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缘政治对俄罗斯外交的影响

地缘政治对俄罗斯外交的影响

地缘政治对俄罗斯外交的影响
地缘政治对俄罗斯外交的影响

地缘特点对俄罗斯外交传统的影响

杜正艾

2012-9-6 11:00:43来源:《外交学院学报》(京)2005年01期作者简介:杜正艾,国家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北京100089)

内容提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缘因素对一个国家外交战略的影响有所减弱,但是,它作为国家构成中最稳定、最恒久的因素,对一个国家的外交传统仍然有重大影响。由于俄罗斯地跨欧亚,俄罗斯外交的弹性大,外交周旋的空间大。俄罗斯邻国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邻国外交的复杂性,对不同实力、不同民族、宗教的邻国,采取不同的外交方略。地缘上的内海型陆海国家特性,使俄罗斯外交始终把谋取和维护出海口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俄罗斯外交地缘政治内海型陆海国

一个国家的地缘特征虽然由于人类活动的推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影响外交传统的各个因素中它仍旧是最稳定的因素[1](P160)。拿破仑曾指出,了解一个国家的地理就懂得了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俄罗斯最著名的思想家别尔嘉耶夫也指出:“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的历史运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包含着历史之所有的哲学,它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时代,并确定着各个时代的特征,它同时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的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的事实。”[2](P214)我国著名的军事战略问题研究专家李际均将军也指出:“地缘关系不仅在任何时候都会对一个国家的现行战略产生影响,而且会使其战略思想在地缘关系方面带有某种传统

性,甚至表现出模式化的地缘特征。”[3](P141)这表明,研究地缘特征特别是地缘战略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外交传统具有特殊意义。

地缘战略特点在这里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地理位置、幅员、形状等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上的特征,它对一个国家制定政治、军事战略、国防和外交政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影响一个国家外交传统最恒久的因素。一个国家是同强国接壤,还是与弱国相邻?它主要是陆上大国,还是海上大国,或者兼而有之?它是否能将其全部力量集中投入到一条战线?是不是需要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所有这些都会对一个国家外交战略产生深刻影响,仍然是规定民族国家对外政策优先目标的出发点。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缘战略特征十分鲜明,地缘战略特点对俄外交传统的影响也非常大。总体上看,俄罗斯地缘战略具有以下特点,并对俄罗斯外交传统产生了如下影响:

一、地跨欧亚,幅员广、纵深长与俄罗斯外交的弹性

俄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瓦?奥?克柳切夫斯基曾经指出:“移民和国土的开拓是我国历史中的主要事情,所有其余的事情都和它们有或近或远的关系。”[4](P26)从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前后370年,通过不断向四周扩张,使沙皇俄国从一个地处东欧一隅的莫斯科公国,扩展为一个地跨欧亚两洲、面积最庞大的帝国。到苏联时,它西邻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与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朝鲜接壤,西和西南濒波罗的海和黑海,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及太平洋西北部部分水域。东西长1万公里,南北宽约5000公里。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5%。

美国著名学者汉斯?J?摩根索曾指出:“领土广阔是巨大力量的永久源泉。”[5](P153)这一点对外交也不例外。从外交的视野分析,领土面积的大小不仅意味着一国外交可以借助的资源的多寡,而且还决定着一国外交所依托的空间的大小。领土的大小对外交的弹性、手段、重心可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一国的领土面积越大,其外交的弹性就越大,其外交可以运用的手段、可以依托的资源力也越多,其外交重心的调整也更容易。反之,一国的领土面积越小,其外交的弹性就越小,其可运用的手段、可赖以依托的资源力就越小,其外交重心调整的空间也越少。

国土形状对一国外交的影响是恒久的。从国土形状上看,主要可以分为巨大均衡板块型、狭长型和零散型三种不同类型。不同国土形状使外交会有不同的特征。巨大均衡板块型,指国土幅员辽阔、浑然一体、相对规则的板块形状。这类国家,国土分布均衡,战略纵深长,外交回旋余地大,其外交的重点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狭长型,是指国土狭窄细长的国家,这种类型的国家一般有三种类型: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型”;中间粗、两头细的“棒槌型”和上下一般粗的“直板型”。不管是“哑铃型”、“棒槌型”还是“直板型”,都有周旋空间狭小、其“蜂腰”部位极易被分割的弱点,因此,其在军事上周旋的空间很小,大大压缩了其外交的弹性。零散型,是指国土形状支离破碎,极不易整合的国家,这种国家一般战略力量分散,极易被分解,其外交工作的重点主要是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完整,在外交战略方向的选择上主要是面向强邻,避免强邻夺取其领土。

无疑,俄罗斯是一个典型的巨大均衡板块型国家,其外交具有典型特征。这突出表现在:

1.外交周旋的空间大。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阔的地理空间使俄罗斯的战略周旋空间加大。当俄罗斯遭受强敌攻击时,俄罗斯可以利用其幅员广、纵深长的优势,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步稳住阵脚,为外交运作赢得时间。别尔嘉耶夫曾经指出:“俄罗斯无边的空间…也保护了俄罗斯人,给了他们以安全……辽阔、深邃、巨大的俄罗斯大地,总能解救俄罗斯人,帮他摆脱困境。”[6](P56-57)在拿破仑战争和苏德战争时,俄罗斯能逐步摆脱困境、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有俄罗斯军民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因素外,幅员广是俄罗斯得以生存下来,并最终通过军事、外交手段达到战胜敌人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汉斯?J?摩根索所说的:“只要征服俄国的目标制订有误并倾向于毫无限度,那么,对俄国领土的征服就会成为征服者的包袱而不是资产。不是征服者在吞并领土并从中获取力量,而是领土在吞噬着征服者,削弱他的力量。”[5](P154)二是俄罗斯可以借助地缘上的优势,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巧妙周旋,谋取利益。当俄罗斯在西线受到挤压时,可以在东方或南方谋取利益;而当俄罗斯在东方遭到攻击时,俄罗斯可以在南方、西方谋求利益;当俄罗斯在南线遭到阻击时,它可以在东方、西方谋求利益。

2.外交政策转换的概率大,外交运作的重心变化多。由于俄罗斯地域广阔,俄罗斯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东、南、西三个不同方向,适时改变外交重点,变主要方向为次要方向或变次要方向为主要方向。比如,1696年彼得一世夺取亚速夫要塞后,彼得一世认为,俄国应进一步夺取刻赤海峡,打通进入黑海之路。但是,由于土耳其军事力量仍然较强,反土同盟也因欧洲列强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趋于瓦解,相比之下,波罗的海方向的形势对俄国相对有利。在此

情况下,彼得适时调整了外交工作重点,将原来的巩固、扩大反土联盟,为夺取黑海出海口服务的外交路线,转为扩大反瑞典同盟,为解决波罗的海出海口服务。外交工作重点的转移收到了巨大效果。

俄罗斯广阔的幅员把与俄罗斯相邻的国家基本上分为东、西、南三大块。从俄罗斯历史发展看,在波罗的海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西部方向是俄罗斯外交工作的重点,在这一方向,俄外交围绕夺取波罗的海这一国家大战略,积极进取,纵横捭阖,努力为解决波罗的海问题创造条件。随着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取得、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和俄罗斯西部边界的基本确立,俄罗斯外交在西部方向基本放弃了过去积极进取的外交战略方针,转而采取维持现状的守势外交政策。波罗的海出海口问题解决之前,南部方向是次要方向,它不是俄罗斯外交的重心,在这一方向,俄罗斯外交的主要方针是稳定并策应西部方向,配合解决波罗的海问题。波罗的海问题解决后,奥斯曼帝国日益衰落,俄罗斯对外战略的重心转向南方,即把夺取和维护黑海出海口,作为其外交工作重点,而在西部方向则采取守势政策。随着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问题的解决、俄罗斯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俄罗斯外交工作的重点转向欧洲,目的是夺取欧洲霸权。1856年,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开始战略收缩,将重点由夺取欧洲霸权,转向维持在土耳其海峡和巴尔干半岛的优势地位。在这一政策进展不大的情况下,俄罗斯一度转向中亚和远东,与帝国主义展开争夺。但是,从历史上看,西部、南部才是俄罗斯外交运作的重点。因为,在沙皇俄国时代,西部是俄国的安全所系,而南部则往往是俄国的传统、威望以及激情之所在。沙皇俄国外交重心只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短短几年里,曾转向过远东,转向过亚洲。东方在俄国外交战略格局中只是居于次要地位。正如美国历史学家赫坦巴哈所说的,“只是在西方的时机容许时他们才注意到它。”[7](P36)沙俄外交的这一特点,即使是到了苏联时期

也没有大的变化。欧洲始终是苏联外交斗争的主要舞台,是苏联外交工作的重点,即使是在中苏关系密切或对立时也是如此。

二、邻国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俄罗斯外交的复杂性

不同的邻国构成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和策略,使其外交战略和策略具有不同的特点。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就指出:“地理因素不仅包括一个国家的气候、原料、农业生产力、可以利用的商路等因素,尽管这些因素对一国的全面繁荣强盛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指每个国家在这些多边战争中所处的战略位置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某一特定国家能否将其全部力量集中投入到一条战线,还是不得不在几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它是同弱小国家接壤呢?还是同强国接壤?”[8](P102)因此,邻国的构成对一国外交策略的选择影响是巨大的,对多邻国的俄罗斯来说更是如此。

1.处理与邻国的关系在俄罗斯外交中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随着俄罗斯的不断向外扩张,俄罗斯从一个偏居东欧一隅的国家扩张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帝国,其邻国数量不断增加,最多时有20多个,到苏联时期为16个,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参见表1)。与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几个国家相比,除中国的邻国数量与之相仿外,加拿大只有美国一个邻国,美国也只有加拿大、墨西哥两个邻国。这决定了处理与邻国的关系在美、加外交中所占份量相对较轻。俄罗斯则相反,地缘上的多邻国决定了处理与邻国关系的突出地位,能否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俄罗斯外交的成败得失,直接影响到俄罗斯外交的大局。

表1俄罗斯不同时期主要邻国一览表

1700年前瑞典王国、波兰共和国、奥斯曼帝国、中亚各国、中国1815年挪威和瑞典王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奥斯曼帝国、中亚各国、中国、日本

1871年瑞典、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阿富汗、中国、日本

1914年瑞典、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阿富汗、中国、日本

1939年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朝鲜、日本

2.对不同实力、不同民族宗教的邻国采取不同的外交方略。

俄罗斯不仅邻国多,而且邻国的成分也格外复杂。首先,强国、弱国交替。在俄罗斯的邻国中,历史上,既有瑞典、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中国等强国,也有波兰、中亚等弱国;既有不断崛起的德意志帝国、日本,也有实力不断削弱的瑞典、波兰、奥斯曼帝国、中国满清政府等。这就要求俄罗斯在制订其外交政策时必须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各国实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其邻国外交方略。其次,民族、宗教具有多元性。曾经与俄罗斯毗邻的国家中,占主体地位的民族就有约20个,主要有瑞典人、芬兰人、波兰人、德意志人、斯拉夫人、土耳其人、波斯人、阿塞拜疆人、普什图人、土库曼人、乌兹别克斯坦人、哈萨克人、蒙古人、汉族、朝鲜族等。就宗教而言,有基督教中的各个不同教派、

有伊斯兰教,还有佛教等。而俄罗斯帝国的边疆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民族、宗教和文化大多与毗邻的国家相同或相近,因此,俄罗斯帝国的边疆与周边邻国没有明确的种族、文化和宗教界限,具有很大的同一性,这对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俄罗斯边疆的稳定与否与相邻国家的稳定与否密切相关,能否处理好与不同实力、不同民族宗教的邻国的关系,不仅对俄罗斯外部环境好坏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对俄罗斯内部的稳定与否影响深刻。

总体上看,与邻国在民族、宗教和文化上的这种特殊关系,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双重的。当俄罗斯势力强大、邻国弱小时,它可以利用其与邻国在种族、宗教和文化上的同一性,以种族、宗教等为幌子,向周边推进。恩格斯就曾指出:在18世纪,与俄罗斯相邻的“全都是这样一些国家:它们或者表面上或者实际上已趋于衰落,濒于崩溃,因此成为真正的侵略对象。”[9](P19)比如俄罗斯北部的瑞典、西部的波兰、南部的奥斯曼帝国。反之,当俄罗斯实力削弱时,与邻国在种族、宗教和文化上的同一性就会变成可渗透性,成为俄罗斯分裂的巨大隐患,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俄国内战和苏联解体上表现就非常明显。也正因为如此,俄国的国土越向外扩张其边界的可渗透性越大,其不安全感越强。对安全的担忧越大,其对外扩张的欲望也越强,这样,如何保障本身的安全成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同时,这种同一性和可渗透性,还使俄罗斯的民族政策会直接影响到其与邻国的关系,因此,如何让内政外交密切结合、相互协调,也成为俄罗斯外交的重要课题和实现俄罗斯边疆稳定的重要环节。

3.避免两线或多线作战在俄罗斯外交中占有突出位置。

位于欧亚大陆中央的俄罗斯,东、西、南三面都有强邻。强邻多,加上俄罗

斯的许多边疆地区与周边邻国在种族、宗教和文化上没有明确界限,具有可渗透的特点,使俄罗斯安全极易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俄罗斯统治者总是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扩张,扩大其防御纵深,消除这种可渗透性。结果,对邻国的掠夺和避免被邻国夺回已占领土,成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俄罗斯历史上,曾与邻国发生过数百次规模不等的战争。在东部,蒙古帝国曾将古罗斯踏在铁蹄下,日本曾多次与俄罗斯交手;在西部,瑞典、法国、德国、波兰等曾攻至俄罗斯的心脏地带,扫荡过俄罗斯的半边江山。在南部,土耳其与俄罗斯发生过多次战争。因此,俄罗斯对其邻国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安全问题在俄罗斯国家战略中占突出地位。俄罗斯在维护自身安全时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一是扩张性的政策。采取扩张性的对外政策,一般是在俄罗斯强大时所采取的政策。其目的是通过将本国的领土不断地向外扩张,建立缓冲区,扩大防御纵深来达到安全目的。“从莫斯科作为一个摆脱蒙古霸主统治的独立的政治单位出现的时候起,它的统治者就用领土扩张的手法作为一种防御的手段。”二是防御性的政策。当俄罗斯国力相对较弱时,一般采取这一政策。其目的是通过灵活的外交政策,避免与邻国特别是与强邻发生冲突。但不管是实施扩张性政策,还是防御性政策,避免两线或多线受敌始终是俄罗斯外交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当两线都是强敌时更是如此。恩格斯指出:“俄国外交总是尽力设法避免战争,只是把它当作万不得已的手段,并且只是在绝对有利的条件下才进行战争。”[9](P19)

在早期的征战中,俄罗斯对瑞典的战争通常是在与土耳其的关系缓和时,与土耳其的战争则是在西线太平无事时,而且常常是欧洲各国正忙于其他事务的时候进行的。彼得一世时,北线有瑞典,南线有土耳其。为了远征亚速夫,俄国的战前外交主要是围绕孤立土耳其,在西线与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建立反土同盟,

采取的是稳西打南的策略。北方战争中,彼得一世为孤立瑞典,在西线与波兰-萨克森、丹麦、普鲁士建立反瑞联盟的同时,在南线,即改变与土耳其长期为敌的状况,签定和约,采取的是稳南击西的策略。叶卡特琳娜二世时,虽然由于俄的实力增强,传统的强敌瑞典、土耳其进一步削弱,俄有了进行两线作战的一定实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俄也十分注意通过外交手段来避免两线或多线作战。在第一次对土战争中,俄通过与普鲁士结盟,拉拢英国,与丹麦订约,牵制了强敌瑞典,保证了西线的稳定。在第二次对土战争中,俄罗斯外交当局也把稳住并加强西线作为外交工作的重点,围绕稳住西线,牵制传统敌人瑞典开展了一系列外交行动:利用英法矛盾和法国经济困难,与法国签订商约,诱使法国在土耳其问题上放弃反俄立场;与奥地利签定军事同盟条约,并通过挑拨奥普关系,以奥制普;利用丹瑞矛盾,拉拢丹麦,以丹制普。虽然,俄外交最终未能达到阻止瑞典出兵的目的,但是由于没有国家随瑞典对抗俄罗斯,已经大大削弱的瑞典未能阻止俄在南部的胜利,俄成功达到了战争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先是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又与日本订立《苏日中立条约》,使苏联成功避免了两线作战。

从俄罗斯的历史看,俄罗斯外交在使俄避免两线或多线作战方面基本上是成功的。即使出现两线或三线作战,作战对象也总是一强一弱或两弱,或都是弱敌,没有出现过两线或多线都是强敌的情况,特别是没有出现过在欧亚两大洲进行两线作战的情况(注:通观俄罗斯历史,曾出现过5次两线或多线作战的情况。1804年6月至1805年底,与法国、波斯作战,作战对象是一强(法国)一弱(波斯);1806年11月到1807年6月,与法国、波斯、土耳其作战,作战对象是一强(法国)两弱;1808年2月至1809年9月,与波斯、土耳其、瑞典作战,作战对象是三弱;1810年至1812年初,与波斯、土耳其作战,作战对象是两弱;1812年6

月至1813年10月,与法国、波斯作战;作战对象是一强(法国)一弱。)。从这一点看,俄外交在保障俄不陷入强敌围攻方面基本上是成功的。反面的教训也表明,如果俄在外交上处理不当,不能有效地避免两线或多线作战,俄总体战略常常要遭受挫折。如,1806年第六次反法联盟时,俄虽然成功与瑞典联手,使俄北线无后顾之忧。但是,由于在南线与波斯的战争尚未结束,与土耳其的战争又迫在眉睫,结果分散了力量,使俄在与法军的第二次交手中再次败北。再一个例子就是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由于俄国外交未能避免英法两国联手,造成同时与英法土三国作战,虽然不是两线或多线作战,但是违反了不同时与两个强国为敌的原则,结果导致失败。苏联时期,随着苏联力量的不断增强,苏联不仅在欧洲与北约抗衡,而且在亚洲与中国为敌,并在第三世界扩充势力。战略上的多头出击导致苏联国力日衰,最后招致解体的厄运。

三、内海型陆海国家与反封锁外交

1.注重谋取出海口。

马克思曾经指出,几乎所有斯拉夫族都僻居内陆地区,斯拉夫族具有抗海特性。“俄罗斯人民分享了斯拉夫族的这一共同的命运……他们的领土除芬兰湾尽头外没有一处与海相连。在彼得大帝以前,俄罗斯人也并未表现出有能力征服除白海出海口以外的任何出海口,而白海有四分之三的时间被冰块封冻,不得通航。”[10](P315)从实际的结果看,马克思的论述是正确的,因为,斯拉夫族在彼得一世之前追求出海口方面始终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但是,这并不表明俄国对出海口的追求只是从彼得大帝时才开始的。早在400多年前,罗斯的诺夫哥罗德王公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曾先后战胜进入涅瓦河的瑞典人而获得涅夫基斯

(涅瓦河之王)的称号,战胜进入普斯科夫的日尔曼骑士团,进入波罗的海。到伊凡雷帝时,伊凡雷帝感慨:“波罗的海的海水是值得用黄金来衡量的。”[11](P102)为了夺取波罗的海一带,他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与他的先人一样,伊凡雷帝的努力也没有取得多大成果。到了彼得大帝时,这一切都得到了改变。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从彼得大帝一上台就破除了斯拉夫的所有传统。”[10](P316)彼得曾多次称“俄国需要的是水域”[12](P79-80)彼得一世发动的对土耳其的战争征服了亚速夫及其附近地区;对瑞典战争的胜利,使俄国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俄国夺取出海口的斗争第一次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在从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加冕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倒台的370年间,俄国共进行了30多次比较大的战争,其中有半数以上与争夺水域有关,主要是为了打通进入波罗的海、黑海和里海之路,随后是为了巩固和扩大沿海阵地。特别是为了打通进入黑海之路和控制土耳其海峡,俄罗斯与土耳其、英国、法国等国进行过10次比较大的战争,签署了数十个条约。

俄国追求出海口,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是地缘上的驱动。在彼得以前,俄国虽然不是一个濒海国家,但是其域内有大量的河流与外海相连,有三条航路通往波罗的海;在莫斯科的东北,有北德维纳河与伏尔加河的支流相接通向白海;往南,奥卡河的支流可以通顿河,最后流向亚速夫海。“毫不奇怪,由于一些政治因素以及水上航道和运河交错形成的陆地商业位置而产生通向海洋——通向波罗的海、黑海和太平洋的强烈愿望,一直是俄国史的一个主题。”[7](P137)

二是经济贸易上的驱动。河流是俄国重要的运输通道,俄国需要出海口将本国内河运输延伸到国外,以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在与瑞典的长期争夺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俄国不希望瑞典控制着波罗的海的贸易权。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曾经扬言:“没有朕的旨意,俄国的商人现在连一只船都不能在波罗的海出现”,“瑞典人现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领导俄国的贸易。”[13](P28)瓦?奥?克柳切夫斯基在评价俄国著名外交家纳肖金的开拓活动时也曾指出:在纳肖金的开拓活动中,“占第一位的当然还是他心目中的那块最靠近的西部地区,波罗的海。他更多考虑的是国民经济方面的问题,而对民族和政治方面则考虑较少。因为他懂得波罗的海对俄国具有工商贸易和文化上的意义。”[14](P341)

三是为了打通通向欧洲的海上通道。从少年时期起,彼得一世就对欧洲充满了神往,他亲政不久就组织超级使团出访欧洲,亲眼看到了欧洲的诸多长处。而通往欧洲的最佳途径就是海上。因此,获取并保持出海口成为彼得一世及其继承者们始终追求的目标。彼得一世将首都迁往圣彼得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地缘上与欧洲进一步接近。打通通往黑海之路,控制土耳其两海峡也是俄罗斯寻求通往西方之路的重要步骤。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是沟通东西方的一座“金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称之为俄国“房屋的钥匙”[9](P48-49)。恩格斯在评述俄国的对外政策时指出:“侵占君士坦丁堡是俄国对外政策一贯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是不择手段的。”[15](P675)

在夺取和维持出海口的战争中,外交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密切配合了俄的军事行动。其主要手法是:订立盟约,孤立敌人,联手制敌等。

在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中,彼得一世趁欧洲列强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

继承战争,无暇干涉波罗的海事务之机,巧妙利用瑞波矛盾、瑞丹矛盾、瑞普矛盾,与丹麦、波兰-萨克森建立“北方同盟”,共同对抗瑞典。战争期间,为防止西欧列强卷入,彼得一世经过巧妙的外交斡旋,与对俄怀有恶感的法国、普鲁士签订了《阿姆斯特丹条约》,既削弱了法瑞同盟,也避免了俄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彼得还与世敌土耳其签订同盟条约,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孤立敌人。

在争夺黑海出海口的过程中,叶卡特琳娜二世先后发动了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在第一次俄土战争中,叶卡特琳娜巧妙利用普鲁士与法奥瑞之间的矛盾和它对俄国的依赖性,与普结盟,借以牵制瑞典;利用英法矛盾,与英国签订商约,拉拢英国支持俄国对瑞典和波兰的政策;利用丹麦与瑞典的矛盾,与丹麦订约,进一步牵制瑞典,保证对土作战时无后顾之忧。在第二次俄土战争中,叶卡特琳娜二世为了彻底肢解土耳其,与奥地利订立为期7年的军事同盟条约,奥地利同意出兵进攻土耳其;随后,俄国利用英法矛盾和法国经济上所面临的困难,与法国订立商约,诱使法国在土耳其问题上放弃反俄立场;俄国挑拨奥普关系,利用奥地利牵制普鲁士。同时,俄国利用普瑞联盟所引起的丹麦的担心,乘机拉拢丹麦牵制瑞典;俄国对瑞典则软硬兼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虽然这一外交行动没有达到预想效果,但是,基本上保持了俄国西部的稳定,从而为俄国夺取黑海出海口创造了有利的地区环境。

2.反封锁外交在俄外交中占有重要位置。

俄罗斯在夺取黑海、波罗的海出海口及进抵太平洋水域后,俄成为一个陆海国家。但是,俄罗斯既与英国、日本等海洋性国家完全不同,也与美国、法国、印度、中国等陆海性国家有所不同,它虽然是一个陆海大国,但是,它的出海口

除北部长年封冻的出海口不受他国封锁外,其余出海口都处在他国的控制之下,俄罗斯能否通过海洋走向海洋大国,深受其他国家的影响,特别是受控制着其最终通向大洋的国家,如丹麦、英国、德国、土耳其、日本、韩国等国的影响,俄罗斯与这些国家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其对外海上通道是否畅通。俄罗斯的出海口除北方濒临的北冰洋出海口是全开放的外,其他出海口--黑海、波罗的海、鄂尔霍次克海等的出海口都不是全开放性的。波罗的海出海口先是有瑞典、波兰、普鲁士(后来为德国)、丹麦等国把守,海上大国英国也可以随时封锁波罗的海航道,后来又有波罗的海三国控制着波罗的海航道。黑海出海口直接控制在土耳其手中,英国、法国等西方大国也千方百计想控制土耳其两海峡,一直想将它作为控制俄国、或者向俄国要价的工具。东部的鄂尔霍次克海可以使俄罗斯通向太平洋,但是,俄罗斯能不能成为太平洋地区有影响力的海上大国将受日本、朝鲜、韩国等国的制约。因此,处理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维持出海口的畅通在俄外交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俄国外交史表明,维持出海口曾对俄外交产生过深刻影响,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是俄罗斯外交的主要任务之一。

波罗的海出海口自彼得一世之后总体上比较平稳,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尽管如此,俄罗斯对保持波罗的海出海口的畅通仍然十分重视。苏德战争前夕,苏联为了保持与西方的海上通道,避免波罗的海三国落入德国手中,将夺取波罗的海三国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与德国订立的瓜分势力范围的秘密协议中,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苏联与德国最终达成协议的重要条件之一。

保持黑海出海口在俄外交中占有突出位置,曾经是俄罗斯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土耳其两海峡对俄国的整个南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俄罗斯南部地区海

上贸易的唯一通道,也是敌对国家进入黑海威胁俄国南部的唯一通道。从18世纪晚期开始,英国、法国、土耳其等国与俄国在土耳其海峡问题上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日益激烈,俄国的许多外交行动、各种不同类型同盟关系的变化都是围绕争夺土耳其两海峡展开的。

进入19世纪后,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国力日益衰落,英法奥德等国家不断向奥斯曼帝国渗透,近东成为欧洲外交活动的中心,而土耳其两海峡更是吸引着各国的注意力。土耳其两海峡作为俄罗斯的南大门,无疑成为俄关注的焦点,19世纪的俄罗斯外交很大部分是围绕“东方问题”——特别是土耳其两海峡问题展开的。在英国、法国等外部势力尚未将近东问题作为他们外交工作重点时,俄罗斯在土耳其海峡问题上的目标常常是进攻性的。俄罗斯曾多次想借助战争手段达到直接控制土耳其两海峡的目的。在俄土发生的10次较大的战争中,有8次俄罗斯的直接目的是夺取土耳其两海峡的控制权。在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签署的诸多条约中,大部分包含有关于海峡问题的内容。但是,随着列强在土耳其争夺的不断加剧和俄罗斯力量的日益衰退,俄罗斯在海峡问题上的进攻性目标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俄罗斯被迫逐步放弃原来拟订的直接控制土耳其海峡的目标,转而采取间接控制的策略,也就是通过维持奥斯曼帝国的存在,并控制奥斯曼帝国,来达到封闭别国军舰进入黑海的目标。在19世纪中下期,海峡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俄土关系,而且还直接影响着俄与欧洲其他列强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俄在欧洲其他地区的外交行动。受海峡问题的牵制,从19世纪中下期开始,俄罗斯在中欧基本上奉行维持现状的政策。

俄罗斯除了为维持出海口而不断努力外,还为维持海上自由广泛开展过外交,并在维持海上航行自由方面颇有建树。叶卡特琳娜二世是最突出的代表。她

所提出的《武装中立宣言》是俄罗斯反封锁外交的成功范例。1778年,英国建议俄国与英国结盟对付法国与西班牙,被俄国拒绝。为了打击法国和西班牙,英国宣布实行海上封锁,这无疑对只有波罗的海这个出海口的国家来说打击最大。叶卡特琳娜派遣舰队前往北海保护俄国商船,同时建议瑞典、丹麦与俄国采取共同行动。1780年2月29日,叶卡特琳娜二世发表《武装中立宣言》,宣布中立船只可以在交战国口岸之间及交战国沿岸“自由航行”;“交战国臣民的财产(违禁品除外)可以“自由装载于中立国船只”;只有当进攻国家在某一港口聚集足够船只、并对驶入的船只构成明显威胁时,这个港口才是被封锁的港口。俄国将这一宣言分送给英、法、西三国,虽然遭到英国拒绝,但得到了法国、西班牙、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及西西里王国等欧洲国家的支持,它们纷纷加入了“武装中立同盟”。《武装中立宣言》表明,保持海洋通道的畅通在俄国外交运作中曾独树一帜。

普京政府外交风格和特点

论文题目:普京政府的外交风格及特点 内容摘要:普京领导的普京政府外交以大国定位为核心,以国家利益为基础,以创造复苏经济的国际环境为首要任务,以建立多极化世界为目标,采取灵活务实的风格,坚持全方位平衡外交,为俄罗斯的发展带来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普京政府外交风格和特点 最近在新闻上可能都可以看到中国与俄罗斯关于天然气的谈判,其中普京总统的一句话被大家所熟知“在谈判中被中国喝了不少血,中国人是了不起的谈判者。”可见,中国与俄罗斯将会有长期的合作。中国人对于普京总统并不陌生,甚至有很多人是他的粉丝,而他在本国的人气也非常高,在连任两届俄罗斯总统后,又任总理,并在2012年再次当选总统,而俄罗斯总统的任期已是六年。在普京当政的这么多年里,俄罗斯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他带领俄罗斯走向复兴之路。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俄罗斯经济已濒临崩溃,所以,俄罗斯外交的首要目标,就是“为俄罗斯的稳步发展、经济的振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顺利推行民主改革、巩固宪法制度以及维护人权与自由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1]在经历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普京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 奉行与国家实力和需要相适应的外交政策, 突出外交为发展国家经济服务的目的, 强调外交为内政服务。正如普里马科夫后来总结的那样:“在普京担任总统期间, 俄罗斯奉行的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捍卫国家利益。”[2]

可以看出,与以往的俄罗斯外交相比,普京政府的外交极具风格和特色。学术界对此也多有关注和研究,从大家的总结来看,普京政府的外交有这样的特点:1.鲜明的俄罗斯大国定位2.坚持多极化的外交方针3.能源和军事两大支柱4.“国家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的外交关。 大国的定位是普京外交的核心理念。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也是普京外交的“灵魂”所在,俄罗斯外交的其他理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服从于它。而国际定位实际上是俄外交方向的定位,它关系到俄在国际上将走什么道路、扮演什么角色、选择什么目标。所以对俄罗斯定位的正确认识非常重要。早在上任伊始,普京就曾明确指出:“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做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而是与其共存的强国。”在冷战后特定的政治语境下,俄选择大国定位就意味着它在国际体系中的独立角色和独立的对外政策,而非大国定位则意味着依附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结构,采取“搭便车”的对外战略。从普京对待西方国家的态度和在反恐方面的动作等都可体现这一定位。从2005年开始,俄外交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就是这一年,俄推出了“主权民主”概念,拒绝在意识形态上盲目追随西方;宣称将按照自己的原则构筑国际关系;在独联体地区推行新的政策;大力推行能源外交;坚定支持乌兹别克斯坦与西方抗争;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努力推进亚太外交,等等。俄罗斯提高了“嗓门”,开始与西方特别是美国不仅在外交上、而且在军事上正面交锋。至此,俄罗斯已经以大国的身份重返国际舞台。 多极化一直是普京政府的主张,尤其是在“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借反恐为名,出兵阿富汗,又在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之下,一意孤行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和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至此,美国的单边霸权主义发展到了新的高度。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普京选择了坚持多极化的外交方针进行了有力的回击。放弃与美国全球对峙,构建周边“稳定弧”;坚持多极化目标,反对美国单极企图。2007年3月,俄罗斯外交部发布了由俄最权威的官方和学术研究机构联合撰写的《俄罗斯外交概述》,宣称“单极世界的神话在伊拉克已经彻底破产”,建立多极世界结构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正在成熟。可见,坚持世界格局多极化贯穿普京外交的始终,是普京外交的重要理念及重要特征之一。 俄罗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境内蕴藏着世界上1/ 3 的天然气和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08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第八章俄罗斯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最早出现的地区经济集团是()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A 2、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 ) 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 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 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 D、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 答案:C 3、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B 4、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1990年12月 B、1991年8 C、1991年12月 D、1992年2月 答案:C 5、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政治路线是() A、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 B、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C、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全面完善社会主义 答案:C 6、俄罗斯与欧盟主要国家发展关系中倡导的是:( ) A、一致抗美 B、逐渐取消北约 C、共建大欧洲 D、领导欧洲 答案:C 7、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B、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C、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答案:D 8、“八一九事件”爆发的直接动因是() A、车臣武装叛乱分子的分裂活动。 B、签署新联盟条约 C、波罗的海三国宣告独立 D、总统大选 答案:C 9、苏联东欧剧变后初期,东欧中亚国家对外政策的普遍特点是实行了() A、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政策” B、“亲西方一边倒”外交政策 C、全方位外交政策 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答案:B 10、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多数东欧中亚国家开始经济转型时采用的主要方式是() A、渐进式转型方式 B、激进的“休克疗法”方式 C、混合式转型方式 D、全面私有化的形式 答案:B 11、导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是( ) A、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B、1955年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 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1954年越南人民开展抗法战争 答案:B 12、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的态势是( ) A、苏联采取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B、美苏互有攻守 C、美国采取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D、美苏关系全面缓和 答案:A 13、以下重要事件中直接导致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有( ) A、苏联全面改革 B、两德统一 C、欧洲联盟建立 D、美国提出“超越遏制”战略 答案:B 14、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 )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docx

俄罗斯政治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 俄罗斯权力机构冲突的制度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联邦也开始了全面的社会转型。俄联邦政治体制的变迁中,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国家权力体制的构建中猛烈的交锋撞击,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政治悲喜剧。权力体系重构的动态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互不相容导致了难以避免的冲突,俄主要的权力机关围绕着权力架构的核心支配地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代表各种利益的政治力量又加剧了政治冲突的对抗性。 【关键词】权力机构制度冲突对抗性 叶利钦时代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不断分化组合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政治冲突具有强烈的对抗性而且旷日持久。政党运动及其领导人争权夺利的激烈搏斗,在国内外接连不断的各种事件的冲击下,形成了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一次又一次危机,充分表现出俄全面转型时期深刻尖锐的社会矛盾和艰难性。对抗性的政治冲突已成为俄政坛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尝试从制度因素入手来分析俄权力机构政治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论证对抗性冲突的不可避免。 一 从俄罗斯政治制度形成的背景和过程来考察,它是在政治剧变、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和面临西方国家的压力之下,多种政治力量兴起并且积极构筑各自的政治地位的进程中,经历了大规模激烈残酷、甚至是流血牺牲的争斗,根据特定时期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构成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缺少制度保证的脆弱力量平衡很容易被政治力量的此消彼涨、甚至是偶然的突发事件所打破,这就为后来的尖锐不断的政治冲突埋下了祸根。 俄罗斯新的政治体制是在走西方民主化道路的背景下,由于两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制度因素——延续的集权制度的政治影响和强大的反对派并存——的作用而形成的。由于俄历史上长期的集权统治,剧变后俄缺少民主传统和民主政治成长的现实基础。政治剧变启动了社会全面转型,激发了俄民主化大跃进的愿望,不同的政治力量在社会大分化、大动荡、大变革的时

全球化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形成_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_刘军

全球化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形成——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 刘 军 【内容提要】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全球化的兴起同步发展。因此,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形成无不打上全球化的烙印。由于对全球化的认知不同因而使对外政策的形成也具有各不相同的特点。 【关键词】 俄罗斯 全球化 外交政策 【作者简介】 刘军,1970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博士。(上海 200062)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化浪潮极大地影响了各国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从而也影响着各国内政外交的发展。苏联8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以来外交政策的形成也无不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俄罗斯对全球化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戈尔巴乔夫时期是一种幻想型的全球主义,叶利钦时期是从一种幼稚型的亲美主义转向反全球化,那么,普京则是一种务实型的全球主义。 一 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的外交政策 戈尔巴乔夫幻想型的全球主义是指不切实际地将政治经济体制及对外关系的改革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联系起来,幻想通过全球化作为媒介来实现政治经济体制及对外政策的根本变革。幻想型的全球主义忽视了本国政治经济及对外关系的实际与全球化内在要求之间的距离,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内在要求甚至单方面牺牲国家利益来试图求得通向全球化的渠道,因而在对外政策的制定中不切实际地提出了超越客观环境的目标,其结果是国家本身被吞没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戈尔巴乔夫时期国内政治经济的改革与对外政策新思维的产生说到底是全球化影响的产物。从经济方面看,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主要包括相互依存论与世界市场论。他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封闭隔绝是不利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苏联经济必须参与国际分工,融入世界市场,与国际经济组织如西方七国集团建立制度性的联系。他说:“在当代相互依存的世界,一个闭关锁国、思想封闭,与全球发展隔绝的社会是不可能进步的。”1在推进苏联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大力呼吁要走出自给自足,参与国际分工。他还提出世界市场是苏联经济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并通过各种方式努力使苏联经济融入世界市场o。 融入全球经济需要与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发展制度性的联系。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经济与整个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实践就是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开始建立制度性的联系。1991年6月5日,戈尔巴乔夫在奥斯陆诺贝尔获奖演讲上提出,为了解决苏联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有关问题,有必要 1 o同上,第1046~1057页。 米?谢?戈尔巴乔夫著,述等译:《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第720页。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政策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政策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严重下降,经历了长期经济衰退和政治动荡。但是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它幅员辽阔,资源丰富,2000年普京当政,使俄罗斯逐步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在当今世界中发挥着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存在下来的主要国家继承了前苏联的经济、政治、军事。 在经济上,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76.23%的国土,52%的人口,50%以上的自然资源,60%以上的综合经济能力。据有关资料显示:俄罗斯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居世界首位。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资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总价值约为300万亿美元。(据俄学者披露,美国已探明自然资源储量价值10万亿美元;中国为5万亿美元,西欧为2.5万亿美元) 在政治上,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政治大国地位,继承了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接替了前苏联建立的与140多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将前苏所有驻外机构改为俄罗斯外交机构,继承了前苏联签订的1.6万多个涉及诸多领域的国际条约和双边条约。 在军事上,俄罗斯获得前苏联75%的军队,80%的战略核力量,50%的武器装备,70%的军工生产企业。在前苏联13个军区中,俄罗斯控制和接管了8个半军区。 在普京上任之前,经过前几任总统的努力,俄罗斯已实现市场主

体多元化,市场价格全面放开,基本实现企业经济活动自由化,对外经济活动的国家垄断已经废除,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各项经济制度如产权制度、财政制度、税收制度、银行体系、社会分配制度等均已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重新构建,政府管理经济职能已经转换。 但俄罗斯市场经济还只是初始形态,市场体系发育尚不完善,市场机制未能有效运转,市场秩序不健全,经济体制尚存缺陷。 普京选为总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他第一任期的经济政策是: 提出“强国富民”思想,使政府工作中心向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转变。 将市场经济和民主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现实相结合,渐进地、逐步地、审慎地进行改革。 干预和规范市场经济运行。强调政府领导和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强调国家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引导经济结构合理化。 实行市场机制与国家刺激相结合的投资政策。 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重组银行系统,改善经营,优化银行资产质量,加强央行监管职能。 调整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为出口提供担保,抵制国际市场的歧视行为,争取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后普京时代,或者说普京卸任后的俄罗斯的发展趋势正成为我国对俄罗斯研究十分迫切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欧亚所于2007年11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为国内部分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学术交流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30多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俄罗斯大选前后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和中俄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普京执政期及其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对普京总统执政八年间俄罗斯社会所发生的巨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以及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发言中他提纲挈领地就俄罗斯的巨变作了归纳。他指出,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恢复了国家的权威;二是经济恢复到了苏联解体时期的水平,进入了世界经济前十强;三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四是恢复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五是恢复了民众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在“五个恢复”基础上,俄罗斯开始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大国发展道路。董晓阳指出,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评《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与对外战略选 择》 陈兆德 2011-02-04 10:18:31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6期 苏联在1991年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原来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以独立国家的身份成了其合法的继承国,并仍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10多年来,俄罗斯社会经历了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社会转型。现在,俄罗斯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但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矛盾还很多: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早已确立,但政治转型过程尚未完成,政治民主、政治效率和政治秩序的目标还未实现;俄罗斯务实外交的方略已渐趋形成,但仍有一些制约的因素不利于其大国外交的实施。因此,对俄罗斯的政治发展与对外战略进行跟踪研究就十分必要。加之俄罗斯是地跨欧亚的政治大国,又是我们最大的邻国,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俄两国具有大致类似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政治模式,研究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范建中等同志撰写、时事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的《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与对外战略选择》一书(以下简称《当代俄罗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深入的理论分析,阐述了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当代俄罗斯政治走向的好书,值得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国际政治教研工作和外事工作的人们认真读—读。 重点突出显主题。这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当代俄罗斯》一书没有泛泛研究俄罗斯的全貌,而是着重研究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在

俄罗斯外交

俄罗斯外交政策 【摘要】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瓦解,新生的俄罗斯改变其对外政策,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和叶利钦前期,苏联一改冷战时与西方的对抗,采取“新思维”的政策。在叶利钦时代后期,俄罗斯为维护国家利益调整亲西政策,采取“多极化”外交政策。普京执政时代又将国家对外政策调整为“大国实用主义”。本文将介绍以上提出的三种主义。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外交政策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俄罗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难的国内环境下开始了国内的经济政治建设,以及调整俄罗斯外交的进程。本文将对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叶利钦时期的外交政策和普京时期的外交政策作出介绍并简要分析。 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代的外交政策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推行“新思维”外交政策,借以助苏联逐步摆脱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苏联在第三世界进行军事政治扩张等因素而背负的不堪重负的经济负担。“新思维”外交政策的实施,表明戈尔巴乔夫回归到自彼得大帝以来俄国传统的以西方为重点、与西方合作、获取西方认可的外交方针。“新思维”外交政策的成果颇为可怜:1987年签订《苏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但却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消极作用:对东欧放任政策使得东欧国家纷纷剧变,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也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1。 叶利钦前期基本上延续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叶利钦执政初期,采取“亲西方”政策,寻求西方大规模经济援助,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放弃传统立场,盲目地迎合西方。叶利钦政府所主张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1)以西方社会发展模式为范本,推行民主政治改革,将俄罗斯建成自由的、民主的和法治的社会。(2)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在俄罗斯建立起发达的市场经济。(3)回归西方“文明国家大家庭”。其途径是建立与西方的伙伴关系,加入西方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机制——欧盟、北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税贸易总协定、七国集团等2。(4)获取西方国家与国际组织的1柳丰华:《‘梅普组合’的外交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Подред.A.п.цыганкова,п.a.цыганкова,Российскаянаука

俄罗斯现在的政治经济情况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两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的增长,超过了200%。8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2倍。 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间。 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5124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莫斯科最低生活费标的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5795卢布,退休人员3533卢布,儿童是4381卢布。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滨海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4362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阿城

近几年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

近几年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 陈生洛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在外交政策上也继承了原苏联解体前一味地向西方倾斜,在国际事务中追随和配合美国的方针政策。然而,从1991年底原苏联解体到1993年底俄罗斯新议会选举的两年时间内,俄罗斯不仅在国内政策上效仿西方的政治经济改革见效甚微,在国际事务中,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国际威望大幅度下降,俄罗斯不仅完全失去了原苏联拥有的超级大国的地位,连一般大国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以1993年底的新议会选举为标志,在国内强大的民族主义潮流冲击下,俄罗斯大幅度地调整了其对外政策,为维护其国家利益、重振其大国地位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拟对俄罗斯外交上的这些重要变化的原因、内容及影响等做一简要的考察和阐述。 一、与西方国家拉开距离,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内外政策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在国际事务中从与西方尖锐对立、全面对抗转向了与西方大国,尤其是与美国密切配合和合作,想与西方大国建立起一种新的战略合作关系,图谋共同主宰世界。叶利钦甚至提出,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为主体,取代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来处理国际事务。尽管俄罗斯一直向西方大国挥舞橄榄枝,西方国家也一再许诺对俄罗斯提供数量可观的经济援助,然而说得多,做得少。相反,西方国家不仅乘俄罗斯内外交困之际,在传统的热点地区,如中东,极力排斥和缩小俄罗斯的影响力,还利用新的矛盾和冲突向与俄罗斯利益悠关的东欧、巴尔干、高加索地区渗透,力图最大限度地削弱俄罗斯。俄罗斯由此而认识到,尽管它已经表现出最大的“诚意”,某些西方大国仍然把它看成是潜在的敌人,仅仅在意识形态上溶入西方,并不能消除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国家、民族利益方面的所有分歧,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重振其大国地位,俄罗斯必须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随着这种指导思想上的变化,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外交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俄罗斯在北约问题上不再一味地迁让西方国家,奋起而进行抗争。自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解散以后,俄罗斯一直认为北约已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应像华约组织一样立即解散。然而,西方国家认为,冷战虽然结束,俄罗斯仍然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了保护西欧的安全,北约不仅应该存在,而且应该进一步扩大。而北约扩大的方向不是别的,正是前苏联的势力范围:东欧。这意味北约意图将其势力的影响向东扩展几千里,直到兵临俄罗斯城下。这样一来,西欧的安全固然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俄罗斯的安全则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北约东扩的计划一提出,俄罗斯立即做出了强烈反应,先是在1994年底拒绝签署俄罗斯与北约执行和平伙伴关系的军事合作计划,尔后又宣称,俄罗斯有可能不履行前苏联与西方签署的《欧洲常规力量裁军协议》,俄罗斯将增加其南部和西部的常规力量部署。时至1995年秋,面对西方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俄罗斯明确表示,它将联合独联体有关国家采取相应的反措施。俄罗斯的这些反应最终能不能阻止北约的东扩还很难预料,但目前至少迫使西方国家放慢了北约东扩的步伐。 其次,积极介入波黑事务。自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战乱以来,俄罗斯一直保持袖手旁观、隔岸观火的态度。巴尔干地区对俄罗斯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地区的塞尔维亚人,在历史上一直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俄罗斯之所以采取这种冷漠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危机重重,无暇顾及,一方面是不愿在此问题上与西方发生冲突,引出事端,当然也有塞尔维亚人在战场上始终占据优势这一客观因素。然而,从1994年初,俄罗斯开始介入波黑事务,先是强烈反对北约空袭波黑塞族,后来又对美国试图取消对波黑穆斯林族的武器禁运主张给

苏联(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简介

苏联(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简介 一外交政策 (一)斯大林时期的外交政策(1945-1953):一是巩固苏联的外交成果和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二是应对美国和西方发动的冷战。总体呈现一种谨慎的防御政策。 背景:二战后,苏联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独大,成为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实力大为增强,想要灭掉社会主义。来自美国为代表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欲建立全球霸权秩序核对社会主义的压迫和敌视。 斯大林的外交政策:起初与西方基本合作解决问题,后来转到应对西方冷战。 评价:评价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最大的标准是他时否有利于工人阶级的解放和殖民地任命的解放,是否有利益维护和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斯大林反击冷战的压力和攻击,,维护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和支援了中国在内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赭石最主要的方面,他的外交政策中的犯下许多的大党主意扩张主义和侵略他国的霸权主意错误是第二位的。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外交政策(1953-1964) 背景:冷战长时期进行,苏联经济和军事上很感吃力,人民生活改善受到影响,内部出现希望与西方和平共处的声音。苏联的政权基本稳固,外部战争消灭的可能已经消失。 外交政策:和平共处路线&核外交。 评价:赫鲁晓夫的外交以冒险主义开始,以空想主义结束,目的是为同美国争霸。导致内外混乱,是外交的一系列失败对苏联威望的打击和对苏联人民信心挫伤的结果。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外交政策(1964-1982) 背景:六十年代中期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苏联在这一时期经济迅速法杖。军事力量和武器力量超美国。 外交路线:主动的强势外交。(苏攻美守) 评价:苏联成为在冷战中实例上升最快,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坚持了社会主义事业,订立了一系列裁军减核及其他的一系列的协议,有助于缓和国际局势。 (四)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夫时期的外交政策 (五)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外交政策(1985上台) 新思维外交:改革,致苏联解体。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 一、俄罗斯的经济转轨 (一)俄罗斯经济是原苏联经济的主体 俄罗斯经济占原苏联经济的比重(%): 国民生产总值占70% ; 石油产量占90.9% ; 发电量占62.5%; 经济综合能力占60% ; 天然气占77.3%; 煤产量占55.4% (二)俄罗斯的激进经济改革 一是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 把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盖达尔激进经济改革的内容; 盖达尔激进经济改革的内容; 全面紧缩银根; 大规模私有化 激进改革的严重后果: 首先,体制转轨成效甚微 1999年俄罗斯工人生活状况与上年相比: 货币工资下降24.8% ; 实际工资下降35.9% ; 失业率12.5% ; 贫困线以下35.3%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展 一是出现了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格局 二是某些市场经济的要素正在逐步形成 三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是经济形势也出现了一些好转的迹象 通货膨胀率下降(Bieudo) (三)俄罗斯经济政策调整趋向 俄罗斯经济政策调整: 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 权有化趋向长期化; 制订“发展预算”努力刺激投资和生产; 加强社会保障; 坚持扶持和刺激本国工农业生产的方针 二、俄罗斯的政治体制 (一)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征 俄罗斯政体 俄罗斯已经建立一个介于美国和法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总统拥有很大权力,同时增强议会职能,实行三权分立。 俄罗斯政治体制结构: 总统制; 两院制; 联邦制; 多党制 总统制: 总统制是俄罗斯新政权体制的核心。新宪法不仅明确规定了总统制的政体,而且特别强调了总统的权力和地位。 多党制: 早在1990年,俄罗斯就开始实行多党制,但当时并未得到宪法认可,新宪法则明确承认了多党制原则。新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多党制的发展和完善。 普京上任: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提名国家安全局局长普京为新总理和自己的接班人,8月16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理。 二、俄罗斯的外交战略 (一)叶利钦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第七章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世界当代史)

第七章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其外交战略 莫斯科公国 伊凡三世自称沙皇 伊凡四世 改革,接受西方文明 领土扩张,北方战争 查理十二 叶卡特琳娜女皇 十月革命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安德罗波夫 契尔年科 戈尔巴乔夫 第一节苏联的解体及其影响 一、苏联解体与俄罗斯的再生 1985年3月,苏共中央全会选举戈尔巴乔夫为新一代的党中央总书记,苏联历史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 198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七大。 苏共当前的基本任务: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 经济方面,实现加速战略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对社会生产力进行根本改革”,并要求在15年内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 《个体劳动法》、《合资企业法》:从法律上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方法转向依靠经济方法。 《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应转向全面经济核算,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 政治体制改革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在国内外同时发行《改革与新思维》一书。该书系统论述了对改革和当今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标志着“新思维”理论正式出台。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最充分地展现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 改革的实质就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 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即承认人类的生存。 “新思维”的内涵 (一)活跃人的因素,建设为人服务的社会主义 不活跃人的因素,即不考虑人、劳动集体、社会团体、不同社会集团的各种不同的利益,不

依靠他们,不把他们吸引到积极的创造活动中来,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一项任务,就不可能改变国内的环境。 (二)完善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只有通过始终如一地发展社会主义固有的民主形式,扩大自治,我们才可能在生产、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觉的纪律。只有通过民主和依靠民主,改革本身才有可能。 (三)扩大公开性 应该对人民说真话,不要害怕自己的人民,公开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公开性和具备社会组织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党制下搞政治多元化。 (四)重新认识苏联与世界的关系 改变了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新的安全观:不再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别国主权与利益的基础上,不再牺牲别国的安全,承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自决权。 “新思维”的内涵:改变了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承认世界是一个整体。 在国家关系上,强调国家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 放弃冷战政策,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不再干涉东欧事务。 政局失控导致政治体制“根本改革” 罢工浪潮此起彼伏 经济和刑事犯罪率猛增 反对党派纷纷成立 1991年6月,俄罗斯举行全民投票直接选举首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选。 设立俄罗斯总统,并且赋予他很大的权力,这本身就意味着,在苏联国家大厦下埋下了一个巨大的地雷。在俄罗斯即将出现一个新的,与苏共中央没有任何联系,并且基本不依赖于苏联政府和苏联总统的权力中心,出现一个与苏联竞争的国家。 ——罗?麦德韦杰夫:《苏联的最后一年》 “8?19”事变及其后果 1991年8月19日,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管理国家,并在一些地方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 《告苏联人民书》: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由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已走入死胡同。决心采取重大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 幻灯片41 1991年8月19日中午,叶利钦发表《告俄罗斯公民书》:宣称这是一次反宪法的反动政变。号召俄罗斯公民反击,举行无限期总罢工。 “8?19”事变后,苏联国内掀起了一场独立的浪潮。 8月20-21日,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8月27日,白俄罗斯和摩尔达维亚宣布独立。 8月30日,阿塞拜疆宣布独立。 31日,吉尔吉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宣布独立。 9月9日塔吉克斯坦宣布独立。 9月23日亚美尼亚独立。 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独立。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当场把核武器控制器交给了叶利钦。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对中国外交启示

浅谈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对中国外交启示 俄罗斯---一个从在1917年发生十月革命继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到1991年八一九事变苏联解体,近一个世界的国家之路走得艰难而险阻。今天的俄罗斯早已不同于以前的苏联政府,可是却又和苏联政府的行径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在世界经济与政治高度交叉的今天,俄罗斯到底经历着一个怎样的路程?作为苏联盟友,俄罗斯邻国的中国,又应该从俄罗斯的历程中吸取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一个国家的发展所经历的必然是很多的,光是外交方面,就足以让我们对其加以深刻的研究与总结。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

活动。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结起来有七点: 1.俄罗斯外交不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大幅战略收缩(如从越南、古巴撤出军事基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寻求与西方的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协作,发展务实外交,重视经济外交和商业利益,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2.俄罗斯的外交传统是先欧后亚,先西后东,即便偶尔面向东方,也是心向西方,同时避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 3.俄现在是以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影响周边,特别是欧亚地区。 4.俄罗斯致力于改变前苏联在人们心目中霸道、好战、不讲道理、比较民族利己主义的形象。 5.俄罗斯逐渐形成“强国富民”的发展战略。 6.俄罗斯与南部穆斯林国家(包括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巴基斯坦等等),关系是相对平和、友好的。 7.从“梅普组合”到“普梅组合”,政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相对可预测性,不会发生所谓的“橙绿色革命”。 从上面所列出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可以看出,俄罗斯现在所考虑的主要是从经济上发展国家,并且由拉拢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处好与各穆斯林国家关系。虽然以前一直奉行的是先西后东,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但是随着斯诺登时间的升级,以及乌克兰事件的爆发,其越来越意识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对西欧采取强硬的外交手段,使得美国公然呼吁让俄罗斯退出G8,并且威胁若俄罗斯不采取措施制止乌克兰事件更大的升级,派兵到乌克兰维和,将对其进行制裁。而普京似乎对美国的威胁并不感冒,一直采取强硬的外交手段。反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采取拉拢措施。从上面的世界地图可以看出,俄罗斯地界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乌克兰比邻,而且俄罗斯与中国等国家的能源交易一直在进行着。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俄罗斯似乎意识到,对其目前局势而言,亚洲现在是比欧美更加的可靠。可是,为什么俄罗斯敢对公然跟像美国一样的大

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政策选择

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政策选择 姜毅 [内容提要]强大的经济竞争力和成熟、现代化的社会,以及整合、有效配置各种资源的国家制度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和国际形象的必要条件(虽然不是惟一条件)。尽管俄罗斯最近两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些许成绩,但它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道路依然漫长。因此,第一,俄罗斯今天已蜕变为地区性的大国,这种状况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有改变;第二,艰巨和复杂的培育新社会的任务决定了俄罗斯的大战略首先是关注国内的发展,决定了其外交不可能再承载积极进取的任务。这就是普京外交政策调整的根源。“搭便车”是这个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即在尽可能维护自己根本利益的情况下,不挑战主导国家的地位,不追求彻底打破已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采取顺应国际主流的态度和政策,以便学会先进的管理制度、思想和国际行为方式;力图与西方形成宏观的协调关系,在必要的妥协与斗争中寻找平衡。 [关键词]俄罗斯外交;国际竞争力;社会制度;政策选择 [作者简介]姜毅,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北京100007) 苏联的解体结束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大集团对抗,也结束了冷战时期的力量平衡。对俄罗斯来说,这种力量状况的变化可能更为刻骨铭心,影响也极为深远。人们还清楚地记得,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俄罗斯就一直处在欧洲列强角逐权力的中心,更不用说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时期的荣誉了。因此,如何面对世界和地区新的权力结构、如何安排自己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的位置,成为今天的俄罗斯急需解决的不仅是制度上、而且是心理上的严重课题。

人们常说,外交的主旨就是维护一国在国际上的利益。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都不是凭借其政策制定者的主观意愿,而是有赖于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也就是说,国家利益是一个变量,是随着力量的消长、获取利益手段的增减、外部形势的状态而变化的。因此,本文在考量俄罗斯外交的发展方向时,主要的不是依据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构想,而是更加关注这个国家内部的发展情况,关注影响外交活动的力量基础。 一 西方的一些人把苏联的解体与1917年沙俄帝国的垮台进行了对比,指出了许多不同之处1 [1]。 笔者认为,就对外部世界的态度而言两次变革有着本质的差别。新俄罗斯的领导人设计的变革并不是要创立一个与目前主流世界对立的制度体系和“平行市场”,不是要打破现有的国际政治和经济体系,而是决心尽快融入世界大家庭,参与冷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塑进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社会对近10年的转轨历程反思颇多,但在进入新世纪时俄罗斯对外部世界的这个态度依然未变:“我们选择了民主和市场改造,选择了融入国际社会,这种选择不会改变。” 2 [2]换句话说,开放和参与国际社会是这场制度变迁的重要特征。正如大家已经看到的,在过去的10年里,新俄罗斯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制度规则、法律体系、经济运行和社会心理等诸方面已做了相当的准备。与此同时,它除了继承了苏联在重要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以外,还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既存和新建的国际性、地区性合作体系中。在这10年里,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员,并正在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它参加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等等。从这些方面来看,俄罗斯离世界越来越近了。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经济大国,对世界政治、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金砖国家”的之一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今年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14769亿美元。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各国GDP排名中,俄罗斯排名第十,而相对于其亿的人口来说,其10521美元的平均GDP就比像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实力雄厚但人口也相对较多的其他发展中大国要有优势,排名世界第54位。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俄罗斯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能源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也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俄罗斯一波三折的经济发展进程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叶利钦从西方经济学那里,引进了“休克疗法”,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和经济私有化,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希望借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不料事与愿违,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顾国情盲目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休克疗法的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连年萧条,物资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到了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似乎有了转机,但1997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沉重的打击了俄罗斯刚刚复苏的经济形势。 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为期10年的春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2007年俄罗斯的宏观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俄罗斯业已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水准,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俄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 2万卢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公共领域。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对比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