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灯笼的导学案

4灯笼的导学案

4灯笼的导学案
4灯笼的导学案

áo )熙熙然( xī)暖融融( róng )马前卒( zú)神龛( kān )

犬吠( fèi )庞大( páng )

2.词语解释

斡旋:调停,调解。

家来:方言,即回家来。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幽悄:幽深寂静。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司马懿探山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司马懿探山》就是司马懿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在攻打街亭之前到敌营巡视的故事。

四、感知课文内容

范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

度来抒写灯笼的

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抒写灯笼。

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作者围绕灯笼,回忆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事件

1、长工李老五和我提着灯笼去接祖父。

2、小时候在村里挑着灯笼上灯学。学生有感情朗读

学生思考学生再次朗读

3、乡俗还愿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

4、元宵节在几处山城小县里看灯笼 。

5、族姊远嫁看满街的灯火。

6、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的喜悦。

7、由宫灯联想到汉献帝有灯笼做伴的可悯处境。 8、联想到将军在挑灯看剑的壮观。

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五、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线索:灯笼

一(1-2)、由小孩子喜欢火、光引出灯笼。 二(3-11)、回忆小时候与灯笼有缘的事。

三(12)、由灯笼联想到火把,探海灯,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灯笼???忆灯笼??

?忆祖父、母亲念乡情、民俗

爱灯笼???指夜路、暖人心

凭今吊古爱国情

十、积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九、总结全文

灯笼???忆灯笼??

?忆祖父、母亲念乡情、民俗

爱灯笼???指夜路、暖人心

凭今吊古爱国情

十、积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学生再次朗读

课堂检测

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2、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