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沉浮现象表面上看是一些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另一些物体下沉,实际上涉及了许多变量。这些变量包括物体的体积、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归根结底,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有关。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通过三个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展示前概念,并纠正错误的认知,初步认识浮力。

探究活动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探究活动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探究活动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本课通过第一个活动让学生确定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再通过第二个活动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结合自己的经验猜测可能影响沉浮相关的因素。最后通过活动三研究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只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是不改变的。通过实验展示并帮助学生修正错误概念,激发兴趣继续探索物体的沉与浮。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如何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是我们科学老师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本节课从确定沉浮的标准开始,再经历猜想不同的物体在水中为什么上浮或下沉,有些猜想基于物体材料,有的基于对熟悉物体先前的认识,有的会关注物体的体积大小、形状、质量、是否空心或其他的一些特性。学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因此,教材特地安排了研究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他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变的实验,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科学探究目标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我们需要一定的操作规范,判断标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完成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实验。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水槽1个,罐头瓶盖1个。

分组实验一:水槽1个,材料7种(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萝卜和橡皮),实验记录表。

分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5枚,木块3块,透明胶带,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设定标准(预设5分钟)

[实验材料:水槽、罐头瓶盖]

1.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沉与浮》单元学习,我这里有一个铁质的罐头瓶盖,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猜测浮后放入水中或猜测沉后放在水面。)

2.同样一个物体放入水中却有不同的结果,到底算沉还是浮呢?我们需要有一个操作的标准,我们需要拿着物体在水中间再放手,放手后物体碰到容器底部为沉,可以用“↓”表示;放手后漂在水面的为浮,可以用“↑”表示。

(板书:沉↓水底浮↑水面)

3.如果有一个物体被轻轻放入水中,既没有碰到底部,也没有漂在水面,只是停在水的中间,我们应该如何判断?

4.为了方便研究,我们需要统一标准,我们规定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在水中间的都属于浮。(板书:水中)

5.标准确定了,我们就可以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揭示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科学探索:物体的沉浮(预设32分钟)

(一)探究活动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预设14分钟)

[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萝卜和橡皮]

1.出示材料,学生说说材料名称。

2.学生猜测小石块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明理由。

3.学生自由猜测,把预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入表格。

4.汇报交流。

5.实验提示:轻拿轻放,一人操作,一人记录,其它观察,用“↓”表示沉;用“↑”表示浮,实验完成后把所有的材料放回原位。

6.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7.交流汇报。

(1)有没有出现预测错误?

(2)我们在预测时,判断物体沉浮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为什么?

(3)你们觉得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那些?

(板书:影响沉浮的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8.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研究,我们了解到影响沉浮的因素有: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那么你们觉得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重的容易浮还是沉?体积大容易浮还是沉?你们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呢?那么谁的想法是对的呢?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来证明。

(二)探究活动二: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预设18分钟)

[材料准备:萝卜、橡皮、小刀、回形针5枚,小木块3块、透明胶带]

1.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们切成一半大小,它的重量,体积减小了多少?

你们觉得它在水中是浮还是沉?萝卜是不是也是这样?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浮的吗?用更多的回形针和木头呢?

2.学生分两批进行预测,填写表格,并写清理由。

3.演示切分橡皮的方法,提醒使用小刀要注意安全。

4.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5.整理实验材料,将材料放回原处。

6.交流汇报:

(1)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们切成一半大小是浮还是沉?再切成四分之一呢?八分之一呢?切得更小呢?萝卜呢?

(2)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浮的吗?用更多的回形针和木头呢?

7.小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轻重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三、总结拓展(预设3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发现什么?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是有一定的标准。而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轻重和体积,沉浮状态是不改变的.

这和我们原先的想法是不相符的,那么物体的沉浮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下节课将继续探索。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沉↓水底

浮↑水面、水中

影响沉浮的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轻重和体积,沉浮状态是不改变的。

【作业设计】

(1)物体在水中放手后不碰到底部的为 A 。

A.浮

B.沉

C.一半浮一半沉

(2)一枚回形针放入水中是沉的,下列方法放在水中能浮的是 C 。

A.把两枚回形针串在一起

B.把十枚回形针串在一起

C.把回形针插在塑料泡沫上

(3)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切成一半大小在水中是沉的,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的,这说明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轻重和体积,沉浮状态不变。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材简析】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沉和浮》单元中第二课的内容。在前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同种材料的物体的沉浮与其重量、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是学生经过学习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本节课就要来解决这个问题。“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和手脚,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教具和学具,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品味科学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这节课主要有四个教学环节。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二、控制其它因素进行研究;三、潜水艇的研究;四、制作浮沉子。主要的教学环节在第二、三两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不同材料的物体的沉浮与其重量及体积关系的规律。第三个环节,探究如何改变“潜水艇”的沉浮状态的实验,从而认识到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改变整个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其沉浮状态。学习完这节课之后,又为后面继续研究物体沉浮规律作铺垫。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沉和浮的现象并不陌生,他们知道很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但到底物体为什么会有沉有浮呢,究其原因他们并不了解,所以这节课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探究目标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科学态度目标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物体的沉浮原理在潜水艇中的应用。

2.改变物体体积、轻重能改变沉浮状态,寻找相关的事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难点:对比“同种材料构成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无关”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这两个概念的矛盾冲突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潜水艇模型

学生准备:每组一个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沙子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出示ppt图片:苹果、小石头、萝卜、泡沫、木块、回形针、小瓶子。]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预设:重的沉轻的浮,大的沉小的浮。)

2.学生观察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预设:体积大小与沉浮没有关系。)

3.学生观察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预设:物体轻重与沉浮没有关系。)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5.揭示课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

二、探索一: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5个,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5个,实验报告单两张。]

1.出示实验材料,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及讲解材料用途。

2.出示实验记录单,请同学们说一说要怎样填写。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小组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交流汇报:

(1)从第一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预设:体积相同时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2)从第二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预设:质量相同时小的容易沉大的容易浮。

(3)对比这两组实验我们发现怎样的物体更容易浮?(预设:体积大轻的容易浮,体积小重的容易沉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4)小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5.提问: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预设:上节课的材料同时改变了几个条件,影响了实验的准确。)

三、探索二:潜水艇的研究(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记录单。]

1.教师展示潜水艇模型。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潜水艇。

2.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

“潜水艇”沉浮实验记录单

第()小组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没有改变的因素是什么?(预设: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页的灰色文字。

四、拓展:制作浮沉子(预设2分钟)

自学资料库21页。制作一个“浮沉子”,下节课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作业设计】

(1)下列物体放入水中,都会下沉的一组是。( B )

A.小石头、泡沫块

B.回形针、橡皮

C.蜡烛、铁块(2)1千克铁在水中是下沉的,和它相同重量的木块在水中会( B )

A.下沉

B.上浮

C.不确定

(3)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对)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本节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学生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把它们依次放入水中都会沉入水底。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重量没有变,但体积有没有变,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这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工具测出体积数据。

再把橡皮泥放入盛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测出它的体积,进行比较,发现体积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通过做出尽可能多的形状,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思考它们的共同之处?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橡皮泥重量没有变,是什么变化使橡皮泥浮起来的?

第三部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学生通过测量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比较沉和浮的状态下各自排开的水量,发现:沉的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排开的水量的计算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原来的水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量。

知道了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变,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学生就能够理解钢铁造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大大增加轮船排开水的体积。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或者美术课上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但是,学生一般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但为什么能改变,怎样改变,还不是很了解,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通过改变形状来改变物体沉浮状态在造船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量杯、橡皮泥若干、记录表等各12份等。

教师准备:量杯一个、橡皮泥、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橡皮泥、水、量杯]

1.出示一杯水和一块实心的橡皮泥。

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出示橡皮泥)老师这里有一块实心的橡皮泥,如果把它放入水中,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学生猜测)(预设:沉。)

2. 演示橡皮泥放入水中的沉浮情况。

现在,我就把这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预设:橡皮泥沉入水中,量杯中水面上升了。)

3. 提问:同一块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揭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板书)

二、探索: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预设17分钟)

[材料准备:橡皮泥、水、量杯]

活动一: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1. 引导学生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板书)。

提问: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预设:重量没有变)

2. 提问:怎样做才能知道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变化?

(预设: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量杯。)

(1)在量杯中装入200毫升水。

(2)测出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再减去量杯原来的刻度。

(3)怎样让数据更精确呢?

注意:读数的时候视线应该量杯中液体的凹液面相平。

3.学生相互合作,完成相同重量、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一。

出示实验步骤及要求:

(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

(2)准备四块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分别做成四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板书)。

(3)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时要小心,不要把水溅出来。观察记录好水量。

(4)观察时,要轻声交流;实验结束,将材料整理好,准备交流。

相同质量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1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在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量杯中的水面都上升了。)

活动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 提问:一块实心橡皮泥放在水中下沉,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

(预设: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等。)(板书)

2. 学生相互合作,完成能浮在水面的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沉浮实验。

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杯子中水的高度变化,也记录在表格中。

出示实验要求:

(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

(2)准备三块相同质量橡皮泥,做成三种能浮在水面不同的形状。

(3)将做好的橡皮泥,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时要小心,不要把水溅出来。记录放入后杯中水的量。

(4)观察时,要轻声交流;实验结束,将材料整理好,准备交流。

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状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2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记录纸]

1.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沉和浮的不同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杯子中水上升的高度也不同。)

2. 认识:排开的水量

讲解: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板书)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3. 指导学生补充完成两张实验记录表

完成实验记录表1和2的空白列,添加“排开的水量”并计算出几种形状的排开的水量的数据。

4.提问:对比两张表格上面的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板书)

5.总结: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板书)

四、拓展:为什么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预设5分钟)

1.提问: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

(预设:就是因为排开的水量很大。)

2.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这个怎样做呢?

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利用本课知识解答,并为下一课做铺垫。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形状沉浮排开的水量

实心沉小

空心浮大

船形浮大

橡皮泥的沉浮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作业设计】

1. 把物体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它排开的水量,钢铁制造的轮船能够在水中浮起来,这是因为轮船排开水的体积比钢铁本身的体积要大。

2.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A )。

A.多些 B.少些C.不变

3、右图中三个球的体积是相同的,

它们排开水的体积说法错误的是( B

A.A球排开水的体积最小

B.C球比B球排开水的体积要大

C.C球和B球排开水的体积一样大

4.造一艘小船

【教材简析】

《造一艘小船》是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第四课,该内容是浮力的应用,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本课有五个部分,分别是“用橡皮泥造船”、“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设计制造其他的船”、“办个船的模型展览会”和“船的发展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回忆船的发展史,引入“橡皮泥小船制作赛”,引导学生通过制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研究相同重量下,怎样增加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再尝试设计使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造船。课后

制作自己的个性小船,再举办船的模型展览会,让学生介绍并评价小船。本课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设计的计划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进一步加强科学和技术的联系。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了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也知道了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3.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水槽、若干橡皮泥、垫圈、汇总表。

小组:水槽一个、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圈、记录单、毛巾。

【教学过程】

一、聚焦:船的发展史(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船的发明是人类的伟大创造。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船的发展史。

2.播放课件“船的发展史”并进行介绍: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轮、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3.欣赏了那么多船,我们今天也自己来造一艘小船。(出示课题:造一艘小船)

二、探索:橡皮泥小船制作赛(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每个小组3块橡皮泥、若干垫圈、水槽、毛巾、记录单。]

1.出示橡皮泥,上节课我们已经能够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了,那怎样造出一艘装载量比较大的小船呢?今天让我们来进行一场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吧。

2.提问:既然要比赛,我们怎样能够保证比赛公平呢?

3.小组讨论、交流。(预设:橡皮泥重量相同、橡皮泥要一样、测量的重物要相同。)

4.集体制订比赛规则(全班汇报交流,补充,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

(1)相同体积的同种类型橡皮泥;

(2)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

(3)比比谁制作的小船装载量大;

(4)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5.组织学生分小组制作3艘橡皮泥小船,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小组内测试:将船装载的货物量,记录在表中。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先把船平稳地放入水中,不可以浸水。

(2)放垫圈的时候尽可能平稳,一个一个地放,当最后一个放入船中而船沉了,那么最后一个不算船的载重。

(3)边放边数,实验一次,注意卫生。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 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 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 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 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 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 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 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 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 (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萃 沉与浮单元概念 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的。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的。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的。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向上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拉力+重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省力。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有大小。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26、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7、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不一定能浮起来。 28、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不一定是盐。 29、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一样的。 30、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 3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 32、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为1克,那么它在浓盐水中就会上浮。 33、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每立方厘米液体轻重的仪器。 34、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浓盐水。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教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4、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卷一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向上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受冷时体积___缩小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 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 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 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课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课知识点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答:有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或轻重)的大小.在水中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练习】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关系。 2.将一段铁丝没入水中.其沉浮情况是_________;将一块木块放入水中.其沉浮情况是 ________. 3.橡皮块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成原来的八分之一甚至更小.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时() A.浮 B. 沉 C. 半浮半沉 D. 悬浮 4、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由不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为什么潜艇能够在水里自由浮沉? 答:潜艇有压载舱.当其中充满水时.潜艇就会下沉;当潜艇将其中的水排出时.潜艇就会上浮。所有潜艇时靠改变自身的重量大小改变浮沉的。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练习】 1.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上浮。体积大小相同的物体.________的容易上浮.________的容易下沉.轻重一样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_______,体积小的容易_______.(填“轻”或“重”.“下沉”或“上浮”) 2.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潜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沉浮的。 3.要使沉在海里的潜水艇上浮.正确的方法是() A.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注水.以增加潜水艇的重量。 B.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排水.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C.抛弃潜水艇的压载舱.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4、在水中沉的物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中浮的物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 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 (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 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 (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

祝老师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祝老师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2.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祝老师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 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 5.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6.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 个力就是浮力。 7.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8.“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0.、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 受到的浮力最大。 11.、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祝老师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二、问答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 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 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 改变沉浮的。)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排开量变大了】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 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 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 5、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 船沿,心量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6、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祝老师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7、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答:石块放入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8、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 (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马 上就会上浮)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9、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 力等于重力。 10、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P19)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 的空瓶。 3、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 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4、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5、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 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就大,排开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 6、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7、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8、“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排开水 的体积。 9、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因为相同体积的糖浆最重,水第二, 油最轻。 10、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 的浮力最大。 11、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3、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 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答:石块放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 (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 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5、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 姓名班级 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20分)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 小时,白昼()小时。 2.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的作用,方向是(),和重 力的方向相反。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4.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和()两类。 5.()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6.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的部分传向温度 ()的部分,直到(),这种传热方法叫()。 7.不同物体的传热()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 (),一般是()材料制成的。比如(). ()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有 ()等。 二、我的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能浮起来。() 2.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衫产生的热量 多。() 3.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 4.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 的。() 6.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8.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9.“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 转。() 10.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三.我的选择(每题2,共28分) 1.塑料在()中会沉。 A.清水 B.盐水 C.食用油 2.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什么时间?()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3.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A.加糖水 B.加盐水 C.加清水 4.下面那种情况物体排开的水量最大() 图1 图2 图3 A.图1 B.图3 C.图2和图3 5.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 水中会()。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7.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8.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比较()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后10毫升水滴得快 C.滴速一样快 9.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 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10.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A.滴漏中的水位 B.漏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 1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沉与浮 一、单元概述 石块放人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人水中,浮起来了。沉与浮就是学生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一方面,学生对于“沉与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对于“沉与浮”她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例如“在水中,钢铁会沉下去,用钢铁制造的轮船却为什么能浮呢?”“潜水艇为什么既能潜人水下,又能浮出水面呢?” 人们对浮沉现象的关注已经有几千年了。表面上瞧就是一些物体在液体中上浮而另一些物体下沉,实际上涉及了许多变量。这些变量包括物体的体积、重量与液体的密度,归根结底,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有关(阿基米德定律)。有许多人试图去寻找一个简单的规则来解释这个现象,如她们通常说:“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些不精确的概念同样存在于学生的认识中。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与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她们关于对物体就是上浮还就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她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她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就是什么。 学生描述的语言可能与科学家精确的定义不很相同,但通过这些探究可以修正或完善她们的想法,使她们在理解上得以提高。这个探究过程会使学生认识到她们也可以弄明白事物的规律。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就是有关物质的密度,它就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密度就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都有关。 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当把物体放人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体积下,比液体重的物体会下沉,比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本单元的编写思路就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就是用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就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就是通过观察与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第1课从学生常见的现象开始。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哪些物体在水中下沉,哪些物体在水中上浮,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整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重量没有关系,只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在这里打下一个伏笔。 第2^-3课研究沉浮与物体的轻重与体积大小的关系。相同体积下,重的物体容易沉;相同重量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第4课就是沉浮的应用,体现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第5^-6课,从另一个角度,即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 第7^-8课,探索液体密度对物体的沉浮影响,最终揭示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物体的密度不同,影响它们的沉浮。 资料库中的资料,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渗透了物体密度的概念。在相同的体积下,一些物体比水重,一些物体比水轻,它们的沉浮与之相关。 当然,本单元只就是研究了与沉浮现象有关的因素,并不能穷尽沉浮的规律。关于沉浮的进一步探索、浮力的计算等内容,将在初中的科学课中最终完成。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多就是以矛盾冲突及产生的问题来引导与驱动的。如“马铃薯在水中就是沉还就是浮”一课,同一个马铃薯为什么在第一个杯子里就是沉的,而在另一个杯子里却变浮了呢,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再进一步观察、分析,“可能两种液体不一样吧”一提出了推测;让我们来观察比较这两种液体有什么不一样,“可能就是水中的白乎乎的东西引起的变化吧”一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就这样使孩子们进人到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的活动过程中。 在“造一艘小船”的活动中,也就是通过“用这几种材料能制作什么样的船”“什么样的船能装更多的货”,以及探究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船装得更多”等一系列问题来指引学生们设计与制作小船,并不断改进小船的制作的。 学生们因为有这些不断产生的问题,才会持续进行观察研究活动。也正就是因为她们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又产生新的问题,才会使她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与液体的性质有关。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与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