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散文_阎纯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散文_阎纯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散文_阎纯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散文_阎纯德

收稿日期:2009-10-08

作者简介:阎纯德,男,1939年生,河南濮阳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学研究》主编。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散文

阎纯德

(北京语言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中国文学的古典神髓,养护了台湾文学的现代繁荣和发展,也滋养了台湾女性散

文的文化精神。台湾女作家多,写散文的女作家更多。她们的散文不仅多写日常生活、身边琐

事———婚姻、爱情、家庭、丈夫、子女及朋友,也写大事、深沉的事、寄托理想的事,所表现的生活

和社会,既有“小我”,也有“大我”;艺术上,既有传统,又有现代。

关键词:台湾散文 张秀亚 琦君 艾雯 徐钟珮 罗兰

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10)01-041-12

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与诗歌乃文学之正宗。从《周易》起,经先秦诸子百家的经营,就形成了抒情、议论两大散文形态;之后,经过文人的刻意营造,尤其唐宋八大家和明清散文大家的精心打造和“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革新洗礼,中国散文不断推陈出新,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弥久而不衰的文体和人文精神传统。“孔孟之温文肃穆,庄列之飘逸灵动,史传之厚重笃实,唐宋八家的风骨兴寄,晚明小品的洒脱情趣”,无不深入中国文人之心,并成为文章典范与艺术命脉[1](P 429)

这些中国文学的古典神髓,一直养护着台湾文学的现代繁荣发展,也滋养着台湾女性散文的文化精神。台湾的白话文,或者说深受“五四”新文学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台湾新文学,由于20世纪国共两党的斗争而使文学深深坠入“意识形态”的天罗地网。在台湾,由于政治的深层介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的“战斗文学”时期,台湾文学的“疲态”越来越显明。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抑或是散文,它们共同建造了一个“反共文学”时期。这种窒息文学生命的“疲态”现象,把台湾文学引入危险的绝望境地。但是,散文显然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文学体裁,它没有先声夺人地参与趋时造势,最早走出了“政治”阴影,也没有太受“政治”的驱赶和钳制,只是默默地耕耘,不求得势,反而得势,赢得了读者,也就赢得了历史。因此,有评论家说,“台湾白话文在台湾能够保持活泼的生命力,应该归功于散文家坚持不懈地予以反复炼铸。”[2]而女性散文对于台湾文学的贡献尤其功不可没。

台湾光复后,20世纪50年代,是台湾散文创作的兴旺时期,而兴旺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风起云涌的女性作家的创作,她们的创作实绩参与搭建了台湾文坛;正因为有了大批女作家的积极参与,台湾文学才成就了文学上的大气候。而20世纪50年代,正是台湾女性文学真正的形成、发展和奠基的关键时期。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台湾的女作家多,写散文的女作家更多。她们的散文不仅多写日常生活、身边琐事———婚姻、爱情、家庭、丈夫、子女及朋友,也写大事、深沉的事、寄托理想的事,所表现的生活和社会,既有“小我”,也有“大我”,艺术上,既有传统,又有现代。人称台湾的女性散文“国色天香”、春色诱人,并不过誉。谢冰莹、苏雪林、张秀亚等人把女性文学的传统带到了台湾,影响了几代作家。1955年成立了“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这个人数众多的女性作家群,以其散文的影响力彰显于台湾文坛。后经王琰如、刘枋、2010年3月

第1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a n d C u l t u r e N a n j i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M a r .,2010N o .1

邱七七、毕璞等几任会长的辛勤耕耘,其成绩卓越,女性散文创作不仅是台湾女性文学的鲜丽亮点,也是整个台湾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收获。因此,诗人余光中说,在台湾文坛,“女作家最出色的表现在散文”,“散文盛行于台湾,而且由许多女作家来撑场面,实在是台湾文坛上的一大胜景。”[3]

台湾女作家在散文创作上对于中国人文精神和散文风格的继承尤为忠诚不贰,就连张秀亚、胡品清这样长期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作家,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其思想和追求也都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其“美文”创作也总是浸透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意蕴。女性创作总被认为是清一色的阴柔化,其实她们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寝馈耽玩中,含英咀华,深层地接受和濡染了传统精神,并化为作品的血肉。她们的创作不乏儒家“载道言志”文学观念的表现。虽然她们的散文创作天地不甚宽广,但她们是从“战斗文艺”冲出来的表现自我情愫的一群。尽管她们的散文带有天然的“闺秀之气”和女性的温婉、贤淑和静雅,但其作品却不乏国家情怀、平民性格和乡土芬芳,甚至也有纵横不羁和嬉笑怒骂。

在台湾优秀的女性散文家的笔下,无论是咏物写人,还是写景抒情,抑或是议论,她们都显示出特有的天赋才华。论“品种”,她们的散文有抒情、叙事、小品、杂文、随笔、游记、报道、书信、札记、日记及序跋,也是“十八般样式,应有尽有”;论题材,“大至国家民族人类太空,小至草木虫鱼雪花露珠,大凡自然、社会、人生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在散文世界驻足、留影;论风格,纤柔如三春柳丝,热烈如九天飞瀑,绮丽似云蒸霞蔚,壮阔似碧波万顷,轻歌曼舞与金戈铁马并存,山泉叮咚与激流出峡同在,有山村月夜的宁静,也有都市白昼的喧嚣,有的吸纳古今,有的融汇中外。”[4](P173)这便是台湾女性散文丰富性的写照。在20世纪50、60年代,除了谢冰莹的《在日本狱中》、《爱晚亭》、《绿窗寄语》、《我的少年时代》、《菲岛游记》、《故乡》、《马来亚游记》、《冰莹游记》、《梦里的微笑》、《我的回忆》、《海天漫游》和苏雪林的《归鸿集》、《雪林自选集》、《欧游猎胜》、《闲话战争》、《人生三部曲》、《眼泪的海》等之外,张秀亚、艾雯、琦君、徐钟珮、钟梅音、王文漪、刘枋、王琰如、罗兰、张漱涵、张雪茵、张晋秀、林海音、陈香梅、邱七七、心蕊、侯榕生、胡品清、萧传文、丹屝、张晓风、张菱舲等,都先后以各种风格鼓荡起散文之风,吹醒了台湾的女性文学的园地。

张秀亚①是台湾女性散文创作的领军人物。她曾说她与文学接近有两个原因,一是天性的爱好,二是后天的环境。在乡下,“那个村野音乐家的响亮歌喉,将她的心带到一个遥远的境地,告诉她:世界上除了这个村中的狭隘街巷、竹篱茅舍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东西,但那东西是什么呢?”于是她开始追梦。庐隐的《海滨故人》、冰心的《繁星》、《春水》,还有苏梅的作品,使她走出狭窄的生活小巷,站在蓝色大海之滨,仰着脸儿,“寻觅文艺女神的那一篮芬芳馥郁的雏菊了。”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胸臆藏放着一颗充满美梦与狂想的心,于是她开始用“陈蓝”的笔名写散文,用“张亚蓝”的名字写小说和书评,用本名写诗歌,还用过笔名“心井”发表作品。从那时起,她就悟到一个人生真谛:“一个能写出卓越文章的作家,必有一颗伟大的心灵,充满了温爱、善良与同情。”她还说:“文学是我的爱好,它能使我的生命燃烧,发出光亮,我愿为它付出一切而无悔。即使由于终年浸渍在墨水瓶中,我的影子渐渐变得苍白……”[5](P176)这诚如她所言,她的影子最终消失在墨水瓶里,而生命却在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史里永生了。

张秀亚从20世纪30年代成名后,便以其真诚和热情在纸上无止境地无怨无悔地“蹉跎”着人生。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传记及艺术评论,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女作家,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幻想和梦想虽然是文学艺术不能没有的重要因素,但是作为作家,最为重要的还是自己所亲历的生活。张秀亚虽然在农村只生活了6年,但这一段生活对她与文学结缘却影响很大。这一段生活在她的

①张秀亚(1919-2001),曾用笔名心井、陈亚兰、陈兰,生于河北黄骅县,祖籍山东平原。其文才早慧,九岁在天津《益世报》《国闻周报》发表小说和诗歌。就读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和西文系,信仰天主教。曾主编重庆《益世报》副刊“语林”,任社论委员。抗战胜利后回辅仁大学任教,1948年赴台湾,任台湾辅仁大学研究教授。后旅居美国,直到病逝。著有《三色堇》、《湖水·秋灯》,小说集《大龙河畔》和诗集《水上琴声》等五十来部。

创作中有着深刻的反映,苍茫而凄凉的原野,常常出现在她的散文创作中。尤其在她随家人迁居天津之后,阅读之广,所受文学名家名作影响之深,使她的文学天赋之窗洞开,在她的散文中,有着会通“北文阳刚之美和南文阴柔之美”的审美境界。

张秀亚的第一部小说集《大龙河畔》以及之后的早期小说,主要运用方言真实地描绘天津地区人民的疾苦,富有地方色彩,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她到台湾后,背负着传统,面对时代,在台湾女性文学史上,成为一个承前启后的作家。她的写作源头不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而是“中国历代女性写作人挣扎、悲吟出来的传统,一个从清末民初的兴办女学,到`五四'运动的反对旧式婚姻制度一脉相承的传统,表现在文学上的,是一种温良、贞静、秀美的文化气质,以及代表东方女性优雅高华的精神风貌。”[6]张秀亚与大多数台湾女作家所选择的道路一样,是坚守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忠于自己的历史承传和成长经验。

1952年,张秀亚与艾雯各自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她们都是赴台作家中最早出版作品集的作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张秀亚在台湾发表了大量作品,尤以散文成就卓著,并在台湾先后获得台湾中国文艺协会首届散文奖和首届中山文艺奖。她的散文,一是取材于身边琐事、写景咏物;二是描述世态人情和自然美景;三是追忆个人经历、记述生活片段,借对亲情友情的追怀以抒发个人心境、感慨人生;四是借宗教来表达悲天悯人的爱心和虔诚。总之,她的散文大多都映照有故乡的山川日月,表达了遥远记忆的情怀。她曾说,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就是工作,是低下头来写,“默默地写,老老实实地写……我喜欢写我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对于大自然及人类的感情,以及赞美上主造化的神工,讴歌花木美妙的文字”。

她追求作品的“广而深”、“真挚和深沉”,对于“身边的一切”,对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与理”,她总是希望挖掘得深一些、广一些。“在写作上,我有一个时期,曾企图自室内走到户外,如今,我才发现在户外停留得太久了,我要回到屋檐下,回到心灵的内室里来,谛听他人以及灵魂的微语———那才是人类真正的声音。”她还说,“我曾听到一个女孩在凄清的雨夜,对那黝暗而陌生的世界发出的喟叹;我也曾体会出一个纯朴的村童与一只跛足的小黄鸟间的情愫。多美啊,当充满了真挚情感的纯真心灵都如金黄芯子的蒲公英一般展现处处时,世界上就会出现真正的春天了。”[7]这就是张秀亚对于文学的追求。

张秀亚创造了“美文”,她以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山河自然之美;打开她的散文,扑面而来的便是山岗河流,平畴绿野,读者可以闻到花木的清芬,可以听到鸟声、蛙鼓和虫鸣,可以看到深巷卖花的小姑娘、街头爆米花的老人的身影。而这些,又可发现她与历史记忆的亲切关系。

春,是张秀亚许多散文里反复描绘和吟咏的自然形象,春寄托了她对生命的人性情怀。对于春天的向往,实际上也是她对于理想的追寻。我们几乎随处可以听到她对春天的呼唤。“春天的可爱处不只在它的颜色,更在于它的声音”:“那是雨脚落上窗棂时的微音,轻风对你的呼唤,以及在小径上、园角里发出来的一些细碎的声音,甚至于一个小孩响亮的口哨,都会成为春之交响曲中动人的部分。”作者终日伫立窗前,渴望听到朦胧的、包裹在浓雾里的不分明的鹧鸪啼声。但是她没有听到,于是只好在记忆里去寻找:在古城读书时,无论是窗外,无论是湖滨,或者是树林,尽管凄婉,却到处都是春的声音。于是,“我整个的灵魂浸润至那带着草木湿味的声音里,宛如接到上天的祝福。”可是,眼下到处是喧嚣的市声,“没有鹧鸪的鸣唤,也没有一只鸟飞到院中的树上,窒息了的瘖哑了的春天啊。”在寂寞的春天里,作者黯然地叹息着温习昔日春日的乐曲。“鹧鸪的鸣唤,听来似是绿色春之海洋中翻腾着的泡沫,而落花的叹息,却是缥缈在晴晖中的游丝。一个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一个意味着春天的将去……趁着春天还在窗外徘徊,未曾以承兑的落花道出最后一声`再见',陪伴我走到林中去,寻找回忆中的春天吧,倘再迟延,春天就要在城市的灰尘中褪色了。如果寻找到记忆中的春天,我就要设法将它留住,留在我的园中、窗外、阶前,更将它———留在我的心中。”这样,“即使在未来的岁月中凄寒的冬日来了,我也仍然葆有一个春天,———一个冬天里的春天。”张秀亚在迷茫中伸出手,拉开记忆的窗幔,无穷无尽的记忆都涌向笔端。散文集《我与文学》第一辑里的文章是按春夏秋冬的时序编排的,前面多篇写春,尤以《春天的声音》和《春》最为鲜明具体。《春》里写道,“浓重的乡愁,弥漫我的心臆”,“河畔的杜鹃花———白色、轻红、淡紫,一丛丛的在怒放,我想到了山城的春天,也想到了古城的二月”,还想到“等是有家归未得,杜

鹃休向耳边啼”那样凄婉动人的思乡诗句。《春天的声音》一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她的复杂心情,那种对于春天的呼唤和永远消失在记忆中的春天的追怀,是一种寸断肝肠的感怀。

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散文里,几乎篇篇都有她对于故乡、故都、山城和亲朋好友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赞美与渴望。《雨夜》里的心灵是一只疲倦的鸟雀,急欲回到它的巢,以为那细嫩的枝柯上,片片的绿叶下有着绝对的安全。“时光的列车在雨中照样开出去,沿着神秘的轨道,驶向不可知的终点。”雨中的她想起了十年前山城落雨的日子。大雨洗掉了一切的颜色,“一切都在风雨中变了样子”,但是“只有夜的颜色无法洗掉,因为它太深了”,只有纸上的微笑没有变,因为沉默无声的少女有着不变的高傲与真诚。窗内的人点燃了那只小炭炉,“也点燃了她的记忆”,眼前圆镜里的微笑就是曾在哪儿见过的微笑。这雨夜,这联想,让人感到凄然而又温柔。《月圆》是对于20年前祷语的回声:“明月依旧,那祝福的语句依旧,而那祝福的人呢,那被祝福的人呢?”月光也似向前滑流的水,“将一切都携带走了,只留下一个看月的人,呆呆立在那里,为记忆所充满,为记忆而轻喟,为回忆而微笑。”这个觉得快乐又觉得忧愁的她,“似乎一无所有,又似拥有了一切”。月夜为她带来了旧日的祝福,“虽然她已非往昔的她,而明月依旧,祝语依旧,她月下的影子也依旧。”甚至她觉得,在春的季节,没有如雪的落花,只有如雪的回忆,“一件件往事,像缤纷的雪花,转瞬间铺满了心上”。“失去的春天,如同褪了颜色的春衫。逝去的春天藏放在记忆中,退色的春衫,叠置在箱箧里。每当春天来到窗外,我看到的不是它,而是那些失去的春天,以及我自己失落的一些影子。”这些能够触动人的敏感神经的深情描绘,非肺腑之言所不能。《小城·老屋》从梦里又看到别来已久的昔日小城,“我”带着一个装着“烟一般的思念”和“烟一般的离愁”的小小行箧,在沉睡的疲惫的长街上,无论是围墙里的竹子和探首窗外的芒果树,或是曾经储存过15年的快乐与忧愁的房子,每一方寸里的事物,都“将我引到过去的岁月”。还是挥之不去的往昔的记忆。《枫叶》也写回忆,当窗前的枫叶作为秋天的请柬飘落到她的手中时,那天空,那云朵,那秋光,又使她想起了古城的秋天。在另一篇《秋》的散文中,抒发了她爱秋的无限盛意,秋天属于诗,“我的灵魂是与秋天同色调的。”透过四季交替,她感悟的是“一些匆忙的人见旅客走了过来,又走了过去”。

张秀亚的散文“睹物兴情,以情与物”,联想丰沛,意象动人,韵味隽永,诗意盎然,几乎每一篇都像一首指点人生的优美而深沉的诗篇。她写雨夜盼归人的心情:“雨脚以极快的拍子在跳着,将夜的寂静敲成细碎,将窗内人的心也敲得细碎。”(《雨夜》)她写文竹:“如同一只鹦鹉,披一身翠羽,在睡眼惺忪的晨光里醒来,与我互相凝视。”(《文竹》)写心情:“在我心地轻快的时候,云和风是我的伴侣,在我心情沉重的时候,我曾将精神上的负荷,完全抖落在树下、篱间。有时候,我的郁闷也被那些突然飞来的小黄蝶带走了。我纳罕:它们那么薄薄的小翅膀怎能携带那么沉重的负荷?”(《小城·老屋》)写月亮:“有时月亮犹豫在墙外,圆而黄,犹如一枚才摘下的柠檬。”(《夏日小笺》)这类语言精华,在她的散文中俯拾皆是,令人目不暇接。

她对大自然的吟咏,以及那些富有宗教色彩的描写或感情的倾吐,不仅展现了她文章中的人生哲理和诗意,也是作者对于生命和人类爱心的真情流露。

张秀亚在台湾女性文学里建造的“美文”影响深远。她提倡散文之美要遵照“简净”、“纯真”、“韵致”和“想象”四个因素。而她所创造的“美文”世界,都具有文笔清丽、含意深远、宗教色彩浓厚的特点,体现了“风格省净、殆无长语”的晶莹、真情纯粹的赤子之心,“骨秀”的人格与高洁的性情以及哲理与诗的曼妙,都展示了她的大家风范。

人们习惯于谈论张秀亚的散文,其实她的小说和诗歌创作也很重要。她有10部小说,其创作跨越了几个时代。她的“写作风格由模仿名家小说起步,期间历经一厢情愿的理念化与幻想式的青年时期,最后形塑出一套具备作者自觉性的小说书写技巧。换言之,她后期的小说是经过她自己———作家同时也是学者———对多方美学概念的淬取,不断摸索改良下的成果。”[8]张秀亚的小说创作,总是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以展现她在不同的生命时段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对艺术的追求。最初她有展示乡土百姓苦难的京派路数(如《大龙河畔》),之后有对宗教和爱情的书写(如《皈依》和《幸福的源

泉》),后期则取法欧美女性现代派小说的精神,依重于心理分析(如《感情的花朵》和《儿女行》中一些小说)。她的散文很传统,但在小说创作上则不断求新求变,不拘泥于一种模式。

张秀亚被称为台湾女性文学的重要燃灯者和“美文”的承传者。除了散文和小说,她的浪漫主义的诗集,同样具有“真善美圣”的典雅之风。诚如她所言:诗是感情的语言,思想的语言,更是灵魂的语言;而她的诗,也正是她对世界和人生的赞美、咏叹、悲悯,是她灵魂的震颤。

以古典文学根柢深厚而闻名的琦君①,被称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她的散文被选入台湾地区中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据台湾《中国时报》的调查显示,她是40年来台湾地区文学作品最畅销的女作家。“无论写人、写事、写物,都在平常无奇中含蓄哲理,在清淡朴素中见出秀美;她的散文,不是浓妆艳抹的豪华贵妇,也不是粗服乱头的村俚美女,而是修外慧中的大家闺秀。”(郑明娳语)季季说:“在当代散文家中,琦君大概是把她的童年写得最细腻生动,表现得最丰富、完整的人。”

这位台湾文坛极负盛名的散文大家,其散文最富中国韵味。在她的作品中,随处散发着古典诗词的韵味,连她的散文集的书名,诸如“三更有梦书当枕”、“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袭青衫万缕情”、“长沟流水去无声”等等,都能令人感受到古典文化对于她的深厚浸染。

琦君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由于她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其散文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语言的运用,均很讲究。琦君散文的题材领域虽然不算十分辽阔,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她写自己,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家人,亲朋师友,故乡故旧,自然风光,以及异乡见闻,月光下,花灯前,斜风细雨里,海畔山崖,都记载着她昔日的无限情怀和刻骨铭心的记忆,并以自然委婉的笔致、真挚的感情,抒写那些永不再回的人生。她在《写作回顾》中说:“面对着姹紫嫣红的春日,或月凉似水的秋夜,我思念的是故乡矮墙外碧绿的稻田,与庭院中淡雅的木樨花香,每回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这份乡情、亲情和友情,以及岁月流逝的失落情绪,“犹如淡淡晨雾,袅袅轻烟,隐隐萧管,依稀薄暮,轻轻婉婉地低徊在她的散文之中”[9](P187)。这种撩人心魄的氛围,几乎流溢在她所有的作品里。她的散文很少关涉政治,尤其那些时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的重大事件,更是少见。

琦君散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其一是思乡忆旧怀念故人。她以小说的笔法写人,用极其简约的文字,画龙点睛地把人写活,“既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写其内心律动,也能抓住人物的一颦一笑或一个眼神,对比地写出人物的个性、神态及其复杂微妙的关系。”[10](P1039-1040)在她的散文里,描写了父亲、母亲、外公、姨娘、堂叔、小姑、老师、姐妹、长工和乡邻等,而每一个人物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琦君写母亲写得最多,如《母亲新婚时》、《母亲那个时代》、《母亲的偏方》、《衣不如故》、《不再是兰花手》、《毛衣》、《一朵小梅花》和她的散文名篇《髻》,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美丽贤惠、知书达理、勤俭朴实、善良仁慈,不仅关爱子女,而且又善待穷人的母亲形象。《髻》以细腻的笔触不仅写了母亲,也写了姨娘,把母亲和姨娘之间的关系以及她们的命运,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令人同情不已。母亲年轻的时候,“一把青丝梳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白天盘成一个螺丝似的尖髻儿,高高地翘起在脑后,晚上就放下来,挂在脑后”,这一头乌发的妈妈,是何等俏丽的妈妈!可是后来父亲带着一个姨娘回来了。这个姨娘的皮肤“好细好白,一头如云的柔髻比母亲的还要乌,还要亮”。此后的母亲郁郁寡欢,人前常常变成一个从不搭腔的“闷葫芦”,她那常常含笑的丰润亮丽的面容,已经开始在岁月里消失,那把小小的黄杨木梳“再也理不清母亲心中的愁绪”,而那一边,总是“飘来父亲和姨娘琅琅的笑语声”。母亲老了,她剪了稀疏的短发,但无论如何却也剪不去她满怀的愁绪。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和姨娘“成了患难相依的伴

①琦君(1918-2007),本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幼读私塾。迁居杭州后入弘通女中读书。1935年考入之江大学国文系,师从词学名家夏承焘,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台湾,任职司法界和教育界,业余创作。1977年旅居美国,专事写作。著有散文集《三更有梦书当枕》、《一袭青衫万缕情》,及小说集《菁姐》、长篇小说《桔子红了》四十多部。

侣”,白发如银的母亲,早已不再恨她(姨娘)。到了台湾后,姨娘也老了,“如云的青丝,如今也渐渐落去”,“想起在杭州时,她和母亲背对着背梳头,彼此不交一语的仇视日子,转眼都成过去。”“人世间,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呢?母亲已去世多年,垂垂老去的姨娘,亦终归走向同一个渺茫不可知的方向”。琦君的这篇感人的散文,不仅文气婉丽、语言高雅、结构严谨,而且内涵丰富深远。她写了千百年来女性的普遍命运,触及了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至今未能使其平等的核心。她的《钟老与我》、《下雨天,真好》、《我的童年时代》、《三更有梦书当枕》等散文,都是作者童年和少女时代生活的写照。在她笔下,记录了许多往日的梦痕和情怀。“故国家园”的一切都记录着一个天真、纯洁、聪明、好学、“馋嘴”、贪玩、爱美而极富同情心的小女孩给生活留下的美丽记忆。因此,她的散文又如同她的自传,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琦君的另一篇散文名作《下雨天,真好》以“雨”之意象,将往昔无数乡愁的碎片,串连成无尽的深情恋歌。“我爱雨不是为了可以撑把伞兜雨,听伞背嘀嗒的雨声,就只是喜欢那下不完雨的雨天。”因为,“好像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会到了亲人和朋友,游遍了魂牵梦萦的好地方。优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穿起来,绕在手腕上。”“我”从六岁起开始回忆,那时候“听到瓦背上哗哗哗的雨声,我就放心了。因为下雨天长工不下田,母亲不用老早起来做饭”(母亲也颇似一个“长工”),这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可以听母亲讲雨天的故事。那个瞎子硬说可怜他的伞主的伞是自己的,我说这瞎子好坏,母亲却说:“不是坏,是因为他太穷了”。慈眉善目的母亲,不就是一个活菩萨吗?下雨天,“我把小花猫抱在怀里,自己再坐在阿蓉伯怀里”,吃着炒胡豆、芝麻糖和柑子,有吃有玩,长工们个个疼“我”。五月黄梅天,唱鼓儿词的到家里来唱秦雪梅吊孝和郑元和学丐,“母亲一边做饭,一边听,泪水挂满了脸颊”。在“我”到杭州读书之后,一到下雨天,“我”格外想母亲,心里总有一股推不开的凄凉寂寞,“因为我想念远在故乡的母亲”,“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雨”让“我”记忆起童年和少女时代的许多难忘的生活,无论是因雨而感受到的幸福,或是雨中的西子湖留在心里的诗情画意。这就是“雨”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所具有的意义。

琦君散文总是荡漾着无边无际的童心。她回忆童年往事的文章写得最精彩,就因为里面有童心。潘人木这样评论她的《永是有情人》:“想来想去,得`妩媚'二字。而`妩媚'的层面也太多,想用更简单更具体的词句来说明,于是得`童心'二字。琦君的妩媚,主要在于她的童心。”童心有两个层面:其一,就是童稚的、天真的人,易受感动;她自己就说:“年光虽然流逝,而童心是永不会衰老的。”其二,如明代李贽所说,“童心”就是“真心”,就是真实情感的表达。她的“每一篇文章都从心中流出”[11],她写的是真是诚。

琦君散文的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感悟人生,感悟人生是中国散文最常见的内容,也是琦君散文中最重要的主题。但此类散文的关键在于作者能否提炼出生命中的精华来,如果作家真能炼出“丹”,自然那才是好文章。所谓“自生命中提炼出来的就是好文章”,倒是道出了她感悟人生的散文的真谛。琦君一生都在不停地探索人生,她的散文大多都贯穿着人生体验。“她从一人一事入手,写出人事变迁和人生经历的沉浮变幻,并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升华人生的某种哲理。”[10](P1039-1040)如上之述《髻》,其中的哲思就非常深厚:“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

琦君散文的第三方面的内容是抒写风光习俗。琦君善于抒情,也善于写景;以画家的画笔写景,以诗人的诗笔写情,并将二者完美地融为一体,是琦君散文鲜明的艺术特征。她的《西湖忆旧》、《桂花雨》、《红纱灯》、《喜宴》、《外祖父的白胡须》、《压岁钱》等,写尽了西湖风景、江南水乡和浙东习俗。其中,既有民俗,又有童年生活,又有自然风光的描画,还有作家对于思想的深层探索。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佛教、基督教影响的琦君,认定世界上只有一个真理,那就是爱。她在《圣诞夜》、《小金鱼和鸭子》、《碎了的水晶盘》等散文中,都表现了真诚待人、关爱弱者和小生命的慈善之心。

琦君的散文不是如潮、如澜,而是如泉、如诉,以素雅见长,平淡自然,但却是“令人低回欲绝,一唱三叹,而有余音,如啖橄榄,时有余味”(清·方东树《昭昧詹言》)的境界,展示了女性的善良与温存。她的散文曾十多次入选美国《读者文摘》,被称为是“从七岁到七十岁”都喜欢的散文作家。

艾雯①是台湾最重要的散文作家之一。她从小性格恬淡安静,酷爱文学,博览中外文学名著。1941年在《江西妇女》上发表小说处女作《意外》并获一等奖,此后始以“艾雯”为笔名,宣泄内心的忧伤、苦闷和希望,她不仅将写作视为在惊涛骇浪的人海中奋斗的小舟之舵,还视为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

1951年,28岁的艾雯出版散文集《青春篇》,成为赴台湾作家群中最早出版作品集的一位作家。1956年,在“青年最喜爱的作品及最推崇的文艺作家测验”中,《青春篇》获得第一,成为“最喜爱阅读之作品”,她也被誉为“最受推崇的作家”。其中《路》被选入中学国文教材,流传数十年。她的小说《乡下医生》被译成韩文,刊于《中国女流文学二十人集》。在她创作的旺盛期,不断为报刊写作专栏,曾为台湾多家报刊撰写“倚风楼”、“浮生散记”、“你我的书”、“怀乡草”、“忘忧草”、“缀网集”、“花韵”、“我住柳桥头”等系列散文,以其典雅、隽永,富有哲理驰誉台湾文坛。

《青春篇》和《缀网集》是她的代表作。而《青春篇》在台湾女性文学史上所展示的意义非同一般。这部作品收录文章47篇,其中大部分是艾雯在抗日岁月里的创作。这部散文集抒写的是年轻人对理想的狂热,对自由的向往,对真理的憧憬,以及在艰辛的生活中如何锤炼自己,鼓舞人们突破和冲出狭隘的禁锢,让向上的思想飞上广阔的天空;用艾雯的话说,书里“有属于少女的梦,有属于青年人的理想。以纯洁的心灵、炽热的感情,写出了对未来的希望,对光明的颂扬,对真和美的憧憬,对自然万物的情爱,以及奋斗创造的生活意志,融哲理于抒情,寓激励于柔情,为青春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这部百读不厌的散文集中的许多篇什被读者当作范文阅读传颂,被视为人生旅途中的光明路标。

艾雯的散文,不仅常借对身边琐事的描写与抒情,宣泄自己的感情,颂扬母爱和大自然,借对爱情与事业的剖析,抒写对真理与美的渴望,而且她也深入社会底层,撷取、提炼民间那些感人的生活万象。此外,还要把希望、理想和奋发的精神带给读者,把那些苦闷烦恼和忧国忧时的人引领到光明之中。《渔港书简》就是作者多情易感的心和悲天悯人的襟怀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怀,抒发她对世界企望的真善美。她在大海的怒吼中体验的是庄严,体察的是捕鱼人的贫穷和艰辛,最后还以“渔者有其船”来展现渔民的生活前景。《生活小品》表达隐藏在我们生活里的丰富而美丽的内涵,鼓舞人,鞭策人,激发人以奋斗、乐观的精神向上、向善、向真,去追求理想。《昙花开的晚上》富有哲理,作者以一种诗情寄望读者,希望人们在现实中超越与净化,创造更美的生命境界。《浮生散记》和《不沉的小舟》被称为是她散文进入新的境界的标志,所谓“新的境界”就是“从困厄的生活通向心中丘豁的一段心路历程,化解内心的冲击、矛盾为谦逊宁静,撷取心灵深处最真的回音,提升生存的勇气,肯定自我,站在比现实更高的地方”,放眼人生。这两部集子都是将哲理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性灵之作。《你我的书》既有表达外在的行为举止,也有涵蕴于内在的欲望、品德、智慧、感情、人格、气识等着意的刻画,反复阐扬和展示这些精神,“如同向人展示一册人生的巨书,让你我一同研读、思考,有所领悟。”《忘忧草》用身外景物之美和心内美淑之气,来涤荡胸中一切空虚和焦虑,及一切使人萎靡不振的忧郁。作者从天地万物、社会万象、文化艺术中获得灵感,借物而兴,捕捉往事的神髓精华,遣词造句,刻意描绘,而身存万物之中,以恬淡的胸襟,与万物回响交流,达到“与物春风”的境界。《倚风楼书简》为书信体,是作者离开蛰居多年的小镇,迁居台北,“倚楼”而风,居安思危;新的环境,新的接触,新的交往,新的振奋,新的感受,也就有了新的写作冲动,于是信手拈来,信笔而就,虽看似与挚友闲聊细诉,却涵盖了人情、风土、自然、情趣,自然、平易而晓畅。《缀网集》在思想与艺术上与《青春篇》相比更显其老到。生命是渐行渐远渐深的觉醒,经过半个世纪,时代的淬炼,生活的磨练,自我的雕塑,心灵深处不断传来回响,这是人生的诠释、人性的剖析和价值的评定、理念的确立、思想的超越、感情的升华、生命的领悟,她选择最简洁的字句,深入淡出,写成隽永

①艾雯(1923- ),本名熊崑珍,生于苏州,江苏吴县人。1937年迁居江西,抗日战争爆发后尝试创作。曾任《凯报》副刊主编。1941年以“艾雯”笔名发表小说《意外》。1949年初赴台湾后专事写作。著有散文集《青春篇》、《缀网集》及小说集《生死盟》、长篇小说《魔鬼的契约》等三十部。

的文章,在思想上是一种突破,在艺术上是一种创新,达到更高的境界。艾雯更在《缀网集·回响》(代序)中深刻地表明了自己“接受过人生的试探,经过时代的考验、战争的淬炼,负起过人类负荷中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时光的脚步悄悄地走过生命,生命的脚步踏实地走过现实世界”的心迹。

艾雯的散文,寓委婉之妙于细腻抒情之中,既有从容闲雅之态,又有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的艺术审美境界。旨趣深远,融铸情理于一炉,思想上求突破,艺术上求创新,自称“不具风格”就是她的风格。她曾说,生活是一种磨炼,时代是一座熔炉,经过考验和锤炼,从艰苦奋斗中成长,一支笔是她希望的拐杖,帮助她走过艰辛崎岖的人生道路;寄托心灵、宣泄情感的路子就是写作,她“把写作当作一只舵,按上漂流在人海风涛中独自奋斗的小舟”;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写作,“付出爱心和热诚,为人生添加一点美,增加一份生存的勇气,并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作证。”

艾雯以散文创作为主,但她的小说创作也不少,可以和散文等量齐观。她先后出版九部小说集和一部长篇。她的小说创作一如她的散文创作,也是深植于现实泥土中的生命之株,强烈地表现出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良知。她在《生死盟·自序》中说,她的小说“所描述的只是一些平凡的人和平凡的故事,然而,却是亲切而真实的。他们都有一颗真正的心,一个朴实而善良的灵魂,他们的感情是单纯而直率的,爱就是爱,恨就是恨,仅为着一个好好活下去的信念,一份对真理的憧憬。无论对人生、对生活、对真理,都有着执著不移的爱和信念!”她的《银色的悲哀》,是一部较早表现台湾盐民艰苦生活的长篇,是她有感于被社会遗忘的盐民艰难困苦的生活写成的。人物和情节生动逼真,文字朴实无华,真实地描述了盐民贫穷、饥饿、病苦的悲惨命运,影响较大,不仅被改编成广播剧,还促成台湾当局改善盐民生活的政策。《魔鬼的契约》中的爱情小说《海嫁》,故事採自流传在汐止的民间传说,凄惋动人。《雾之谷》中的《东吉屿海峡》描写澎湖列岛渔民与海浪搏斗的悲壮情景。作家郭风这样评论她的小说:“艾雯的小说作品的取材,正把握住市井和乡村一连串动人的故事,再加上作者正确目光的观察,聪明智慧的抉择,透过熟练写作的技巧,一一逼真地描写出来。在平淡中有伟大,在琐事中有启示。更值得称道的是,作品中没有传奇故事,也没有八股气息,它给读者只有一个`真'字,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人性的光辉,人间的挚情。”

艾雯的散文是社会的性灵高雅之作,是她生活的再现。创作中,她总是“持续不断地在抒情传统上建构纯美的想象”,而这种想象却是从艰苦的生活、温馨的自然和性灵深处提炼出来的。她擅长“书简体”,她的创作带动了台湾女性作家创作风气的发展。她的小说创作也颇有成绩,那些关注民间疾苦的小说,在台湾女性文学史上具有意义。

徐钟珮①出身于新闻科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中央日报》记者身份常驻英国,亲眼看到英国人民战后的重重艰难困苦,以及当时的国际风云。后来她又在国外生活二十多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记述国外生活的散文。

徐钟珮的散文基本都与她的异国生活相关,但不是一般的山水游记,而是具有广泛社会内容的作品。她的散文不多,但真切生动,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记录,足以使国人尤其是后来人作为历史教科书认识其意义。

《挥别伦敦》生动地记录了英国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窘况:“经过菜铺前,主妇依然携着菜篮排队,两年来,我对这批英国主妇分外感到亲切,我和她们同时站队,同时研究着配给食量的分配,同时对着空空的食橱叹息,同时也偶尔的怨骂几声粮食部长。两年来,我看着面包列入配给之列,再看着洋芋也遭到同样的命运,和平只是对战士休假的记号,主妇的困难比战时更多。”鸡蛋也是配给,不是波兰、丹麦的,就是加拿大的,一周只有一个,“这些鸡蛋经装箱运输分配,最年轻的也有半岁,我总尊称它们

①徐钟珮(1917-2006),江苏常熟人。曾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学习,后随学校辗转江西、湖南和重庆。1944年毕业,先在国民党国际宣传处,后任《中央日报》编辑,1945年担任该报驻英国特派员。1948年赴台湾,与陈纪滢创办重光出版社。1956年随丈夫在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巴西等国生活23年,所写记述海外风物,富有异国情调。著有散文集《多少英伦旧事》和长篇小说《余音》等十余种。

是老鸡蛋,往常人家家里,总吃鸡蛋粉,最近蛋粉也被列入奢侈品,禁止入口。”肉,更是配给,只有牛心、牛肺、牛肝不受限制,可是牛只有一颗心,所以当配给购物排队大军中的英国太太问肉店的伙计“今天有没有心出卖”时,伙计摸着胸口调侃说:“心嘛没有,你如果一定要,可以拿我这一颗。”这就是当时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在希特勒蹂躏后的社会状况。这固然也是一种痛苦而辛辣的幽默,但却深刻描写和反映了战争灾难后满目疮痍的英国社会苦况。这类散文,在她的散文集里比比皆是。

《柏林·巴黎·伦敦》很像一篇政论,既朴实而又诗意盎然。作者写了战后三大显赫首都的不同形象:“去柏林后写稿,一口气用了十几个`破'字,对着满目疮夷,想不出第二个形容字。如果柏林以`破'字代表,巴黎应该是一个`娇'字。巴黎红颜常驻,经过如许坎坷,依然没有憔悴,也没有半丝皱纹。伦敦当得上一个`俭'字,朴实无华,勤俭为怀,有计划的在复兴建设。”其实,那个时候战胜国与战败国同样都在苦难中熬煎,巴黎虽是因和平占领又和平退出而未遭兵燹,政治虽乱而相对平和,但同样黑市猖獗,粮食配给,度日维艰。巴黎这个娇滴滴的美人,也因法国人的英雄崇拜和自由主义而遭遇罢工罢市,交通瘫痪,也在承受着空前大难。作者称这三个首都“一个由司令台降为刑台,一个由奴隶挺身为主人,一个千辛万苦,在奉献中抬头”。作者以浓郁的抒情之笔写了政治,却没有因为政治而伤害散文:“我爱巴黎风流倜傥的潇洒气概,爱伦敦、柏林刻苦耐劳的硬骨气,我总认为柏林伦敦虽一胜一败,命运始终相同。我要不耐烦的重复,对伦敦,这一战是它统治世界旧梦的覆灭,对柏林,是它执新世界牛耳的绝望,同是天涯伤心人。”最后,作者说:“念伦敦之艰苦,柏林之饥寒,巴黎之彷徨,旧战创伤未复,能不怅然于人类的健忘!”作者在不足两千字的短文中,描写、议论、抒发了巨大的社会生活内容,不能不令人佩服。

徐钟珮散文的缤纷世界大都与异国人事、人文社会、自然风光相关,但又与自己祖国的命运相连;没有异乡猎奇或者只是潇洒山水文章,其间不仅有丰富的政治、社会、经济方面的内容,也处处流溢出忧国忧时的情怀。这一点正是其作品感人至深之处。“作者用意之崇高,文学为文学固然不一定要有道德或政治之目的,不过文学是作者人格的反映,当提笔为文时,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即自然流露放射。全书对于贫苦者的同情,对于爱国的崇尚,对于战争之罪恶与外交之欺诈等都可以看出,然其最重要的贯轴,是爱国的一片丹心。”[12]作为其散文灵魂的这种情怀,在她的《父亲》、《零落的海滨故人》、《我只取一瓢饮》等诸多散文中,就像山野的灿烂阳光无处不在,沐浴着读者的心。1947年从英伦回国后,她看到的是战争、阴暗、凋零,于是在《相逢不相识》一文中写道:“我们让大学教授的儿子做文盲,让公务员的儿女失学,让社会崇奉着拜金主义,让国民道德荡然无存,让一切是非观念褪色,让青年们痛苦挣扎彷徨。———这绝不能是我的祖国!”这篇政治意识强烈的作品,批评得尖刻而辛辣。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女性文坛,以《中央日报》的“妇女与家庭”为园地,发表的多是生活性的散文、小说,就性别议题曾经有过不少交锋。徐钟珮似乎被认为是不甚支持“妇女运动”的,但这不是绝对的,她在《熊掌和鱼》、《矛盾》、《为她祝福》等散文中,对20世纪中国女性生存状态的同情与关爱等现代女性意识,也有着相当深入的表现。她的具有浓厚自传性的长篇小说《余音》,便明晰地展现了自觉的性别意识。这部小说写一个女孩子成长于动乱时代,战争给她的家庭带来不幸和苦难,也使她在战争和不幸与苦难中认识和锻炼了人生,成长为一个忧时忧国爱国爱家的青年。小说女主人公的母亲一反常态地主张女儿去上洋学堂,从而打破了当时歧视女性的观点:

女人一生全靠男人,男人不争气,一辈子就抬不起头来,以后她嫁什么人,是她的命,但是我要她不要像我一样的毫无办法。她自己总要学点本事,以后不靠男人也可以有饭吃。

母亲的这种认识,对自己和子女的前途冀望,显示出徐钟珮一种朴素的女性观。

徐钟珮的散文非常讲究,除了内容立意高远之外,艺术上也极为追求完美。概括起来,其散文有三个特点:“一是选题灵巧,二是文笔修拔,三是寓意深长。”[10]所谓选题灵巧,自然是对于写作题材的智慧剪裁;所谓文笔的修拔,自然是语言文句表达之讲究———简练、准确、鲜明、有力、生动、传神;寓意深长是文章最后要达到的最佳境界。当然一篇优秀散文,往往是由多种艺术层面熔铸而成,就像一座完美建筑

的竣工,没有匠心独具的精心设计和一丝不苟的巧夺天工的一砖一瓦的精细施工,是很难成功的。语言运用的成功是一切文学作品成功的基础。徐钟珮处于异国人文背景和自然背景之下,她的散文语言显示出一种特有的个性化特征。朴素而真诚的抒写和感情的自然抒发的美妙结合,以及丰富的文化意蕴,使她的散文魅力无穷。除此之外,她的散文简洁清丽,善于运用幽默与讽刺的笔触写人写事,用陈香梅的话说,她的作品“刻骨而不奔放,深入而不露骨”。她在语言运用上所具有的机智、俏皮、幽默的特点,不仅使她成就了写人人活、写事事活的大家之风,更为其作品增色加彩不少。《一个洋中国人———记青衫怪客马彬和》中的马彬和的迂腐与固执、可爱与可笑的形象就被她塑造得活灵活现。

写散文需要诗人的丰富才情,徐钟珮能以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在写作中顺手拈来那些诗文佳句以描写和表达自己的感情,起到了为作品画龙点睛的作用。《闲情》写她在新居植树而树不活:“三个月来心血耗尽,天天在希望失望里挣扎,却一无所获。心灰意懒之余,忽然想起了姜夔的两句诗来:`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许?'我断章取义的强自慰藉———谁教我移植的是多情树木!”在另一篇写她作为公使夫人要去安全形势不佳的巴西时,朋友为她担心,她这样描写那位为她送行的朋友与她吻别时的感觉:“她凝视我半天,黯然吻我双颊,和我道别;临别依依,又再回头挥手,全不相衬的,我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韩国日记》)

记者出身的徐钟珮,其散文独具一格,畅销于台湾的散文集《多少英伦旧事》和其他关于异国他乡的散文,既是散文,也是游记,她以女性作家的细腻感情和抒情之笔,客观而亲切地记述了身在英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台湾游记散文中的文学佳作。而她的其他散文,则以家庭日常生活与身边琐事为题材和内容,其风格也与游记散文亦有相似之处,细腻委婉,言简意深。

徐钟珮的文学成就在散文,在于她的散文的独特魅力。而这种魅力又与她的人生经历、她的性格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她的散文具有现实性、纪实性、知识性和可读性,这四者融为一炉,使她的散文在台湾女作家中独树一帜。

罗兰①1949年到台湾后,自为《天下》杂志撰写专栏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小说,曾荣获中山文艺奖、台湾最高桂冠第21届文学奖。

罗兰与那些和她年岁相仿的资深作家相比,她的创作较晚,1963年在她44岁的时候,才出版第一本《罗兰小语》。但是,罗兰的散文和小说的创作成就,使她成为台湾女性文学史上深具影响的作家。

她的作品,内容多是抒写她的人生经历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音乐的幻想、恋父情结、中学生活、婚后对丈夫的不适应,以及宣扬她所热衷的道家学说和偏于传统的婚恋观[13]。她的散文洋溢着文化的芳菲,没有脂粉气,不伤感,不愤激,坦坦荡荡,风和日丽,山清水秀,情趣盎然,一贯以清风明月的精神,从容自在地将岁月在其生命中留下的许多故事与心情以多种形式和笔法记录下来,融哲理于抒情,言微意深,启迪人生,令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轻松地“参悟人生,欣赏生命,奋发向上”。罗兰凭着自己人格的光辉及其散文的精神魅力,成为青年的人生之师。

散文是心灵的镜子,而这面镜子所反映的是平易自然、与世无争及平和的文化精神。在罗兰的散文中,可以触摸到这种灵魂。她的散文随处可以使人得到人生启迪:“人的一生很像是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迷蒙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凶。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忧惧和怀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之后,你都能把下一步看得清楚一点。”(《献给寂寞的人们》)“一个快乐的人不是由于他拥有得多,而是由于他计较得少。太过计较得失的人,就会常常觉得自己被亏待,当一个人总觉得自己被亏待的时候,他是不会快乐的。”“任何环境都可以造就杰出的英才。贫穷困苦的生活

①罗兰(1919- ),本名靳佩芬,河北宁河人。天津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肄业,抗战胜利后入天津广播电台主持音乐节目。1949年赴台湾,曾任职台湾广播电台和警察广播电台,开始写作。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小说。著有散文集《罗兰小语》、《罗兰散文》及小说集《罗兰小说》、长篇小说《绿色小屋》、长篇传记《岁月沉沙》(三部曲)等四十多部。

造就了不少伟人,富贵安逸的生活对真正肯积极向上、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来说,也并不会使他沉于逸乐而埋没了他们的天赋。”(《给寻梦的孩子》)“人与人像一部机器中许多相关的机件。我们必须和谐相处,忠诚合作,才可以使自己从中得到成功和快乐。”“宽宏大量是一种美德。它是由修养和自信、同情和仁爱组成的。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快乐必多,烦恼必少。”像这样发人深思、令人醒悟的隽语警句,在罗兰的散文中到处都是。

罗兰的散文精神蕴涵两个字:一个“情”和一个“魂”。这“情”,即有手足情、同胞情、家乡情、故国情,还有人间情;这“魂”,即是她不可动摇的赤子心和海枯石烂不变的爱国之魂。

罗兰的文化情结,实际上是国家情结。这种情结来自她人生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超然物外的人生信条。罗兰有一句名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以此为核心,她的人生之道联结成“成功之道”与“快乐之道”、“财富之道”与“文化之道”、“待人之道”与“自处之道”几个“圆”,使“出世”与“入世”互补,“以圆代圆,形成滚动向前之轮”[13],成为“无圆不成”的“以圆为象”的哲学之道。她散文里的这种中华文化的古典精神,使我们既可以看到“儒家的思想”,也可以看到“道家的境界”,这些思想和境界,都以文化的精神形成她散文之魂。

在文学创作上,罗兰举着古代优雅的传统,摇着真善美的旗帜,走在时代前面,她那以“简逸中和”、飒爽淡雅、活泼明快而洒脱畅达的散文,无论是阐释古代智慧,还是叙述现代生活,都给人以无穷的温馨[13]。她的散文内容宏阔,思想练达,意味隽永,诸如祸福得失、善恶是非、出世与入世、事业与友情、婚姻与恋爱、悲与喜、生与死、人与宇宙,等等,都能以“超天道、超名利、超是非、超生死”的境界,让读者从中受益,对于净化人的心灵,疏导人生障碍,升华人格道德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罗兰的小说基本上都是她的自叙传,因此她被称为善写自传的作家。所以,她的作品实际上就是她的生活史和心灵史。她的小说并不注重描写震撼社会的凄厉之灾,而写那些“震撼永远的平静的灾难”和那些被剥夺了的幸福和生命,以及那些“被揉碎的梦和被熬煎的灵魂”[14]。《飘雪的春天》是一部以抗日战争时期天津沦陷为背景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爱情故事为其主体,但写的是战争对生命的杀伤力,既有有形的摧毁,更有无形的“改道”———战争,不仅改变了爱情的轨道,而且也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女主人公咏絮与恋人田宏原本要投入大后方抗日的洪流,但因妹妹咏荷身罹伤寒,她只得舍弃爱情,留下来以“小母亲”的身份照料奄奄一息的妹妹。由于母亲早亡,咏絮肩负着帮助父亲挑起照料一大群兄弟姐妹的重担,为此她不仅舍弃了爱情,还舍弃了学业,不得不过早地踏上谋生之路。她在寂寞的时候,曾遭遇一场有罪的“爱情”,但她毅然拒绝参与那个有妇之夫企图导演的人生戏剧。罗兰以“全部真实的感情”写的这部“大部分都很真实”的小说,一方面写出了战争灾难与平静灾难对于人生青春和灵魂的侵扰、剥夺和消蚀,一方面也写出了“爱情浪漫曲”掩盖下沦陷区的民风民情和民心。小说的结尾颇具诗意:“不怕从头开始”的咏絮,她乘坐的海轮在迷茫的大海中漂流寻觅黎明,而黎明何在?

《绿色小屋》的背景也是天津,写一个“婚外恋”的爱情故事。性格活泼开朗、趣味高雅的主人公表哥和陈绿芬,他们是天生地设的一对情侣,虽然没有背上“有罪爱情”的十字架,但是在现实中,他们还是不得不告别难分难舍的“绿色的梦”。罗兰对待爱情比较理智,认为爱情是一台情节复杂的人生大戏,“明达、洒脱、真诚、纯洁和不自私”是她对待爱情的“五项原则”,因此,这部小说的着眼点也就多了些“教育与婚姻”的味道。

《西风古道斜阳》以“我”的视角,描述一个身为人妾的艺人所拥有的人间真情,故事感人。20世纪40年代的北方乡镇,一位70多岁的何三爷,纳年仅17的大鼓艺人“小七”为妾,引起一场风波。“我”同情“小七”的身世,也敬重其善良,却又认为她是个卖艺又卖身的“风尘女子”,更憎恨何家之孙也偷恋于“小七”的“乱伦”行径。何三爷死后,小七对“我”说老爷没有破她的身,并表示自己要出家,不会与二少爷结合。这一切使“我”改变了对小七的看法,并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小说所描写的不仅是故事,还深刻揭示了关于“性”、“贞操”、“性犯罪”等深刻的社会命题,具有净化社会道德的意义,颇能令人深思。

罗兰那些具有自传色彩的文学创作中,最能有序地展露出她的人生路途和心灵历程以及大时代变

迁轨迹的是包括“蓟运河畔”、“苍茫云海”和“风云归舟”三部的《岁月沉沙》。这是一部蕴含着无尽的中华文化精神的杰出的新传记的范本,它是长篇传记,尤可视为纪实的长篇散文,还可作为“小说”来读。所以说它颇似“小说”,一是“三部曲”有一根线索和一种理想精神,二是因为书的结构基本做到了形散神不散。罗兰在以惆怅和安适之心写作这部作品的五年中,足足让自己“再活了一次”,因为她踏着中国大时代的风雨,重新走了一遍中国的近现代史。第一部《蓟运河畔》着力述写靳家迁居北方成为芦台首富之后,父亲靳东山如何在实业家范旭东领导下开创中国工业化先锋企业———天津塘沽“永大精盐”和“永利纯碱”的创业实绩,凸现了中国迈向现代化初期的朝气与景观。同时,也写出了靳佩芬(罗兰)的求学生活与个性成长。第二部《苍茫云海》写靳佩芬在1948年只身赴台湾后如何变成广播台节目主持人兼作家罗兰的历程,写她与丈夫的日常生活、台湾商业社会的风情和她的中国文化情结。第三部《风雨归舟》写她十次回大陆探亲和参加学术活动的所见所闻和感想,情思绵绵,寄托于祖国的是悲怆一梦之后的文化和社会的光明。

这就是罗兰。时代的历史与记忆,孵化出她的思想,然后凝结为她的散文与小说。

参考文献:

[1]刘登翰、庄明萱、黄重添、林承璜.台湾文学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

[2]陈明芳.女性诗人及散文家的现代转型[J].联合文学,2003(2).

[3]余光中.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总序[M].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

[4]王宗法.台湾文学观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5]张秀亚.文学与我[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67.

[6]瘂弦.张秀亚,台湾妇女写作的燃灯人[J].文讯,2005(223).

[7]张秀亚.我与文学·前记[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67.

[8]范铭如.我观察·我思味·我同情[J].文讯,2005(3).

[9]尉天骄.台湾文学名家名作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盛英.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1]潘人木.三更有梦书当枕·序[M].台北:尔雅出版社,1975.

[12]马星野.恍如昨日———重序《多少英伦旧事》[M].台北:大林出版社,1980.

[13]盛英.“属于秋天”的作家———罗兰[A].解读罗兰[C].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

[14]姚同发.天津情·忠告魂[A].解读罗兰[C].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启 煜

T a i w a n e s e F e m i n i s t P r o s e s D u r i n g1950s t o1960s o f t h e20t h C e n t u r y

Y a n c h u n d e

A b s t r a c t:T h e e s s e n c e o f c l a s s i c C h i n e s e l i t e r a t u r e h a s c u l t i v a t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 a n d t h r i v i n g o f t h e m o d-

e r n T a i w a n e s e l i t e r a t u r e,a n dn o u r i s h e dt h e c u l t u r a l s p i r i t o

f t h e T a i w a n e s e f e m i n i s t p r o s e s.T h e r e a r e m a n y

f e m a l e w r i t e r s i n T a i w a n,a n de v e n m o r e o f t h o s e w h o a r e w r i t i n

g p r o s e.T

h e

i r p r o s e s n o t o n l y d e s c r i b e t h e d a i l y l i f e a n d t r i v i a l m a t t e r s,s u c h a s m a r r i a g e,l o v e,f a m i l y,h u s b a n d,s o n a n d d a u g h t e r a n d f r i e n d s,b u t a l s o r e p r e s e n t t h e g r e a t a n d p r o f o u n d a f f a i r s e x p r e s s i n g t h e i r i d e a l s.T h e r e a r e b o t h“s m a l l e g o”a n d“b i g s e l f”i n t h e l i f e a n d s o c i e t y r e p r e s e n t e d i n t h e i r p r o s e s,a n d b o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n d m o d e r n f a c t o r s i n t h e i r s t y l e o f a r t i s t-r y.

K e y w o r d s:P r o s e s o f T a i w a n;C h a n g H s i u-y a;I h-G i e n e;A i h-W e n;H s u C h u n g-p e i;L o L a n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 摘要: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文章以丁玲的两部作品为例,来浅析其中所包含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意识;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 自阶级社会以来,女性就沦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宗法制将女性归诫成无思想的机器,从思想、伦理道德、身体等沦为男性的附庸。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在此,笔者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阐述了作为开一代先锋的女性主义作家丁玲,是怎样抛开了历史、社会给女性身上实价的重负,在时代的漩涡里表现女性意识的。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差异, “奠定了女性作为独特的文化群体的类的本质, 而这一本质又是女性作为一个相异于男性的性别

主体的历史性出场所必须的”。性别差异性决定了女性对人生、爱情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一、《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 《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日记”的方式,潜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底部,用躁动而紊乱的,自述、自剖、自白、自辩相杂糅的语调和句式。表达人物无名的反叛,情绪和苦闷心理。《日记》中的“我”(主人公莎菲)被摆到了一个对周围的事物具有评判之权的中心位置上,“我”的笑、哭、喜、怒,成了小说叙述的焦点,衡量事物价值的尺度。在这种叙事格局中,女性的观点和立场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1.大胆的“性爱”意识 众所周知,性爱意识是女性意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是几千年来父权制文化所竭力压抑的对象。性爱,在道家,是滋养补阴的养生之道;在儒家,是传宗接代之手段,都是指男人而言,女性,只是男人养生货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工具们,当然是不能有意识的,倘若有了性意识,也要玩弄男人一把,这女人是端端不得好死的,潘金莲的命运已足以说明。 丁玲打破了传统女性作家作品中对女性身体欲望的禁忌。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仿佛成为女性欲望的化身,她渴望爱情,渴望男性的拥抱和爱怃。第一次见到凌吉士就被他的美貌所吸引,渴求凌吉士“那两个鲜红的、

走进台湾文章:走进台湾,了解台湾,爱我台

走进台湾文章:走进台湾,了解台湾,爱我 台 走进台湾文章:走进台湾,了解台湾,爱我台湾如果说到我,年龄还小,对台湾的了解还不是很多,但我知道台湾是中国的大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经济水平超群,在全世界达到前十名。台湾从1895年到1945年曾被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当时日本给台湾灌入很多的日本语言文字以及文化。现在好多台湾的老人都会说日语,台湾人当中“亲日”的也很多。如今我国强大起来了,抢回了宝岛。可因为陈水扁等人反抗中国闹独立,台湾才久久不能回国。 虽然台湾现在才是一个小岛,但是台湾的经济很发达,小吃很有名,几乎是“三步一小吃,五步一餐厅”。特别是台湾的“油饭”很有特色。台湾的山有很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阿里山。说到阿里山,自然要谈到武夷山。听说两座山还有一段传说呢!从前,阿里山和武夷山是一座山,不知是哪一天,山上出了个妖怪,两眼能望千里,伏在高山上,头可以伸在东海里喝水。绿色没有了,天地间一片阴暗。村里有几位勇敢的少年,上山去杀那个妖怪,都一去不复返。家里人都哭红了眼睛,带着怨恨离开故乡。 村里有一位叫花珊的姑娘,下决心除掉祸害,他练成了一套精巧的拳术,百步穿杨等功夫,上山去杀妖怪,杀死了之后,妖怪太重,压断了山,海水流进了鸿沟,形成了台湾海峡。

不知在一般人对台湾的印象能说成几个很简单的概念,一个就是宝岛,一个阿里山、一个日月潭,最多再加上一个蒋介石,这就是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到了1978年之后邓小平决定改革开放了,两岸之间开始出现接触。 中国必须要统一台湾,这是中央政府的需要,是国家统一的需要,更是民族统一的需要。国家统一最好的方式是和平,即在自然和谐地状态下,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大融合。我想,这是普天之下的华人所最愿意看到的局面。大家期待着吧! 走进台湾文章:走进台南,走进台湾的历史在宝岛旅行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枯燥、不累,基本上没有有鞍马劳顿的感觉。从阿里山到台南仅半小时左右就到了。导游依旧是先让大家吃饱喝足再说下文,安排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美浓客家菜进餐。可笑我这个客家人,面对这真正的客家菜,到是即叫不出名,更品不出味了。 台南市古时称为南瀛。是汉人來台最早登陆落脚之地。因其位于台湾西南海岸,地势平坦,主要是平原与沼地交错的低缓地带。曾是台湾最美丽、丰腴的所在。早期其他地方尚未开化,说台湾,主要就是指的这里。明清时为台湾首府,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荷兰人最先入侵登陆之处,因此台湾的历史,可以说从这里开始。事实上直到三百多年前因外族的入侵,才开始有详细和可靠的文字記载。 导游首先把我们引到台湾的发祥地,位于西郊的安平地区。大巴在市区穿行时,感觉比台北更多旧街老巷,虽然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市井繁荣。但街道不宽,现代高楼大厦不多,有一种

杨绛散文及点评(100字)

杨绛散文及点评(100字) 教师范文吧为您推荐杨绛散文及点评100字,希望您能喜欢!更多杨绛先生相关咨讯查询,请关注教师范文吧心得体会栏目!杨绛散文及点评100字一 最近又好好读了一遍这本书,我读书有个小时候就留下的坏习惯,囫囵吞枣,大概看看。人家问起,我就说,那个啊,看过看过,好象自己读过很多书似的,其实呢,早就忘记得无边无际。 后来长大些,就不读书了。原因很可笑,就是避免成为书呆子,和周围人没法沟通。 不废话了,转正题。 高中时候看过《围城》,还买了一本,让我弄丢了现在。看的时候就挑有趣的章节,乐着看的。然后注重看结尾是不是大团圆,很失望。很不理解为什么方鸿渐不争取唐晓芙,糊里糊涂地要娶孙柔嘉,结尾还过的那么凄惨,很是郁闷。呵呵。可见我从小是个完美主义者。 和将将在一起以后,一起又看了一遍电视剧才开始理解。一个懦弱,得过且过的人生,他就得是那样,观众因为他可亲,就希望他有好的结局。可是人生就是这么不完美,我的接受。那是钱钟书在上海沦陷时候写的,不能工作,心情不好,而且书也就写到那里,

可以安慰的是,作者的人生不是悲剧,这已故老头儿婚姻美满,事业成功。 他的妻子杨绛,一个近代少见的大家闺秀,两个人很相配。非常幸福。 最先看的是杨绛的《洗澡》,感觉没意思,确实她没有钱钟书幽默,恩,这种才华绝对是天生的。 后来看《我们仨》,大概知道了他们的生活,这两本书都没有我现在说的这本《杨绛散文》好。 《杨绛散文》里面包含了各个时期她写的散文,记事,写人等等。 丙午丁末年纪事里,是文革时期受的迫害,这个印象特别深刻,她没有特别写那些害她的人,十分怀念那些给过温暖的人。看了以后,感觉很舒服,特别安静的感觉。再八卦一个,好象在记钱锺书与《围城》里,写钱锺书特别淘气,帮他家猫猫打架,提过和他家猫猫打架的是邻居林徽因家的,感觉两家关系不好,因为杨绛说了很多好朋友,但是只提过一次林徽因,还是邻居呢。 顺姐的‘自由恋爱’读起来很好玩,其实写的是一个苦命人,但是在她笔下,就很有趣,并不是她不同情,但是在这个经历了太多的老人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可惊奇和愤怒的了。读回忆我的父亲,可以知道她的成长环境,为什么她那

论两岸和平统一 地理小论文

论两岸和平统一 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尊严体现。中国近代史是部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领土完整而奋斗的历史。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就一天不会结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我根据自己的见识来谈谈台湾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两次脱离祖国,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跑荷兰殖民者,他死后其后代将台湾独立与清廷对抗,后康熙遣施琅收复台湾。二是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自此台湾脱离大陆50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重回祖国怀抱。1946年国民党发起国共内战,经过四年内战,国民党政权垮台,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当人民解放军将一鼓作气完全解放台湾时,美国派第七舰队横亘在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由此形成台湾问题。 目前两岸和平统一有两大障碍: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和美国的干扰。 民进党是坚持台独的一个台湾大党,不承认“九二共识”,阻碍了两岸和平发展。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目前,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短时间内,美国对两岸的态度不会根本改变。斗争将是长期曲折和复杂的。然而,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下,海峡两岸终将统一,中华儿女终将取得最后胜利。决定两岸关系的是两岸的广大民众,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绝不是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在我看来,促进台湾问题解决有三条方法。 第一,增进共识,确认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同胞都是中华儿女,面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两岸都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两岸之间的分隔与对峙。 第二,增进互信,加深理解。传统文化是联系两岸人民的纽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大力进行两岸传统文化交流,可以唤醒台湾人民的中华意识。 第三,增加民间交往,扩大经贸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交流不断增多,两岸人民受益日增。

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发表时间:2009-08-20T14:21:58.89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彦涛(鹤壁市淇滨区文教体局河南鹤壁458030) [导读] 投身革命洪流以及后期作品中所反映的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下,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对于妇女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 【摘要】丁玲作为一位对生活有独到观察和深刻思考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样一条发展线索:由早期的描写莎菲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苦闷和追求,到中期的写走出恋爱的羁绊,投身革命洪流以及后期作品中所反映的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下,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对于妇女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 【关键词】苦闷和追求; 女性意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丁玲一直对女性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形象的典型,忠实而深入的记录了女性解放这一布满荆棘的路上那些带血的足迹。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1]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女性意识再具体地说,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加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女性意识将“女”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作为一位优秀的女作家,丁玲的创作中贯穿了对女性生存价值及其人生道路的探索。 1. 黑暗中不甘沉沦的求索1927年丁玲发表了处女作《梦珂》。作品写的是阅世未深的少女梦珂怀着美好的理想寻找自己的生活道路,但现实生活安排给她的是一个比一个更深的陷阱。红鼻子老师侮辱模特,而她所倾慕的温文尔雅的表哥背着她却干出下流龌龊的事……道路未找到,做人的尊严却受到损害。作者深刻地刻画了她道路追求碰壁的痛苦历程。一个向往自由,反对束缚,向往真实,反对虚伪的知识女性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寻找出路,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挣扎,最终还是进入一个不如意的地方。继《梦珂》之后,1928年丁玲发表了她的另一部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在这部作品中,莎菲不再是“五四”初期那些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半新半旧式”女性,而是一个完全置旧礼教,旧道德于不顾的叛逆女性,在小说中,莎菲同时与两个男子苇弟和凌吉士恋爱,这本身就显示了莎菲在这种爱情关系中占据着充分的主动。由被选择而成为选择者,这表明“五四”女性的以婚恋自由,男女平等为内核的妇女解放意识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莎菲在战胜凌吉士后得到的是失落和迷惘。她叹道:“莎菲生活在世上,所要人们了解她体会她的心太恳切了,所以长远的沉溺在失望的苦恼中,但除了自己,谁能够知道她所流出的眼泪的分量?”[2]由失望而自然陷入孤寂、自怜之中,“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我可怜你,莎菲!”这是莎菲女士留给世人的凄凉的绝叫,也标志着丁玲对爱情问题的思考在一个新的高度上陷入了新的困惑。这种困惑,一直延续到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中。 2. 走出恋爱羁绊投身革命洪流的新女性1930年,丁玲发表了长篇小说《韦护》,作品描写革命者韦护与小资产阶级女性丽嘉之间革命与恋爱的冲突,韦护为革命决然离恋人而去,丽嘉也开始有所觉悟。在这篇小说中,我们发现作者在创作意识上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由过去倾心于表现莎菲式的孤独、苦闷、哀叹、自怜,转变为表现丽嘉所代表的知识女性在新的境遇中的困惑、彷徨、思索与积极的追寻过程。在《一九三零春上海(之一)》中,女主人公美琳是为了追随革命者若泉而毅然抛弃了整日伏案写作、不关心革命、了无生气的丈夫子彬,这比起丽嘉的被动追随,多了几分自觉与主动,表示了作者对以往盘踞胸中的爱情至上主义更进一步的怀疑乃至放弃。在爱情与革命的对峙中,已明显绮重于革命一方。到了《一九三零年春上海(之二)》中,玛丽这位不合时宜的爱情至上主义者遭到更“不客气”的处理,她与虽然爱她但无疑更热忠于政治活动的革命青年望微的分道扬镳,标志着作者对只要爱情,不关心社会的女性意识的彻底抛弃。1931年,《田家冲》这篇短篇小说发表,我们发现其中年轻的女主人公三小姐已纯然是一位成熟而坚定的革命者,而与之具有对等质量的男性形象已被略去,整个故事已与爱情无关。这就是说爱情也已被省略,革命的内容已成为全部。而已往于爱情故事中用心设计男性主人公这种习惯做法也已改变,与女性主人公相对应的男性形象首次缺席,这种变化正暗示着一种新写作意向,即不再沿袭此前的女性通过男性革命者引领而投身革命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变化了的新的女性意识中,男性个人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男性集体为主所担当的整个革命事业。 30年代,丁玲仍然一如既往地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的心体会时代女性的心理。但她笔下的主人公不再是忧郁的女子,而是融入社会,把个人的幸福和民族的强盛结合到了一起。 3. 对女性解放现状的疑虑与不甘如果说,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这一段时期丁玲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的话,那么,到40年代初,丁玲到达延安一段时间后所创作的作品,则标志着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进入了一个日益成熟的时期。她以往略带盲目的革命热情降温,社会理性更趋深入,怀疑意识上升,对妇女解放的现状及未来产生了一定的疑虑,并由此激发出强烈的抗拒心理。特别在《“三八”节有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男人们尤其是有地位的男子,和女人本身都把这些女人的过错看得与社会有联系些。少发空议论,多谈实际的问题。”[3]当时的延安文化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那些当初响应号召投身革命的“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们再度回到家庭中做饭带孩子,日渐变得婆婆妈妈,“皮肤在开始有褶皱,头发在稀少”,并且被指责为“落伍”,有的还遭到男人的遗弃。丁玲正是敏锐地看到了在新的体制之下女性一如既往的不平等,不合理的命运,看到了革命对女性解放所做出的允诺与实际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于是她又一次表现出了“莎菲式”的叛逆勇气,不再幻想,不再对男性充满依赖,而将女性自身的自立与自强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是作者毕生关于妇女问题思考的制高点。 发表于1948年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深入农村生活后创作的一部反映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较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可以看做是作者正式放弃女权立场的标志性作品。作为现代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这种放弃也就是带有一点女性集体“最后一课”的性质。在作品中,尽管还能从黑妮等女性形象身上依稀辨出丁玲昔日的一点女性意识迹象,但是,从整体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已不再留恋昨日的一切,那些昔日余影只是写作的某种惯性所致,而绝非自觉所为。我们更多感觉到的倒是作者竭力向当时主导性意识形态靠拢的努力,为此不惜放弃自己作为女人的最基本的感觉。 4. 小结丁玲的作品正是通过一系列具有独特精神个性的女性形象的塑造,生动地反映了我国“五四”以后的新女性在时代的启发下,自我

杨绛散文集读后感3篇

杨绛散文集读后感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读杨绛的散文,仿佛是在一个秋日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的余晖铺满大地,洒在厚厚的落叶上,天空有鸟儿飞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却带走了所有的喧嚣,站在窗前,手捧一杯醇香的茗茶,望着金色阳光与大地融为一片,世界如此宁静,生命的风车就在此时与这世界一同的静止不动,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我在初次读到杨绛散文时脑海里出现的画面,我用文字把它描绘下来,可是我的拙笔却无法描绘出当时心中的那份悸动,还有温暖与宁静,睿智与豁达。 杨绛散文的魅力到底在哪儿呢?平淡的语言,生活中最普通的故事情节,但就是这样最普通的组合却最打动人心。她的的笔触不是自己的经历就是亲友的经历,以这样一种记叙散文的形式,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取材,记录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死荣辱。含蓄内敛,洞达生趣,向我们传达着生命的哲学与生活的智慧。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11年7月生于北京。她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政治系,随后又考入了清华大学外语系的研究生,随后又赴法国、英国留学,曾任上海震旦大学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94年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外语文学研究组研究员,现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着名的翻译家、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家。然而对我来说,这样去介绍一位我所喜欢的作

家未免过于生硬,我应该更感性的语言来概括她,她是一位博学的学者,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是生活的智者,是与钱钟书同甘共苦的他的夫人,生活的磨砺赋予她的不仅是写做的灵感和素材,还赋予了她一份平淡超脱的人生态度,而她把这所有的一切都升华成一种艺术,通过淡淡的文字把她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一点一点倾诉给我们。 谈到杨绛的散文,首先是它的语言很有特色,平淡质朴,沉着含蓄,偶有生趣,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没有酒的浓烈,亦没有水的寡淡,她的这种语言风格对于此前的那种雕饰浮躁、虚夸的语言风格也是一种有力的抨击,以最朴质的手法反映最真实的东西,在《回忆我的父亲》和《回忆我的姑母》等文中都体现了这种语言特色,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记录了她和父亲姑母之间日常生活中交往的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在《干校六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可当我看到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越发能看到能看到她在我们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真开眼。车窗外已不见她的背影,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这是她在被下放干校时女儿送她离开时的场景,那时女儿的丈夫已经于一个月前自杀,而自己和丈夫要被下放干校,留下女儿孤苦一人,作为母亲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那种亲人分离的痛苦在她的笔下就这样流进我们的心里。 在她的散文中极少抒情和议论,所要表达的感情都是从这种淡淡的记叙和描写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偶尔的抒情和议论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并且有一种出透人心的力量,议论比如《回忆我的姑母》中的“我现在回头看,才了解时看到的是一个伤残的心”,深刻的揭

台湾两岸一家亲征文1200字_作文

台湾两岸一家亲征文1200字亲爱的大陆对岸高山族既熟悉又陌生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遥远的大陆对岸长居的你们,有没有像我们一样繁重的学业?有没有像我们一样过着不同的节日?有没有像我们一样一直期待着台湾回归中国呢? 不管有还是没有,我坚信高山族和汉族永远都会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说到这里,你们知道吗?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高山族和汉族总是那么融洽无间、脉脉相通。 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率领甲士万人航海到达了益州,也就是现在的台湾。汉族和高山族的人民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与交往,正式拉开了我们两族人民交往的新篇章。 宋元时期,高山族与汉族在文化、经济等多方面交往更加密切。1281年元朝政府在台湾一带设置了澎湖巡检司,台湾地区就正式成为了我国不可分割的一块领土,高山族人民常常用黄腊,硫磺,鹿等台湾的土特产向汉族交换一些珠宝,玛瑙,瓷器等。 就这样,高山族与汉族的民族情谊日渐升温。大陆东岸的汉族人民移居台湾的日益增多,为高山族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如采矿、冶铁、农耕等。这些生产技术不仅促进了高山族农业、商业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增进了两族人民间的深情厚谊。 我么希望我们两岸人民能这样一直友好下去,可恨那残忍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曾侵占台湾。还好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挺身而出,在两族人民的支持之下,率领2.5万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荷

兰殖民者手中收复被侵占了38年的台湾。在那之后,他又整顿政治,积极发展两族经济,并鼓励高山族人民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高山族人民生活水平。回想那时我们该有多么亲密无间啊,可惜…… 1895年4月17日——是我们两族人民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一天,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竟将台湾与澎湖列岛割让,昏庸无能的当政者不管不顾我们骨肉分离的痛哭与呐喊,那是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最惋惜、最愤慨、最伤痛的日子。 1895年10月23日,台湾全岛沦陷。每一个痛失你们的日子,都是祖国母亲心如刀割的岁月,只盼对岸的你们一切都好。 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奋战,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可惜好景不长,还没来得及欢庆这难得的欢聚竟又伤别离。 1949年蒋介石率领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退至台湾封闭全省台湾,我们又再一次分离,台湾与大陆又只能隔海相望,没想到这一望竟又那么久。 有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多少个孤独无助的夜晚,有多少个祖国有难的夜晚,又有多少个台湾有难的夜晚,我们都只能隔海相望。牵挂那么久、思念那么长、担忧那么深,却又那么空、那么无力、那么无助。 但是我们永远坚信,台湾总有一天会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那时的我们一定会比以前更加的亲密无间。而那些为一己私利,违背大多数人民意愿妄图分割祖国国土的人,是永远不可能得逞的。因为我们汉族和高山族还有其他55个民族永远都会团结一心,

梁实秋散文全集

梁实秋散文全集 导读:梁实秋 ,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 年 1 月 6 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 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 家、学者、文学 批评家、翻译家。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梁实秋的散文全集,希望能帮助 到大家。 年龄 从前看人作序,或是题画,或是写匾,在署名的时候往往特别注明“时年七 十有二”、“时年八十有五”或是“时年九十有三”,我就肃然起敬。春秋时人 荣启期以为行年九十是人生一乐, 我想拥有一大把年纪的人大概是有一种可以在 人前夸耀的乐趣。 只是当时我离那耄耋之年还差一大截子, 不知自己何年何月才 有资格在署名的时候也写上年龄。 我揣想署名之际写上自己的年龄, 那时心情必 定是扬扬得意,好像是在宣告:“小子们,你们这些黄口小儿,乳臭未干,虽然 幸离襁褓,能否达到老夫这样的年龄恐怕尚未可知哩。”须知得意不可忘形,在 夸示高龄的时候,未来的岁月已所余无几了。俗语有一句话说:“棺材是装死人 的,不是装老人的。”话是不错,不过你试把棺盖揭开看看,里面躺着的究竟是 以老年人为多。年轻的人将来的岁月尚多,所以我们称他为富于年。人生以年龄 计算, 多活一年即是少了一年, 人到了年促之时, 何可夸之有?我现在不复年轻, 看人署名附带声明时年若干若干,不再有艳羡之情了。倒是看了富于年的英俊, 有时不胜羡慕之至。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其茎部的细胞因春夏成长秋冬停顿之故而形成所谓 年轮,我们可以从而测知其年龄。人没有年轮,而且也不便横切开来察验。人年 纪大了常自谦为马齿徒增, 也没有人掰开他的嘴巴去看他的牙齿。 眼角生出鱼尾 纹,脸上遍洒黑斑点,都不一定是老朽的征象。头发的黑白更不足为凭。有人春 秋鼎盛而已皓首皤皤。 有人已到黄鰽之年而顶上犹有“不白之冤”, 这都是习见 之事。 不过, 岁月不饶人, 冒充少年究竟不是容易事。 地心的吸力谁也抵抗不住。 脸上、颈上、腰上、踝上,连皮带肉的往下坠,虽不至于“载跋其胡”,那副龙 钟的样子是瞒不了人的。别的部分还可以遮盖起来,面部经常暴露在外,经过几

《浅析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毕业论文模板

浅谈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写作提纲 引言,主要介绍丁玲生平及创作历程,约500字。 一、丁玲女性意识的产生,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约2000字。 (一)自小的文学天赋与革命活动家的理想 (二)对重男轻女思想的反叛 (三)早年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四)多部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流露 二、女性“人”的意识觉醒时期,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约2000字。 (一)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当时的知识分子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二)《梦珂》是丁玲第一次对社会中歧视女性这一现象发出抗议 (三)超越男权的独立的女性意识 (四)《莎菲女士的日记》里莎菲的女性意识 三、“革命+恋爱”的新女性时期 比较《韦护》、《一九零三上海春》、《母亲》中的变化,展现积极投身革命寻求出路的新女性形象。 四、延安时期的女性解放 用《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我在霞村的时候》来论证,其达到趋于成熟富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女性形象。 结语

摘要:丁玲是个颇有个性的女作家,她独有的女性意识突出地体现在她的小说创作中。本文即是以此为着眼点,将她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莎菲女士时代”、“命时代”、“延安时代”,并结合不同阶段的作品对其小说创作做一个梳理和评价。随着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丁玲人生的心路历程,还可以深切地领会到其创作中强烈的女性意识的历变,从而揭示她不同创作阶段的不同创作的现实意义。本论文试图探讨丁玲女性主义意识形成的原因、重新解读丁玲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文本、探讨丁玲小说中女性话语权的建构、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和女性意识的冲撞等问题,以探究丁玲作为早期的女性作家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作用。 关键词:丁玲女性意识“莎菲”时代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评说朱自清散文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评说朱自清散文(节选) 交侍太清楚,分析太切实,在论文里是美德,在美文、小品文、抒情散文里,却是有碍想象分散感性经验的坏习惯。试看《荷塘月色》的第三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一段无论在文字上或思想上,都平庸无趣。里面的道理,一般中学生都说得出来,而排比的句法,刻板的节奏,更显得交待太明、转折太露,一无可取,删去这一段,于《荷塘月色》并无损失。 朱自清忠厚而拘谨的个性,在为人和教学方面固然是一个优点,但在抒情散文里,过分落实,却有碍想象之飞跃,情感之激昂,“放不开”。 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且以溢美过甚的《荷塘月色》为例,看看朱文如何用喻: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人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11句中一共用了14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也许第三句的譬喻有韵味,第八句的能够寓美于丑,算上小小的例外吧。第九句用小提琴所奏的西洋名曲来喻极富中国韵味的荷塘月色,很不恰当。 朱自清散文里的意象,除了好用明喻而趋于浅显外,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好用女性意象。前引《荷塘月色》的一二两句里,便有两个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女性意象实在不高明,往往还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

散文《风》 杨绛散文《风》-杨绛散文《风》

散文《风》杨绛散文《风》-杨绛散文《风》 散文风杨绛散文风|杨绛散文风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风运用大量的修辞散文诗作业帮我欲醉清风,今朝艳阳,风潇潇柳欲狂只影立船头,如孤叟青丝绕夹,意沧桑又见白鹭戏水,此景何不似当年年少轻狂作古人,青丝未尽伴沧桑此时高歌一曲,惊起一群呆鹅只影行,半月湖,今朝何已.千日、千日.我欲舞清风,奈何西风狂残丝断柳出秀,掩残丫,又是一季洒脱心门闩,待闺秀,不知何年开我欲伴清风伊人何时归三月天,百花香,今生何相望亭翁笑我痴今生情缘一场空,断桥一时难成虹贾平凹的散文风雨读后感300字,急求读后感啊含蓄隽永的生命之歌我的树赏读我的树是一篇渗透着作者与人生追求的散文。 该文饱含深情、含蓄隽永,透过树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一段人生故事,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 一、小的生长环境一一个时代的影写小是带着我的梦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的梦于奶奶的神话吃吧,这是;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看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也许是神话中的梦境太神奇了吧,我睡不着,便把这个梦蓄在了院子角落的泥土里。

谁也不再理会,而且很委屈,是弯,紧抱着身子的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 缺氧,贫血,不逢时,不逢地。 文章在这里道出了一种梦境与现实的鲜明反差。 但这仅仅只是小桃树自身境遇的一个开端,它所面临的曲折与风雨还在后面枝条被风雨摇撼着,花一片片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里打着旋儿。 它瘦了许多,昨日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可怜它太小,才开了一次花。 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 正值开花时节,它多么需要和风、细雨与丽日啊,然而它却面临着飓风、冷雨与强暴...含蓄隽永的生命之歌我的树赏读我的树是一篇渗透着作者与人生追求的散文。 该文饱含深情、含蓄隽永,透过树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一段人生故事,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 一、小的生长环境一一个时代的影写小是带着我的梦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的梦于奶奶的神话吃吧,这是;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看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也许是神话中的梦境太神奇了吧,我睡不着,便把这个梦蓄在了院子角落的泥土里。

浅谈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提要: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迥别于以前文学长廊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它们不是完美的,但又让人感到特别真实,她们的美,她们的傲,她们的悲,她们的勇,构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丁玲本身是一个女性味十足的女人,以及她本人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关键词:丁玲女性形象美傲悲勇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现代作家群中,丁玲是比较亮丽的一颗。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为读者奉献了《梦珂》、《莎菲女士的曰记》、《阿毛姑娘》、《韦护》、《水》、《田家冲》、《杜晚香》、《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丁玲作品中最具分量的部分当属于“女性小说”。丁玲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有农民形象,如张裕民、程仁、阿毛老爹等;有地主形象,如钱文贵等;有新时期人物形象,如苇弟、凌吉士、澹明等。但是在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则是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如梦珂、莎菲、阿毛、贞贞、杜晚香、三小姐等,她们各有特点,在丁玲笔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她们是美的,是傲的,也是悲的,更是勇的。她们的美,她们的傲,她们的悲,她们的勇,合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战士,合成了一个个血肉丰满如同五月鲜花般开遍大地的新女性。 一、美 泰戈尔曾经说过,当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他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个艺术家,在他的皮包里装着画笔、水、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女人的生命才会那么缤纷。在作家曹雪芹的笔下,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因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文章大家,在作品中大都把女性作为美的化身来描写来赞美。这一点在丁玲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描写的女性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很美。无论是被视为“春天的童话”----《梦珂》中的梦珂,“夏天的童话”----《莎菲女士的曰记》中的莎菲,“秋天的童话”----《阿毛姑娘》中的阿毛,还是“冬天的童话”----《杜晚香》中的杜晚香,还是其他女性形象,大都是美的,既有外表美,也有心灵美,同时还有人性美。 外表美。丁玲以女性特有的笔触细腻刻画了一批绝代佳人。如《梦珂》中描写梦珂“......一天一天地长大了起来,长得象一支兰花,颤蓬蓬的,瘦伶伶的,面

关于台湾作家林清玄经典语录大全精选语句

关于台湾作家林清玄经典语录大全精选语句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1、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 2、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 3、因缘固然能使我们相遇,也能使我们离散,只要我们足够明净,相遇时就能听见互相心海的消息,即使是离散了,海潮仍然涌动,偶尔也会记起,海面上的深夜,曾有过水母美丽的磷光,点缀着黑暗。在时间上,在广袤里,在黑暗中,在忧伤深处,在冷漠之际,我们若能时而真挚地对望一眼,知道石心里还有温暖的质地,也就够了。 4、在我们不可把捉的尘世的命运中,我们不要管无情的背弃,我们不要管苦痛的创痕,只有维持一瓣香,在长夜的孤灯下,可

以从陋室的胸中散发出来,也就够了 5、没有人能束缚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6、你有想过到办公室的顶楼看一夜的星星吗? 7、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8、生命的勇气有时是由一些极淡远的幸福所带来的。 9、你非草木,怎么知道草木是无心的呢?你说人有心,人得心又在哪里呢? 10、境界高的人生,并不在于永远有顺境,而是不论顺逆,也能用很好的情味去面对 11、人生的忧欢都只是客人而已。 12、特别相知的朋友往往远在天际。 13、人的心灵是最脆弱的,可惜这种脆弱最不容易被看见。 14、最好的对饮是什么都不说。

杨绎散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杨绎散文 篇一:杨绛散文 浅论杨绛的散文 摘要:杨绛在散文中坦露出一颗真诚的心,她“据事纪实”,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可信度极高;她自身具有善良、谦逊的性格,她重义轻利、乐于助人有一颗“平常心”,同时她也不乏坚强勇毅、百折不挠的阳刚之气。“人品即是文品”,杨绛散文成功的艺术经验正在这里。 关键词:杨绛散文真诚平常心 discussiononyangjiang’sprose bankofhebeischoolwangwenjuan pickto:yangjianginprose,withasincereheart,she “accordingtowhatdocumentary “,letthereadertotaste,extremelyhighreliability;she hasitsownkind,modestpersonality,herlight,helpfuland a “normal”,shealsohasstrongstrength,neveryieldinspi

teofreverses masculinity.“characteristheproduct”,yangjiang’ssuccessfulexperienceofarthere. keywords:yangjiangprosesincerecommonheart 杨绛的散文数量并不多,我们所能读到的仅有《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和《回忆两篇》几个小册子以及一部分散篇,总共不到60篇约25万字。杨绛散文多是“怀人忆旧之作”,杨绛“不太接受规范,经常不戴‘人格面具’”,[1]她的散文是以真诚打动人的。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杨绛散文的社会背景、文化底蕴及其史学 篇二:论杨绛的散文特色 论杨绛的散文特色 杨绛是中国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新时期以来她以古稀之龄,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等。杨绛散文的数量虽不多,但冷静从容,冲淡自如,深情款款,在新时期散文领域,独树一帜,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 杨绛散文充满了童心、爱心、真心,洋溢着人心、人情、人性,她把自己复杂的人生况味体验升华为散文创作,为文坛献上了一道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总体看来,其独到之处有: 首先,杨绛的散文显示了她丰瞻的学识、实在的生活体

关于余光中散文读后感300字.doc

关于余光中散文读后感300字 这几天在读余光中的散文。长久以来被商业理性化的头脑又开始有了颇多感触和种种奇妙的想法,可谓枯井重回青春,活水自源头潺潺流出。为人的天赋尚未完全泯灭,这真教人欣慰。 有人说,人人皆可写小说,却只有灵气之人才能写诗歌和散文。这话一点也没有错。若非有灵气,又怎能想象力丰富,将乡愁化成一枚小小的邮票,眼中的秦俑不是秦俑,却是千千万万高唱战歌的英勇战士,假象的四个敌人更是令所有女儿的父亲都冷汗直冒,从此更加珍爱女儿、珍惜妻子。 谈到《乡愁》,个人以为这首诗被内陆媒体大肆追捧,部分归因于诗的最后一节: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当然,此诗的确是构思巧妙,先不论逻辑、对仗以及韵律,先看那语言,简洁,却非常有力度,短短88言就轻松渲染出绵长而深沉的感情,着实令人佩服。可是我们知道,余先生的很多诗都具备这样的艺术成就,偏这一首被某些人津津乐道、大力推荐,大概是诗的现实意义,也就是最后一节的功劳。有时,文学和艺术也会在无奈之下沦为某种工具。这不能怪余先生,他所做

的不过是写出美丽的诗歌,供人欣赏、唤醒他们遗忘已久的感动,至于其他人如何理解和运用,非他能左右。 相关推荐:汪曾祺散文集1000字读后感散文读后感:读《宣纸上的记忆》有感1500字《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500字高中生读后感:《泰戈尔散文诗集》读后感高中生暑假读后感:杨绛散文《我们仨》读后感八年级读后感:读余光中散文后的感想贾平凹散文集读后感200字范文余光中散文读后感400字范文精选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600字范文八年级读后感:读贾平凹散文集后的感想 2019-11-06 这几天在读余光中的散文。长久以来被商业理性化的头脑又开始有了颇多感触和种种奇妙的想法,可谓枯井重回青春,活水自源头潺潺流出。为人的天赋尚未完全泯灭,这真教人欣慰。 有人说,人人皆可写小说,却只有灵气之人才能写诗歌和散文。这话一点也没有错。若非有灵气,又怎能想象力丰富,将乡愁化成一枚小小的邮票,眼中的秦俑不是秦俑,却是千千万万高唱战歌的英勇战士,假象的四个敌人更是令所有女儿的父亲都冷汗直冒,从此更加珍爱女儿、珍惜妻子。 谈到《乡愁》,个人以为这首诗被内陆媒体大肆追捧,部分归因于诗的最后一节: 而现在

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历史追踪中的双重启示 .. .. .. 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王仲生 (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 早期丁玲作品高扬着的女性意识, 使她有别于其他女性作家, 随着丁玲的投身革命, 阶 级意识终于逐渐主导了丁玲作品, 女性意识因此就在矛盾困惑中日见淡出。这个思想轨迹 留给了我们双重的启示: 救亡与启蒙的时代错位, 作家的人生道路与创作倾向的选择的两难处境。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阶级斗争; 历史追踪; 双重启示 .. .. 丁玲, 一位坚强的现代女性, 我国新文学的杰出作家。她的成就卓越而又坎坷曲折的一生, 概括了.. 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女性的不幸与抗争。在我国现代文学女性作家中, 能像丁玲那样, 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孜孜不倦地探索我国妇女的现代化道路, 可以说屈指可数。为此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女性群体, 构筑了丁玲的艺术天地。这当然不是审美对象的偏倚。闪耀在她作品中的强烈女性意识, 赋予丁玲的审美空间以独特的魅力, 这才是丁玲作品审美价值之真正所在。 丁玲创作与女性意识 【摘要】: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其一生都以女性的姿态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中国女性的生存、地位、价值等问题,在探索女性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她为读者奉献了《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是美的化身,她们在时代的悲剧命运里,不甘沉沦,在痛苦中高歌奋起,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女性意识。她用一双女性的眼,一颗女性的心,一支女性的笔,撑起了一面现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文学大旗。 【关键词】:女性命运女性形象女性意识 丁玲,原名蒋冰之,生于湖南临澧一个没落的豪门望族。她是一个受"五四"思想感召,毅然离开封闭的乡土走进新思想发源的大城市寻找理想生活的叛逆女性。她对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等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与热情,从1927年底发表处女作《梦柯》开始,她便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于文坛,她以作家的正义与勇气,女性的细腻与真诚,深入地描写了一系列妇女的理想和命运,在深沉压抑的社会里迸出反抗的呼喊。对于封建社会的刻骨仇恨和不妥协,为妇女的解放而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一切构成了丁玲创作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丁玲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有农民形象,如张裕民、程仁、阿毛老爹等;有地主形象,如钱文贵等;有新时期人物形象,如苇弟、凌吉士、澹明等。但是在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则是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如梦珂、莎菲、阿毛、贞贞、杜晚香、三小姐等,她们各有特点,在丁玲笔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她们是美的,是傲的,

杨绛散文读后感3篇

杨绛散文读后感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杨绛先生是德高望重并久负盛名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名望不因为是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而受到尊敬和推崇,而是作为有着特有风格的文学成就卓著的可敬可爱的作家而被读者记住的这样一位作家。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将饮茶》《干校六记》;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其中写于1984年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杨绛先生的《洗澡》是其的代表作,主要描写的是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即“三反”运动。杨绛先生将知识

分子这一群体的内心世界、外貌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他们的身影。写知识分子改造,就得写出他们改造以前的面貌,否则从何改起呢?凭什么要改呢?改了没有呢?只有让我们到书中寻找答案吧。全书情节生动,文笔简练,富...... 杨绛散文读后感2 看罢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总觉得要写下点什么!不写的话,就好像有一件心事没去完成一样,深夜也难以入睡!这就如同我每去一个地方,总要留下几张照片,以证明我来过-;-;-; 说实话,看先生的《我们仨》只花了我很少的时间!我是礼拜天去图书馆借的这部作品,昨晚深夜的时候就已经看完啦,而这一切只因我沉迷于先生的故事中,难以自拔!而在看完的那一刻,我却有一股巨大的冲动,一定要写一篇读后感,一定要写!所以说,在夕阳下沉的这个时候,我坐在窗户边写下这篇读后感!以证明看完这部作品后,我曾有这样的感动,心悸有如此颤动过-;-;-; 要我来说,先生的这部作品是谈不上伟大的!因为它毕竟只是一部甚为简单的回忆录!或许用“动情”来形容更为贴切!对,是这样的,这是一部绝对的动情之作!是一位已达九十二岁高龄的老人,面对着丧夫逝女的巨大悲痛,在床榻前完成的动情之作!先生以她那纯朴的语言将读者们拉入到她的生活中,感受她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所以在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对逝去亲人的无比追忆与怀念,甚至于为之落泪!而就我个人而言,当读到作品最后时,我仿佛感觉到先生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趴在床上不断啼哭的婴儿,她需要亲人的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