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作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低年级抓好自主阅读将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说小学阶段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并且能够满足他们的阅读要求。让每个学生喜欢读书,能够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愿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形成积极的“心向”。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

1.故事激趣。

听故事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接受能力,儿童启蒙教育每每始于故事,故事对于儿童有着惊人的吸引力。只要教师能够娓娓道来,学生便会听得有滋有味,这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有效。例如,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时,我先贴出太阳公公和风先生的挂图,然后给小朋友讲这样的小故事:有一天,风先生和太阳公公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谁也不服谁,互不相让,各显本领,只好比试比试。究竟谁的本领大?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就知道了。通过这一故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激起他们急于阅读课文的愿望。

2.情境激趣。

创设教学情境能强化学生的感知,推动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展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文章,无不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似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而激起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时,我先在课前准备了一只听诊器,在导入新课时,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帮同学们体检,看看同学们的身体棒不棒,接着我拿出了听诊器,挂到脖子上,看到这种情景,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阅读课文的热情自然就被调动了起来。

3.多媒体激趣。

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的作用特别显著。多媒体就是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信息集成和控制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使他们产生想一窥全貌的冲动。好的课件可以化静为动,点石成金,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在讲《蚕姑娘》这篇课文时,利用看挂图、听讲解的方法讲蚕的一生经过蚕眠、蜕皮、化蛹,最后变成蚕蛾的过程,很费力气,但效果却不是很好。我就给学生用PPT演示蚕姑娘的变化,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蚕身子从黑到白,从瘦到胖的长大过程,引导学生积极的阅读课文。有效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和生活环境所限,在阅读习惯、方法和材料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我们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1.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较少,所以选择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儿童能够看得懂,同时又要考虑对学生的成长有所促进。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深

刻的了解。不仅要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之间存在的差异,还要看到同年龄组的学生之间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

的学生个体,我们应该推荐给他们感兴趣的能看得懂的书,例如,可以选择《十万个为什么》等浅显易懂的,尤其是图画丰富的书籍,结合精美的彩图,让他们走进美妙绝伦的世界。

2.读思结合。

边读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应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以读促思,以读助思。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以理解为基础,把阅读和思考紧紧地结合起来。通过思,让学生尽可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

体验,在感悟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带动学生通过读从而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读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吸收,而写则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表达,只有表达能力强了,才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提高学生读、说、听、写各项综合能力,使之达到全面发展的途径。读写结合也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与发展水平,他们已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在积累了一定语言材料和写作知识之后,就萌生出一种强烈的

“发表欲”,要求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从而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创造条件,使学生能读

环境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没有读书爱好的家庭不会培养出爱好读书的孩子。因此应该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生阅读的必要性,希望家长能在柔和灯光的陪伴下,手捧一本书或一份报纸,为自己的孩子创设一个宁静、温馨、舒适的读书环境。

在学校里,要竭尽全力营造读书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诸如“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等的名言警句。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用零花钱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成立阅读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以及阅读方法。评选阅读小明星,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加入到阅读活动中来,与同学分享阅读的快乐。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其形成过程与规律,这不仅是家长和教师的工作,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来共同进行。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柳园小学语文组田文君 一、课题的提出 在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越来越多的发现,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是囫囵吞枣地读,不加思索,很多学生依赖于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与分析,学完课文甚至读得结结巴巴。学生考试最怕做阅读题,每次检测完做试卷的分析时,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失分率是最高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少,没有主动深入地去读文章,阅读方法不对。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现实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的学生却并不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没有形成。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就万事大吉了,一有时间便投入到精彩的电视节中,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的很少。 2、农村小学生阅读是勉强的,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更成为他们的负担,不愿意也不习惯做笔记,即使做笔记也只是完成任务,摘抄一些词语、句子,并没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3、阅读方法不正确,只读不思,思而不深,拿到书只凭兴趣凡有生动的情节或新鲜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读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我准备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曾经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的最高阅读境界。

如何提高低年级孩子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低年级孩子阅读能力? (1)识字量少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 很多书籍对“零起点”的孩子来讲阅读起来是比较难的。孩子如果识字太少阅读起来当然会有障碍,生字就要想半天,阅读速度相对就慢了很多。 (2)孩子没学会好的阅读方法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必须要有几种适合她们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不同于成人的阅读习惯,因为他们是刚刚入学的孩子,儿童的阅读方法有低、中、高年级之分,只有到了高年级孩子的阅读方法基本才能和成人的一致。而家长让小文低年级就默读课文,她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 (3 )不能把阅读当成简单的训练 阅读是孩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小文的家长让孩子做阅读训练,把语文学习当成简单的训练和题海战术,这是徒劳无功的。 破解方案 主要是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和选择适合的阅读形式。 培养好的阅读习惯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会用眼睛“看”

先从训练眼睛开始,眼睛会跟着字“走”,阅读才有效。家长可拿生字卡片,在孩子眼前有规律地从右向左、从左向右、从上向下、从下向上进行移动,注意孩子的眼球是否跟着移动。同时,头是否在动,逐步训练至头不动,只依靠眼球的转动来扫读文章。 随着文章字数的增多,为防止孩子阅读时丢字、加字,可让孩子用手指指着每一个字进行阅读,这样孩子在阅读时眼睛随着手指的移动可以比较准确地找到阅读的位置。 (2)掌握好阅读的速度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字记得还不牢固,大多数孩子阅读的过程,还要经过大脑对字的反应过程,速度上慢一点是正常的。刚入学大概每r o 秒读8个字以上就可以,不能要求太高,但速度要慢慢加快,到二年级速度基本要达到每10秒读1 5个字以上。 (3)从有声到无声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认为默读有助于思考,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讲不是这样的,他们的阅读能力不强,出声读反而有助于他们阅读。刚开始我们要鼓励孩子读出声来,而且还要尽量大声,有利于他们对语言的感悟。孩子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应慢慢做到从大声到小声再到无声的过程。 (4)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语感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核心与牛鼻子,语文教学才能走出“少慢差费”这一令人尴尬的困境。叶圣陶早就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的能力。”这两位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家言明了语感培养对发展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课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活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都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小学生的眼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活动,更能积累语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组织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低学段重在词语的积累,简单内容事件的描述。中高学段重在对事件过程的描述,且能抓住要点。在大量的活动中,建立词语与生活的联系。如:只要说到公鸡,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不同性情的公鸡的特点,好斗的鸡、生活中带着一群母鸡的公鸡,其特点各不相同。春天里欣赏的美丽景色,是那样的美丽;夏天里看到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能力反思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能力反思 贾海英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 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 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 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 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 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 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 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 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 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第五册《晨读》中有一句“现在,他们已经懂 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珍惜”让学生 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 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有的说:“我 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 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如《精彩的马戏》最后一句:“马戏团的叔叔阿 姨们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教师启发学生:“如果你们看了这 精彩的马戏,会怎么想,谁能说一说呢?”有的说:“啊!这么精彩的马戏, 多好看呀!叔叔阿姨们能把动物训练得这么听话,表演出这么精彩的绝技,真 不简单!”……这就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 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 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 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容海水种种色彩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 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形容珊瑚的:“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有的象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 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 好得多。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数学教学要努力实现先学后教,真正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施教,积极鼓励学生自主确定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教学方法,自主设计评价方式,真正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教给方法,重视培养能力;课后延伸,养成良好习惯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机,把数学教学的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明显地告诉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不应成为一句空话,或是贴在墙上不起眼的标语。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学生是“收音机”、“容器”、“观众”或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教”要服从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多”(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限制得多)和“三少”(即学生读得少、练得少、自主探究得少)的弊病。最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成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艺术家,也应该成为传递治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主人的艺术家。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关芳芳一、同步阅读是农村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渴望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中,阅读能力的水平较其它各项能力差。在语文测试中,学生阅读能力测试成绩偏低。外加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图书匮乏,家庭教育跟不上,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小学阶段要完成的145万字的阅读量,农村小学生远未达到。市场上课外读物杂乱,教师无法集中引领阅读,课外阅读缺少切实的指导,学生就是放任读,随意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堪忧。语文学科这一原本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却出现了教师怕教语文、学生不会读书、不会表达的问题。 二、同步阅读拓展了语文教学的阅读空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就是引领学生有主题地读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以达到“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目标。如何让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真正整合?如何将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改变农村语文教学的状态?《同步阅读》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内容与语文教材各主题单元同步,是课本阅读与课外自主阅读之间的过渡与衔接,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有效载体和最佳途径。比如:关于“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专题,在数量上语文课本是4篇,而同步阅读教材是15篇,在内容上同步阅读教材更

加宽泛。在文本质量上正如人教版王林博士所说的:“同步阅读的文章不像教材的文章那样具有典范性,但文质兼美同样是力图达到的目标。”构建语文教科书与《同步阅读》一体化阅读教学模式,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教法的四倍以上,正能弥补我县小学生阅读量普遍不足的缺憾。 三、怎样进行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学 1.点面结合,推动同步阅读教学向深层次发展。 我们中心学校立足课堂,将语文教材与《同步阅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确立了教学目标,努力通过课堂教学与《同步阅读》的有效整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建构了“一主一翼”的同步阅读教学体系。“一主”,就是以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为主体;“一翼”就是与教材单元主题配套的《同步阅读》,采取一篇带多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课文是“教”,同步阅读就是“扶”,自主课外阅读则是“放”,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由文本引向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实践证明,这种与教材同步、有科学引领、有明确目标的阅读深化了教材主旨,优化了课程资源,构建了省时、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其它阅读无法比拟的,深受我县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的欢迎。 2.加强课例研究,总结和推广学校和教师好的做法。 在同步阅读教学的研究中,我班语文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我采用“三加三减”的做法,一要减去琐碎的提问,加深阅读的

如何培养低年级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阅读能力 程寨小学娄季爽小学低年级阅读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所重视,而其能力的培养自然成为焦点话题。作为低年级教学的教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图文相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图文并茂的读物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客观的条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直观上,他们对色彩和构图新奇的图画充满了好奇心。利用图画进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的心灵在愉快的体验中成长。 二、借助多媒体。 随着教学设备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尤其对低年级的孩子,在理解能力还比较弱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的功能,就比较有利于教学。当我们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图片、音像用课件等形式展示给孩子时,他们就对所学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甚至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注意力也会更多的集中到学习中来,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三、设置疑问。 如果一味的从教学生字开始,然后组词练习,接着进行课文学习的话,学生就会对学习形成固定模式,甚至产生倦怠,失去兴趣。那么,我们不如换个方式试一试。针对一篇文章,我们可以设计几个问题,然后把他它们展示给学生,再让学生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去读文本,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可以借助字典,借助注音,也可以暂时放一放。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具体的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理解文章要义,领会其思想感情或其中的道理。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诵读并行,教给阅读方法。在初读课文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读等方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首先是教师的范读,可以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建立朗读的规范,给学生正音正字。实践证明,老师生动形象、准确地范读,能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并在读中感受语感。其次是学生自由读,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再次是同桌互读,可以互相帮助纠正字音。 总的来讲,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是一个重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配合与努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 学乔俐 初读每篇新课文时,我们通常会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学生会开始自读课文。接着教师会组织抽查,通常选择几位学生分别读课文,有时选择自主性强的学生,这个环节很快就过去了,有时抽查的学生刚好是学习能力弱一些或自觉性差一点的,此时教者都会进行适时指导和纠正,也会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似乎这样做,所有的学生都已经能把文章读准确了,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检查自读情况时,我要求一位学习自觉性不太高的学生先读课文,发现她有很多地方读得不准确,我便问她:“这些难读的地方,你读了几遍?”她回答说:“只读了一遍。”我还发现,当我们先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朗读后,再去找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读课文,他们仍然不能读正确,甚至有些时候,课文都学完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课文不是很熟悉。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低年级儿童很快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呢? 我是这样做的: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爱好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学习每一篇新课文,都设计好导入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可以在课前铺垫,可以利用课本插图,也可设疑激趣, 如学习《谁的本领大》时,让学生观察课本两幅插图,说说他们是谁,在做什么?学生回答,他们是风和太阳,第一幅图他们举着大拇指,在夸自己,第二幅图还是举着大拇指,在夸对方。老师接着问:“那他们为什么先要夸自己,后来又去夸对方了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必然是认真阅读课文,到文章里面去寻求答案。 如学习《美丽的丹顶鹤》这一课前,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的有关知识,收集有关丹顶鹤的图片。学生课前就喜欢上了丹顶鹤,所以在课堂上读起课文来,是兴趣盎然。 二、转变角色,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阅读。 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当小老师,把他们自己学习的收获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者直接由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引领其他同学一起学。让学生将自己的成功分享给其他同学,他是快乐的。反过来,如果能从同学那里有所收获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谁的创造力强,谁就走在前列。小学语文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因素,语文教师应积极研究,系统训练。一、从引导质疑入手。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建立在仔细观察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质疑是对好奇心的推进,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创造的冲动,只有具有强烈创造冲动的人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创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尽可能创设情境,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教给学生质疑方法,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时,我让学生在看图读文基础上质疑。学生就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乃至教材等方面提出了不少问题。二、从鼓励辩理入手。善于思维辩理,往往是创新纪的开端,但是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知识往往浮于表面,不善于提出独特见解,只会按照老师设计的“圈套”按部就班,一问一答,答完了事。长此以往,学生就人云亦云,墨守成规,创造力也就随之丧失了。这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质疑中捕捉可引起急诊的问题,或教师巧设疑问,使学生提出尽可能新的想法或见解。如教学《李时珍》一课时,这了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李时珍的艰苦;当时社会的艰苦生活,我抓住课文内容,鼓励学生争辩。正反两方你来我往,争论十分激烈,学生辩理过程中创造力得到发展。三、从启发想象入手。想象是创造的源泉,一切创造性的劳动,就是以创造性想象开始的。为此,在阅读中我十分注意事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某某些有助于启发学生想象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如教学《跳水》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教学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多角度展开想象:假如你在船上目睹了当时发生的一切,你想对孩子说什么?你想对水手们说什么?你想对船长说什么?通过想象,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进了创造力的发展。四、从展示思维过程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部分具有创造才能的人都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总是引导学生剖析、展示凝结在教材中知识背后的思维过程,开拓思维的广阔性,砥砺思维的深刻性,促进思维的独立性,磨炼思维的敏捷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思维的逻辑性,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掌握一些思维的方法。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周瑜提出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按一般人的思维常规和思考习惯,想到的是:箭必须用竹子、翎毛、胶漆等一支支造出来,加上周瑜的人为干扰,要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周瑜这样摆明着刁难人。因此,思考到此就撞壁了,而诸葛亮高明在他能变换思维角度,突破常规的行为和思考方法。因为他知道十万支箭要在十天内一支支制造出来是不可能的,要按时按量交出箭,只有另辟蹊径,只有用不是“造”的方法。这样一反常态地去想,思路就开阔了,主意就有了,要箭就到曹操那儿去“借”的妙计就迅速产生了。教学时,我就着力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样想?而诸葛亮是怎样想的,从中体会到什么?显然,让学生层层剖析,充分展示思维过程,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学到了多方探寻合理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五、从课内外入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而课外活动则为学生形成创造品格,增长创造性才干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天地。陶行知就认为,创造力的培养要落实到“做”之中,落实到活动中,他说:“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重点、难点,拓展教学思路,大力开发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索的作业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活动课。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两道作业:1.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的宣传标语,可以一个人制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2.用照相机摄下或用图片写上一二百字的感想,然后举办图片展览活动。作业时,学生翻资料,搞调查,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讲,个个乐此不疲。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单看收到的标语和图片的数量就达八十多件,其中还不乏“精品”。更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居然通过家长的帮助,把环保部门的叔叔邀请参加他们筹办的图片展览,并为他们作了《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的报告。可见,开展语文课外活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小课题研究结 盐池一小年级组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1、课题的提出背景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所 听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大多是新课程新增的内容,如找规律,统计,观察图形等。当大家都把研究的慧眼放在新增的教材内容时,我发现一一孩子的计算能力下降了。通过平时检测和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情况也能看出,学生的计算能 力普遍较低,这无疑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要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使学生的口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2、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本课题的研究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变慢和计算正确率下降的原因,以及寻找如何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早在几年前,泉山区文教局就开展了“堂堂清”的活动,我积极响应和学习 教育部门的有关精神,并付诸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学校的二年级(2),班级里的学生总体水平还不错。但是学生的计算口算能力较弱。在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计算而失分。因此在本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上,已着重解决了以下问题: 1、了解本校学生在培养计算技能方面的发展现状,调查学生对于数学数学 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希望小学:吕海梅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即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更注重知识的流量、变量和增量。这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教会学生善于学习的技巧。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我们要积极探求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以摆脱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历史阴影。“自主阅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阅读潜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将课堂与课外的阅读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和有效连结。 “自主阅读”主要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确立“自主阅读”教学思想主要是强调学生在阅读课中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实践中积累和发展语言,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思想感情,培养个性品质,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具体安排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研究者认真学习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课题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研究者利用图书室、网络等,学习相关理论,提升理论素养。 2.制订研究方案,扎实研究工作 紧扣研究的规划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明晰研究思路与方向,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确定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本课题重点研究项目及方向为“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三个要素: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实践。我的研究就在这三方面下功夫。 (1)要求班级学生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 (2)课堂反复阅读,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学习

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将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阅读兴趣放到首位。 二、指导学生熟读成诵,提高阅读质量。三、展开联想和想像,走进课文情境。 四、拓展课外阅读,促进阅读能力发展。 标签:低年级;阅读能力;阅读质量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将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在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的同时,加强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积累和背诵,提倡交流与合作,那么如何搞好新课程下的低年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阅读兴趣放到首位 《语文新标准》把“愿意读、喜欢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位。可见,激发阅读情趣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情境来激发阅读兴趣,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并能主动地去读书。教师可利用教学挂图、实物、故事等设计导语。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可借助挂图把学生带入课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想像,鼓励大家带着各自的问题进行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意识,并能围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并在阅读中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对读书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迫切的期待。二、加强认读生字,把好认读关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会了查字典,课内识字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逐步深化。如在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找出生字、新词;课堂中,小组内互查生字认读,并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在合作中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让学生在自己的体验、感受的基础上兴趣盎然地学习。低年级阅读要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教学中要在指导读的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下功夫。这不单纯是朗读的技巧问题。仅靠标重音、划停顿是读不好课文的,要让学生分清词与非词,并对两者进行意义整合。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教师可鼓励大家采用多种形式阅读,最终能读得正确而流利。 二、指导学生熟读成诵,提高阅读质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说明了阅读的重要作用。朗读是低年级阅读的主要方式,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基本功。首先教会学生读准音,不加字、不漏字;引导学生读连贯、读通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其次,采取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如范读、学生读、分组读、男女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培养语感,达到熟读的目的。背诵是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在熟读的基础上再激励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下面我结合我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教学体验,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切磋。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喜欢做,愿意做,才能够做好。由此可见,同样的道理:在课堂中,学生只要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对课内阅读产生兴趣。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

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一)教师要掌握常用的读书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自己就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读书方法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二)教师要将读书方法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阅读,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读前提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等; 2、读中相机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 3、读后归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如引导学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如何读懂的,段落是怎样划分的,段意是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崇文小学教育集团永安路校区闫海娟 一、课题提出背景及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阅读教学要突破定势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究与发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学生表现出阅读能力不强,对阅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面对现状我通过反思,深刻地认识到:阅读教学必须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阅读新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迫在眉睫。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不但要读懂课文内容,还要感悟课文情感。因此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喜欢做,愿意做,才能够做好。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兴趣是做好一切事物的前提。由此可见,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每堂课的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方法有很多,设计问题,由课题引发,利用电教手段等。例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时,由理解课题的“名扬中外”一词设置问题:为什么说这幅画名扬中外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激起学生读书兴趣后,让同学们自己读书围绕问题在课文中找一找。再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的支柱;阅读是树人之源,现代社会对人的学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能够自主地阅读就是放眼学生的终生学习;阅读是语文之本,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关键词:阅读自主;情感能力;习惯方法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的支柱;阅读是树人之源,现代社会对人的学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能够自主地阅读就是放眼学生的终生学习;阅读是语文之本,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型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自主阅读”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我们提出“自主阅读”的教学思想,就是要正确确立阅读教学的目标、方式,把重“理解”的教学转变为重学生阅读的教学;把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自主的“学”;把单一的问答式教学结构转变为多种形式的互动式和自动式教学结构,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实现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益的目的。

一、小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强弱更是判定一个人语文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伴随着语文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逐步确立,阅读教学也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感受,自主阅读也就成为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探索方式。但是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极差,表达能力差,课堂语言表达干巴;课外阅读的现状更令人担忧。 二、阅读是学生发展必备的基础学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在现代社会,阅读和写作是每个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本领,其中最根本的是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这也是获取知识和精神养料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来临更需要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达成的一项共识就是,读写算能力和信息素养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学力是儿童适应未来发展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我完善的基础。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三、营造和谐气氛,学得轻松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越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一、问题起缘高中英语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自身发展的主人。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变革上。当前的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上的理解,未能在正确理解文章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一些本质问题或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技巧等内容,从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探索出一条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广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阅读目标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从而实现自主性阅读。 二、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2.1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情感是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了适合的情感,具有了宽松和谐的心理气氛,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并处于自觉能动的氛围。例如组织MODULEU1NIT1 主要介绍了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闻的课文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的教学,笔者就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文本让学生猜测世界文化遗址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Guessing game 与学生以前参与的活动相类似,所以,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为顺利导入课文打下基础。另外,同时考虑到学生上课时会感到紧张,所以用“ Are you nervous ?

Me, too. ”来消除师生上研讨课的紧张情绪,充分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上一句“ I amsure all of you will also do a good job today ”,更是营造出一种相互接纳、理解和支持的课堂氛围。在处理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时候,笔者对教材提供的连线题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呈现重点词组和图片让学生来猜测文中的人物角色。Guessing game 再次触动学生的情绪,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一预设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正确认识、 理解、解读教材,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在开展自主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面带微笑,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唤起了学生的“学” 趣,增强了自主阅读的有效性。 2.2丰富学生的阅读背景知识是基础丰富学生的阅读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主要做法是: 2.2.1进行中外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及对比。学生通常都是因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而阻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如下面这个英文句子:“ Look at that lady all in white walking at the head of the procession! 如果在中国文化中,这大概是对 一个出殡仪式的描写了。而对西方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婚礼描写。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穿白色衣服”。如新课标MODULE3

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早期开发与培养 摘要:在儿童智力开发的早期,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顺势而为,开发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不但是重要的,关键的,可行的,而且对他们今后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认为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应主要放在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环境的营造三个方面,从而,为循序渐进的发展和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习惯、方法、环境 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1>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目标指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发和培养入手,循序渐进的推进。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阅读能力的起步阶段。下面就如何开发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一、培养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阅读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灵、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本质上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提高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能力。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没有阅读,学习无从谈起,因此,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 美国人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开发进行得最早也最富创造性。美国的凯伦 . 米勒斯女士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顺应孩子的心里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2)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3)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4)老师和家长学会正确的辅导孩子。5)克服孩子的阅读障碍。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新近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孩子具有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同龄孩子更强的阅读能力。美国学生具有超强阅读能力的有力例证之一是:同样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能阅读中等难度的成人报纸者在美国孩子中占78%,能阅读难度较高的文学名著者占46%,比国际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7和21个百分点。此外,美国孩子的阅读面也比其他国家同龄孩子要宽,涵盖了《圣经》、外国古典名著和较浅显的科学理论文章等,而此类较深奥的作品,其他国家的孩子往往要再过至少2年才有能力开始系统地阅读。 1

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技能

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通常引导学生分三步走: 1.阅读前——想象说话,主题质疑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进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如果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障碍。所以在阅读前让学生了解相应的主题背景知识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有大量的课文插图,它们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概括,是一篇文章主题意义的直观表现。因此,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进行看图说话,能很快帮助学生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搞懂语篇中所蕴涵着的主要意思。例如在学习小学The seasons 这一课,其中有四幅插图,描绘的是人们在四季中的衣着与活动,学生如果单靠读课文去理解,可能很有难度,如果事先引导学生观察这四幅插图,看图说话,便很快能理解语篇的意思,对本文的阅读理解就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产生高质量的阅读。 有些阅读课文中没有插图或课文插图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课文的重、难点,那么就需要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Free talk ,巧妙地将背景知识传输给学生,再围绕主题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质疑解答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在教学时,学生对The Wright Brothers不够熟悉,我事先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图片与简介,然后与学生谈论有关背景信息。如:Where were they from? What was their dream? What did they want to make? 通过简单的问答去唤起学生已有积累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那么课文中的理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课内英语阅读教学是以教材为渠道,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但不能死用教材,照本宣科,把课文教死了,应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策略一:猜测词义 “猜”类活动主要特点是学生与所猜的内容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利用这种活动方式,导入并学习重、难点词汇,深受学生的喜爱。要求学生利用上下文的含义、句子的语境或句法结构来猜测词义。例如这一段,The clouds get heavy with water, and the water turns into raindrops. Then we have a rainy day. 其中raindrop是个新单词,但是学生能从上下文的意思中猜到是“雨滴”的意思。学生在尝试用英语思维去猜的过程中,既收获了新的知识,又有获得找出答案的成就感。 策略二:读活课文 阅读与训练是无法分割的。优化组合各种方式的训练,往往能有效地指导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从而读活课文,逐步培养其阅读策略。 (1)质疑——导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激发学生的思维,去和藏在文中的答案“捉迷藏”,既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产生的正确答案又能使学生增强阅读的自信心,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任务——精读:强烈的目标意识是阅读成功的关键。为此,阅读任务的设计必不可缺。Smith 和Elley 曾指出:“儿童只有在被给予难度与其能力和水平相当的任务时,才会学得最好。”这说明设计的任务必须要适度。精读课文是一节课中最关键环节,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以任务促读,正好符合了精读的要求,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促进学生阅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