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浅谈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浅谈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浅谈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715404658.html,

浅谈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刘映端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7期

【摘要】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最基本尺度。然而,近年来,我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诚信危机,就连高校学生都较为普遍地出现不重承诺、不守信用、诚信缺失的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解决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表现

首先,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为能更好推销自己,获得工作机会,部分大学生在工作简历上弄虚作假,胡乱捏造事实,随意删改学习成绩,伪造证书。有调查显示重庆某大学校内招聘会上同届学生竟然出现几个学生会主席,同班学生中工作简历政治面貌一栏上约80 %的大学生填写党员。

其次,由于大学生诚信意识与合同意识淡薄,导致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频繁出现工作企业的攀比心理,胡乱跟多家企业公司签订合同,但又肆意破坏合同,随便毁约。

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回答面试考官问题时,故意弄虚作假、夸大其词,甚至不懂装懂,引起面试官反感。最终导致企业招聘单位对该学生所在校园的信誉有所怀疑,影响大学生就业。

最后,部分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违反就业合同,贷款到期既不主动还款,又不主动办理贷款延期业务,更刻意隐瞒个人联系信息,逃避贷款归还。据统计,四川某大学约48 %的大学生出现贷款拖欠的情况,导致银行不得不增加大学生贷款的难度,让学校与银行的关系不再和谐。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环境影响。在西方拜金主义、物欲主义的强烈冲击下,物质利益成为人们所有行为思想的重要出发点。社会歪风弥漫,自然会影响作为社会缩影的高校环境,大学生无疑也会被影响。

(二)企业招聘理念不正确。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工作单位与大学生数量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企业单位为提升企业业务、增加企业经济收入,只招聘学习成绩优异、获奖无数以及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等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而忽略大学生的诚信品德方面的考察。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发展、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与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引言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与发展、家庭的稳定幸福、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近年来持续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人才市场中竞争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不乐观,2013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然而,这个数字在不断刷新,20l4年的毕业生人数729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大。据权威机构数据统计显示,美、英等国大学生就业也不乐观,青年人就业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对就业形势、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向市场化,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奠定良好基础。但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中,机遇与挑战都有。 (一)从统计方面看,社会人才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差距较大,

未能落实就业的大学生总人数持续增多,就业压力巨大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20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300万,每年将会有300万多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估计我国未来几年内在人才需求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人员过剩的现象。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的大环境联系密切,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数量不匹配的特点。10年来,因为高校扩招力度加大,大学生数量增加走高,加上毕业时间、就业程序的同步造成了“一致”效应。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所下降,随毕业生数量增加而有所下降。如2010年到20l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由630万增加到了729万,6年里,毕业生数量增加幅度很快。 (二)从地域视角看,随着国家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的大量出台,二线、三线城市人才吸引能力将逐步增强 近几年,由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城市的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精英移民在一线城市的增加速度无法实现同步发展,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房价上涨等造成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加大。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宏观调控,大量“西部开发、中部掘起’’等政策出台,促进了一批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经济规模、创业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二、三线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显着增强。 (三)从就业产业结构视角看,三大产业的就业空间各有优势,战

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

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占据着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诚实守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不仅仅指一个人的人品,也是一种公共规则,它是当代大学生立足社会、服务大众之本。然而今天,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如注水简历、伪造证书、随意违约等等。据相关媒体调查显示,求职者中有33%的简历存在水分,45%的求职者在工作经历上“造假”,还有20%的人伪造教育信息等其它资料。因此,调查研究大学生就业诚信取向特点、分析诚信制度的建立情况,对高校加强就业诚信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有着深远意义。 受访对象的选取、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向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十余所上海高校学生发出问卷。问卷样本覆盖包括经济、管理及理工背景等各专业的学生;取样范围涉及到上海高校的文、理、工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男女有一定比例。在481份有效问卷中,男生占47.61%,女生占52.39%;本科、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42.83%、57.17%。另外,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还采取了访谈等个案调查方式,对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和研究。 调研问卷题目共20道题。其中前4道题目是涉及大学生对就业诚信内容和重要性的理解,有7道题目调查的是大学生对就业中有关诚信问题的态度。另外,问卷也调查了同学们对于加强学校就业诚信建设的意见。 大学生就业诚信认识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 大学生对就业诚信内涵的理解正面积极,但仍不够全面深入 在对诚信理解的调查中,我们主要调查了上海大学生对诚信美德、诚信品质、诚信内容以及《劳动法》对就业诚信相关规定的认识及理解。总体看来,大学生对诚信内涵的理解是正面而积极的,与传统道德观对诚信精神的强调是一致的。 对诚信美德内涵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适用。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诚信精神的肯定,及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24.88%的学生认为诚信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需要依靠个人自觉。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诚信美德的弘扬需要在全社会认识理解一致的前提下进行。93.28%的学生认为就业诚信就应该使“简历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包括所获荣誉、所指证书等”,这一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次, 77.45%的学生认为就业诚信还应该包含“职业重新选择时要及时通知已签约单位”,这一点与当前社会存在的部分求职者“心猿意马”的情形是较为吻合的。再次,“面试时向用人单位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被认为是就业诚信的重要方面。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就业诚信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将真实的自己展示给未来的雇主”方面,而“不与就业签约单位违约”等方面的含义没有引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一) 一、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表现 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也就成为助学贷款还款的首个高峰年。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调查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我想,除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无能力偿还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诚信的“危机”。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此外,大学生就业的诚信问题尤为严重: 1、推荐时虚报材料。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以至言过其实。如伪造课程成绩、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虚构在学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变成“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面试中自我拔高 部分毕业生在面试中面对招聘主管人员的提问时,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平淡。再如一些毕业生再接到面试通知时害怕自己不能通过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试。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班级:工商管理09-2 姓名:郭清华 学号:310910010216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马海燕)中国教育部副部长24日表示,中国今年将有68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2012年05月24日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经多方面调查研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 1.1 供需差: 岗位增36%学生增130%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北京地区从6.6万人增加到15.4万人,是扩招前的2.3倍。但是同期北京市所属单位上报需求毕业生数量(不含国家和中央在京机构)只是从4.2万人增加到5.7万人,仅为扩招前的1.36倍。 1.2 选材刁: 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1.3 专业同: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认为,对于近年来盲目上马、目前就业较困难的专业,应坚决按教育部规定,区别具体情况减少或停止招生。 1.4 薪酬低: 市场只给1700元/月 这次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1.5 假招聘: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Maria297xx-01-12 要很专业的那种吗?一般大企业愿意要应 届生,但不好进,小企业也要应届生去打杂。就业形势好不好跟在学校的表现有一定关系,同时跟自己找工作的方向是不是坚定有关,认准方向前进总会成功。 Maria160xx-01-12 不知道感谢有你今天是感恩节 168174xx-01-12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 * 统计,xx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xx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xx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xx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 * 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

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xx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xx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xx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

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汇编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背景 中国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后,各高校积极响应党及教育部号召,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长达十几年的扩招长征行程中:文化底蕴方面,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显著提升,高龄大学毕业生已见怪不怪;政治方面,国家公务员、政府官方人员,文聘最低限度——大学文聘;经济方面,无论国企还是外企及其他类型的企业,文聘是衡量一个职员合格的重要标准。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高校扩招也不例外。其中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40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377.47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447.79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512.0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531.1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575.4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608.2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624.7万人。 毕业时间(年)人数(万)待业人数(万)就业率(%)2001 115 34 70 2002 145 37 74 2003 212 52 75 2004 280 69 75 2005 340 79 76 2006 377 91 77 2007 447 145 70

有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总结与概括

大学生诚信问题论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7%,部分同意的占38.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

试论对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的思考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少数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展开分析,查找问题的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诚信笔者多年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不仅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文化,而且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学风严谨,为人诚信。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部分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屡有发生,且有蔓延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择业的失信行为表现用人单位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刻意地对自己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失实包装,乃至“提高”工作待遇,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的时间与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甚至有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骗取毕业生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提供虚假的招聘信息。纵观如今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无疑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因此,一些用人单位的不诚信行为在就业市场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某些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行为。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个别毕业生为了获得面试机会,找到一份满意工作,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简历、自荐信上“添油加醋”;还有的为了增强竞争力,涂改成绩单,隐瞒不及格记录,冒用导师的名义写推荐信;更有甚者,为了达到用人单位的聘用条件,不惜制造假英语四、六级证和计算机考级证等证件。另外,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而不履约。就业市场存在的这些不诚信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已经扰乱了就业市场,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情况真假难分,选不到合适的人才,也使毕业生对择业无所适从;对社会公共道德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污损了大学生的心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意志消沉,不努力学习,一心想着弄虚作假、投机钻营;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第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目前就业市场主要表现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形势使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为求职成功,一些毕业生想方设法弄虚作假。第二,一些用人单位选拔的方式不利于毕业生,导致诚信缺失现象。一方面,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往往仅限于个人提供的带有主观色彩的材料和自我介绍,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另一方面,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用人单位的门槛也水涨船高,不考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切实际地对毕业生提出了过高要求。如要求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或者社会工作经验,甚至不需要较高英语水平的岗位也规定一定要过六级等等。有的毕业生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不得不按用人单位的口味投其所好。再者,有的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程序复杂,战线拉得过长,增加了毕业生签约的风险,使得一些毕业生不得不先与别的单位签约保底,造成了之后的违约行为。还有的单位一旦给学生提供职位后,就催促学生尽快签约,不给学生充分的考虑时间,也会导致学生仓促决策而埋下违约的隐患。[!--empirenews.page--] 第三,从制度层面说,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从而不能用制度来保证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完全负责。有专家从经济学角度对诚信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诚信的缺失,一是因为不讲诚信的成本过低,二是因为追求诚信的利润过低。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诚信是需要高成本的,也应该有高利润,失信行为须付出较高代价作为补偿。但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中,遵循诚信法则行事的人并不一定能得到较多的实惠,相反某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并不会付出较高代价,甚至能得到一时或眼前的好处。当然这种经济学的分析是偏重于短期的、经济的后果考察的。从长期效应来说,诚实守信的人终究是不吃亏的,我们应当有这种基本信念。第四,学校对诚信教育不够,学生的诚信观念树得不牢,行事过程中诚信意识不强。虽然各高校都要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但多是教一些技巧性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没有或很少把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对诚实守信观念的养成也重视不够,只是作为德育课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讲而已,至于理解得怎样,做得如何,基本上很少过问,使得不少毕业生不以虚伪失信为耻,不以诚实守信为荣。[1][2]下一页三、提高大学生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问:我们国家从1997年开始对大学毕业生不再安排就业,又从2002年起大学扩招,自此学生就业是越来越困难,社会上找不到工作或者没有固定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日程工作中的问题。对于国家提出的各项就业措施,我认为作用甚微。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很大趋向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会把自己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还有一个社会潜在的因素,想找到一个稳定,收入又不错工作,没有关系是进不去的,有关系没钱也不行。所以,任凭你是某名牌高校的学生,如果家里没有点关系,又比较穷,以后能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还是一个未知数。我见过一些国家211,985

学校的学生们毕业后回家呆着的。想想他们的处境,真让人辛酸。曾经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眼中的明星,邻居们啧啧称赞的好孩子,而今却回家呆着,正如温总理所言,就业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现在连做人的尊严的没有了。以我的观点去分析这一批大学生的今后的去向,政府不可能直接干预,大学生可能成为社会上一个非农,非公,不太稳定的群体。所谓穷百姓苦,亡百姓苦,国家安定就可以了。经过一年的社会实践之后,归纳出以下几点:第一:有人说大学扩招是为了挣钱。大学扩招不是为了挣钱。要知道政府每年花费在教育上面的资金是很大的,无论是国家每年的预算,还是当地政府,都要对学校投资,而且数量是不少的。有些人猜疑大学生交的学费是不是给国家了,这也是乡野村夫的观点。其实学生的学费学校不上交的,用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不要小看学校的花费,大学学校的花费是很大的,建设,基础设施耗费很大,

学生的学费根本就不够。所以现在的学校很多都欠银行的贷款。在国外学校接受的来自社会上的捐助很多。中国有钱的人也不少啊,有几个捐助的,甚至偶尔心血来潮捐了一回,还会招来别人的质疑,说是作秀。这就是中国人啊。中国人的素质与财富往往成反比,越有钱的素质越低,那些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有几个高文化水平的。是不是我们国家人才不够用了呢?这种分析也不对。看一看大学生毕业之后有几个能够去做学术的,又有几个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了在校学的那些高深的东西呢,与其在大学里好好学习,还不如多混日子,多学点社会经验呢,因为很多企业招聘时就说大学生没有经验,油嘴滑舌的会更让那些面试官青睐。其实我们国家不是不缺人才,而是像缺少杨振宁那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国内还能这么称呼,在国外可能就像中国的食品一样。中国的大学能在世界前百名的有几所呢?所以我认为每年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时间:2016-08-30 来源:阳光美文网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6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关键词:复杂而艰巨,仍难好转 又是“最难就业季”,765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多难? 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5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 月末,2016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渐入尾声。比起大型招聘会,这场招聘会规模显得小了不少。80家公司的招聘窗位依序隔出的通道中,摩肩接踵的应聘者似乎都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不论男女,显然都经过了一番精心打扮,以使自己更富职场气质。在与招聘方的礼貌克制交谈之中,应聘者们仍有一些相似的复杂情感:急切、倦怠,期待中掺杂着焦虑。

就业难 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6年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今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7万,以7%增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大军中往届毕业生占了足足四成。经济下行背景下,压力正逐步向考研和就业传导。 以前老师老说我们专业工作难找,我想能有多难呢?但是就真的难到了这个地步,你不体验根本没法理解。”聂少卿说。他就读的专业是安全生产,如果毕业对口就业,则负责大型施工企业、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等企业的安全生产。但最近两年来,受“去产能”等宏观政策影响,相关职位需求人大幅减少、就业紧张。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城市选择取向调查: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变热门 长期以来,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工作往往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梦想,这些城市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资源,且足以让父母亲属们倍觉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X年与201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1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

率211院校为93%、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201X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X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 201X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1X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1X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

大学生就业诚信及出路探析

2004年5月 第3期浙 江 教 育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ZHE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May 2004No 3 收稿日期:2004-02-13 作者简介:董红亚(1967-),女,浙江奉化人,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分院副教授,哲学硕士。 大学生就业诚信及出路探析 董红亚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分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主要表现为就业履历的掺水造假和随意毁约等问 题。学生诚信精神和行为的形成,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 程;既要求学生个人的内在修养,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首先,学校应端正 教育思想,着眼于育人;同时加强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正确认识及学生诚信品德的培 养。此外,还应从利益机制上进行引导,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和社会信用评价机构,直 至相关立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74(2004)03-0103-05 用 火暴 等字眼,来描述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招聘会似乎并不为过。这种景象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活跃,有生气,也一定程度体现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种 压力 既有近年来高校扩招后带来的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也有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不切实际带来的就业地区和岗位的不平衡,而其中大学生自身在就业中的失信行为,无疑也起了 推波助澜 的作用。 如今,大学生就业中的失信现象,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履历掺水造假,表现为夸大自己在校担任的职务,一些学生为迎合用人单位提出的 具有工作经验 等要求,在自己的 实践经历 一栏里夸大或添上许多子虚乌有的打工经历;有的甚至把其他同学在校获得的荣誉证书借来复印为己所用。[1] 二是表现为学生择业时,脚踏两只船或多只船;签约后随意毁约,工作不久就跳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2年曾针对北京地区大学生在求职与就业过程中违约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违约的占16 3%。[1]这些失信现象,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说,最直接的就是造成了相互之间的不公平的竞争;尤其是对那些靠真才实学找工作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求职环境更是不公平!从长远来说,又是对大学生整体就业环境的破坏。 导致大学生就业诚信或缺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第一,目前社会上、就业市场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失信现象。社会诚信问题,如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财会行业一定范围的假账,企业之间的赖账、三角债等等;尽管近年来由于媒体的及时曝光,一定程度上给这些现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代大学生就 业问题的思考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综合现有各方观点,分别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体现在总体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功能弱化、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差异、人力资本产权未得

到充分保障、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对就业吸纳能力差异以及大学生的自愿失业选择等。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体现在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缺陷、社会资本的影响、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影响、社会人格的缺陷、职业社会化偏差的问题。今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不能完全归结于几年前大学的扩大招生。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因为这几年都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只不过由于大学的扩大招生,一下子使今年的大学生增加了许多,于是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就业培训,高薪就业咨询电话:020-34330086 现在名牌大学的学生总的签约率确实是高一些,就业后的待遇也会相应的高一些,这只是一个一般情况,不是绝对的,一旦把自己神话了,非要什么样的待遇或者什么样的企业,不然就不就业,这种心理是非常不对的,搞得不好会高不就低不成,进退两难。普通高校

的学生在就业时对自己的评价也要客观,如果自己是有能力的话,有信心的话,也应当有勇气有信心去争取。这里讲的两种情况说明当今的大学生就业是是双向选择,不是政府的指定分配。这种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 现在大家谈论的问题还涉及到大学生究竟是多还是少?去年一个网友就说:“高校扩大招生与社会就业压力没有因果关系。能够扩大教育面,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素质,使我国经济更快发展,就能增加就业率。”我以为这个观点是对的,这种评估对大学生就业不但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且会有积极促进作用。既然不多,那么就业的问题又如此突出,这是什么缘故?我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既有学生本身的问题,比如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并不好,几年学业不佳,也没有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大学生对自己的估价太高,并不切合实际,总以为自己是“天之骄

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毕业已是近在眼前,如何规划我们以后的道路,就需要我们足够多的了解这个社会对于我们的要求。也许很多人想考研,的确考研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至少它可以是一个目标,让我们有奋斗的理由和信念,以至于在毕业之后有所归属。但毕业之后选择就业还是当今大学生的主流意识。 选择就业不难,难就难在找到我们喜欢并且能够胜任的工作。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很严重。更严重的是企业缺人现象也很严重。这就矛盾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才。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的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大学生要想找好工作还是需要先加强下自己的能力。我们不能好高骛远,与其一味追寻“理想化”的工作,不如先选择一项自己能够做好的工作,一方面可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使自己暂时稳定下来,在保障自身生存问题时也有寻求新契机的机会。等到自己积累到足够的经验时,或许就是我们能够追寻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刻。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一,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毕业生的基层意识和创业意识有待加强,亟待做更加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五,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占据各种优势,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较大,形式多样。特别是“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的实施,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产生一定压力,也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工作。 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就业心理准备不足。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

大学生诚信论文

一什么是诚信 二为什么要诚信(举例子讲故事) 三怎么做到诚信 四大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大学生诚信论文》简介: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 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诚信论文》正文开始>>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作弊团伙。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已有泛滥成灾的迹象。究其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教育出现的偏差、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误区、大学生自身诚信道德素质低下共同作用的结果。优化社会诚信环境,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改进高校诚信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构建诚信校园;规范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方式是应对大学生“诚信”就业不可或缺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①,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诚信被看作“进德修业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近乎“残酷”的就业现实与大学毕业生迫切的就业心情之间矛盾的加剧,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已有泛滥成灾的迹象。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1.求职简历中“掺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大学毕业生有关情况的书面求职资料,通过它向用人单位传递个人信息,表达个人求职意向,展示自己的才能。然而,现实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大学生简历“掺水”,学习成绩“良好”变成“优秀”;一个小小的班干部升级为学生会的“部长”;优点和特长更是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面对用人单位对优秀毕业生的青睐,涂改成绩、假“三好学生”、假“优秀学生干部”、假“优秀毕业生”、各类假“证书”更是满天飞;德智体全面发展、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等内容,大学生们的一支“妙笔”就解决了。 2.随意签约、毁约。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莘莘学子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毕业后害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求职心切,一遇到有单位接收就迫不及待地与之签约,到后来发现可供选择的单位还是比较多的,觉得自己所签的单位不理想,于是马上要求毁约。也有的本来对自己所签约单位还比较满意,但看到各方面不如自己的同学签了一份比自己好的单位,于是心里感到不平衡,便毫不犹豫地与用人单位毁约。还有少数毕业生“广种薄收”“脚踏几只船”,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等。 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是高校校风学风下滑;二是引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增加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而加剧社会信用危机。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思考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思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思考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1402092 学号: 姓名: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思考 进入大四后,周围的同学好像都在实习找工作,为自己的未来而忙碌着,而我是要考研的,所以没有去找工作,但是通过室友、同学、朋友的找工作经历,我也了解到不少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并归结出我校大学生毕业就业的一些情况。 一、现状 1、竞争形势严峻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是765万人,比去年又增加了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这个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我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现如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但我们学校人力资源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再加上用人单位岗位有限,相关人才也很多。毕业生一般在企事业单位及其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在应聘过程中,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和本专业的人竞争,还要和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竞争。有很多做人力资源的并不是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很多都是做销售或者其他一线工作上来的。所以人力资源专业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2、招聘单位多而杂,规模都比较小

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周围同学就开始找工作了,一些招聘单位也陆陆续续地来学校开宣讲会,辅导员建了一个毕业群,时不时在上面发招聘信息,同学们也很积极地参与,但通过其他同学的反应,我觉得来的招聘单位虽然有很多,但质量不是很高,一般都是小公司,公司机制不够健全,同学们也不是很愿意去,所以一般听完宣讲会就不了了之了。另外,由于公司较多,一些同学抱着观望的态度,想着后面还会有更好的公司,小公司的多而杂,让同学们花了眼。 3、学生找到工作的人较少,自身专业技能不足 据我所知,我们专业还是有不少招聘单位需要的,但是真正签三方的人很少。我觉得除了招聘单位多而杂,规模都比较小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及能力不够,小公司不想去,好的公司招聘名额有限,学生挤破头想进,但无奈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在面试时,就被淘汰了。因此,只有少部分人签了三方合同。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时,很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为了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问到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很少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及薪酬待遇,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专业能力差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而且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其它能力比如集体的协调能力克服压力的能力也很缺乏,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除此之外,每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式还是很严峻的,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能力也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并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4、大学生工资待遇较低,工作地大都在小城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