亡细胞呈漂浮生长。此外,通过有限稀释实验和亚克隆培养分析发现本肿瘤球

制成的细胞悬浮液都再次形成肿瘤球,且肿瘤球完全相同,提示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

(2)测定体外克隆能力鉴定肿瘤干细胞

鉴定出肿瘤干细胞注入NOD/SCID小鼠体内,观察其致瘤性。这种在NOD/SCID小鼠体内建模被认为是现在进行肿瘤干细胞鉴定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

4 胰腺癌干细胞的特征

(1)自我更新

肿瘤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有两种分裂方式,一种是对称分裂,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的干细胞,另一种是不对称分裂,一个肿瘤干细胞分裂成一个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未分化的干细胞和一个已分化的子代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借不对称分裂来维持肿瘤干细胞数目的稳定并产生肿瘤。

Li【11】以RT—PCR检测发现相对于正常的胰腺上皮细胞,未分选的胰腺癌细胞SHH分子的表达高 4.1倍。CD44-CD24-ESA-细胞高4.0倍,CD44+CD24+ESA+细胞的表达则高46.3倍。

(2)分化潜能

肿瘤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培养时,其产生的后代细胞具有分化成熟细胞的表型或具有分化成熟细胞的标志。Li【12】,Gou 【11】,以及Singh【13】等学者的实验均表明,包括胰腺癌干细胞在

内的肿瘤干细胞具有分化的能力

(3)致瘤能力

对于一个肿瘤干细胞而言,自我更新和其分化的能力仅应该是它最基础的部分,致瘤能力的强弱对肿瘤干细胞而言则是分外重要的。同时,这也是区分肿瘤干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体内成瘤实验是目前检测所分选的细胞是否为干细胞的主要方法之一【12】。通过将分选的细胞和对照细胞分别接种于相同的免疫缺陷动物如裸鼠体内,根据最终致瘤的大小、时间、数目来鉴定它的致瘤能力。。Hermann等【14】以连续成瘤实验检测CD133+的干细胞的长期致瘤能力。结果发现体内连续传代CD133+干细胞不但没有丧失强致瘤能力,反而增强了侵袭性。

(4)耐药性

肿瘤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耐药性,这也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肿瘤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性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肿瘤干细胞通常情况下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目前大多数抗瘤药物只是针对分裂期的细胞,因此对它的治疗效果不大【15】;②肿瘤干细胞膜上多数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这类药泵蛋白能将肿瘤干细胞内的药物转运出细胞外【16】,从而提高了其抗药性;③Yang【17】等发现,对于肿瘤的某些用药不足的区域,化疗反而能诱导肿瘤干细胞的产

生。

(5)转移与侵袭

转移与侵袭也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侵袭是指肿瘤干细胞离开其原瘤灶组织而侵犯了邻近组织,并在该处继续繁殖生长的过程。转移时一个复杂的多级的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落入血,经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组织浸润,最后肿瘤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和诱导血管生成新的远隔转移灶的过程。

Hermann[8]的研究发现在胰腺癌中,具有两种细胞——具有CD133+的细胞,它的功能主要是维持原发瘤的生长及迁移;以及CXCR4细胞,它同CD133+一样具有使肿瘤形成转移的能力。Hermann在利用小鼠进行试验时也发现,CXCR4信号通路的失活能抑制肿瘤的转移。CXCR4的发现和研究从另一个发面开拓了对于胰腺癌早期治疗的思路。

5 胰腺癌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干细胞在体内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微环境----干细胞龛(stem cell nicle)。它是成体干细胞的集中存储部位,通过特定的细胞外基质和龛细胞提供特殊的微环境,对维持干细胞的高增殖力和诱导定向分化起关键作用.。干细胞龛能够严格指导和控制干细胞的活动。它其中的间质成分与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有重要作用【1】。根据干细胞龛对只能肿瘤干细胞的重要作用,Jin【18】等通过干预肿瘤干细

胞的干细胞龛,改变微环境破坏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抑制其增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另一方面,胰腺癌中氧含量极低,不利用细胞的生长,但是肿瘤干细胞则可能聚集在这些缺氧区,以维持干细胞的稳定及阻止自身的分化【19】。研究表明,缺氧能诱导某些趋化因子的表达,而这些趋化因子对于胰腺癌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如HIF-1和VEGF【20】。

由此可见,研究胰腺癌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和胰腺癌发生、发展、转移等的关系对治疗胰腺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6 胰腺癌干细胞的研究意义

胰腺癌居癌症相关死亡率第四位,是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早期诊断较困难,这就决定了胰腺癌的根治较困难,对于常用的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抵抗性,而唯一有效的whipple手术也具有局限性【21】,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胰腺癌。目前临床现行的治疗方案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无论是放疗还是化疗,通常仅仅是针对肿瘤本身,它能缩小肿瘤组织。只是这种效果仅是暂时的,因为肿瘤根源的肿瘤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耐药性,放疗的方案很难彻底杀除胰腺癌干细胞,这也就给肿瘤的复发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针对胰腺癌及其血管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进步,但在临床上并没有特别重大的突破【21】。

目前最新的治疗手段是利用核苷类似物和吉西他滨化疗,它能改进减轻痛苦和减轻体重的临床反应,但是这种方法依旧不适用全体患者【22】。

而胰腺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则突破了传统的治疗思路,这种“釜底抽薪”的方法相对于原先的“扬汤止沸”更加具有研究意义。即使在治疗初期,肿瘤的体积没有缩小,效果不如原先的方法明显,但是由于其他细胞增殖能力有限,肿瘤会逐渐退化萎缩,并且复发和转移的可能很低。

因此,对于胰腺癌干细胞的研究无论是对深入胰腺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还是判断预后,以及在此基础上再探索对肿瘤的治疗新方法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佳,诸琦,等.胰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国际消化病杂志.Int J Dig Dis,2009,29(4):273-275.

【2】Clarke MF,Dick JE,Dirks PB,et a1.Cancer stem cells—perspectives 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directions:AACR Workshop on cancer stem cells[J].CancerRes,2006, 66(19) : 9339-9344.

【3】Reya T,Morrison SJ,Clarke MF,et a1.Stem cells,cancer,and cancer stem cells[J].Nature,2001,414(6859):105-111.

【4】Hamburger A W,Salmon S E.Primary bioassay of human tumor stem cell[J].Science,1977,197:461-463.

【5】Chenwei Li, David G Heidt , Charles F Burant ,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stem cells.Cancer Res, 2007, 67(3):1030-1037.

【6】Fang D, Nguyen TK, Leishear K, et a1.A tumorigenic subpopulation with stem cell properties in melanomas.Cancer Res,2005,65(20):9328-93237.

【7】Olemp ska M, Eisenach PA, Ammerpohl O, et al.Det-ection of tumor stem cell markers in pancreatic carci-

noma cell lines[J].Hepatobiliary PancreatDis Int,2007,

6(1):92-97.

【8】Hermann PC,Huber SL,Herrler T,et al.Distinct po-pulat ions of cancer stem cells determine tumor growt-h an

d metastatic activity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J].C

ell Stem Cell,2007,1(3):313-323.

【9】Goodell M A, Rosenzweig M, Kim H, Marks D F,et al.Dye efflux studies suggest tha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expressing low or undetectable levels of CD34

antigen exist in multiple species[J].Nat Med,1997,3:13

37-1345.

【10】黄凤婷,张世能,黄奕俊,等.人腺癌细胞系SW1990中肿

瘤干细胞样侧群细胞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华胰腺病杂志,2008,8(6):376-379.

【11】Huang P,Wang CY,Gou SM,et a1.Isolation and biolog ical analysis of tumor stem ceils from pancreatic ade nocarcinoma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24):390 3-3907.

【12】Li C,Heidt DG,Dalerba P,et a1.Identification of pancr eatic cancer stem cells.Cancer Res,2007,67(3):1030-10

37.

【13】Singh SK,Clarke I D,Terasaki M,Bonn VE, et al.Iden tification of a cancer stem cell in human brain tumor s.Cancer Res,2003,63:5821-5828.

【14】Hermann PC,Huber SL,Herrler T.et a1.Distinct populations of cancer stem cells determine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tic activity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J].Cell Stem Cell,2007,1(3):313-323.

【15】向宇宗,李楠.肿瘤干细胞的临床意义.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0,5:571-575.

【16】Staud F,Pavek P.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05,37(4):720-725.

【17】Yang GD,Lu XZ,Fu HY,et al.Chemotherapy not only enriches but also induces cancer cells[J].Biosci Hypot

h,2009,2(2):393-395.

【18】Jin L,Hope KJ,Zhai Q,et al.Cancer eradicates human acute myeloid leukemic stem cell,Nat Med,2006,12:11 67-1174.

【19】Keith B,Simon MC,Hypixia-inducible factors,stem ce-lls,and cancer Cell,2007,129,465-472.

【20】Buchler P,Reber HA,Buchler M,et al.Hypoxia-inducibl

e factor 1 regulates vascular ebdothelia growth factor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Pancreas,2003,26:56-64. 【21】Enza Lonardo, Patrick C. Hermann, Christopher Hees chen,Pancreatic cancer stem cells e update and futur

e perspectives:MOLECULARONCOLOGY,2010,4:431

-442

【22】Burris 3rd, H.A., Moore, M.J.,et al.Improvements in survival and clinical benefit with gemcitabine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s canc er:a randomized trial. J. Clin. Oncol,1997,15, 2403e24

13.

【23】Moore, M.J., Goldstein, D., Hamm, J.,et al. Erlotinib plus gemcitabine compared with gemcitabine alo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a phase III

tri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 Clini

cal Trials Group. J. Clin. Oncol.1997,25, 1960-1966. 【24】Bruce, W.R., Van Der Gaag, H.A quantitative assay f or the number of murine lymphoma cells capable of

proliferation in vivo. Nature.1997,199,79-80.

【25】Singh, S.K., Hawkins, C., Clarke, I.D.et al.,.Identifica tion of human brain tumour initiating cells. Nature.20 04,432, 396-401.

【26】Ricci-Vitiani, L., Lombardi, D.G., Pilozzi, E.et al.,Ide ntification and expansion ofhuman colon-cancer-initiati ng cells. Nature.2007,445,111-115.

【27】Ma, S., Chan, K., Hu, L., Lee, T,et al.,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umorigenic liver cancer stem/ progenitor cells. Gastroenterology,2007,132,2542-2556.

胰腺癌科普知识.doc

胰腺癌科普知识 当前人们谈“癌”色变,尤其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胰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后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数十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胰腺癌的诊治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对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大大增加,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一疾病,不要再恐惧胰腺癌,而应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重视它。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受侵犯的情况。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上腹部饱胀不适和上腹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表现,若是40岁以上中年人新近出现上述症状,除考虑肝胆、胃肠道等常见疾病外,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随着疾病的进展,胰腺癌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且逐渐加重的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关,其程度可能为饱胀不适、钝痛乃至难以忍受的剧痛,腰背部疼痛则通常预示着肿瘤较晚期和预后差。 黄疸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由于肿瘤与胆总管末端位置较近,容易压迫或侵犯胆管,造成梗阻性黄疸,病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常伴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变深,大便则颜色变浅,晚期可呈现陶土色大便。尽管黄疸经常先于腹痛症状之前出现(即无痛性黄疸),但决非胰头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而是肿瘤已处于进展期的一个信号,有此症状的病人,仅50%左右有根治切除的机会。 胰腺癌的其它表现:少数病人可能摸到上腹部包块,一般为肿瘤晚期的表现,或者为胰头癌压迫胆管后胆汁瘀积造成的肿大胆囊或肝脏;另外,少数胰腺癌患者起病的最初表现为新出现的糖尿病,或者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即原本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需注意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胰腺癌;还应指出的是,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能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这种反复发作的胰腺炎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胰腺癌: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针对胰腺癌的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只能针对可能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同时注意提高机体健康素质。 胰腺癌的发生与吸烟、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营养有密切关系。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胰腺癌发生应做到戒酒、戒烟,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即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等。 除了上述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措施,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即二级预防更具现实意义。基于胰腺癌的发病特点, 40岁以上人群,出现无诱因上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突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突然加重,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需及时就医,并定期体检。 如何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及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也无特殊诊断价值。血液中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中与胰腺癌相关的主要有CEA、CA19-9和CA242,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且可作为普查手段,或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这些肿瘤标记物对胰腺癌虽然有一定的阳性率,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仅能供临床医生参考。

胰腺癌护理常规

胰腺癌护理常规 【定义】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神志、瞳孔、T、P、R、BP血氧、血糖)。 2.皮肤粘膜(有无压疮、皮肤有无黄染,感染等)。 3.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有无向腰背部放射及药物镇痛效果 4.有无黄疸腹水及进行性加剧,有无皮肤瘙痒,大便是否呈陶土色 5.有无食欲减退及营养状况 6.化疗后观察血象及不良反应 7.放疗后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其它放疗防应 8.并发症的观察(如;消化道大出血) 【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安静安全舒适整洁,减少患者因环境不适而加重疼痛,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2.加强心理护理,注意观察患者情绪,讲解必要的疾病知识,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3.加强营养,少食多餐,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每周测量体重,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保持大便通畅 4.观察患者腹围,如合并有大量腹水时嘱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观察并记录尿量 5.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黄疸患者如有皮肤瘙痒,嘱患者不要搔抓皮肤,以免引起感染 6.化疗患者注意保护血管,预防化疗药物刺激产生静脉炎,避免药物外渗。加强保护性隔离,防止感染。 7.化疗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预防感染,保护照射野皮肤,放疗病人应每周化验血常规1次,根据不同症状及时对症处理。 8.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征象(如:呕血、黑便)。有消化道出血时,按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多与患者交流沟通,提供疾病相关知识,缓解焦虑情绪,鼓励患者积极 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食高动物脂肪、高动 物蛋白食物。要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忌食葱姜蒜辣椒酒等刺激食品 3.皮肤护理指导每日用温水擦浴1-2次,擦浴后涂止痒剂;出现瘙痒时可用手拍打, 切忌不能用手抓,瘙痒部位尽量不用肥皂等清洁剂清洁。 4.放疗指导向患者讲解放疗常识及常见的放应,减少患者恐惧,指导患者正确保护 放射野皮肤,告知其避免用手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内衣宜柔软、宽大、吸 湿性强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等擦洗皮肤,以免破溃影响治疗 5.嘱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保持大便通畅。观察患者腹围,如合并有大量 腹水时嘱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观察并记录尿量 6.化疗患者向其解释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7.出院指导嘱病人预防感冒,适当增减衣物,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劳逸结合, 有情况随诊。

NCCN胰腺癌指南2016.2版

NCCN胰腺癌指南2016.2版 编译者:黄志锋

目录 ?临床怀疑胰腺癌或存在胰管和或胆管扩张(PANC-1) ?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未发现转移(PANC-2) ?可手术切除,检查、治疗(PANC-3) ?交界性切除、无转移,计划新辅助治疗(PANC-4) ?交界性切除、无转移,计划切除(PANC-5) ?术后辅助治疗(PANC-6) ?局部进展、不可切除,检查(PANC-7) ?局部进展、不可切除,一线、二线治疗(PANC-8) ?转移性病变(PANC-9) ?切除后复发(PANC-10) ?诊断,影像检查和分期原则(PANC-A) ?胰腺癌放射检查报告模板(PANC-A,5/8) ?可切除的标准定义(PANC-B) ?外科手术原则(PANC-C) ?病理分析:样本取材,组织切片和报告(PANC-D) ?姑息治疗和支持治疗原则(PANC-E) ?放射治疗原则(PANC-F) ?化疗原则(PANC-G)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胰腺癌TNM分期(2010)(ST-1)

临床怀疑胰腺癌或存在胰管和或胆管扩张(PANC-1) 注解: a.对于年轻、有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如果诊断为胰腺癌,建议行遗传咨询。 b.理想的多学科评估应该包括影像科、介入内镜科、肿瘤科、放疗科、外科和病理科的专家。 c.如果临床有指征,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活检术(EUS-FNA)。 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未发现转移(PANC-2) 注解: d CA19-9升高不一定表示癌症或进展性疾病。CA19-9可由于胆道感染(胆管炎),炎症或阻塞,良性或恶性疾病而升高。此外,在Lewis抗原阴性个体中可能检测不到CA19-9。 e见诊断,影像检查和分期原则(PANC-A)。 f见可切除的标准定义(PANC-B)。 g见手术原则(PANC-C)和病理分析:样本取材,组织切片和报告(PANC-D)。 h自体膨胀金属支架用于临床有合并症患者或外科手术可能被推迟的患者。 可手术切除,检查、治疗(PANC-3) 注解: i对于肿瘤明显可切除并且不具有高风险特征的肿瘤患者,仅在临床试验中推荐新辅助治疗。对于具有高风险特征的患者(即,非常高度升高的CA19-9,大的原发性肿瘤,大的局部淋巴结,过度的体重减轻,极度疼痛),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前需要活检明确诊断是腺癌(参见PANC-4)。可接受的新辅助方案包括FOLFIRINOX或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有时后续还可能需要放化疗。大多数NCCN成员机构推荐新辅助治疗。

胰腺癌:现状、困惑与挑战

胰腺癌:现状、困惑与挑战 胰腺癌一-“万癌之王",其5年生存率只有约7%得现状一直以来就是研究者们关注得热点?胰腺癌化疗效果差,常规思路恐无突破;放疗现状为IMRT何SBRT 可用,大分割对局控有优势,但没有共识。免疫治疗始终难以获益,改变免疫微环境为主要措施。 如何探索以胰腺癌精准放疗与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为基础得整合治疗新模式?南京大学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刘宝瑞教授与您一起探讨胰腺癌治疗现状、困惑与对策。 4一、膜腺癌得时间跨度与早期诊断胰腺癌自然发生需要一个漫长得时间:嗾腺上皮从发生上皮内瘤样改变到肿將获得侵润特征,通常需要1 2年时间;发生侵润之后到岀现转移需要7年,从转務到死亡平均历时3年A 胰腺癌临床时间跨度则短很多:在病人获得诊断之时,仅有10吃0%获得外科手术切除得机会。该部分病人术后平均生存1 6、9 — 20. 2月,若接受术后辅助性治疗生存时间可延长至20、1-2 3, 6月。局部晚期不可切除得胰腺癌,生存时间通常只有6-11月,若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成功完成手术切除,生存时间可达20、5月。转移性胰腺癌平均生存5—9月。掛以上数字给我们两个重要提示:一就是在肿瘤引起症状之前有一个漫长得隐性肿瘤发展过程,通过健康査体及早发现肿瘤提供了一个时间窗;二就是迄今胰腺癌得治疗少部分可以获得手术机会,非手术治疗也可以不同程度地获益,虽然治疗十分艰难。d 二、腆腺癌得基因筛査与家族遗传胰腺癌中有约10%得概率具有遗传特征。对家族中有以下综合征得人群开展重点筛査将有益于胰腺癌得早期发现。目前我国中心城市具备了基因筛査技术,患者若有以下综合征或基因变异,可提醒其直系亲戚加强健康体检,力求早期发现。可以已经明确得胰腺癌相关得遗传综合征有:Ml、P-J综合征対应得基因为STK11.对于65—7 0岁该综合征病人想胰腺癌得几率为I 1—36% *血 2、家族性胰腺炎刑应得基因为PRSS1, SPINK1, CFTR,对于到了70—75岁年龄得想者,胰腺癌发病率为4 0—53%.3皿、黑色素瘤一胰腺癌综合征:对应得基因为CD KX 2 a, 到了75岁年龄患胰腺癌得几率为17%. M.Ly n ch综合征:对应得基因为MLH 1 ,MSH2.到了7 0岁年龄虑胰腺癌得几率为4 %。 A 5、遗传性乳腺一卵巢癌综合征:对应得基因为BRC A1. BRCA2,到了70岁女性恿胰腺癌得几率为1、5%0必 三、胰腺癌得驱动基因与靶向治疗d 胰腺癌得基因谱已经绘制完成,涵盖12个主要信号通路、63个基因变异。发生概率垠多得基因为Kias突变,突变率高达9 0%;T P53突变占50%; SM A D 4异常占50-60%^DK N2A异常占8 0% ? 尽管已经淸楚朕腺癌发生发展得关键基因变异,对应得靶向药物研发明显滞后,迄今尚无令人满意得分子靶向药物提供给胰腺癌患者. 4四、胰腺癌诊疗指南与临床路径A 美国NCCN2015版、中华医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协作委员会等专业组织均有胰腺癌得诊疗指南打临床路径介绍,这里不复赘述。需要特别说明得有以下几点:A 1、可切除性:由于只有五分之一得胰腺癌病人可能有科学意义上肿癥完整切除得机会,判断就是否能够完整切除十分重要。经过治疗决策前详细得影像学检查与分析,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考虑为不可切除:远处转移肠系膜上动脉包裹>180,或肿瘤紧贴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静脉或

胰腺癌科普知识

胰腺癌科普知识 当前人们谈“癌”色变,尤其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胰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后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数十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胰腺癌的诊治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对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大大增加,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一疾病,不要再恐惧胰腺癌,而应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重视它。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受侵犯的情况。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上腹部饱胀不适和上腹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表现,若是40岁以上中年人新近出现上述症状,除考虑肝胆、胃肠道等常见疾病外,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随着疾病的进展,胰腺癌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且逐渐加重的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关,其程度可能为饱胀不适、钝痛乃至难以忍受的剧痛,腰背部疼痛则通常预示着肿瘤较晚期和预后差。 黄疸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由于肿瘤与胆总管末端位置较近,容易压迫或侵犯胆管,造成梗阻性黄疸,病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常伴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变深,大便则颜色变浅,晚期可呈现陶土色大便。尽管黄疸经常先于腹痛症状之前出现(即无痛性黄疸),但决非胰头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而是肿瘤已处于进展期的一个信号,有此症状的病人,仅50%左右有根治切除的机会。 胰腺癌的其它表现:少数病人可能摸到上腹部包块,一般为肿瘤晚期的表现,或者为胰头癌压迫胆管后胆汁瘀积造成的肿大胆囊或肝脏;另外,少数胰腺癌患者起病的最初表现为新出现的糖尿病,或者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

胰腺癌护理措施

胰腺癌护理措施 临床特征 1、腹痛常为首发症状,也是胰体、胰尾癌最常见的症状。腹痛部位在中上腹,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癌肿晚期可表现为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提示癌肿已侵犯后腹壁及腹腔神经丛。 2、黄疸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最突出的症状,一般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尿呈浓茶色,大便可呈陶土色。 3、消瘦乏力由于癌肿本身引起的体质消耗、食欲不振、胰腺功能不足以及严重而持久的腹痛影响睡眠和休息,病员可迅速出现体重下降,消瘦乏力等全身恶液质征象。 4、消化道症状由于胆汁和胰液排出受阻,使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病人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和腹泻。 5、伴有胆道梗阻者,血清胆红素(主要为直接胆红素)可显著增高,碱性磷酸酶升高,部分病人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呈糖尿病曲线。 6、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显示胰管狭窄、管壁僵硬、扩张、中断、移位。 7、经皮肝胆管造影(PTC)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胰管充盈缺损、中断、移位、管壁僵硬。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①评估病人焦虑程度及造成其焦虑、恐惧的原因;鼓励病人说出不安的想法和感受。②及时向病人列举同类手术后康复的病例,鼓励同类手术病人间互相访视;同时加强与家属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沟通和联系,尽量帮助解决病人的后顾之忧。③教会病人减轻焦虑的方法。 (2)饮食护理:①了解病人喜欢的饮食和饮食习惯,与营养师制定病人食谱。②记录进食量,并观察进食后消化情况,根据医嘱给予助消化药物。 (3)对于有摄入障碍的病人,按医嘱合理安排补液,补充营养物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 (4)按医嘱输注白蛋白、氨基酸、新鲜血、血小板等,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凝血机制障碍等。 (5)监测肝功能、电解质、凝血图等。 (6)皮肤护理:每日用温水擦浴1~2次,擦浴后涂止痒剂;出现瘙痒时,可用手拍打,切忌用手抓;瘙痒部位尽量不用肥皂等清洁剂清洁;瘙痒难忍影响睡眠者,按医嘱予以镇静催眠药物。 2、术后护理 (1)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应密切观察腹腔引流管和香烟引流条内渗出物的量和性状,警惕术后胆瘘、胰瘘和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 (2)行胰体和胰尾切除者,要注意置于胰腺断面处的引流管内有无清亮、无色的水样胰液渗出。疑有胰瘘时,应立即将引流管接持续负压吸引,并涂擦氧化锌软膏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

2020版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指南

2020版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指南 胰腺癌是病死率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并未带来患者预后的明显改善。《中国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指南(2020版)》南基于GRADE 系统,针对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应用指征、方案选择、疗效评估及其相关病理学诊断、手术策略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对现有临床研究的证据等级量化评估并提出推荐意见,以指导并促进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 主要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拟行新辅助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常规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讨论,MDT模式应贯穿新辅助治疗全程(证据等级:低;推荐程度:强) 推荐意见2:新辅助治疗能否提高可切除胰腺癌(RPC)患者的R0切除率及总体生存率仍有争议,提倡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等级:高;推荐程度:强)。 推荐意见3:对于、临界可切除胰腺癌(BRPC)患者,新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R0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证据等级:高;推荐程度:强)。

推荐意见4:新辅助治疗能够使部分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患者肿瘤降期,获得手术切除机会,进而改善预后(证据等级:中;推荐程度:强) 推荐意见5: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前应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明确诊断(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6:合并胆道梗阻的患者应在新辅助治疗前进行胆道引流,可选择自膨胀金属覆膜胆道支架,但对于切除可能性较大、术前等待时间较短的患者优先选择塑料胆道支架(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7:不推荐对所有RPC患者常规开展新辅助治疗,合并高危因素的RPC患者可行新辅助治疗(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8:RPC患者可接受2~4周期的新辅助治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的患者可采用联合治疗方案,ECOG评分≤2分的患者可采用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单药化放疗方案(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9:对于ECOG评分≤2分的BRPC患者,均应接受新辅助治疗(证据等级:强;推荐程度:强)。

胰腺癌:现状、困惑与挑战

胰腺癌:现状、困惑与挑战 胰腺癌——“万癌之王”,其5年生存率只有约7%得现状一直以来就是研究者们关注得热点.胰腺癌化疗效果差,常规思路恐无突破;放疗现状为IMRT何SBRT 可用,大分割对局控有优势,但没有共识。免疫治疗始终难以获益,改变免疫微环境为主要措施。 如何探索以胰腺癌精准放疗与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为基础得整合治疗新模式?南京大学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刘宝瑞教授与您一起探讨胰腺癌治疗现状、困惑与对策。 ?一、胰腺癌得时间跨度与早期诊断 胰腺癌自然发生需要一个漫长得时间:胰腺上皮从发生上皮内瘤样改变到肿瘤获得侵润特征,通常需要12年时间;发生侵润之后到出现转移需要7年,从转移到死亡平均历时3年.?胰腺癌临床时间跨度则短很多:在病人获得诊断之时,仅有10-20%获得外科手术切除得机会。该部分病人术后平均生存16、9—20、2月,若接受术后辅助性治疗生存时间可延长至20、1-23、6月。局部晚期不可切除得胰腺癌,生存时间通常只有6-11月,若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成功完成手术切除,生存时间可达20、5月。转移性胰腺癌平均生存5—9月。?以上数字给我们两个重要提示:一就是在肿瘤引起症状之前有一个漫长得隐性肿瘤发展过程,通过健康查体及早发现肿瘤提供了一个时间窗;二就是迄今胰腺癌得治疗少部分可以获得手术机会,非手术治疗也可以不同程度地获益,虽然治疗十分艰难。? 二、胰腺癌得基因筛查与家族遗传 胰腺癌中有约10%得概率具有遗传特征。对家族中有以下综合征得人群开展重点筛查将有益于胰腺癌得早期发现。目前我国中心城市具备了基因筛查技术,患者若有以下综合征或基因变异,可提醒其直系亲戚加强健康体检,力求早期发现。可以已经明确得胰腺癌相关得遗传综合征有:??1、P-J综合征:对应得基因为STK11,对于65—70岁该综合征病人患胰腺癌得几率为11—36%。? 2、家族性胰腺炎:对应得基因为PRSS1,SPINK1,CFTR,对于到了70-75岁年龄得患者,胰腺癌发病率为40—53%.?? 3、黑色素瘤—胰腺癌综合征:对应得基因为CDKN2a,到了75岁年龄患胰腺癌得几率为17%. ?4、Lynch综合征:对应得基因为MLH1,MSH2,到了70岁年龄患胰腺癌得几率为4%。? 5、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征:对应得基因为BRCA1,BRCA2,到了70岁女性患胰腺癌得几率为1、5%。? 三、胰腺癌得驱动基因与靶向治疗? 胰腺癌得基因谱已经绘制完成,涵盖12个主要信号通路、63个基因变异。发生概率最多得基因为Kras突变,突变率高达90%;TP53突变占50%;SMAD4异常占50-60%;CDK N2A异常占80%。 尽管已经清楚胰腺癌发生发展得关键基因变异,对应得靶向药物研发明显滞后,迄今尚无令人满意得分子靶向药物提供给胰腺癌患者. ?四、胰腺癌诊疗指南与临床路径? 美国NCCN2015版、中华医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协作委员会等专业组织均有胰腺癌得诊

如何一眼识破胰腺癌 出现这10种症状一定要警惕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发病率相对增高,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绝经后妇女发病率与男性相仿。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现些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已定的首要危险因素为吸烟,糖尿病胆石病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精制的面粉食品,胃切除术也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其死亡率极高。 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作为上海男性十大高发癌症之一,胰腺癌让人闻之“色变”,被国际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 化不良等。专家说,人的胰腺只有两三厘米宽,却和肝、胆、胃、肠等器官紧密相邻。所以,胰腺癌的早期症状非常容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突发糖尿病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 3.慢性胰腺炎患者。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4.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5.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6.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7.没有什么原因,也没有疲劳,也没有受伤,出现腰背部的疼痛。 8.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9.无法解释的迅速体重下降。 如何一眼识破胰腺癌出现这10种症状一定要警惕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占常见恶性肿瘤的1%—2%左右,发病年令以40—70岁多见,60岁左右为高峰。男性较多,男女之比为1.7—2∶1。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此病不易诊断,特别是在疾病早期。大多数胰腺癌发生于胰头部,约占70%左右,通常引起胆管阻塞,导致临床上明显的黄疸。发生于胰体或胰尾的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较隐匿,发现时通常已是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治对胰腺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有研究者认为40岁或40岁以上的有下列任何临床表现的病人应该怀疑有胰腺癌:

胰腺癌死亡率和生存期

胰腺癌死亡率和生存期 摘要:胰腺虽然只有70~100克,但是胰腺疾病却非常严重,其中胰腺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死亡率不断攀升。近几年来,各地的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显著上升,患病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城市人多于农村人、吸烟者明显高于未吸烟者。 关键字:胰腺癌,胰腺癌死亡率,胰腺癌生存期,胰腺癌预后 胰腺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癌肿多发于胰头部位,占70%~80%。胰腺癌可呈多中心播散,早期诊断困难,只有10%~20%的病人可以行胰腺癌切除手术。但术后50%~90%术后复发。5年生产率仅为5%左右。 为什么胰腺癌死亡率高? 首先虽然近些年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与其它腹部肿瘤相比,胰腺癌依然是最难早期发现、恶性程度最高和预后最差的肿瘤。 其次胰腺癌的诊断较为困难,一般确诊时已到了后期,死亡率非常高。早发现是胰腺癌治疗中的关键因素。为了早诊断,对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检查非常重要。吸烟者、有暴饮暴食习惯者、喜好油腻食物者是专家们锁定的重点检查对象。在高危人群中,吸烟者胰腺癌发病率尤其高。环境污染也被认为是胰腺癌诱发因素。 第三胰腺癌治疗极为困难,对放化疗不敏感,局部容易侵犯转移,粘连而不易手术切除。5%—15%的胰腺癌患者可做胰腺癌根治性切除,即便手术切除,胰腺癌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15%。 胰腺癌的生存期一般是怎样的? 胰腺癌的生存期是不少病人及家属关注的问题,对胰腺癌的生存期不能统一定论,每个人病情不同应具体分析。胰腺癌的生存期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有关:要了解胰腺癌的生存期,先要了解病情处在胰腺癌的哪个阶段。 一、分期癌症的治疗和预后和癌症在哪一期密切相关。癌症的分期基于原发肿瘤的大小(用T来代表),有没有淋巴腺转移(用N来代表)和远处转移(用M来代表)。通常癌症分为四期(I, II, III, IV),I期为早期癌,IV期为晚期扩散癌。 原发肿瘤(T) Tis:原位癌;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小结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小结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占常见恶性肿瘤的1%-2%左右,发病年令以40-70岁多见,60岁左右为高峰。男性较多,男女之比为1.7-2∶1。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此病不易诊断,特别是在疾病早期。大多数胰腺癌发生于胰头部,约占70%左右,通常引起胆管阻塞,导致临床上明显的黄疸。发生于胰体或胰尾的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较隐匿,发现时通常已是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治对胰腺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有研究者认为40岁或40岁以上的有下列任何临床表现的病人应该怀疑有胰腺癌: 1.近期出现的不能解释的腹痛 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2.梗阻性黄疸 黄疸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如浓茶,粪便成陶土色。大多是因为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少数是由于胰体尾癌转移至肝内或肝/胆总管淋巴结所致。 3.体重突然明显下降 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著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质。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欲不振,焦虑,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碍等。 体重突然下降,可能是胰腺癌。如果出现上腹闷胀,或持续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镜或肝胆超音波都没问题;特别是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体重莫名减轻,就要警惕胰腺癌了。 4.血糖突然升高 突发糖尿病而又没有使之发病的因素,如家族史,或者是肥胖,那么要高度警惕!

临床上很多胰腺癌病人在临床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诱因糖尿病病史。因此对于年龄超过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糖尿病症状者,均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 5.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胰腺癌早期的症状之一,如果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钡餐检查消化道正常,那么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 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的约有10%,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纳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 6.食欲不振 胰腺癌的初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如果近期出现饭量突然减少,甚至没有一点胃口,饭后消化不太好,还总是想吐的情况,那么要高度警惕。 7.脂肪泻 部分病例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不喜欢脂肪性菜肴,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粪便混合、排泄出来的下痢症状。 脂肪泻,俗称为油花样腹泻。胰腺病变中的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容易造成脂肪泻。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脂酶明显下降,导致脂肪消化不良,造成大量的脂肪类物质从大便中排出。 8.自发性胰腺炎发作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 自发性的胰腺炎发作是胰腺癌早期重要症状之一,如果病人是嗜烟者应加倍怀疑。由于癌肿溃烂或感染,亦可因继发胆管感染而出现发热。 9.局部肢体浮肿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胰腺癌是癌症里面杀伤力非常强大的一种癌症。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等。胰腺癌这个病的发现比较困难,一经发现,一般都是中晚期了。所以说它的预防非常重要。胰腺癌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早期诊断也比较困难。近年来一些名人因胰腺癌逝世,再次引起了世人对胰腺癌这种恶性肿瘤的普遍关注。 胰腺癌是一高度恶性的癌症,预后极差。未接受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为4个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约7个月,切除手术后病人一般能生存16个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手术后应用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对手术辅助化疗并加用放疗的患者,其2年生存率可达40%。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教授介绍,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85%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国际上将胰腺癌称为“21世纪医学的顽固堡垒”。在各种检验、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胰腺癌仍然很难被早期发现?赵玉沛指出,除了胰腺癌具有较特殊的解剖位置——隐匿于腹膜后,患者症状不明显等特点之外,医患双方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足够的重视也是导致胰腺癌很难被早期发现的主要原因。为早期发现胰腺癌,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为胰腺癌高危人群建立了预警指标,从而缩小了胰腺癌防治的包围圈。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从目前来看,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年龄超过40岁,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伴有非特异性腹痛、腹胀及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有癌症家族史,有酗酒史和急、慢性胰腺炎者;无肥胖并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赵玉沛说,目前最常见的胰腺癌误诊是将其诊断为慢性胃炎,因为在行胃镜检查时,相当一部分胰腺癌病人也具有浅表性胃炎。因此,40岁以上、上腹部有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应仔细筛查。 胰腺癌早期的症状具体如下: 1.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

胰腺癌护理常规33066

胰腺癌专科护理常规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吸烟者、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发病率相对增高。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现某些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已定的首要危险因素为吸烟、糖尿病、胆石病、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 1、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2、黄疸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 3、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著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液质。 4、乏力与食欲不振甚为常见,尚可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 5、由于癌肿溃烂或感染,亦可因继发胆管感染而出现发热。 6、部分胰腺体、尾部癌肿可见肢体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而造成局部肢体浮肿。 ●治疗措施

1、手术治疗 (1)、外科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期和肿瘤病灶局部侵犯的范围,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最常见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他有合并血管切除的胰腺癌手术、胰体尾部切除术及全胰切除术。 (2)、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手术疗法:如胆道引流术。 2、辅助治疗 放疗加化疗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有一定协同治疗作用。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做好患者入院评估、健康宣教,根据对患者的心理评估,正确实施心理护理。 2、入院第二日晨空腹抽取血标本,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大小便标本。 3、指导患者接受B超及其他检查的注意事项。 4、黄疸患者做好皮肤清洁及护理。 5、缓解疼痛,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6、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指导患者进食,大原则: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能量、低脂肪、忌辛辣刺激。 7、监测和控制血糖 8、手术前一日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交叉配血、药物皮试。协助患者口服缓泻剂并观察肠道准备的情况,必要时进行清洁灌肠。 9、手术日晨起完成术前常规准备:梳洗更衣,指导取下假牙、首饰等,留置

NCCN胰腺癌外科治疗指南解读_百替生物

NCCN胰腺癌外科治疗指南解读 张太平,肖剑春,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北京100730)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2009年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42470例,死亡病例数35240例,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四位,5年生存率<5%[1]。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核心,也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目前胰腺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15%~25%。近年来大的医疗中心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死亡率已经<5%[2],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结合最新的NCCN指南,就其外科治疗的关键问题加以讨论,以期进一步规范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1根治性手术可切除性标准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最有效治疗方式,然而胰腺癌发病隐蔽、进展快、恶性度高、早期诊断率低,8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3]。因此术前评估肿瘤范围及可切除性极为重要,近来有meta分析指出多排螺旋三维重建CT预测肿瘤可切除性的准确率在52%~96%,不可切除的准确率为90%~100%,是评估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的最佳方法[4],除此之外超声内镜、PET、腹腔镜、腹腔镜超声等也是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重要方法。2009年胰腺癌NCCN 指南中定义可切除性胰腺癌为:肿瘤无远处转移;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SMA)周围有清晰的脂肪层;且肠系膜上静脉(SMV)/门静脉清晰可见。将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分别定义为:1胰头癌:肿瘤有远处转移、围绕SMA大于180度、侵犯腹腔干(任何度数)、SMV/门静脉闭塞且无法重建或者肿瘤侵犯围绕腹主动脉;2胰体癌:肿瘤有远处转移、围绕SMA或腹腔干大于180度、SMV/门静脉闭塞且无法重建或者侵犯腹主动脉;3胰尾癌:肿瘤有远处或者转移围绕SMA或腹腔干大于180度;4淋巴结状态:淋巴结转移范围超出手术所能切除范围。[5]国内在2007版胰腺癌诊治指南中对胰腺癌可切除性标准也有相应定义。[6]然而目前并无一致公认的胰腺癌可切除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上述判断还受其它因素如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术者的经验及手术团队的专业性等影响,尽管如此能否获得R0切除应是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重点。 2可能切除性胰腺癌 在可切除和不可切除胰腺癌之间存在“灰色地带”即可能切除性胰腺癌。[7]2009年胰腺癌NCCN 指南定义可能切除性胰腺癌为:严重的单侧或双侧的SMV/门静脉侵犯;肿瘤围绕SMA小于180度;肿瘤围绕或包裹肝动脉,但可以重建;SMV闭塞,但受累部分很短可以重建。[5]可能切除性胰腺癌成功进行R0切除风险较大,因此术前应先接受包括全身化疗和放化疗的新辅助治疗后再评估其可切除性,决定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M.D.Anderson癌症中心回顾分析了该中心1999年至2006年中160例诊断为可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其中125例进行了新辅助治疗。经过可切除性再评估,66例进行了根治性手术其中62例患者获得了R0切除。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40月,非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13月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8]该中心还通过非随机Ⅱ期临床实验发现新辅助治疗增加了胰腺癌的R0切除率[9]。有meta分析(总结1966-2009年111项临床研究共4394例患者)显示经新辅助治疗大约1/3可能切除患者可以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和可切除患者无差异。[10]由此可见血管受累并非胰腺癌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临床中应重视可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积极进行新辅助治疗以期获得R0切除。然而目前新辅助治疗的具体疗程和方案还并未统一[11-13]因此还期待更多临床研究。 3是否术前胆道引流 大约70%胰头癌患者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19],有研究认为黄疸增加了手术的并发症因此建议术前经皮穿刺或者内镜下进行胆道引流。[14-16]然而这一观点备受争论,有meta分析认为术前减黄反而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并且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17-18]但限于这些分析所基于的临床研究严谨性有待提高,所以结果的可信度受到置疑。近来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篇多中心前瞻性随

胰腺癌的流行病学与诊治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72981784.html, 胰腺癌的流行病学与诊治现状分析 作者:虞先濬鹿语 来源:《上海医药》2014年第10期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肝胆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上海 200032) 摘要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其早期症状表现不典型,所以早期诊断较难。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国内在胰腺癌的诊治中尚存在许多不足,胰腺癌相关的基础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对胰腺癌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诊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当下国内胰腺癌的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胰腺癌诊断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0-0004-03 ABSTRACT Pancreatic cancer is the most malignancy with extremely low rate of surgical resection and very poor prognosis. It is difficult to early identify pancreatic cancer due to its insidious symptoms at early stage.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in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in China and its relevant basic research has not been done deeply. The updated epidemiological data, present situ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 and th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We hope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 of pancreatic cancer in China. KEY WORDS pancreatic cancer; diagnosis; combined treatment 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特殊,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在确诊时85%以上的胰腺癌已进入中晚期,能手术切除的患者仅约15%。因此,完善早期诊断体系、规范化治疗及深入相关机制研究对于了解胰腺癌本质、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意义重大。 胰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胰腺癌是当前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中位生存时间小于6个月,5年整体生存率小于6%[1-3]。美国癌症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45 220例,其中男性22 740例,女性22 480例,占全部新发病例的3%[4]。同年,胰腺癌死亡数为38 460例,男性19 480例,女性18 980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7%,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男性仅次于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女性则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上海市是我国胰腺癌发病较高的地区,尤其是几十年来,胰腺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长[5]。上海市区男性胰腺癌的年 平均发病率从2001年的11.13/10万上升到2009年的17.28/10万,8年间上升了55%;女性则由9.91/10万上升到14.04/10万,上升了42%。

胰腺癌的治疗现状

胰腺癌的治疗现状 罗亮亮 【摘要】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较快,预后极差,病死率高。手术治疗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外科医师正在不断的对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改进,以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随着新型药物的发展,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放化疗或其他药物化疗的方案在不断改进,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本文主要对胰腺癌现阶段临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0.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5-008-02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升高,并且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在美国,胰腺癌居肿瘤相关疾病死因的第4位;国内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胰腺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胰腺癌近20年来发病率大幅上升,5年总体存活率约为5%[1.2]。本文主要对胰腺癌的最新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1.1根治性手术方式 胰头胰颈部癌一般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获得R0切除,而切缘阳性患者预后较差。术者术中要仔细游离血管周围组织,判断是否需要血管切除或重建及胰腺邻近组织器官的切除,这些对肿瘤的R0切除很重要。对胰头占位,彻底游离出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有利于评估肿瘤侵犯程度;同时胰头癌浸润有嗜神经性,肠系膜上动脉周围富含神经丛,如不使之骨骼化,很难做到R0切除;而神经丛浸润是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故肠系膜上动脉的骨骼化对预后有利。 1.2血管切除和重建 既往认为,肿瘤侵犯血管是手术禁忌证。M.D. Anderson癌症中心一项前瞻性研究指出,与标准的Whipple手术相比,胰十二指肠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联合切除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传统观念认为静脉侵犯无

诊断胰腺癌的早期指标

诊断胰腺癌的早期指标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发展快、预后差的临床消化系统肿瘤,5 年生存率只有5.5%,≤2 cm 的胰腺癌5 年生存率为30% ~ 60%,而≤1 cm的胰腺癌5 年生存率超过75%,由此可见早期诊断胰腺癌,可以提高胰腺癌的预后。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些肿瘤标志物如CA19-9、CA242、CA50 等,在胰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仍未尽如人意。当前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的不断发展,为新的胰腺癌肿瘤标记物的发现提供了可能,提高了胰腺癌早期诊断率。 糖链抗原19-9( CA19-9) CA19-9 是唾液酸化的Lewis A 血型抗原,由Koprowski 等在1979 年最先在免疫小鼠中获得,仍然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发现CA19-9 的水平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呈直接相关: CA19-9 水平越高,其中位生存期越短,而CA19-9 低者,预后较好。但CA19-9 在其他多种非胰腺肿瘤组织中也可升高,如胃癌、结肠癌、慢性胰腺炎等亦引起CA19-9 的升高而影响诊断。当CA19-9水平达到40 ~ 100 μ/ml 时,对于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仅59% ~ 64%,特异度仅69%~ 82%。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提高胰腺癌诊断。 受体结合型癌抗原( RCAS1) RCAS1于1999年被发现并命名,是由SiSo 细胞表达的一种新型的、在全身多种器官发生肿瘤时都会表达的肿瘤相关癌抗原,是一种红系前体细胞新的凋亡调节物。据报道RCAS1 在胰腺癌中高度表达,而且胰腺癌血清RCAS1 的浓度明显高于胰腺炎性疾病。RCAS1 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的综合诊断能力优于CA19-9 和CA242,认为血清RCAS1 可作为筛查胰腺癌的新标志物。但是因为RCAS1 在其他多种非胰腺肿瘤组织中都有表达,因此,还没有大量的使用。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 1989 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者发现在恶性肿瘤患者血中存在TSGF,后相继有报道TSGF 仅对恶性肿瘤的血管增生起作用,但是对非肿瘤血管增生无明显的关系,因此,TSGF对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在肿瘤形成的早期即可有明显的升高。目前TSGF 已广泛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对比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虽然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已经很先进,但是依然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形式。所以必须服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才能够弥补发现前的那一段空白。护命素做为一种现代化中药,其主要单一活性物质人参皂苷Rh2能够有效的预防细胞病变。在调节免疫力,改善机体的同时也做好防御性工作,大大提前了肿瘤的治疗时间。 各类检测指标只是用于发现肿瘤,而预防才是真正的减少肿瘤发生的概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