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物分析》课程作业(必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

,第1章,第3章,

一、名词解释

t:即比旋度,指在一定波长和温度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ldm且每ml中含

[,]D

有旋光性物质lg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1.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 3mg以下即达到恒重

2. 限度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3.干燥失重: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指水分,也包括

其他挥发性杂质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说明药物分析的主要任

务。答: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其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药品从研制、生产、供应到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因此,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其主要任务包括:?药品质量的常规检验,如药物成品的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贮藏过程的质量考察;?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指导和评估药品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新药质量研究,包括新药质量标准研究与制订、新药体内过程研究、以及配合其他学科在丄艺优化、处方筛选等研究中的质量跟踪。

2、什么是重金属,说明中国药典测定重金属的儿种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答: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

质,如铅、铜、汞、银、钮、镉、锡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重金属测定方法有三种:?硫代乙酰胺法一一适合于溶于水、稀酸、乙醇的药物。?炽灼后硫代乙酰胺法一一适合于含芳环、杂环及难溶于水、稀酸、乙醇的有机药物。?硫化钠法一一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酸性溶液或在酸性溶液即生成沉淀的药物。

三、计算题

1.某药物进行中间体杂质检查:取该药0.2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 OmL,取此液

5.0mL,稀释至25. OmL,摇匀,置lcm比色皿中,于320nm处测得吸收度为0.03。另取中间体对照品配成每mL含&名的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收度是0.435,该药物中间体杂质的含量是多少,

6 答:[(0.05 X 8)/0. 435] X[ (25X25) /5X0.2X10] X100, =0. 0575%

2.氯化钠注射液(0.9%)中重金属检查:取注射液50mL,蒸发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 5) 2mL和水适量使成2omL,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千万分之三。应取标准铅溶液(10 ug Pb/mL)多少mL,

76 答:(3/10)一[(vX 10)/(50X10)] Xv(ml) =1. 5ml

3.醋酸屮地孕酮中其它笛体检查: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成每lml含2mg的溶液(1)与每lml含0. O lmg的溶液(2)。分别取溶液(1)和溶液(2)各10ul,进样,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两倍。溶液(1)显示的杂质峰数不得超过4个,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分别不得大于溶液(2)主峰面积的1/2和3/4。试计算最大一个杂质和总杂质的限量分别是多少,

答:?最大一个杂质的限量=[0. 04X (1/2)] /2X100%=1.0% ?总杂质的限量

= [0. 04X (3/4)] /2X100%=1.5%四、判断题(指出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测定某药物的炽灼残渣:750?炽灼至恒重的堆竭重68.2510R加入样品后共

重69.2887呂,依法进行炭化,750?炽灼3h,放冷,称重68. 2535g,再炽灼

20min,称重68. 2533go根据二次重量差,证明已恒重,取两次称量值的平均值讣算炽灼残渣白分率。

答:错。炽灼至恒重的笫二次或以后各次称重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炽灼30min 后进行,此题中仅炽灼20min,故不能判定其已恒重。若已恒重,应取最后一次称量值计算

2.纯度、外观、有效性、安全性和物理常数均包括在药品标准的检查项下。答:错。药品标准的检查项下包括的内容是:杂质检查(纯度)、有效性、安全性和均—性试验。

,第4章,第6章,

一、名词解释

1(溶出度:指在规定条件下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2(滴定度:指每l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mg)o

1%3(:即白分吸收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当被测物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lcmElcm 时测得的吸光度即为口分吸收系数,它是物质的物理常数。

4(崩解时限: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问答题二

1、与原料药分析相比,药物制剂分析和要求有何不同,

答:与原料药相比,药物制剂分析和要求具有如下特点:?鉴别、含量测定:必

须考虑辅料是否有影响,原料药用的方法制剂不一定能用,对于复方制剂还需

虑共存的其他有效成分,故制剂的鉴别和含量测定宜选择专属性高的方法。?检查:一般不重复原料药的项U,主要检查制剂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贮存过程中产

生的降解物等。?制剂需进行常规检验或一些特殊检验,如含量均匀度、溶出度等检查。?制剂的含量限度要求不同,大多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白分含量表示。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瑰鉴别:测定药物的Xmax. Amin;或测定一定波长处的值;或测定Elcm 两波长处吸光度(X / X )比值;或规定一定浓度的供试液2122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检查:利用杂质在某一波

长处有吸收,而药物没有吸收,规定一定浓度供试品溶液在该波长处的吸光度不得超过某一值。?制剂的特殊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法是药1%物制剂的溶出度、含量均匀度检查的常用方法。?含量测定:采用Elcm 法或对照品比较法测定药物含量,为消除干扰,可采用讣算分光光度法,如双波长法、导数光谱法、维生素A的三点校正法、解联立方程法等。也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当的显色剂与之显色后采用比色法测定。

三、计算题

1(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40mg),置250mL量瓶中,加0. 4%氢氧化钠溶液50ml与水50ml,振摇15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

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

1%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吸收系数二715计算。已知20片重Elcm

2. 2235g,称取片粉44.2mg,片剂规格0. lg,测得吸光度为0.565,求本品相当于标示量的白分含量。

答:(0.565 / 715X100) X [(250X100) / (5X44.2X10)] X [2. 2235 -3/ (20X0. 1)] XI00%二99. 4%

2(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相当于维生素C 0. 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ImL,用碘滴定液(0. 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退。已知:注射液规格2mL:0. lg,消耗碘滴定液(0. 05mol/L,

F=l. 005)22. 45mL,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 12o求本品相当于标示量的口分含量,答:[(22. 45 X 1. 005 X 176. 12 X 0. 05) / (4X1000)] X (2 / 0. 1)

X100%二99. 3%

3(精密称取异烟腓0.2006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加水50ml,盐酸20ml与甲基橙指示液1滴,用漠酸钾滴定液(0. 01667mol/L)滴定至粉红色消失,消耗澳酸钾滴定液(0. 01667mol/L) 14. 58ml。每lmL澳酸钾滴定液(0. 01667mol/L)相当于3. 429mg异烟腓(CHN0),计算异673烟腓的含量。

答:[(14. 58X3. 429)/(0. 2006X 1000X25 / 100)] X 100%二99. 7% 四、判断题 (指岀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 (盐酸丁卡因的含量可采用亚硝酸钠法测定。

答:错。盐酸丁卡因分子结构中不具有芳伯氨基,不能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中国药典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含量。

2(测定制剂的含量时,方法的选择应着重考虑中间体、内标物、辅料、降解物、同时服用药物的影响。

答:错。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应着重考虑辅料、制剂生产过程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影响,对于复方制剂还应考虑另一成分对测定的干扰。

,第7章,第10章,

一、名词解释

1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指在流动相中添加适宜离子对试剂(待测组分的反离子),在一定pH条件下,与呈离解状态的被测组分作用,生成离子对结合物,从而改善被测物分离效果的方法。

2(效价测定法:以国家生物标准品或生物参考品为对照,用体内法或体外法测定供试品的生物学活性,并标明其活性单位的一种分析方法。

3(企业标准: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品牌创优、市场竞争而自行制订用于控制其药品质量的标准。属于企业内部药品质量标准,非法定标准,仅在本厂或本系统的管理上有约束力。

4(中药饮片:由原产地采收加工的中药材,经切制、炒制或蒸、煮、锻等炮制加工处理后,称为中药饮片。

二、问答题

1(试述HPLC法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测定方法与要求。

答:HPLC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包括:理论板数(n)、分离度(R)、重复性和拖尾因子(T)。测定方法与要求如下:

n=16 (t/W) ?或n-5. 54 (t/W) ?, n应符合各品种项下规RRh/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