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的基本特征描述
- 格式:docx
- 大小:18.89 KB
- 文档页数:8
常见变质岩岩石类型:板岩:是一种结构均匀,致密且具有板状劈理的岩石。
它是由泥质岩类经受轻微变质而成。
因而,其结晶程度很差,尚保留较多的泥质成分,具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
矿物颗粒很细,肉眼一般很难识别,只在板理面上可见有散布的绢云母或绿泥石鳞片。
与页岩的区别是,质地坚硬,用锤击之能发出清脆的响声。
因板岩可沿板理面裂开成平整的石板,故广泛用作建筑石料。
千枚岩:岩石的变质程度比板岩深,原泥质一般不保留,新生矿物颗粒较板岩粗大,有时部分绢云母有渐变为白云母的趋势。
主要矿物除绢云母外,尚有绿泥石、石英等。
岩石中片状矿物形成细而薄的连续的片理,沿片理面呈定向排列,致使这类岩石具有明显的丝绢光泽和千枚状构造。
岩石颜色多种,一般为绿色、黄绿色、黄色、灰色、红色和黑色等。
片岩:以片状构造为其特征的岩石。
组成这类岩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是一些片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滑石等,此外尚含有石榴子石、蓝晶石、十字石等变质矿物。
片岩与千枚岩、片麻岩极为相似,但其变质程度(结晶程度)较千枚岩深。
而片岩与片麻岩的区别,除在构造上不同外,最主要的是片岩中不含或很少含长石。
根据片岩中片状矿物种类不同,又可分为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石墨片岩等。
片麻岩:以片麻状构造为其特征。
片麻岩可由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原已形成的变质岩经变质作用而成。
这类岩石变质程度较深,矿物大都重结晶,且结晶粒度较大,肉眼可以辨识。
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其次为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此外尚可含少量的石榴石、矽线石、堇青石、十字石、蓝晶石和石墨等典型变质矿物。
大理岩:较纯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在区域变质作用下,由于重结晶而变为大理岩,也有部分大理岩是在热力接触变质作用下产生的。
这类岩石多具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因主要矿物为方解石,故滴冷稀盐酸强烈起泡,以此可与其他浅色岩石相区别。
大理岩色彩多异,有纯白色大理岩(又称汉白玉),浅红色、淡绿色、深灰色及其它各种颜色的大理岩,同时常因其中含有杂质而呈现出美丽的花纹,故广泛用作建筑石料和雕刻原料。
变质岩介绍及图片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
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摄氏度)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大面积变质的岩石为区域性的,但也有局部性的,局部性的如果是因为岩浆涌出造成周围岩石的变质称为接触变质岩;如果是因为地壳构造错动造成的岩石变质为动力变质岩。
原岩受变质作用的程度不同,变质情况也不同,一般分为低级变质、中级和高级变质。
变质级别越高,变质程度越深。
如沉积岩粘土质岩石在低级作用下,形成板岩;在中级变质时形成云母片岩;在高级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
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新的矿物,所以变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过程,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这种铁矿占全世界铁矿储量的70%。
此外如锰钴铀共生矿、金铀共生矿、云母矿、石墨矿、石棉矿都是变质作用造成的。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石榴石、硬绿泥石、绿帘石、蓝闪石等化学成分:与原岩的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同时与变质作用的特点有关。
在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中,如无交代作用,除OH2和2CO外,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基本取决于原岩的化学成分;如有交代作用,则既决定于原岩的化学成分,也决定于交代作用的类型和强度。
变质岩的形成和分类特征变质岩简介变质岩,英文名称为metamorphic rock,是一种转化的岩石。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
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即: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大面积变质的岩石为区域性的,但也有局部性的,局部性的如果是因为岩浆涌出造成周围岩石的变质称为接触变质岩;如果是因为地壳构造错动造成的岩石变质为动力变质岩。
原岩受变质作用的程度不同,变质情况也不同,一般分为低级变质、中级和高级变质。
变质级别越高,变质程度越深。
如沉积岩粘土质岩石在低级作用下,形成板岩;在中级变质时形成云母片岩;在高级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
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新的矿物,所以变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过程,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这种铁矿占全世界铁矿储量的70%。
此外如锰钴铀共生矿、金铀共生矿、云母矿、石墨矿、石棉矿都是变质作用造成的。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石榴石、硬绿泥石、绿帘石、蓝闪石等变质岩的命名变质岩的命名目前不是非常统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以构造划分:如如板块构造的岩石叫板岩,具千枚状构造的岩石叫千枚岩,具片状构造的岩石叫片岩,具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叫片麻岩等。
1 主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主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主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1)板岩(slate):灰至黑色,多具变余结构、变余构造及板状构造板状构造板状构造。
它主要由页岩、粉砂岩及凝灰岩经非常低级的变质作用而成,矿物成分只有部分重结晶,极极细粒细粒,,肉眼难以鉴别肉眼难以鉴别。
岩石具完好的平面面理具完好的平面面理具完好的平面面理,面理主要由极细粒绿泥石,或云母等片状矿物平行排列而成的,几乎无光泽几乎无光泽几乎无光泽, 与页岩比较具有明显的“粗糙粗糙””感和“坚硬坚硬””特征特征。
(2)千枚岩(phyllite):区域变质岩,黄、绿或蓝灰色,具细粒鳞片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千枚千枚状构造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石英石英、、绿泥石绿泥石、绢云母,与板岩相比与板岩相比与板岩相比,,千枚岩中矿物如云母和绿泥石等颗粒云母和绿泥石等颗粒加粗加粗加粗,片理面上显示丝绢光泽丝绢光泽丝绢光泽,呈灰色或绿色。
主要由细小的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钠长石及石英组成。
(3)片岩(schist):区域变质岩,黑、灰绿或绿色,主要矿物为云母云母云母、、绿泥石绿泥石、角闪石,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片状构造片状构造,岩石中片柱状矿物含量较多,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组成显著面理。
片岩中片状和柱状矿物之和一般大于15%,而长石含量一般小于25%。
且岩石中常常发育有线理发育有线理发育有线理,粒度比板岩粒度比板岩粒度比板岩、、千枚岩粗千枚岩粗,,因此单个矿物颗粒能用肉眼鉴定与千枚岩相区别矿物颗粒能用肉眼鉴定与千枚岩相区别((千枚岩中矿物不能用肉眼鉴定千枚岩中矿物不能用肉眼鉴定))。
(4)片麻岩(gneiss):区域变质岩,灰或灰或浅灰色,是一种长英质变质岩,粒状变晶结构,长石和石英形成浅色层,铁镁矿物构成的深色层呈片麻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特特点是具不连续的明暗交替层点是具不连续的明暗交替层,,颗粒较粗颗粒较粗((一般大于1mm 1mm)),长石含量>25%,含片状、柱状矿物较少,片状、柱状矿物定向排列。
岩石名称:红柱石角岩英文名称:Andalusite hornfels颜色:深灰—灰黑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红柱石、致密的碳质基质化学成分:SiO269.66, Al2O322.01, Fe2O31.12, FeO 0.01, MgO 0.06, CaO 0.51, Na2O 0.49, K2O 0.70, H2O+ 3.47, H2O- 0.24, TiO2 0.94, P2O5 0.04,MnO 0.02, CO2 0.23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角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接触带;特征矿物红柱石;基质角岩结构成因:富碳富铝泥质岩经接触热变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03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红柱石角岩英文名称:Andalusite hornfels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红柱石(多绢云母化)、致密的碳质基质化学成分:SiO269.66, Al2O322.01, Fe2O31.12, FeO 0.01, MgO 0.06, CaO 0.51, Na2O 0.49, K2O 0.70, H2O+ 3.47, H2O- 0.24, TiO2 0.94, P2O5 0.04,MnO 0.02, CO2 0.23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角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接触带;特征矿物红柱石;基质角岩结构成因:富碳富铝泥质岩经接触热变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1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堇青石角岩英文名称:Cordierite hornfels颜色:黑灰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堇青石、致密的碳质基质主要为碳质和细粒石英 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角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接触带;特征矿物堇青石;基质角岩结构 成因:富碳富镁铁泥质岩经接触热变质而成产地:垄家堡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05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堇青石角岩英文名称:Cordierite hornfels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堇青石、致密的碳质基质主要为碳质和细粒石英 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角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接触带;特征矿物堇青石;基质角岩结构 成因:富碳富镁铁泥质岩经接触热变质而成产地:垄家堡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2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红柱石硬绿泥石角岩英文名称:Andalusite-chloritoid hornfels颜色:绿灰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硬绿泥石、红柱石,致密的碳质基质主要为碳质和细粒石英化学成分:SiO248.78, Al2O334.35, Fe2O31.89, FeO 0.00, MgO 0.15, CaO 0.57, Na2O 0.70, K2O 3.45, H2O+ 7.03, H2O- 0.56, TiO2 1.78, P2O5 0.04,MnO 0.00, CO2 0.28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角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接触带;特征矿物硬绿泥石、红柱石;基质角岩结构成因:富碳富镁铁泥质岩经接触热变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09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红柱石硬绿泥石角岩英文名称:Andalusite-chloritoid hornfels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硬绿泥石、红柱石,致密的碳质基质主要为碳质和细粒石英化学成分:SiO248.78, Al2O334.35, Fe2O31.89, FeO 0.00, MgO 0.15, CaO 0.57, Na2O 0.70, K2O 3.45, H2O+ 7.03, H2O- 0.56, TiO2 1.78, P2O5 0.04,MnO 0.00, CO2 0.28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角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接触带;特征矿物硬绿泥石、红柱石;基质角岩结构成因:富碳富镁铁泥质岩经接触热变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3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含黑硬绿泥石角岩英文名称:Stilpnomelane bearing hornfels颜色:灰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主要是黑硬绿泥石,少绿帘石,基质主要为细粒石英和绢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角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接触带;特征矿物黑硬绿泥石;基质角岩结构成因:富镁铁细粒泥砂质岩经接触热变质而成产地:湖北随州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18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含黑硬绿泥石角岩英文名称:Stilpnomelane bearing hornfels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主要是黑硬绿泥石,少量绿帘石,基质主要为细粒石英和绢云母 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角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接触带;特征矿物黑硬绿泥石;基质角岩结构成因:富镁铁细粒泥砂质岩经接触热变质而成产地:湖北随州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18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黑硬绿泥石角岩英文名称:Stilpnomelane hornfels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主要是黑硬绿泥石,基质主要为细粒石英和绢云母 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角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接触带;特征矿物黑硬绿泥石;基质角岩结构 成因:富镁铁细粒泥砂质岩经接触热变质而成产地:湖北随州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32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云英岩英文名称:Greisen颜色:灰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鳞片粒状中粗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白云母30%,石英70%所属岩类:变质岩\交代变质岩\云英岩鉴定依据:形成于热液活动带;交代结构,主要由白云母和石英组成 成因:长英质岩石经热液交代变质而成产地:大庚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41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云英岩英文名称:Greisen结构:鳞片粒状中粗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白云母30%,石英70%所属岩类:变质岩\交代变质岩\云英岩鉴定依据:形成于热液活动带;交代结构,主要由白云母和石英组成 成因:长英质岩石经热液交代变质而成产地:大庚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8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叶腊石次生石英岩英文名称:Pyrophyllite secondary quartzite颜色:灰黑色构造:条带状构造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叶腊石,绢云母,石英所属岩类:变质岩\交代变质岩\石英岩鉴定依据:形成于热液活动带;交代结构,主要由叶腊石,绢云母和石英组成 成因:长英质岩石经热液交代变质而成产地:浙江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47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叶腊石次生石英岩英文名称:Pyrophyllite secondary quartzite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叶腊石,绢云母,石英所属岩类:变质岩\交代变质岩\石英岩鉴定依据:形成于热液活动带;交代结构,主要由叶腊石,绢云母和石英组成 成因:长英质岩石经热液交代变质而成产地:浙江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34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蛇纹岩英文名称:Serpentinite颜色:绿黄—绿黑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蛇纹石化学成分:SiO242.42, Al2O31.06, Fe2O31.26, FeO 4.96, MgO 37.86, CaO 0.04, Na2O 0.02, K2O 0.02, H2O 11.72, TiO2 0.02, P2O5 0.00, MnO 0.07,CO2 0.11所属岩类:变质岩\交代变质岩\蛇纹岩鉴定依据:形成于热液活动带;交代结构,主要由蛇纹石组成成因:超镁铁质岩石经热液交代变质而成产地:延吉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42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蛇纹岩英文名称:Serpentinite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蛇纹石化学成分:SiO242.42, Al2O31.06, Fe2O31.26, FeO 4.96, MgO 37.86, CaO 0.04, Na2O 0.02, K2O 0.02, H2O 11.72, TiO2 0.02, P2O5 0.00, MnO 0.07,CO2 0.11所属岩类:变质岩\交代变质岩\蛇纹岩鉴定依据:形成于热液活动带;交代结构,主要由蛇纹石组成成因:超镁铁质岩石经热液交代变质而成产地:延吉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33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条带状辉石矽卡岩英文名称:Banded pyroxene skarn颜色:淡灰色构造:条带状构造结构:柱状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单斜辉石30%,方解石70%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和碳酸盐岩接触带;交代结构,主要由辉石和方解石组成成因:碳酸盐岩经接触—交代变质而成产地:马家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45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条带状辉石矽卡岩英文名称:Banded pyroxene skarn结构:柱状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单斜辉石30%,方解石70%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和碳酸盐岩接触带;交代结构,主要由辉石和方解石组成 成因:碳酸盐岩经接触—交代变质而成产地:马家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9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绿帘石石榴子石矽卡岩英文名称:Epidote garnet skarn颜色:灰绿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绿帘石15%,石榴子石25%,方解石60%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和碳酸盐岩接触带;交代结构,由绿帘石,钙铁榴石和方解石组成 成因:碳酸盐岩经接触—交代变质而成产地:延庆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49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绿帘石石榴子石矽卡岩英文名称:Epidote garnet skarn结构: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绿帘石15%,石榴子石25%,方解石60%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和碳酸盐岩接触带;交代结构,由绿帘石,钙铁榴石和方解石组成 成因:碳酸盐岩经接触—交代变质而成产地:延庆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37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绿帘石石榴子符山石矽卡岩英文名称:Epidote garnet vesuvianite skarn结构:粒状柱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绿帘石10%,石榴子石20%,符山石30%,方解石60%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和碳酸盐岩接触带;交代结构,由绿帘石,石榴子石,符山石和方解 石组成成因:碳酸盐岩经接触—交代变质而成产地:湖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10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绿帘石透辉石矽卡岩英文名称:Epidote diopsite skarn颜色:灰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粒状柱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绿帘石25%,透辉石30%,方解石45%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和碳酸盐岩接触带;交代结构,由绿帘石,透辉石和方解石组成 成因:碳酸盐岩经接触—交代变质而成产地:河南卢氏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54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绿帘石透辉石矽卡岩英文名称:Epidote diopsite skarn结构:粒状柱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绿帘石25%,透辉石30%,方解石45%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鉴定依据:形成于岩体和碳酸盐岩接触带;交代结构,由绿帘石,透辉石和方解石组成 成因:碳酸盐岩经接触—交代变质而成产地:河南卢氏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2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构造角砾岩英文名称:Tectonic breccia颜色:斑杂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由构造角砾、岩粉基质和胶结物构成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构造角砾岩鉴定依据:形成于构造活动带;角砾状结构成因:脆性动力变质而成产地:湖北英山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509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构造角砾岩英文名称:Tectonic breccia结构: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构造角砾、岩粉基质和胶结物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构造角砾岩鉴定依据:形成于构造活动带;角砾状结构成因:脆性动力变质而成产地:湖北英山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509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碎裂花岗岩英文名称:Cataclastic granite颜色:淡褐色,带绿色色调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碎裂结构主要成分:主要由原花岗岩碎块和块间胶结物构成,碎块中长石55%,石英25%,胶结物20% 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碎裂岩鉴定依据:形成于构造活动带;碎裂结构成因:脆性动力变质而成,胶结物绿泥石化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68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碎裂花岗岩英文名称:Cataclastic granite结构:碎裂结构主要成分:主要由原花岗岩碎块和块间胶结物构成,碎块中长石55%,石英25%,胶结物20% 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碎裂岩鉴定依据:形成于构造活动带;碎裂结构成因:脆性动力变质而成,胶结物绿泥石化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30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玻化岩英文名称:Bunchite颜色:黑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隐晶质—玻璃质结构主要成分:由玻璃质组成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玻化岩鉴定依据:形成于构造活动带;玻璃质结构成因:脆性高应变速率动力变质而成产地:湖北大悟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59 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玻化岩英文名称:Bunchite结构:隐晶质—玻璃质结构主要成分:玻璃质和少量重结晶的石英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玻化岩鉴定依据:形成于构造活动带;玻璃质结构成因:脆性高应变速率动力变质而成产地:湖北大悟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59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长英质糜棱岩英文名称:Felsic mylonite颜色:暗灰褐色构造:流动构造结构:糜棱结构主要成分:由碎斑和碎基组成,眼球状碎斑长石60%,石英30%,碎基10% 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糜棱岩鉴定依据:产出于韧性剪切带;糜棱结构成因:塑性动力变质而成产地:北京密云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63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长英质糜棱岩英文名称:Felsic mylonite结构:糜棱结构主要成分:由碎斑和碎基组成,眼球状碎斑长石50%,石英30%,碎基20% 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糜棱岩鉴定依据:产出于韧性剪切带;糜棱结构成因:塑性动力变质而成产地:湖北大悟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55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变质石英砂岩英文名称:Metamorphosed quartz sandstone结构:变余砂状结构主要成分:由变余碎屑石英和浅变质(主要为绢云母化)的胶结物组成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变质砂岩鉴定依据:变余砂状结构成因:石英砂岩低级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54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瘤状板岩英文名称:Warty slate颜色:灰黑色构造:板状构造,板理面上瘤状构造结构:隐晶质结构主要成分:肉眼难以辨认成分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板岩鉴定依据:板状构造;瘤状构造成因:泥质岩低级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北京西温泉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02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瘤状板岩英文名称:Warty slate结构:隐晶质结构主要成分:由绢云母,石英组成,瘤状体实际上是细粒的硬绿泥石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板岩鉴定依据:板状构造;瘤状构造成因:泥质岩低级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北京西温泉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02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板岩英文名称:Slate颜色:灰黑色构造:板状构造结构:隐晶质结构主要成分:肉眼难以辨认成分化学成分:SiO251.38, Al2O323.89, Fe2O32.05, FeO 5.01, MgO 2.71, CaO 0.24, Na2O 0.59, K2O 7.08, H2O 4.66, TiO2 1.22, P2O5 0.01, MnO 0.02,CO2 0.14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板岩鉴定依据:板状构造成因:泥质岩低级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71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板岩英文名称:Slate结构:隐晶质结构主要成分:细粒石英和绢云母化学成分:SiO251.38, Al2O323.89, Fe2O32.05, FeO 5.01, MgO 2.71, CaO 0.24, Na2O 0.59, K2O 7.08, H2O 4.66, TiO2 1.22, P2O5 0.01, MnO 0.02,CO2 0.14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板岩鉴定依据:板状构造成因:泥质岩低级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71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千枚岩英文名称:Phyllite颜色:灰黄色构造:千枚状构造结构:粒状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肉眼难以辨认成分,仅能在千枚理面上鉴定出绢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千枚岩鉴定依据:千枚状构造成因:泥质岩低级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山西五台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74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千枚岩英文名称:Phyllite结构:粒状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主要由极细粒状石英以及小鳞片状绢云母、绿泥石等密集定向排列形成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千枚岩鉴定依据:千枚状构造成因:泥质岩低级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山西五台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74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方柱石黑云母片岩英文名称:Scapolite biotite schist颜色:灰色构造:片状构造结构:柱状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由方柱石30%,黑云母70%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成因:钙质泥岩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青海祁连山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13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方柱石黑云母片岩英文名称:Scapolite biotite schist结构:柱状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方柱石30%,黑云母70%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成因:钙质泥岩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青海祁连山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13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石墨白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Graphite muscovite quartz schist颜色:灰色构造:片状构造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由石墨15%,白云母30%,石英55% 组成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钙质泥岩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青海祁连山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16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石墨白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Graphite muscovite quartz schist 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石墨15%,白云母30%,石英55%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钙质泥岩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青海祁连山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9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白云母钙质片岩英文名称:Muscovite calc - schist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白云母30%,方解石40%,石英30%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钙质泥岩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青海祁连山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8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十字石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Staurolite Garnet muscovite quartz schist颜色:淡灰褐色构造:片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由十字石15%,石榴子石20%,云母30%,石英35% 组成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泥质岩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56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十字石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Staurolite Garnet muscovite quartz schist 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十字石15%,石榴子石20%,云母30%,石英35%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泥质岩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50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红柱石矽线石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Andalusite sillimanite mica schist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红柱石10%,矽线石15%,云母30%,石英45%化学成分:SiO266.28, Al2O318.17, Fe2O33.56, FeO 0.91, MgO 0.66, CaO 0.16, Na2O 0.36, K2O 3.90, H2O+ 3.24, H2O- 0.46, TiO2 0.95, P2O5 0.05,MnO 0.04, CO2 0.40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泥质岩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北京周口店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52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红柱石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Andalusite mica quartz schist颜色:灰色构造:片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由红柱石15%,云母30%,石英55% 组成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泥质岩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山西五台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86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红柱石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Andalusite mica quartz schist 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主要成分:红柱石15%,云母30%,石英55%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泥质岩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山西五台 采集:周汉文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86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十字石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Staurolite garnet mica quartz schist颜色:褐灰色构造:片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由十字石10%,石榴子石20%,云母45%,石英25% 组成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泥质岩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山西繁峙 采集:桑隆康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16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十字石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Staurolite garnet mica quartz schist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十字石10%,石榴子石20%,云母45%,石英25%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泥质岩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山西繁峙 采集:桑隆康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16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岩石名称: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石英片岩英文名称:Garnet staurolite mica quartz schist颜色:淡褐灰色构造:片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由石榴子石10%,十字石20%,云母45%,石英25% 组成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成因:泥质岩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地:山西繁峙 采集:桑隆康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98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
一、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和类型(1)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
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
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气孔、流纹等构造等。
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
岩浆岩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 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 毫米到0.05 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超基性岩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多铁、镁而少钾、钠,基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
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
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2、基性岩类: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3%,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
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
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
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
这类岩石的侵入岩是辉长岩,分布较少;而喷出岩-玄武岩,却有大面积分布。
④铁镁铝的硅酸盐矿物如堇青石、十字石等⑤纯钙的硅酸盐矿物,如硅灰石等。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主要取决于原岩的总的化学成分和变质作用程度,如主要成分为SiO2和CaCO3的硅质灰岩,在接触变质作用中,如压力为10Pa,温度低于470℃时形成石英和方解石,如温度高于470℃时则形成方解石和硅灰石或石英和硅灰石。
变质岩结构构造变质岩的结构是指变质岩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及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构造则指变质岩中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变质岩结构按成因可划分为下列各类:①变余结构是由于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不彻底而保留下来的原岩结构的残余。
用前缀“变余”命名,如变余砂状结构、变余辉绿结构、变余岩屑结构等,根据变余结构、可查明原岩的成因类型。
②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常用后缀“变晶”命名,如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
按矿物粒度的大小、相对大小,可分为粗粒(>3毫米)、中粒(1~3毫米)、细粒(<1毫米)变晶结构和等粒、不等粒、斑各种变质岩的存在条件,几乎跟它们的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如果在野外工作时,能识别出变质作用的类型,那么也就大体上能估计出其中有哪些具体的变质岩的种类了。
何谓变质作用的类型?主要是根据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的因素来考虑变质作用的格局,实际上,也包括了变质作用的规模。
其类型大体上划分为四种,都是野外常遇到的。
①接触变质作用。
这是由岩浆沿地壳的裂缝上升,停留在某个部位上,侵入到围岩之中,因为高温,发生热力变质作用,使围岩在化学成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出现重结晶作用和化学交代作用。
例如中性岩浆入侵到石灰岩地层中,使原来石灰岩中的碳酸钙熔融,发生重结晶作用,晶体变粗,颜色变白(或因其他矿物成分出现斑条),而形成大理岩。
从石灰岩变为大理岩,化学成分没有变,而方解石的晶形发生变化,这就是接触变质作用最普通的例子,又如页岩变成角岩,也是接触变质造成的。
对比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的特征及成因(课堂讨论)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
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
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相较于火成岩及变质岩,沉积岩中的化石所受破坏较少,也较易完整保存,因此对考古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目标。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
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石榴石、硬绿泥石、绿帘石、蓝闪石等。
②除主要矿物外,还可见某些含量较少的次要矿物,对岩浆岩的种属命名可起补充作用。
板岩Slate变余砂状结构;似板状构造板岩是一种变质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含铁的为红色或黄色;含碳质的为黑色或灰色;含钙的遇盐酸会起泡,因此一般以其颜色命名分类,如会绿色板岩、黑色板岩、钙质板岩等。
结构致密、板理发育的板岩可做建筑石材及碑、砚等石料。
压力:低温度:低分类:区域变质粒度:细粒成因:造山片岩Schist粒状片状变晶结构片岩特征是有片理构造,是常见的区域变质岩石。
原岩已全部重结晶,由片状、柱状和粒状矿物组成。
一般为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
常见矿物有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阳起石等。
粒状矿物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
压力:适中温度:低-适中分类:区域变质粒度:中粒成因:造山透闪绿泥石片岩Tremolite-chlorite Schist柱状片状变晶结构片岩的一种,柱状片状变晶结构,片理构造;矿物成分:绿泥石70%,透闪石25%,磁铁矿5%。
绿泥石与透闪石强烈定向分布。
片理面出现波状柔皱。
压力:适中温度:低-适中分类:区域变质粒度:中粒成因:造山石榴十字二云母片岩Garnet Silimanite Two Mica Schist斑状变晶结构片岩的一种,斑状变晶结构,片理构造。
变斑晶含量10%,直径2-10mm,斑晶成分为十字石、石榴石。
基质具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理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白云母37%,黑云母20%,石英32%,磁铁矿1%。
压力:适中温度:低-适中分类:区域变质粒度:中粒成因:造山片麻岩Gneiss粒状结构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特点是具变质成因的片麻状构造。
主要由长石和石英组成,含白云母,黑云母和角闪及其他变质岩特征矿物辉石,石榴子石。
结构:中粒到粗粒,特点是具不连续的明暗交替层,石英和长石形成浅色层,并呈粒状结构,铁镁矿物构成的深色层呈片麻状构造。
成因:任何原岩经高度变质最终均形成片麻岩。
三)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
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
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
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
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
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
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
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
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
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 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
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
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
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
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
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
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
变质岩结构构造的主要特征一、岩石的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为地壳深部的岩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其发生物理化学改造。
主要的变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作用、热液作用和大气氧化作用等。
这些变质作用使区域变质岩产生了以下的特征:1.矿物质丰度高:区域变质岩中矿物质种类丰富,常包含硅酸盐矿物、变质矿物以及金属矿物等。
这些丰富的矿物质往往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使区域变质岩具有较高的矿产资源潜力。
2.结构重新排列:区域变质岩中的矿物粒子和晶粒结构常常发生重新排列,形成了平行排列的片麻岩结构、交错排列的片岩结构以及颗粒状的变质岩粒状结构等。
这些重新排列的结构使得变质岩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
3.成岩构造特征:区域变质岩中的变形构造特征往往是由地壳运动作用引起的,包括压力变形、剪切变形和拉伸变形等。
这些构造特征使得区域变质岩具有复杂的结构形态和多样的构造风貌。
二、主要的岩石类型1.页岩:页岩是由粘土矿物和白云母等粘土矿物组成的石头,由于压实和变质,页岩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相对较高的水分亲和力。
这使得页岩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和能源开发等领域。
2.云母片岩:云母片岩由云母和石英等矿物组成,通常为灰白色或灰黑色。
云母片岩具有良好的锆石结构,可用于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制造镶嵌板等。
3.角闪片岩:角闪片岩由角闪石、石英和长石等矿物组成,通常为黑色或深灰色。
角闪片岩具有良好的分层结构和漂亮的纹理,被广泛用于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制造碳化硅等。
4.变质花岗岩:变质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矿物组成的花岗岩,由于受到高温和高压的变质作用,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压强度。
变质花岗岩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路基填料和水泥制造等。
三、构造特征1.层状结构:区域变质岩具有较明显的层状结构,岩石中的矿物质和矿物粒子通常呈平行排列,并形成了明显的层状结构。
这种层状结构反映了地壳深部的压力和变形历史。
2.织构特征:区域变质岩中的矿物质和晶粒通常会发生重新排列,形成了各种织构特征,如方解石织构、云母织构和角闪石织构等。
片岩完全重结晶、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
片理主要由片状或柱状矿物(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等)呈定向排列构成。
片柱状矿物含量较高,常大于30%。
粒状矿物以石英为主,可含一定量的长石,一般少于25%。
由于原岩类型和变质作用程度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片岩:①云母片岩。
主要由云母、石英和中酸性斜长石组成,可出现富铝的变质矿物,如十字石、蓝晶石、铁铝榴石、堇青石及红柱石等。
原岩可以是粘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火山岩,主要是中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②钙硅酸盐片岩岩石中除云母石英外,以含较多的钙、镁(铁)硅酸盐矿物和少量方解石为特征。
原岩主要为泥灰质沉积岩及部分英安质和安山质火山碎盾岩。
常为中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③绿片岩。
主要由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一般由基性火山岩经低级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④角闪片岩。
主要由角闪石和部分石英组成,有时含少量帘石、斜长石、黑云母及碳酸盐类矿物。
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或泥灰质沉积岩。
主要为中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⑤蓝闪石片岩。
具有低温高压的矿物组合,如蓝闪石、硬柱石、文石、硬玉等,可含黑硬绿泥石、绿泥石、钠长石、石英及阳起石等矿物。
原岩主要为基性火山岩及硬砂岩。
⑥镁质片岩。
主要由叶蛇纹石、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组成,可含阳起石、菱镁矿、石英等矿物。
变质程度较高时,可出现透闪石、阳起石、镁铁闪石和直闪石。
原岩为超基性岩及部分极富镁的碳酸盐岩。
常为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榴辉岩(eclogite)主要由绿辉石和石榴子石组成的高压变质岩。
其中绿辉石为含透辉石、硬玉等的单斜辉石,石榴子石为含钙的铁镁铝榴石。
可含石英、蓝晶石、顽火辉石、橄榄石、金红石、硬柱石等,有的还含普通角闪石、黝帘石、榍石等矿物,但不含斜长石。
榴辉岩一般为深色,粗粒不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比重较大,呈块状体或层状体产出。
常以次要的特征矿物命名,如蓝晶石榴辉岩等。
榴辉岩的化学成分与玄武岩相似,产状和成因比较复杂。
变质岩薄片鉴定报告一、引言变质岩是地球内部构造变动的产物,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高温、高压、化学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独特的岩石组成和结构特征。
本报告旨在对一份变质岩薄片进行鉴定分析,以了解其成因和特征。
二、样品描述本次鉴定的变质岩薄片样品采集于某地区,颜色为灰黑色,质地坚硬,呈细粒状结构。
样品整体呈现出细腻的层状结构,且具有一定的光泽。
三、岩石组分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确定了该变质岩薄片的主要组分。
该样品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和斜长石等矿物组成。
其中,石英以颗粒状形式存在,呈透明至半透明状态;长石则以块状形式存在,呈淡黄色;云母以薄片状形式出现,呈灰白色;斜长石则以颗粒状形式存在,呈灰黑色。
四、岩石结构特征1. 层状结构:该变质岩薄片整体呈现出清晰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具有一定的界面,层状结构的形成可能与岩石的变质作用有关。
2. 矿物排列:石英和长石等矿物呈交错排列,形成了明显的矿物交错纹理,这表明岩石经历了一定的变形作用。
3. 矿物晶粒:该变质岩薄片的矿物晶粒较为细小,晶粒间的空隙相对较小,这可能与岩石经历了高温高压变质作用有关。
五、岩石成因分析通过对该变质岩薄片的组分和结构特征的分析,可以初步推测其成因。
该变质岩薄片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和斜长石等矿物组成,这些矿物的形成与高温和高压环境有关。
同时,岩石呈现出细腻的层状结构和矿物交错纹理,这可能与岩石经历了变形作用有关。
综合考虑,推测该变质岩薄片形成于地壳深部的变质作用过程中。
六、岩石鉴定结果根据对该变质岩薄片的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其为一种深成变质岩,可能属于片麻岩或者云母片岩。
最终的鉴定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化学分析来确定。
七、结论该变质岩薄片的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和斜长石等矿物组成,呈现出细腻的层状结构和矿物交错纹理。
初步推测该变质岩薄片形成于地壳深部的变质作用过程中,并可能属于片麻岩或者云母片岩。
最终的鉴定结果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化学分析来确定。
(一)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1、变质岩的矿物
变质岩既然是由火成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那么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及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
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
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
2、变质岩的常见结构
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如下:
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保留了原岩结构的一种结构。
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常见于变质较浅的岩石中,可借此了解原岩性质。
变晶结构是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
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划分为:
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
中粒变晶结构粒径3~1
细粒变晶结构粒径<1
如果按矿物的形态和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
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粒状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组成,无明显的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组成,有些呈放射状、束状,常具定向排列,如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组成,而且呈平行排列,如云母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由于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异和颗粒大小的
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其中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形成了较大的变斑晶,如兰晶石片岩或石榴石片岩中的兰晶石、石榴石。
3、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系指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特点。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类:
变成构造主要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已形成的构造。
这类构造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
常见者有:
板状构造是页岩或泥岩(粘土岩)在经微变质中所形成的一种构造。
原岩组分基本上没有重结晶,岩石中表现的一组平整的破裂面,破裂面光滑而具微弱的丝绢光泽。
千枚状构造矿物初步具有定向排列,但重结晶不强烈,矿物颗粒肉眼不能分辨,仅在片理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裂开面不平整而且有小褶皱。
片理构造主要由片状、柱状矿物(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等)平行排列连续形成面理,其粒度较千枚岩的矿物为粗,肉眼可分辨。
为各种片岩特有的构造。
<1
片麻状构造是由变质形成的粒状矿物(长石、石英)和定向排列的片状、柱状矿物(云母、角闪石等)断续相间排列而成。
往往形成片麻理,如片麻岩就具有此构造。
上述几种构造主要是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形成的。
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结构都很均匀,无定向排列。
如石英岩、大理岩等就具有这种构造。
变余构造是指变质岩中仍存在原来岩石的构造特征。
例如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气孔构造和变余流纹构造等。
混合岩构造在变质过程中,由于外来物质的加入,或原来岩石局部重熔形成的脉体与原来岩石变成的基体混合而形成的构造,如眼球状构造,脉体呈眼球形、条带状构造,脉体与原有岩体相间成条带、肠状构造,脉体被揉皱成肠状。
4、变质岩的分类
变质岩是由原有的某种岩石(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而成,由于原岩引起变质作用原因和变质作用的类型不同,故产生的变质岩也不同。
因此,变质作用的类型是变质岩划分大类的依据。
现将其分类列于表4-1。
表4-1变质岩分类简表
岩类动力变质岩
类
接触变质岩类区域变质岩类混合岩类
气成水热(交代)
变质岩类
岩石名称
碎裂岩
糜棱岩石英岩
角岩
大理岩
板岩
千枚岩
片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英岩
条带状混合岩
肠状混合岩
眼球状混合岩
蛇纹岩
云英岩
矽卡岩
(二)观察变质岩的方法
在野外鉴定变质岩时,首先要注意产状的观察,如石英岩和大理岩在接触变质或区域变质作用中均可形成,片岩和片麻岩为区域变质的产物,从岩性上无法区别某些变质岩的成因类型。
又如有些石英岩与变质石英砂岩,结晶灰岩与大理岩等在室内也难于区别,但我们只要结合野外产状、分布及共生的岩石类型就能较好的解决。
在室内肉眼鉴定变质岩的具体步骤是:
区别常见的几种变质岩构造如板状、千枚状、片状及片麻状等,在辨别时首先观察矿物的结晶颗粒大小。
当肉眼无法分辨的则可能属板
状或千枚状构造类;反之属于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类。
然后观察破裂面的特点,如破裂面光滑整齐,易裂成均匀的薄板者为板状构造;若片理面上有强烈的丝绢光泽和小褶皱者为千枚状构造。
对于片理与片麻理构造的区别,主要是看矿物的形态特征和定向排列的连续性,若主要由片状或柱状矿物组成且又连续分布,则为片理构造,若是以粒状矿物为主,片、柱状矿物虽定向排列但不连续成层则为片麻状构造。
若岩石中全部由粒状矿物组成,无定向性,则为块状构造。
观察岩石的结构在观察结构时要注意的是岩石中既有粒状、又有片状、柱状矿物时,对结构的描述必须是综合的,如片麻岩主要由长石、石英的粒状矿物组成,并含少量片状矿物黑云母或柱状矿物角闪石,片、柱状矿物又呈定向而不连续排列,这样就描述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对岩石的矿物成分尽量做出准确的鉴定,并估计各种矿物的百分含量,特别是变质矿物的特征(形态和物理性质)。
最后观察岩石的总体颜色,注意以新鲜面为准。
描述举例:
绢云母石英片岩灰白色,具有片理构造、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母、绢云母,含量达50%以上。
次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其中石英含量高于长石。
这些矿物的赋存状态如下:
白云母、绢云母:呈薄片状,平行排列。
石英:粒状、灰白色、断口油脂光泽,硬度>小刀,无解理,含量在40%左右,微具定向排列。
长石:粒状、白色、玻璃光泽,有解理,硬度>小刀,含量在10%左右,风化后多呈小白点。
常见变质岩的特征
现将各种主要变质岩简单描述于下:
1、大理岩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和白云岩)在热变质或区域变质后,因受热重结晶形成的变质岩,一般呈白色,块状构造,粒状变晶结构。
当碳酸钙处在压力下受热时,二氧化碳被保留,矿物仅仅再结晶为粒状变晶的集合体。
此时,岩石虽有重结晶而无明显退色现象的称结晶灰岩;有明显退色者称大理岩。
大理岩可以是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方解石大理岩,也可以是由白云石组成白云石大理岩。
由于碳酸盐岩石中常有许多不同的混入物,如石灰岩中二氧化硅的存在可促使形成矽灰石,白云岩中二氧化硅的存在可促使形成透闪石或蛇纹石;因此就成为矽灰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蛇纹石大理岩等。
2、石英岩是石英砂岩等硅质岩石在充分热力影响下重结晶而成的块状岩石,主要是区域变质,部分是由热变质作用而形成的。
岩石具粒状变晶结构,还因重结晶而失去原有的碎屑结构,其颗粒大小决定于原来岩石的粒度及重结晶程度。
石英岩主要由石英组成,并有云母、绿泥石等矿物混入,其重要变种是含铁石英岩。
含铁石英岩除有石英岩外并发育有薄片状赤铁矿及粒状磁铁矿、当铁质矿物占主要
地位时,岩石就转变为矿石。
3、角岩(角页岩)是一种常见的泥质岩石的热变质产物,常产于侵入体周围。
岩石呈深色、细粒,致密块状,坚硬,断口光滑平整或贝壳状,颜色决定于母岩成分。
高铝的粘土岩变质而形成的角岩常有红柱石斑晶;当岩石中镁铁质高时形成堇青石;此时分别称为红柱石角岩和堇青石角岩。
斑状变晶结构及变余泥质结构。
4、矽卡岩主要是由含钙的石榴石和辉石及其他一些铁镁硅酸盐矿物所组成的岩石。
岩石常产于中酸性侵入体和碳酸盐岩石接触带附近,由粗粒到细粒、块状构造,其组成成分及颜色则因地而异,根据其组成矽卡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又有石榴石矽卡岩、辉石矽卡岩等。
为变晶结构,常见为花岗变晶结构,有时有斑状变晶结构。
5、板岩由泥质的沉积岩变质而成。
岩石由细小的云母、绿泥石、石英等组成,隐晶质,有大量的泥质残余,并具板状劈开,片理面平整。
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
6、千枚岩由板岩进一步变质而成,成分与板岩同,但结晶程度较好,在稍有弯曲的片理面上常可见云母小片,呈丝绢光泽,有时可见红柱石、石榴石斑晶。
变余及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7、片岩可以由各种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也可以是千枚岩进一步变质,矿物重结晶而形成。
矿物成分不定,但经常有多量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滑石等)或柱状矿物(角闪石等),它们呈定向排列故具明显的片状构造。
岩石可按其主要成分分为: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等。
片岩中一般不含或很少含长石。
变晶
结构。
8、片麻岩也是一种变质较深的岩石,可由各种岩石变质而成。
由石英、长石及某些暗色矿物所组成,岩石中片状或条状矿物较少,矿物常成断续条带状定向排列,形成典型的片麻构造。
片麻岩可按长石种类分出钾长石片麻岩和斜长石片麻岩。
然后再按所含其他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如黑云母钾长石片麻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