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工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电子工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电子工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电子工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电子工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学院:光电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林云峰

学号: 2009010776

指导教师:梁福平

前言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跨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也被称为电子信息时代,这是因为

信息的采集、处理、传播和应用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和无所不在、深刻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电子产品,打开小小的电子产品,我们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电子元器件以及各种印制电路板,那么这么多的东西如何安装的才能实现丰富多彩的功能,,本文笔者将和大家讨论电子制造业的核心——电子工艺。

电子工艺的定义及现状关于电子工艺,广义的电子制造工艺包括基础电子制造

工艺和电子产品制造工艺两个部分。基础电子制造工艺包括电子信息技术核心的微电子制造工艺、无源元件制造工艺和印刷电路板(PCB)制造工艺;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又称为整机制造工艺或电子组装工艺,包括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制造工艺、其他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整机组装工艺。狭义的电子制造工艺就是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对于工业企业及其产品来说,工艺工作的出发点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优良产品以及增加生产利润。它建立在对于时间、速度、能源、方法、程序、生产手段、工作环境、组织机构、劳动管理、质量控制等诸多因素的科学研究之上。工艺学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指导从原材采购进厂开始,加工、制造、检验的每一个环节,直到产品包装、运输、入库和销售(包括销售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和用户信息反馈),为企业组织有节奏的均衡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虽然电子产品的历史可以追随到19世纪末电报电话的应用,然而真正工业生产意义上的电子组装技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印刷电路技术逐渐完善和广泛应用为起点,迄今已经经过4带技术发展历程:

1.电子管时代

2.晶体管时代和集成电路时代

3.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4.系统极(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而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三代技术交汇的时代,即第三代技术(SMT)已经成熟,成为电子制造的主流技术,第四代技术(MPT)正在发展,已经部分进入实际应用,而第二代技术(THT)仍然还有部分应用。但同时,掌握了新的技术则代表了站在了电子市场的前沿,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2011年1-6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速出现起伏。2011年4、5月,规模以上制造业生产增速连续回落,6月份出现反弹,增加值、销售产值分别增长15.6%和22%,比5月份增速分别提高4.2和5.4个百分点。截止到6月底,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高出工业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34229亿元,同比增长21.8%。主要行业增速回升。6月份,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器件、电子元件销售产值分别增长29.1%、15.8%、24.8%和21.9%,比5月提高19.9、4.1、2.7和4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成为增速回升最快的行业;软件业务收入增长32.9%,增速比5月份回升3.6个百分点;家用视听行业销售产值增速(15.9%)有所回落,比5月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基础行业仍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1~6月,电子器件、电子元件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8.5%和23.1%,比行业平均水平高6.7和1.3个百分点,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成。其中光电器件仍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增长40.3%)。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9.3%,比制造业增速高7.5个百分点,其中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分别完成收入1073亿和761亿元,同比增长34.5%和36.5%。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视听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0.9%、15.3%和13.7%,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电子工艺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技术的融合与交汇

电子设备追求高性能、多功能,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永无止境,不断推动着电子封装技术和组装技术“高密度化、精细化”发展。

1.精细化:随着01005元件、高密度CSP封装的广泛使用,元件的安装间距将从目前的0.15mm 向0.1mm发展,工艺上对焊膏的印刷精度、图形质量以及贴片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SMT 从设备到工艺都将向着适应精细化组装的要求发展。

2.微组装化:元器件复合化和半导体封装的三维化和微小型化,驱动着板级系统安装设计的高密度化。电子组装技术必须加快自身的技术进步,适应其发展。将无源元件及IC 等全部埋置在基板内部的终极三维封装以及芯片堆叠封装(SDP)、多芯片封装(MCP)和堆叠芯片尺寸封装(SCSP)的大量应用,将迫使电子组装技术跨进微组装时代。引线键合、CSP超声焊接、DCA、PoP(堆叠装配技术)等将进入板级组装工艺范围

趋势二:绿色化

1.无铅:欧盟于1998 年通过法案,明确规定从2004 年1 月起,任何电子产品中不可使用含铅焊料。欧洲电子电气设备指导法令(WEEE Directive)则规定到2006 年7 月1 日,部分含铅电子设备的生产和进口将属非法,同时含铅电子产品也不允许在欧盟区域生产和销售。

日本通过了“家用电子产品回收法案”提出限制铅的使用,电子封装协会(JIEP,Japan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Packaging)在2002年的最新无铅路线图中已经要求到2004年底,所有电子元器件均不含铅,而到2005年底彻底废除电子产品中铅的使用。美国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些法案就已经提出限制电子产品中铅的使用。中国政府也已于2003年3 月由信息产业部拟定《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法》,自2006 年7 月1 日禁止电子产品中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溴化联苯(PBB)、聚溴化苯基(PBDE)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2.无卤:大部分有机卤素化合物本身是有毒的,在人体中潜伏可导致癌症,且其生物降解率很低,致使其积累在生态系统中,而且部分挥发性有机卤素化合物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被列为对人类和环境有害的化学品,禁止或限量使用,是世界各国重点控制的污染物。

3.其他方面:如绿色设计﹑能源效率﹑产品回收并大部分循环利用等方面。

在全球变暖日益加剧以及其他化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电子工艺的绿色化进程无疑具有极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同时它对普通人的低碳生活也颇有启示。

趋势三:标准化与国际化

虽然电子工艺在现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技术的限制、支持产权的纠纷等,但总的来说,电子工艺的发展还是一片光明的。

参考资料:《电子技术工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与工艺》

https://www.doczj.com/doc/c714700205.html,/view/ed765afe04a1b0717fd5dd9f.html 《如今的电子技术发展方向如何》

https://www.doczj.com/doc/c714700205.html,/question/207963517.html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光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光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姓名:曾倬 学号:14021050128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老师:黄晓莉

摘要:光电子技术确切称为信息光电子技术,本文论述了一些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其发展方向 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最初应用于激光测距等少数应用,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30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1962年半导体激光器的诞生是近代科学技术史上一个重大事件。经历十多年的初期探索,到70年代,由于有了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和传输 损耗很低的光纤,光电子技术才迅速发展起来。现在全世界敷设的通信光纤总长超过1000万公里,主要用于建设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以光盘为代表的信息存储和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发光二极管大屏幕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显示技术称为市场最大的电子 产品。人们对光电神经网络计算机技术抱有很大希望,希望获得功耗的、响应带宽很大,噪音低的光电子技术。

目录 (一)光电子与光电子产业概况 (二)光电子的地位与作用 (三)二十一世纪信息光电子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 (四)国际光电子领域的发展趋势 (五)光电子的应用

(一),光电子及光电子产业概况 光电子技术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它包括信息传输,如光纤通信、空间和海底光通信等;信息处理,如计算机光互连、光计算、光交换等;信息获取,如光学传感和遥感、光纤传感等;信息存储,如光盘、全息存储技术等;信息显示,如大屏幕平板显示、激光打印和印刷等。其中信息光电子技术是光电子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电子作为信息的载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也在速率、容量和空间相容性等方面受到严峻的挑战。 采用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响应速度可达到飞秒量级、比电子快三个数量级以上,加之光子的高度并行处理能力,不存在电磁串扰和路径延迟等缺点,使其具有超出电子的信息容量与处理速度的潜力。充分地综合利用电子和光子两大微观信息载体各自的优点,必将大大改善电子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性能。 今天,光电子已不再局限传统意义上的用于光发射、光调制、光传输、光传感等的电子学的一

浅析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浅析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科学技术也在进行不断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向了世界的前沿。本篇文章主要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阐述,进而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标签:分析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前景 前言: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电子信息科技也在进行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所谓信息技术,就是对现实中一些事物的运动形态进行相应的描述,并且可以将事物的运动形态以一种清晰的方式体现出来。在该过程中,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数据或者文字,进而传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新月异,其已经被全面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相较于多媒体技术而言,电子信息技术更具备活跃性,因此更受人们的欢迎。电子信息技术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但具备信息传递更加快捷的特点,其本身传递的信息内容还具备更大程度的丰富性,因此,使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了解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举例来讲,家用电器的实际应用。在现阶段的家用电器中,已经将电子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其中,所以,家用电器不但具备一体化的特点,还具备系统化的特点。通过一体化的应用可以将电子科技产品的自动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能在对各种突发状况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增强处理能力,使事故的发生概率进一步降低,而系统化的全面应用,则会使电子科技产品的生产速度进一步提升上来,最终提高工作效率。 就电子信息技术而言,其本身不但具备智能化的特点,还具备网络化和高效化的特点。其中,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主要是基于科学的实际发展,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化的建立,不但可以促进电子信息的发展,还能使其本身的发展更具方向,也就是说,现阶段的网络技术可以将人们的实际思维和行为进行充分并合理的展示,进而使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分析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就现阶段的网络发展而言,是计算机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共同结合的产物,因此,电子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可以使信息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共享。此外,所谓电子信息技术的高效化,就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不但越来越呈现高效化的趋势,还能将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最终使信息得到高效化的处理。 2、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2.1、多媒体化、智能化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精)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92班马玥 (浙江杭州310027 E-mail: yeair@https://www.doczj.com/doc/c714700205.html,学号:3991001053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阐述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论述了走向信息时代的电力电子技术和器件的创新、应用,将对我国工业尤其是信息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力,从而推动国民经济高速、高效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ique Ma Yu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E-mail: yeair@https://www.doczj.com/doc/c714700205.html,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ique, as well as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ticipated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iqu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1、概述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未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臵,是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变流机组和静止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的诞生。

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

第四次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 2010年04月16日16:00:00 来源:SRC-12 电子图书市场增速超预期 ■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组 电子图书作为互联网时代,人类文明、文化、科技、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图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了推动中国电子图书行业的发展,为了使社会更加了解和关注中国电子图书行业,为了国家和企业进一步整体掌握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情况以及对来年的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从2007年开始于每年4月世界阅读日前发布《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该报告现已成为电子图书行业的权威报告。2010年4月,双方第4次联合发布《2009~2010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力求通过4年的数据分析电子图书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透视 2009年电子图书之年数据 市场规模稳中有升。当今中国,互联网已成为我国读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读者的阅读方式逐渐从纸质阅读向网上阅读、手机阅读等多样化方式转移。凭借低廉的成本,海量的信息,便捷的形式,以及中国庞大人口规模所蕴含的市场潜力,近几年我国的电子图书的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截至2009年底,我国电子图书总量为97万种,2008年新增电子图书16万种,同比增长19.75%,表明中国电子图书步入平稳发展阶段。2009年,我国电

子图书交易册数5370万册,实现销售收入3.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8%和39.89%。(见图1) 图1 2002~2009年中国电子图书交易册数、销售额变化(百万册、百万元) 电子书读者增长首次破亿 2009年,我国电子图书读者为10100万人,首次破亿,同比增长27.8%,增长速度比较2008年(34%)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强劲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称,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在2009年底达到3.84亿,在一年时间里,从2008年底的2.98亿,增加了8600万。 在绝大多数成年读者更习惯于纸质图书阅读的情况下,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人已经渐渐适应网上阅读或者电子媒体介质。这一群体为电子图书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动力。年轻人是电子书最庞大的群体,低年级和低学历读者的高速增长是拉动电子图书读者数量稳步上升的主要动因,高年纪的读者比例变化不大。(见表1和表2)。 高中以下学历读者比例增长1.3%,25~38岁读者比例增长2%,可能与家电下乡政策有关。家电下乡政策促进了农村电脑设备的普及,降低了农村地区使

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阅读精选(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市场需求 本专业重视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学生创新潜力较强,曾获得国际数模大赛金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内重大比赛中均取得了较本专业就业状况良好,一次性签约率到达100%。每年保送免试硕士研究生超过10%,考取硕士研究生40%以上。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工作适应潜力,既可在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电子类其它专业的相应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在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或博士点进行深造。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电子公司、通信公司都欢迎本专业的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会为将来的发展带给更雄厚的知识资本。另外,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还能够自主创业,从事计算机、IT行业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课程介绍 本专业主要课程: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近代电子材料、固态电子器件、光电子技术等,以及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红外技术、红外物理、电介质物理、物理化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薄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等专业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光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领域、微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潜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光电子材料、光器件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或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适应现代通信、信息科学和光电子等行业需要,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设计、应用开发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阅读精选(2):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潜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潜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 课程设置学院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课程体系注意理工管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潜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电子书与纸质书

网络时代下电子书将取代纸质书吗?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书籍的应用变得极为普遍,传统图书馆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纸质书会不会被电子书所取代?对于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部分图书馆并询问了在校大学生,对此,他们各有各的看法: 电子书取代纸质书成必然 部分学生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逐渐普及,电子技术逐步发展,随身携带“图书馆”成为现实。 “现在有互联网,手机也是人手一部,想看书,查资料,随手一点就成,电子书小巧轻便,携带也容易”。与传统纸质书相比,电子书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籍转入阅读器终端,而拥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子阅读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分享自己想看的图书,达到资源共享,节约买书的钱。“纸书一般看一次就丢到一边,买书多浪费钱,电子书就不存在,这种问题还节约纸资源,保护环境。” “用手机,MP4可以在电脑上下载小说,资料”,并且与阅图书馆相比,网上搜索的相关资料更多更齐全,而大部分人也认为因为平时太忙也不可能每次都有时间去图书馆,在大学校园还存在一个问题,“老师一布置论文,一大推人去图书馆借相关图书,等我们去时,哪有份?”,图书馆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一般图书馆都配有电子阅览室,弥补这一缺陷。 而且有声书具有伴听性,再做其他事情时,可以听书,也解决了盲人看书难的问题,不识字的人也能增长知识。这是传统书籍无法企及的。 在网上,原创小说网站也是层出不穷,记者调查发现,在起点,晋江,潇湘,红袖等多个网站开通了电子付费阅读功能,网站上的加VIP小说,按每千字一分钱计算费用,20万字的小说也仅需2元钱,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的确有很大优势,而随着科技进步,电子阅读成为一种趋势,并且目前已经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纸质书的地位无法撼动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和变换的科学,是介于电气工程三大主要领域——电力、电子和控制之间的交叉学科,在电力、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 一、引言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控制技术舞台,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究竟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呢?电力电子技术就是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对电能进行转换、控制和优化利用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自动化及各种电源系统等工业生产和民用部门。它是介于电力、电子和控制三大领域之间的交叉学科。目前,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已遍及电力、汽车、现代通信、机械、石化、纺织、家用电器、灯光照明、冶金、铁路、医疗设备、航空、航海等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新的理论、器件、技术的不断出现,特别是与微控制器技术的日益融合,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必将不断地得以拓展,随之而来的必将是智能电力电子时代。 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

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整流器时代 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2、逆变器时代 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3、变频器时代 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

电子专业的发展前景

就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企业需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未来展望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轻。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相比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的火爆,近年来对这个专业的选择渐趋于了理性和客观。学生和家长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更利于个人长远自我发展的出发点。职业方向的选择,想来是更多应届毕业生就业时所想的事情,常看到论坛上不少临近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出迷茫、困惑的感叹,不知道是否应该将计算机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太多太多关于这个行业的言论,媒体频频爆出的各类关于IT从业者身心受到莫大伤害的大小新闻,IT从业者工作很苦很累,繁琐枯燥的程式、技术心理与现实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姓名:张海洋班级:12电本一学号:1250720044 摘要:微电子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介绍微电子的发展史,并且从光刻技术、氧化和扩散技术、多层布线技术和电容器材料技术等技术对微电子技术做前景展望。 关键词:微电子晶体管集成电路半导体。 微电子学是研究在固体(主要是半导体)材料上构成的微小型化电路、电路及系统的电子学分支,它主要研究电子或粒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并利用它实现信号处理功能的科学,以实现电路的系统和集成为目的,实用性强。微电子产业是基础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它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除了技术本身对国民经济的巨大贡献之外,还与它极强的渗透性有关。 微电子学兴起在现代,在1883年,爱迪生把一根钢丝电极封入灯泡,靠近灯丝,发现碳丝加热后,铜丝上有微弱的电流通过,这就是所谓的“爱迪生效应”。电子的发现,证实“爱迪生效应”是热电子发射效应。 英国另一位科学家弗莱明首先看到了它的实用价值,1904年,他进一步发现,有热电极和冷电极两个电极的真空管,对于从空气中传来的交变无线电波具有“检波器”的作用,他把这种管子称为“热离子管”,并在英国取得了专利。这就是“二极真空电子管”。自此,晶体管就有了一个雏形。 在1947年,临近圣诞节的时候,在贝尔实验室内,一个半导体材料与一个弯支架被堆放在了一起,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就诞生了,由于晶体管有着比电子管更好的性能,所以在此后的10年内,晶体管飞速发展。 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IC)。到1959年,就有人尝试着使用硅来制造集成电路,这个时期,实用硅平面IC制造飞速发展.。 第二年,也是在贝尔实验室,D. Kahng和Martin Atalla发明了MOSFET,因为MOSFET制造成本低廉与使用面积较小、高整合度的特点,集成电路可以变得很小。至此,微电子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然后就是在1965年,摩尔对集成电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集成电路的芯片集成度将以四年翻两番,而成本却成比例的递减。在当时,这种预测看起来是不可思议,但是现在事实证明,摩尔的预测诗完全正确的。 接下来,就是Intel制造出了一系列的CPU芯片,将我们完全的带入了信息时代。 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微电子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心脏。时至今日,微电子技术变得更加重要,无论是在航天航空技术、遥测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或家用电器产业,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甚至是在现代战争中,微电子技术也是随处可见。在我国,已经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拄性产业,微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如今,微电子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电子书代替传统书籍中英翻译

电子书代替传统书籍中英翻译Recentdecades have s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plays asignific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According, our reading habits changes alot, because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books come to our daily life. There is nodoubt that e-books makes reading mor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Therefore,there are hot debates about e-books will replace traditional books. 最近几十年已经见证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之,我们的阅读习惯改变了很多,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电子书。毫无疑问,电子书使阅读更方便和舒适。因此,关于电子书会取代传统书籍产生了激烈辩论。 Somepeople assert that e-books will replace traditional books. The following viescan support their views. In the first place, we have been used to reading we want to do some reading, we may first search in on the Internet. Moreover,it saves us time and money. With e-books, we don’t have to go to the library toborrow or go to the bookstore to buy. Last but not least, at present, plenty ofpeople like to reading books on the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综述上课讲义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 望综述

课程报告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 未来展望综述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姓名: ********* 学号: 14********* 专业: ***************** 指导教师: *******老师 0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就是使用电力半导体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它是综合了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无论对传统工业的改造还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的应用领域包括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部门。毫无疑问,电力电子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 1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1] 电力电子技术包含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两个分支,电力电子器件的制造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 1.1半控型器件(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 上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硅晶闸管(SCR),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此后,晶闸管得到了迅速发展,器件容量越来越大,性能得到不断提高,并产生了各种晶闸管派生器件,如快速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但是,晶闸管作为半控型器件,只能通过门极控制器开通,不能控制其关断,要关断器件必须通过强迫换相电路,从而使整个装置体积增加,复杂程度提高,效率降低。另外,晶闸管为双极型器件,有少子存储效应,所以工作频率低,一般低于400 Hz。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晶闸管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1.2全控型器件(第二代电力电气器件)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突破及实际需求的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以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晶体管(BJT)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件迅速发展。全控型器件的特点是,通过对门极(基极、栅极)的控制既可使其开通又可使其关断。此外,这些器件的开关速度普遍高于晶闸管,可用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电路。这些优点使电力电子技术的面貌焕然一新,把电力电子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3电力电子器件的新发展 为了解决MSOFET在高压下存在的导通电阻大的问题,RCA公司和GE公司于1982年开发出了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并于1986年开始正式生产并逐渐系列化。IGBT是MOS?FET和BJT得复合,它把MOSFET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的优点和BJT通态压降小、载流能力大的优点集于一身,性能十分优越,使之很快成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导器件。与IGBT 相对应,MOS 控制晶闸管(MCT)和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都是MOSFET和GTO的复合,它们都综合

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

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也异常迅速。2009第八届国际电子工业展会是电子企业云集的贸易盛会,是行业人士济济一堂的最佳场所。随着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也异常迅速。2005年,世界电子元器件市场需求约3000亿美元,占世界电子产品市场的15%,年均增长率10%左右,而新型电子元器件需求增长最快,约1500亿~1800亿美元。 电子元器件正进入以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体的新一代元器件时代,它将基本上取代传统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由原来只为适应整机的小型化及其新工艺要求为主的改进,变成以满足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发展所提出的特性要求为主,而且是成套满足的产业化发展阶段。 近年来中国电子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带动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强劲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扬声器、铝电解电容器、显像管、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分立器件等电子元器件的世界生产基地。 2006年1-12月,中国电子元件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73,108,825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31.56%;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58,802,858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31.97%;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8,630,453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31.37%。 2007年1-12月,中国电子元件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740,003,762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27.09%;2008年1-10月,中国电子元件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731,940,688千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22.44%。 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由于消费市场占了元器件市场的70%以上,预计年底的假日消费市场将会十分低迷,并最终导致电子元器件需求下降。尽管如此,元器件市场仍然有一线曙光:供货商们对库存的管理十分严格,因此,库存会持续地下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供货商们的金融风险是十分有限的,由于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良好,这些供货商们将会渡过这一金融风暴,电器元器件的市场前景依旧是光明的。 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人们消费水平进入新的升级阶段,社会对电子信息产品需求将大幅度增长,将有力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而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的发展也前景广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型电子元器件层出不穷。新型电子元器件体现了当代和今后电子元器件向高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探究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探究 发表时间:2019-01-02T14:25:53.720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3期作者:褚皓杰 [导读] 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下,我国的各项技术都在朝着信息科学技术的方向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也是电子信息互联网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促进力量。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7) 摘要: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下,我国的各项技术都在朝着信息科学技术的方向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也是电子信息互联网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促进力量。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助推作用。随着科技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覆盖领域愈加广泛。在各个领域行业的发展进程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如果能够做到深层次的优化和升级,相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可技术运用将更加成熟,操作性也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包含的内容范围极其广泛,主要包括电器、计算机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推进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化发展速率不断加快导致电子信息技术在相关行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张。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驱动下,它从兴盛到使用其过程非常迅速。信息利用电子技术完成传输,为人们提供更加简单、便捷的服务,符合人们日常工作要求。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传播途径更加便捷。多样化是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可以在不同区域利用不同手段完成信息传输,将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价值完全体现出来。 (一)专业领域人才稀缺,行业发展捉衿见肘 电子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专业性。在具体的运转过程中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辅助完成具体功能的发挥。计算机网络、家用电器、计算机应用和通信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形势来说,我国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相对稀少,导致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脚步相对迟缓。也就是说,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缺少适宜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行业环境 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电子信息技术自身的应用范围得到逐渐扩大的同时,也为相关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国内,多数企业和机构对电子信息意义都非常了解,并且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然而就当前形势来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对欠缺,有些企业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利用恶性竞争对市场环境进行毁坏,让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受到环境和资源的限制。所以,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应高度重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营造一个健康、公平的氛围。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多元化技术之间的融合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国际国内现阶段如此严峻且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势必将成为未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同门类电子信息技术的交流和融合以此为契机,势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需要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引进,以手机为例,在智能化时代,要想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就手机市场,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代工厂,为国际上的各大手机品牌进行代理生产,如苹果手机。 (二)有效的监管,对于市场环境的整顿势在必行 纵观过去几年间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可知,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一直存在,并且制约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高精尖研发领域的技术攻坚。这其中最突出的当属“山寨”问题,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做好产权保护工作十分困难。很多国内的制造商在进行研发工作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研发成本,但是研究成果根本无法得到产权保障。 整顿市场环境,不仅有助于理顺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行业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是为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的长足发展扫清障碍。首先要加强对市场监管,需要严肃处理侵权企业,让厂家利益得到保障。其次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针对信息技术制定出详细的产权保护法规,让研发企业受到法律保护,让法律对市场环境进行规范。当然,仅仅如此还不够,多元化的技术手段需要多元化的监管手段想配合,在保障研发者权益的基础上,鼓励技术的研发工作,让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影响市场环境,从而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结语 社会领域的各方面各领域科学技术的使用普遍集中在高科技的相关行业。高新科技产业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求较高,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有了更多的需求,信息技术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入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了解技术应用的特点,从而掌握未来的发展走向,有针对性的发展技术,让电子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参考文献 [1]王爱兰.美国与日本信息化模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理论与现代化 ,2003,(5):59-63. [2]毛传阳,孙昌宇 . 美日韩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3,(1):55-59. [3]王桓桓.试论信息技术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 [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3,(3):264-268.

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对比

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对比 一、在产品技术上的区别 1 产品样式 电子阅览在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阅读模式。可以基于多种形式。安卓系统、IOS系统,WIN7系统,其他系统。目前广泛运用于手机,平板,PC,网站阅读。 而传统阅读主要是在纸媒的基础上来进行的阅读,其形式主要基于纸上的印刷。例如书籍,报刊,杂志。宣传册等。 2产品设计 1)功能性设计 电子阅读无论是在阅读科技,附加功能,还是收藏信息量上都有着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对于传统阅读,却有一个电子阅读无法实现的功能,那就是精装书收藏,升值功能。 2)使用性设计 在安全性方面,电子阅读无论多少潮湿的天气或者气候的影响,都不会影响到存放的时间。影响阅读的效果,而传统阅读,由于纸质的影响。不利于保存,查找,收集。潮湿,不通风等情况的发生。对书籍本身的伤害很大。影响使用性。 在方便性方面,电子阅读基于当前国家的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下载,阅读,交流等方便的功能。而传统阅读的必须事先的购买,并在重量上和信息量上,完全无法和电子阅读相匹敌。 二、在工艺技术上的区别 电子阅读基于软件和硬件的相互关系。在提供电子阅读的科技公司,从编程,开发,设计,上线,更新,版权等的全部作用下,推出了可以符合各种类型需求的电子阅读模式。 传统阅读在出版社的推波助澜下,在印刷,包装,设计,版权等形式下最终

和读者见面。 三、在材料技术上的区别 在材料技术方面,电子阅读基于软件可表现出多元化的材料。手机,平板,PC,虚拟网站。而传统阅读基于纸张。所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包含黑白印刷,彩色印刷等。 核心竞争力的对比 一、产品本身 1电子阅读方面 1)在新兴市场中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2)在信息时代下,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及时。 3)在环保方面,不仅减少空间的浪费,还起到节约能源的重大贡献 4)在消费方面,购买成本低是绝对的优势。 2传统阅读方面 1) 在电子书刊的冲击下,需求量明显的下降。 2)传统书:利于收藏。有很多书需要一读再读,并且书本本身也具有收藏价值。(如古书缮本)书本的交流与传递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方式之一。 3)不可否认的是,有部分特定人群喜欢坚守纸质的阅读方式。 抛开电子书的实用性不谈,让我们回到阅读,回到我们对文字的体验本身。如果纸质书真的走向衰落,我们害怕失去的,又是什么肯定不是封面,封面往往只是大杂烩,满是误导性的图片和冗长虚伪的推荐词;也不会是翻页阅读的快感,因为这也改变不了你是在阅读名家还是人气写手;当然也希望不是因为纸张的质量决定了我们对经典作品的欣赏。 二、目标人群 1)在电子阅读方面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二、主观题(共12道小题) (主观题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11. 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内容? 12. 电力电子技术的分支? 13. 电力变换的基本类型? 14. 电力电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15. 电力电子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16. 电力电子技术的典型应用领域? 17.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方式? 18. 晶闸管的基本结构及通断条件是什么? 19.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 20. 对同一晶闸管,维持电流I H与擎住电流IL在数值大小上有I L______I H。 21. 整流电路的主要分类方式? 22.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大电感负载电路中,晶闸管的导通角θ=________。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二、主观题(共12道小题) 11. 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内容? 参考答案: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功率变换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12. 电力电子技术的分支? 参考答案:电力学、电子学、材料学和控制理论等。 13. 电力变换的基本类型? 参考答案: 包括四种变换类型:(1)整流AC-DC (2)逆变DC-AC (3)斩波DC-DC (4)交交电力变换AC-AC 14. 电力电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参考答案: 电力电子系统包括功率变换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功率变换主电路是属于电路变换的强电电路,控制电路是弱电电路,两者在控制理论的支持下实现接口,从而获得期望性能指标的输出电能。'

15. 电力电子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主要包括史前期、晶闸管时代、全控型器件时代和复合型时代进行介绍,并说明电力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6. 电力电子技术的典型应用领域? 参考答案:介绍一般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家用电器和新能源开发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要说明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主要特征。 17.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方式? 参考答案: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1)从门极驱动特性可以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 (2)从载流特性可以分为:单极型、双极型和复合型 (3)从门极控制特性可以分为:不可控、半控及全控型 18. 晶闸管的基本结构及通断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晶闸管由四层半导体结构组成,是个半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导通条件: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及门极施加正的触发信号。关断条件: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低到维持电流以下。 19.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大于维持电流。 20. 对同一晶闸管,维持电流I H与擎住电流IL在数值大小上有I L______I H。 参考答案:I L__〉____I H 21. 整流电路的主要分类方式? 参考答案: 按组成的器件可分为不可控(二极管)、半控(SCR)、全控(全控器件)三种; 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半波电路; 按交流输入相数分为单相电路和三相电路。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电子信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714700205.html,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作者:杨冬立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06期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已经 牢牢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因此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前繁荣,本文就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技术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讨论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势是比较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展比较迅速,另一个就是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近些年,电子信息产业已经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让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达水平,只有电子信息产业繁荣,国家才能够变得更加富强。 1 电子信息产业的现行发展状况 所谓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就是指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的一种产业,是一种新型的军民结合型产业,具有十分现代化和高科技的特点,包括有多种类型的分支行业,例如广播电视设备、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电子计算机设备和电子仪器仪表等等产业,这些产业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几乎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子信息设备了。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一个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最终到达了现在的繁荣阶段,总体上而言,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居于了我国各行业的首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电子信息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就是当今时代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快,五年前的电子产品可能会很贵,但是五年之后就已经相当便宜了,五年前的设备可能非常先进,但是五年之后就已经比较落后了,甚至是已经被市场所淘汰了。据相关的数据统计,马云曾经一度占据中国首富的位置,其所创设的阿里巴巴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代表,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其次,我国的自主科技研发能力也在稳步提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都曾经过分地依赖外国,不但依赖于从外国进口设备,而且依赖于从外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因此,中国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之国”,而不是“创新之国”,富士康是我国的一个知名企业,它以其强大的代工能力和制造能力而闻名全国,虽然它为社会创造了很多的工作岗位,但是并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实现更好地发展,我国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希望能够由“制造大国”逐步转变为“创造大国”,事实上,中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我国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