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荷作业手顺_20130401

出荷作业手顺_20130401

出荷作業手順書兵神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作业指导书格式要求

Q/YS 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企业标准 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发布

Q/YS2.01―2003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 5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规范》中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管理现状,对西电一司技字[1997]6号《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标准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一个作业文件。本标准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它第三层次作业文件一起构成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系统。 本标准代替QGB127-90和西电一司技字[1997]6号。 本标准与西电一司技字[1997]6号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强调了施工人员的资格要求。 ——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格式进行了重新规定。 ——增加了危险源识别及危险点控制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公司工程管理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工程管理部。 本标准起草人:王建琪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 ——QGB127-90 ——西电一司技字[1997]6号 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

Q/YS2.01-2003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1) 5 工作程序 (2) 5.1 作业指导书的一般要求 (2) 5.2 作业指导书编审流程及要求 (2) 5.3 作业指导书编码办法 (2) 5.4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内容 (3) 5.5 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4) 5.6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质量要求 (4) 6 相关支持文件 (5) 7 记录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作业指导书编审流程图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作业指导书封面格式 (7) 附录C(规范性附录)作业指导书审批表格式 (8) 附录D(规范性附录)技术交底记录表格式 (9) 附录E(规范性附录)作业指导书正文格式 (10) 附录F(规范性附录)危险源识别表、控制计划表、控制对策表格式 (13) 附录G(规范性附录)文件中的字号和字体 (16)

作业手顺书作成

作业手顺书作成标准书 中山市船井电子厂 制定: 2002年02月22日 修订: 2008年09月10日

修订经历修订号码 1 2 3

1. 目的 为了确保生技部的各担当能充分了解作业手顺书的作成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手顺书作成标准书》适用于中山市船井电子厂生产技术部发行的作业手顺书.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各生技担当: 手顺书作成 小组副主任以上人员检印;安全担当;品管责任者;生技顾问: 手顺书检印 生产技术部部门长: 手顺书承认 4. 引用文件/参考文件 《文书管理程序》 ZQRQ-08C 《工程管理程序》 ZQRP-02C 5. 定义 就是对制造产品的作业步骤.作业方法.作业时需要的治工具.注意事项.作业的基准.产品的规格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处理等以作业手顺书的形式指示出来.

6.手顺内容 6.1手顺书作成的流程 根据本部的量试资料(部品表.图面.配置图.作业指导书等) 根据资料做实际的操作.对作业指导书的 .并作成作业手顺书. 进行工场量试 生产线根据生产技术部作成的作业手顺书 在生产线流动的状态下完成所有作业内容. 依照实际情况生技对手顺书作进一步修正. 作成作业手顺书 6.2.手顺书作成的要求:(每个作业工程要有手顺书) 6.2.1 开始作业时的点检.准备工作 6.2.2 作业手顺 6.2.3 产品的检查规格 6.2.4 作业所使用的治工具.测定器名及型号 6.2.5 使用的部品名.品番.厂家品番.数量 6.2.6 安全部品的标记 6.2.7作业时.安全方面所要求的注意点 6.2.8 作业者的认定 6.2.9 发生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6.2.10 作业时的必要记录 6.2.11 作业注意点 注:作业手顺书有固定的格式,具体内容参照5/5页ze-001* 6.3.作业手顺书的承认 6.3.1生技担当在作成作业手顺书後.给各小组的责任者(副主任以上级)确认.对于检查过程 中有问题发生就马上反馈给担当进行修正.然後再次确认.完全OK后要检印.

WIZ0306027 Datapaq炉温测试仪作业手顺书

1.目的: 指导作业人员正确使用Datapaq 温度测试仪. 2.适用范围: PCB 制造部 3.使用说明: 3.1系统构成 全套系统由:Tpaq21记录器,隔热保护盒,数据线,充电器,保护手套,Insight 分析软件构成. 3.2 记录器停止/启动按钮操作 停止按钮 启动按钮

3.3记录器充电及电池状态LED 说明 3.3.1将充电器与数据线的充电端子连接, 再将USB 数据线与记录器连接,最后将充电器连接220V 电源,当黄灯与红灯同时亮起时,记录器处于充电状态(2~3小时即可充满).

3.3.2电池状态LED说明 3.4使用方法 3.4.1使用前先将记录器与电脑连接进行重置(记录器温度必须在35℃以下),清除记录器中保存的数据, 避免测试失败.重置方法如下: 选择“记录器” 点击“重置”

3.4.2将测试板连接到记录器(连接时请按探头的编号与记录器插座编号对应连接,连接完毕将记录器放入隔热保护盒,将保护盒关闭(完全关闭时会听到“嗒”的一声),如图 3.4.3 调整载具宽度调整到与测试板一致,并放入回流炉入口观察是否合适. 3.4.4 检查回流炉Central Supporter 是否位于传送轨道固定侧,如不在,请调整到传送轨道固定侧. 点击“确定”

不在轨道固定侧调整已调整到轨道固定侧 3.4.5 将记录器放如保护盒中,将保护盒放入载具,按绿色按钮3秒钟,绿色LED开始闪烁后,关闭保护盒(请注意检查是否完全关闭,完全关闭时会听到“嗒”的一声),将测试板及测温仪慢慢送入回流炉中.为减少测温仪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温仪与测试板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30~40cm. 按绿色按钮关闭保护盒 注意事项: a.必须确认保护盒完全关闭后才能进入回流炉进行测试,否则会损坏记录器,下图是未完全关闭与完全关闭的对比图. (完全关闭时会听到“嗒”的一声) 未完全关闭完全关闭 b.推入测试板时和测温仪时应注意不要倾斜,以免掉落在回流炉中. c.测试板时和测温仪在回流炉中流动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掉落和卡住,不可以临时走开. 3.4.6 大约5~7分钟后,测温仪和测试板将从回流炉中流出,这时应戴上隔热手套将它们取出.打开保护盒,按红色按钮3秒钟,停止数据记录.拔下探头,将记录器拿到分析电脑处读取数据.

贴片机接料手顺作业书

1.目的 为了更好的管理工厂SMT物料的使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规范SMT员工接料手法,特制定此规范。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工厂SMT。 3.职责 3.1工厂SMT车间:负责执行此规范。 3.2工厂技术组:负责给出此规范相应的使用基准。 4 内容 4.1 8MM物料接料手顺: 当贴片机上某一站位物料少于整盘十分之一时(如下图1);SMT操作员工需找出此站位所要接的物料,拿出对料表对物料进行物料编码和规格进行确认(如下图2);使用剪刀将物料前部废料带剪掉,剪切点为第一颗元件前部孔洞一半;拿起feeder上的物料剪去物料后部废料带,剪切点为最后一颗元件后部孔洞一半(如下图3);使用接料带单边的一半粘住手中物料最前部压实,单边另一半粘住feeder上物料最后部压实(如下图4);将接料带另半边按中间线对折到物料反面压实(如下图5),接料完成后必须对物料的条码进行扫描(如图6)。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4.2 12MM物料接料手顺: 当贴片机上某一站位物料少于整盘十分之一时;SMT操作员工需找出此站位所要接的物料,拿出对料表对物料进行物料编码和规格进行确认;使用剪刀将物料前部废料带剪掉,剪切点为第一颗元件与前一颗元件槽中间位置;拿起feeder上的物料剪去物料后部废料带,剪切点为最后一颗元件与后一颗元件槽中间位置(如下图1);使用接料带单边的一半粘住手中物料最前部压实,单边另一半粘住feeder上物料最后部压实;将接料带另半边按中间线对折到物料反面压实,接料完成后必须对物料的条码进行扫描。 4.3 12MM电阻和电容接料方法: 12MM电阻和电容接料方法与8MM接料手顺一致,与其他12MM元件不一致,请勿混用。 编制:审核:批准:

LINX5900简易使用手顺

LINX5900喷印机启动喷射操作简易手顺 适用范围:1TL LINX5900喷印机 作业内容:喷印机启动喷射操作手顺 所需工器具:十字精密螺丝刀 作业条件:机组停机状态下 作业步骤: 1.打开喷印机后部电源开关。 电源开关 2.按下启动喷印机按钮,保持3秒,直至显示屏点亮后松开。 启动按钮

3.启动后的起始页面如下(无报警状态下): 4.选择‘资料库’,选择所要喷印的资料(根据客户需求) 5.选择选择所要喷印的资料,(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键选择所需要的喷印资料)

6.如原先没有保存喷印资料,则需要新建一“新建”按钮 7.选择“文本”以编辑文本 8.再次选择“文本”以编辑文本

9.黄色文本编辑框内有红色竖线光标闪动,可开始编辑需要的文本。 10.使用面板键盘编辑文本 注意事项:此处需要注意,面板上每一个按键都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区,需要进行预先选择区间对应的字符。举例:第一个按键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顺序,分别为“中,年,q,Q”。若需要选择大写‘Q’,则需要同时按“控制ctrl”+“锁定lock”(左右切换),或者“移位shift”+“锁定lock”(上下切换),将按键切换并锁定在右下角。

11.所需喷印的资料编辑完成后,按键盘“退出”键,连续返回,直至出现以下页面,点击资料保存。 12.‘将此资料另存为’框内可编辑资料名称,方便记忆和辨识,例如‘270’‘BA’等。点击‘保存更改’,将此资料存至资料库。

13.选择需要喷射的资料条目。 14.选择‘开始喷印’,在等待约2分钟后,喷头开始喷射油墨 15.注意:机组联动喷印,必须将同步编码器插座接上,保证其正常工作。确认喷印机编码器线缆端口连接无误,编码器滚轮搭在机组棍子表面,如下:

标准作业手册

一、标准作业: 目标:消除浪费并使得操作工作容易和顺利 定义:标准作业是以较少的工数(工时),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的一种工作手法。是将作业人员、作业顺序、工序设备的布置、物流过程等问题作最适当的组合,以达到生产目标而设立的作业方法。 ?仔细观察操作工的动作和所花时间 ?仔细观察异常情况和操作工解决问题的困难 ?仔细观察下列浪费 –操作工无价值的动作 –操作工序之间的等待原料原浪费 –不良品和返工的浪费 ?计划与实施改进方法去消除浪费 二、标准作业的定义 ?标准化作业并使其目视化 —操作工动作顺序 —循环时间 —在制品 ?维持遵守标准的管理 以人的动作为中心并且应是反复作业 在机械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中,不能有太多的故障 保证质量,尽量减少问题的发生 作业人员是多能工 标准作业是管理生产现场的依据,也是改善生产现场的基础。遵守标准作业可以保证产品品质、也决定生产数量、制造成本。

三、标准作业的目的和作用 ?明确安全的、低成本的生产优良产品制造方法精益思想的体现 ?用作目视化管理的工具用眼睛来管理 ?用作改善的工具现场改善的锐器之一 ?消除浪费并使操作工作更为容易顺利 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四、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1、节拍: 所谓T.T(Takt time ),是指应该用多长时间、即几分几秒生产一个或一件产品的目标时间值 它是由市场销售情况决定的,与生产线的实际加工时间、设备能力、作业人数等无关 计算公式如下: T.T= 1日的需要生产量/1日的生产时间(定时) 切莫按设备和人的能力进行生产! 2、标准手持: 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作业时,为了能够反复以相同的顺序、动作作业而在工序内持有的最小限度的在制品 决定标准手持的基本规则 ①从作业顺序来考虑 ②从又无设备自动加工来考虑 3、作业顺序:

グリスアップ作业手顺(中文)

机台保养加油手順書 (ND-6Ni210E MARK-50D)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8 Hitachi Via Mechanics, Ltd. 1

1.加油的重要性 定期给钻孔机搭载的驱动系部品(螺杆,LM 导轨,培林)进行加油是不可缺少的。 如若一时对驱动系统未能进行充分加油保养,驱动系统就会因磨耗从而容易导致部品损伤、加工精度不良、异音、振动、多次产生警报等众多故障。 一旦发生这样的状态,再进行加油保养的话也无法对已经磨耗的滚珠部分的部品进行复原了。 此时,不得已只能进行驱动系部品的更换。 因此,为保证钻孔机长期稳定的工作,用户进行的螺杆加油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加油方法不正确或者不确实的情况下也是驱动系部品寿命低下的主要原因。请切实按照本手册指示的方法进行加油保养。 2.使用油品以和加油位置 【表1】 中说明的使用油脂和加油位置、在【写真1~4】中按照【表1】内标注的颜色说明。 【写真1】X軸給油箇所 【写真2】Y軸給油箇所 【写真1】X 軸加油口 【写真2】Y 軸加油口 【写真4】Z軸加油口2 【写真3】Z軸加油口1

3.加油手順 (1) 加油前将X?Y軸向正方向移动、将Z軸移动到原点位置(Z=0㎜)后将机械锁设置成有效。 (2)拆下Ⅹ軸中央前側的蛇腹。 (3)用抹布擦去各軸的螺杆、LM导轨上沾附的旧油。【写真5】 【写真5】 (4)为防止混入尘埃,加油口也需用抹布清洁干净。。 (5)对螺杆、LM导轨进行加油。 X?Y 軸在【写真1、2】的加油口处用加油枪加油10次。 Z 軸的螺杆、LM导轨、培林之各部使用3种不同种类的油脂,加油时请注意分清加油嘴和使用油脂。 请参照【表1】、【写真3、4】,用加油枪加油3次。 (6)将机械锁设置成无效,通过JOG動作使各軸来回往返移动3次最大行程。 (7)确认螺杆全体附着有干净的油脂。【写真6】 若有附着不足的情况,请再次进行加油。 【写真6】 (8)擦去机台内飞散的多余的油脂、安装蛇腹。(Ⅹ軸作業结束) (9)为防止机械稼動時油脂飞散,需通过PARK 将Y軸在最大行程范围内多次移动,再将散落在桌面上的油脂清 洁干净。(Y軸作業结束) (10)为防止Z 軸油脂飞溅,擦去如【写真7】中多余的油脂。 【写真7】 确认螺杆整体都附着有干净的油脂。 如果螺杆上出来的是污浊的油脂的话,请 重复第(3)项动作直到螺杆表面附着的 是干净的油脂为止。 擦去多余的油脂。

搓丝作业手顺书

作业前检查⑴检查各部位螺栓,螺母是否松动。 ⑵注入规定的润滑油、确认润滑油泵是否工作。 ⑶手动或寸动使飞轮2?4周,确认动作是否顺利。 ⑷检查搓丝油泵是否工作,搓丝油是否合适 准备工卡具调整用工具 ⑴套筒扳手⑵活扳手⑶扳手⑷螺丝刀⑸内六 角扳手5#、6# 8# 加工用工模具 ⑴丝板⑵衬板 测量工具 ⑴千分尺⑵卡尺⑶环规 ⑴用抹布等清扫丝板安装槽。 ⑵用衬板调整,使移动丝板的螺纹面高出丝 板座0.5?1.0mm左右。 ⑶固定丝板座微调后,在能充分进行前后调 整的位置,将固定丝板放入丝板的安装槽 内,用衬板调整固定丝板与移动丝板的间 距,该间距比搓丝坯径稍小(图2) 丝板尺寸要与设备相符, 使用平面精度、平行度都 好的衬板、保证与丝板的 密合精度 2007 年5 月 15 日大连恒平精工紧固件 有限公司

图2固定丝板的安装 ⑷两丝板的高度都比丝板座的上面稍低 板的上侧面应是平行可用衬板和纸来调?整见图3中的正确安装 ⑸移动丝板的压板在紧固N 2母应与丝板 端面平彳 1如不平行可用调节螺钉来调整。 (见图) 图3丝板的姿势 ⑹用紧固螺母,N 2, N 3和各压板可将两 丝板固定。 序号 恒平精工紧固件生产部 搓丝作业指导书= 处理基准 作业名称 管理要点 安装丝板

⑴轻轻紧固固定丝板座的紧固N螺用微调两丝板的间距是平行的螺栓32和B3调整两丝板的间距,使之能在螺 栓坯上轻轻地搓出螺纹牙痕迹。4见 大连恒平精工紧固件承 认:ntl7. fin. 对螺距

恒平精工紧固件生产部 搓丝作业指导书 对螺纹 r ⑵调整模板、确定打料点位置(见图8)⑶放 入坯料、轻轻地搓半周、退回、取下坯料,观 察坯料上的螺纹痕迹,然后用图5中的螺距调 节螺栓B4和B5调整、或者用衬板、纸等进行仔 细调整。直至痕迹如图4中A所示正确螺距。 有的设备用挡板 微调⑴螺距对好后,幵始搓丝,边观察螺纹的隆起情况,边用B2、B3调节螺栓,逐渐地调整,同时均匀地为丝板增加滚压力。 ⑵当螺纹牙顶轻轻地与丝板的牙底接触时,螺纹牙顶有光泽。 ⑶微调后,再次按序号4对一下螺距。 固定紧固⑴再次对螺距和微调后,进行螺纹测量,如 果检查合格,就充分紧固各部位的紧固螺栓 和螺母。 大连恒平精工紧固件承 认 有限公司 作 审3/8

日立HITACHI MARK50 SERVO AMP更换作业手顺

MARK50 SERVO AMP更換作業手順MARK50 一、X、Y、Z 軸伺服AMP交換設定 1.關閉機台電源後再行更換SERVO AMP。 2.依要更換或對調之AMP調整如下圖五之Switch設定後裝回配制電源訊號線。 3.更換完成後開機,將SERVO AMP防寫功能打開如下圖五,並解除參數保護(LEVEL10)FLORA。 4.將參數N207 S1更改為「00000001」,解除EMG,解除時參數N207的S1由1→0(表示可進入SVDIAG.EXE)。 5.將NC側電腦內原AMP設定資料開啟確認是否異常路徑我的電腦→ C槽→MARK50資料夾→Svding→執行SVDIAG.exe 5-1.選擇MENU(M)按AMP PARAMETER DISPLAY(S)。 5-2.按START後,DATA值將被表示並確認設定。 5-3.確認完畢按YES(Y)時,中了SVDIAG.exe程式。 5-4.關閉SERVO AMP診斷畫面。 6.SERVO AMP設定資料載入作業。 6-1. 解除參數保護(LEVEL10)FLORA。

6-2. 路徑C槽→Mark50 →PC →svdiag →SVDIGA exe.→menv(M) AMP parameter →display →Start ↓(Enter) 6-3. 參數畫面Parameter N207 S1 0000 0000 改0000 0001 6-3-1. N2000 S2 11改10 6-3-2. N2416 (交換軸) X Y Z1 Z2 Z3 Z4 Z5 Z6 改0 6-3-2. N207 S1 0000 0000 改0000 0001 6-3-3.押EMG後POWER OFF,從新開機。 6-3-4.將參數保護再打開(LEVEL10)FLORA。 6-3-5.從路徑C槽→Mark50 →PC →svdiag →SVDIGA exe.→menv(M) AMP parameter →display →Start ↓(Enter)。 6-3-6.確認是否完成資料傳送並確認如下圖六,1~7頁設定值是否正確。 6-3-7.如畫面如有紅色字體出現表示未完成AMP資料傳送需再從新傳送一遍傳送前再確認參數N2000 S2 11設定及N2416 XYZ1~6更換的軸數改1設定是否都設定正確。 6-3-8.EMG開關按下再解開一次從AMP parameter →display →Start ↓(Ent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