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的形式与实质

法律的形式与实质

法律的形式与实质
法律的形式与实质

法律的形式与实质

关键词: 法律的形式, 法律的实质,

二者的关系

摘要: 从本体论意义而言,可以将法律分为形式的与实质的.通过对二者认定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

我们可以对法本身,法的运行乃至法的性质有更深了解;本文也论及了形管概念与二者的联系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法的本体论

论述法的形式与实质,必然要论述二者的内涵与外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对于法这一概念的界定.解决了这样三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来看看我所谓法的形式与实质会有怎样的效果;而这也就是本为第一部分的思路.

那么,什么是法?我所接触的教材大都说,这是一个一直在探讨,也一直充满争论的问题.当我问"什么是法?" 也许有人会拿出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给我,说“这就是法”。因此我们应该问“法是什么”。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体系。”(1)

这个定义代表了我国的主流声音,向我们表明,法是具有阶级属性的,,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行为规范体系。它的形式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它的

内容是体现了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的社会关系。(2)

我以这个法的定义为基准,期望以最小的起点争议开始我的论述。

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的形式与实质是什么呢/?直观的讲,我想最好的

答案来自于,一个初来中国的外国人,你问他,中国的法律是什么;他所告诉你的,就是我所谓的法的形是的内容。而一个在中国定居数年之久的外国人,你问他同样的问题;那么他的答案就是我所谓法的实质的内容。

法的形式,就我愿意赋予的含义而言,是指法的外观,外在表现以及人们对于法的第一印象,或者至少是与之类似的东西。请原谅这个概念以如此含糊的方式展现;我会在进一步论述中力图使它明朗。

我的手边放有刑法,物权法,民法通则等法条,若我第一次接触它们,以后也一直保持着从文本层面来加以解读的状态,我会说,我接触的是法的形式。同时,就这些文本实体来说,以各种语言,文字,符号为构成条件的形式的状态也

是我所谓法的形式。(3)推而广之,刑法规范,国际公约,以及宪法修正案乃

至法律草案均属此类。法律形式即法律的表现形式,以及形式本身为对象;“形式”这个词也确切的指称这种对象本身。

这种形式是条文,是概念,是特定的逻辑关系,也是法律文本语词就其自身用语所具有的一般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的表示。举例来讲,我国79年刑法中有“投机倒把罪”这样一个罪名,我们有关于“投机倒把罪”官方解释及认定;不过我们都知道,“投机倒把”这一概念含有否定评价;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放在条文中,这就是形式;它指称最初的“不按照国家经济计划以及官方指令从事经济

活动”的含义也是形式——并且只在这一点上是形式;而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无疑是处罚此种行为的,这时它就不再是形式层面,而是实质的法了。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法律的具体规定,在它产生之初也是法的实质的起点,尽管事实

并不总是如此。不过注释(3)又言明我是不用“形式”一词指称词义以及词语

本身的,作何解释呢?仍以“投机倒把”为例,我不研究它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也不研究它是名词性词组还是动词性词组,并且也不理会他的非法学意义上的“投机倒把”的意义,而仅仅关注作为法律这样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意义上的意义。

而对于“法”这一词,事实上我不打算将它仅仅局限在国家所制定之行为规范的意义内。我还用它指称诸如司法机关,法的运行以及语法有关的一切现象——如果不是全部法现象的话,也会是相当大一部分。不过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会暂时局限在法律文本的范围内,只是大家可以将这种思考扩及其他,而且我相信我的论述会使这一工作相当容易。

法的形式是法的外在表现;那么法的实质呢?法的实质就是法的真实状态,法的本来含义是如何的,它真实地意图是如何的,,他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是如

何运作的,它的实现究竟是何种状态的实现……所有这一切,皆为我所言法的实

质。

法的实质是法的灵魂,对于法律所影响的一切,法的实质才是真实的。在前所引用的概念中,这个实质就是人民或统治阶级意志;在法律运行中就是指脱法行为下法的真实效力状况;在法律解释中,就是指立法者最初的本意以及宪时代新条件下对于法新的要求(正式或非正式,合理或非合理),以及法为适应此要求所作的改变。

还以“投机倒把罪”为例。我们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当时许多法律支持都是空白的。“投机倒把罪”作为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的工具,,在这种巨变之下,它的实质无疑是要改变的。面对市场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投机,越来越多的非法向合法的转化(实质上),这个罪名的

内涵必定在逐渐缩小以至消失。它必然体现为这样一个过程——尽管在97年刑

法颁布之前,它一直是作为有效罪名存在。

法的实质,我赋予它实在的血肉。以立法,执法,司法三个阶段来观察,法的实质应当分别指称:

立法。立法机关所产生的法律文件(广义立法,包括个有权国家机关所产生的官方法律性文件),就文件自身而言是形式,而实际的运作过程及其所具有的实际权威就是实质。这种权威,,来自于立法机关的权威,,制定程序的合法性科学性以及所制定法律文件是否好用。

我们来深入细致考察立法程序好了。

依据《中华人民国和国宪法》(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规定,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五十八条“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二)制定和修改出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上述条文分别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以及立

法权(法律的制定权)的具体归属。

其中,法律形式就是我所列举具体条文及制度设置;实质就是人大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至高地位及立法权限的实际归属及权限划分。

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相关规定,制定基本法律的程序为:1,提出法律案;2,审议法律案;3,提出草案表决稿;4,表决通过;5,签署公布。(4)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的程序通过全人大相比略有不同,较重要的入“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委委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5)“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存在较大分歧的议案搁置满两年的,或者因暂不交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审议的,……报告,

该法律案终止审议”(6)等。这些是制定法律的制度框架,,而其中提出法律

案的主体,讨论的主体,问询与被问询的主体;讨论的主题以及每一个阶段具体的步骤都是重要而深入细致的。这些也是两个层面并存的“立法法”。《立法法》的文本,全国人大书面形式的议事规则以及决议本身,乃至现实进行中的程序本身也都是形式;而通过一定的法律,引起国家权力资源配置的改变,人民行为方式或自愿或不自愿的改变以及法律文化的变迁等,这些是立法法的实质及其实质的影响。

而在执法方面,我想现在也很容易判断形式层面与实质层面的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些年间,与中央政府政策发文打破狭隘偏见,打破妨害市场流通的精神相对,有关禁止外地商品流入本地市场的封锁,有关对非本地场商家征收名目繁多的税费等现象频频见诸报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之谓也。所谓“政策”就是形式层面,“对策”就是实质层面。阳奉阴违“政策”,阴奉阳违“对策”。

而在司法,值得一提的现象有两点,“行政干预司法”和“人情案”;对了,还有“法律白条”。

就法律白条来讲,它始终戏谑的说法,以致司法所欠之债;官司已经终结,,胜负已见分晓,然而胜诉人却不能完全实现诉讼请求,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法律白条”。

“法律白条”是种无奈。从官方角度看,我们诉讼制度中有诸如证据保全,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等机制。而细品这些具体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拍卖,

变现……似乎已经穷尽一切手段,不可谓不尽心,不尽美。(7)而且在全国法院系统内单设执行部门,专门负责案件执行;其决心之大,举措之有力,可见一斑。“而民事裁判的执行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8)执行难的现象仍然普

遍存在。我们在法条上读不到执行难的状况,这是法的形式;我们在亲历诉讼中,却要接受“法律白条”,这是法的实质。

在第一部分的最后,我想援引另外一个例子来结束说明部分的工作。

“宪法无形修改最典型的事例是美国总统的选举方式。依照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的选举方式为渐渐选举制,,即先由选民投票选举总统选举人,再由选

举人团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9)但以后的发展却使这种间接选举成为一种

形式,实际上演变为直接选举。因为选举是由政党推举的,按照惯例和党的纪律,在以后选举总统的投票中不能改变以前的表态,选民在选举选举人时,实际上是投票给他所属的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以选民选候选人的投票揭晓后,哪个总统

候选人当选为总统便已成为定局”(10)

美国宪法的文本二百多年来未有大的变动;然而二十一世纪的宪法同十八世纪的宪法已经迥乎其异,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是十八世纪的瓶子装着二十一世纪的酒。

二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及批判性反思

法的形式本质上是法律文本及其相关的固定化的观念印象;可以说它指的是我们通常所研究种种法现象的成果及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律条文本身。

法的实质本质上是支配法的形式形成与运作的法学之外的因素,如历史,道德,风俗,政治,军事以及这些因素以法的形式发挥作用之时实际上的运作状态.

这部分地涉及到了法的产生。我读到韦伯的一些相关论述,精彩之极。韦伯以社会学的视角结构法学,帮我们看到我所谓“实质”。当然韦伯所谓“实质”

与我所谓“实质”尽管有很大关联(11),但是我所谓“实质”更是一种观察

方法的革新,至少我如此认为。

而首先,我会将这段精彩论述法制诞生的文章抄录如下:

“……首先,从(看似)最初步的思维运作开始,以及所谓通则化

(Generalisieren),意思是:把决定个案的各种典型化理由(12)化约成

一个或者数个‘原则’,此即‘法命题’。通常要进行此种化约的条件是:先行或同时将事实的终极构成部分,以及在做法律判断时会考虑到的部分,作出分析。反之,如此提炼出的越来越多的‘法命题’,也会反过来限制住事实潜在相关的

各种特质(13)。换言之,这样的做法有赖于,同时也促进了决疑论(Kasuistik).

不过,并非所有发展成熟的决疑论断的方法,率皆导向逻辑上高度精纯化的‘法命题’的发展,或两相并进。法律的决疑论的很大一部分毋宁是基植于单是排比

下的直观联想,亦即‘类推’(Analogie)(14)。

在我们的法律体系里,由个别案例的分析而获得‘法命题’的工作,与‘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法学建构’的综合工作,其实是携手并进的。这项综合的工作在于确认:在某种以典型方式发生的共同体行动或共识行为当中,哪些方面是与法律相关的,并且,这些相关的法律部分是以何种无矛盾的方式而被认为是受法律所规制的。换言之,构成一种‘法律关系’

(Rechtsverhaltnis)。所以,这种综合的工作与前项(分析的)工作是紧

密关联的,不过,极度洗练的分析也有可能和极为有限的概念建构——将涉及法律的各种生活关系加以概念化——并行不悖。反之,尽管分析工作的发展微不足道,有时甚至正因为纯粹分析的停滞不前,“法律关系”的综合工作实际上还是取得相对令人满意的成果。后面这种矛盾实肇因于:分析工作往往会衍生进一步

的逻辑要求,亦即‘体系化’(Systematisierung),而这项体系化的作业

虽然和综合性的‘建构’工作基本上可以相容,但事实上经常出现紧张关系。无论是怎样的一种体系化,皆为法学思维模式后期的产物。原生的‘法’,对此一无所知。按照我们现今的思维习惯,体系化意味着:将所有透过分析而得的法命题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相互间逻辑清晰,不会自相矛盾尤其是原则上没有漏洞的规则体系,这样的体系要求所以可以想见的事实状况全部合乎逻辑的涵摄于某一

规范之下,以免事实的秩序缺乏法律的保障。”(15)(16)

韦伯所设想的法的产生、发展未必人人赞同;而他之主张与本文第一部分官方法律文件的产生过程也不一致。明眼人自是知道官方程序乃是程序形式,不涉及实在的法律创制的;而韦伯是从思维发展的自然角度加以论述的。

那么韦伯告诉了我们什么呢?韦伯告诉我们说,法律是抽象的产物。而在我的论文里,这种产物就是法的形式之一种;而那些产生这些抽象形式的原材料就是“实质”。这也是韦伯意义上的“形式”与“实质”。而像上文已经提到的,我的“形式”与“实质”要指称是更加广泛且一般的东西。不过要想把我所说的“形式”与“实质”弄清楚,明白这上面的一点仍旧是必要的,因为二者有亲缘关系。

我所谓“法的形式”有相当部分是指称法律文本。

法律文本的产生过程(韦伯意义上的)是个认识与整理的过程。人们的观察,思维及抽象,将混沌世界中的现象明朗化,纯粹化,定格为概念;进而利用这概念,试着描述相应的关系。诸多次的观察,积累,在确定某些较为稳定的关系之后,思维将之概括为命题,而随着经验的累积,抽象的水准会更高,所涉及的领域也必然更为广泛。

以上只是简单的描摹;其中首要一点必须予以提醒:语言。语言不是客观自然的产物;在自然意义上,他不过是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与符号罢了;而在人类世界里,它才有了我们所能理解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也要特别指出。一是世界与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指称作用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来关注语言。

“每当我们思考时,世界就变成了碎片。

每当我们内心平静时,我们就在彼此间架次了美丽的桥。

——理查德德默尔”(17)

语言学是门很深刻的学问。早在柏拉图哲学的共相里,我们就能发现它的踪影。然而,我将在我认为必要的范围内加以论述语言。

人类的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语言只是交流的手段之一;我们的眼神,动作乃至服饰也都是交流的手段。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语言的局限性了。

法律文本只能借助于文字表达;对它的解读只能借助于语言。这样做会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就是语言的局限性以及人类感知以及客观世界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我不想弄得多么高深,因而这一点我会做以解释。我们只能感知到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我们感受不到的世界,我们既不能感知,也不能加以描述。这是命题后半段。也即客观世界也许无限广大,但我们暂时还只能在我们有所知觉的范围

内活动。(18)其次,在感知范围内,我们会渐渐用某个或某些符号来指代生

活中重要的事情或者事物。生活中东西千千万万,语言所涉者,最初必是被感觉

到有所区分的比较重要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古人结绳记事。我想这是人的本能,或者说是高等动物的本能。而问题,或者说只是一种现象,就产生于此。

那就是,形成为概念者必定有所指称。概念之内涵描述某类事物之特性;概念之外延指涉具有该种特征的所有事物。其局限就在于其抽象性,这也恰是其优点之所在。

另外爱因斯坦还指出了我们的抽象物所具有的另外一个特性,如果不是缺点的话:

“我一方面看到感觉经验的总和,另一方面又看到书中记载的概念和命题的总和……概念和命题只有通过他们与感觉经验的联系才获得其‘意义’和‘内容’。

后者同前者的联系纯粹是直觉的联系,并不具有逻辑的本性。”(19)

严谨的逻辑在其体系类事严谨的,科学的,自洽的;然而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本身确是非逻辑的,是经验的,是“不具有逻辑本性的”。这样的体系本身就足以说明,逻辑上正确的,在现实中不一定正确;因为它的概念基础本来就是非逻辑的,也就无法保证逻辑推理的正确性。这样的特征,不单单适用于社会科学,在以严谨著称的自然科学中也必然如此。

人脑产生的概念,在其生成之初就具有不完美性。而且,概念一经确定,它便立即过时了。在概念所指涉的范围内,必定也会发生原有指涉对象的量变与质变,使得原来的指涉不合适宜,以至于不可用。同时问题还来自于作为交流主体的我们各人。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理解上存在差异,必然导致概念适用统一上的困难。终于,这一切导向了概念的模糊性。

罗伯特罗素还指出了语言的另一特性,也即除了作为工具本身,语言还有本

体论上的意义;而且这两者必须明确区分,以防止歧义的出现。(20)举例来

说,“我”这个词,可以指代现时正在奋笔疾书的笔者,也可指一个用于自称的代词而已。而我们在日常使用中乃至某些很重要的场合却是不注重此种区分的。

语言本身的不完美性及使用中的缺陷体现在法律文本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例证。例证一就是《中华人们共和国刑法》“反革命罪”之取消;例证二就是民法中财产所有权概念的扩张;例证三就是宪法中“人权”概念的提出。

我想我大概说明了语言之于法律表达的问题;然而如我所言,我所称法律形式不仅如此。

我还想用“法的形式”指称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被称之为“法律规范”,然而在其所应调整的领域里却并不被遵从的“法律规范”。

显然,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文本与此处的被事实上弃置不用的法之间是有交叉的;而后者是我更愿意以“形式的法”来加以指称的东西。这种法的形式是本来意义上的“形式”一词在法学里的体现。我不知道有没有“法律形式主义”这样一个名词;然而有学过中国法制史的同志一定会记得在民国时期,有完备的“六

法全书”,却行法西斯专政统治之实;以及从1933年至1945年的纳粹德国,

在国家社会主义下的法制也是名实两张皮。

而事实上,各种法现象若只是以其表象来看,若只是以其作为符号本身来看,也都是我所谓“形式的法”。例如法律的解释;在法律规则被创设之后,其自身就成为相对封闭的体系,各种专业化的概念及特定的规则,与他们所赖以产生的各种事实其实是相对隔离的;或者说,法律有意识的不去关注那些形形色色的具

体细节,而旨在概念工具及逻辑工具的帮助下,抽象,分析,推断得出结论。在法律体系已内就完成了问题的法律化解决。这也是韦伯所谓实质“合理性”。然而,像我已经说过的,若从它仅仅着眼于法律体系内言,在本中它仍只是形式层面,而非实质层面。

由此看来,诸多法律问题的探讨及结论都只能归诸于形式,诸如票据无因性,揭开法人面纱等等。就其作为法律概念的建构及法律理论体系化本身来讲是形式;当法人制度等规范了我国的公司形式及其行为时,是的,它是实质。

因此,关于法律文本及法律体系内之讨论,其实也是两面性的。当他们切实发生作用的时候,那么他们的效用就是我所谓“实质”的了。有人也许会说,这样的说法并不新鲜,放到“法的效力”或者再直接一点,“法的实效”中讨论就可以了。不过,此处暂不予说明分辩;分辩的工作我会留待最后一部分来作;暂且来看我怎么说。

“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可感知的时代必要性,盛行的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公共政策的直觉知识(无论是公开宣称还是无意识的),甚至法官及其同胞所共有的偏见等,所有这一切在确定人们所依据的法律时,比演绎推理具有更大的作用。

————霍姆斯《普通法》

我们的争议就像一件肮脏的外衣。

————叶赛亚(Jesaja)64.5 ”(21)

法律的实质,我其实更为看重。人人皆知,“徒法不足以自行”。政治,历史,道德,风俗乃至自然环境均会给法律施加巨大的影响。法律之所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比语言更好的方式。而用决定左右法律的源泉则是以上我所谓法律之外的东西。可以说,以上这些法律之外的东西也是不少学者所论及法律内容的东西;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也有不少内容是谈论于此的,不多述。

下面只就我所谓实际发生作用的法来论述一下法的实质;而这就关涉法的形式与实质的内容;

关于立法失误

立法的失误可以有种种表现,然而本质上却都是立出的法没有合理的反映需

要。法律的诞生需要考量各种因素,而考虑上的种种失误都会导致一部失败的法律。失败的法律也是法律;如果它被强力贯彻执行,那么它还是我所谓实质的法。然而遗憾的是,人类社会的极端复杂性,我们不能准确作出判断;而只能在勉强可行的准确定的范围内作出判断。

关于执法失误

执法,或者说,法律的实现包括官方,律师及法律被适用者事实上所遵循的那一些规则,就是事实上的法律——实质的法律;而他们既可能跟形式的法重合,也可能与其相背。

而关于通常意义上法的内容与法的实质,关系又如何呢?

我们可以说,“法的内容”即使法的形式的内容,也是法的实质的内容。而法的实质更直接的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法。那些“法的内容”无疑是在起作用的;而“实质的法”是以法的面貌真是起作用的法。

可以讲,法的形式与实质,在本文中是在“有效用”与“无效用”的层面上来谈的;而它们自身却又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可能合二为一,也可能并行相悖,或者并行不悖。

关于法的形式与法的实质的反思,以及对本文的反思

首先本文是我在法学学习中逐渐形成的看法,只是相对于我而言,有比较重要的价值;而且,它必定是社会学基础的。

其次,法的形式与法的实质是价值无涉的;它不批判,也不赞同。我只想表达这样一种事实状态,而且我期待批评。如果人们看了这些东西,觉得我在赞颂法的实质,轻视法的形式,那么这绝非我的本意,严正声明。

法的形式与法的实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观察方式,一种观察法律的方式。细说来,是如此这般:我们法律人士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把握,或提出学理解释,或提出立法建议;而立法机关根据自身搜集的各方面的材料综合考虑,履行立法职责;行政及司法机关又根据法律履行各自职责。这些于现实生活中都是在本文使用“形式”与“实质”意义上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事实上,我一度也曾放弃本文的写作,因为某个明媚的早晨,我失望的发现原来我所谓“形式”“实质”不过是“理论”与“实践”关系在法律领域的展开罢了。但是,我改变主意了。

因为首先“理论”与“实践”关系并非不重要,而是相当重要;其次,就我而言,再次提出形式的法与实质的法的差别,尤其是当他们不一致的情形,仍是富有意义的——如果有人曾经做过的话。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决定完成本文。而我所自认为的意义体现在:

将法的形式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强调了法的形式重要性;至少,对于语言学,逻辑学对于法律的重要性及其局限性,我们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更加警惕法律形式所可能有的危险。

将法的实质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强调了实质起作用这样一种观点,反思现有法治及法制的弊端,探索法律可能发挥作用的方式,以警惕没有形式约束的实质的法。

法的形式与实质应当结合,如第一部分所言,这是法的本体论。以法的本体为视角,整体上加以衡量。它确定地属于法理学与法哲学,也确定的属于法学。它提醒我们不要有观察及考虑的片面与偏差。我猜想,形式主义是大家更容易犯的毛病;因为形式主义是官方的,我们更容易呆在形式层面不愿出来,这似乎是我们经常做的。

这种形式与实质的区分并不完美,它也有诸多缺陷。

就像上文所提及的,它是价值无涉的。这也注定了他无法承担决疑论的角色;它不能告诉我们门对错,甚至在发现“是什么”上也有很大缺陷,因为它需要借助已有的框架,命题以及其他学科的帮助完成“发现”的过程。

其次,它只是两个层面,而每个层面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形式的法中包含那些内容,是指的法中应该也确定的包含这些。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二者不对称的地方是必然的。只要设想一下法律真空就可以了。然而这个并不太要紧,因为二者相对独立;而且作为一种工具,事实上,我们通常只是关注那些对应明显的领域,虽然这不是个好习惯。

最后,如果给我更多时间,我会有更充分的准备来完成此文。然而知识如同生活,一刻也不能停止,我确实不知道下一秒有比我所掌握的知识更有价值的东西出现,我也无法保证确定得知,因此,也许让本文以现在的面貌问世,也许是不坏的安排,尽管免不了遗憾。

三相关概念

这些用作比较的概念没有特定的体系与顺序,仅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与本文所关涉的概念的易混淆性才被提出加以论述。

法律解释

法律需要被解释是因为法律要被使用。我们通过法律解释达到在抽象规定下适用于具体情境的明确制定;甚至我们可以说,法的适用就是法的解释。

解释的必要性还在于语词的模糊性及法律规定的不完美性——它或者漏掉了什么,或者过时了——这也就是法官造法的合法性。

法律解释(就官方解释而言)与形式法的关系表是,形式的法是解释的对象,而法律解释正由于形式法的存在而存在。

对于实质法而言,法律解释有时是达到实质法的手段。我们通过解释明确实质的法的目的,并加以运用。一个适用以达到实质法的手段,一个是解释的目的。

尤其不要忘了,形式的法与实质的法是两个相对自足的体系层面:相应,我们也可以讲形式的解释与实质的解释——只是在本文的体系下,而非通常意义上的法解释。

法的内容及其他

法的内容在人大版与高教版的内容中均指向社会关系,不同的是高教版言说还包括阶级本质。

可以发现,法的内容是与我所谓法的实质关系很近的一个概念。已如前述,实质的法是现实发生着法的作用的东西;而影响法发挥作用的因素当然也包括在内。社会关系作为产生法的“原料”是确定包含其中;而当其只是反映于文本中,与实际却并未有何作用时,便不再属于实质层面,而应归属形式。

在人教版法理学教材中还有“法的本质”(22)一语。

“马克思主义法律管得最主要特征是从‘国家——阶级关系——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链来理解法的本质。”

我想说,这种看法跟我的法的实质的看法是很相似的;不同之处在于,我所谓“法的实质”是形而下的,是要具体判断的,也是流变的,它并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高度;我只是在表述一种观察方法罢了。

而其他的法的本质,就我所理解而言,也的确是对法的深层解剖;而这种解剖就是我所谓“实质的法”所不具备的,也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因为从头到尾,我都只把它局限在观察方法的层面上。

它既看到现实中出现的利用利用通常意义上定性的弊端,也尊重这种现象;甚至它还主张趋理性看待这样的弊端,比如司法独立。在我看来,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

法的结构

法的结构若指称法律规范的结构,那么我可以说,它是不属于法的形式的——至少没有那么重要。这种用语言学对法条所作的分析以及相当小程度上法学的过滤,可以认为与我所谓法的形式没有多大关系。

法的结构若指称法律体系的结构,那它就是我所谓法律形式的一部分。严格说,其实也不是。而只是用以判断的对象,即判断这一体系是否属于法的形式;不过结果却必定指向肯定,因为通常意义上法律体系必是官方成文法。因此要么它与实质的法相一致,要么与实质的法不相一致;而不论哪种情形,都可以归诸法的形式。

法的实效

“法的实效一般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定法在社会生活中被执行,适用,遵守的实际情况,即法的实际有效性。”(23)

法的实效是指法所实际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

关于法的效力,有学者将其分类为

“‘法律效力’(应然效力):法应当有效,因为法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实施。

‘现实效力’(实然效力):如果法得到真正遵守,那么它就真正存在。

‘道德效力’(认可效力或确信效力,接受):它表明了遵守法律的道德基础。如果法律规范是出于法律确信而被人们自愿遵守,那么它就具有道德效

力。”(24)

这些对于法德效力或实效的说明,均是就法的发挥作而言;而且是相当深刻和准确的;可是它们与我所谓“法的形式”还是有所差别。

附带提一下,在中国知网的收录范围内,有着同样以“法的形式与实质”为题的论文一篇;由中国政法大学的张真理博士所作。我初看大为惊愕乃至泄气,以为自己的努力在得到别人人认可上没希望了;然而仔细阅读他海量论述的前半部分,我发现我们的看法也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和上处的不一致时同样的。

这个不同在于,我们出发点,法学与社会学;观察的方式,观察的角度乃至观察的对象都是有相当大的不同的。

具体说来,葛洪义先生“法的实质”(25)是明确,对象就是限定在“法”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以权利和一位为内容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效力程度及范围。魏都士教授的实然效力也是如此。它们都是正统的,正确的,严格意义上的法理学的法的实效。而我所谓法

的实效,套用拉德布鲁赫的一句话(26),却是“并非因为法是法,所以它才

是有效的;毋宁因为它是有效的,所以它才是法。”这个才是我观察的角度——它是不限于法的。

法所应予调整的范畴事实上却没有发挥作用;这势必会产生法秩序的真空,通常所谓的“无秩序状态”还是依据一定秩序的(27),哪怕这是一种道德上

应极度否定的秩序;这种秩序事实上就取代了通常所谓“法”的地位。二者相互衔接,共同调控着人们的行为——不言自明。

把这样“实质的法”纳入法学考虑范围,不是为了要赋予它们合法性,而是为了确定地指出问题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是否可以解决以及怎样解决。

是的,这种“实质的法”的认定是个危险的方法。我没有忘记也不敢忘记,纯粹黑格尔法学以及分析实证法学的价值取向错误与值取向盲目所带来的纳粹浩劫;也没有忘记法律虚无主义在三十年前中国如何横行肆虐;因此,我郑重提醒:我所谓“法的形式与实质”是价值无涉的;任何形式与实质的区分而得出应该肯定非正统规则与否定正统规则的结论都是本文所不主张的。本文只是用“有效性”这一工具去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究竟有着怎么样的规则并试图把它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我来即新康德主义的基本点:从“是”不能推导出“应该是”,从“实然”不能推导出“应然”。

这也不是说,我们不应当继续前进;我们应该在粪便的基础上去做出价值决断;在法学范围内决定国家力量的配置与发挥作用的方式——这些都是值得尝试,也是本文没有涉及的。

四,结语

这篇论文是我课余时间完成的;因而我会在间歇时反思我写下的和将要写的东西。我越思考,越发现他的浓重的社会学性格及气味。也就是说,它是社会学基础而非法学基础的。这也许是个坏消息;但也许这也是一种法学自身的反观与反思。

行文即将结束,我知道什么都没有改变;然而头脑中有这样的意识,就是莫大的财富。

高铭暄先生曾经说过“形法学的探究没有禁地”。我想说的是,看到法律的真实状况及其生存环境,使得法律以能促进最大多数人最大福利的方式运作,对于法律人而言,责无旁贷。

——————————————————————————————————————————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2)朱景文等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至第28页;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当然此书认为法的内容还包括发的阶级本质。

(3)只是指整体或部分的形式,而非指入微的汉字,语词及其本身含义,因为

这是语言学或者语义学的内容。

(4)《立法法》第二章第二节第十二条至第二十三条

(5)《立法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

(6)《立法法》第三十九条

(7)参见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文即可

(8)《关于司法公正的理论与实践》,肖扬,载于《法律适用》,2004年11月刊,总第224期

(9)参见《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

(10)参见许崇德等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11)作为我十分敬佩的一位学者,韦伯对我的影响不言而喻;我并没有拜读

全部他的著作;然而就我的理解所言,韦伯的“实质”仍然相对静态,详细不同见后文

(12)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13)这是必然的:抽象的法命题或法原则是我们的思维产物,我们又用它们

作为探索工具是,必然就会受到既有工具的限制;马克思的辩证法可以很好的从形式说明这个问题,而实质上,我们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

(14)此处,韦伯市再次阐明思维加工“法命题”及运用“法命题”的方法;

一是单个判断,个别处理;二是类推。相思情形相似处理。方法已产生了工具,方法二是工具的运用

(15)我不厌其烦如此完整地抄录,实在是因为,韦伯在以下一点上是与本文的目的完全一致的:法的建构是来源是生活,而且是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16)马克思.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韦伯作品集.法律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至第27页

(17)转引自《法哲学》,拉德布鲁赫著,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8)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本文在同等意义上使用“感知”“知觉”;而且且不去讨论感知之外是否有存在的问题

(19)爱因斯坦著,杨润殷译,胡刚复校,《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20)伯兰特.罗素著,苑莉君译,《逻辑与知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7页至第68页

(21)转引自《法理学》,魏都士著,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2)《法理学》,同上注,第31页

(23)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24)魏都士著,丁晓春,吴越译,《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25)张文显主编,《法理学》,而此处执笔为葛洪义

(26)原话是“绝对不是‘对人民有利的东西’都是法,而是说,凡属法的东西,最终都是对人民有利的。”参见《法律智慧警句集》,拉德布鲁赫著,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7)我是说,混乱持续中也终会趋于稳定的这一非法学意义上的秩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应用研究

[摘要] 如今,会计准则和制度尚不完善,经常出现真实性和合法性相悖的事例。仅仅根据表面情况做出合法的判断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合法的处理并没有达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目的。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正是用于规范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该原则产生以及适用的原因主要有真实性和合法性差异的存在,会计准则及标准中难以消除的界线规定,特殊事项的客观存在。目前,该原则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融资租赁的处理,委托代销方面的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方面的核算,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关联方交易的处理以及独立审计,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等多个方面。本文的重点就在于归纳总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真实性;合法性;会计确认

目录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概述 (1) (一)含义 (1)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产生的原因分析 (1) 1.真实性和合法性差异的存在 (1) 2.会计准则及标准中难以消除的界限规定 (2) 3.特殊事项的客观存在 (2)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2)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补充 (2)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一贯性原则的补充 (2)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相辅相承 (3)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3) (一)资产的定义与内涵方面 (3)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记录 (3) (三)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3) (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用 (4) (五)收入的确认原则 (4) (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确认 (4) (七)合并主体和合并范围的确定 (4) (八)有关资产项目的处理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5)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完善 (5) (一)相关准则的改进建议 (5) (二)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6) (三)提高职业判断水平 (6) (四)建立会计信息检查制度 (6) 参考文献 (8)

第03讲_法的形式、法的分类、法律责任(1)

【提示】效力层级:(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2)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本行政区域内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2.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的形式,但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3.新法优于旧法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的形式,但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4.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 (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2)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3)同一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5.同一位阶的法规定不一致 (1)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2)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3)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小结】

【例题1·判断题】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都是法律。()(2018年)【答案】× 【解析】国务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属于“行政法规。 【例题2·单选题】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2017年) 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答案】A 【解析】(1)选项BD:属于法律;其中选项B属于基本法律,选项D属于非基本法律。(2)选项C:属于部门规章。 【例题3·单选题】下列法的形式中,效力等级最低的是()。(2017年) A.宪法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法律 【答案】B 【解析】法的效力等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2]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二)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中国青年研究》(1999,2)[3]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对象是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如果你涉及到诉讼,你对法律的公正裁决”表示有信心的占35.1%,而58.1%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有6.8%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回答“不太平等”的占第一位为79.7%,“不平等”的占第二位12.8%,认为“平等”的占9.5%。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三)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时至今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4]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的17%。我们知道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现在知道了,自己

如何增强法律意识

如何增强法律意识 如何增强法律意识?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我们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这种反应和体验是积极的,能动的. 近年来学生犯罪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有沉迷于网络游戏,模拟网络杀人游戏杀人的;还有因为打牌而把舍友都杀了的马加爵;将硫酸泼向熊猫的清华学生刘洋……这许许多多的学生犯罪案例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的同时,也不得不使我们反思,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去提高我们学生的法律意识,避免走入歧途?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不得不反驳一些学校的教学方式,法律课上内容单调,课堂过于单板,老师授课的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法律课的课时相对来说也比较少,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很精湛的学到一些有用的法律知识是很不现实的。这就是现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学习法律知识兴趣不大的一大原因。 如何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我提出我个人的几个观点: 首先,高校要重视对学生法律课的讲授,增加学时,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目前我国高校法律课程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授课课时

少,造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任务授课时匆忙仓促,讲解不透彻。教师不能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了事,要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社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基于学校法律课的枯燥无味,我们很有必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也就是说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身边发生的法律时事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理论联系了实际,在课堂上让学生就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请办案人员进行课堂讲法,举办一些法律专题的知识讲座。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办案,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等等。其实,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是有很多选择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学校要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创造氛围,为学生提高法律意识提供更多的机会。学校要尽量多地举办一些法律专题的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将娱乐和学习相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些趣味性较浓的活动,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 第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违法犯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知识的缺失,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成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面临着学习、恋爱和就业等众多的心理压力,一旦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就会越过法律的束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签订合同应注意的法律责任

签订合同应注意的法律责任 ?合同的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 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 1书面形式 (1)?概念: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 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 容的形式。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口头形式 3. 其它形式 .合同的内容 第十二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品质;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三.合同订立的方式 (一).要约 (1).概念: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 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A内容具体确定; B.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2).要约生效,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二).承诺 (1).概念: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 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3).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4).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

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 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 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三)?合同的成立 1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时合同成立。 2.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 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3. 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采用资料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 的,按照其约定。 4.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 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 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 成立。 6. 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 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四.合同的无效、撤销、变更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3、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 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4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 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 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校园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系列事件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本文拟从各个角度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点。 【关键词】校园犯罪;法律意识;现状;特点 近日,复旦大学室友投毒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校在读研究生黄洋因生活琐事与室友关系不和,遭到心存不满的室友投毒,致不幸身亡。 从“复旦大学投毒案”,到“南航学生被室友刺死”事件,再到“江苏高校刺伤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校园杀人案”等等,接连发生的同窗相残事件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并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法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人们的法律意识的状况也随之变化并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且各方面都较为突出的社会群体,其法律意识在社会其它成员中所起的导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究竟如何?应如何客观地去评价它们?本文拟从各个角度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点。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 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感知、理解、心理体验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从内容上看,法律意识包括人们对法的根本理论的看法,对法的要求和态度,对现行法的理解和衡量,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从表现形态上看,法律意识既可表现为系统的思想、学说,也可表现为零散的看法、观点,既可是内在的,也可是外在的;法律意识作为人们思想意识的组成部分,直接指导和制约着人们现实的行为,对人们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法律意识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和外延,意识本身又是一个高度内化的结晶,要想精确地概括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并非易事,这里只作大致的描绘。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特点 (一)从对法制现状的认识和态度上看:有完美的政治理想,但对现实的法治社会的建成信心不足。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赞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大学生的思想能随时代的潮流而变化,他们能够直观敏捷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状况,是社会上最敏感的群体。大学生凭借他们敏锐的思

(法律法规课件)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帮助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2、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 3、了解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教学内容】 1、正确认识学法、知法与护法; 2、理解和区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法律及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2、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观念 3、社会主义法律的思维方式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此做出了明文规定,将“依法治国”的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所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它由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二)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两个部分。 (三)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规律规范的总称。 (五)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六)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摘要 由于会计标准日趋国际化,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业务越来越复杂,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就要求把实质原则会计实务正确的应用到企业会计实践中。 本文将针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这一问 题进行讨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概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原则在该物质的缺陷,建议在形成正确的应用物质的原则。其中,本文将重点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三个方面。在会计确认主要归纳了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收入;主要分布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的成本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报告主要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会计报表,每股收益来自三个方面。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形成原理和缺点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通过本文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掌握交易和事件的性质,会计活动进行测试贸易创新和时代的变化,真正的、永恒的新鲜活力。 关键字会计实务;会计实质;会计形式;应用ABSTRACT

Becaus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organization form and business of enterpris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the uncertainty of accounting objects is increasing. This requires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tive taxation, accounting practice to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in accounting practice.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overview about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in the accounting practi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defects in the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matter suggest correct principles. Among them,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in accounting practice, mainly reflected in accounting recognition, accounting

经济法法律责任承担形式

经济法法律责任承担形式 一、我国现行的法律责任体系(一)法律责任概述1.“责任”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双重含义:一是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失。前者表示积极方面,具有肯定性;后者则表示消极方面,具有否定性。两者也是相互联系的。哈特认为,责任至少应当包括:(1)角色责任;(2)因果责任;(3)应负责任;(4)能力责任。也就是说,责任范围是很大的。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这种传统的法律责任概念只强调了责任的消极后果,使得“有限责任”、“证明责任”和责任制之“责任”等概念无法解释。经济法学者却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提出要考虑责任的积极功能,扩张责任的含义,如:有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的含义包括:角色责任、能力责任、公共责任、财产责任、组织责任、道德责任。2.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法律责任的特点在于:(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3.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1)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2)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3)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4)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理解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其运用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和重要性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实质重于法律表现形式。“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即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能仅仅以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和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的补充,是起修正性质的一般原则。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就是这一原则出台的背景。根据职业判断,注重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实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 1、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影响。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交往加深,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扩大,国际会计准则将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我国要加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2.企业组织形式和业务的复杂化因素。首先,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形式多样化发展,对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等新兴市场逐步发展,一些新的业务如投资、兼并、融资的出现,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要求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之间进行选择。会计人员可以按照交易性质、实质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处理。 3、原有准则、制度存在缺陷。在我国市场经济刚起步阶段所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有较大的局限性,会计准则体系也不完善。原有制度所规定的某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已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需要,导致企业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缺乏可靠性。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则确认为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

农民法律意识现状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姓名:张丽 学号:20110908708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报告 一、前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提升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水平。中国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7.2亿,在某种意义上说农民法律意识水平决定着中国法制化的进程。自八六年我国进行普法宣传以来,法律已经深入基层,走进并影响着农民的生活,促进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农村的法制建设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遗憾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普法宣传工作,目前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和农民法律意识都处于低水平。如何提升农民法律意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深入本村,就当地农村普法教育以及农民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二、社会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传统的习惯根深蒂固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以及联系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大量案件,都可了解到不少人的脑子里的法律意识仍是空白的,即使自己或家人受到了严重侵害,也不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不去报案;也有一些像有经济往来的行为,如借款不写借条,总以为大家是熟人,是朋友,不会出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又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的保护;更有甚者,一些村委会的干部的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公然出面去解决本村发生的刑事案件,以私了的方式解决,使得触犯刑法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人们普遍有一种耻讼、贱讼观念。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极“左”思想的影响,使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相交织的状况,特别是存在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仍习惯于按传统观念参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身权益、甚至给“权大于法”以相当程度的认可,视法为维护道德的武器,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言出法随”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存在,给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律观念的动摇成为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还是积极的。在对现行法律的要求上,他们通过生活实践和普法教育的开展,逐步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性质、目的和作用,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现行法律评价上,尽管多数人的评价是感性的,但他们一般都能肯定法律的价值,而且也能够应用相关法律去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上述积极态度相反,由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又对现行法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表现在他们对相当一部分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宁愿依赖政策或某些行政职能部门,因而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去了解、咨询法律,从而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赋予给他们的检举、控告权利,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明哲保身,不引火烧身,更有甚者,即使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违法之举,他们也不去检举、控告,有的采取“私了”办法解决,求得“消除”后顾之忧,从这方面讲,普法工作还任重道远。 (三)妇女的法律意识更为淡薄,一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在广大农村,应该特别是在偏远的山村里,多数的妇女经济上还不能够独立,走不出家庭的圈子,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家庭暴力也时有发生,妇女受歧视、受虐待、受摧残的事

《安全生产法》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所采用的强制当事人依法办事的法律措施。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各类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法律义务,保障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的执法机关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追究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法律制裁。 一: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形式 追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形式有3种,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中,《安全生产法》采用的法律责任形式最全,设定的处罚种类最多,实施处罚的力度最大。 《安全生产法》针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设定的行政处罚,共有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止建设,停止使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证照,行政拘留,关闭等11种,这在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设定行政处罚和种类中是最多的。《安全生产法》是我国众多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中首先设定民事责任的法律。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为了制裁那些严重的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分子,《安全生产法》设定了刑事责任。 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是指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享有安全生产权利,负有安全生产义务和承担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和公民,责任主体主要包括4种。 1.有关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领导人,负责人。 2.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有关主管人员。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 4.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人员。 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亦称行政执法主体,是指法律,法规授权履行法律实施职权和负责追究有关法律责任的国家行政机关。鉴于《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领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一)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之一,对会计核算行为予以规范。本文拟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作以下探讨。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无处不在(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固定资产确认中的运用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承租期内,虽然其所有权在法律形式上仍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承租方因拥有该项资产可获得经济利益,相应地也承担了有关的风险,其经济利益实质上属于承租方。因此,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果租赁期满租赁资产归承租方所有或承租方有廉价购买权,且在租赁时可以判定其行使购买权,在此类情况下,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理应作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核算。2.自建固定资产。自建固定资产包括企业自行建造的房屋、建筑物、各种设施以及大型机器设备的安装工程等。自建固定资产应从何时起计提折旧,其长期借款利息何时停止资本化,何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等的核算,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以前是根据形式上的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为标准。《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是否“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是对自建固定资产进行以上核算的关键所在,这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二)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使无形资产的确认变为“有形”无形资产确认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入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①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根据这两条标准,企业自创的非专利技术、自创的商誉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然而,经济发展的现实对这一看法产生了冲击。自创商誉是过去若干交易的综合结果,是企业经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并加以维护发展的,为企业实际所拥有和控制的超额经济利益,因而它同外购商誉一样,都符合资产的定义。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就应当加以确认。同时,非专利技术以及由企业自创的生产上的秘密诀窍,虽然未经公开注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但由于它能给企业带来超过正常利润的效益,因而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并进行会计核算。二、确认损益时同样需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取决于交易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商品销售收入只有在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这些条件强调,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从实质上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与报酬是否已转移,而不再是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已经发出;强调企业实质上的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企业,而不再注重形式上是否已经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如收入确认的条件之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判断一项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给购货方,需要关注每项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大多数的零售交易都是在商品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以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才随之转移;相反的情形是,商品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以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随之转移。(二)售后回购、售后租回实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并不能确认为收入售后回购是指企业将某项资产出售给其他单位,在出售方已经收到了价款,并且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的同时,签订书面或口头协议,约定在将来的特定时期,以特定价格无条件将货物购回(事实上这也是购货方购买货物的前提)。在货物购回之前,从法律形式上讲,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了购货方。但从经济实质上讲,由于补充协议规定了出售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必须购回所出售的商品,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货方,出售方实质上仍然要承担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而且,出售商品时往往会出现售价高出商品实际价值的情况,若将其确认为收入将导致企业利润虚增。因此,虽然该项交易

论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讲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近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守法与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一、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和公民自觉遵纪守法、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第一,法律意识在完善立法工作,促进有法可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依法办事的前提是有法可以,没有法,或者法残缺不全,那么依法办事就无从谈起。第二,法律意识在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常言说得好“已不正,不能正人”、“打铁先要自身硬”,执法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会表现出执法素质差,执法水平低,就会造成执法不公、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现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法律也无济于事。法律意识是国家司法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法律,准确、及时适用法律的必要因素。司法人员在办案中,如果是不知法、不懂法或者对法律作出歪曲理解,那么势必会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司法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第三,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律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要求。因此,公民能否自觉守法,做到依法办事,在很大程度上,与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当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时,他们就能认识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禁令都是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联的,就能做到自觉守法,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就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否则,则相反。第四,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在实现依法治国、严格依法办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实现依法治国,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正确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见诸于报端的一些中高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把党和人民赋予给他们的权力,当做自己贪污、腐败的专用工具,视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利益而不顾,挺而走险,最终走上不归之路,他们带给自己身边的班子成员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共同犯罪与集体犯罪,在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往往起到了主要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法大于权,而不是权大于法。第五,从法律的监督角度来看,依法治国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这个体系应包括人民群众的监督,而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力的真正实现,来源于他们良好的法律意识,否则,这种监督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二、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顺利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从行政与司法来看,能否实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决于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如果没有他们相应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工作就难以进行。从守法与护法的角度看,公民能否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取决于公民的法律意识。我国的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整体水平还不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它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总之,认识必须到位,行动必须自觉,工作必须一贯坚持,才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收稿日期]2004-01-12 [作者简介]陈 静(1972-),女,黑龙江五常人,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理论研究。 [财务与会计]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陈 静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 要]所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以它们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本文在简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涵义及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财务会计实务,详述了该原则在会计确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会计确认;会计实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12(2004)03-0060-03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to the Practices in Accounting C HEN J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Abs tract:Subs 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requires enterpris es should not be basis of legal form but of ec onomic s ubs tance of ex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ac -counting calculation .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brief account of the connotation of 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and i ts background information,and in co mbi nati on wi th prac tices i n financial accounti ng in our country,thoroughly discusses the wide applications of the pri nciple to accounti ng confirmation and other aspec ts. K ey words:subs tance over form;accounting confirmation;accounti ng practice 我们知道,会计原则必须应用于实践。而实施这些原则时,会计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为了帮助会计人员解决这些具体困难,会计又采用了一些惯例,对那些基本会计准则进行适当修正(这些惯例也就称为修正性惯例),以使会计处理不必太拘泥于形式,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某种意义上,会计在应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同时,也就应用了修正性惯例。所以修正性惯例也是基本会计准则的一部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就是一个典型的修正性惯例。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 根据 国际会计准则 解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指,如果资料要想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因为交易或其他事项的实质,与它们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的明显外表并不总是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 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经济和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简言之,当某一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发生冲突时,会计强调经济实质。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尽管到目前为止,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还没有谨慎性、重要性原则那样在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 中提到理论高度,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广泛应用。 1 长期投资核算。企业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投资比例是确定采用 60 2004年第3期总第76期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 OMMERCE No.3,2004Serial No.7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