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生应激习题

病生应激习题

病生应激习题
病生应激习题

A型题

1.应激是机体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

A.特异性全身反应 B.损害性全身反应 C.非特异性全身反应D.代偿性全身反应 E.防御性全身反应

2.能作为应激原的是:

A.高温 B.惊恐 C.中毒 D.感染 E.以上都是

3.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抵抗期时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 B.醛固酮 C.胰高血糖素 D.糖皮质激素 E.垂体加压素

4.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性反应不包括:

A.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B.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C.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D.血液重分布 E.血黏度增高

5.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对机体不利的反应是:

A.组织缺血 B.血黏度增高 C.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生成 D.能量消耗过多 E.以上都是

6.应激过程中儿茶酚胺促进下列激素分泌,除了:

A.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 C.生长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E.胰岛素

7.一般在应激时体内分泌减少的内分泌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糖皮质激素 E.醛固酮

8.应激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为:

A.胸腺细胞肥大 B.淋巴组织增生 C.肾上腺皮质增大 D.淋巴细胞增多 E.中性粒细胞减少

9.应激时糖皮质激素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

A.促进蛋白质分解 B.促进脂肪动员 C.稳定溶酶体膜 D.降低血糖 E.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10.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下列何种化学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A.前列腺素 B.白三烯 C.5-羟色胺 D.缓激肽 E.以上都是11.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增加最多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α2-巨球蛋白 C.C反应蛋白 D.补体蛋白 E.α1蛋白酶抑制剂

12.能使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的因素是:

A.高温 B.缺氧 C.中毒 D. 感染 E.以上都是

13.应激时泌尿系统的变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尿少 B.尿比重高 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尿钾降低 E.尿钠降低

14.应激时影响机体情绪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是:

A.大脑皮质 B.大脑边缘系统 C.下丘脑 D.中脑 E.间脑

15.下列哪些疾病属于应激相关疾病?

A.原发性高血压 B.冠心病 C.支气管哮喘 D.溃疡性结肠炎E.以上都是

16.应激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反应中,下列哪一项既具有防御意义又具有不利影响?

A.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 B.儿茶酚胺增多 C.支气管扩张D.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E.血液重分布

17.应激时心律失常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

A.心肌细胞的钙内流增加 B.心肌细胞膜电位负值变小 C.心肌钙离子慢通道激活 D.心肌不应期延长 E.心肌传导加速18.GAS的警觉期内哪种激素分泌增多?

A.垂体加压素 B.甲状腺素 C.胰高血糖素 D.糖皮质激素 E.胰岛素

19.GAS的警觉期的特点是:

A.胸腺、淋巴组织缩小 B.皮质醇起主要作用 C.机体的适应能力趋向衰退

D.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均增加,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E.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

20.GAS抵抗期的特点:

A.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B.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 C.机体代谢率降低,炎症免疫反应增强

D.此期机体对任何应激原的抵抗力增强 E.此期机体各器官功能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21.应激使心率增加,主要由下列哪一作用引起?

A.儿茶酚胺兴奋α受体的作用 B.儿茶酚胺兴奋β受体的作用 C.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E.醛固酮的作用

22.应激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的主要原因是:

A.吞噬细胞减少,活性降低 B.补体、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抗感染的急性期蛋白减少

C.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分泌对免疫功能产生的抑制效应

D.热休克蛋白在应激时合成增加的作用 E.各种应激原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23.应激时,消化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A.胃肠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B.胃酸分泌增加 C.胃黏液蛋白分泌增加 D.平滑肌麻痹 E.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24.应激时物质代谢变化特点是

A.分解减少,合成减少 B.分解增加,合成增加 C.分解减少,合成增加

D.分解增加,合成减少 E.分解增加,合成不变

25.关于热休克蛋白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B.充当“分子伴娘”的作用 C.增强机体抗出血能力 D.抑制蛋白酶活性 E.清除自由基

26.热休克基因的转录活性是通过下列哪项作用而启动的?

A.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的作用 B.热休克转录因子单体蛋白的作用 C.变性蛋白与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结合后的作用D.变性蛋白与热休克因子单体蛋白结合后的作用 E.HSP70的中介作用

27.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合成?

A.单核吞噬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肝细胞E.淋巴细胞

28.应激时血液系统的变化是:

A.白细胞数目增加,核左移 B.血小板数量减少,黏附能力减弱 C.纤维蛋白浓度降低

D.红细胞沉降率降低 E.凝血因子V、Ⅷ浓度降低

29.应激时机体最突出的表现是:

A.免疫功能增强 B.造血功能增强 C.血液重新分布 D.白细胞数目增加 E.神经内分泌反应

30.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

A.胆汁反流 B.酸中毒 C.胃黏膜缺血 D.胃腔内H+向黏膜内的反向弥散 E.碱中毒

31.蓝斑-交感-肾上肾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是:

A.肾上腺髓质 B.腺垂体 C.蓝斑 D.大脑边缘系统 E.室旁核

32.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是:

A.CRH释放 B.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升高 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D.ACTH释放 E.引起兴奋、警觉、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33.参加应激反应的关键性器官是

A.心脏 B.肺 C.前列腺 D.甲状腺 E.肾上腺

34.下面哪项是有关“分子伴娘”的正确描述?

A.能提高细胞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 B.与受损蛋白质修复或移除有关

C.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解 D.诱生性HSP 即是一类重要的“分子伴娘” E.以上都对

35.下列哪种蛋白为负性急性期反应蛋白?

A.纤维蛋白原 B.铜蓝蛋白 C.α1蛋白酶抑制剂 D.白蛋白 E.C 反应蛋白

36.下面有关急性期反应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复习题复习课程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复 习题

1、哪种类型的脱水渴感最明显?为什么?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渴感最明显。因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水分外移,下丘脑口渴中枢细胞脱水引起强烈的渴感。另外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也可直接刺激口渴中枢。 2、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 急性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其机制为超极化阻滞。细胞外钾急剧减少,而细胞内假没有明显减少,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增大,根据Nernst方程,细胞的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使其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需要增大刺激强度才能引起兴奋,即兴奋性降低。3、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 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可呈双相变化。当细胞外钾浓度增高后,[钾离子]i/[钾离子]e 比值减少,按Nernst方程静息电位(Em)负值减小。Em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如Em下降到或接近阈电位,可因快钠通道失活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即去极化阻滞。 4、试述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减低,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增高。 5、高钾血症及低钾血症对心脏兴奋性各有何影响?试述其机制。 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其机制为去极化阻滞,即高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Em负值减小,使其与阈电位的差值减少,故兴奋性增高;但严重高钾血症时,Em接近阈电位时,快钠通道失活反而使心肌兴奋性降低。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低钾事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减少,Em负值变小,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故兴奋性增高。 6、试述水肿的发生机制。

病理生理学试题 及答案

精品文档 . 15级护理《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专业、学号。2.在试题后答题,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内生致热原: 2.代谢综合征: 3.发绀: 4.应激: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发热是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___体温升高。 2.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Na+___________失水,伴有细胞外液量___________。 3.烧伤性休克的发生早期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晚期可继发___________发展为败血症休克。 4.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___________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___________性脱水。 5.右心衰主要引起___________水肿,其典型表现是___________水肿。 6.内生致热原的效应部位是___________,它的作用使___________上移。 7.等压点是指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相等。 8.呼吸衰竭可引起右心___________即导致___________心脏病。 9.休克Ⅰ期,液体是从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休克Ⅱ期,液体从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20分,每题1分)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2.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 B、口渴明显 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 D、尿少、尿比重高 3.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血钠 B、低血钙 C、低血磷 D、低血钾 4.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 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5.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 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 B、镁向细胞内转移 C、镁吸收障碍 D、镁随尿排出增多 6.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7.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 评分人

病生题库答案汇总

第一章绪论 1-1 D 1-2 E 1-3 E 1-4 C 1-5 B 1-6 A 1-7 B 1-8 B 1-9 C 1-10 D 1-11 A 1-12 A 1-13 E 1-14 C 1-15 C 1-16 D 1-17 A 1-18 B 1-19 A 1-20 D 1-21 D 1-22 B 1-23 A 1-24 D 1-25 C 1-26 D 1-27 B 1-28 A 1-29 D 1-30 C 1-31 B 1-32 A 2-1 A,B,C,D,E 2-2 A,B,C,D 2-3 A,B,C 2-4 A,B,C,D 2-5 C,D,E 2-6 A,B,C,D 2-7 A,B,C,D 2-8 A,C,D,E 2-9 A,B,C 2-10 A,B,C 2-11 A,B,C,D,E 2-12 A,C,E 2-13 A,D 2-14 A,B,C 2-15 B,C,E 2-16 A,B,C,D 3-1 植物状态的主要特征包括:自己不能移动;自己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眼不能识物;对指令不能思维;发音无语言意义。具有上述表现,经各种治疗无效,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者,即可确定为植物状态。 3-2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它的任务是以瓣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从机能和代谢的角度揭示疾病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3-3 分子病理学包含有广义的分子病理学和狭义的分子病理学。广义的分子病理学是研究所有疾病的分子机制。狭义的分子病理学则是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蛋白质和酶)受损伤所致的疾病。 3-4 并非一切心跳、呼吸停止者均能复苏成功,一般在以下情况时,复苏可能成功:(1)在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数分钟(5—6分钟)内,脑没有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之前;(2)虽然物质代谢降至最低水平,但尚未耗竭。心肺复苏时在基础生命支持阶段所采取的措施主要以重建呼吸和循环为目的,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及建立人工循环等。后续生命支持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有:①借助器械控制气道和施行人工通气;②借助器械建立人工循环;③心室颤动时电击除颤;④药物治疗。心肺复苏后应加强治疗与监护。 3-5 疾病的转归是疾病过程的发展趋向和结局。通常有恢复健康或死亡两种情况。根据恢复的程度又可分完全恢复健康和不完全恢复健康两类。完全恢复健康,亦称痊愈,是指疾病过程中致病因素已消失或不起作用,机体在机能、代谢和结构上的障 碍完全消失,机体内环境平衡和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已 恢复正常,劳动力完全恢复。不 完全恢复健康是指损害性变化 得到了控制,主要症状已经消 失,但体内仍存在着某些病理变 化,只是通过代偿反应才维持着 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不适 当地增加机体的功能负荷,就可 因代偿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再现。 如果疾病时的各种严重损害占 优势,而防御和代偿等抗损害反 应相对不足,或者自稳调节的严 重紊乱,不能建立新的平衡,又 无及时和正确的治疗,患者可发 生死亡。 3-6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 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是基 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的任务 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并着重从机能和代谢变化的角 度研究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 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 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 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 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 础。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包括疾病 概论、基本病理过程以及各系统 病理生理学三大部分。疾病概论 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 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如疾病发生 的原因和条件,疾病时稳态调节 的紊乱及其规律,疾病的转归 等。基本病理过程主要讨论不同 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 变化。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主要 内容是各系统的疾病在其发展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 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3-7 基本病理过程或称典型病 理过程。主要是指多处疾病中可 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 代谢和结构的变化。例如:水、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发热, 缺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等。 3-8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与多种学科密切联系的 理论性较强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和生物学、遗 传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药理学、免疫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寄生 虫学等各种医学基础学科都有密切联系。同时, 病理生理学的知识为临床医学的学习和发展打 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 学各学科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又是一门实践 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做一定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一 些必要的临床实验研究,特别是需要利用动物复 制人类疾病的模型,人为的控制各种条件,从机 能、代谢角度进行深入的动态观察,并且对复制 的疾病进行治疗并探索其疗效的机制。病理生理 学的大量研究结果,主要是来自实验研究,特别 是来自动物实验研究。 3-9 脑死亡是全脑功能的完全丧失,并不意味着 全脑髓的一切细胞都同时死亡。必须通过下列指 标综合观察才能做出脑死亡的判断:(1)持续深 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2)呼吸停止,行人 工呼吸15分钟后仍无自主呼吸;(3)无自主运动, 肌肉无张力;(4)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散大、 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动眼反射、角膜及咽喉反 射、睫反射等均消失;(5)出现平波或等电位脑 电图,即大脑电沉默;或脑电图波幅不超过2mV, 24小时后复试仍无反应;(6)结合心搏停止前情 况进行判断,并排除抑制脑功能的可能因素,包 括低温、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紊乱、肌肉松弛药、 中枢神经抑制药和其他药物的作用。有时需观察 抖—48小时方能做出结论。在条件许可和需要 时应进行以下检查:(1)阿托品实验;(2)变温实 验;(3)头颅超声;(4)头颅扇形扫描;(5)四条脑 血管造影或同位素闪烁扫描;(6)其他:如脑CT、 颈动脉氧差测定、脑脊液乳酸测定等。在所有检 查方法中,能证明脑循环停止是确诊脑死亡最可 靠的指征。 3-10 致病因素若通过了外部屏障,沿着一定的 途径蔓延,又克服内部屏障到达一定的部位被机 体感受,就发生疾病。致病因素的蔓延途径有三 种:①组织性蔓延:致病因素由病灶直接向邻近 的健康组织的连续性蔓延;②神经蔓延:致病因 素沿着神经组织蔓延;③体液蔓延:致病因素随 着血液、淋巴液、尿液等体液在管腔内的移动而 蔓延。 4-1 (1)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正常机体在神经 —内分泌—免疫体系的网络调节下,维持内环境 的相对的动态稳定性,使机体在不断变动的内外 环境因素作用中维持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代谢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内容提要: 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本章为第九章应激。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9)、简述题(6)、填空题(3)。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 第九章应激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 第三节应激与疾病 第四节病理性应激的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掌握:(1)应激的概念和生理病理意义(2)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和意义(3)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熟悉:(1)应激原的概念和应激反应的分类(2)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的概念(3)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了解:(1)应激时的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2)细胞应激、热休克蛋白、氧化应激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9) 1、应激: 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2、应激原: 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3、全身适应综合征: 是指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4、应激性溃疡: 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表现为粘膜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 5、急性心因性反应: 是指在急剧而强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原作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引起的功能性精神障碍。 6、适应障碍: 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心理应激或困难处境,加上患者本人脆弱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缺陷而产生的以抑郁、焦虑、烦燥等情感障碍为主,伴有社会适应不良,学习及工作能力下降,与周围接触减少等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 7、热休克反应: 是指生物体在热刺激或其他应激原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以热休克蛋白生成增多为特征的反应,也称热应激。 8、氧化应激:

病生简答题(完整版)教学文案

病生简答题(完整版)

何谓疾病的原因与条件?举例说明原因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它是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如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因。条件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包括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的因素,如营养不良、劳动过累、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 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请举例。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缺氧、发热、应激、休克、D I C等。 简述健康和疾病的含义。健康和疾病是一组对应的概念,两者之间缺乏明确的判断界限。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环境的适应上均良好的状态。健康的相反面即是疾病,一般认为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发生损伤与抗损伤反应,而且表现出自稳调节紊乱的异常生命活动现象。 举例说明因果交替规律在发病学中的作用。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的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例如暴力作为原始病因引起机体创伤,机械力是因,创伤是果,创伤又引起失血等变化,进而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等一系列后果。如此因果不断交替,成为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 举例说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在发病学中的作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发生的变化基本上可分为损伤和抗损伤过程,两者相互对立,它是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它们间的力量对比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损伤强于抗损伤时,疾病循着恶性螺旋向恶化方面发展:反之,则向恢复健康方面发展。损伤和抗损伤虽然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可相互转化。例如失血性休克早期,血管收缩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但收缩时间过久,就会加剧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使休克恶化造成组织细胞的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 什么是脑死亡?试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即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判定脑死亡的根据是:①不可逆昏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 低钾血症和轻度高钾血症均可导致心肌兴奋性升高的机制是什么?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钾通透性降低,使膜电位负值减小,膜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减小,心肌兴奋性升高。轻度高钾血症时,膜内外钾浓度差减小,静息时钾外流减少,膜电位负值变小,膜处于部分去极化状态,故心肌兴奋性升高。 为何脱水易发生休克,为什么?低渗性脱水的病人易发生休克.这是因为低渗性脱水患者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致失渗透压感受器受抑制,ADH分泌的释放减少,肾排水增加,同时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外液明显减少,加上病人不主动饮水,故血容量减少,病人易出现休克. 有哪些主要激素可影响水电解质在体内代谢或分布?各有何主要作用?①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钾排出。②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③心房肽:促进肾排水排钠。④甲状旁腺激素:升高血钙,降低血磷,促进Mg2+ 重吸收。⑤甲状腺素: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镁。⑥胰岛素:促进细胞外钾入细胞内。⑦肾上腺素:有激活α和β两种受体的活性:α受

病生题库

一、选择题A型题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 B.病理过程 E. 病理表现 C.病理反应 [答案]B [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诊断疾病 D.研究疾病的归转 B.研究疾病的表现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答案]C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6.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0.288,0.239,03临床本) A、缺氧 B、休克 C、酸碱平衡紊乱 D、呼吸衰竭 E、水肿[答案]D [题解]呼吸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不是病理过程。 二、名词解释题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五、判断题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 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 )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动物实验。( ) 4.发热属于基本病理过程论述的内容。( ) 答案: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动物实验。4.(√) 发热属于基本病理过程论述的内容。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多选题A型题 1.健康是指(04护本、检验:易而无区别,0.024,0.039) A.没有躯体疾病 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E.有自我保健意识 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答案]D [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 2.疾病的概念是(03临\麻\影\口:区分度太低0.073) 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 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 [答案]C [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 4.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原因 D.疾病的内因 B.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外因 C.疾病的诱因 [答案]A [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 5.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答案]B [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6.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 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答案]B [题解]因果交替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因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揭示因果交替就会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把握疾病的主导环节进行治疗。 7.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贯穿疾病的始终 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 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 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 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 [答案]E [题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是损伤表现,有时也是抗损伤表现。 8.在局部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 D.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 B.只有局部病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C.局部病变可以蔓延到全身 E.全身病变和局部病变何者占主导应具体分析 [答案]B [题解]对疾病有整体观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有时因局部病变产生疾病的可能,如阴道白斑(癌前病变)、皮肤瘢痕等。 9.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继续治疗已无意义(04护本、检验:易而无区别,0.024,0.023) A.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 D.脑电波消失 B.大脑功能停止,脑电波消失 E.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进而认识心理应激对于个体生活特别是大学生的重要影响。文章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简单说明了现象与产生原因,并在文末给出了本研学小组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的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字:应激心理应激健康心理应激问题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应对方式正文: 随着时代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这些80、90后的大学生群体,因为我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进入大学,我们接触到了更为专业的知识,接触到了多彩多样的生活元素,认识到了五湖四海的同学,那么我们的心理状态在怎么发展呢?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遇到了哪些心理问题,又是如何反应的呢?通过对于心理应激的学习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 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引发应激的因素我们则称作应激原。应激原是指能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或局限性适应综合症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根据来源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1)外部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因素。属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有寒冷、酷热、潮湿、强光、雷电、气压等,可以引起冻伤、中暑等反应。属于人为因素的有大气、水、食物及射线、噪声等方面的污染等,严重时可引起疾病甚至残废。 (2)个体的内环境:内、外环境的区分是人为的。内环境的许多问题常来自于外环境,如营养缺乏、感觉剥夺、刺激过量等。机体内部各种必要物质的产生和平衡失调,如内分泌激素增加,酶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既可以是应激源,也可以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 (3)心理社会环境:大量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具有应激性。尤其,亲人的病故或意外事故常常是重大的应激源,因为在悲伤过程中往往会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研究表明,在配偶死亡的这一年中,丧偶者的死亡率比同年龄其他人要高出很多。心理应激(mental stress)是指个体因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造成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反应。心理应激又包括情绪应激(emotion stress)和精神应激(spirit stress)。情绪应激源是引起恐惧、喜悦、焦虑、生气等感觉。例如,跳降落伞、演讲应激、考试应激。精神应激源则需要更多合理的认知过程而缺乏强烈的情绪成分。例如,Stroop颜色—词汇冲突测验、心算等。 二、心理应激的影响 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可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促使心身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 近期研究发现,持久、过强的紧张、焦虑、愤怒情绪,可使交感-肾上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垂体-甲状腺系统活化而产生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而持久、过强的失助、失望、压抑、孤独、抑郁则使副交感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障碍而产生哮喘、溃疡病、皮肤病、肿瘤等。 2 如果没有应激,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无聊的厌倦感,导致不健康的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心理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

1、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的异同点。 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2、试举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两种以上疾病所共有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例如,炎症可以发生在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但只要是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都可发生渗出、增生、变质的病理变化,局部有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表现,全身的症状常有发热、WBC 数目增加、血沉加快等。所以说,炎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基本病理过程。 3、如何正确理解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斗争而产生 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有规律的病理过程。 应抓住下列四点理解疾病的概念:1)凡是疾病都具有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2)自稳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病的基础;3)疾病过程中引起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主要是劳动能力)的异常(包括损伤与抗损伤);4)疾病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 4、简述疾病和病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疾病和病理过程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同一病理过程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可包含几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5、何谓疾病的病因和诱因?病因、诱因和条件三者的关系如何? 某个有害的因素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时间会产生某个 特定的疾病,这个有害因素就称为该疾病的病因。 诱因是指在病因存在下具有促进疾病更早发生、病情更严重的因素。仅有诱因不会发生疾病。 疾病的原因是引起某一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性的、特异性的因素。疾病的条件是指能够影响(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其中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诱因属于条件的范畴。 6、机体死亡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简述其判定标准 机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大脑包括小恼、脑干在内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丧失。其判定标准有: ⑴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状态 ⑵自主呼吸停止 ⑶瞳孔散大 ⑷颅神经反射消失 ⑸脑电消失 ⑹脑血循环完全停止。 7、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有哪些? 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 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 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8、试述机体大出血后体内变化的因果转化规律。 大出血—→心输出量↓、血压↓—→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乳酸大量堆积—→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心输出量↓↓、血压↓↓…….这就是大出血后体内变化的因果转化规律。 9、举例说明机体遭受创伤后,出现的哪些表现属于损伤性变化?哪些属于抗损伤反应? 创伤引起的组织破坏、血管破裂、出血、组织缺氧等都属于损伤性反应;而动脉血压下降和疼痛所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及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有助于维持动脉血压、保证心脑血氧供应及减少出血,属抗损伤反应。 10、举例说明局部与整体的辨证统一规律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同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实际上,任何疾病都有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例如肺结核病,病变主要在肺,但一般都会出现发热、盗汗、消瘦、心慌、乏力及血沉加快等全身反应;另一方面,肺结核病也受全身状态的影响,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时,肺部病变可以局限化甚至痊愈;抵抗力降低时,肺部病变可以发展,甚至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新的结核病灶如肾结核等。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1、为什么早期或轻症的高渗性脱水病人不易发生休克? 高渗性脱水病人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以下三个代偿机制使细胞外液得到补充而不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和休克。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docx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科(所)姓名? 一、判断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罕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 ??) 2、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 感染和心肌炎等,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 ?? ?? ?? ?? ?? ?? ?? ?? ??(??) 3、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4、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的报道。? ?? ?? ??(? ?) 5、手足口病是人畜共患病,患者和病畜为本病的传染源。? ?? ?? ?? ?? ?(?? ) 6、少年儿童和 ** 感染后多不发病,亦不会够传播病毒。 ? ?? ?? ?? ?? ?? ??(?? ) 7、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 ??(? ?) 8、同一间病房内可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 ?? ?? ?? ?? ?? ??(? ?) 9、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 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仍应考虑为重症病例。????????????????(?? ) 10、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 ?? ?? ?? ?? ?? ?? ??? ?? ?? ?? ?? ?? ?? ?? ??(?? )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列哪种病毒不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源体(? ?) A.柯萨奇病毒 ? ? B埃.可病毒 ? ? C肠.道病毒 71 型? ? D.腺病毒 2、少数手足口病患儿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不包括(? ?) A.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 ? B急.性弛缓性麻痹 ? ? C尿.毒症 ? ? D呼.吸道感染 3、首次报道手足口病的国家为(? ?) A.新西兰 ? ? B美.国 ? ? C中.国? ? D保.加利亚 4、手足口病发病多长时间内传染性最强(? ?) A.1 周 ? ? B.2周? ? C.3周? ? D.4周 5、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为(? ?) A.粪 -口传播 ? ? B呼.吸道飞沫传播 ? ? C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病理生理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C ) A.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 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 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B)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 临床观察 B. 动物实验 C.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 .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 形态学观察 简答题:1.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 什么是循证医学?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 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达,具有与语言和思维相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医学借鉴和参考,并为探讨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 c) A. 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 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C. 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 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 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慢性应激

慢性应激,不可怠慢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有些幸存者出现了焦虑、惊恐、情绪失控、行为杂乱冲动等表现,专业上称为急性应激反应。即对于超乎寻常的意外打击,所产生的强烈心理行为表现。这种状态的起因和表现都明显,也易于得到关注和干预。而与急性应激反应相对的另外一种状态:慢性应激反应,则常常不被人重视,但其危害,有时并不亚于急性应激。 慢性应激反应,简称慢性应激。即指个体处于一种长期慢性的压力状态之中。这种压力不是某一个突发的紧急事件,而是让当事人感到无助无望的一种情境,而其结局也常常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发人深省。鲁西南某地的一位转业军人王某,几年前贷款开办了一家农产品加工厂。由于当地很多同类的工厂都生意兴隆,所以他最初信心满满,在事业起步的时候还被选举当上了村长,可谓春风得意。可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厂子连续亏损。近百万的贷款也血本无归。更主要的是贷款中的一部分是以其同村的两个堂兄弟的名义借贷的。这样,他不仅时时要应付银行的催款,还要不时和两个兄弟、弟媳周旋。但王村长又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尽管处于窘境,但仍强颜欢笑,只是人显得老了很多。前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应邀去朋友家喝酒。在自己门前摔了一个跟头,倒在地上就没有再起来。医生诊断为猝死。 当地人为其唏嘘不已。此时,才觉察到是长期持续的压力把他压跨的。而他平时的笑容掩盖了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慢性应激的发生与处境以及当事人的个性均有关。如果有一个持续的恶劣的人际关系,如不良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都有可能让人处于慢性应激当中。而当事人的如果有好面子、要强、求全的个性,而又有压抑、回避、忍耐的特点,则更容易促使慢性应激的发生。 中原地区有一位中年男子在某企业当司机,也是一位转业军人,与妻子在同一个单位。可妻子却不能洁身自好,频频红杏出墙。而与之有染的又大多是单位的同事。有时为了打麻将的一点钱,妻子都有可能与同事在单位发生不齿之事。可这位司机考虑到孩子和家庭,一味地忍让。就是被同事说到脸上,也不回应。但其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一天出差,他上楼的时候摔倒了,抢救两个小时后仍一命归西。大家都说,他是窝囊死的。 在这位司机的心里,一定累积了很多愤怒、怨恨和委屈、悲伤等负性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宣泄和表达,那么就会郁积在心里,长期压抑之后,对身心健康就会形成侵蚀。这些情绪能量对生命力有很大的破坏性,要么降低人的免疫功能,使人生病,如发生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猝死;要么消耗人的心理储备,使人的生命逐渐枯萎,不堪一击。 有位妻子,与丈夫关系不佳,两个人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分居多年,形同末路。两人又在同一个单位,但对方的一些事情,自己往往比同事知道的还晚。由于彼此几乎不说话,经济界限又很分明,装修的时候,妻子都是通过工人询问丈夫买来的一些材料、饰品的价格,让工人都觉得莫名其妙。在这样充满冷战的家庭里,数年前妻子患了乳腺癌。而象这样的身心疾病,据报道与夫妻关系恶劣有一定的关系。这个时候,家不再是一个爱的港湾,而成为了一个让人受伤的地方。 为什么在慢性应激中有的人会生病呢?因为这些人在无意识中常常过度采用“压抑”的心理防御方式来应对矛盾冲突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过度压抑的结果就是,不仅抑制了愤怒、攻击等情绪行为反应,由于身心一体性,在压抑中,作为具有机体防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也同时被压抑了,这样有些病变就会在免疫监控削弱的时候发生。于是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就会悄悄降临,使当事人雪上加霜。有时甚至会发生猝死,即如上面的案例中所描述的一样。

病生简答题

的因素。它是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如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因。条件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包括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的因素,如营养不良、劳动过累、T细胞免疫功能 低下等。 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请举例。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岀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 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缺氧、发热、应激、休克、DIC等。 简述健康和疾病的含义。健康和疾病是一组对应的概念,两者之间缺乏明确的判断界限。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环境的适应上均良好的状态。健康的相反面即是疾病,一般认为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发生损伤与抗损伤反应,而且表现岀自稳调节紊乱的异常生命活动现象。 举例说明因果交替规律在发病学中的作用。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的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 而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例如暴力作为原始病因引起机体创伤,机械力是因,创伤是果,创伤又引起失血等变化,进而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等一系列后果。如此因果不断交替,成为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 举例说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在发病学中的作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发生的变化基本上可分为损伤和抗损 伤过程,两者相互对立,它是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它们间的力量对比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损伤强于抗损伤时,疾病循着恶性螺旋向恶化方面发展:反之,则向恢复健康方面发展。损伤和抗损伤虽然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可相互转化。例如失血性休克早期,血管收缩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但收缩时间过久,就会加剧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使休克恶化造成组织细胞的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 什么是脑死亡?试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 消失,即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判定脑死亡的根据是:①不可逆昏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 低钾血症和轻度高钾血症均可导致心肌兴奋性升高的机制是什么?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钾通透性降低,使膜电位负值减小,膜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减小,心肌兴奋性升高。轻度高钾血症时,膜内外钾浓度差减小,静息时钾外流减少,膜电位负值变小,膜处于部分去极化状态,故心肌兴奋性升高。 为何脱水易发生休克,为什么?低渗性脱水的病人易发生休克.这是因为低渗性脱水患者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致失渗透压感受器受抑制,ADH分泌的释放减少,肾排水增加,同时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外液明显减少,加上病人不主动饮水,故血容量减少,病人易出现休克. 有哪些主要激素可影响水电解质在体内代谢或分布?各有何主要作用?①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钾排岀。②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③心房肽: 促进肾排水排钠。④甲状旁腺激素:升高血钙,降低血磷,促进Mg2+重吸收。⑤甲状腺素:抑制肾小管 重吸收镁。⑥胰岛素:促进细胞夕卜钾入细胞内。⑦肾上腺素:有激活a和B两种受体的活性:a 受体激

传染病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下高职高护《传染病护理》期终试卷A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5*5’=25’) 1、显性感染: 2、隔离: 3、感染后免疫: 4、病毒性肝炎: 5、草莓舌: 二、填空题:(15*1’=15’) 1、预防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的措施是、 、。 2、影响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因素有病原体的、、和变异性。 3、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和。 4、麻疹是由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程前驱期,在患者口腔两侧颊粘膜近第一磨牙处可见,该斑对麻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5、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所致,是以侵犯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死亡率几乎100%,本病主要通过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伤口、抓伤、添伤的粘膜和皮肤侵入感染。 三、单项选择题(20*1’=20’)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法》规定,目前法定传染病分为:() A. 三类35种 B. 三类39种 C.两类28种 D. 两类35种 2、确定传染病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A. 病程的长短 B.潜伏期的长短 C.病情的严重程度 D.该病的传染性的大小 3、城市发生甲类传染病要求上报时间:( ) A.2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4、HIV主要感染下列哪种细胞:( ) A、B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CD4+淋巴细胞 D、神经胶质细胞 5、某2岁患儿发热后从耳后、颈部出现皮疹,呈红色,稍隆起于皮面,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该患儿皮疹属于:() A.斑丘疹 B.出血疹 C.脓疱疹 D.荨麻疹

6、狂犬病毒在体内主要侵犯:() A. 肌肉组织 B.淋巴组织 C.内分泌组织 D.神经系统 7、典型的急性菌痢患者粪便呈:() A.米汤水样便 B.柏油样便 C.粘液脓血便 D.果酱样腥臭便 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病人 B.猪 C.蚊子 D.病毒携带者 9、哪型肝炎可转变为慢性肝炎,有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 ) A.甲型和戊型 B.乙型和丙型 C.丙型和戊型 D.甲型和乙型 10、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的肝炎是:( ) A.甲型和戊型 B.乙型和丙型 C.丙型和戊型 D.甲型和乙型 11、水痘皮疹分布特点是:() A.离心分布 B.向心分布 C. 近心分布 D. 远心分布 12、普通型流脑的临床特点是:() A.发热、全身疼痛、乏力、咽部充血 B.突发高热、精神萎靡、大块瘀斑、休克 C.上呼吸道症状、头痛、呕吐、颈强直 D.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出血点、脑膜刺激征 13、帕氏线”、“草莓舌”、“杨梅舌”、“口周苍白圈”是下列哪种传染病的特征性表现:() A.麻疹 B.伤寒 C.水痘 D.猩红热 14、猩红热皮疹首发部位是:() A.上、下肢 B.耳后、颈部 C.颈部、上肢 D.胸部、背部 15、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 B.对化学消毒剂不敏感 C.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 D.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16、患儿,女,6岁,发热1日后出现皮疹,躯干多,四肢少,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变成小水泡,痒感重,部分结痂,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A.麻疹 B. 水痘 C.猩红热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7、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D. B组溶血性链球菌 18、关于水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水痘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B.水痘可以使用激素治疗 C.水痘继发感染时应尽早使用抗生素 D.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19、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20、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无偿献血人员 C.静脉注射吸毒者 D.性乱交者 四、简答题(2*10’=20’) 1、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病理生考试试题库1

复习思考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 A.在病因作用下,机体处在不良状态 B.在病因作用下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C.在病因作用下,超过自身调节的限度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E.在病因作用下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 2、关于病因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最贴切? A.能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B.能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C.能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 D.能引起疾病发生的社会环境因素E.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关于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E.条件是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征的内外因素 4、脑死亡是指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5、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属于 A.先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C.免疫因素 D.生物性因素 E.必需物质缺乏或过多 6、疾病发展的方向取决于 A.机体的抵抗力 B.病因的数量 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D.病因的毒力 E.存在的诱因 7、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征的因素是 A.疾病的外因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内因 8、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因果转化规律 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C.疾病的转归 D.疾病时局部与整体的规律 E.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9、健康是指 A.没有疾病 B.体格健全 C.精神状态良好 D.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E.没有疾病,还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10、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继续治疗已无意义 A.心跳呼吸停止 B.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C.血压、脉搏测不到 D.脑电波消失 E.四肢冰冷、神志不清 二、多项选择题 1、判断脑死亡的标准 A.不可逆昏迷与大脑无反应性B.脑电波消失,脑电图呈零电位C.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D.瞳孔散大或固定,颅神经反射消失E.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后仍无自主呼吸 2、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