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卫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卫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卫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卫生经济学

定义: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特殊分支,是研究资源如何向卫生行业分配,以及卫生行业内的资源如何配置的学科。

特征: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性,外延性,政府的参与。

目的:最优化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对象:卫生经济学是揭示卫生服务过程屮,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中国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结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卫生经济问题,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统一的关系中,研究卫生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客观规律,探讨这些经济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形式和特点,以便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合理使用卫生资源,优化使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

研究的内容:关于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事业的地位与作用、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卫生总费用与疾病经济负担、卫生保障制度、卫生事业中的所有制、产权及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卫生服务的经济学评价、公平、效率与卫生经济政策。

意义:适应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是卫生改革和卫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卫生领域的经济规律。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有助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正确执行卫生政策的口觉性;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发展过程中代表人物的代表观点:

1.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艾德文?查特维克参与了济贫事业,认识到劳动条件与生活条件的恶気所造成的疾病与死亡,提出“改善卫生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它所预防疾病带来的效益大于建设医院治疗这些疾病所带来的效益。

2.1853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法尔开始用一个人的纯收入解释人的生命经济价值,这是西方卫生经济学家至今仍然通用的生命价值概念。

3.1952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世界卫生记事》上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的论文。他从社会整体出发, 研究经济和社会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论述卫生事业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这些研究标志着西方卫生经济学的产生。

4.1958年美国学者默西金在华盛顿《公共卫生报告》上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 一文。

卫生服务需要

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需要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指标:两周发病率;两周应住院率;人口出生率。

卫生服务需求

1.概念: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患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的数量。指标:两周就诊率;两周住院率。

2.构成卫生服务需求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有消费欲望,有支付能力。

3?卫生服务的需求规律:卫生服务的需求量随着卫生服务的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卫生服务的价格下降而上升。4?特点:卫生服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不确定性、差异性;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5 ?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

a,人口因素: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年龄、人口的分布及人口的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医疗需求。

b,经济因素:经济收入和医疗服务的价格和医疗制度,也会彫响医疗需求。

c,物质技术因素:医疗技术设施、手段是提供医疗服务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医疗需求获得的前提。

d,就医的方便程度:一,就诊过程是否简便、省时、省力;二,医疗服务网点的布局与居住区的集屮程度是否相适应。

6.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稈度。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d)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Ed=-AQ/Q / AP/P=-AQP/APQ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Ed|=O,称为需求完全无弹性,,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变动无影响,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Ed|=s,称为需求弹性无限大,表示在既定价格水平吋,需求量是无限的,而一旦价格高于既定价格,需求量即为0 (极为罕见)。

③|Ed|>l,称为需求富有弹性,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曲线较平坦。?|Ed|

⑤|Ed|=l,称为需求单位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比等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曲线为直角双曲线。卫生服务供给

1.经济学中的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包括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

2?构成供给的条件:生产单位愿意提供;生产单位能够提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卫生服务供给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卫生服务提供者愿意提供并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4?卫生服务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卫生服务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正向依存关系,即卫生服务价格上升,就会刺激卫生服务供给量的上升;相反,卫生价格下降,就会刺激卫生服务供给量的下降。

5.影响因素:卫生服务成本;卫生服务技术与管理水平;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医疗保险制度。

6.特点:专业性,技术性,垄断性,即时性,不确定性,主导性,外部性,公益性。

卫生事业的地位

卫生事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卫生事业的作用

1.卫生事业满足人们防病治病的需要。

2.卫生事业保护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卫生事业促进民族繁荣吕盛。

4.卫生事业参与生存生活环境的保护。

5.卫生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卫生列入第三产业为Q门类第85大类

卫生事业的性质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务劳动的性质:是生产性质的劳动。

1?卫生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公益性是卫生事业本质属性;所谓“公益”是泛指公众的公共利益,或使公众共同受益,公益事业是一种行业界限;卫生事业的设施和提供的服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体现了发展卫生事业是广大人民、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共同受益的本质特性。

2.公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卫生事业享受政府给了的某些特殊权利;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对卫生工作实行政策干预和法制管理;医疗机构的经营运行主要靠收费维持,收费标准由政府制定。

3.卫生事业定性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卫生事业要办成福利事业,国家是承受不了的;同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又必须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把卫生事业办成公益性事业符合我国国情。

4.福利性政策:福利性是卫生事业的社会性质,体现我国卫生事业承担一定社会分配职能的特性;福利是经济学屮分配概念,是按劳分配之外的物质帮助或照顾。

5.福利性体现:把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卫生投入,用于卫生服务的补偿和基本建设投入;确保卫生公平性;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政府不举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

卫生服务市场:卫生服务市场既是提供卫生服务和接受卫生服务的场所,也体现了医疗卫生机构将卫生服务商品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交换关系。

卫生服务产品的特点:外部性,竞争性,排他性。

卫生服务市场的特点

第一,卫生服务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是特殊的:卫生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第二,卫生服务市场的结构也是特殊性:供方和需方之外还存在付费的第三方,即医疗保险方。

第三,卫生服务市场的运行也是特殊的:市场机制优点与缺陷并存。

同时,卫生服务市场供需存在特殊性,卫生服务服务供给垄断性;卫生服务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缺乏费用意识,市场机制会出现失灵;需求的弹性小;提供者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卫生领域市场与政府作用的结合

1)市场机制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

1?发挥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但要注意其存在的问题)。2.发挥其在卫生机构内部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适当下放权力;改变支付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增加消费者选择权。3.发挥其在卫生服务筹资中的作用:使用者付费;多种筹资模式并存。

2)政府在卫生领域的作用

1.政府的作用:提高效率(反对不正当竞争、防止垄断;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产品的生产;处理外部性;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有关政策);促进公平;确保稳定(经济、社会、政治等)。

2.政府在增进效率方面的干预策略:反垄断策略,提供或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市场信息,消除外部影响。

3.政府在维护公平方面: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

4.政府在保持稳定方面的政策: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收缩性);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工资和物价)。

5.政府失灵的矫正:在公共部门引进竞争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适度引入利润动机。

3)卫生领域中政府与市场机制的结合

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市场机制作为基础性的条件;政府做宏观控制、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布局等资源引导;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在满足居民不同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结合。

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出资占用卫生总费用小很大部分;参与卫生服务;制定制度与政策,合理规划卫生资源;立法规范服务供给方的行为;促进市场信息传递。

政府干预的失灵:政府决策能力;政府的决策行为发生偏移;决策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政府的官僚主义和低效率(政府官员追求政府规模的最大化,政府官员的行为不受产权的约束,政府官员的行为不受利润的支配, 政府机构的高度垄断性,缺乏对政府官员的有效监督);分配的不公平(“寻租”现象)。

医疗服务成本:医疗卫生单位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由

c+v构成。

医疗服务的价值同样包括三部分内容:已消耗的劳动资料的价值(C),医务人员为自己劳动(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医务人员为社会劳动(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o

对医疗机构来说,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只消耗了劳动资源的价值和相当于职工工资部分的医务人员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两部分价值(c+v)属于补偿价值。它的货币表现,就是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成本。医院经济管理

1?概念:医院管理者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对医院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牛资源,力求以尽可能小的劳动消费,取得尽对能多的医疗服务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一系列经济管理活动的总称。

2.必要性:医疗活动社会化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医院科学管理的需要,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需要。

3.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基本经济规律,勤俭节约原则,物质利益原则,按劳分配原则)。

4.内容:医院经济管理是闱绕着医院经济资源而展开的活动,医院经济资源主要市以下构成:①人力资源②资本资源③信息资源④自然资源⑤时间。

5.完善医院经济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健全组织与完善制度相结合,实行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加强成本管理,建立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医疗保障制度

1.概念: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如生育、伤残等)造成的收入损失和发生的医疗费用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统称。

2.包括:医疗福利、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医疗储蓄等。

3.核心:医疗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4.分类:

①国家保险型:医疗保险基金绝大部分来源于税收;政府卫生部门直接参与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医疗服务活动具有国家垄断性;医疗服务覆盖一般是本国公民,医疗服务基本为免费或低收费服务,体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和福利性;更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更疗服务的价格几乎不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医疗需求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实施这类模式的国家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北欧国家,前苏联东欧国家等。优点:管理程序方便,费用控制较好;公平性,无风险,计划配置资源。问题:服务低效率,过度需求,经费不足。

②社会保险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方式大多通过法律法规限定在一定收入水平范I韦I内的居民按规定数额或比例缴纳保险费;资金统筹,互助共济,现收现付,属于个人收入的再分配,体现社会公平;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支定收,以收定支,收支平衡”;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服务目标,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消费方式:免费或先付后报销;医疗费用补偿方式:对病人、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实施这类的国家:德国,欧共体国家,日本,韩国等。问题:医疗消费的不合理:预防服务重视不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③商业保险型:社会人群通过自愿入保,共同分担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合同,缔结契约关系,双方履行权利与义务;商业性医疗保险机构大多数以盈利为目的,但也有少量非盈利性保险组织;商业性医疗保险的特点是自由、灵活、多样化,根据社会不同需要产生的不同险种开展业务,其供求关系由市场调节,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医疗消费者的自由选购迫使保险组织在价格上开展竞争,提供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也迫使服务提供者(医院、医生)降低医疗服务成木从而控制医疗保险费用。实施这类的国家:美国,菲律宾等。评价:社会医疗总费用失控是商业性医疗保险的突出弊病。存在较严重的不公平现彖。

④储蓄保险型:筹集庚疗资金,既不是强制性地纳税,也不是强制性地缴纳保险费或自愿购买医疗保险,而是根据法律规定,强制性地储蓄医疗基金;储蓄保险是以家庭为单位“纵向”筹资,储存一定数额基金,延续使用,缓解疾病风险;以储蓄为基础的医疗保险模式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责任感,激励人们审慎地利用医疗服务,尽可能地减少浪费;基本上能解决本代人的医疗保险问题(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都难以解决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在费用负担上的“代沟”)。这类的国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发展屮国家。

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程序:确定成本核算单位;成本“归集”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成本“分配”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计算医疗核算单位成本。

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医院总成本测算,医院总成本由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之和构成。

科室项目成本计算:直接成本科室是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包括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间接成木科室是不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包括医疗辅助科室。

服务项目成本测算:以医疗服务项目为单位,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方法。

病种成本测算:是以病种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与分配费用,计算每一种病种成本的方法。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对医院某一医疗服务项目所发生的一切成本进行审核、记录、归集和分配,并计算其实际成本的管理过程。意义是反映医院工作质量与效率,为医院获合理补偿,制定医院服务价格提供依据,服务于医院经济与管理。

完善医院经营机制

1 ?完善医院补偿机制:

2.完善医院动力机制: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

3.完善医院约束机制:医院的约束机制是医院经营机制运行的强制和自控力暈。从医院外部来说,主要是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从医院内部来说,就是要遵循自律性规律进行经营。

4.完善医院运行机制:走低耗、高效、优质的内涵发展道路;积极转变经营方式;贯彻落实病人选择更生的竞争策略。

卫生总费用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资源的货币总和。

2.研究的意义:是制定和实现卫生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是调整和制定卫生经济政策的需要,是深化卫生改革、

拓宽筹资渠道的需要,是适应大卫生观的需要。

3.卫生总费用核算的定义:即为国民卫生账户XIIA,是为了系统、全面和持续地监测在某个时间段内流入和流出国家卫生系统的资源而建立的手段。

遵循原则:指导性,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稳定性。

4.分析评价指标:卫生筹资总额,人均卫生费用,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

5.结构分析: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

6.卫生总费用变动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因素,通货膨胀因素,疾病因素,医学科技因素,医疗服务及其它因素。

7?变化趋势分析:卫生总费用年增长速度,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卫生总费用对GDP的弹性系数。

&变动的特点:卫生总费用的绝对数不断增长;发达国家卫生总费用普遍较高,且政府支出占的比重较大;近年来,卫生总费用上升速度趋缓。

9?中国卫生总费用变动特点:八十年代以来,卫生总费用急剧上升;药品费在医疗费屮占很大比重;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的比重较低,个人卫生支出的比重加大;城乡居民的人均卫生费用差距悬殊。

10.实现卫生费用有效利用和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降低发病率,以减少医疗需求;加强区域卫生规划;着力进行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投资意识和费用意识,实行费用分担原则,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消费;完善卫生费用的支付方式,防止提供“过度”服务;调整服务价格,控制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统一管理机构,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费用。

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的区别

项目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性医院

政府办的其他办的

经营目的以营利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

服务任务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财政政策不享受政府补助给予合理补助不享受政府补助

税收政策照章纳税优惠政策

价格政策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

财会制度参照执行企业的财务、财政部、卫生部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

会讣制度和有关政策和《医院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政策

营利分配投资者分红不许分红,用于发展

医院经济管理目标和目的:将卫生资源管好用好,开源节流,提高社会和经济效应,更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总体要求:实行科学管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我国城市医疗保障系统:由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障制度两大块组成。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互助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为补充医疗保障制度。

基本医疗:在一定时期内,政府根据国家财力、集体和个人经济承受力,通过立法筹集资本建立相应的医疗制度保障和向全体居民提供一定水平的成本低、效果好的更疗服务,特点是绝大多数人亨有,随经济发展水平而变化,是动态的。

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医保

1.基本原则: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和当地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

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更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2.改革思想与原则: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多层保障。

3.缴费范围:单位缴费:职工工资总额6%左右,职工缴费:本人工资总额的2%。统账结合:账户一社会统筹: 6%左右中的70% (

4.2%);个人账户:2%+6%中的30% (3 8%)。

4.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概念: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3.目标:2003年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4?基本原则: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原则;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原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内容

1.)参保对彖:以户籍在农村的所有农村居民

2.)资金筹集: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3.)资金使用:以大病统筹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兼顾小额医疗费用补偿。

4)资金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必须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不得挤占和挪用。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

成本:是指社会在实施某项卫生服务方案的全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的必要劳动消耗的货币表现。1)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卫生服务过程中治疗和预防所花费的代价或资源的消耗。

2)间接成本:是指由于伤病或死亡所造成的损失。它包括休学、休工、过早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3)无形成本:一般是指因疾病或计划造成的疼痛,精神上的痛苦、紧张和不安,生活与行动的某些不便,或因诊断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担忧、痛苦等。

效益:是有用效果的货币表现。

1)直接效益:是指实施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所节省的卫生资源。

2)间接效益:是指实施某项卫生计划后所减少的其他方面的经济损失。

3)无形效益:是指实施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减轻或避免了病人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康复后带來的舒适和喜悦等。

成本-效益分析(CBA):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木和效益的现值,来评价这些方案,为决策者选择计划方案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一种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分析步骤:明确评价目的与价值,确定各种备选计划或方案,确定成本和效益,贴现(根据货币时问价值的原理,消除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计算净现值或效益成本比率,灵敏度分析,分析和评价。

成本-效果分析(CEA):是对各个卫生计划方案实施经济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方法:成本相同,比较效果大小;效果相同,比较成本大小。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

指标要求:指标的有效性,数量化,客观性,灵敏性,特异性。

应用成本?效果分析的条件:(1)目标必须明确(2)备选方案必须明确(3)备选方案必须具有可比性(4)每个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效果都是可以测量的。

成本?效果分析的具体方法:1>成本相同时比较其效果的大小2、效果相同时比较其成本的高低3、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

成本-效用分析(CUA):是比较项li投入成本量和经质量调整的健康效益的产出量,來衡量卫生项li或治疗措施效率的一种经济学评价方法。

成本?效用分析的应用条件:1.当生命的质量是最重要的预期结果吋2.当生命质量是重要的结果之一吋3.当备选方案同时影响死亡率和患病率(即生命的数量和质量)而决策者希望将两种效果用同一指标反映时4.备选方案有各种类型的预期结果而需要评价人员用同一指标进行比较时。

CUA (成本-效用分析)的效用指标测量

(1) CUA的评价指标是成本-效用比CUR,表示项目获得每个单位的QALY所消耗和增加的成本量。

(2)其中,成本用货币表示,效用为项目获得的质量调整的生命年。

(3)决策原则:成本-效用比值越高,表示项冃效率越低,反之亦反。

(4) QALYS是用生活质量效用值为权重调整的生命年数。

(5)效用由两部分组成:

生活年数:是从生到死的时I'可数量;

生活质量:是人在生与死之I'可每一点上的质量,用生活效用值表示。

(6)生活效用值是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数,取值范围在0-1之间,0代表死亡,1代表完全健康。

净现值法: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消除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利用计划方案的净现值作出评价和决策的方法。

净现值判断原则:

若NPV>0,方案的效益大于成本,该方案可取,以最大的为优;

若NPV = 0,方案的效益等于成本,该方案不可取;

若NPV<0,方案的效益小于成本,该方案应放弃。

效益成本比率法:该方法利用卫生计划方案的效益现值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进行方案比较的一种方法。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是指市于实施某项卫生计划挽救了人的生命,不同程度地延长了人的寿命,并将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相当于完全健康人的生存年数。

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逝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失能)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

CBA (成本-效益分析)和CEA (成本-效果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共性:两者均以计量分析方法,是优选被选方案,进行科学决策的有用工具;两者的原理、方法分析步骤基本相同;均以成本为分析要素之一。

异性:收益的表达方式不同,CEA用实际健康指标,CBA用货币值;使用范围不同,目标相同比较几个方案可用CEA、CBA,目标不同只用CBA;实施难度不同,由于CBA的收益以货币来衡量,虽可直观地反映投入-产出的关系,但要将收益转化为货币则十分困难,CE八可避免此难点。

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服务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医疗服务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时,提供者所获得的收入或购买者所支付的费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