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腹痛

急性腹痛

急性腹痛
急性腹痛

急性腹痛:是指发生在1周之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急性病变而变现为腹部不适的症状,是急诊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1.腹腔脏器病变引起的腹痛

(1)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2)腹腔脏器阻塞或扭转:常见的有急性肠梗阻

(3)胃肠道急性穿孔

(4)腹腔脏器破裂出血

(5)腹腔脏器血管病变:见于腹主动脉瘤、肾梗死、肠系膜动脉急性栓塞或血栓形成。(6)腹壁疾病:如腹壁疾病带状疱疹。

(7)腹腔其他疾病:如急性胃扩张和痛经等

2.腹腔外脏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腹痛

(1)胸部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

(2)代谢及中毒疾病:如铅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风湿热。

(4)神经源性疾病:如脊柱结核、带状疱疹、末梢神经炎。

【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2.CT检查:CT是评估急腹症的又一个安全、无创而快速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判断肝胆

胰等实质性脏器病变、十二指肠和主动脉病变方面较超声检查更具优势。

3.诊断性腹腔穿刺或灌洗

【救治与护理】

(一)救治原则

急性腹痛的病因虽然不同,但救治原则基本相似,即挽救生命、减轻痛苦、积极的对因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1.手术治疗手术是急腹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2.非手术治疗对于病因未明而腹膜炎症状不严重

(二)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措施应首先处理能威胁生命的情况,如腹痛伴有休克应及时配合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纠正休克。如有呕吐头应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对于病因明确者,遵医嘱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对于病因未明确者,遵医嘱暂时实施非手术的治疗措施。

2.控制饮食及胃肠减压

3.补液护理

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6.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病

7.对症处理

8.卧床休息

9.稳定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10.术前准备

不能确诊的急腹症患者,要遵循“五禁四抗”原则。“五禁”即禁饮禁食、禁热敷、禁灌肠、禁用镇痛药、禁止活动。“四抗”即抗休克、抗感染、抗体液失衡、抗腹胀。

人工气道是指运用各种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以保证气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紧急人工气道技术大致可分为确定性和非确定性。所谓确定性人工气道是指能保证可靠的、有效的通气并适宜长时间使用,而非确定性的人工气道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一特制的导管经口或经鼻通气声门直接插入气管内的技术。其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解除上呼吸道阻塞,进行有效人工呼吸,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为气道雾化或湿化提供条件。

根据插管时是否用喉镜显露声门,分为视插管和盲探插管。

【适应症】

1.呼吸心搏骤停行心肺脑复苏者。

2.呼吸功能衰竭需有创机械通气。

3.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咳出而需直接清除或吸出气管内痰液者。

4.误吸患者插管吸引,必要时作肺泡冲洗术者。

【禁忌症】

气管插管没有绝对的禁忌症,然而,当患者有下列情况时应慎重考虑操作:

气管切开术是指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建立新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技术。它可以维持气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有利于呼吸道解剖死腔,保证有效通气量。气管切开术分常规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是为了建立气道而在气管处所行的手术切口,也称之为外科气道,或者是“气管”。是比较复杂、费时的外科操作,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经皮气管切开术是在Seldinger经皮穿刺插管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术,具有简便、快捷、安全、微创等优点,已部分取代常规气管切开术。

【注意事项】

1.术前(1)术前不要过量使用镇静剂,以免加重呼吸抑制。(2)床边应备好氧气、吸

引器、急救药品、气管切开包等,以及另一同号气管套路。以备紧急气管套管堵塞或脱出时急用。

2.术中(1)皮肤切口要沿正中线进行,不得高于第二气管环或低于第五气管环。防止

损伤颈部两侧大血管及甲状腺,以免引起大出血。(2)气管套管要固定牢靠,太松套管易脱出,太紧影响血循环。

3.术后(1)防脱管窒息:套管一旦脱出,应立即将患者置于气管切开术的体位,用事

先备妥的止血钳等器械在良好照明下分开气管切口,将套管重新置入。(2)保持气管套管通畅:手术初观察切口出血情况,随时清除套管内、气管内及口腔内分泌物。每日定时清洗内管,煮沸消毒数次(目前多采用一次性硅胶导管则不需煮沸消毒)。(3)维持下呼吸道通畅:湿化空气,室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22℃左右)和湿度(相对湿度90%以上),防止分泌物干结堵管或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用1—2层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套管口,湿化防尘。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无菌生理盐水、糜蛋白酶溶液等,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4)防止伤口感染:每班至少更换消毒剪口纱布和伤口消毒一次。

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4.防止意外拔管关心、体贴、安慰患者。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生,可采用书面

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意外拔管,必要时行保护性约束。

5.拔管如原发病已愈、炎症消退、呼吸道分泌物不多,便可考虑拔管。拔管事件一般

在术后一周以上。拔管前先试堵管1-3天,从半堵到全堵管口,如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拔管后,用蝶形胶布拉紧伤口两侧皮肤,使其封闭,切口内可不填塞引流物。外敷纱布,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一周左右即可愈合。如不愈合,可考虑缝合。拔管后床边仍需备气管切开包,以便病情反复时急救。

气道异物清除术---Heimlich手法

【heimlich征象】

异物阻塞呼吸道的判断:(1)意识清除者,进食时,突然强力咳嗽,呼吸困难,或无法说话和咳嗽,出现痛苦表情和用手掐住自己的颈部,以示痛苦和求救者。(2)亲眼目睹异物被吸入者。(3)昏迷患者在开放气道后,仍无法进行有效通气者。

以上情况中,如患者出现特有的“窒息痛苦样表情”(手掐咽喉部‘V’型手势),此时应立即询问,“你卡着了吗?”如患者点头表示肯定,即可确定发生了呼吸道异物阻塞。如无以上表情,但观察到患者具有不能说话或呼吸、面色、口唇青紫,失去知觉等征象,亦可判断为呼吸道异物阻塞,应立即施行Heimlich手法施救。

【Heimlich手法】

1.自救法主要是用于有神志清楚的成人。

(1)咳嗽法:适用于异物仅造成不完全性呼吸道阻塞,患者尚能发声、说话、有呼吸和咳嗽时。科鼓励患者自行咳嗽和尽力呼吸,做促进异物排出的任何动作。

(2)腹部手拳冲击法:让患者一手握拳(拇指在外)置于上腹部,相当于脐上远离剑突处,另一手握紧该拳,用力向内,向上4-6次快速连续冲击。

(3)上腹部倾压椅背法: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桌角、扶手铁杆和其他硬物上,然后做迅速猛向前倾压的动作,以造成人工咳嗽,重复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2.他救法

(1)神志清楚的成人:采取以下步骤可安全,放于剑突下和脐上的腹部。

(2)神志昏迷者: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使头后仰,开放气道。施救者以双膝骑跨在其髋部,用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剑突下与脐上的腹部,另一只手交叉重跌之上,借助身体的重量,向上快速冲击腹部6-8次,重复冲击,直至异物排出。切勿偏斜或移动,以免损伤肝、脾等脏器。

(3)婴幼儿:①胸部手指冲击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硬板床或地面上,施救者立于一旁或立于足部,用中指和食指,放在患儿的剑突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冲击压迫,重复冲击,直至异物排出。②婴幼儿倒提拍背法:将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施救者上臂,头低于躯干,手握住其下颌固定头部,并将上肢放在施救者的大腿上,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用力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4-6次。使呼吸道内压力骤然升高,促进异物松动和排出体外。③意识丧失的患儿:可以按照心搏骤停BLS 救治流程施救,但每次给予人工呼吸前,需要检查口腔,看有无可见异物,直至异物排出。

【呼吸道异物现场救治】

1.简单询问病史初步确定异物的种类、大小以及发生呼吸道阻塞的时间等。

2.体格检查

3.估计阻塞的种类

4.急救处理在作出初步判断和估计病情程度后,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①如患者尚能发声、说话、呼吸或咳嗽说明仅为呼吸道部分阻塞,气体交换尚充足。此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尽力呼吸和自行咳嗽,部分患者可咳出异物。②如确认患者已发生部分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良,或完全性呼吸道阻塞,则迅速采用拍背法拍击6-8次,再给予6-8次手拳冲击,可反复交替使用几次,直至呼吸道阻塞解除。③如果患者意识不清,立即使患者取仰卧位,用仰头抬颏/颌法打开呼吸道。随即给予6-8次手拳冲击,同时可开始用手指清除异物。若清除异物成功,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待自主呼吸恢复后再转送;如失败,重复手拳冲击,人工呼吸,直至异物排出。

球囊--面罩通气术:

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建议,如果存在脉搏,每5-6秒给予1次呼吸(10-12次/分)。如果没有脉搏,使用30:2的比例进行按压-通气。如果有高级呼吸道,每分钟给予8-10次呼吸。

除颤

心脏电复律是用电能治疗异位性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方法。

【适用证】

除颤的适应证主要是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者。

【注意事项】

1.除颤前要识别心电图类型,以正确选择除颤方式。

2.除颤电极板放置部位要准确,局部皮肤无潮湿、无敷料。如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

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

3.导电糊涂抹要均匀,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应超过10cm。不可用耦合剂替代导电

糊。

4.电极板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两电极板之间的皮肤应保持干燥,以免灼伤。

5.放电前一定确保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病床及患者接触的物品,以免触电。

急性腹痛的诊断和处理

急性腹痛的诊断和处理 定义 腹痛(abdominal pai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临床上一般可将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腹痛 急性腹痛的病因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等。 (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 (3)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及异位妊娠破裂等。 (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 (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塞、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等产生的牵涉痛。 (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尿毒症、铅中毒等。 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 病史--对腹痛的诊断有极重要的意义。所以应仔细询问腹痛的经过、部位、强度、特征、诱发或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及其他病史。 体检 辅助检查 病史 腹痛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 腹痛的起病情况:注意起病的缓急和患者就诊距起病的时间。 既往史:过去的病史可能有助于急腹症的诊断。 临床表现 (1)腹痛部位:腹痛的部位常提示病变的所在 (2)腹痛性质和程度 (3)诱发因素与缓解因素 (4)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5)疼痛的放射或转移 (6)伴随症状 体征 全身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可反映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十分重要的,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是否需紧急处置。体格检查应仔细而全面。神经、运动及生殖系统,必要时也应及时检查。

急性腹痛有什么处理原则

急性腹痛有什么处理原则 关于《急性腹痛有什么处理原则》,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腹痛为临床极其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与慢性。病因较为复杂,多数由腹腔内脏器疾病所引起,但也可由腹外脏器及全身性病变引起。 病因: 1、腹腔内脏器的急性炎症如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 2、腹腔内脏器梗阻或扩张如肠梗阻、急性胃扩张、胆道结石、泌尿系结石等。 3、腹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腹内有蒂器官急性扭转、异位妊娠破裂。 4、腹腔外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痛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肺炎、肺梗死、胸膜炎、食管裂孔疝等。

临床表现: 1、疼痛的部位:一般最先出现腹痛的部位多是病变的所在。如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性胰腺炎,疼痛多在中上腹部;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疼痛多在右上腹;急性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McBurncy点;小肠疾病疼痛多在脐部或脐周。 2、腹痛的性质与程度:阵发性绞痛,疼痛相当剧烈,冷汗淋漓,多见于胆石症或泌尿系结石;持续性、全腹剧烈疼痛伴腹壁肌紧张或板状腹,提示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诱发因素:某些疾病的腹痛与饮食有关,如进食油腻食物可诱发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酗酒、暴饮暴食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胃扩张。 急救处理: 腹痛在对症治疗中应尽快明确诊断,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禁止进食,慎用镇痛药,以免影响病情观察。疑有肠穿孔、肠梗阻或阑尾炎者,禁用泻剂或灌肠。出血性疾病禁止用热敷。 空腔脏器疾病所致腹痛:可选颠茄酊剂口服0.3~1ml,3/d;山莨

菪碱(654-2)口服5~10mg,3/d或10mg肌注;阿托品口服0.5mg,3/d。在诊断明确前,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药,以免掩盖病情。 转诊: 转诊中应禁食、禁用止痛剂与镇静剂,非痉挛性腹痛禁热敷、禁按摩;在转诊中应注意病人的面色、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腹痛性质的变化,并观察有无呕吐、腹泻、黄疸、进行性贫血等。

急性腹痛的诊断和处理

急性腹痛的诊断和处理

定义 腹痛(abdominal pai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临床上一般可将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腹痛 急性腹痛的病因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等。 (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 (3)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及异位妊娠破裂等。 (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 (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塞、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等产生的牵涉痛。 (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尿毒症、铅中毒等。 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 病史--对腹痛的诊断有极重要的意义。所以应仔细询问腹痛的经过、部位、强度、特征、诱发或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及其他病史。 体检 辅助检查 病史 腹痛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 腹痛的起病情况:注意起病的缓急和患者就诊距起病的时间。 既往史:过去的病史可能有助于急腹症的诊断。 临床表现 (1)腹痛部位:腹痛的部位常提示病变的所在 (2)腹痛性质和程度 (3)诱发因素与缓解因素 (4)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5)疼痛的放射或转移 (6)伴随症状 体征 全身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可反映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十分重要的,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是否需紧急处置。体格检查应仔细而全面。神经、运动及生殖系统,必要时也应及时检查。腹部检查:要重点注意下列情况 (1)先从视诊开始,观察腹部的外形、手术疤痕,肠型等。 (2)触诊必须按顺序进行,从远离疼痛部位逐渐接近痛处,由浅触到深处,首先应查明是全腹压痛还是局部

急性腹痛的诊断思维

腹痛的临床思维 摘要:腹痛病人按照临床发病急、缓分为两类,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急诊科常见的多数是急性腹痛,急性腹痛的病人大多发病突然,疼痛剧烈,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黄疸,呕血,黑便等。一般情况下根据病人的病史、疼痛的部位,是否有放射痛和相应的消化道表现,以及化验、心电图、腹部平片、腹部超声检查基本可以初步确定腹痛的诊断。但有少部分病人的腹痛诊断尽管做了以上所有的检查。甚至是腹部CT平扫,均未发现确切的病变部位及提出初步诊断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应在给病人使用止痛剂的同时还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详尽的病史采集,再次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腹痛是否危急生命,如果需急诊手术,急诊PCI,急诊输血等,应该立即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是腹痛的原因不明确,可行急诊留观继续做相关的检查或是收住院做进一步诊治。 关键词:急性腹痛/ 初步诊断/ 临床思维/ 腹部超声检 查/ 生命体征稳定/ 消化道症状/ 腹部CT平扫/ 病史 采集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

(一)病史询问要点1.年龄与性别小儿以肠套叠、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青壮年以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胆道蛔虫病多见;中老年以胆石症、胆囊炎较多;泌尿系结石、肾绞痛多见于男性;卵巢囊肿扭转、黄体破裂是女性急腹症的常见病因;育龄期妇女应考虑宫外孕。2.职业特别注意铅接触史。铅中毒者可因平滑肌痉挛导致腹绞痛。3.既往史有无与本次发病情况类似的腹痛史,有无结核病史,糖尿病电及腹部外伤、手术史。4.起病方式与诱因急性起病者均能说出起病的确切时间(如日、时),慢性起病者则只能说出起病的大概时间(如年、月)。暴饮、暴食或酗酒常为胰腺炎之诱因,脂餐常与胆囊炎、胰腺炎有关。5.腹痛的部位与规律腹痛部位多数与内脏解剖部位一致。持续性痛表示炎症、出血或出血性病变;持续剧痛多为腹内脏器包膜膨胀、牵拉或腹膜受刺激所致,阵发性绞痛,提示空腔脏器痉挛或阻塞性病变;持续疼痛阵发加剧,多表示梗阻与炎症同时存在。节律性中上腹痛,可能为消化性溃疡;反复出现不定位的腹痛应想到肠蛔虫症及腹型过敏性紫癜。6.腹痛的性质与程度隐痛、绞痛、刀割样痛、钻顶样痛等。疼痛有无放射,肝胆疾病向右肩放射,输尿管疾病向会阴部放射等。疼痛程度则与痛阈的高低及耐受性有关:胆绞痛、

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及其鉴别诊断

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及其鉴别诊断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18 17:10:08 | 网友评论0 条| 字号:[大中小] 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所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也可引起,对腹痛病人必须认真了解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腹壁疼痛时有壁层腹膜炎症引起的持续性疼痛,定位于炎症缩窄部位,加压后疼痛加剧,腹肌有强直性痉挛。空腔脏器梗阻造成内脏疼痛通常为间歇性绞痛,扩张则可致持续性疼痛。内脏绞痛患者碾转不安,而腹壁疼痛患者可平卧,血管阻塞患者疼痛剧烈程度多与物理诊断发现不相一致,同时患者多由血管性疾病或心房纤颤病史,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多为内脏破裂或血管造成(如心肌梗塞、动脉瘤破裂)。 急性腹痛的常见疾病如下所示: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 2、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 3、整齐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 7、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 8、全身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癫、尿毒症、铅中毒、血卟啉病等。 常见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 1、急性胃肠炎:多有不洁饮食史或受凉史,典型表现为弥漫的痉挛性腹痛、发热、恶心、肠鸣音活跃、轻度弥漫性腹部压痛。 2、急性胰腺炎:多在暴饮暴食、饮酒后发作中上腹痛,患者多体型肥胖或有胆结石,有时放射至腰背部,严重时可出现腹膜炎体征,视诊有Grey-Turner征、Cullen征,查血有淀粉酶、脂肪酶高,尿淀粉酶高,血淀粉酶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呈正相关,需查CT明确胰腺形态学变化。 3、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常发病于夏秋季,可有不洁饮食史,以儿童及青少年居多,起病急骤,表现为急性腹痛,多由脐周或上中腹开始,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或者呈持续性疼痛伴有阵发性加剧,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腥臭血便,腹部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一般减弱,肠管明显坏死时,全身中毒症状、腹膜炎和肠梗阻症状加重,严重的病人往往出现休克。 4、急性胆囊炎:起病常在进油腻食物后,右上腹疼痛并放射至肩背部,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查体右上腹有压痛和肌紧张,莫氏征阳性,查B超显示胆囊增大,壁厚,甚至呈“双边”征,多可见结石。 5、急性胆管炎:剑突下区剧烈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伴寒战高热,可有黄疸,病情加重时可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B超见胆管扩张及结石影。 6、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局限性压痛,伴或不伴有反跳痛,伴发热,可有腹膜炎体征,当阑尾穿孔时则出现全腹膜炎,此时仍以右下腹体征为重。

几种常见急性腹痛的诊断鉴别

(一)急性胃肠炎: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或共餐者也有类似症状病史。腹痛以上腹部和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有异常发现。 (二)急性阑尾炎: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约占70%至80%。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体征,典型的是麦氏点(Mc Bunery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直肠指检及妇女盆腔检查对鉴别很有必要。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检查:可发现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液性暗区。稀钡灌肠造影:对反复发作右下腹部疼痛,疑为慢性阑尾炎者有助于诊断。若在右下腹扪及边缘模糊的肿块,则提示已形成阑尾包块,如伴有畏寒、发热,B超提示右下腹有液性暗区,则应考虑阑尾脓肿形成。此外,在老年病人如诊断为阑尾包块经抗生素治疗后长期不消退者,应考虑并存结肠癌可能,应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阑尾炎早期在右下腹压痛出现前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在阑尾炎穿孔后又易误诊为急性腹膜炎。此外,高位阑尾炎应与胆囊炎鉴别,腹膜后阑尾炎应与腹膜后脓肿鉴别,还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及卵巢囊肿扭转、右侧胸膜炎或右下肺炎等众多疾病鉴别。如术中发现阑尾炎症较轻微,与临床症状不符合时,应常规检查末段回肠,以排除Meckel憩室炎或Crohn 病等炎症性肠病。 (三)急性胆囊炎: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尤其是肥胖者。急性胆囊炎多伴有胆囊结石,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但一般无黄疸。当结石嵌顿胆囊管或排入胆总管后可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并可有黄疸。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是急性胆囊炎的特征。有时可触及肿大胆囊,伴有胆道梗阻者可有黄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肿胀,壁厚或周围有渗出,是首选检查方法。 (四)急性胰腺炎:多数有胆石症病史,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作,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可有恶心、呕吐;重症病人腹痛迅速扩散至全腹,常有发热,并早期出现休克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上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可有黄疸、移动性浊音阳性,脐周围或侧腹壁皮肤可出现紫红色瘀斑。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尿淀粉酶可明显升高,但血清淀粉酶的升高常在发病后6至8小时后,故发病初期如血清淀粉酶不升高不能排除该病的可能,重症病人血、尿淀粉酶或明显升高或不升高。X线腹部平片可见胃与小肠明显扩张,或伴横结肠扩张。CT检查可见胰腺肿大、胰腺周围脂肪层消失、胰周或腹腔积液。CT增强扫描可判断有无胰腺坏死,是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最可靠的方法。 (五)急性盆腔炎:是15岁至35岁的女性病人引起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表现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或弥漫性腹痛。大部分都出现在经期或月经刚停止的时候,且常有盆腔炎症的既往病史或有早产、引产、流产、妇科检查操作史或有不洁性生活史。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重者有畏寒、发热。下腹部压痛或肌紧张、反跳痛。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多,宫颈摆痛、举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宫颈涂片、细

急性腹痛诊疗指南

急性腹痛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 1.病史:对腹痛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应仔细询问腹痛的经过、部位、强度、特征、诱发或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及其他病史。 2病史中需注意: 腹痛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 腹痛的起病情况:注意起病的缓急和患者就诊距起病的时间。 既往史:过去的病史可能有助于急腹症的诊断。 (二)体格检查 全身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可反映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十分重要的,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是否需紧急处置。体格检查应仔细而全面。神经、运动及生殖系统,必要时也应及时检查。 腹部检查:要重点注意下列情况:

(1)先从视诊开始,观察腹部的外形、手术疤痕,肠型等。 (2)触诊必须按顺序进行,从远离疼痛部位逐渐接近痛处,由浅触到深处,首先应查明是全腹压痛还是局部压痛(3)腹部有无包块:注意肿块的部位、大小、形状、压痛、质地、有无杂音及活动度等。 (4)肝浊音界和移动性浊音 (5)听诊注意肠鸣音是否正常、增多、减少或消失以及性质(高亢、金属音、气过水声或微弱) 急性腹痛原因诊断不明或下腹痛的病人必要时应作直肠、生殖器的检查。 应经常想到腹腔以外病变引起的腹痛。如肺炎,胸膜炎或心脏疾患引起的腹痛。应注意脊柱、脊肋角有无压痛,必要时作神经系检查。 (三)辅助检查 1、血、尿、粪的常规检查 2、血液生化检查 3、X线检查对于腹痛有重要诊断价值。胸片可以明确

或排除肺和胸膜病变。腹部平片检查在腹痛的诊断中应用最多,如观察膈下游离气体,有无肠梗阻,并可了解肾、输尿管、胆囊、胆管及胰腺内有无钙化点或结石阴影,脊柱侧凸等。 4、超声检查对腹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常规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特别对内脏破裂、癌结节破裂、坏死性胰腺炎及腹膜炎有确诊意义。穿刺液应作常规、生化,必要时需作细菌培养。 6、内镜检查可在直视可以下发现病灶,并能取活组织标本作病理学检查,对于明确有腹痛的病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7、心电图检查:在急性腹痛年龄较大者应做心电图检查,这不仅为除外心肌梗死,了解心冠状动脉供血情况,也为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作准备。 8、此外,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腹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急性腹痛的急诊诊治

急性腹痛的急诊诊治 发表时间:2016-05-31T16:55:47.9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作者:陈燕[导读]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 650204)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患者诊断时不仅要考虑腹腔内脏器疾病,更要注意排查腹腔外脏器疾病,以免误诊误治。 陈燕(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 650204)【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急性腹痛的急诊诊治,以期为急性腹痛患者的有效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1 月,一年间175 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及病因,以及其接受的检查和其阳性率;结果:在这175 例急性腹痛患者中,内科疾病(109 例,62.3%),外科疾病(46 例,26%),妇科疾病(占15 例,8.6%),不明原因急性腹痛(4 例,2.3%);结论:致急性腹痛的病因有多种且复杂,其发病急、病情重,急诊内科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尽快准确诊断病因,以便进一步有效治疗,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急性腹痛;急诊诊治;病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61-01【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so as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effectiv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a year the clinical data of 17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to analyze i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 as wellas its check and accept its positive rate; Results: of the 17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medical disease (109 cases,62.3%), surgical disease (46 cases, 26%), disease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15 cases, 8.6%), and unknown causes of acute abdominalpain (4 cases, 2.3%);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and complex cause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by, its come on urgent, illness weight,emergency medical health care work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it and accurate diagnosis of the cause as soon as possible, so thatfurther effective treatment, guarantee the health and life safety of patients.【key words】acute abdominal pain; Emergency treatment; The cause of 在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是一种较常见的症状,该症状指的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腹腔内外部脏器急性病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的腹部剧痛。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患者诊断时不仅要考虑腹腔内脏器疾病,更要注意排查腹腔外脏器疾病,以免误诊误治。 不同的病因,涉及不同的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其治疗方式也就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能尽快准确诊断病因,并进一步对患者有效治疗,可导致其他病变,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1 月一年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75 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急性腹痛患者的有效诊治提供临床依据,如下:1 临床资料和分析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1 月一年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75例急性腹痛患者:女61 例,男114 例,年龄:16 ~ 78 岁,平均(43±1.2) 岁。 1.2 临床症状腹痛位置:中下腹部、脐周围、右上腹部、脐中部及中上腹部、右下腹部;疼痛性质:刀割样疼痛、绞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疼痛;伴随症状:下肢水肿、呕吐、腹泻、发热、胸闷、尿频等。 临床体征: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反跳痛、压痛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亢进和叩诊移动性浊音)。 1.3 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询问其病情(发病时间、频率和病史);辅以常规检查(大便、尿、血常规、电解质和血糖),必要时行病理检查、腹部透视、胃镜和肠镜、CT、腹膜穿刺等;2 结果本次研究对象致发病的疾病类型分析,内科疾病109 例(6 2.3%),其中56 名急性胃炎(26.9%),急性肠胃炎26 例(14.9),消化性溃疡14 例(8.0%),肠痉挛9 例(5.1%),急性心肌梗死4例(2.3%);外科疾病46 例(26.3%),胆道结石及胆囊炎7 例(4.0%),泌尿系统结石11 例(6.3%)急性胰腺炎7 例(4.00%),急性阑尾炎10 例(5.7%),急性肠梗阻8 例(4.6%),消化道穿孔和腹膜炎3 例(1.7%);妇科疾病15 例(8.6%),其中急性盆腔炎和附件炎5 例(2.9%),痛经3 例(1.7%),宫外孕破裂4 例(2.3%);此外原因不明3 例(1.7%)。 这些患者接受的检查及其阳性率的分析,血常规检查145 例,其中125 例阳性(86.2%);胸腹透视102 例,其中82 例阳性(80.4%);腹部B 超检查68 例,其中50 例阳性(73.5%);腹部CT 检查13 例,其中10 例阳性(76.9%);尿淀粉酶检查37 例,其中12 例阳性(32.4%);血淀粉酶检查37 例,其中12 例阳性(32.4%);心电图检查24 例,其中7 例阳性(29.2%);腹膜穿刺检查6 例,其中2 例阳性(33.3%)。 3 讨论急性腹痛发病急、病情重、发病原因多样且复杂,如果不能尽快准确诊断病因,并进一步对患者有效治疗,可导致其他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急诊人员诊疗急性腹痛患者时,应就腹痛位置、性质和疼痛程度,伴随症状和临床体征,病情(发病时间、频率和病史)和诱发原因,认真询问患者,并进行综合分析,借助现代医疗技术,相应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以期有效诊疗。急性腹痛诊治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1) 查明病因是腹腔外疾病或是外科疾病,如果是腹腔外疾病,需要进行专科治疗,如果为外科腹痛,则要进行急诊手术治疗。(2)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严格的综合检查和辅助检查,将结果及时上报各专科会诊。(3) 系统的掌握腹痛的治疗方式,实时观察患者症状及临床体征的变化。 因急性腹痛发病急,发病原因多样且复杂,患者的诱发原因尚未明确时,需在进一步诊断前进行常规对症处理。不可采用吗啡类止痛药进行止痛,未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胃肠穿孔、肠坏死的情况下,不可对患者进行灌肠、泻药;腹部压痛较为明显,肌腹壁较为紧张的患者,使用止痛药时应该综合考虑,并谨慎处理;回顾性分析175 例急诊腹痛患者,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了内科、外科、妇科疾病等,且患者临床症状无典型特征。 急诊内科的医护人员加倍重视急性腹痛患者。在其诊疗过程中,先要明确病因早期诊断,然后针对性处理,确保有效诊疗和患者健康,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1] 徐让贤,急性腹痛病人的临床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 20(10):146;[2] 胡斌,内科急诊急性腹痛 50 例诊治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8):78-79;[3] 肖亮,内科急诊急性腹痛 210 例诊治体会,吉林医药,2010,31(25) :4351-4354; [4] 吴乾能,以急性腹痛为表现的非内科疾病 127 例,中国乡村医药,2009,16(4):874;[5] 黄贤明,邱志鹏,张宁,林琳,急性腹痛的急诊观察及诊疗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Vol6,No14:25,26

急性腹痛的诊断和处理

急性腹痛得诊断与处理 定义 腹痛(abdominal pain)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得腹腔内外脏器得病变,而表现为腹部得疼痛 临床上一般可将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腹痛 急性腹痛得病因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等。 (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 (3)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及异位妊娠破裂等。 (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 (7)胸腔疾病所致得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塞、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等产生得牵涉痛。 (8)全身性疾病所致得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尿毒症、铅中毒等。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病史--对腹痛得诊断有极重要得意义。所以应仔细询问腹痛得经过、部位、强度、特征、诱发或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及其她病史。 体检 辅助检查 病史 腹痛与年龄、性别、职业得关系 腹痛得起病情况:注意起病得缓急与患者就诊距起病得时间。 既往史:过去得病史可能有助于急腹症得诊断。 临床表现 (1)腹痛部位:腹痛得部位常提示病变得所在 (2)腹痛性质与程度 (3)诱发因素与缓解因素 (4)发作时间与体位得关系 (5)疼痛得放射或转移 (6)伴随症状 体征 全身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可反映患者得生命体征,就是十分重要得,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得轻、重、缓、急,就是否需紧急处置。体格检查应仔细而全面。神经、运动及生殖系统,必要时也应及时检查。 腹部检查:要重点注意下列情况 (1)先从视诊开始,观察腹部得外形、手术疤痕,肠型等。

急性腹痛的诊断思维

急性腹痛的诊断思维

腹痛的临床思维 摘要:腹痛病人按照临床发病急、缓分为两类,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急诊科常见的多数是急性腹痛,急性腹痛的病人大多发病突然,疼痛剧烈,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黄疸,呕血,黑便等。一般情况下根据病人的病史、疼痛的部位,是否有放射痛和相应的消化道表现,以及化验、心电图、腹部平片、腹部超声检查基本可以初步确定腹痛的诊断。但有少部分病人的腹痛诊断尽管做了以上所有的检查。甚至是腹部CT平扫,均未发现确切的病变部位及提出初步诊断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应在给病人使用止痛剂的同时还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详尽的病史采集,再次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腹痛是否危急生命,如果需急诊手术,急诊PCI,急诊输血等,应该立即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是腹痛的原因不明确,可行急诊留观继续做相关的检查或是收住院做进一步诊治。 关键词:急性腹痛/ 初步诊断/ 临床思维/ 腹部超声检 查/ 生命体征稳定/ 消化道症状/ 腹部CT平扫/ 病史采集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

(一)病史询问要点1.年龄与性别小儿以肠套叠、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青壮年以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胆道蛔虫病多见;中老年以胆石症、胆囊炎较多;泌尿系结石、肾绞痛多见于男性;卵巢囊肿扭转、黄体破裂是女性急腹症的常见病因;育龄期妇女应考虑宫外孕。2.职业特别注意铅接触史。铅中毒者可因平滑肌痉挛导致腹绞痛。3.既往史有无与本次发病情况类似的腹痛史,有无结核病史,糖尿病电及腹部外伤、手术史。4.起病方式与诱因急性起病者均能说出起病的确切时间(如日、时),慢性起病者则只能说出起病的大概时间(如年、月)。暴饮、暴食或酗酒常为胰腺炎之诱因,脂餐常与胆囊炎、胰腺炎有关。5.腹痛的部位与规律腹痛部位多数与内脏解剖部位一致。持续性痛表示炎症、出血或出血性病变;持续剧痛多为腹内脏器包膜膨胀、牵拉或腹膜受刺激所致,阵发性绞痛,提示空腔脏器痉挛或阻塞性病变;持续疼痛阵发加剧,多表示梗阻与炎症同时存在。节律性中上腹痛,可能为消化性溃疡;反复出现不定位的腹痛应想到肠蛔虫症及腹型过敏性紫癜。6.腹痛的性质与程度隐痛、绞痛、刀割样痛、钻顶样痛等。疼痛有无放射,肝胆疾病向右肩放射,输尿管疾病向会阴部放射等。疼痛程度则与痛阈的高低及耐受性有关:胆绞痛、

急性腹痛有什么处理原则

腹痛为临床极其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与慢性。病因较为复杂,多数由腹腔内脏器疾病所引起,但也可由腹外脏器及全身性病变引起。 病因: 1、腹腔内脏器的急性炎症如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 2、腹腔内脏器梗阻或扩张如肠梗阻、急性胃扩张、胆道结石、泌尿系结石等。 3、腹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腹内有蒂器官急性扭转、异位妊娠破裂。 4、腹腔外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痛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肺炎、肺梗死、胸膜炎、食管裂孔疝等。 临床表现: 1、疼痛的部位:一般最先出现腹痛的部位多是病变的所在。如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性胰腺炎,疼痛多在中上腹部;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疼痛多在右上腹;急性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McBurncy点;小肠疾病疼痛多在脐部或脐周。 2、腹痛的性质与程度:阵发性绞痛,疼痛相当剧烈,冷汗淋漓,多见于胆石症或泌尿系结石;持续性、全腹剧烈疼痛伴腹壁肌紧张或板状腹,提示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诱发因素:某些疾病的腹痛与饮食有关,如进食油腻食物可诱发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酗酒、暴饮暴食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胃扩张。 急救处理: 腹痛在对症治疗中应尽快明确诊断,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禁止进食,慎用镇痛药,以免影响病情观察。疑有肠穿孔、肠梗阻或阑尾炎者,禁用泻剂或灌肠。出血性疾病禁止用热敷。 空腔脏器疾病所致腹痛:可选颠茄酊剂口服0.3~1ml,3/d;山莨菪碱(654-2)口服5~10mg, 3/d或10mg肌注;阿托品口服0.5mg, 3/d。在诊断明确前,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药,以免掩盖病情。 转诊:

转诊中应禁食、禁用止痛剂与镇静剂,非痉挛性腹痛禁热敷、禁按摩;在转诊中应注意病人的面色、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腹痛性质的变化,并观察有无呕吐、腹泻、黄疸、进行性贫血等。 内科疾病可以引起急性腹痛:①胸腔疾病;②腹腔及腹膜后疾病;③全身疾病及其它。内科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较外科者少,但认识和熟悉这类疾病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类病人如果诊断错误而手术治疗,不仅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往往还会使原来的病情加

20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析

20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诊治的急性腹痛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的临床诊断分析。结果所选急性腹痛患者中有130例均是内科疾病导致的急性腹痛,占总人数的65%,另有60例为外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占总人数的30%,此外,妇科疾病导致的急性腹痛患者10例,占总人数的5%。研究发现,所有患者中,由于胃肠炎导致的腹痛比例较高,为29.5%,消化性溃疡导致的腹痛位居第2,占17.5%。经查证,在临床诊断时,有11例患者出现误诊,临床误诊率为5.5%,其中内科误诊率2.6%,外科8.6%,妇科误诊率8.0%。结论在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急性诊断医师要有较全面的诊断知识和较精湛的诊断技术,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才能做到准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 标签:急性腹痛;诊断分析;诊断及治疗 急性腹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常为阵发性疾病,并且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黄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休克。急性腹痛发生时,患者会自觉腹部突发性的疼痛。其临床主要特点为:持续性的剧烈腹痛;疼痛部位明确,且一般位于炎癥部位;按压病变部位,疼痛加剧,伴有或不伴有肌紧张;当患者咳嗽、打喷嚏等疼痛加剧;急性腹痛时肠鸣音不一定消失。为此,在临床上对急性腹痛病因的研究对其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200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101例;年龄14~85岁,其中14~30岁26例,31~40岁23例,41~50岁51例,51·60岁20例,61岁以上80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1.2方法 1.2.1一般方法用回顾资料收集法对所选的200例因急性腹痛来就诊,后经急诊部门转至其他科室的患者的病因结合病史、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等进行诊断分析。 1.2.2诊断方法对意识清晰且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问诊,包括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既往病史等基本情况。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病诱因和时间、过程,未伴有并发症的患者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安排合理的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液生化、心肌酶谱、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相关机械检查包括:X线、B超、CT、心电图及胃镜和肠镜等检。此外,如有需求,部分患者要做创性诊断性穿刺,如:腹部穿刺、阴道后穹隆穿刺等。鉴于病情严重或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医药要及时抢救,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