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它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不同之处便在于,IDS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IDS最早出现在1980年4月。1980年代中期,IDS逐渐发展成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1990年,IDS分化为基于网络的IDS和基于主机的IDS。后又出现分布式IDS。目前,IDS发展迅速,已有人宣称IDS可以完全取代防火墙。

一、简介

IDS是计算机的监视系统,它通过实时监视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发出警告。IDS入侵检测系统以信息来源的不同和检测方法的差异分为几类:根据信息来源可分为基于主机IDS和基于网络的IDS,根据检测方法又可分为异常入侵检测和滥用入侵检测。不同于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因此,对IDS的部署,唯一的要求是:IDS应当挂接在所有所关注流量都必须流经的链路上。在这里,"所关注流量"指的是来自高危网络区域的访问流量和需要进行统计、监视的网络报文。在如今的网络拓扑中,已经很难找到以前的HUB式的共享介质冲突域的网络,绝大部分的网络区域都已经全面升级到交换式的网络结构。因此,IDS在交换式网络中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攻击源或者尽可能靠近受保护资源的位置。[1]这些位置通常是:服务器区域的交换机上;Internet接入路由器之后的第一台交换机上;

重点保护网段的局域网交换机上。由于入侵检测系统的市场在近几年中飞速发展,许多公司投入到这一领域上来。Venustech(启明星辰)、Internet Security System(ISS)、思科、赛门铁克等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

二、系统组成

IETF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四个组件:

事件产生器(Event generators),它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

事件分析器(Event analyzers),它经过分析得到数据,并产生分析结果。

响应单元(Response units ),它是对分析结果作出作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作出切断连接、改变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报警。

事件数据库(Event databases )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的地方的统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三、系统缺陷

1998年2月,Secure Networks Inc.指出IDS有许多弱点,主要为:IDS对数据的检测;对IDS自身攻击的防护。由于当代网络发展迅速,网络传输速率大大加快,这造成了IDS工作的很大负担,也意味着IDS 对攻击活动检测的可靠性不高。而IDS在应对对自身的攻击时,对其他传输的检测也会被抑制。同时由于模式识别技术的不完善,IDS的高虚警率也是它的一大问题。

四、通信协议

IDS系统内部各组件之间需要通信,不同厂商的IDS系统之间也需要通信。因此,有必要定义统一的协议。IETF目前有一个专门的小组Intrusion Detection Working Group (IDWG)负责定义这种通信格式,称作Intrusion Detection Exchange Format(IDEF),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设计通信协议时应考虑以下问题: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传输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必须要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有一定的机制进行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和保密传输(同时防止主动和被动攻击);[3]通信的双方均有可能因异常情况而导致通信中断,IDS系统必须有额外措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五、检测技术

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功能。从技术上,入侵检测分为两类:一种基于标志(signature-based),另一种基于异常情况(anomaly-based)。

对于基于标识的检测技术来说,首先要定义违背安全策略的事件的特征,如网络数据包的某些头信息。检测主要判别这类特征是否在所收集到的数据中出现。此方法非常类似杀毒软件。

而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是先定义一组系统“正常”情况的数值,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文件校验和等(这类数据可以人为定义,也可以通过观察系统、并用统计的办法得出),然后将系统运行时的数值与所定义的“正常”情况比较,得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这种检测方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义所谓的“正常”情况。

两种检测技术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有非常大的差异。基于标志的检测技术的核心是维护一个知识库。对于已知的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的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知识库必须不断更新。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无法准确判别出攻击的手法,但它可以(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判别更广范、甚至未发觉的攻击。

六、检测方法

1.异常检测方法

在异常入侵检测系统中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1)基于贝叶斯推理检测法:是通过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测量变量值,推理判断系统是否发生入侵事件。基于特征选择检测法:指从一组度量中挑选出能检测入侵的度量,用它来对入侵行为进行预测或分类。基于贝叶斯网络检测法:用图形方式表示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指定的与邻接节点相关一个小的概率集来计算随机变量的联接概率分布。按给定全部节点组合,所有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和非根节点概率构成这个集。贝叶斯网络是一个有向图,弧表示父、子结点之间的依赖关系。当随机变量的值变为已知时,就允许将它吸收为证据,为其他的剩余随机变量条件值判断提供计算框架。

基于模式预测的检测法:事件序列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遵循某种可辨别的模式是基于模式预测的异常检测法的假设条件,其特点是事件序列及相互联系被考虑到了,只关心少数相关安全事件是该检测法的最大优点。

(2)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法:是根据用户对象的活动为每个用

户都建立一个特征轮廓表,通过对当前特征与以前已经建立的特征进行比较,来判断当前行为的异常性。用户特征轮廓表要根据审计记录情况不断更新,其保护去多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值要根据经验值或一段时间内的统计而得到。

(3)基于机器学习检测法:是根据离散数据临时序列学习获得网络、系统和个体的行为特征,并提出了一个实例学习法IBL,IBL是基于相似度,该方法通过新的序列相似度计算将原始数据(如离散事件流和无序的记录)转化成可度量的空间。然后,应用IBL学习技术和一种新的基于序列的分类方法,发现异常类型事件,从而检测入侵行为。其中,成员分类的概率由阈值的选取来决定。

数据挖掘检测法:数据挖掘的目的是要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网络中会有大量的审计记录存在,审计记录大多都是以文件形式存放的。如果靠手工方法来发现记录中的异常现象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中,可以从审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然后用这些知识区检测异常入侵和已知的入侵。采用的方法有KDD算法,其优点是善于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与数据关联分析的能力,但是实时性较差。

基于应用模式的异常检测法:该方法是根据服务请求类型、服务请求长度、服务请求包大小分布计算网络服务的异常值。通过实时计算的异常值和所训练的阈值比较,从而发现异常行为。

(4)基于文本分类的异常检测法:该方法是将系统产生的进程调用集合转换为“文档”。利用K邻聚类文本分类算法,计算文档的相

似性。

2.误用检测方法

误用入侵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1)模式匹配法:是常常被用于入侵检测技术中。它是通过把收集到的信息与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中的已知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进行发现。模式匹配法可以显著地减少系统负担,有较高的检测率和准确率。

(2)专家系统法:这个方法的思想是把安全专家的知识表示成规则知识库,再用推理算法检测入侵。主要是针对有特征的入侵行为。

(3)基于状态转移分析的检测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攻击看成一个连续的、分步骤的并且各个步骤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的过程。在网络中发生入侵时及时阻断入侵行为,防止可能还会进一步发生的类似攻击行为。在状态转移分析方法中,一个渗透过程可以看作是由攻击者做出的一系列的行为而导致系统从某个初始状态变为最终某个被危害的状态。

入侵检测分系统安全方案

支持集中管理的分布工作模式,能够远程监控。可以对每一个探测器 进行远程配置,可以监测多个网络出口或应用于广域网络监测,并支 持加密 通信和认证。 具备完善的攻击检测能力,如监视E-Mail 攻击、Web 攻击、RPC 攻 击、NFS 攻击、Telnet 攻击.监视非授权网络传输;监视口令攻击、 扫描攻击、特洛 伊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防火墙攻击、Daemon 攻击、 监视非授权网络访问等。 9.提供相应硬件设备。 第一章入侵检测分系统安全方案 7.1设计目标 能提供安全审讣、监视、攻击识别和反攻击等多项功能,对内部攻 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进行实时监控。 通过入侵检测探测器和安全服务中心对网络内流动的数据包进行获 取和分析处理,发现网络攻击行为或者符合用户自定义策略的操作, 及时报警。 与网御Power V-203防火墙互动响应,阻断攻击行为,实时地实现入 侵防御。 7. 2技术要求 L 具有对主机、防火墙、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监控的功能。 2. 3. 具备从56Kbps 到T3以上速率管理多个网段的功能,包括4/16Mbps 令牌环、lO/lOOMbps 以太网及FDDIo 支持实时网络数据流跟踪,网络攻击模式识别。 4. 支持网络安全事件的自动响应。即能够自动响应网络安全事件,包括 控制台报警;记录网络安全事件的详细宿息,并提示系统安全管理员 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实时阻断连接。 5, 自动生成按用户策略筛选的网络日志。 6. 支持用户自定义网络安全策略和网络安全事件。 7.

7. 3配置方案 根据蚌埠广电局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要求,配置一台入侵检测控制台和2 个引擎。入侵检测安全控制中心安装在内部网管理区的一台主机上,对入侵检测探测器1和入侵检测探测器2进行控制和管理。 入侵检测探测器与网络的连接方式主要有3钟,第一,与防火墙吊联;第二, 在内网区(或者SSN区)与防火墙之间加装一台集线器,并将其两个接口接入集线器;第三,安装在内网区(或者SSN区)交换机的监听口上。从尽可能不影响网络效率和可靠性的角度考虑,我们选择了第三种连接方式。 7.4选型建议 本方案推荐釆用联想先进的细粒度检测技术推出的网御IDS N800网络入侵 检测系统。 选择选用联想网御IDS N800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因为该产品不仅能够满足 “蚌埠广电局网安全系统包技术指标要求”规定的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同时该产品还具有以下显著的技术特点: 实时数据包收集及分析: 联想网御IDS N800不使用原有的协议而用特殊的网络驱动,在MAC层 收集.分析数据包,因此保证了数据包收集及分析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稳定.高效的网络探测器:网络探测器采用多线程设计,网络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及针对入侵行为的响应动作均独立进行,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了合理的分类,优化了处理过程■大大提高了网络探测器在数据流量较大的情况下稳定和较小丢包率的性能。 灵活的用方式和多网卡支持功能:联想网御IDS N800具有高灵活性接入 的特点,为了检测外部的入侵及对其响应,探测器放在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的连接路口(有防火墙时,可放在防火墙的内侧或外侧)。支持100Mbps Full Duplex(200Mbps),为了检测通过网关的所有数据流,入侵探测器使 用三个网络适配器(分别用于检测各个接收的数据流、发送的数据流和入侵响应专用适配器)和分线器可以放置在基于共享二层网络结构内的,也可而且在提供监听能力的交换网络环境中也可以正常的工作。一个探测器可支持到8个网络适配器,可灵活的在多种网络环境中根据检测的需求进行部署。 简单.易用的全中文控制台界面:联想网御IDS N800提供了基于浏览器 的控制台界面,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不需安装特殊的客户端软件,方便用户移动式管理。所有信息全中文显示,例如警报信息、警报的详细描述等,人机界面简洁、亲切,便于使用。

第八章入侵检测系统

第八章入侵检测系统 第一节引言 通过电子手段对一个组织信息库的恶意攻击称为信息战(information warfare)。攻击的目的可能干扰组织的正常活动,甚至企图对组织的信息库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信息战的各种抵抗措施都可归结为三类:保护、检测、响应。 保护 (入侵的防范)指保护硬件、软件、数据抵御各种攻击的技术。目前各种网络安全设施如防火墙及VPN,各种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易攻击性扫描等都属于保护的范围之内,它们是计算机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检测 (入侵的检测)研究如何高效正确地检测网络攻击。只有入侵防范不足以保护计算机的安全,任何系统及协议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可能是协议本身也可能是协议的实现,还有一些技术之外的社会关系问题,都能威胁信息安全。因此即使采用这些保护措施,入侵者仍可能利用相应缺陷攻入系统,这意味着入侵检测具有其他安全措施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响应 (入侵的响应)是入侵检测之后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损失评估,根除入侵者留下的后门,数据恢复,收集入侵者留下的证据等。这三种安全措施构成完整的信息战防御系统。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ID)是本章讨论的主题之一,它通过监测计算机系统的某些信息,加以分析,检测入侵行为,并做出反应。入侵检测系统所检测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记录,网络流量,应用程序日志等。入侵(Intrusion)定义为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使用者以及不正当使用(misuse)计算机的合法用户(内部威胁),危害或试图危害资源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行为。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是实现入侵检测功能的硬件与软件。入侵检测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入侵行为与正常行为有显著的不同,因而是可以检测的。入侵检测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入侵检测成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其间出现了许多研究原型与商业产品。 入侵检测系统在功能上是入侵防范系统的补充,而并不是入侵防范系统的替代。相反,它与这些系统共同工作,检测出已经躲过这些系统控制的攻击行为。入侵检测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的第二道防线。 一个理想的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如下特性: ?能以最小的人为干预持续运行。 ?能够从系统崩溃中恢复和重置。 ?能抵抗攻击。IDS必须能监测自身和检测自己是否已经被攻击者所改变。

网神SecIPS 3600入侵防御系统产品白皮书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6-2011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网神”)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未经网神书面同意,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拷贝、发行、传播或引用本文档的任何内容。 ●文档信息 ●版本变更记录

目录 1产品概述 (4) 2产品特点 (4) 3产品功能 (12) 4产品资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产品概述 网神SecIPS 3600入侵防御系统(简称:“网神IPS”)将深度内容检测、安全防护、上网行为管理等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配合实时更新的入侵攻击特征库,可检测防护3000种以上的网络攻击行为,包括病毒、蠕虫、木马、间谍软件、可疑代码、探测与扫描等各种网络威胁,并具有丰富的上网行为管理,可对P2P、聊天、在线游戏、虚拟通道等内网访问实现细粒度管理控制。从而,很好地提供了动态、主动、深度的安全防御。 2产品特点 网神IPS的完善体系结构包括两大部分:强化安全的专用操作系统和模块化硬件系统。以下分别介绍这两大部分。 高效的体系结构 在平台优化的核心技术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零拷贝技术 数据包以Scatter-and-Gather方式主动通过千兆网卡DMA进入内存后就不再拷贝,有效地减少内存存取次数。 2)核心层优化 所有报文的解析与比对都由核心层(Kernel)进行,完全不用通过核心层与应用层之多余的转换,因此不用进行内存拷贝,从而有效地减少内存存取次数。

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1.1?某市政府网络系统现状分析 《某市电子政务工程总体规划方案》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专网(政务通信专网),一个平台(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一个中心(安全监控和备份中心),七大数据库(经济信息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库、社会信用数据库、海洋经济信息数据库、政务动态信息数据库),十二大系统(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政务决策服务信息系统、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城市通卡信息系统、多媒体增值服务信息系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经济信息系统、金农信息系统、金水信息系统、金盾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政务通信专网 电子政务基础平台 安全监控和备份中心 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系统 政务决策服务信息系统 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多媒体增值服务信息系统 某市政府中心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1.2?安全系统建设目标 本技术方案旨在为某市政府网络提供全面的网络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策略的制定、安全策略的实施体系结构的设计、安全产品的选择和部署实施,以及长期的合作和技术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目标是在不影响当前业务的前提下,实现对网络的全面安全管理。 1)?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减少网络的安全风险; 2)?通过部署不同类型的安全产品,实现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网络安全问题的防护; 3)?使网络管理者能够很快重新组织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使系统重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具体来说,本安全方案能够实现全面网络访问控制,并能够对重要控制点进行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其次,对于通过对网络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对重要服务器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控。 1.2.1?防火墙系统设计方案 1.2.1.1?防火墙对服务器的安全保护

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规模的 不断扩大,此时对计算机系统的攻击已经是随处可见。现阶段,安全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技术等情况。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研究情况 、刖言 目前的安全防护主要有防火墙等手段,但是由于防火墙 本身容易受到攻击,并且内部网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面对这一情况,一些组织开 始提出了通过采用更强大的主动策略以及方案来增强网络 的安全性。其中个最有效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入侵检测。入 侵检测采用的是一种主动技术,从而弥补防火墙技术的不足,并且也可以防止入侵行为。 二、入侵检测系统的概述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具体功能 入侵检测就是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来识别以及响 应一些恶意使用行为。检测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外部的入侵行为、内部用户的未授权活动。然而入侵检测系统是由入侵检测的软件以及硬件这两个部分组成的。到现在为

止,入侵检测成为继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网络 安全体系中,入侵检测是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总 之,入侵检测的功能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功能:第一,对用户活动进行监测以及分析;第二,审计系统构造变化以及弱点;第三,对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进行识别反映,并且要向相关人士报警;第四,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模式,保证评估重要系统以及数据文件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第五,审计以及跟踪管理操作系统。 二)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 在1987 年正式提出了入侵检测的模型,并且也是第 次将入侵检测作为一种计算机安全防御措施提出来。入侵检测模型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体。主体就是指在目标系统上进行活动的实体,也就是一般情况下所说的用户。第二部分,对象。对象就是指资源,主要是由系统文件、设备、命令等组成的。第三部分,审计记录。在主体对象中,活动起着操作性的作用,然而对操作系统来说,这些操作包括了登陆、退出、读、写以及执行等。异常条件主要是指系统可以识别异常的活动,比如:违反系统读写权限。资源使用情况主要指的是在系统内部,资源的实际消耗情况。时间戳主要是指活动所发生的时间。第四部分,活动档案。活动档案就是指系统正常行为的模型,并且可以将系统正常活动的相关信息保存下来。第五部分,异常记录。异常记录主要是可以将异常事件的发生情况表现出来。第六部分,活动规则。活动规则主要是指通过一组异常记录来判断入侵是否发生在规划集合中。一般情况下,通过将系统的正常活动模型作为准则,并且要按照专家所提出的系统或者统计方法来分析以及处理审计记录,如果已经发生了入侵,那么此时就应该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入侵检测系统的具体分类 通过研究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按照信息源的不同 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以主机为基础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主机的审 计记录来进行监视以及分析,从而可以达到了入侵检测。这 监视主要发生在分布式、加密以及交换的环境中,从而可以判断出攻击是否发生。然而这一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着缺点,那就是该系统与具体操作系统平台有联系,从而很难将来自网络的入侵检测出来,并且会占有一定的系

数据库审计系统_技术白皮书V1.0

此处是Logo 数据库审计系统 技术白皮书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版权声明 本文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北京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北京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 ■适用性声明 文档用于撰写XX公司产品介绍、项目方案、解决方案、商业计划书等。

目录 一.产品概述 (1) 二.应用背景 (1) 2.1现状与问题 (1) 2.1.1现状 (1) 2.1.2问题 (1) 2.2需求分析 (3) 2.2.1政策需求 (3) 2.2.1.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3) 2.2.1.2《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3) 2.2.2技术需求 (4) 2.2.3管理需求 (4) 2.2.4性能需求 (4) 2.2.5环境与兼容性需求 (5) 2.2.6需求汇总 (5) 三.产品介绍 (5) 3.1目标 (5) 3.2产品功能 (6) 3.2.1数据库访问行为记录 (6) 3.2.2违规操作告警响应 (6) 3.2.3集中存储访问记录 (6) 3.2.4访问记录查询 (7) 3.2.5数据库安全审计报表 (7) 3.3产品部署 (7) 3.3.1旁路部署 (7) 3.3.2分布式部署 (8) 3.4产品特性 (9) 3.4.1安全便捷的部署方式 (9) 3.4.2日志检索能力 (9) 3.4.3灵活的日志查询条件 (10) 3.4.4灵活的数据库审计配置策略 (10) 3.4.5数据库入侵检测能力 (10) 3.4.6符合审计需求设计 (11) 四.用户收益 (11) 4.1对企业带来的价值 (11) 4.2全生命周期日志管理 (12) 4.3日常安全运维工作的有力工具 (12)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历史

本文由heisjay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戚 技术 人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厉史 华中科技大学 摘 DIS 涂保东 要:从大量史料中整理出入侵检测系统(}n七ru]s的历史进程 : , 。。 eciDteto 。 n ys s et m , IDS )研究与开发的历史 , 为人们了解 把握

目前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提供参考 }Ds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发展历史 网络安全 很早以来人们就认识到用户的行为进行适当监控络恶意的和错误的操作 应对网以阻止 etm Dl(田 入侵检测专家系统) nnte「e 。 ’‘ 被 Dete et!on 网od e l “ 正式发表 。 De

旧g 用在早期的{ t A网(AR尸)上监控 保障网络数据 re o 用户的验证信息 这是第一个基于规 , 在该文中提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抽象模型模型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入侵者: 与运行的安全 。 入侵检测思想在二十 te tn多年前就已萌穿随着I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旧S得到了较深入的研则的专家系统模型采用与系统平台和应用环境无关的设计针对已知的, 使用系统的模式与正常用户的使用模 式不同 , 因此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的跟 系统漏洞和恶意行为进行检测 为构

踪记录来识别入侵者的异常使用模式 从而检测出入侵者违反系统安全性的o情形Den旧g的模型是许多旧S原型 。 究和广泛的应用 1980 年 4 月Jam g es P A n des 「。on 发 ‘’ 建入侵检测系统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框品同P架随后S日完成了与sA四AR的合为其提交了第一款实用的旧S产 1985 表著名的研究报告 rT卜eat Comp an ute「 eeur、t丫

天融信网络安全卫生NGIDS 技术白皮书

网络卫士入侵检测系统 TopSentry 产品说明 天融信 TOPSEC?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华控大厦100085 电话:+8610-82776666 传真:+8610-82776677 服务热线:+8610-8008105119 https://www.doczj.com/doc/c717983073.html,

版权声明本手册的所有内容,其版权属于北京天融信公司(以下简称天融信)所有, 未经天融信许可,任何人不得仿制、拷贝、转译或任意引用。本手册没有任何形 式的担保、立场倾向或其他暗示。 若因本手册或其所提到的任何信息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料流失、 利益损失, 天融信及其员工恕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手册所提到的产品规格及资讯仅供参考, 有关内容可能会随时更新,天融信恕不承担另行通知之义务。 版权所有 不得翻印? 1995-2009天融信公司 商标声明本手册中所谈及的产品名称仅做识别之用,而这些名称可能属于其他公司的 注册商标或是版权,其他提到的商标,均属各该商标注册人所有,恕不逐一列明。 TopSEC?天融信 信息反馈 https://www.doczj.com/doc/c717983073.html,

目 录 1 产品概述 (1) 2 产品特点 (1) 3 产品功能 (5) 4 运行环境与标准 (6) 5 典型应用 (8) 5.1 基本的典型应用 (8) 5.2 多级管理部署方式 (8)

1 产品概述 网络卫士入侵检测系统是由北京天融信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北 京天融信公司基于多年来积累的安全产品研发和实施经验, 集中强大的研发队伍推出具有 完善功能和出色性能的入侵检测产品。 网络卫士入侵检测系统部署于网络中的关键点,实时监控各种数据报文及网络行为, 提供及时的报警及响应机制。其动态的安全响应体系与防火墙、路由器等静态的安全体系 形成强大的协防体系,大大增强了用户的整体安全防护强度。 2 产品特点 增强的多重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卫士 IDS 综合使用误用检测、异常检测、智能协议分析、会话状态分析、实 时关联检测等多种入侵检测技术,大大提高了准确度,减少了漏报、误报现象。 ?采用基于协议分析的误用检测技术,实时跟踪各种系统、软件漏洞,并及时更新 事件库,可以及时、准确地检测到各种已知攻击。 ?网络卫士 IDS 建立了完备的异常统计分析模型, 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网络环境适 当调整相关参数,更加准确地检测到行为异常攻击。并且,基于内置的强大协议 解码器,网络卫士 IDS 能够检测到各种违背 RFC协议规范的协议异常攻击。 ?内置了遵循 RFC 规范, 并基于对协议在实践中的具体执行过程的充分理解而建立 的协议解码器。通过详尽、细粒度的应用协议分析技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有些网络攻击行为仅靠检测单一的连接请求或响应是检测不到的, 因为攻击行为 包含在多个请求中。加入状态特性分析,即不仅仅检测单一的连接请求或响应, 而是将一个会话的所有流量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网络卫士 IDS能够维护完整的 会话列表,并实时跟踪会话状态。通过重组网络数据包、监控并分析会话状态, 在有效地防止 IDS 规避攻击的同时,不仅可以减少误报和漏报,而且可以大大提 高检测性能。

入侵检测部署方案

1.1 入侵检测部署方案 1.1.1需求分析 利用防火墙技术,经过仔细的配置,通常能够在内外网之间提供安全的网络保护,降低了网络安全风险,但是入侵者可寻找防火墙背后可能敞开的后门,或者入侵者也可能就在防火墙内。通过部署安全措施,要实现主动阻断针对信息系统的各种攻击,如病毒、木马、间谍软件、可疑代码、端口扫描、DoS/DDoS等,能防御针对操作系统漏洞的攻击,能够实现应用层的安全防护,保护核心信息资产的免受攻击危害。 针对网络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特点,我们得到的入侵检测的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入侵检测要求 能够对攻击行为进行检测,是对入侵检测设备的核心需求,要求可以检测的种类包括:基于特征的检测、异常行为检测(包括针对各种服务器的攻击等)、可移动存储设备检测等等。 ●自身安全性要求 作为网络安全设备,入侵检测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配置文件需要加密保存,管理台和探测器之间的通讯必须采用加密的方式,探测器要可以去除协议栈,并且能够抵抗各种攻击。 ●日志审计要求 系统能对入侵警报信息分类过滤、进行统计或生成报表。对客户端、服务器端的不同地址和不同服务协议的流量分析。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间隔生成报表,反映用户在一定时期内受到的攻击类型、严重程度、发生频率、攻击来源等信息,使管理员随时对网络安全状况有正确的了解。可以根据管理员的选择,定制不同形式的报表。 ●实时响应要求

当入侵检测报警系统发现网络入侵和内部的违规操作时,将针对预先设置的规则,对事件进行实时应急响应。根据不同级别的入侵行为能做出不同方式告警,用以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报警信息要分为不同的级别:对有入侵动机的行为向用户显示提示信息、对严重的违规现象实行警告通知、对极其危险的攻击可通过网管或者互动防火墙进行及时阻断、以及向安全管理中心报告。另外,必须在基于规则和相应的报警条件下,对不恰当的网络流量进行拦截。 联动要求 入侵检测系统必须能够与防火墙实现安全联动,当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攻击行为时,能够及时通知防火墙,防火墙根据入侵检测发送来的消息,动态生成安全规则,将可疑主机阻挡在网络之外,实现动态的防护体系!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 1.1.2方案设计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位于有敏感数据需要保护的网络上,通过实时侦听网络数据流,寻找网络违规模式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尝试。当发现网络违规行为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时,网络监控系统能够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做出反应,包括实时报警、事件登录,或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安全策略等。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部署在网络中的核心,这里我们建议在网络中采用入侵检测系统,监视并记录网络中的所有访问行为和操作,有效防止非法操作和恶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1. 引言 1.1 背景 近年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其它的一些利益的驱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各种官方机构网站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对电子商务的热切需求,更加激化了各种入侵事件增长的趋势。作为网络安全防护工具“防火墙”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措施,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 IDS)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依赖防火墙建立网络的组织往往是“外紧内松”,无法阻止内部人员所做的攻击,对信息流的控制缺乏灵活性从外面看似非常安全,但内部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据统计,全球80%以上的入侵来自于内部。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对于企业内部人员所做的攻击,防火墙形同虚设。 入侵检测是对防火墙及其有益的补充,入侵检测系统能使在入侵攻击对系统发生危害前,检测到入侵攻击,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在入侵攻击过程中,能减少入侵攻击所造成的损失。在被入侵攻击后,收集入侵攻击的相关信息,作为防范系统的知识,添加入知识库内,增强系统的防范能力,避免系统再次受到入侵。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听,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1.2 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入侵检测技术国外的起步较早,有比较完善的技术和相关产品。如开放源代码的snort,虽然它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但它也是各种商业IDS的参照系;NFR公司的NID等,都已相当的完善。虽然国内起步晚,但是也有相当的商业产品:天阗IDS、绿盟冰之眼等不错的产品,不过国外有相当完善的技术基础,国内在这方面相对较弱。

入侵检测系统研究的论文

入侵检测系统研究的论文 摘要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并对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价标准,最后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作了有意义的预测。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cidf ;网络安全;防火墙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或者军事利益的驱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各种官方机构的网站,成为黑客攻击的热门目标。近年来对电子商务的热切需求,更加激化了这种入侵事件的增长趋势。由于防火墙只防外不防内,并且很容易被绕过,所以仅仅依赖防火墙的计算机系统已经不能对付日益猖獗的入侵行为,对付入侵行为的第二道防线——入侵检测系统就被启用了。 1 入侵检测系统(ids)概念 1980年,james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并将入侵行为分为外部滲透、内部滲透和不法行为三种,还提出了利用审计数据监视入侵活动的思想[1]。即其之后,1986年dorothy 提出实时异常检测的概念[2]并建立了第一个实时入侵检测模型,命名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1990年,等设计出监视网络数据流的入侵检测系统,nsm(network security monitor)。自此之后,入侵检测系统才真正发展起来。 anderson将入侵尝试或威胁定义为:潜在的、有预谋的、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操作信息、致使系统不可靠或无法使用的企图。而入侵检测的定义为[4]:发现非授权使用计算机的个体(如“黑客”)或计算机系统的合法用户滥用其访问系统的权利以及企图实施上述行为的个体。执行入侵检测任务的程序即是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也可以定义为:检测企图破坏计算机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的行为的软件。 入侵检测系统执行的主要任务包括[3]: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审计系统构造和弱点;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向相关人士报警;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模式;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审计、跟踪管理操作系统,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入侵检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响应。 入侵检测的目的:(1)识别入侵者;(2)识别入侵行为;(3)检测和监视以实施的入侵行为;(4)为对抗入侵提供信息,阻止入侵的发生和事态的扩大; 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ri)的于1986年首次提出一种入侵检测模型[2],该模型的检测方法就是建立用户正常行为的描述模型,并以此同当前用户活动的审计记录进行比较,如果有较大偏差,则表示有异常活动发生。这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检测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人们又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检测方法。结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人们设计出很多入侵检测的模型。通用入侵检测构架(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简称cidf)组织,试图将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标准化,cidf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模型(一般称为cidf模型)。它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四个组件: 事件产生器(event generators) 事件分析器(event analyzers) 响应单元(response units) 事件数据库(event databases) 它将需要分析的数据通称为事件,事件可以是基于网络的数据包也可以是基于主机的系统日志中的信息。事件产生器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机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其它部分提供此事件。事件分析器分析得到的事件并产生分析结果。响应单元则是对分析结果做出反应

产品说明&技术白皮书-天融信入侵防御系统产品说明

天融信网络入侵防御TopIDP系列 产品说明 天融信 TOPSEC?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华控大厦100085 电话:(86)10-82776666 传真:(86)10-82776677 服务热线:400-610-5119 800-810-5119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c717983073.html,

1前言 (2) 2网络入侵防御系概况 (2) 2.1入侵防御系统与防火墙 (3) 2.2入侵防御系统与IDS (3) 3天融信网络入侵防御系统TOPIDP (3) 3.1产品概述 (3) 3.2T OP IDP体系架构 (4) 3.3T OP IDP主要功能 (5) 3.4天融信网络入侵防御系统T OP IDP特点 (6) 3.4.1领先的多核SmartAMP并行处理架构 (6) 3.4.2强大的攻击检测能力 (6) 3.4.3精准的应用协议识别能力 (7) 3.4.4实用的网络病毒检测功能 (8) 3.4.5智能的上网行为监控和管理 (8) 3.4.6立体的Web安全防护 (8) 3.4.7先进的无线攻击防御能力 (9) 3.4.8精确的QOS流量控制能力 (9) 3.4.9灵活的自定义规则能力 (9) 3.4.10丰富的网络部署方式 (9) 3.4.11高可靠的业务保障能力 (10) 3.4.12可视化的实时报表功能 (10) 4天融信网络入侵防御系统TOPIDP部署方案 (11) 4.1.1典型部署 (11) 4.1.2内网部署 (12) 4.1.3IDP.VS.IDS混合部署 (13) 4.1.4WIPS旁路部署 (14) 5结论 (15)

1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构建了自己的互联网络信息化系统,互联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工具,在网络带来高效和快捷的同时,网络安全形势也从早期的随意性攻击,逐步走向了以政治或经济利益为主的攻击; 攻击的手段从早期简单的扫描、暴力破解逐步过渡到通过缓冲区溢出、蠕虫病毒、木马后门、间谍软件、SQL注入、DOS/DDoS等各种混合手段攻击;攻击的层面也从网络层,传输层转换到高级别的网络应用层面;而很多黑客攻击行为也由单个个体转变到有组织的群体攻击行为上,其攻击行为有明显的政治或经济诉求目的,给政府、企业的网络信息业务系统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同时,大量的网络资源滥用充斥在整个网络通路上,各种基于P2P协议的资源下载工具、网络视频、网络游戏、IM视频通讯工具等造成企业网络带宽过度消耗,影响企业正常业务系统运行。 能否主动发现并防御这些网络攻击,规范终端的网络行为,保护企业的信息化资产,保障企业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企业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2网络入侵防御系概况 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简称IDP(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 ),是串联在计算机网络中可对网络数据流量进行深度检测、实时分析,并对网络中的攻击行为进行主动防御的安全设备;入侵防御系统主要是对应用层的数据流进行深度分析,动态地保护来自内部和外部网络攻击行为的网关设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功能 ●深层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 ●串连模式(in-line mode) ●即时侦测(real-time detection) ●主动防御(proactive prevention) ●线速运行(wire-line speed)

入侵检测安全解决方案

入侵检测安全解决方案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但是长久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只是网络中信息传递的正确与否、速度怎样,而忽视了信息的安全问题,结果导致大量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暴露在愈来愈频繁的攻击中。因此,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本文先介绍入侵检测的概念和基本模型,然后按不同的类别分别介绍其技术特点。 关键词: 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蠕虫、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 引言: 随着Internet的迅速扩张和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依靠网络传递信息。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与破坏,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受到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网上黑客的攻击活动也逐渐猖狂。人们发现保护资源和数据的安全,让其免受来自恶意入侵者的威胁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因此,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入侵检测技术随即产生。 正文: 该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 从网络拓扑图可以看出,该网络分为办公局域网、服务器网络和外网服务器,通过防火墙与互联网连接。在办公局域网中有一个交换机和一些客户机。对于办公局域网络,每台计算机处于平等的位置,两者之间的通信不用经过别的节点,它们处于竞争和共享的总线结构中。这种网络适用于规模不大的小型网络当中,管理简单方便,安全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在服务器网络中,有目录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通过核心交换机,在经过防火墙与外网服务器相连,在通过外网防火墙与互联网相连。 网络拓扑结构安全性考虑 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的安全性关系很大,如果设备再好,结构设计有问题,比如拓扑结构不合理,使防火墙旋转放置在网络内部,而不是网络与外部的出口处,这样整个网络就不能抵挡外部的入侵了。设计好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就是使其进出口减少了收缩,把防御设备放置到网络的出入口,特别是防火墙和路由器,一定要放置在网络的边缘上,且是每个出入口均要有。 内网防火墙是一类防范措施的总称,它使得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防火墙简单的可以只用路由器实现,复杂的可以用主机甚至一个子网来实现。设置防火墙目的都是为了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设立唯一的通道,简化网络的安全管理。 防火墙的功能有: 1、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 2、控制对特殊站点的访问 3、提供监视Internet安全和预警的方便端点 由于互连网的开放性,有许多防范功能的防火墙也有一些防范不到的地方: 1、防火墙不能防范不经由防火墙的攻击。例如,如果允许从受保护网内部不受限制的向外拨号,一些用户可以形成与Internet的直接的连接,从而绕过防火墙,造成一个潜在的后门攻击渠道。

东软入侵检测系统

NetEye IDS 东软入侵检测系统 NetEye IDS 技术白皮书

Neteye IDS 目录 1概述 (2) 1.1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 (2) 1.2入侵检测系统IDS,消除网络威胁 (2) 1.3NetEye IDS 2.2, 给您提供全面的安全 (2) 2系统结构 (2) 2.1检测引擎 (2) 2.2NetEye IDS 管理主机 (2) 3功能模块简介 (2) 3.1网络攻击与入侵检测功能 (2) 3.2多种通信协议内容恢复功能 (2) 3.3应用审计和网络审计功能 (2) 3.4图表显示网络信息功能 (2) 3.5报表功能 (2) 3.6实时网络监控功能 (2) 3.7网络扫描器。 (2) 3.8数据备份恢复功能 (2) 3.9其它辅助管理,配置工具。 (2) 4技术特点 (2) 5典型应用示例 (2) 5.1简单区域网应用示例 (2) 5.2分布式监测应用示例 (2) 2

Neteye IDS 1概述 由于互联网络的发展,整个世界经济正在迅速地融为一体,而整个国家犹如一部巨大的网络机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命脉。计 算机网络在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迅速普及,一句话,整个社会对网络 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众多的企业、各种组织、政府部门与机构都在组建和 发展自己的网络,并连接到Internet上,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和资源。网 络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强大动力,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伴随着网络的发 展,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了解网络面临的各种威胁, 防范和消除这些威胁,实现真正的网络安全已经成了网络发展中最重要的事 情。 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 日益严重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不仅使上网企业、机构及用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国家的安全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要避免网络信息安全 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触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原因: (1)黑客的攻击:黑客对于大家来说,不再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人物,黑客技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和发展。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万个黑客网 站,这些站点介绍一些攻击方法和攻击软件的使用以及系统存在的一些漏 洞,因而系统、站点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就变大了。尤其是现在还缺乏针对网 络犯罪卓有成效的反击和跟踪手段,使得黑客攻击的隐蔽性好,“杀伤力” 强,是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2)管理的欠缺: 3

绿盟威胁分析系统产品白皮书

■版权声明绿盟威胁分析系统产品白皮书 【绿盟科技】 ■文档编号NSF-PROD-TAC-产品白皮书-V1.0 ■密级完全公开 ■版本编号V1.0 ■日期2013-10-10 ■撰写人唐伽佳■批准人段小华 ?2016绿盟科技

本文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绿盟科技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绿盟科技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的任何片断。 ■版本变更记录 时间版本说明修改人 2013-10-10 V1.0 新建唐伽佳

目录 一. 前言 (1) 二. 攻防的新特点 (2) 三. 攻防技术发展特点 (3) 四. 绿盟威胁分析系统 (4) 4.1体系结构 (6) 4.2主要功能 (6) 4.3部署方案 (10) 五. 结论 (10)

插图索引 图 4.1 绿盟威胁分析系统体系架构 (6) 图 4.2 NSFOCUS TAC 虚拟执行过程图 (8) 图 4.3 NSFOCUS TAC SPAN和TAP部署方案 (10) 图 4.4 NSFOCUS NIPS(N系列)多链路防护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前言 如今,政府和企业同时面临着一个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环境。最初的黑客攻击是为了获得影响力及自我满足去攻击媒体网站,或者使用DoS方式来中断网站的服务;而现在已演变成为了经济、政治等目的的攻击。攻击者能够通过窃取知识产权来直接获取利益,也可以入侵、窃取客户的个人金融信息,更有甚者破坏对方的服务以至国家的基础设施。动机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攻击方式的变化。 从过去广泛、漫无目的的攻击威胁,在数年内迅速的转化为针对受害者组织将造成严重后果的高级可持续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可持续威胁(APT)是由美国空军的信息安全分析师与2006年创造的术语,一般来说,高级可持续威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高级:攻击者为黑客入侵技术方面的专家,能够自主的开发攻击工具,或者挖掘漏洞,并通过结合多种攻击方法和工具,以达到预定攻击目标。 持续性渗透:攻击者会针对确定的攻击目标,进行长期的渗透。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持续攻击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威胁:这是一个由组织者进行协调和指挥的人为攻击。入侵团队会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个团队训练有素、有组织性、有充足的资金,同时有充分的政治或经济动机。 此类APT威胁往往可以绕过防火墙、IPS、AV以及网闸等传统的安全机制,悄无声息的从企业或政府机构获取高级机密资料。在2012年Verizon信息外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2011年发生的重大信息数据外泄的受访组织中,有59%是在相关执法机构告知后才知道信息外泄的情况。 Gartner在2012年的报告中说道:“越来越多的人同意APT攻击是可以避开我们传统的基于特征的安全检测机制,并且存在与系统内的时间越来越长,无法被侦测出来。威胁真的发生了,你已经被入侵,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高级可持续威胁(APT)已经成为当今公认最具威胁的网络攻击类型。

系统安全保护设施设计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安全保护设施设计方 案(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249-61 系统安全保护设施设计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安全已成为网络信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它贯穿于网络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检测,我们可以提前发现系统漏洞,分析安全风险,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1物理安全保护措施 物理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中的基础,如果无法保证实体设备的安全,就会使计算机设备遭到破坏或是被不法分子入侵,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安全,首先机房采用“门禁系统”配合“监控系统”等控制手段来控制机房出入记录有效的控制接触计算机系统的人员,由专人管理周记录、月总结。确保计算机系统物理环境的安全;其次采取设备线路准确标记、计算机设备周维护、月巡检以及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短信报警等安

安全审计系统产品白皮书

绿盟安全审计系统产品白皮书 ? 2011 绿盟科技

■版权声明 本文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绿盟科技所有,并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绿盟科技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的任何片断。 ■商标信息 绿盟科技、NSFOCUS、绿盟是绿盟科技的商标。

目录 一. 前言 (1) 二. 为什么需要安全审计系统 (1) 2.1安全审计的必要性 (2) 2.2安全审计系统特点 (3) 三. 如何评价安全审计系统 (3) 四. 绿盟科技安全审计系统 (4) 4.1产品功能 (4) 4.2体系架构 (5) 4.3产品特点 (7) 4.3.1 网络事件“零遗漏”审计 (7) 4.3.2 高智能深度协议分析 (7) 4.3.3 全面精细的敏感信息审计 (7) 4.3.4 多维度网络行为审计 (7) 4.3.5 全程数据库操作审计 (8) 4.3.6 业界首创“网站内容安全”主动审计 (9) 4.3.7 强劲的病毒检测能力 (9) 4.3.8 基于协议的流量分析 (10) 4.3.9 基于对象的虚拟审计系统 (10) 4.3.10 强大丰富的管理能力 (10) 4.3.11 审计信息“零管理” (12) 4.3.12 方便灵活的可扩展性 (13) 4.3.13 高可靠的自身安全性 (13) 4.4解决方案 (13) 4.4.1 小型网络之精细审计方案 (13) 4.4.2 中型网络之集中审计方案 (14) 4.4.3 大型网络之分级审计方案 (15) 五. 结论 (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