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聚类分析

第四章 聚类分析

第3章 类分析答案

第三章 聚类分析 一、填空题 1.在进行聚类分析时,根据变量取值的不同,变量特性的测量尺度有以下三种类型: 间隔尺度 、 顺序尺度 和 名义尺度 。 2.Q 型聚类法是按___样品___进行聚类,R 型聚类法是按_变量___进行聚类。 3.Q 型聚类统计量是____距离_,而R 型聚类统计量通常采用_相似系数____。 4.在聚类分析中,为了使不同量纲、不同取值范围的数据能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处理。常用的变换方法有以下几种:__中心化变换_____、__标准化变换____、____规格化变换__、__ 对数变换 _。 5.距离ij d 一般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对于一切的i,j ,有0≥ij d 、 j i =时,有 0=ij d 、对于一切的i,j ,有ji ij d d =、对于一切的i,j,k ,有kj ik ij d d d +≤。 6.相似系数一般应满足的条件为: 若变量i x 与 j x 成比例,则1±=ij C 、 对一 1≤ij 和 对一切的i,j ,有ji ij C C =。 7.常用的相似系数有 夹角余弦 和 相关系数 两种。 8.常用的系统聚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八种: 最短距离法 、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可变类平均法、可变法、离差平方和法。 9.快速聚类在SPSS 中由__K-mean_____________过程实现。 10.常用的明氏距离公式为:()q p k q jk ik ij x x q d 11? ? ????-=∑=,当1=q 时,它表示 绝 对距离 ;当2=q 时,它表示 欧氏距离 ;当q 趋于无穷时,它表示 切比雪夫距离 。 11.聚类分析是将一批 样品 或 变量 ,按照它们在性质上 的 亲疏、相似程度 进行分类。 12.明氏距离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明氏距离的值与各指标的量纲有关 ,第二 明氏距离没有考虑到各个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 13.马氏距离又称为广义的 欧氏距离 。 14,设总体G 为p 维总体,均值向量为()' p μμμμ,, ,=Λ21,协差阵为∑,则样品 () ' =p X X X X ,,,21Λ与总体G 的马氏距离定义为

聚类分析算法解析.doc

聚类分析算法解析 一、不相似矩阵计算 1.加载数据 data(iris) str(iris) 分类分析是无指导的分类,所以删除数据中的原分类变量。 iris$Species<-NULL 2. 不相似矩阵计算 不相似矩阵计算,也就是距离矩阵计算,在R中采用dist()函数,或者cluster包中的daisy()函数。dist()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dist(x, method = "euclidean", diag = FALSE, upper = FALSE, p = 2) 其中x是数据框(数据集),而方法可以指定为欧式距离"euclidean", 最大距离"maximum", 绝对值距离"manhattan", "canberra", 二进制距离非对称"binary" 和明氏距离"minkowski"。默认是计算欧式距离,所有的属性必须是相同的类型。比如都是连续类型,或者都是二值类型。 dd<-dist(iris) str(dd) 距离矩阵可以使用as.matrix()函数转化了矩阵的形式,方便显示。Iris数据共150例样本间距离矩阵为150行列的方阵。下面显示了1~5号样本间的欧式距离。 dd<-as.matrix(dd)

二、用hclust()进行谱系聚类法(层次聚类) 1.聚类函数 R中自带的聚类函数是hclust(),为谱系聚类法。基本的函数指令是 结果对象 <- hclust(距离对象, method=方法) hclust()可以使用的类间距离计算方法包含离差法"ward",最短距离法"single",最大距离法"complete",平均距离法"average","mcquitty",中位数法 "median" 和重心法"centroid"。下面采用平均距离法聚类。 hc <- hclust(dist(iris), method="ave") 2.聚类函数的结果 聚类结果对象包含很多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使用数据分量的方法列出相应的计算结果。 str(hc) 下面列出了聚类结果对象hc包含的merge和height结果值的前6个。其行编号表示聚类过程的步骤,X1,X2表示在该步合并的两类,该编号为负代表原始的样本序号,编号为正代表新合成的类;变量height表示合并时两类类间距离。比如第1步,合并的是样本102和143,其样本间距离是0.0,合并后的类则使用该步的步数编号代表,即样本-102和-143合并为1类。再如第6行表示样本11和49合并,该两个样本的类间距离是0.1,合并后的类称为6类。 head (hc$merge,hc$height)

聚类分析Word版

附件5模板二 目录 第一章系统需求 (2) 第二章分析方法原理 (2) 第三章分析数据说明 (2) 第四章算法实现 (2) 第五章预测结果分析 (2) 5.1 聚类成两个簇: (2) 5.2 聚类成三个簇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结束语 (5) (注:此目录应该是自动生成的)

系统需求 介绍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 第一章分析方法原理 介绍使用的相关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分析数据说明 介绍各分析数据的含义,各数值的分布情况等第三章算法实现 依据分析方法原理介绍各关键的实现步骤 第四章预测结果分析 对聚类的各个情况进行分析: 5.1 聚类成两个簇: 划分为两个簇,每个簇区分其他簇特征是:

图5.4 聚类中心聚类结果 通过分类总结特征如表5.6

根据上面的统计信息特征描述信息,对聚类结果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10个客户群的特征,根据特征类型对用户群命名,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第1类:本地中高价值群,总通话次数大于平均通话次数,客户入网时间长人数虽不多但也要保留改客户群,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该提供本地套餐,向其提供体验式的服务,引导他们进行增值业务方面的消费.以保留改客户群,本群对长话漫游不敏感,我们应该提升他们的长话消费.以提高总体消费,具体方式可以采用促销和体验式服务. 第2类:业务中高价值群,本群的特点是,长途,漫游通话,本地通话一般,工作时通话占比大.针对此类客户,我们应该提供好的套餐,这套餐要适合长话和漫游的同时也适应本地通话.提供全套服务,以提升客户的消费,达到保留客户的目的. 第3类:典型低价值群体,该群体所占比例大,也是高危群体, 人数占总预流样本中数的85.7%以上,所以要特别关注,应该促进该客户群的月消费,多提供套餐服务,提高客户的月通话数.我们可以通过市话套餐的推广提升他们的月均消费额,向其提供体验式的服务,引导他们进行增值业务方面的消费. 第4类:本地业务型中价值,本地通话量较大,通话时间长,工作时间通话量大,基本无长途和漫游通话,主要通过主动联系他人,很少得到他人联系.客户忠诚度相对较高.针对此用户群我们应该提供工作型服务套餐,促进客户消费来保留该客户群. 第5类:商务中价值,国内长途通话多,本地通话一般,优惠时间通话较多.提供好的优惠政策,采用漫游优惠类套餐,稳定客户长期在网. 第6类:典型的商务型中价值,该预流客户类型的本地通话一般,但是漫游通话比较多,所以要保留这一类客户要采用漫游优惠类套餐,为客户提供好的漫游服务,稳定客户长期在网;漫游通话次数多,表明该类客户长期在外,因此可以提供机场绿色通道、预订酒店等类辅助服务 第7类:本地工作群高价值,该类型客户通话时间长,本地通话占总通话的90%以上,工作通话多,基本无漫游通话,客户入网时间短.该类型客户的发展对公司的发展很有帮助,该类型客户要需要好的本地服务,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本地套餐服务,来改善客户对企业的看法,从而保留客户.

系统聚类分析课程设计

《空间分析》 系统聚类算法及编程实现 学院: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 班级:201126060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李斌

目录 第1章前言 (3) 第2章算法设计背景 (3) 2.1 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 (3) 2.2距离的计算 (5) 第3章算法思想与编程实现 (5) 3.1 算法思想 (5) 3.2 用Matlab编程实现 (7) 3.2.1 程序代码 (7) 3.2.2 编程操作结果 (12) 第4章K-均值算法应用与优缺点 (13) 4.1 K-均值聚类法的应用 (13) 4.2 K-均值聚类法的优缺点 (14)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4) 主要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前言 本课题是根据李斌老师所教授的《空间分析》课程内容及要求而选定的,是对于系统聚类算法的分析研究及利用相关软件的编程而实现系统聚类。研究的是系统聚类算法的分析及编程实现,空间聚类的目的是对空间物体的集群性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子群(类)。子群的形成的是地理系统运作的结果,根据此可以揭示某种地理机制。此外,子群可以作为其它分析的基础,例如,公共设施的建立一般地说是根据居民点群的分布,而不是具体的居民住宅的分布来布置的,因此需要对居民点群进行聚类分析以形成若干居民点子群,这样便于简化问题,突出重点。 空间聚类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过程。在分析之初假定n个点自成一类,然后逐步合并,这样在聚类的过程中,分类将越来越少,直至聚至一个适当的分类数目,这一聚类过程称之为系统聚类。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和模糊聚类法等。下面主要介绍系统聚类算法,并基于Matlab软件用K-means算法(即k-均值算法)来实现系统聚类的算法编程。 第二章算法设计背景 2.1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 假设有m 个聚类的对象,每一个聚类对象都有个要素构成。它们所对应的要素数据可用表3.4.1给出。在聚类分析中,常用的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篇文章透彻解读聚类分析及案例实操

一篇文章透彻解读聚类分析及案例实操 【数盟致力于成为最卓越的数据科学社区,聚焦于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领域,业务范围:线下活动、在线课程、猎头服务、项目对接】【限时优惠福利】数据定义 未来,2016年5月12日-14日DTCC2016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登陆北京!大会云集了国内外数据行业顶尖专家,设定2个主会场,24个分会场,将吸引共3000多名IT人士参会!马上领取数盟专属购票优惠88折上折,猛戳文末“阅读原文”抢先购票! 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一下SAS的聚类案例,希望大家都 动手做一遍,很多问题只有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才会有发现有收获有心得。这里重点拿常见的工具SAS+R语言+Python 介绍! 1 聚类分析介绍1.1 基本概念聚类就是一种寻找数据之间 一种内在结构的技术。聚类把全体数据实例组织成一些相似组,而这些相似组被称作聚类。处于相同聚类中的数据实例彼此相同,处于不同聚类中的实例彼此不同。聚类技术通常又被称为无监督学习,因为与监督学习不同,在聚类中那些表示数据类别的分类或者分组信息是没有的。通过上述表述,我们可以把聚类定义为将数据集中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 的数据成员进行分类组织的过程。因此,聚类就是一些数据

实例的集合,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彼此相似,但是它们都与其他聚类中的元素不同。在聚类的相关文献中,一个数据实例有时又被称为对象,因为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对象可以用数据实例来描述。同时,它有时也被称作数据点(Data Point),因为我们可以用r 维空间的一个点来表示数据实例,其中r 表示数据的属性个数。下图显示了一个二维数据集聚类过程,从该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数据聚类过程。虽然通过目测可以十分清晰地发现隐藏在二维或者三维的数据集中的聚类,但是随着数据集维数的不断增加,就很难通过目测来观察甚至是不可能。 1.2 算法概述 目前在存在大量的聚类算法,算法的选择取决于数据的类型、聚类的目的和具体应用。大体上,主要的聚类算法分为几大类。 聚类算法的目的是将数据对象自动的归入到相应的有意义 的聚类中。追求较高的类内相似度和较低的类间相似度是聚类算法的指导原则。一个聚类算法的优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可伸缩性:好的聚类算法可以处理包含大到几百万个对象的数据集;(2)处理不同类型属性的能力:许多算法是针对基 于区间的数值属性而设计的,但是有些应用需要针对其它数据类型(如符号类型、二值类型等)进行处理;(3)发现任意形状

第八章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修正版

第九章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分类问题.若事先已经建立类别,则使用判别分析,若事先没有建立类别,则使用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主要是研究在事先没有分类的情况下,如何将样本归类的方法. 聚类分析的内容包含十分广泛,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分裂法、最优分割法、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聚类预报等多种方法. §9.1 聚类分析基本知识介绍 在MA TLAB 软件包中,主要使用的是系统聚类法. 系统聚类法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品(或指标)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样品(或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合并,然后重复进行,直到所有的样品都合成一类.衡量亲疏程度的指标有两类:距离、相似系数. 一、常用距离 1)欧氏距离 假设有两个n 维样本和),,,(112111n x x x x =),,,(222212n x x x x =,则它们的欧氏距离为 ∑=-= n j j j x x x x d 1 22121)(),( 2)标准化欧氏距离 假设有两个n 维样本),,,(112111n x x x x =和),,,(222212n x x x x =,则它们的标准化欧氏距离为 12(,)sd x x == 其中:D 表示n 个样本的方差矩阵,),,,(22221n diag D σσσ =,2 j σ表示第j 列的方差,即每个指标的方差。若每个指标的均值相等,方差相同,则有 12(,)sd x x == 3)马氏距离 假设共有n 个指标,第i 个指标共测得m 个数据(要求n m >): ?????? ? ??=im i i i x x x x M 21 于是,我们得到n m ?阶的数据矩阵),,,(21n x x x X =,每一行是一个样本数据.n m ?阶数据矩阵X 的n n ?阶协方差矩阵记做)(X Cov .

系统聚类分析课程设计

系统聚类分析课程设计 《空间分析》 系统聚类算法及编程实现 学院: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专 业:遥感科学与技术班级: 201126060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第1章前言第2章算法设计背景

2.1聚类要素的数据处 2.2距离的计算 第3章算法思想与编程实现 3.1算法思 3.2用Matlab编程实 3.2.1程序代 322编程操作结果

4.1 K .均值聚类法的应用 4.2 K.均值聚类法的优缺点 (14)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4) 主要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前言 本课题是根据李斌老师所教授的《空间分析》课程内容及要求而选定 的, 是对于系统聚类算法的分析研究及利用相关软件的编程而实现系统聚 类。研 究的是系统聚类算法的分析及编程实现,空间聚类的目的是对空间 物体的集 群性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子群(类)。子群的形成的 是地理系统 运作的结果,根据此可以揭示某种地理机制。此外,子群可以 作为其它分析 的基础,例如,公共设施的建立一般地说是根据居民点群的 分布,而不是具 体的居民住宅的分布来布置的,因此需要对居民点群进行 聚类分析以形成若 干居民点子群,这样便于简化问题,突出重点。 空间聚类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过程。在分析之初假定n 个点自成一类,然 后逐 步合并,这样在聚类的过程中,分类将越来越少,宜至聚至一个适当的 分类数目,这一聚类过程称之为系统聚类。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有系统聚类 法、动态聚类法和模糊聚类法等。下面主要介绍系统聚类算法,并基于Matlab 软件用K-means 算法(即k-均值算法)来实现系统聚类的算法编程。 第二章算法设计背景 2. 1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 假设有m 个聚类的对象,每一个聚类对象都有个要素构成。它们所对应 的要 素数据可用表3.4.1给出。在聚类分析中,常用的聚类要素的数据处 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第4章K .均值算法应用与优缺点 13 13

聚类分析法总结

聚类分析法 先用一个例子引出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法的概念 聚类分析又叫群分析、点群分析或者簇分析,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并根据研究对象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它将样本或变量按照亲疏的程度,把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都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不同类之间的个体都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样本自身的属性,用数学方法按照某种相似性或差异性指标,定量地确定样本之间的亲疏关系,并按这种亲疏关系程度对样本进行聚类。 描述亲属程度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样本或变量看出那个p维向量,样本点看成P 维空间的一个点,定义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另一种是用样本间的相似系数来描述其亲疏程度。有了距离和相似系数就可定量地对样本进行分组,根据分类函数将差异最小的归为一组,组与组之间再按分类函数进一步归类,直到所有样本归为一类为止。 聚类分析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分为Q型和R型两类,Q--型聚类是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R--型聚类是对变量进行分类处理。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位置类别的样本或变量,依据相应的定义把它们分为若干类,分类过程是一个逐步减少类别的过程,在每一个聚类层次,必须满足“类内差异小,类间差异大”原则,直至归为一类。评价聚类效果的指标一般是方差,距离小的样品所组成的类方差较小。 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逐步聚类法)、有序样本聚类法、图论聚类法和模糊聚类法等。 二、对聚类分析法的评价 聚类分析也是一种分类技术。与多元分析的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较为粗糙,理论上还不完善,但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与回归分析、判别分析一起被称为多元分析的三大方法。 聚类的目的: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各观察个体或变量之间亲疏关系的统计量(距离或相关系数)。根据某种准则(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使同一类内的

第3章 聚类分析答案

第三章 聚类分析 一、填空题 1.在进行聚类分析时,根据变量取值的不同,变量特性的测量尺度有以下三种类型: 间隔尺度 、 顺序尺度 和 名义尺度 。 2.Q 型聚类法是按___样品___进行聚类,R 型聚类法是按_变量___进行聚类。 3.Q 型聚类统计量是____距离_,而R 型聚类统计量通常采用_相似系数____。 4.在聚类分析中,为了使不同量纲、不同取值范围的数据能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处理。常用的变换方法有以下几种:__中心化变换_____、__标准化变换____、____规格化变换__、__ 对数变换 _。 5.距离ij d 一般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对于一切的i,j ,有0≥ij d 、 j i =时,有 0=ij d 、对于一切的i,j ,有ji ij d d =、对于一切的i,j,k ,有kj ik ij d d d +≤。 6.相似系数一般应满足的条件为: 若变量i x 与 j x 成比例,则1±=ij C 、 对一 1≤ij 和 对一切的i,j ,有ji ij C C =。 7.常用的相似系数有 夹角余弦 和 相关系数 两种。 8.常用的系统聚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八种: 最短距离法 、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可变类平均法、可变法、离差平方和法。 @ 9.快速聚类在SPSS 中由__K-mean_____________过程实现。 10.常用的明氏距离公式为:()q p k q jk ik ij x x q d 11?? ????-=∑=,当1=q 时,它表示 绝 对距离 ;当2=q 时,它表示 欧氏距离 ;当q 趋于无穷时,它表示 切比雪夫距离 。 11.聚类分析是将一批 样品 或 变量 ,按照它们在性质上 的 亲疏、相似程度 进行分类。 12.明氏距离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明氏距离的值与各指标的量纲有关 ,第二 明氏距离没有考虑到各个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 13.马氏距离又称为广义的 欧氏距离 。 14,设总体G 为p 维总体,均值向量为()' p μμμμ,, ,= 21,协差阵为∑,则样品()' =p X X X X ,,,21 与总体G 的马氏距离定义为 ()()()μμ-∑' -=-X X G X d 12,。 15.使用离差平方和法聚类时,计算样品间的距离必须采用 欧氏距离 。 16.在SPSS 中,系统默认定系统聚类方法是 类平均法 。 17.在系统聚类方法中, 中间距离法和 重心法 不具有单调性。 18.离差平方和法的基本思想来源于 方差分析 。 , 19.最优分割法的基本步骤主要有三个:第一,定义类的直径 ;第二, 定义目标函数 ;第三, 求最优分割 。 20.最优分割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 方差分析的思想 。 二、判断题 1.在对数据行进中心化变换之后,数据的均值为0,而协差阵不变,且变换后后的数据与变量的量纲无关。 ( )

聚类分析方法

第一章Microarray 介绍 1.1 生物信息处理 基于对生物体“硬件”和“软件”的认识 ,提出暂时地撇开生物的物理属性 ,着重研究其信息属性 ,从而进入到生物信息处理 (关于生命硬件的信息和软件的信息 ,即生理信息和生命信息 )的一个分支 ,生物信息学。于是 ,为揭开生命之秘、揭示与生命现象相关的复杂系统的运作机制打开一条新的途径。 什么是生物信息处理 生物信息处理的英文是Bioinformatics。 1994年初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M·罗德贝尔发表一篇评论 ,题为《生物信息处理 :评估环境卫生的新方法》。他认为生物信息处理是在基因数据库基础上 ,计算机驱动的能快速获得表达基因部分序列的方法。通过MEDLINE数据库 ,可以查阅到很多与生物信息处理 (Bioinformatics)有关的记录,其中JFAiton认为生物信息处理是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库和信息服务;RPMurray认为生物信息处理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大量现存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第二是新的信息资源的生成;DBenton在题为《生物信息处理———一个新的多学科工具的原理和潜力》的文章中说 ,生物信息处理的材料是生物学数据 ,其方法来自广泛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技术。其方法来自广泛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技术。近年来 ,生物学数据在爆炸式增长 ,新的计算机方法在不断产生。这些方法在结构生物学、遗传学、结构化药品和分子演变学中是研究工作进展的基础。如果生物医学工程要在各个领域都从研究进展中获取最大好处 ,那么生物学数据健全的基础设施的开发与维护是同等重要的。尽管生物信息处理已经作出重要贡献 ,但是在它成熟时就会面临更大的需求在爆炸式增长 ,新的计算机方法在不断产生。这些方法在结构生物学、遗传学、结构化药品和分子演变学中是研究工作进展的基础。如果生物医学工程要在各个领域都从研究进展中获取最大好处 ,那么生物学数据健全的基础设施的开发与维护是同等重要的。尽管生物信息处理已经作出重要贡献 ,但是在它成熟时就会面临更大的需求。

模式识别_孙即祥_第2章习题解

第二章习题解 2.7试用最大最小距离聚类算法对样本集X进行聚类, 。解: Step1.选第一个类心; 找距离最远的样本作为第二个类心; 计算; 取参数 =0.3;求距离门限 Step2.对剩余样本按最近原则聚类:

所有样本均已归类,故聚类结果为:,。 2.8 对2.7题中的样本集X,试用C-均值算法进行聚类分析。 解:取类数C=2 Step1.选初始类心,第一个类心; Step2. 按最近原则聚类: 由图示可知,,其余样本距离较近,所以第一 次聚类为:, Step3.计算类心: Step4.若类心发生变换,则返回Step2,否则结束。计算过程如下:

同理可得 所以第二次聚类为:, 计算新的类心: 同上,第三次聚类为:, 各样本类别归属不变,所以类心也不变,故结束。

2.10已知六维样本 试按最小距离法进行分级聚类分析。 解:计算样本点间的平方距离矩阵D(0),其元素为,i,j=1,2, (5) (亦可用) ,与的距离最小,合为一类 用最近距离递推公式求第一层的类间平方距离矩阵D(1) ,与的距离最小,合为一类 ,与的距离最小,合为一类 聚类过程图示:

由于本题每层均只有一类含多个样本,而其余均为单样本,因此各种聚类函数值均指示第n层聚类结果比第n+1层好,n=0,1,2。 一、解(1)略 (2)S1={pattern},S2={pat},S3={stop} D(S1,S2)= n1+n2-2n12/n1+n2-n12=7+3-2*3 / 7+3-3=4/7 D(S1,S3)=7+4-2*2 / 7+4-2=7/9 D(S2,S3)=3+4-2*2/3+4-2=3/5 ∵7、9>3、5>4、7 ∴按T测试由大到小排序为 {pattern,stop} {pat,stop} {pattern,pat} 二,解: 1、证明欧氏距离具有平移和正交旋转不变性。

第三章 多元统计分析(3)

第三章多元统计分析 §4 聚类分析 分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管理世界的有效手段。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许多科学的研究都是从分类研究出发的。没有分类就没有效率;没有分类,这个世界就没有秩序。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aeus, 1707-1778)因为对植物的分类成就被后人誉为“分类学之父”,后人评价说“上帝创世,林奈分类”——能与上帝的名字并列的人不多,另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是牛顿。由此可见分类成果的重要性。最初分类都是定性了,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定量分类技术,包括基于统计学的聚类方法和基于模糊数学的聚类技巧。本节主要讲述统计学意义的数字分类方法思想和过程。 1 聚类的分类 分类研究的成果的重要性决定了方法的重大实践意义。在任何一门语言的语法学中,都要对词词汇进行分类,词汇分类可以根据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英文还可以根据首字母分类:ABCD……;汉字则还可以根据笔划,如此等等。在生物学中,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例如白菜(种)属于油菜属、十字花科、十字花目、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门、植物界;老虎(种)则属于猫属、猫科、食肉目、哺乳动物纲、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动物门、动物界。这样,整个世界的生物就可以建立一个等级谱系,根据这个谱系,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那些生物已经认识了,哪些生物尚未发现,哪些生物已经灭绝了。如果发现了新的生物,就可以方便地将其归类。在天文学中,天体可以根据视觉区域分类,也可以根据发光性质与光谱特征进行分类。在地理学中,城市既可以根据地域空间分类,也可以根据城市的职能进行分类。 表3-3-1 各种生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举例 位置白菜虎 界植物界动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被子植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哺乳动物纲 目十字花目食肉目 科十字花科猫科 属油菜属猫属 种白菜虎 当我们走进一家图书馆,如果它们的图书没有分类编目,我们要找到一本图书与大海捞针没有什么区别。分类的方式也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书店的图书一般根据科学门类进行分类摆设,但有一段时间一家书店改为按照出版单位进行分类排列,结果读者很难找到所需图书,这家原本效益挺好的书店很快收到了消极影响。 早期的分类,一般根据事物的属性与特征进行划分,属于定性分类的范畴。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研究对象复杂程度的增加,单纯的定性分类方法就不能满足要求了,于是产生了定量分类技术,即所谓数字分类。本节要讲述的就是根据多个指标进行数字分类的一种多元

K-均值聚类法实例解析

例: 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国环境的污染程度状况,现利用2009 年数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聚类分析。 解:现在要分析我国各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案例中选择了各地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三个指标来反映不同污染程度的环境状况,同时选择了北京等省市的数据加以研究。这个问题属于典型的多元分析问题,需要利用多个指标来分析各省市之间环境污染程度的差异。因此,可以考虑利用快速聚类分析来研究各省市之间的差异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随书光盘中的数据文件9-2.sav,选择菜单栏中的【A nalyze(分析)】→【Classify(分 类)】→【K-Means Cluster(K均值聚类)】命令,弹出【K-Means Cluster Analysis(K均值聚类分析)】对话框。 2)在左侧的候选变量列表框中将X1、X2和X3变量设定为聚类分析变量,将其添加至 【Variables(变量)】列表框中;同时选择Y作为标识变量,将其移入【Label Cases by (个案标记依据)】列表框中。 3)在【Number of Clusters(聚类数)】文本框中输入数值“3”,表示将样品利用聚类分析 分为三类,如下图所示。 4)单击【Save(保存)】按钮,弹出【K-Means Cluster Analysis:Save(K均值聚类分析: 保存)】对话框;勾选【Cluster membership(聚类新成员)】和【Distanc e from cluster center (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复选框,表示输出样品的聚类类别及距离,其他选项保持系统默认设置,如下图所示,单击【Continue(继续)】按钮返回主对话框。

聚类分析原理及步骤

1、什么是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或点群分析,它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方法,是一种新兴的多元统计方法,是当代分类学与多元分析的结合。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样本自身的属性,用数学方法按照某种相似性或差异性指标,定量地确定样本之间的亲疏关系,并按这种亲疏关系程度对样本进行聚类。 聚类分析是将分类对象置于一个多维空问中,按照它们空问关系的亲疏程度进行分类。 通俗的讲,聚类分析就是根据事物彼此不同的属性进行辨认,将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聚为一类,使得同一类的事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聚类分析方法,是定量地研究地理事物分类问题和地理分区问题的重要方法,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和模糊聚类法等。 2、聚类分析方法的特征 (1)、聚类分析简单、直观。 (2)、聚类分析主要应用于探索性的研究,其分析的结果可以提供多个可能的解,选择最终的解需要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后续的分析。 (3)、不管实际数据中是否真正存在不同的类别,利用聚类分析都能得到分成若干类别的解。 (4)、聚类分析的解完全依赖于研究者所选择的聚类变量,增加或删除一些变量对最终的解都可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5)、研究者在使用聚类分析时应特别注意可能影响结果的各个因素。 (6)、异常值和特殊的变量对聚类有较大影响,当分类变量的测量尺度不一致时,需要事先做标准化处理。 3、聚类分析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几年中聚类分析发展方向有两个:加强现有的聚类算法和发明新的聚类算法。现在已经有一些加强的算法用来处理大型数据库和高维度数据,例如小波变换使用多分辨率算法,网格从粗糙到密集从而提高聚类簇的质量。 然而,对于数据量大、维度高并且包含许多噪声的集合,要找到一个“全能”的聚类算法是非常困难的。某些算法只能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同时能很好解决三个问题的算法还没有,现在最大的困难是高维度(同时包含大量噪声)数据的处理。 算法的可伸缩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采用各种技术,一些算法具有很好的伸缩

聚类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第二次修订) 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编 2003年10月 编写说明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处理多维数据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已愈来愈多地应用于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数据分析之中。为了规范教学,使我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小组,在参照兄弟院校的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本大纲,作为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题库建设和教学检查的依据。 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重点讲解常用的六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每一种分析方法要清楚掌握它解决哪类问题、前提条件和局限性,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用SAS与SPSS软件实现上述过程,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做出合理推断和科学评价。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初等数理统计知识、一定的线性代数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大纲执笔人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陈旭红.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 2003年10月 课时分配表

章目内容课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什么是多元统计分析 (1) 第二节多元分析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1) 第二章聚类分析 (1) 第一节什么是聚类分析 (1) 第二节距离与相似系数 (2) 第三节系统聚类法 (2) 第四节聚类分析的微机实现 (2) 第三章判别分析 (3) 什么是判别分析 (3) 距离判别法 (3) 费歇判别法 (4) 贝叶斯判别法 (4) 逐步判别法 (4) 判别分析的微机实现 (5) 第四章主成分分析 (5) 主成分分析及基本思想 (5) 主成分分析模型及几何解释 (6) 第三节主成分的计算 (6) 第四节主成分分析的微机实现 (7)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 一、简介 聚类分析也是一种分类技术。与多元分析的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较为粗糙,理论上还不完善,但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与回归分析、判别分析一起被称为多元分析的三大方法。 1. 聚类的目的 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各观察个体或变量之间亲疏关系的统计量(距离或相关系数)。根据某种准则(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使同一类内的差别较小,而类与类之间的差别较大,最终将观察个体或变量分为若干类。 2. 聚类分析的应用例子 同一种疾病(如肝炎),根据临床表现等将病人分成若干类(甲、乙、丙、丁、戊型 肝炎) 根据疾病的若干临床表现,将病人分成轻、中、重三型 在儿童生长发育研究中,把以形态学为主的指标归于一类,以机能为主的指标归于 另一类 3. 聚类的种类 根据分类的原理可将聚类分析分为: ?系统聚类与快速聚类 根据分类的对象可将聚类分析分为: ?系统Q型与R型(即样品聚类clustering for individuals 与指标聚类clustering for variables) 4. 聚类分析数据格式 5. 判别分析数据格式

6.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间的联系 先采用聚类分析获得各个个体的类别(classification );然后采用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对新个体进行类型识别((identification ) 二、图示法聚类分析 1. 散点图(Scatter diagrams) 2. 轮廓图(Profile diagram)

三、距离与相似系数 (一)距离 假使每个样品有p个变量,则每个样品都可以看成p维空间中的一个点,n个样品就是p维空间中的n个点,则第i样品与第j样品之间的距离记为dij 1. 欧式(Euclidian )距离 1.1 二维空间欧式距离 1.2 欧式距离的平方 2. 明氏(Minkowski )距离

聚类分析及算法研究

聚类分析及算法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以我国金融行业为例 赵婷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重庆400054) 公允价值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以我国金融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的信息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意义;同时,阐述了金融行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金融行业资产的计量极其重要,可以帮助提高行业信息的相关性,有助于投资者了解金融市场动态。 标签:公允价值;金融行业;会计信息质量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在不断地修订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而会计政策的每一次变动,都对处于该经济背景下的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认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将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会计政策的选取,而如何在历次的变化中觉察会计政策变化的轨迹与特征,并利用其具有的特征和轨迹做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应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会计政策的内容之一。 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意义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我国金融资产的计量影响深远。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储蓄与贷款危机”表明:企业若以公允价值对储蓄和贷款款项进行计量,能够及时的向大众传达企业已经资不抵债的现状,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损失,反之,企业若自欺欺人的认为自身资金实力雄厚,偿债能力较强,会误导外部投资者与政府监管部门而使企业和社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业务不断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展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活跃程度加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符合广大投资者的需求,急需“公允价值”入驻进行恰当的补充。 3金融行业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现状 表12015年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最大的前十家公司及原因

系统聚类分析课程设计

系统聚类分析课程设计

《空间分析》 系统聚类算法及编程实现 学院: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 班级:201126060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第1章前言 (3) 第2章算法设计背景 (3) 2.1 聚类要素的数据处 理 (3) 2.2距离的计算 (5) 第3章算法思想与编程实现 (5) 3.1 算法思 想 (5) 3.2 用Matlab编程实 现 (7) 3.2.1 程序代 码 (7) 3.2.2 编程操作结果………………………………… 12

第4章K-均值算法应用与优缺点 (13) 4.1 K-均值聚类法的应用 (13) 4.2 K-均值聚类法的优缺点 (14)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4) 主要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前言 本课题是根据李斌老师所教授的《空间分析》课程内容及要求而选定的,是对于系统聚类算法的分析研究及利用相关软件的编程而实现系统聚类。研究的是系统聚类算法的分析及编程实现,空间聚类的目的是对空间物体的集群性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子群(类)。子群的形成的是地理系统运作的结果,根据此可以揭示某种地理机制。此外,子群可以作为其它分析的基础,例如,公共设施的建立一般地说是根据居民点群的分布,而不是具体的居民住宅的分布来布置的,因此需要对居民点群进行聚类分析以形成若干居民点子群,这样便于简化问题,突出重点。 空间聚类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过程。在分析之初假定n个点自成一类,然后逐步合并,这样在聚类的过程中,分类将越来越少,直至聚至一个适当的分类数目,这一聚类过程称之为系统聚类。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和模糊聚类法等。下面主要介绍系统聚类算法,并基于Matlab 软件用K-means算法(即k-均值算法)来实现系统聚类的算法编程。 第二章算法设计背景 2.1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 假设有m 个聚类的对象,每一个聚类对象都有个要素构成。它们所对应的要素数据可用表3.4.1给出。在聚类分析中,常用的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聚类分析算法解析

聚类分析算法解析 一、不相似矩阵计算 1. 加载数据 data(iris) str(iris) > data (iris) > str(iris) 1 data .fizame :": 150 oba.. of 5 var iato les : $ Sepal. Length: num 5,. 1 电?9 屯?=4.6 5 5.4 4, E S 4?4 4?9 ■■甲 S Sepal. Width : num 3<5 3 3*2 3.1 3.6 3*9 3.4 3.1 2 ,9 3*1 $ Petal .Length: nuio 1?4 1?4 1?3 1.5 1?4 1,4 1 ■理 1?5??? $ Petal. Width. : num 0..2 0). 2 0.2 0.2 0.2 0.4 0?3 0.2 0.2 0.1 ■… $ Species : Factor w/ 3 levels ^setosa^-j -?verslcolor **, ■八 1 1 分类分析是无指导的分类,所以删除数据中的原分类变量。 iris$Species<-NULL 2. 不相似矩阵计算 不相似矩阵计算,也就是距离矩阵计算,在 R 中采用dist()函数,或者cluster 包中 的daisy()函数。dist()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dist(x, method = "euclidean", diag = FALSE, upper = FALSE, p = 2) 其中x 是数据框(数据集),而方法可以指定为欧式距离 "euclidean", 最大距离 "maximum",绝对值距离"manhattan", "canberra", 二进制距离非对称 "binary" 和明氏距 离"mi nkowski"。默认是计算欧式距离,所有的属性必须是相同的类型。 比如都是连续类型, 或者都是二值类型。 dd<-dist(iris) str(dd) > str(dd) Class 'disf atomic [1: 11175] CL 539 Cl ?£l 0.6^18 D ? 1^11 0.616 **? ??—attr (*z *r Size F,J = lnt 150 .attr= logi FALSE .atvr ^Vpper**) = logi FALSE ■ +— attr ( *, fr methcd r,) = chr fF euclidean F, ?* 一 attr ( *t *r calldist (x = ir is) 距离矩阵可以使用 as.matrix() 函数转化了矩阵的形式,方便显示。 例样本间距离矩阵为 150行列的方阵。下面显示了 1~5号样本间的欧式距离。 dd<-as.matrix(dd) > str(dd) -attr (*y ^diimnames"] =List of 2 ..$ : chr [1:150] H l ,f ”旷 ”3” "4” : chr [1:150] n l rr "2n Iris 数据共150 0.51 0.648 0?141 num [1:150, 0 0.539

第8章:聚类分析

第8章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分类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科学。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是研究事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聚类分析的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很大。 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分为样品聚类和变量聚类。 1.样品聚类 样品聚类在统计学中又称为Q型聚类。用SPSS的术语来说就是对事件(Cases)进行聚类,或是说对观测量进行聚类。是根据被观测的对象的各种特征,即反映被观测对象的特征的各变量值进行分类。 样品聚类是进行判别分析之前的必要工作。根据样品聚类的结果进行判别分析,得出判别函数,进而对其他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类作出判断。例如在选拔少年运动员时首先要根据少年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理功能的各种指标(变量)进行测试,得到各种指标的测试值(变量值),据此对少年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再求得出选材的判别函数,作为选材的依据。 2.变量聚类 变量聚类在统计学中又称为R型聚类。反映同一事物特点的变量有很多,我们往往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部分变量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由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难以找出彼此独立的有代表性的变量,而影响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例如在回归分析中,由于自变量的共线性导致偏回归系数不能真正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等。因此往往先要进行变量聚类,找出彼此独立且有代表性的自变量,而又不丢失大部分信息。 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根据表明事物特点的变量值和它们所属的类求出判别函数,根据判别函数对未知所属类别的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经常遇到需要对某个个体属于哪一类进行判断。 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的不同在于判别分析要求已知一系列反映事物特征的数值变量值及其分类变量值。 分类命令的功能 其中包括: (1)K-Means Cluster进行快速聚类的过程。(略) (2)Hierarchical Cluster进行样本聚类和变量聚类的过程。 (3)Discriminate进行判别分析的过程。 快速样本聚类过程 快速聚类的基本概念 当要聚成的类数已知时,使用QUICK CLUSTER过程可以很快将观测量分到各类中去。其特点是处理速度快,占用内存少。适用于大样本的聚类分析。 分层聚类 分层聚类的概念与聚类分析过程 1.分层聚类的概念 聚类的方法有多种,除了前面介绍的快速聚类法外,最常用的是分层聚类法。根据聚类过程不同又分为凝聚法和分解法。 (1)分解法:聚类开始把所有个体(观测量或变量)都视为属于一大类,然后根据距离和相似性逐层分解,直到参与聚类的每个个体自成一类为止。 (2)凝聚法:聚类开始把参与聚类的每个个体(观测量或变量)视为一类,根据两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逐步合并,直到合并为一个大类为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