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培训资料

整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培训资料

整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培训资料
整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培训资料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区县:顺义区

单位:顺义区第二中学

姓名:赵建冉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要能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就得有开发利用的意识,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原则,还要看清挖掘、开发的方向和潜力,并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怎样去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这是落实校本课程的关键。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当前实施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课程系列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探索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考核评价等,逐步完善和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2、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3、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训目标与现有的课程和资源,独立或合作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的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原则,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目标,必须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要重视学生发展的差

异性,给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2. 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应该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性原则有两层涵义: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指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他们实现个性与人格的健康发展;二是要为学生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里所指的基础,不仅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包括为学生奠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和学会发展的基础。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要从人类文明发展与现代科技进步的新视角,重新认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涵。

3. 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就是说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但要努力增加学生们动手实践的机会,还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实践技能和习惯,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 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开放性原则,要站在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度,把课程留出足够的余地,让学生自主地把学校与社会、学科与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过程的参与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发展。上课和下课的铃声不能作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开始和结束,学生的更广阔的学习是在课外、在校园、在社区、在社会、在大自然。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5. 趣味性原则: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构成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推动人们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兴趣能使学生的智力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能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推动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兴趣的驱动作用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6. 教育性原则:学校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对学生的教育,以育人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自尊、自信、自主、自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四校本课程模块系列

构思开发课程系列校本课程是一种系统的复杂工程,为防止课程开发的随意性,我们围绕学生的健康饮食、生存环境、化学史实等蕴含化学问题来开发课程,并按照一系列主题或课题组织课程内容。初步形成了《饮食文化》、《化学的明天》、《元素发现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化学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等校本课程系列。

1.模块一:化学和生活模块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而化学正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研究分子,使我们不断地认识周围的物质和现象;它创造分子,促进了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化学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模块模块(部分)主要内容(部分)

洗衣服、毛巾、洗碗碟等淘米水妙用1、铁制刀具等表层铁锈(稀盐酸)、衣服上的铁锈(草酸铁锈的除柠檬酸

、采集样、了解当地植被的生长情p值测定,研p对p酸雨测被的影

、植物油、乙醇NaO混合、搅拌、加热,直至油滴消失为自制肥、冷却、盐、压制、凉

、市场调查事物辨别食物的酸碱食物的酸碱性与人、查阅资料,了解血液是如何调节酸碱平衡健、调查如何从酸碱平

衡的角度保持身体健

漂白剂的安全合理氯水、臭氧、漂白粉、过氧化钠,活性炭、二氧化硫、过氧化氢等漂白的使

的鲜果中维生鲜果中维生的含量及还原量及还原性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碘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食盐中及海带中碘的测定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影响铝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铝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

响影响每一次实验,学生都能得到一些化学知识和有用的启示。这些知识和启每一次活动,这样,让他们自示并不是生硬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实际的资料和实验把学生的能动性体现出来,己去体会,自己去获取教益。化学实验模块2、模块二:要选择学生感兴趣,“化学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体现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与学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的内容,习化学的兴趣,实现常规课堂教学中无法达到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内含CO雷雨是否是酸雨问题模拟实验检测、小冰学生平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此类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多维性”时产生的思维火花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迸发,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正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本义。3、模块三:环保和育人模块积环境保护和教书育人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在目前社会中,把握环学生从中获得环境知识、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通过学科渗透,境道德,体验环保情感。同时也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主要内容(部分白色污水体污大气污臭氧层空海洛因的销仿生材料的研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以科普知识、生活经历、实验练习等题材,学习的内容不再受到大纲和考纲的控制,学习、生活、科学等紧密联系,将化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每次活动,一般遵循以下模式:

五、校本课程开发几点思考

1、课程观念亟需更新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3、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4、需要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即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参照系,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方面。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实施素

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80~84

2、魏冰。关于化学课程中“能力培养”[J]。化学教育,2004.7

“我与化学”活动校本课程化的研究、开发和实施

增城市高级中学王开科

一.课程开发理念

1、课程理念

在几年来的新课程实验中,我们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感悟新课程理念,认识到校本课程是国家将课程开发的部分权力下放给课程实施者——教师,以体现课程开发的民主化和自主性。即打破国家课程大一统的局限性,给予学校教师一定的课程开发自主权,以体现现代教育的校本主体性。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任务、责任和化学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要勇敢地承担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任务。从系统观点来看,我们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我们要参与其中而不是游离在外,要积极主动地跟上新时代课程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步伐。2、政策导向

我校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案》中提出的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着眼于《广州市中学化学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方案》中“广州特色的化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建议,即在逐步形成稳定的活动项目的基础上,实现“我与化学”活动的课程化,通过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具有课程标准性质和功能的“我与化学”活动指南,并进一步形成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尝试开发可操作的多元评价方式。据此我们制定了本校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其中明确规定了各要素:(1)课程题目(或名称);(2)课程目标;(3)课程实施方案(包括课程内容和互动式问题设计);(4)课程评价;(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进一步开发课程的建议等六个方面,并指定了校本课程备课规范,已经在上学期开始实施。

3、学科支持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我校的化学课程开发根植于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积累的基础。在过去几年开展“我与化学”活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悟到“我与化学”活动的两大本质特征:一是“我与化学”活动的科学基础。化学学科的现代特点可

综合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分子、超分子、纳米以及它们组成的复杂系统的科学。”化学是一个动态的、充满活力的非平衡动态系统,它在不断地演进和发展。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非线性、多样性决定了“我与化学”活动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丰富多彩。二是极具广州特色的学生“我与化学”活动的巨大潜在前景。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符合化学的上述学科特点,在这项活动开展近十年来,在实践中焕发出来的持久的生命活力,也证明了这一点。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环境、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重要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关系,这也决定了“我与化学”活动的永恒性、开放性、多样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活动将会不断深入到与以上诸方面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上去,这样更加衍生了“我与化学”活动的无限生成性。以这个活动资源为基础进行校本课程化开发,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4、学生活动资源

在我校化学教师的积极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了“我与化学”活动中来,使得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越来越深刻、丰富和多样化。“我与化学”活动在本校广泛、持久的开展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在自己的校本课程资源基础上,逐步开发了具有本校和本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由于前述的“我与化学”活动所内禀的“无限生成性”,我们在“我与化学”活动资源校本课程化的开发中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具有较高参考、推广价值的创新性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5、教师条件

和许多兄弟学校一样,我们也有一个富有青春气息、团结协作的化学科组。在过去几年的“我与化学”活动中,本校化学教师积极参与了学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素材和活动经验,构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素材性资源基础。同样宝贵的是在开展“我与化学”活动中取得的教师专业发展成就。我校化学教师均指导过近几年的学生“我与化学”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均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这是我校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保障。

二、课程开发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采用的主导性科学思想和方法是系统科学思维及其方法,如信息论和反馈控制等方法。这是因为任何课程本质上都是一个系统,因而都具有系统性质,它必将遵循系统规律,因此可以用系统方法进行调节和控制。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课程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但我们认为这两种课程系统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国家课程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封闭性,这是国家课程的功能所必需的;而校本课程则是以动态性和开放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因此化学校本课程是一种动态开放式课程。“我与化学”校本课程化开发中运用和体现的思想方法用下面的环形流程图表示:

从而构成了一个具有负反馈环的自组织控制系统。这种负反馈控制系统科学方法非常重要,在“我与化学”校本课程化开发中,十分具有指导意义。我们的课程开发就在“活动积累→生成开发→反馈充实→实施提升”的螺旋式上升中进行。

三、课程开发的具体操作

1、课程开发层面的工作

(1)通过课程开发进一步推动本科组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掌握课程改革理念,开发更加多元化、多途径的“我与化学”活动,积累更加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2)“我与化学”活动的校本课程化开发中设计课程目标、标准和编制动态式教材;(3)开发并建立“我与化学”活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4)化学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衔接以达到课程互补效应;(5)通过校本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培养,让学生增长实践能力,掌握科学方法,感受化学的科学价值、伦理价值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未来决策能力等。

2、课堂教学层面的工作

(1)校本课程实施中以教学即时生成性为主要特征的互动式问题预设也很重要。方法是主要采用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堂活动素材与课程的结合和生成情况,在课堂实施中进行互动探究,课后立即进行整理并作好记录,然后分析、归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2)合理设计校本课程课堂结构。据目前我们的经验,一个校本课时应该以教师引导活动与师生互动(包括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以1:1为宜,即各占约20分钟。而方式则应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3)未来实践过程中将会不断生成未曾预料到的新问题,将在具体开发和实施中逐步解决。

3、课程呈现形式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在第一阶段,为了便于操作我们依然按年级进行开发。我们采取交叉分类法,为了便于编制教材,将高一校本课程主题定为“化学与生活”,这是基于高一学生正在学习必修课,在初高中衔接中他们还未能完全适应高中化学的特点。高二是“化学与人文”,是因为高二学生学完了必修课,正在学习选修<4>和<5>等,由于学科能力的系统性建构及年龄和经验增长等因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适应性和基础,此时宜渗透适当的科学方法和人文素材,有利于形成科学人文素养。今年秋天高三则是“化学与社会”,此时已经是综合阶段,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是一个恰当的阶段。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缺乏化学与学生直接接触的具体现实社会的联系,在校本课程中适当加入这样的学材,还将起到对高中知识的融合作用,对学生高考备考亦有一定的好处。下一步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校本课堂教学进行具体的系统整合,包括校本课程纲要、各种教学资源及用法等内容,形成动态开放式课程。题目暂定为《增城市高级中学“我与化学”活动校本课程动态实验教材》一本(包括上述三个分册),在下一轮教学中继续滚动式补充、运用和发展。

4、课题示例

增城市高级中学化学校本实验教材

让化学走进生活

☆高一年级 18课时

第1节、软饮料中的化学和制作

第2节、蔬菜腌制中的化学

第3节、糯米酒制作中的化学

第4节、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安全条件探究

第5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第6节、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的实验探究

第7节、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实验再探究

【校本教材】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化学与食品化学

校本教材 名称:化学与食品化学 高中

高中化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明理”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让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朱子故里丰富的图书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继承、体悟和践履朱子理学中的伦理内蕴精髓,实现弘扬传统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打造“明理”教育特色学校,积极做好化学课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实施工作。 二、实施目标 要实现“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一课程目标,必须在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同时充分开发化学校本课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通过本次校本课程的研究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化学与之息息相关,可以说,我们每天都接触化学的有关内容,如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关,人们要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是离不开化学的。 三、课程内容 1.绿色化学——一种新的化学理念。 2.酸雨。 3.居室污染——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4.化学废旧电池的利用。 5.日用洗涤剂和人类健康。 6 .酒与

健康。 7. 氢能——人类发展的历史性选择。8. 环境。 四、开发原则 本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兼顾学生志趣与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在已经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实施办法 1、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及其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 2、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3、定期组织学习“课程理论”,掌握校本课程的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逐步提高实践水平。 4、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5、在开展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及时指导、帮助,以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 6、课时安排。本课程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具体安排在星期一、五下午。 六、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每期1次),并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 化学与生活

目录: 1、课题1-人每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2、课题2-生活必须物质--水 3、课题3-碳酸饮料 4、课题4-烟花爆竹烟火为何多姿多彩

课题一 人每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1、什么是营养和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物质(如鸡蛋)营养高、某某物质(如大白菜)营养低等说法。其实这种说法不够严谨。大家知道,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从中获取能量并合成自身组成细胞,吸取养分这个过程称为营养;可被吸收利用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因此营养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只有被生物体充分吸收和利用的物质才能称为营养物质,如果只是被吃进肚里而没有被吸收、利用的物质不能称为营养物质。 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鸡蛋和大白菜。每100克鸡蛋中约含蛋白质10克、脂肪0.1克、碳水合物1克及钙19毫克、磷16毫克等;每100克大白菜中约含蛋白质0.8 克、碳水化合物1.5克、粗纤维0.3 克、钙42毫克、磷25毫克、维生素c13毫克等。鸡蛋中所

含的蛋白质等某些营养物质固然超过了大白菜,但大白菜中某些营养物质含量却超过了鸡蛋,特别是粗纤维和维生素c 等物质,鸡蛋中根本没有,而大白菜中的含量却较为丰富。再者,单就蛋白质而言,如果每天能吃250克大白菜,就可摄取蛋白质4克,这与一个鸡蛋(以50克计) 所含蛋白质的量相差不大。另外,如果一次吃某种食品(如鸡蛋)过多,会导致某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暂时摄入过量过剩的蛋白质不仅不能作为营养物质被身体消化、吸收、利用,反而作为废物排泄掉,从而有可能导致代谢障碍引发某些疾病,这些过剩的蛋白质也不能称为营养物质。由此看来,鸡蛋和白菜各有千秋,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个营养价值高、哪个营养价值低。既使是水,由于它是人体细胞组成成分最多者,因此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最基本的营养要素。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食物多样化,才能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物质,让吃进肚里的食物成为名副其实的营养物质。 2、吃什么东西最有营养 2002年美国《时代周刊》专辑介绍了十大最佳营养食品,分别是番茄、菠菜、硬壳果仁、西兰花、燕麦、三文鱼、大蒜、蓝草莓、绿茶和红酒(排名不分先后)。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调查,指出日本人是亚洲区中最长寿的一群。这当然要归功于日本人崇尚低脂肪饮食,多吃三文鱼和多喝绿茶的习惯。三文鱼的脂肪乃奥米茄3号脂肪酸,属有益的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本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ake the plan unified, the action coordinated and the process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编号:FS-DY-20553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透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 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潜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实现目标多元资料宽泛,用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潜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料 1、基础性课程: 《‘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 《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化学与健康》、《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用心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取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透过超多的创造性劳动,

校本课程教师培训计划

校本课程教师培训计划 随着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校本培训在今后将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流模式,这种以学校为基础,学校自主确定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并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培训模式的理论构想相对较完善。为能顺利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在此制定我校校本培训计划: 一、目标:以推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二、内容:校本课程实施的有关理论知识。 三、途径:充分利用网络交流、面授、研讨会等多种形式,重在建立交流平台,以多种方式及时解决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四、培训形式: (一)学校通过专题培训,专题总结和专题交流的模式,教师要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的课程开展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要达到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通过网络学习,弥补教师自身存在的知识缺陷,查找有关课程开展所需的资料。 (三)通过外出学习、参观,找出自身差距,明确需要改进的方面,取长补短。 (四)要通过学习-反思-总结的学习方式,提高教教师教育科研

的能力,以及开展校本课程的策略与方法,掌握技术要领。 五、培训措施:(一)明确责任义务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是培训工作的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指导者,要履行以下职责:①制定本校的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参加培训教师的培训档案。②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③每学期末,要将教师的培训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及时向项目领导小组汇报。④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要履行下列职责①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按学校安排参加校本培训的各种活动。②要认真学习《自觉教程》,按学校规定按时完成自学任务,并做到有读书笔记,有心得体会,有案例评析。把理论学习与自 己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思结合起来,进行自省、自查,并在理论指导下,探索教育教学新路,把培训成果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③要把自己本学期、本学年的参加培训的有关情况,如参加课题实验、参加培训班、研讨班、观摩示范课,听的讨论,参加的什么层次的交流活动、获奖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并附有感受,收获和建议。④要把自己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习成果整理出来。按《自学教程》每个专题后设的“实施建议”分类整理,成果包括:优秀实验报告、实验方案、优秀教案、教学笔记、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观察日记、主题活动设计、学术论文及经验总结等。学校每学期进行评比,分设一、二、三等奖进行嘉奖。⑤凡按兵不动、敷衍塞责、无成果的教师均不能参评各层次的先进个人,校长不能评为各层次先进个人或晋升职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校本课程学习指导纲要(教师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校本课程学习指导纲要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课程标准内容 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6、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7、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第 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三、本专题教学方法建议 1、本专题学习内容层次性强,学习原子结构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找到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让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认识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最后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2、本专题注意控制学习的深广度,对物质结构的学习是为《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打基础,通过分析一些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粗浅的常识和规律性知识。 3、本专题重视化学用语的学习,在本专题要使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 4、本专题充分发挥模型的作用,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模型如比例模型、球棍模型、晶体结构模型,注意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本专题学习运用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能力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四、本专题教学评价 1.重视学生过程性学习评价,包括课堂学习的自主性、与人合作交流态度、作业完成情况。作业要掌握数量和质量,要精选习题,主要以教材中习题和作业本习题为主。 2.在学生探究实验中要注重活动表现评价,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进行评价。 3.专题检测试题难度要合理,基础题达到70%以上,年级平均分达到75分,鼓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完整)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与思考 1 课程设计 1.1 课程目标 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已是毋庸多言,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事实更得到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事实的使用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耳相传、文本阅读的阶段。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级新生。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丰富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籍此吸引学生和表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 课程内容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 2 课程实施 表1 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内容 3 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采用5点计分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完成的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第二部分是2道陈述题,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和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共有5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2份。调查问卷能够代表学生群体的整体态度。

校本课程培训方案

校本课程培训方案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校提出的“继续保持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在全县的领先地位,提高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我们致力于建构适应学校特点、适合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 一、设置依据 1、学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这样几方面:高雅的气质、独特的个性、全面的素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学校开设艺体校本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需求,最大程度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来保障。 2、我校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有浓厚的体育氛围和良好的体育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全面的、主动的、有个性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为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实行开放性的办学模式,丰富和发展学校办学的内涵,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让个体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均衡地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公民素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有较强适应力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实行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发展目标,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总体目标。 (一)具体目标: 1、学生发面: (1)通过校本教育,让学生体会快乐体育,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学会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通过校本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陶冶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3)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之情,培养终身锻炼的愿望和能力。 2、教师方面: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意识;(2)提高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学校方面: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2)培养各类有个性的特长生;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1、需要与实效相整合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课程开发规律,又要讲求课程实施效益。 2.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增强课程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同时还应使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实现内容的综合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综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 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 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 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 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 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为何更好 ………… 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 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 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 (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 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 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 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

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 主讲教师:方建军 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 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 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 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 二、提出问题 (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 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 (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2) 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酸钙 (3) 水垢的形成可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四、实验探究与调查讨论(在教师协助下实施) 探究1、水垢的形成原因: (1) 取自然界水样适量于试管中,观察:水样清澈 (2) 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静置后观察:水变浑浊 结论:原假设(1)成立 探究2、水垢的主要成分: (1) 查阅相关资料:碳酸钙能使稀盐酸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将水垢放入下列装置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并把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现象:水垢溶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原假设(2)成立 探究3、调查分析:水垢的形成对生产生活有什么不良影响

最新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23.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05年7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特别是关于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及教学艺术培训。培训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无论是诠释“教育的意蕴”,还是解读“教育的灵魂”,无论是思考“完美的教学”,还是关注“教师的学习与成长”……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 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 了”(帕斯卡尔,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有成功”“人没有理念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前进的路标和行为的指南”,可以说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正确教育思想和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把为师者分为六个层次,即巫师(造孽和班门弄斧、庸师(以愚蠢教人、教书匠(传授知识与技能、能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名师(启迪智慧和大师(大智大慧型教师,可以高度地概括了当前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必然产生什么类型的教师这一辨证本质。我们不可能是“巫师”“庸师”,但我们是“教书匠”吗?我们离“能师”“名师”和“大师”究竟还有多远?这不能不成为我们新时期教师时常要深思和反思的问题。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很荣幸的迎来了教研室齐华主任为我们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有关知识,使我对于校本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前总觉得农村老师缺乏资源,不知道怎么进行校本课程的选择与设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有了一些想法,可以结合我们学校的特点选择一个切入点进行选择。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我校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英才奠定坚定宽厚的基础。 从学生方面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的发展指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每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涉及知识、技能、智力、能力、情感、道德、审美、个性特长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良好发展是培养目标顺利达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持续教师职业生涯

的整个过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既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养成良好而稳定的职业态度,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形成高超的教学能力等,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过去的问题,教师的发展主要涉及观念的更新,如教育质量观、课程观、学生观的转变;教育实践能力的更新,如课程开发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等。 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教育质量的提高,校风、教风、学风的端正,学校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等,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表征。学校更新的核心内容是办学指导思想的更新,即需要认真思索和回答“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机构?”等问题,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突出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根本职责的特点。基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来带动学校评价管理制度的更新、办学条件的更新等。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且不属于升学考试的范围,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系列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编制、课程实施和评价等,可以使教师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并在能动的实践中,更新课程观念,锻炼并提高课程开发及教育科研的能力,也能够帮助教师克服对国家课程的“依赖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 开发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区县:顺义区 单位:顺义区第二中学 姓名:赵建冉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要能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就得有开发利用的意识,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原则,还要看清挖掘、开发的方向和潜力,并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怎样去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这是落实校本课程的关键。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当前实施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课程系列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

新高考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新高考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选题依据:目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公布,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给课程建设提供了标准,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国家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其中一部分核心素养在国家课程中难以落实,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加以补充,让二者相互促进,优化发展,共同构成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在旭东、宁娟和马丽等人编著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围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的过程,即校长、

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是从校本课程的思想产生来看的);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这是从校本课程概念的出现为依据的)。不管是哪种方式的出现,现如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与明确目标。由于各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使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方分权的国家,国家只是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学校,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而法国、俄罗斯、泰国等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一级制定严密的计划,地方和学校执行计划,在课时安排上只留出一小部分,给学校自主设计课程。 在国,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自主权的增多,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发布后,各地、各校根据《决定》提出的“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精神,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验。较典型的有锡山中学、七宝中学等学校。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容、程度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力推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自此,全国各地各学校出现了大力发展校本课程的热潮,我校在顺应潮流的影响下,也开发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化学校本课程,期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能有所提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

校本课程纲要培训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 一、基本项目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建议 五、课程评价 一、基本项目 1、课程标题 2、主讲教师 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 4、课程类型 5、授课时间 6、授课对象 一、基本项目《定向越野》举例 课程标题:《定向越野》 课程类型:活动类课程 授课时间:每周2、3课外活动 授课教师:本校体育教师 授课对象: 6年级学生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明确回答下列问题:这一特定的学生群体究竟需要哪种课程?对这个问题作出圆满回答后,才能开始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是有层次的,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它们还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层次,如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有关社会、学生和知识的信息掌握的越全面,教育目标就越全面、越恰当、越细

化。 二、课程目标:《定向越野举例》 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定向越野为契机,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普及与提高定向越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申报定向越野特色学校奠定基础。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定向越野的概况、基本技术、技能;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体能;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4.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5.通过教学,普及和提高、稳固和提升我校定向越野项目在市、区初中校中的优势地位。 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活动安排。课程内容的成果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练习等。课程内容必须重点明确、从易到难、并具有针对性,要避免不加选择地采用外来课程内容及方案。 三、课程内容:校本课程纲要《定向越野举例》 定向越野是一项新兴的全民健身项目,它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趣味性、知识性、观赏性。学生经常参加该项目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以及在智力受到压力下作出快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是集体能与智力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定向越野》教材是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年来参加比赛的经验总结编制而成的。本教材重点在于介绍定向越野的基础知识及技能,主要是针对公园定向越野。本教材纯属校内试用的校本教材,目前尚在探索阶段,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资料:孙全兴主编的《国防教育——定向运动指导》一书的部分资料、沈荣桂和甘盛俊主编的《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运动》一书的部分资料以及国际定联的有关资料。 第三章节定向越野识图基础 1.定向地图的颜色 2.符号名称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酸雨面面观》 一、【情景与需求】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浓厚校园的科学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开设此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课程概要】 酸雨面面观校本课程一方面介绍酸雨的形成、分布、危害及监测与控制;另一方面是希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再一方面是有利于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综合的视角,去评价某一具体问题。这对于学习和认识化学科学是积极有益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增加环保知识。总之整套教材在讲解酸雨相关知识时,有效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掌握酸雨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酸雨的控制与化学密切相关,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过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六、【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 七、【课程实施】 (一)课程内容 酸雨面面观分为六个专题: 1、酸雨的形成共3课时。 2、酸雨的分布共3课时。 3、酸雨的危害共3课时。 4、酸雨与环境共1课时。 5、酸雨的监测共1课时。 6、酸雨的控制共2课时。 (二)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源动力,学生只有活动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对课题研究长久的兴趣,消极

校本课程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培训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因校制宜。实践探究性活动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来说,优势凸现。 一、调查、学习和研究镇原的县情和历史革命传统 镇原是文化之乡,是王符的故里,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累,留下了许多亟待开发的课程资源。学校要组织学生对潜夫山、革命烈士故里进行学习参观,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进而激发学生建设祖国,振兴家乡的情操。通过写学习体会,主题班会、队会、国旗下演讲,征文活动等形式,巩固学习成果。 二、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有效资源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学校周边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进行采访调查,运用所学过的语文、数学知识对材料进行汇总的整理,初步了解农村建设中的现状和事实,让学生亲近农村,为将来建设农村,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而贡献才智,做好储备,比如对减免农业税前后农民负担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党的惠民政策和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事实,通过对农业投资的调查,可以让学生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和农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等事实,进而增强学生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三、农村各种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山区的水土流失,农村能源改造,家乡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油资源开发等,都具备实践探究

性课题的开发,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想题材和校本课程培训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对乡村的考察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书本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自觉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中也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校本课程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校园内劳动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培训计划的最直接的方式。 农村学校都有一定的校园菜地、花园等劳动场所,学校通过种菜、养花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种植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勤劳、情感、兴趣和求知欲。同时,通过校本课程培训,也有利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学习观。 总之,校本课程的培训要从实际出发,把课堂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识,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通过亲身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扩充课程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校本教材

高中校本教材 化学 ◆前言…………………………王文博陆平◆第一节如何学好高中化学…………吕平安 1 ◆第二节化学用语……………………王文博 6 ◆第三节常见的重要物质及物质分类……… ………………………………陆平14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陆平27 ◆第五节化学计算……………………王文博33 ◆第六节化学实验…………………吕平安44 ◆参考答案………………………………………… ………………吕平安陆平王文博58

前言 高一新生刚跨入高中时,他们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强烈愿望。而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普遍感觉到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课程那样简单易学——知识内容变多了,且更抽象、更深奥。在高中学习的初期,他们常常会感到很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与初中时期相比出现了严重的滑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初、高中学科之间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衔接问题。 我们知道,由于国家在初中实行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现行初中教材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会用到的初中知识,由于遗忘或初中知识的断层,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惑,需要在高一阶段补充学习。另外,高中新教材中的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教材体系严谨、规范,概念、定理抽象,逻辑性强,注重抽象思维,知识难度加大。而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所学内容明显增多,所以教学进度明显加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 从初中升入到高中,学习生活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之间虽然有知识的跨越与断层,但并非不可逾越,其中还是有衔接的规律可循。在高中入学就着手对学生进行初中到高中衔接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搭建过渡学习的平台,高一的起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研究和实践表明,在高中入学前后的这段时间内,通过复习高中学习阶段必备的初中知识,并预学部分高中知识,提前熟悉和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可以扎实地迈好从初中到高中的第一步。

中学化学校本课程 百度文库

1 1 中学化学校本课程 一、课程性质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 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在这门课程中我将会给学生再现一些生活中的奇特现象、趣味实验,让学生从实验角度去剖析这些现象的本质,亲身体验化学的实验之美,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学习、去生活。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学生要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化学仪器、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能独立完成化学实验,形成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2.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实践过程,参与观察、思考、动手、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留意细节、获取信息的能力。 3.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三、课程理念 “化学实验吧”这门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已有课本知识,熟练操作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四、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两人一小组将学生分为五组,共15课时,第一课时是课程的入门,我将整理几套化学实验室的常用仪器,与学生互动讨论最终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用PPT展示自然界、生活中神奇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 中学化学校本课程

中学化学校本课程 2 2 习兴趣。随后的课堂上逐步向学生讲解生活中常用化学物质的制备、生活现象的解释、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采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让学生走进化学实验,走进这门课程。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文档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31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在结构与内容上被划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Ⅰ和选修课程Ⅱ。选修Ⅰ是国家已经规划好的课程,供学生选修;选修Ⅱ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以校本课程形式出现,供学生选择。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发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高中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根据学校实际,认真研究课程方案,借鉴和吸取先进的经验,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尝试、探索、实践,现介绍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的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那么,如何有效地结合,我们总结如下几点: 1. 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兴趣 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来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

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化学知识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同时注意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理念之一,结合生活实际也是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因素之一。开发《化学与生活》这样题材的校本课程,一方面内容很充实,另一方面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一方面处于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另一方面承受着繁重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不仅家长关注学生的营养和健康,而且很多商家也把目光描准了这一市场,推出各种各样的保健产品。面对鱼目混珠的保健品市场,我们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校本课程《各种保健品》见图1,围绕化学组成、功效、制取、从食品获取途径等方面开展教学,既使学生获取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又使学生懂得了应该理性对待各种保健品。另外还开发了类似的化学校本课程《食品添加剂》、《食品保鲜技术》等。 2. 结合社区资源 启东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北侧,南临长江,东、北靠海,有独特的江海资源,同时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经济和科技较发达,各类资源很丰富。结合启东滨江临海的特点,我们开发出了《盐场晒盐工艺及盐卤综合利用》《启东江海水样测量》《壳聚糖生产与利用》等具有海洋气息的校本课程。其中《启东江海水样测量》吸引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围绕下面几个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