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兽医复习

中兽医复习

中兽医复习
中兽医复习

绪论1、何谓中兽医学?中兽医学即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精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和独特的诊疗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方药、针灸及病证防治技术。2、为什么说中兽医学具有完整的学术体系?①中兽医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有基础学科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它有过渡学科包括针灸,中药方剂学,它有临床学科,包括内外科产科学②中兽医有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即汗、吐、下、温、和、情、补、消八法。外治法即贴敷法、掺药法所以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3、试述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动物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动物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密不可分,功能上相互为用、相互协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②动物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相关性:机体与自然界对立统一,息息相关,机体不能脱离外环境,而外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到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辩证论治辨证就是利用四诊收集资料,分析判断,认识疾病证候。论治则是根据辨的证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法、方、药。临床上,辨证论治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具体应用形式。①同病异治:同种疾病由于不同病因或在不同阶段,所辨的证不同,故治不同。②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其发展过程中,所辨的证相同,故治相同。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2.事物阴阳分属的依据是什么?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请举出理由阐述之。物质与功能可否用阴阳概括说明之?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无形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强壮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属阳;凡是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有形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虚弱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属阴。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加以区分的,单一事物无法确定阴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 3.阴阳对立的涵义是什么?阴阳至根互用的涵义是什么?举例说明之。阴阳对立的含义是指阴阳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属性是相对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如:生理机能方面,亢奋为阳,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动物体的生理状态。阴阳互根互用的含义是阴阳互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就动物体而言,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互相助长关系。 4.阴阳转化的依据和条件各是什么?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的关系如何?阴阳双方发生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的互藏互寓,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条件:阴阳消长或随阴阳消长而转化,或在阴阳消长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产生。阴阳消长和相互转化是阴阳运动的最基本形式,阴阳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则取得动态平衡,否则便出现阴阳的转化。

5.怎样用阴阳的运动规律和形式解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1在病理方面①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ⅰ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ⅱ偏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ⅲ转化:寒甚则热,热甚则寒。②说明疾病的发展③判断疾病的转归2治疗方面:①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a.偏盛治则—实则泻之。阳偏盛用热者寒之可辅以养阴;阴偏盛用寒者热之可辅以养阳;b.偏衰治则—虚者补之。阳偏衰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偏衰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②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a.用阴阳属性划分药物气、味、升降沉浮; b.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阴阳失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行学说五行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涵义:一是

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五行”的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②五行的特性是什么?五行的特性已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五种物质的抽象。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生长、升发、条达、舒畅;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温热、升腾、向上;3、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有“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土载四行”之说;4、金曰从革,金的特性:肃杀、变革、潜降、收敛;5、水曰润下,水的特性:寒凉、滋润、向下、静藏。③事物的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依据:按照五行的特性以“取类比象”或“推演络绎”的方法,根据事物不同的形态、性质和作用,分别将其归属于五行之中。方法:1. 取类比象(直接归类法)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2. 推演络绎(间接推演法)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无法以直接归类法纳入五行之中,因此古人运用间接推演法。④什么是五行的生克和制化?五行的相生指相互促进、助长、资生的作用。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的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化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⑤五行相乘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原因各是什么?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次序:木→土→水→火→金→木。产生原因:太过和不及五行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次序:木→金→火→水→土→木产生原因:太过和不及⑥母子相及的形式和产生原因是什么?形式是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母病及子:指五行中作为母的一行异常,必然影响到子的一行,结果是母子都出现异常。子病犯母:指五行中作为子的一行异常,会影响到母的一行,结果是母子都出现异常。⑦怎样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理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是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主要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类型。母病及子(顺传):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如肾病及肝。子病犯母(逆传):又称子盗母气,指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如心病及肝。 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为病:指相克太过而为病。相侮为病:指反克为病。⑧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根据相生规律提出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1)补母:即“虚则补其母”,适于相生不及的虚证。培土生金法:健脾气以补肺气;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金水相生法:养肺阴以滋肾阴;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2)泻子:即“实则泻其子”,适于相生太过的实证。如肝旺泻心法,肾实泻肝法。⑨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根据相克规律提出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抑强扶弱:用于相乘相侮的病证,指抑制功能过亢之脏,扶助虚弱之脏,从而纠其偏颇。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补脾利水;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泻南补北法:泻心火滋肾阴。脏象学说①藏象与藏象学说的概念各是什么?藏象: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指内部脏腑组织器官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生理、病理)藏象学说(以“象”观“藏”的学说)概念:是通过对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在形态与生理功能上有何特点?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形态:实质性脏器,满而不实。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五脏藏神,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形态:多为中空性的管腔器官,实而不满。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以通为用。六腑是受纳消化饮食物并传导、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子宫)。形态:多为中空性的管腔器官,类似六腑功能:贮藏精气,与六腑有别,故称奇恒之腑,功能似脏,贮藏精气,藏而不泻。③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什么?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整体观念在藏象学说中的体现。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体内五脏、六腑、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的联络、气血的贯通连接作用及功能的配合隶属关系,构成五大功能系统。二是五大功能系统之间又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

相互助长和制约,维持着整体生命活动。三是在五大功能系统之中,五脏贮藏精气,主持气化。心藏脉,脉舍神,在志为喜;肺藏气,气舍魄,在志为悲;脾藏营,营舍意,在志为思;肝藏血,血舍魂,在志为怒;肾藏精,精舍志,在志为恐。六腑的功能从属于五脏,奇恒之腑贮藏的精气也源于五脏。五脏通过体窍、精神与外环境密切联系。五脏功能健旺,动物体其他器官活动才能正常,身体才能强壮。2,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器官具有独特的内涵中医: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多个解剖学脏器的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多个中医脏腑的功能中。两者关系是理论模型与实体模型关系,交叉关系④脏腑与脏器有什么区别?“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1,“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的结构,2,“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五脏1、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心主血脉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心主血脉的条件:(1)心的阳气充沛(起主导作用)(2)血液充盈(3)脉道通利2、为什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在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使之相互协调,为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3、为什么说“心在液为汗”?汗是津液发散于肌腠的部分,即汗由津液所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血汗同源。由于血为心所主,故称“汗为心之液”,又称心主汗。4,心主通明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心藏神(心主神明)(1)含义:是指心为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是生命活动的根本。(2)神的物质基础是精气(3)心藏神的生理功能①任物作用:接受、处理、反映信息。——主管精神、意识、思维。②主宰作用——五脏六腑之大主。4(补充题)、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心脏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从脉象、口色上反映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足—脉象平和,节律调匀,口色淡红。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脉细无力,口色淡白。心气衰弱,血行瘀滞—脉涩不畅,脉律不整或有间歇,出现结脉或代脉,口色青紫等症状。5、为什么说肺为娇脏?肺为娇脏。肺不但易受邪侵,而且又不耐寒热。肺体本清虚,其质娇嫩,不能容纳丝毫异物,否则会引起咳嗽等症。太寒则邪气凝而不出;太热则火烁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精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湿则气闭而邪结”。可见肺不但容易受邪,而且畏寒、畏热、恶燥、恶湿。肺喜清润而苦温燥,喜轻灵而忌重浊。6、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由自然界之清气、先天之精气和水谷生化之精气三者构成。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7、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各体现于哪些方面?宣发与肃降的关系如何?(1)宣发:宣通、发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呼出体内浊气;②将脾传输至肺的水湿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达肌肉皮毛;③宣发卫气,到达体表,以抗御外邪的入侵和调节腠理的开合。(2)肃降:清肃、清洁、下降。也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吸入自然界清气。②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并将代谢产物和多余水液下输于肾和膀胱,排出体外。

③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清洁。(3)宣发与肃降的关系:肺主宣发肃降:指肺气的运动具有向上、向外宣发和向下、向内肃降的双向作用。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制约,病理情况下则相互影响。只有宣发和肃降都正常,才能气道通畅、呼吸均匀、体内外气体交换正常。如果宣降失调,就会出现咳嗽、喘息等病变。8、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由于肺参与了机体的水液代谢,固有“肺住行水”之说。又因肺居于胸中,位置较高,故也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肺主通调水道(“肺主行水”)肺主通调水道指肺气有促进和维持水液代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肺气的宣发能(1)将津液与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2)将部分无用之水液,通过呼吸和转化变成汗液而排出体外。2.肺气的肃降能(1)将津液和水谷精微不断向下输送(2)代谢后的水液经肾的气化作用,化为尿液由膀胱排出体外。)9、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主要

体现于四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从而使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二是通过呼吸,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三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因而能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血行)。四是肺的宣肃,治理和调节着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水行)。10、为什么说“肺合皮毛”?肺合皮毛,是指肺与皮毛不论在生理或是病理方面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生理方面的表现:是皮肤汗孔(又称“气门”)具有散气的作用,参与呼吸调节,而有“宣肺气”的功能;二是皮毛有赖于肺气的温煦,才能润泽,否则就会憔悴枯槁。2.在病理方面的表现:肺经有病可以反映于皮毛,而皮毛受邪也可传之于肺。如肺气虚的动物,不仅易汗,而且经久可见皮毛焦枯或被毛脱落;而外感风寒,也可影响到肺,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六腑一.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六腑以通为用”?共同的生理特点为1,受盛传化水谷;2,泻而不藏、实而不满,3,气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六腑以通为用:1,胆的功能是储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脾胃的运化,2,胃的主要功能为受纳和腐熟水谷,称之为“胃气”,其特点是以和降为顺,3,小肠,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分别浊清,即小肠接受由胃传来的水谷,继续进行消化吸收以分别清浊,4,大肠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即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水谷残渣和浊物,经过吸收其中的多余水液,最后燥化成粪便,有肛门排出体外,5,膀胱主要功能为储存和排泄尿液,6,三焦:上焦的功能司呼吸,主血脉,将水谷精气敷布全身,以温养肌肤、筋骨,并通调腠理;中焦的功能是腐熟水谷,并将营养物质通过肺脉化生营血;下焦的功能是分别清浊,并将糟粕以及代谢后的水液排出体外。所以六腑贵在功能协调,畅通无阻,否则就会影响“传化物”的功能,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二.胆的生理功能有哪些?怎样理解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胆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要以帮助脾胃的运化。胆储藏和排泄胆汁,和其他腑的转输作用相同,故为六腑之一;但其他腑所盛者皆浊,唯独胆所盛者为清净之液,与五脏藏精气的作用相似,固又把胆列为奇恒之腑。三.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怎样理解“利小便以实大便”?1,小肠,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分别浊清,即小肠接受由胃传来的水谷,继续进行消化吸收以分别清浊,2,小肠的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浊。这里说到的是泌别清浊,又称“小肠主液”。一方面将水谷精微(清)吸收,经脾升清至全身,另一方面将食物残渣(浊)传入大肠。若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则清和浊俱下于大肠,引起肠鸣腹泻。若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可以利小便以实大便。四.怎样理解三焦的概念内涵?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一腔之大腑,是水液由胃肠渗入膀胱的通道。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焦:膈以上,包括心、肺等脏腑。中焦:脘腹部,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脐以下,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五.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是怎样的?1,三焦从部位上来说,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等脏腑,脘腹部,相当于中焦,包括脾、胃等脏腑。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2,功能特点:上焦是司呼吸,主血脉,将水谷精气敷布全身,以温养肌肤、筋骨,并通调腠理。中焦是腐熟水谷,并将营养物质通过肺脉化生营血。下焦是分别清浊,并将糟粕以及代谢后的水液排泄于外。六.为什么说三焦为“孤府”及“有名而无形”?1,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2,三焦,上焦如雾,指弥漫于胸中的宗气,中焦如沤,指水谷的腐熟,下焦如渎,指水液和糟粕的排泄通道,虽有名而无形。经络学说、1经络: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内外上下的独特系统,是机体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经络学说:是研究动物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是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经络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除分布在体表一定部位外,还深入体内连属脏腑。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构成。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多数无一定的循行路径,包括十五大络,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内属脏腑部分:经络深入体内

连属各个脏腑。外连体表部分: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3简述十二年经脉的循行路线:前肢三阴经,从胸部开始,循行于前肢内侧,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由前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前肢外侧,抵达于头部:后肢三阳经,有头部开始,经背腰部,循行于后肢外侧,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由后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后肢内侧,经腹达胸。4、经络主要有什么作用?沟通联系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运输渗灌作用,调节作用。脏腑之间的联系临床意义是研究病因诊断,对疾病的论治及预防措施和防止疾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2.

中兽医学病因学说有哪些特点?病因学说: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性的学说。其特点是即研究病因本身的特性,也研究病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疾病的特性,从而将其作为临床辩证和确定治疗原则的依据之一。经过长期实践得出2个结论。随证求因:根据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特征,推断疾病发生的原因。审因施治:根据病因确定治疗原则。

3.根据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中兽医学的病因分哪几类?根据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中兽医学中将其分为①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热)、疠疫②内伤(饥、饱、劳、役)③其他致病因素(外伤、虫兽

伤、寄生虫、中毒、痰饮、瘀血、七情)病因

1.何谓六淫?六淫致病有何共同特点?六淫: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热六种反常气候。六淫致病共同特点①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侵入②季节性:春温、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③兼挟性:既可单独侵袭机体致病,又可俩种或俩种以上同时侵入机体致病,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④转化性:证候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如表寒证转为里热证

2.试述六淫各自的特性和致病特点【1】风邪:特性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扬②风性善行数变

③风性主动。致病特点①易侵犯机体的上部和肌表;易使皮毛腠理疏泄而开张②部位游走不定;发病急、变化快③部位游走不定;发病急、变化快【2】寒邪:特性①寒为阴邪②寒性凝滞,易致疼痛③寒性收引。致病特点①易伤阳气②主痛③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肌肉等收缩挛急【3】暑邪:特性①暑为阳邪,性炎热②暑性升散③暑多挟湿。致病特点①易致发热②易伤津耗气③易困脾胃【4】湿邪:特性①湿为阴邪②湿性重浊,其性趋下③湿性黏滞、弥漫。致病特点①阻遏气机,易伤脾阳②下先受之③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5】燥邪:特性:燥性干燥。致病特点①易伤津液②易伤肺【6】火邪:特性:火为热极,其性炎上。致病特点①症状多表现在机体的上部②易生风动血③易伤津液④易致疮痈

3.简述疫疠的概念和致病特点。疫疠: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外感致病因素。致病特点:发病急骤,互相传染,蔓延迅速,不论老幼症状基本相似

4.何谓痰饮?其致病有哪些特点?痰饮:由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得阳气煎熬则成痰、

得阴气凝聚则为饮,即痰热而饮寒。致病特点①阻滞经脉气血的运行②阻遏气机的升降出入

③影响津液代谢的进行④易于蒙蔽神明

5.何谓淤血?其致病有哪些特点?瘀血: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存积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瘀血致病的主要特点有1.疼痛:瘀血阻塞经脉,气血不通利,即发生疼痛。痛有定处,痛而拒按。2.肿块:不论外伤瘀血或内脏组织发生瘀血,瘀而不散,瘀

久量多,聚凝成块,肿而不化,叫肿块。3. 出血:血溢于脉管以外,瘀成大小不等的块状,不能存于脏腑或肌肤以内,迫行体外,形成出血。

6.简述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主要是一种内伤性治病因素。它可以通过直接伤及内脏和影响气机运行两个方面来引起疾病。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影响脏腑的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

则气结,忧则气消,惊则气乱。病机

1.试述正气、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在于内在和致病的外在两个方

面的因素,

中兽医学分别称为正气与邪气。正气:

指动物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邪气:指一切致病因素。正气是在疾病发生与否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邪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成为发病的主要方面,如某些强毒攻击,即使如此,邪气还是要通过损伤机体的正气而发挥作用。①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结果。②正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内因)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③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外因)

2.简述邪正消长与证侯虚实?邪正消长: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其内容为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邪气对正气的破坏和损害作用;正气对邪气的祛除并恢复其损害作用。证候虚实:虚证是正气不足的症候,实证是邪气亢盛有余的症候。

3.举例说明怎样用升降失常分析疾病的病机?

气机的升降出入是动物体气化功能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特点。

正常情况:脾主升,胃主降,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而肝之升发、肺之肃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肺气宣发、肾阳蒸腾;肺主呼吸、肾主纳气都要脾胃配合来完成升降运动。

升降失常:脾之清气不升,反降(泄泻或垂脱);胃之浊气不降,上逆(呕吐、反胃);肺失肃降(咳嗽、气喘);肾不纳气(喘息、气短);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虽病证繁多,但究其病机,无不与脏腑经络以及营卫之气的升降失常有关。八纲辨证辩证:是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等理论为基础,以四诊所获取的资料为依据,认识疾病、诊断疾病的过程。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辩证、六经辩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等。辩证方法之间的关系:这些辩证方法,虽各有特点和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八纲辨证是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对疾病所表现出共性的概括;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是以脏腑理论为基础的,多用于辨内伤杂病;气血津液辩证是与脏腑辨证密切相关的一种辨证方法;六经、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针对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为什么说任何疾病都可用八纲加以归纳?疾病的类别,不外阴证、阳证;疾病部位的深浅,不外实证、虚证。因此,八纲就是把疾病的证候,分为四个对立面,

成为四对纲领,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为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表证定义:病位在肌表,病变较浅。病因:多由皮毛受邪所引起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临床表现:舌苔薄白,脉浮,恶风寒(被毛逆立、寒战);流鼻涕、咳嗽、气喘。里证定义:病位在脏腑,病变较深。病因:一是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三是饥饱劳役及情志因素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脏腑功能失调。临床表现: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表里辩证要点:1辨别表里要掌握其特征,尤其应该掌握表证的特征。2在辨别表里的同时,还应注意是否有表里同病或兼其他不同之证。3初病表现为表证,继而若出现里证,应辨别表证是否已经入里,查明表证已解或未解。寒证定义:是感阴寒之邪(如寒邪、湿邪)或阳虚阴盛、脏腑阳气虚弱、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病因:一是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二是内伤久病,阳气耗伤,或在内伤阳气的同时,又感受了阴寒邪气。临床表现:口色淡白或淡青,口津滑利,舌苔白,脉迟,尿清长,粪稀,鼻寒耳冷,四肢发凉等。有时还有恶寒、被毛逆立、肠鸣腹痛的症状。热证定义:是感受阳热之邪(如风邪、热邪、火邪等)或阳盛阴虚、脏腑阳气亢盛和阴液亏损、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病因:一是外感风热,或内伤火毒;二是久病阴虚,或在阴虚的同时,又感受热邪。临床表现:口色红,口津减少

或干黏,舌苔黄,脉数,尿短赤,粪干或泻痢腥臭,呼出气热,身热。有时还有目赤、气促喘粗、贪饮、恶热等症状。寒热辨证要点:1辨寒热一般应综合病畜口渴与二便情况,四肢、耳鼻冷热,舌质、舌苔,脉象等表现来加以辨别。2辨别寒热须分别部位。3辨寒热应注意寒热错杂及虚实的不同情况。4辨寒热,须分清真假,不要为其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只有抓住病证的本质,才能做出正确诊断。虚证定义:是对机体正气虚弱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的概括。病因:主要是劳役过度,或饮喂不足;或老弱体虚,大病、久病之后,或病中失治、误治等,均可使畜体的阴精、阳气受损而致虚。临床表现:口色淡白,舌质如绵,无舌苔,脉虚无力,头低耳耷,体瘦毛焦,四肢无力。有时还表现虚汗、虚喘、粪稀或完谷不化等症状。实证定义:凡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正邪斗争比较激烈而反映出来的亢奋证候。病因:一是感受外邪;二是内脏机能活动失调、代谢障碍,以致痰饮、水湿、淤血等病理产物停留体内。临床表现:高热,烦躁,喘息气促,腹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小或淋漓不通,舌红苔厚,脉实有力等。虚实辨证要点:1一般来说,外感病初,证多属实;内伤久病,证多属虚。2辨虚实要分析虚实的真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为有时会出现“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的特殊情况。3辨虚实需根据部位和虚实错杂的情况,察其虚实是在上、在下、在表、在里,是独见还是夹杂互见,是在脏还是在腑,在脏腑中是在气还是在血,是一脏独虚,还是脏虚腑实等。气血津液辩证气虚证定义:是全身或某一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出的证候。病因:久病耗伤正气,或饲养管理不当,劳役过度,脏腑机能衰退所致。主证:耳

耷头低,被毛粗乱,役时多汗,四肢无力,气短而促,叫声低微,运动时诸证加剧,舌淡无苔,脉虚弱。治则:补气。方例:四君子汤加减血虚症定义:是血虚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为全身虚弱的证候。病因:先天不足,或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慢性出血,或久病不愈,或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或肠道寄生虫病等。主证:可视粘膜淡白、苍白或黄白,四肢麻痹,甚至抽搐,心悸,苔白,脉细无力。治则:补血。方例:四物汤加减。津液不足病因:脾胃虚弱,渴而不得饮水,热盛伤津耗液,或汗、吐、泻太过,或失血,多尿。主证:口渴咽干,唇燥舌干,甚者鼻镜龟裂无汗,皮毛干枯缺乏光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硬,甚至粪结,舌红,脉细数。治则:增津补液。方例:增液汤加减。六经辩证定义:就是用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说明病变部位的深浅、病性、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趋向,以及六类病证之间的转变关系。六经病的传变规律1循经传,就是按照六经的顺序依次序传;2越经传,就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而是隔一经或隔数经相传;3表里传,就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太阳病证分为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主证:恶寒,发热,关节肿痛,跛行,无汗,咳嗽,气喘,脉浮紧。治则: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例:麻黄汤加减。太阳中风主证:恶风,发热,汗自出,脉浮缓。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例:桂枝汤加减。阳明病证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阳明经证主证:身热,汗出,呼吸粗喘,口渴欲饮,苔黄燥,脉洪大。治则:清热生津。方例:白虎汤加减。阳明腑证主证:身热,呈日晡热,汗出,粪便燥结,粪球干小,甚至闭结不通,尿短赤,脉沉而有力。治则:清热泻下。方例:大承气汤加减;阴亏甚者,用增液承气汤加减。少阳病证主证:微热不退,寒热往来(精神时好时坏,寒战时有时无,皮温时高时低,耳鼻发凉转温交替),不欲饮食,脉现弦象。治则:少阳病既不在表,又不属里,既不可用汗法,也不能用下法,唯有和解少阳一法。方例:小柴胡汤加减。病机病因:多由太阳病失治、误治,病邪传入少阳;或因体质素虚,病邪亢盛直入少阳所致。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创立的用于辨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主要适应于温热病。传变过程:外感温热病多起于卫分,病情较轻;继之表邪入里,传入气分,病情较重;进而深入营分,病情更重;最后邪陷血分,则病情最为深重。这种渐次深入是温热病发展的一般规律。温热病是感受温热病邪

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是外感病的一大类别,以发展迅速,变化较多,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特征气分病症分为温热在肺、热入阳明、热结肠道。温热在肺主证:发热,呼吸喘粗,咳嗽,口色鲜红,舌苔黄燥,脉洪数。病因:多由卫分病传来,

或由温热之邪直入气分所致。治则:清热宣肺,止咳平喘。方例:麻杏石甘汤加减。热入阳明主证:身热,大汗,口渴喜饮,口津干燥,口色鲜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病因:多由卫分病传来,或由温热之邪直入气分所致。治则:清热生津。方例:白虎汤加减。热结肠道主证:发热,肠燥便干,粪结不通或稀粪旁流,腹痛,尿短赤,口津干燥,口色深红,舌苔黄厚,脉沉实有力。病因:多由卫分病传来,或由温热之邪直入气分所致。治则:滋阴,清热,通便。方例:增液承气汤加减。血分病症分为血热妄行、气血两燔、肝热动风和热血伤阴。血热妄行主证:身热,神昏,黏膜、皮肤发斑,尿血,便血,口色深绛,脉数。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例:犀角地黄汤加减。气血两燔主证:身大热,口渴喜饮,口燥苔焦,舌质红绛,发斑,衄血,便血,脉数。治则:清气分热,解血分毒。方例:清瘟败毒饮加减。肝热动风主证:高热,项背强直,阵阵抽搐,口色深绛,脉弦数。治则:清热平肝熄风。方例:羚羊钩藤汤加减。血热伤阴主证:低热不退,精神倦怠,口干舌燥,舌红无苔,尿赤,粪干,脉细数无力。治则:清热养阴。方例:青蒿鳖甲汤加减。

中兽医考试题整理(含答案)1

中兽医考题整理 一、填空题 1.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我国最早的兽医教科书是_《司牧安骥集》__由唐人_李石__编著 3.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的阴阳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阴阳不和时,则表现为阴胜则内寒,阳胜则外热。 4.五行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 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泄为主。 6.元气发源于肾,宗气形成于肺,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 7.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宜。 8.六淫致病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邪。 9.在察口色过程中,口色是赤色的主热证,黄色是主湿证。 10.在诊脉的过程中,脉象是浮脉的主_表_证,迟脉的主__寒___证,洪脉的主_热_证 11.八纲辩证中阴阳是辩证的总纲。 12.肝的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13.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肃降的意思。 14.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1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为通用,其中心藏神,肝藏血。 16.菊花的功效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 17.柴胡的功效是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18.大承气汤是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药物组成。 19.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20.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21.独活寄生汤的主治是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22.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二、名词解释 1、厩苑律:秦代颁布的最早的收益法规。 2、药蜜库:宋朝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兽医药房。 3、滋水涵木:治法名。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4、扶土抑木:疏肝健脾相结合。 5、培土生金:土虚累及金,中兽医上由于脾虚出现累及肺的病症,采用健脾补气以益肺气。 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阴治,阳虚有寒则益阳以祛寒,滋补肾阳治疗阴虚致阳热偏盛。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虚有寒,则益阳以祛寒。 8、治未病: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9、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由于病机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而采用的同一种治法。 10、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治疗通泄病症的方法。 11、津液: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其中清而稀的为津,浊而稠的为液。 12、阴阳互根: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每一方均以相对立的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13、肝藏血: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中兽医复习重点

简答题 1试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角度说明中药石膏的特性?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粉碎成粗粉,生用或煅用。【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外用收敛生肌。【主治】1本品大寒,具有强大的清热泻火作用,善清气分实热。用于肺胃大热,高热不退等实热亢盛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理热的作用。2清泄肺热。用于肺热咳嗽、气喘、口渴贪饮等实热证,常配麻黄、杏仁以加强宣肺止咳平喘之功、3泄胃热。用于胃火亢盛等则证,常与知母、生地同用。4煅石膏末有清热、收敛、生肌作用,外用于湿疹、烫伤、疮黄破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等。 2简述中兽医上的后海穴的取穴部位,阵法和主治?【取穴部位】肛门上、尾根下的凹陷处正中,一穴【针法】小宽针、园利针或火针向刺入3~4.5cm,毫针6~10cm【主治】久痢、泄泻、胃肠热证、脱肛、不孕症。 百会:取穴部位,腰荐十字部,即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针法:小宽针,圆利针或火针,直刺3—4.5cm 毫针刺入6—9cm 主治; 腰胯风湿,闪伤,二便不利,后躯瘫痪。后海穴:久痢,泄泻,胃肠热结,脱肛,不孕 3简述中兽医学的病因分类及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根据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的特点,中兽医学中将其分为外感、内伤和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痰饮、瘀血等)三大类。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性的学说,称为病因学说。中兽医学的病因学说,不仅仅是研究病因本身的特性,更重要的是研究病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疾病的特性,从而将其作为临床辨证和确定治疗原则的依据之一。 4一斑点犬,3岁,腹泻近3个月,先后用抗生素、消食灵等,为见好转,临诊食欲不振,肠音亢进,每天便10次,呕吐,舌色淡白。1、该犬发生什么类型腹泻?2、解释该病发生的机制?3、采取什么原则,以什么药剂作为基础方比较好?1应属脾虚泄泻。2长期饮喂失调使脾胃虚弱,胃肠不能够腐蚀水物,脾胃虚不能运化精微,腹泻频频,粪中带水,完全不化有三月有余,故病重见肌迟粪滞,脾胃虚则气虚,气虚则导致阳虚。阳虚则表现为寒,寒聚中焦则胃气上逆,则见呕吐。3治疗:补益中气,利水助阳,以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散加减。 5中兽医脏腑概念与西医脏器概念有何异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兽医学中脏腑的概念,与现代医学中脏器的概念,虽名称相同,但其含义却大不相同。脏腑不完全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例的概念、某一脏活脏腑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包括了现代兽医学中几个脏器的功能;而现代兽医学中某个脏器的功能,又可能分散在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因此,不能将二者等同看待。 6简述脾主运化的功能?脾主运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即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再由脾进一步消化及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运送到周身,以供机体生命活动之需、脾的这种功能健旺,称为“健运”、脾气健运,其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全身各脏腑组织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脾失健运,水谷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腹胀、腹泻、精神怠倦、消瘦、营养不良等症、二是指运化水湿。即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脾在运输水谷津液的同时,也把水液运送到周身个组织器官中,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 7简述六要脉的脉象特点及其所主症状?1浮脉与沉脉浮脉:脉象:轻按既得,重按反觉脉减,如触水中浮木。主证: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证。内伤久病的虚证也可见浮脉,属虚阳外越的表现。脉浮大而空,按之如葱管样,称为芤脉,见于大失血。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触水中沉石。主证: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证,沉而无力为里虚证。表邪初感而见沉脉者,为表邪外束,阻遏卫阳于里,不能外达所致 2迟脉与数脉迟脉:脉象:脉来迟慢,马、骡一息不足三至,牛一息不足四至,猪羊一息不足五六至主证: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证,迟而无力为实虚证;浮迟是表寒,沉迟为里寒。此外,热邪寒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数脉:脉象:脉来急促,马骡一息四至以上,牛一息五至以上,猪羊一息七八至以上。主证: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证,数而无力为虚热证;浮数是表热,沉数位里热。此外,虚阳外越,也可见到数脉,但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 3虚脉与实脉虚脉:脉象:浮、中、沉取均感无力,按之空虚。主证: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及脏腑虚证。实脉:脉象:浮、中、沉取均感有力,按之实满。主证:主实证 4滑脉与涩脉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主证:主痰饮、食滞、实热。此外,母畜妊娠时异常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涩脉:脉象:往来艰涩,欲来而未即来,欲去而未既去,如轻刀刮竹。主证: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5洪脉与细脉洪脉:脉象: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特点是脉阔,波动大,满溢指下。主证:热盛。此外,热病伤阴,阴虚与内,阳盛与外,也可见洪脉,但按之无力。细脉:脉象:脉幅细小,但应指明显,特点是脉窄,波动小。主证:诸虚劳损,阴血虚为主。此外,湿邪困阻脉道,也可见细脉。 6促、结、代脉促脉:脉象: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呈数而不规则的间歇。主证:阳盛实热,气滞血瘀。结脉:脉象:脉来缓慢,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呈缓而不规则的间歇。代脉:脉象: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即呈缓弱而有规律的间歇。主证:脏气衰败,痛证,跌打损伤。 8构成脉象的八要素?1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深浅。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2至数,指脉搏的频率。以一个呼吸周围为脉搏的计量单位。一呼一吸为“一息”。3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即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称为长脉,应指不及三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段脉。4脉力:指脉搏的强弱。5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6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迟缓程度。脉管绷紧为弦脉,驰脉为缓脉。7均匀度:1脉动节律是否均匀,2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8脉宽: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脉道宽大的为洪脉(大脉)狭小为细脉。 9为什么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术体系?1中兽医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有基础学科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它有过度学科包括针灸,中药方剂学,它有临床学科,包括内外科产科学2中兽医有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即汗、吐、下、温、和、情、补、消八法。外治法即贴敷法、掺药法所以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0怎样理解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标本兼治、请结合病例说明?1急则治其标指疾病过程中标症急着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害病畜生命和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取的一种急救治标法,如,结症继发肠臌气显然结症是本,臌气是标,但臌气严重病势急,如不快速解除就会危及生命,当务之急就是应穿刺放气或用其他办法解除气胀以治标,待缓和后治本。2缓则治其本指一般情况下,凡病势缓而不急的皆须从本论治,如脾虚泄泻不是无伤津脱液的严重症状,只需健脾补虚使脾虚之本得治,则泄泻之标解除。3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俱重,在时间或条件上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时,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如,气虚感冒时,先病以气虚为本,后感外邪为标,单纯益气,则表邪难去,仅用发汗解表则更伤正气,故因标本同治。 11简述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规律?前肢三阴经,从胸部开始循行与前肢内侧,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由前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前肢外侧抵达头部,后肢三阳经,由头部开始,经腰背部,循行于后肢外侧,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由后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后置内侧,经腹达胸。其流注次序为:肺经大肠胃,脾心小肠会, 膀胱肾心包,三焦肝胆回。 12何为六淫?其治病有何特点?六淫即为六种相对异常之气,六种不正之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其治病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兼挟性转化性 13证、症状和疾病三者有何区别?“病”只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病理过程,即疾病的全过程。“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而“证”即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不同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而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病机的本质,包括病因,病性和正邪关系的概括。它反映了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例变化的全过程 14简述五脏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在液为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肌肉,开窍于舌,在液为涎。肝: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肾: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在液为唾。 15简述阴阳学说在疾病病理方面的应用?1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中兽医认为疾病是动物体内阴阳两方面关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于发展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方面。2说明疾病发展在病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病性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出现阴阳相互转化。3判定疾病的转归,认为疾病经过调其阴阳,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则以痊愈而告终,若继续恶化,阴阳离决而死亡为转归。 16简述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特征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嫁墙2五行将自然界和动物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归为五类3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和制化以及相乘,相侮及母子相及的关系。 17简述阴阳学说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1在诊断方面a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一般口色红黄赤等为阳,口色白青黑者为阴,凡迈向沉、洪、滑者为阳,细、沉、迟、涩者为阴,凡口干而渴为阳润而不渴者为阴。b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八纲辨证就是分别从病性,病位和正邪消长来分辨阴阳并以阴阳作为总纲,统领各论。2在治疗方面a确定治疗原则,由于阴阳偏盛、偏衰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泄其有余,补其不及,调整阴阳使其重新恢复,协调平衡成为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其治疗原则。b从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18简述中兽医的整体观念?中兽医的整体观念实际上指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和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两个方面。它贯穿了中兽医学、生理和病理诊法、辩证和治疗各方面。1动物本身的整体性,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是由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通过经络使各组织器官紧密相连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2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相关性,中兽医认为动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动物体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体的生理功能。3因时因地因畜制宜的治疗原则也是整体观念在中兽医治疗的体现。 19望精神在中兽医有什么重要意义?精神失常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类型?两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1精神或称神,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不能离开机体而单独存在,行健则神旺,行衰则神惫,观察神的变化可以判断物体内脏,气血阴阳的变化,病位的深浅,病情的深重和预后的好坏。2精神失常主要表现为狂和痹两种类型,即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3兴奋性表现为狂躁不安,乱奔乱跑,尖声惊叫,咬人顶墙,不能拘束,抑制型表现为抑郁、昏迷、目暗神昏,站立痴呆,靠墙顶桩,驱牵不动,形如酒醉或昏睡不起,有时四肢滑动。 20简述中药采集的原则和季节?中药采集的原则为:在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集,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或花朵初开时采收;根茎和根类的在秋末春初采集;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春季或初夏(即清明至夏至)时采集最好;叶类通常在花蕾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采摘;花类一般在含苞未放时分批采摘花蕾;果实和种子类在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21何谓药物剂量?药物剂量确定的原则有哪些?剂量是指每一药物的常用治疗量。确定药物用量的一般原则是:1根据药物的性能。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且应从小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中病即停,谨防中毒发生事故。2根据配伍与剂型。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复方配伍时要比单味药时用量要轻些。3根据病情的轻重。一般病情较轻的,用量宜轻;病情较重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4根据动物种类和体型大小。动物种类和体型大小不同,剂量大小差异悬殊。 22寒证与热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治法有何不同?寒证:多为外感风寒或内伤阴经,久病阳气耗伤或阳气内伤又外感阴寒邪气。热证:外感风热或内伤火毒,久病阴虚或阴虚又感受热邪。症状:寒:口色淡白或清淡,口津滑利,舌苔白,脉迟,尿清长,粪稀,鼻寒耳冷,四肢发凉。热:口色红,口津减少或干黏,舌苔黄,脉数,尿赤短,粪干货泻痢腥臭,呼出气热,身热。 23动物正常脉象一般表现什么?引起正常脉象的生理性变化的因素是?1正常脉象即平脉表现为不浮不沉,不快不慢,至数一定,节律均匀,中和有力,连绵不断。2具生理性变化因素,四季气候,性别,年龄,体格,种类。 16心、肝、脾、肺在血液运行方面的作用?1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2肝:肝油贮藏血液及调节血量的功能和防止出血。3脾: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致溢出脉外的功能。4肺:气体由肺入心血液必须依赖肺气推动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 论述题: 1试述清热药的定义、分类、适应症及各类的三种代表药?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根据清热药的主要性能,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暑药。1清热泻火药适用于急性热病,汗出,口渴贪饮,尿液短赤,舌苔燥黄,脉象洪数等。药物:石膏、知母、栀子、2清热凉血药,适用于血分实热证,温热病邪入营血,血热妄行,病见斑疹和各种出血。药物:生地黄、牡丹皮、白头翁。3清热燥湿药,适用于湿热证,药物:黄芩,黄柏,黄连。4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瘟疫、毒痢、疮黄肿等热毒病证,药物: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5清热解暑药,用于暑热、暑湿病等,药物:荷叶、青蒿、香薷。 2论述中兽医学理论在中兽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中兽医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特点的基础理论。中兽医学的整体观念不仅对动物疾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一定要以整体出发,既要考虑到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到动物体和环境的相关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中兽医学的辨证论治更能抓住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本质,它既能看到同一种疾病可以包括不同的证,又能看到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证。因而可以采取同病同诊和异病同治的治疗措施。 3斑点犬3岁腹泻近3个月先后用抗生素、消食灵等未见好转,临诊食欲不振,肠音亢进,每天便10次,呕吐,舌色淡白1该犬发生什么类型腹泻?2解释该病发生机制?3采取什么原则,以什么方剂作基础方较好?答:1应属脾虚泻泄2 长期饮喂失调,脾胃虚弱,胃肠不能够腐蚀水谷,脾胃虚不能运化精微,腹泻频频,粪中带水,有3月有余,故病重见肌驰粪淌,脾胃虚则气虚,气虚则导致阳虚,阳虚则表现为寒,寒聚中焦,则胃气上逆,呕吐3治则:补益中气,利水助阳,以茯苓白术散货补中益气散加成 填空题 1五行归类中与木火土金水相应的五窍依次是肝心脾肺肾 2五脏的共同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具有藏精气而不泄的特点,六脏的共同功能是受盛和转化水谷具有转化浊泻而不藏的特点 3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胃的主要功能收纳盒腐熟水谷 4气的总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中介作用 5中兽医学的“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未病先防和既病防疫 6中兽医学的治疗法则包括扶正祛邪、治病求本、同治异治、三因制宜、治疗与护养 7外感六淫中风邪的性质有风性主动、轻扬开泄、善行益变、为百病长 8中兽医学的基本病机有邪盛消长、升降失常、阴阳失调 9下法又叫攻下法或泻下法,。。。。。。。通常分为攻下法、润下法、逐水法 10血的生理功能是营养作用、载气作用、维持精神活动正常 11经脉系统由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组成 12白头翁。。。的组成药物是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主要用于治疗热毒血痢 13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1:中兽医学: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简称,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和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 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的气称为气,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6:血:是一种循环于脉中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 7:津液: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9:病因:即致病因素,也就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10:病机: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 1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2: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的概括。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13: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18: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19: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0: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21: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5、水飞法:是药物炮制方法的一种,利用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而分离获取细粉的方法。 9: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或相互关系,可以从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1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1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14: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15: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15: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 16:血的生理功能:营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7:津液的生理功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18: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以载气。 19: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20: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中兽医(复习题)

中兽医试题 一、填空(30分) 1、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2、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3、相乘的实质是(相克太过),相侮的实质是(反克)。 4、血液正常运行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心搏动正常)(脉管完整)(血液性状正常)。 5、“汗为(心)之液” 6、肺的肃降功能主要表现在(吸入清气)(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内入脏腑)(保持呼吸道的洁净,有排痰功能)。 7、脾统血的机理是(脾气固摄作用)。 8、阳黄多因(湿热)侵犯肝胆所致。 9、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降)为主。 10、宗气的生理功能有(贯心脉)(行呼吸)。 11、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13、一源三歧是指(督、任、冲脉)。 14、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中寒)(伤寒)。 1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有一定的季节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可单独存在,也可两个以上全犯机体)(侵入途径:口鼻、皮毛)。 16、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 17、白色主(虚)证;黄色主(湿)证;赤色主(热)证;青色主(寒、痛、风)证;黑色主(极)证。 18、内伤久病的虚证见于浮脉其机理是(虚阳浮越)。 19、促脉呈(数而不规则)间歇;结脉呈(缓而不规则)间歇;代脉呈(缓弱而有规则)间歇。 20、补阴阳以补(肾)脏腑为主。 21、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22、实热证出现“四大症状”是(阳明经证),治法是(清热生津),所选方剂是(白虎汤),方药组成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3、“是结不是结,(三江)(蹄头)穴(血)”。 24、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25、中医的八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26、中草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动物)(矿物)。 27、神曲消(谷)食,麦芽消(草)食,山渣消(肉)食。 28、中药“川军”是指(大黄)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 1、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脏腑是(3 ) (2)心(2)肝(3)胆(4)小肠(5)肾 2、具有清洁、收敛、肃降等作用的事物属( 4 ) (2)木(2)火(3)土(4)金(5)水 3、主筋的脏腑是( 2 )(1)心(2)肝(3)脾(4)肺(5)肾 4、“伤于( 4 )者,下先受之” (1)风(2)寒(3)暑(4)湿(5)燥 5、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 5 ) (1)心(2)肝(3)脾(4)肺(5)肾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复习题及答案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考试复习题lA. 土侮木 B. 土乘水 C. 火侮水 D. 火克金 E. 金生木 8. 下列描述属于五行异常关系的是 A. 木克土 B. 土克水 C. 火乘金 D. 木生火 E. 金克 9. 下列属于属于肝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0. 下列属于属于肺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1.lE. 毒性 15. 黄连解毒汤主要用于 A. 阳明经证 B. 三焦热盛证 C. 热入血分证 D. 湿热黄疸证 E. 气分实热证 16 下列药物属于解表药的是 A. 黄连 B. 黄芪 C. 大黄 D. 麻黄 E. 三七 17. 麻黄汤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8. 荆防败毒散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9. 下列药物属于四逆汤组方药物的是 A. 熟附子 B. 当归 C. 豆蔻 D. 厚朴 E. 芍药 20.下列穴位治疗犬休克首选 A.中脘 B.关元俞 C.水沟 D.耳尖 E.百会 A2题型(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1.马,枣红色,4岁,营养中等。就诊当天早晨突然发病,证见蹇唇似笑,不时前蹄刨地,回头观腹,起卧打滚,间歇性肠音增强,如同雷鸣,有时排出稀软甚至水样粪便,耳鼻四肢不温,口色青白,口津滑利,脉象沉迟。该病可确诊为A.风寒感冒

B.脾虚泄泻 C.湿热泄泻 D.肚腹冷痛 E.寒秘 2. 猪,28日龄,体温38.6℃,钻草堆,毛竖立,鼻流清涕,偶尔咳嗽,咳声洪亮,口色青白,舌苔淡白,脉象浮紧,该证属于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热 C.外感暑湿 D.热结胃肠 E.内伤发热 3. 马,3岁,体温39.5℃,无汗,被毛逆立,鼻流清涕,咳嗽,咳声洪亮,喷嚏,口色青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该证属于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肺热咳嗽 D.气虚咳嗽 E.湿痰咳嗽 4. 牛,4岁,生病2天,体温39℃,精神倦怠,吃草料明显减少,口渴喜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咳嗽,咳声洪亮,气促喘粗,呼出气热,鼻流脓涕,口色赤红,舌苔黄藻,脉象洪数。该证属于 A.风寒咳嗽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中兽医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22311) 一、名词解释题 1. 整体观念: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事物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的思想方法。中兽医学整体观念认为动物体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动物体又同周围环境构成更大的统一整体。 2. 五行: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孳生和相互制约,以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3. 脏腑学说:脏腑是指构成动物机体的内脏器官。研究机体脏腑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理论,称为脏腑学说。 4. 经络:是动物体内运行气血、传递信息,联络全身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的网络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又称经脉;“络”有网络的涵义,是经脉的分支,又称络脉,犹如网络一样,遍布全身,无处不至。 5. 六淫: 风、寒、暑、燥、火本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产生了适应能力。因此,正常的春温、夏暑、秋燥、冬寒等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不仅不会使动物发生疾病,而且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外界条件。如果由于动物体正气虚弱,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或气候变化反常,发生太多或不及,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则可成为致病原因,侵犯机体而导致疾病。这种引起动物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就称为“六淫”或“六邪”了。“淫”是邪恶侵害的意思。 6.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致病因素和畜体相互斗争的情况。 7.正气:是指畜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8.察口色:就是观察口腔各有关部位的色泽,以及舌苔、口津、舌形等的变化,以诊断脏腑病证的方法。 9.补虚药:凡能补益气血阴阳的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10.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由于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治法。

中兽医学复习

1:中兽医学:就是中国传统兽医学得简称,就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与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得一门综合性科学。 2:阴阳:就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得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 3:五行:“五”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就是指这五种物质得运动与变化。 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得总称,就是动物体得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得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得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得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得意思,“疠”指天地之间得 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得气称为气,就是不断运动得、极其细微得物质。 6:血:就是一种循环于脉中含有营气得红色液体。 7:津液:就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经络:就是动物体内经脉与络脉得总称,就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与运行气血、调节功能得通路,就是动物体组织结构得重要组成部分。 9:病因:即致病因素,也就就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得原因。 10:病机:就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得机理。 11:七情,指人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2:辨证论治:就是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之一,也就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得概括。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论治:就就是根据辨证得结论,确立相应得治疗原则与方法。13:八纲辨证:就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得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得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得证候类型。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得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得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她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得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就是治疗目得一致得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18:相畏:即一种药物得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19: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得毒性或副作用。 20: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得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21: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5、水飞法:就是药物炮制方法得一种,利用某些不溶于水得矿物药,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而分离获取细粉得方法。 9: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10: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或相互关系,可以从阴阳得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与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11:五行得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就是化生与贮藏精气得器官,具有藏精气而不泻得特点。1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就是受盛与传化水谷得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得特点。 14: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15:气得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15:气得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 16:血得生理功能:营养与滋润全身得功能,就是机体精神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 17:津液得生理功能:具有滋润与濡养得作用。 18:气与血得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以载气。 19:津液就是血液得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20:经络系统得组成: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与外连体表部分。 21:经脉: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与奇经八脉构成。

中兽医学考试试卷题(推荐文档)

《中兽医学》试题 1 一、填空(30分,每空0.5 分)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 5、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 6、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的脏腑是()。 7、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 8、“齿为()之余”。 9、气的生理功能有()()()(()。 10、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 11、经络是()的通道。 12、一源三歧是指()。 13、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 14、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 15、白苔主()()证。 16、促脉呈()间歇;结脉呈()间歇代脉呈()间歇。 18、表里是辨别()()的两个纲领。 19、口舌生疮是()所致,治法是(),所选方剂是(),方药组成是()。 20、肝胆湿热用()(方剂)治疗;胃肠湿热用()(方剂)治疗;下焦湿热用()(方剂)治疗。 21、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 22、中医的八法是()。 24、咽喉病加();前肢病加();后肢病加();腰部病加(),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5、中药“国老”是指()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 多选) 1、“动极者镇之以静”是用来说明阴阳的()关系 (1)对立(2)互根(3)消长(4)转化 2、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属() (1)木(2)火(3)土(4)金(5)水 3、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 (1)心(2)肝(3)脾(4)肺(5)肾 4、“伤于()者,上先受之” (1)风(2)寒(3)暑(4)湿(5)燥 5、黄色主()证 (1)寒(2)热(3)湿(4)实(5)虚 6、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1)苏梗(2)黄芩(3)白术(4)砂仁(5)杜仲 7、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1)起卧不安(2)四肢抽搐(3)神志不清(4)口渴贪饮(5 8、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 (1)精神兴奋(2)脉象无力(3)呼吸低微(4)耳鼻发凉(5 9、下列药物具有堕胎作用的是() (1)黄芩(2)大戟(3)桃仁(4)续断(5)桑寄生 10、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

中兽医装逼复习资料

1?脏腑:中医总称人体内部的器官。 2?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头至心上焦位。中焦心下至脐论,脐下至足下焦位。 3?气:构成动物体和维持其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即物质之气和功能之气.。 4?血:血是脉管中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依靠气的推动循行周身,有很强的营养与滋润作用, 是构成和维持动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5. 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6?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7. 心藏神:指心主管一切精神活动。 8. 命门之火:命门,即生命之本;火,指功能,命门之火即生命的本元之火,指肾阳。 9. 肾精:精是一种精微物质,肾所藏之精即肾阴,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称元阴或真阴,肾阴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10.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11?正气: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及其抗病力。 12?邪气:即病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13?六淫:指自然界中风、寒、署、湿、燥、火六种气候相对异常变化。 14?内生五邪:脏腑失常时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合称为内生五邪。 15?疫疠: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一种不正之气,疫疠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 16?察口色:就是观察口腔各部位的色泽,以及舌苔、舌行,舌态等变化、以诊断脏腑病症 的方法。 17?四诊:中兽医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合称四诊。

18. 四诊和参:在临床上将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称为四诊和参。 19. 脉象:就是脉动应指的象征,包括部位、速率、强度、节律、流利度及波幅等。 20. 切脉:切脉又称脉诊,是用手指切动物一定部位的动脉。根据脉象了解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21. 症:是指疾病的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 22. 证:是综合分析各种症状,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力量对比等方面的病理概括。 23. 辩证:中兽医分析和认识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综合分析四诊材料的基础上,明确疾病的原因,病机,病位,和病性,从而得出证型为下一步论治奠定基础。 24. 辩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25. 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类别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类具有普遍性的症候类型。 26. 八证论:八证论是中兽医学辨证的基本方法,其把家畜健康状况和极其复杂的疾病证候归纳为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正证与邪证八类证候,用以辨别家畜无病或有病,并指导临床治疗。 27. 自汗: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 28.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29. 八法:汗法:又称解表法,根据表证的寒热虚实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吐法:运用具有催吐作用的药物或用机械方法刺激咽部探吐,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 从口吐出的治法。 下法: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逐邪外出的治法。 和法:指通过和解、调和或缓和等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 温法;系八法之一。又作祛寒法。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 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其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解除热邪的治

兽医学概论复习题答案

兽医学概论 疾病: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机体自稳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异常生命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炎症: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所激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反应。其本质是消除损伤、保存自身、积极的防御反应。 发热: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升,从而引起体温升高(>0.5 C )的病理过程。 应激:对各种刺激的特异性全身性的反应药物: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兽药还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有关的物质。 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 抗微生物药: 、抗生素二、化学合成抗菌药 一 1 .3-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1.磺胺类及其增效剂磺胺嘧啶甲氧苄啶 2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夫那霉素庆大霉素2.喹诺酮类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3 .四环素类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3.喹恶啉类喹乙醇 4 .氯霉素类氯霉素氟苯尼考三、抗真菌与抗病毒 5 .大环内脂类泰乐菌素替米考星1 抗真菌两性霉素 B 灰黄霉素 . 6 .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2.抗病毒金刚烷胺 7 .多肽类黏菌素杆菌肽 毒物:一定条件下,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干扰机体正常生化过程和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害生命的)化学物质。 畜禽中毒的原因:1 饲料性中毒2 误食有毒植物中毒3 药物性中毒4 被投毒或被有毒动物咬伤诊断学:以各种畜禽为主要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系统地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科学。其主要 内容为检查法(方法学)、症状(症候)学、诊断方法论。 方法学:①问诊或流行病学调查②物理学检查③特殊检查法 症状学:①特异症状②固定症状③局部症状 ④全身症状⑤前驱症状⑥后遗症⑦综合征侯症 问诊:以询问的方式,向畜主了解畜群或病畜有关发病的各种情况,一般在着手进行病畜体检之前进行。 问诊的主要内容: 1.现病历:发病时间地点;疾病表现(所见到的疾病现象);病的经过(病情变化);估计的发病原因; 2.既往史 3.畜群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的调查,疑似传染病更应详细询问) 4.饲养、管理、使役情况 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一般检查,器官/ 系统检查,辅助或特殊检查1. 病畜登记2. 问诊3. 现症检查) 1.整体及一般检查 (1)整体状态:精神;营养发育体格;姿势运动行为

中兽医学模拟试题

中兽医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方面。 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4、(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为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5、(三焦)是输送水液、养料及排泄废物的通道 6、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 7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和(血)的关系方面 8、(气)(血)(津液)是构成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9、五行中的“五”,是指(目)、(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0、经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11、常见的阴阳失调)有(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极变)(阴阳亡失)五个方面 12、中兽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 13、切诊分为(切脉)和(触诊)两部分 14、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胜)和(阳气偏衰)两个方面 15、肝风内动以(抽搐)、(震颤)等为主要症状,常见的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生风)和(血虚生风) 16、药物干燥的方法,一般有(晒干)、(阴干)、(烘干)三种 17中药的贮藏,主要应避免(霉烂)、(变色)、(虫蛀)、(泛油)、(变味)等现象,以保证中药的质量

18、中药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方面 19、虚证一般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 二、简答:1、气的功能有哪几方面? (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 2、气和血的关系? (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4)血为气母 3、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侮 4、枸杞子的药理作用? (1)具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有增强细胞与体液免疫的作用。(2)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3)能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及降低胆固醇等 三、单选 1.久泻不止,脱肛或子宫阴道脱出的证侯见于( D )。 A.脾虚不运 B.脾不统血 C.脾胃虚寒 D.脾气下陷 E.寒湿困脾 2.郁金散减诃子,加金银花和连翘的变化,属于( B )。 A.药量增减 B.药味增减 C.剂型变化 D.数方合并 E.药物替代 3.用于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常与柴胡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C )。A.薄荷 B.桂枝 C.升麻 D.防风 E.甘草 4.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心火的药物是( B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大黄 E.牡丹皮 5.黄连解毒汤的组成为( A )。 A.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B.黄连、黄柏、黄芩、连翘 C.黄连、板蓝根、黄芩、栀子 D.黄连、金银花、连翘、栀子 E.黄连、秦皮、苦参、薄公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