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课堂纪律

浅谈小学生课堂纪律

浅谈小学生课堂纪律
浅谈小学生课堂纪律

些同学做得真棒,你能像他们那样做吗”这样可以提醒那个孩子,调节气氛,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3.当课堂上出现了一时混乱的情况,比较费时间解决的时候,为了保证可贵的教学时间不被浪费,有些理由在课堂上容不得你去细讲的,首要的是通过警告的方式来制止事情的发展势头。如正在上课的时候,突然从教室的某个角落爆发出一阵笑声,一看才知道有个学生的后背不知被谁贴了一张画满画的纸。这个时候不必直接追查肇事者,应该尽快让这位学生把纸拿掉,边警告:“这种恶作剧发生在课堂上是很不恰当的,以后我们不应该再看到这样的的事件。”这样能在短时间内平息这个突发事件,保证课堂顺利进行,课后可以再进一步调查,解决问题。也许,由于在课上没有穷追恶批,搞恶作剧的同学会在课下主动承认错误。

4.老师科学有效的控制教学节奏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在科学课上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与教师的教学节奏太慢,也有一定的关系。跟据研究显示,人的思维速度比说话要快三、四倍。因此教学应节奏紧凑、快慢有度,灵活地处理各个教学环节,切忌在课堂上处处平均用力。在引入新课时,学生的精神状态较好,对新知识充满好奇,这时课程的设计应精彩而短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理解、新授阶段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安排多一点时间,多一步引导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余地消化每个教学信息点,沉醉于学习思考中。在操练阶段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能够灵活运用新知识的成就感。另外,值得思考的是,纪律问题的出现,有时候也与教师的讲解不够清晰,学生听不懂;教师对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等原因有关。因此,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也不该一味地指责学生,反之,正面的去分析,找原因,想办法解决才是正确的方法。

5.上课过程中,老师尽量不要只站在讲台上,应该在教室四处走动一下,让喜欢做小动作的学生有所畏惧和收敛。

6.利用教室环境的布置,和教师得当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7.建立监督制,特别是鼓励纪律较差的学生来担任监督者,并提醒他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要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树立榜样,对于纪律差的同学可以提醒他,但不要当着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8.在课堂上如果仅仅只有几个学生参与一个教学活动,其余的学生只能做“观众”,那么这些“观众”就很可能会不经意地做出违反纪律的行为来。在练习的环节,需要精心的设计过程。

9.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以爱感化,以情感人。

10.利用好学校制定的行为常规,通过课前提出要求,随时提醒,帮助孩子们建立并养成好的行为规范。

总之,要让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我们所面对的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爱说爱笑、爱动爱玩,要他们端端正正地坐一节课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信心高涨,每一时刻都最大限度的参与其中,不让他们的思维停顿下来。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如何结合班级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并按照孩子的个性去处理问题和控制纪律,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论小学课堂纪律的养成

河南完小 纪慧娟

内容摘要:纪律是学生对权利的追求和权利在课堂中的体现。学生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在平静、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教师也需要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没有破坏行为。课堂纪律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素质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影响改变着一切,也影响改变着课堂。

关键词: 小学 教育 课堂纪律

什么是纪律?一般来说,纪律就是一种规则和规范,依据规范所规定的标准与要求去遵守,可以形成规范。纪律具体体现在规则之中,执行规则就是遵守纪律。美国的费拉尔?凯普在《纪律――敬业的基础》一文中说:“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同样,一个积极主动、忠诚敬业的员工,也必定是一个具有强烈纪律观念的员工。可以说,纪律,永远是忠诚、敬业、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对企业而言,没有纪律,便没有了一切。” 同样,在学校课堂上,纪律是学生对权利的追求和权利在课堂中的体现。学生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在平静、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教师也需要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没有破坏行为。为此,需要一些限制手段,以支持他们正确的要求,而设置并加强这些限制正是教师的责任之一。由此看来,纪律并不都是外在的附加,而是学生内在的需求。重视纪律,实质上就是尊重学生的权利。

一、问题的提出

权利总是与责任、义务相伴随的。学生遵守纪律也就意味着自己对自己权利的尊重,意味着自己在课堂上尊严地生活。在尊重学生的权利的同时,必然要求学生有与之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纪律不仅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责任和义务。纪律在本质上是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也必然具体化在制度、规则和秩序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不排斥对学生在纪律方面的要求,

也并不排斥教师对自

身行为的规范。可以这么认为,纪律从一个重要的视角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纪律就是一种师生关系。

课堂是老师的讲坛,是教师授业的场所。人们习惯地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正襟危坐,鸦雀无声,专心听讲,认真作笔记,或者教师提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如林,然后一个一个起来回答问题,众人认真听,这样的课堂纪律才是好纪律。在这种传统的认识下,我们很自然地把抓课堂纪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想方设法,常抓不懈。可以肯定地说,这绝不是新课程所提倡和追求的,但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有效学习,而且它们客观存在着。那么,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纪律?怎样去实施课堂纪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二、课堂需要什么样的纪律?

1、师与生的和谐

课堂纪律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素质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课堂确实需要纪律,课堂讨论也要有秩序、有规则。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七嘴八舌”也不是个性发展。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感悟的场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松的课堂。一堂课上,学生积极性高,思维跃跃欲试,能开展起讨论,善于争辩……这样的课堂气氛似乎更值得赞赏。

2、个人与集体互动

纪律是为了培植和形成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纪律总是与集体联系在一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成为自己班级中重要的一员,如果教师和班级中的其他成员给予重视和尊重,并在活动中包容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那么他们就会找到这种归属感。而当学生无法在班级中获得这种归属感时,他们经常转向错误的目的。因此,要求和帮助学生守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并保持这种对集体的归属感,使自己的行为指向正确的目的——遵守集体的纪律,关心集体,维护集体,成为集体中的重要一员。

三、怎样促进良性课堂纪律的有效形成?

方法是可以不断生成的,而理念是永恒的存在。建立新课堂的纪律,重要的是在纪律理论的研究和理念的提升上,同时,要寻求新模式和新方法。怎样促成良性课堂纪律的有效实施呢?

1、利用教师促成

教师的指导、惩罚、奖励、组织活动以及同情、理解、协助、支持、征求采纳学生的意见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课堂纪律,这对儿童、青少年纪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教师应在一开始就要抓好行为规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管是一个学期,一个月,一周,一天,甚至每节课,一开始就注重课堂行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表明,在小学,有成效的教师与成效较差的教师在学期开头几周的管理有差别。有成效的教师在开头第一天就使活动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在开学头几周内,坚持课堂教学常规,不仅反复训练排队、坐姿、削铅笔、做好上课准备之类的常规细则,而且还讲解这样做的道理,一旦发现违纪行为,便立即制止并提醒违反者注意有关规定。

其次,注意制止的策略,多用积极性的引导语言。对于课堂违纪行为的出现,教师应该及时予以制止。教师向学生传递“停止”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在课堂上有些学生显然不在听课,他们或睁大双眼出神地望着窗外,或者在做小动作,在纸上乱写乱画,或者在看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其他课外书籍等等。你说他影响其他人了吗?没有,但是他却没有认真地听课。对于这样的行为,教师可以一个眼神,或摇一下头,或者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走近该生,使其领会教师的意图。而如果学生出现较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教师则可言语指令停止不良行为。再者,如果学生出现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行为,教师就可大声命令某生停止讲话,要求学生站起来。

最后,改善课程,改善我们的教学。教学失去吸引力,学生就会随之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把行为转向错误的目的。所以,要改善课堂纪律,必须改善我们的

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比如,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逐步将课程引向深入,在各种活动之间有效地转换,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让学生的思维紧张地运转,在紧张中获得快乐。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改进教学是改善纪律的关键。

2、利用规则促成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任何活动都必须有规则,学习活动也不例外。有了规则,活动才会有序和有效。纪律就是对规则的认同和对规则的行为化。学习活动诞生出学习规则。要求、指导学生守纪,就会逐步建立起规则的概念,培养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逐步培育起诚信的品格,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这种要求一旦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因要求不当引起新的课堂问题行为。

3、利用集体促成

儿童进入小学,开始了真正的集体生活。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便开始参照群体准则、行为规范来规定自己的言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把同辈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点,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种活动。

一个对集体有归属感的人,会有责任感的滋生、集体概念的强化,会把个体的错误行为扼杀在发生之前。我们不是为纪律而纪律,其实是寻求纪律的替代物,实质是寻求学习的动机。而集体概念、学习动机,又必须摒弃以往的说教和枯燥的灌输,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和形成认识。良好的纪律“活”在体验中,“活”在集体生活的愉快之中,“活”在责任心和荣誉感之中。笔者认为,

座位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难发现,坐在前排的学生往往听得最专心,座位往前排移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更受老师的喜爱,因而更多地参与学习。教师给学生分配座位时,主要关心的是减少课堂混乱,总是试图把爱吵闹的学生分开,让爱吵闹的学生坐在前排,坐到讲台前,这当然有利于教师对其违纪行为的调控,但要使每一个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不同小组内大致平衡,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既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开展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展开公平合理的竞赛。让文静的、内向的与活跃的、外向的学生坐在一起,还能促进性格的互补。

4、利用学生自我促成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进,儿童逐步将社会要求、班级和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独立思考,自觉地遵守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学习会很愉快,学习的效率也会很高。相反,如果教师过于威严,学生心情受到压抑,课堂纪律再好,学习效率也不会高。因此,我们应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增强内心对愉快、自由和幸福的追求。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把学生真正当作有主体性的人,关注并满足他们的需要,关注并保护他们的权利。而教师,则应从成人立场转向儿童立场,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心理教育家纳尔逊等人认为,这样的课堂应该是:当失败时学生不会感到丢脸,他们将学会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学生学会如何与教师和同学相处,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恐惧、沮丧和无力感。人文化管理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教师的“赋权”,并引导学生制订渗透人文关怀的合作性计划。

教育,靠的是知识和人格魅力;纪律,靠的不是三令五申,而是靠知识与人格魅力下的高度自觉。课堂纪律的维持与教师的威信、工作作风、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年龄特征、班风、班集体的性质等等因素都有密切的联系。应指导教师改善师生关系和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威信,维持好课堂纪律,矫正学生的攻击型问题行为,让课堂真正有效。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方法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方法 课堂纪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我们要重视课堂纪律的管理,找到一些行之有效且符合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法。在小学的课堂上,纪律显得格外重要,小学生本身就是一群好动且基本没有自控能力的学生群体,这个时候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把握原则分寸,增强课堂教学组织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首先,课堂组织调控必须以教师的权威作为基础。这里的教师权威指的并不是学生对教师的威严产生的惧怕心理,而是指作为一名教师,他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也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可老师的行为与语言。教育社会学家发现,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一般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即,一旦他们认可了一名老师,就很容易以教师的话为行动指南。 其次,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是教学的一大原则,在课堂组织中也同样适用。比如,同样是小学生,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关注时间绝对不一样,因此对一年级的学生不能长时间地讲同一个内容,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切换,否则学生就会因厌烦而“暴动”,导致课堂纪律混乱。 再次,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这指的是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

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课堂组织,很多程度上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但是在严格要求基础上要体现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二、引入游戏,劳逸结合 有关研究发现,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最多只能连续集中 15-20分钟,那么在40分钟的课堂中,孩子们不可能一直都 专心地听讲,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老师也不要总是抱怨孩子们纪律差,因为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所造成的,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使40分钟的课堂动静交替,让孩子们在一动一静中劳逸结合,这样孩子们学习起来才不会觉得厌烦。那么如何使课堂动静交替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学环节中穿插一些游戏,而这些游戏又最好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关,对本节教学内容起到一个补充或巩固的作用。 三、课堂纪律的调控,用节奏代替“喊” 这说的是当学生自己读书一段时间后,我怎样让生尽快地安静下来。以前,我只能扯着嗓子喊:“一、二、三,静下 来!”可效果越来越差,后来,得到别人的启发,我用有节奏 的拍手来代替。我要让他们停时就拍“哒哒”两下,学生听到后拍五下,一拍好就坐好。我发现这个方法十分奏效,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也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序。 四、恰当有效的奖惩是维持注意力的保障 除了精心备好课,用好课堂调控口令外,我们还要适当地激励和规范孩子们的课堂行为。 1、口头表扬。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如当孩子们表现得很好时,要及时表扬:、“你真了不 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老师真喜欢这样的你”等,也可以组织全班小朋友竖起大拇指夸他“棒,棒,你真棒”;

浅谈教师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课堂

浅谈教师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课堂 【摘要】:怎么让小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是小学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新课改下,改革传统教学的课堂纪律,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构建健康和谐的课堂纪律,已经成为课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课堂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应从课堂管理出发,着重提高自己的课堂纪律管理能力。 【关键词】:方法和策略课堂纪律管理 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课堂纪律管理的成败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遵守课堂行为规范,还是一个课题,必须让我们教师认真地去探索,去研究。下面简单谈谈本人在探索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制定一套指导他们课堂行为的规则。 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到每条规则的必要性。每条规则不能长,通常涉及到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保持安静、带齐学习用具、完成家庭作业等。研究显示,课堂上用于教学时间比例最高、用于处理纪律问题的时间比例最少的教师,在新学年的前两周花在教学生纪律规则、程序、标准和要求上的时间最长。 “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注重民主。 “人治”与“法洽”相结合:课堂上的“纪律”有教师管的权利和义务,但不能作为教师的特权或专横的武器,“纪律要求”本身就具有“纲性”,但表达出来让学生服从时要体现“人情味”即“柔性”,指明学生可以或不可以做什么时,在语气上要注意学生的自尊与自觉结合。对学生妨碍了教师课堂教学,不要轻易“鉴定”为“违反纪律”,有的教师甚至把有违“纪律”的做法当成对课堂有用的“辅助材料”为我所用,不可谓不高明。如果一味强调“硬性”,这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从属的位置,其课堂主人的意识与教学主体的地位无从体现。教师这样的“控制”如同社会上的强制执行。且只重“人治”,一旦教师不在,“命令”也就形同虚设难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经验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经验 教师进入课堂时,首先要树立“心中要有火力点”的概念。每一个班都有一、两个较调皮的学生,也就是这个班的火力点,所谓擒贼先擒王,找准、控制好这个火力点也就控制好了这个班,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纪律控制。 (1)注视法: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采用注视的方式引起该学生集中注意力,突出眼神,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 (2)暗示法:用暗示的方式来控制纪律的方法叫暗示法。如走近学生敲敲桌子或拍拍学生,暗示其注意;或走到正在自由说话的学生旁边,放高音量;目光移开不守纪律的学生然后说‘有几个小朋友没看老师的表情,是不是很难看呀’等等方式。 (3)提问法: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老师已准备提问的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其注意的方法叫提问法。 (4)威胁法:用其它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可用威胁的手段来控制纪律。此方法一般不采用。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打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5)隔离法:采取隔离的方式来分散火力点从而控制纪律的方法。如两个学生打架、打闹时,可采取前后或左右分开他们的做法。如在座位排列上可以稍加调整,男女隔开或动静搭配坐。 (6)无声法:在大多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老师突然表情严肃,以无声的方式,静坐1分钟,以示警告,达到控制

课堂的目的。 (7)奖励法:运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和表扬学生或表扬个别引起全班注意的方法。如板书上的奖励制度,奖星星,头饰等。 (8)吸引法:以优美的板书,良好的教态,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来吸引学生的方法。在小星星教学中是最常用、最好和方法。 (9)歌曲法:用轻快,调节气氛的歌曲来收拢学生的注意力,如sleeping; wake up;pay attention, ××等。 (10)口号法:用激励人心的口号鼓舞学生士气,激发学生爱学习,团结友爱的激情。如come on, come on; everybody, everybody顶呱呱;I will work hard等。 (二)课后与学生交朋友,放低姿态与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很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新老师在接一个新班时,1-2节课内要熟悉全班同学的面孔,3至4节课内要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5至6节课要能发现学生的个性。 (四)凡在课堂上发现纪律不好时,一定要停顿下来进行整顿,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灵活运用课堂管理技巧,提高英语课 堂教学效率 要减轻学生课后英语学习负担,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其重要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也就是“有效地”实现预定的英语教学目标。要达到

小学课堂纪律浅谈

小学课堂纪律浅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课堂纪律浅谈 摘要:课堂纪律问题是课堂管理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它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健康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地健康发展,教师就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课堂纪律观念,树立正确的课堂纪律观念,运用健康的课堂纪律管理策略,卓有成效地管理好课堂纪律。 关键词:课堂纪律;传统课堂;策略; 一、课堂纪律 1.课堂纪律的含义 课堂纪律总是和课堂违纪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是用来预防、抑制及改正违纪行为的。课堂纪律是指课堂中使学生从事正常学习活动而限制无关活动的准则或控制力量,是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学的目的和结果【1】。另一种观点认为,课堂纪律是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准则与秩序,强调的是教师指导与控制以及同伴、集体、准则、舆论的约束【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外部控制与规则【3】。其实,从字面上来看,课堂纪律的这三种提法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揭示了纪律的三层含义:一是惩罚,认为纪律得以贯彻的主要手段是惩罚;二是以强迫集体成员的顺从或迫使个体服从命令并对此加以监督;三是注重改正错误或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总之,强调对学生进行外部控制尤其注重惩罚在纪律中的作用。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有效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条件之一。 2.课堂违纪行为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来看,主要集中在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方面。学生方面的因素有:性别特征、人格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教学不当、滥用惩罚、丧失威信等。环境因素主要集中在家庭、大众媒体、课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方面【4】。 二、传统课堂 传统的课堂纪律观念认为课堂是严肃的、神圣的,学生要维护教师的师道尊严。因此,长期以来,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正襟危坐、鸦雀无声、专心听讲、认真作笔记;或者教师提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如林,然后一个一个起来回答问题,众人认真听,认为这样的课堂纪律好。凡是影响、干扰、破坏“井然有序”的课堂纪律的学生,则常常遭到批评、警告、呵斥和惩罚。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上) 1.聚焦在你开始上课之前,一定把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身上,如果有人在私下聊天,你不要讲课。 没有经验的教师或许会认为,只要开始上课了,学生自然就会安静下来,以为学生会看到课堂已经开始,该进入学习状态了。有时这会起作用,但学生并不一定总会这么想,他们会认为你能接受他们的行为,不在意你讲课时有人说话。 聚焦这个技能意味着,你应该在开始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即只要还有人没安静下来,你就一直等下去。有经验的教师的做法是,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

后,再停顿三五秒钟,然后才开始用低于平时的音调讲课。 讲课语气温和的教师,通常比嗓门大的教师课堂更加安静。学生为了听到他的声音会保持安静。 2.给学生交底 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的安排心中无数,这就会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安定感。因此,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 学生这节课要做什么,以及每个环节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为了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心中有一个“盼头”,告诉他们在这节课的结尾阶段他们可以做

的事情。比如,在向他们说明了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后,可以说:“如果进行顺利,我可以让你们在这个小时的最后阶段跟朋友聊天,或到图书馆去,也可以赶做其他科的作业。”这样的安排也会让那些喜欢上课讲话的学生有所收敛。 3.实时监控 实施这一条的关键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 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开始做作业两 分钟后对教室进行巡视,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开始做了,都在做该做的事情。延迟两分钟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已经做出了一两道

小学生课堂纪律小技巧

小学生课堂纪律小技巧 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引领,孩子跟着领头的人做。如果教师的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好,孩子就会跟着别人学,不幸的是,领头的通常是教室里调皮捣乱的孩子。行为出格的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超出了边界。沟通的时候,把孩子叫到一边,要让他知道相关的规则是什么,并让他相信,你是知道他会表现好的。努力在每个学生身上找到你喜欢的地方,并对他们进行表扬。 小学生课堂纪律小技巧 1 共同制定课堂纪律 马卡连柯说:我们的纪律永远应该是自觉的纪律。当一种纪律不是由外在的强迫才去遵守,而是人人自律的时候,这种纪律就不再需要管理了。所以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和学生共同研究制定本班体育课堂纪律,当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纪律的制定者时,就变成内在的自律了。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违纪行为,也要师生共同去讨论解决。 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人的学习行为背后都有一种动因。成人的学习动因是价值观,儿童的学习动因是兴趣、好奇和欲望。为了充分释放儿童好动爱玩的天性,我们就不能采取单纯的传授和灌输的方法,而必须用情境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好奇和欲望。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竞赛、设疑、激发等具有挑战性的方法,创造出使儿童兴奋的学习情境,使儿童的学习欲望、学习潜能在这种情境中被激发出来,从而,使儿童主动地、自愿地、愉悦地、兴奋地去吸收知识、发展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

学习的全过程中去,避免各种违纪行为的发生。 3.把管理的权力交回学生 在班级中挑选有威信的、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管理各种违纪行为,把违纪行为细化,每人负责一小项。管理者多了,违反纪律的比例就会大幅度的下降。也可以让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加入到管理者中去,当他成为一名管理者时,就会自觉的遵守好各项纪律了。 4 坚持公平原则,小心呵护学生自尊心 在处理各种违纪行为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先入为主”的心理,如果在处理问题时对学习好的偏心,那么你这个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大打折扣。一定要立场公正,处理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奖惩分明,是非分明,不包庇成绩好的,对成绩差的不要有偏见,。而一旦纪律有明显的改进时,就要及时的表扬。儿童需要承认,需要欣赏,需要鼓励。这种承认、欣赏和鼓励,使儿童产生自尊、自信和再学习的欲望。 5 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 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课的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减少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 6 协调各种外在条件,根治学生违纪行为 体育课堂纪律的建立不是靠体育教师一人能完成的,它还需要班主任老师及各任课老师共同协作,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需要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情绪有时并非体育课所致,学生的违纪行为习惯也并非在体育课上就有,因此,加强各科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将有利于根治学生违纪行为。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 课堂纪律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学生的表现直接直接影响如今课堂的纪律,而低年级小学 生的课堂纪律往往是最不好掌握的。当老师在课堂发言的时候有学生会争着说话;课堂上有 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 答非所问. 怎样才能使我们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下面就简单地谈谈我的想法。 一、要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也是如此。要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首先要做的 就是结合自己班上的具体情况制订班级学习制度、纪律要求等。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自我 约束的方向,自我管理就有章可循。比如,我们可以把课堂常规纪律要求分成几个小环节: 课前要把学习用品放在指定的位置,上课铃响后要迅速进入教室,安静坐好;上课要专心听讲,要说话先举手,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常规要求等。这是我们低年级小学生课堂纪 律调控的第一步。 二、要符合实际,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很快,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既爱说又爱动,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但他们有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就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相信老师,他们对 老师的信任超过对家长的信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 该利用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感的这些心理特点来调控课堂纪律。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 喊一些口令“小嘴巴,闭闭好,坐端正,背打直”、“123,坐整齐”或者老师也可以运用“看看 那位同学最遵守纪律“等这样的语言来让调控课堂纪律。这样既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又能保证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有一个显著的心理特征,那就是自我意识比较强,很爱表现自己,很 少能顾及到其他人,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 话的时候会插话、接话,同学发言的时候,做些小动作,有时甚至在课堂上跑来跑去等。如 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就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就彻底乱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 就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严格 遵守发言的纪律,有秩序地发言,不随意插嘴和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讲礼貌,尊重别人。久 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并强化成习惯。这种意识和习惯对课堂纪律 的调控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奖励。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对别人的赞美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情感沟通的需要”。“奖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被广泛地接受和采用。奖励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学习的动机。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 以多用一些奖励性的语言“回答得真棒”、“真聪明”、“观察得真仔细”、“作业完成得真好”或者 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五、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运用惩罚。 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合理的 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而且是必要的”。惩罚对于控制不良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 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杀鸡儆猴”。惩罚时一定要弄清事实,公平公正,合情合理,掌握一定的分寸,避免主观情

浅谈如何管理幼儿的课堂纪律

浅谈如何管理幼儿的课堂纪律 茶坝小学幼儿园李幼容 在幼儿园中,纪律就是规则,一切规则不是一开始就产生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需要才产生的,就如同法律的诞生一样,是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才有的。幼儿园的规则也是一样,是为了幼儿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如果过分强调遵守规则,势必把孩子管得太死,孩子们也就失去自主发展的机会,反过来过分强调自由,没有纪律的约束,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完美的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我做了一些如下的尝试: 第一放下老师的架子,做孩子的好朋友,能够管得住孩子,孩子愿意接受我们的管理。 孩子虽然还小,思想发育还不成熟,但是孩子对爱的需求已经出现而且从心理学来看,也是最强烈的阶段,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孩子在开学阶段上学就哭其实并不是幼儿园没有家里好玩,也不是幼儿园没有好看的动画片和好玩的玩具,幼儿园有更加多的小朋友陪他玩,有更加多的玩具和娱乐措施供他玩耍和游戏,他的哭是因为——他对环境的陌生,对新的交往的害怕。此时,我们教师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去和孩子沟通,让他明白幼儿园的所有老师都很爱他,就像他的爸爸妈妈那样爱他,也有更加多的小伙伴陪伴他,还有更加多的有趣的事情等着他去探究,当我们底姿态的形式让孩子接受了幼儿园的新环境,孩子的哭闹很快就会结束,同时也会信任我们,让教师的权威在他内心深处得到认可。在新的环境里面也会很愉快的接受我们的管理,接受我们的规则。 第二我们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尽量要遵循孩子的接受规律,设计更加多的对孩子有吸引力的活动让孩子参与。 幼儿的课堂注意力一般只有2到3分钟,我们一个班级一般有50多个孩子,那么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在一堂15分钟的课上全部循规蹈矩的完全听我们的安排,这个是不可能实现的。幼儿教育专家陈洪讲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体差异,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是绝对没有的,要设计一个游戏符合所有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全部的注意力,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这样的结果,我们的孩子不再是孩子而是我们的机器了。那么如何吸引更加多的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听从我们的安排呢?我试着进行了再课堂上设计一些相对大型的游戏,例如老鹰捉小鸡,让所有的孩子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比赛的活动;例如看谁能够复诉老师讲过的事情等游戏,让孩子能够用心听,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让孩子有自觉听老师讲课的习惯。 第三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让幼儿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例如:“边走边拍球”是小班智能训练的一个内容,在活动中,我们将幼儿进行分组,可是只要比赛一开始,队形就成了一条歪歪扭扭的“小花蛇”,几次接力比赛都出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大声问道:“孩子们,你们都说说去你们的队伍为什么总排不好呢?”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原来竖排的队伍挡住了大家的视线,而且孩子的球的控制能力很差,不看前面的学生,而是去追球。经过大家的反复商量,终于有了以后接力赛的方案,那就是分组后,每组用粉笔在地上画一条直线,孩子们尽量在排球的时候注意行走线路。如果球掉了,他们捡起球过后,也知道回到什么位置。 第四要和部分纪律性不是很强的孩子的家长联系,告知家长在家里也给孩子做一些能够让孩子安静,能够让孩子遵守规则的活动,培养孩子慢慢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养成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是幼儿园需要持续三年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目的的简单教育。最新教育研究成果表明——例如要培养孩子饭前洗手

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与反思

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与反思目前,学生的个性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个性张扬,自以为是,听不进劝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如今课堂的纪律: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 怎样才能使我们小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教师只有建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念,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组织调控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处理违纪行为要及时、妥善、合理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作出反应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散漫,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眼神提醒等方法。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比如接话、出怪声等,教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的方法,课下再给于处理。我在上课时,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大多的处理办法是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提醒他。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同时,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物质性的奖励,可奖给学生一张小贴画、一块小橡皮、一个小本子,这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最近,我在尝试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使之养成自觉守纪的好习惯. 小学生对所在小组和班级有一定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特别是课任教师所任班级较多,进行小组竞赛或是班级竞赛,对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是比较有效的。 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所谓?杀鸡吓猴?,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惩

完整如何控制英语课堂纪律

完整如何控制英语课堂纪 律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浅谈有效的控制英语课堂纪律 摘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英语课堂要落实课堂常规,运用奖惩机制,调控课堂教学,以创造一个有序的英语教学环境。 关键词:课堂纪律教学质量英语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们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却时常缺少这种保障。纪律问题是困扰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其表现为, 在一些小学的英语课堂上, 一方面是教师在声嘶力竭地范读、带读、讲解、维持纪律, 另一方面是仅有小部分学生在听讲, 其他的学生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打打闹闹, 有的在看卡通画, 有的在打磕睡。在另外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 当教师组织一些小组合作活动时, 表面上同学们都在积极参加, 场面积极活跃, 但实际上除了少数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认真参加活动外, 为数不少的学生却在很投入地做着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别的事情。 英语课堂上出现的种种困扰,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学科原因:首先是学科地位。与其他学科相比, 小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小学科, 更是一门新学科。除了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学外,小学英语在很多学校仍是不被重视的学科, 有些地区则把英语当技能课来看待, 甚至只是把英语课作为点缀。 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学也是三年级才学英语,一、二年级都是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以至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英语不是主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课的看法、导致学生对小学英语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其次是学科特点。小学英语具

关于小学课堂纪律问题分析及管理论文

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分析及管理策略 姓名:王晓红学号:20110140011029 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管理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发掘出小学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纪律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处理好课堂违纪现象,来保证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管理策略 一、小学课堂常见纪律问题 我们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 (一)内向性问题行为 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在涪陵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廖全明老师实行的一次关于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问题行为基本情况对涪陵师范学院参加暑期函授学习的138名小学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得出,课堂中最主要的课堂表现是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教师最关心的课堂问题,而注意力不集中则属于内向性问题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是指不易被察觉、对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不构成威胁的退缩型行为,是不直接影响他人学习和课堂秩序,但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甚至对自身人格发展仍具有较大的危害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胡思乱想、神经过敏、害怕提问、抑郁、烦躁不安、乱涂乱画等。①也有的学生会出现一些小动作,比如玩笔,玩手指等,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②还有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敏感、不专心、退缩、低沉、自行其事等问题行为,甚至有的学生由于神经发育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而造成“多动症”,面对小学生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有的老师会大声训斥,强制其安静、注意听课,学生因为害怕,只好装作认真听课,其实心里并没有听老师讲。还有的老师会采取体罚,例如罚站,罚蹲马步等,认为站着听课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其实不然,小学生发育还不完全,长时间的罚站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另外被罚的同学很可能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这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外向性问题行为 1、学生发生课堂争执,甚至斗殴等严重违反纪律的事件 在上课过程中,有的小学生常常会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而争吵起来,甚至会大打出手,比如谁拿了谁的东西、越过了对方的“领地”等。此时他们有的就会无视讲台上的老师相互争执起来,而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经验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经 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经验 教师进入课堂时,首先要树立“心中要有火力点”的概念。每一个班都有一、两个较调皮的学生,也就是这个班的火力点,所谓擒贼先擒王,找准、控制好这个火力点也就控制好了这个班,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纪律控制。 (1)注视法: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采用注视的方式引起该学生集中注意力,突出眼神,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 (2)暗示法:用暗示的方式来控制纪律的方法叫暗示法。如走近学生敲敲桌子或拍拍学生,暗示其注意;或走到正在自由说话的学生旁边,放高音量;目光移开不守纪律的学生然后说‘有几个小朋友没看老师的表情,是不是很难看呀’等等方式。 (3)提问法: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老师已准备提问的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其注意的方法叫提问法。 (4)威胁法:用其它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可用威胁的手段来控制纪律。此方法一般不采用。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打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5)隔离法:采取隔离的方式来分散火力点从而控制纪律的方法。如两个学生打架、打闹时,可采取前后或左右分开他们的做法。如在座位排列上可以稍加调整,男女隔开或动静搭配坐。 (6)无声法:在大多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老师突然表情严肃,以无声的方式,静坐1分钟,以示警告,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 (7)奖励法:运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和表扬学生或表扬个别引起全班注意的方法。如板书上的奖励制度,奖星星,头饰等。 (8)吸引法:以优美的板书,良好的教态,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来吸引学生的方法。在小星星教学中是最常用、最好和方法。 (9)歌曲法:用轻快,调节气氛的歌曲来收拢学生的注意力,如sleeping; wake up;pay attention, ××等。 (10)口号法:用激励人心的口号鼓舞学生士气,激发学生爱学习,团结友爱的激情。如come on, come on; everybody, everybody顶呱呱;I will work hard等。 (二)课后与学生交朋友,放低姿态与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很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新老师在接一个新班时,1-2节课内要熟悉全班同学的面孔,3至4节课内要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5至6节课要能发现学生的个性。

浅谈四年级小学生要遵守的课堂纪律

浅谈四年级小学生要遵守的课堂纪律 你是否曾留意过那些最好的教师很少遇到有关课堂规则的问题。难道是他们班级里面恰好坐着学校最乖的学生吗?恐怕不是。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最好的教师同时也是学校里最快乐、最具师道风范的教师?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秘诀 课堂规则和课堂常规的区别: ●课堂规则是用来管理严重过错的。课堂常规则用来说明如何在课堂中正确地进行各项活动特定的课堂活动每次都要按相同的既定步骤执行。 ●若学生没有遵守课堂规则,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若学生没有按照正确的课堂常规行事,首先应向他重申该常规的意义,并让他在具体的指导下进行演练。 ●课堂规则不能超过五条。 ●课堂常规应制定很详细的条款。 ●课堂规则实例:不可以打同学。(上课打架是严重的过错。) ●课堂常规则包括如何按秩序用餐、如何举手示意发言、如何加入或退出讨论小组、如何交作业。 当教师分清了课堂规则和课堂常规的区别,发现规则不能超过五条这个要求时,一定会觉得这很难做到。其实,有的教师只要一条或者两条规则就可以高效管理课堂,关键是要在实践不断强调和重申课

堂规则。 优秀的高效课堂管理者都制定了很具体的课堂常规,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课堂常规都要同时实施。他们会首先从最重要的方面开始实践(比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常规),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每次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少量新的内容。在高效课管理者看来,学生从来不会为那些要求得很具体的步骤感到困惑。而这些课堂常规都是经过讨论和演示,最终教给所有学生实施的。如果有个别学生忘记了某个具体的常规,教师首先要给他重申正确的步骤。如果需要具体指导,那么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做出示范。如果学生违反的是某条课堂规则,那么就没有讨论的余地,而应直接按事先约定的处罚措施来惩罚违纪的学生。学生其实事先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会感到意外。他们的行为多少含有一些挑战教师底线的意味,想知违反规则的话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教师要预先制定课堂规则和课堂常规,并坚决贯彻和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一个秩序良好的课堂。 所有教师都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某些学生在一些小的常规问题上屡教不改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按照违反规定进行处理。例如,如果教师已经制定了按顺序发言的课堂常规,有一个学生却多次不按顺序随意讲话,经过多次提醒依旧我行我素。此时教师可以明确告诉他,若再出现随便讲话的情况,将按照违反规则的情况来处理。当然,对于类似的决定,教师一定要非常谨慎。按违反课堂规则的方式来处理不遵循课堂常规的行为,必须是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如前面所述,课堂规则管理的是严重过错,尽管不按常规发言

小学生课堂纪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在听到第一遍铃声后快速进教室。 2、进教室后伏桌静息(脸统一朝着讲台前)。 二、上课问候方式: 教师先说:“上课!”然后班长喊:“起立!”待学生整齐站立后,教师先问候学生:“同学们好!”学生再问:“老师好!”(教师要纠正学生拉长音的坏毛病)最后班长喊:“坐下!” 三、坐姿: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平放在胸前,头正,身直,足安(双脚平放于课桌下)。 四、课堂纪律: 上课期间不能吃食物喝饮料;上课期间不能削铅笔;上课期间不能啃铅笔头;上课期间不能随便下位;上学期间不能带削铅

笔的小刀,只准带卷笔刀。 五、回答问题: 1、要求学生说普通话,随时订正学生语法上错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注意学生说话要完整,通顺。 2、先举手,被老师允许后才能回答。举手时,要举右手,而且胳臂肘不得离开桌面,更不能站立举手。 3、回答时需站立,呈立正姿势。有必要端书时,要双手端书。读书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4、特别注意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发言,安静听课。 六、握笔写字的姿势: 写字时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尺,一寸,一拳”。握笔时特别注意大拇指不能压在食指上,要呈“捏”的姿势,其它三指要自然弯曲,不得平伸。

七、下课常规 1、下课铃响后由值日生统一发令师生道别; 2、临下课前告诉学生下节课所上学科。 3、学生在下课后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练习本放置于课桌左上角,书本放置于课桌中间,文具盒放置于课桌右上角。 4、离开座位时将凳子推放进课桌下。 八、卫生习惯: 在学校任何场所不得撕纸,随地扔纸,扔垃圾,扔铅笔屑,不得随地吐痰,见到废纸和垃圾要主动拣起。 九、文明用语: 1、老师在教室时,学生要喊“报告”,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2、得到老师的喜报,或其他奖励,要双手接后说:谢谢老师!

如何改善小学生课堂纪律

如何改善小学生课堂纪律 目前,学生的个性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个性张扬,自以为是,听不进劝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如今课堂的纪律: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怎样才能使我们小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 第一、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可“心眼”还挺大,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这是管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不能为了纪律好,而脱离教材的内容去讲一些笑话之类的东西。教师还应该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神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靠老师合理的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采用快乐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二、孩子们喜欢听表扬的话,而且对于扣他们的分很敏感。所以课上多说鼓励他们的话会促使他们认真听讲,让他们觉得自己比较有成就感,我在上四年级的课时就做过这样的实验,班上最顽皮的学生,我请他回答问题,并且表扬他,那节课他听的比以往认真多了。因此教师的语言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要让学生听了之后,精神振奋,

干劲倍增。 第三、小学生对所在小组和班级有一定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进行小组竞赛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是比较有效的。学生十分明确,好的纪律就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行为,而违纪肯定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他应清楚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他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违规行为而影响了整个小组或是班级的形象,因为这一结果可能会导致小集体内同学的指责,或是本班级量化评比分数的减少。小集体内众口一致的批评而不单只是单个教师或是班主任的批评是那些调皮的学生害怕出现的结果.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弱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纪律管理的9大策略 1、实时监控 实施这一条的关键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开始做作业两分钟后对教室进行巡视,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开始做了,都在做该做的事情。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2、以身作则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做出榜样,做到彬彬有礼、行动果断、持重而不缺乏激情,有耐心、有条理。如果教师让学生“照我说的做,不要跟我做的学”,只会让学生思想混乱,并引发不良行为。 3、非语言提示 过去,教室里有一个供教师使用的标准物件,那就是讲台上的摇

浅谈小学综合科课堂纪律的管理

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的管理 作为综合组的老师,我想大家应该都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孩子们在上我们的课的时候,过于活跃、积极,课堂纪律的管理也成为我们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难题。课堂的纪律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的课堂若缺少了纪律,就会如同道路上没有了信号灯和交警一样,秩序混乱。甚至会象一匹马驹脱缰而变得无法控制,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济于事。今天我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当然学科与学科之间也有很多不同,如有讲得不当之处,请大家包涵。 首先我们一起看看课堂最常见的几个问题: [镜头一]: 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挤进教室,进教室后没有马上坐好,甚至大声喧哗。 [镜头二]: 课堂上,老师正在激情澎湃的讲解教学内容,有些学生在课上交头接耳、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相互传递小纸条,他们看着、写着还偷笑着,更有甚者还开始打闹、嬉戏、追跑起来……做一些扰乱课堂秩序和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 [镜头三]: 课堂上,人声鼎沸,学生在叽叽呱呱地讨论与课堂无关的问题,老师喊“停!停!”但学生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 [镜头四]: 课堂上,老师正极其认真地介绍理论知识,某些学生脸上毫无表情,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黑板,等老师提问他时,一脸茫然。 [镜头五]: 有些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自己不学,反而总爱看着身边其他同学的表现,尤其是低年级同学,当老师讲的有滋有味的时候,经常被这些“爱管闲事”的同学所打断:“老师,甲同学把书撕掉了,乙同学在和丙同学在讲话,丁同学随地吐痰……”,诸如这样的话总是不绝于耳。

我想在座每一位老师都对这些问题有着切身的体会,对这些问题都感到很头痛。究其原因,是因为不用像上数学、语文课那样规规矩矩,这正是综合课带给他们的“特殊享受”。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如何对学生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这已成为了学会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想综合学科课堂纪律的管理,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还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我就此情况谈几种课堂纪律管理策略,方面大家交流 一、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的合理安排,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人把精力集中到一点,这就需要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把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就融入到课堂里来了。 二、注重面部表情,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比教师的服饰更为重要。“笑”是人类独有的天赋,也是共有的天赋,笑表示喜欢、接纳、亲和。它是疲倦者的营养、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又是一剂不苦的良药。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心自然也靠拢了,心情愉悦了学习起来就会更投入,投入了思想便不会开小差,思想不开小差,纪律自然也就好了。 三、将对学生的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老师们每天面对的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 就拿音乐课为例,我们老师最好的帮手就是琴,我在课堂上使用了“琴声代替命令”的方法后,效果不错。例如,音乐课上要求学生上课时随着教师的琴声一行行列队轻轻走入教室,在音乐声中向教师问好、坐下,下课后仍按小组队形踩着音乐节奏轻轻退出教室。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必大声地喊叫“坐好、不要说话、起立、停下来……”口令,只需要弹奏相应的钢琴小曲片断,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觉,又营造了音乐课的氛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种要求一旦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相

浅谈如何处理课堂纪律问题

浅谈如何处理课堂纪律问题 发表时间:2014-04-18T08:31:54.0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2期供稿作者:刁建春[导读] 教师促成纪律。教师的指导、惩罚、奖励、组织、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协助、支持、征求采纳学生的意见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课堂纪律,这对儿童、青少年纪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 刁建春山东省龙口市黄山完小265715 孙雪萍山东省龙口市孙家完小265703 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看似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在处理学生纪律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涵盖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知识,要善于使用妙方。最终做到将教学时间最大化,将处理纪律问题时间最小化。结合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多方面促成纪律,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在班级管理中,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促成课堂纪律。 1.教师促成纪律。教师的指导、惩罚、奖励、组织、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协助、支持、征求采纳学生的意见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课堂纪律,这对儿童、青少年纪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 2.集体促成纪律。儿童进入小学,开始了真正的集体生活。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便开始参照群体准则、行为规范来规定自己的言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把同辈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点,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 3.任务促成纪律。某些学习任务会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而对其他诱惑性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每个人对学习目的、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条件的。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把眼前的行动与任务联系起来,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任务的需要。 4.自我促成纪律。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进,儿童逐步将社会要求、班级和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独立思考,自觉地遵守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 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多方面促成纪律的形成,培养优良的班集体,加深学生对学习任务、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以任务促成纪律,还要使守纪要求与学生要求相一致,促使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内化为儿童自身的需求,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二、处理问题要学会冷静,心平气和地面对 面对学生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违纪问题,对大部分老师来说,他的下意识是比较反感或生气的,有时甚至是无法容忍的。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老师要学会控制、学会冷静是非常必要的,坦然面对,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是老师需要掌握的一个技巧。例如,有的学生会跟老师顶嘴,没有什么行为比顶嘴更让老师觉得恼怒的了,在言语攻击面前保持平静并不容易,但朝他大喊、威胁他、谴责他可能只是正中他的下怀,并强化他的无礼行径。这样,在同学们面前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甚至,让其他学生看到你失控的样子,只会让你的威信度降低。面对一个无礼的学生,老师要时刻牢记,学生的无礼言行经常与老师本身的言行没有直接关系,学生可能只是在发泄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事件导致的挫折感,老师不幸成为他的发泄对象。所以,面对学生的无礼顶嘴,老师要心平气和,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作为老师,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即使他们有什么不对,也要沉着冷静、处之泰然,这样既能使自己很快地找出对策,又能有效地避免自己身心受到伤害。 三、处理问题时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明确是非 老师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都要包容他们,尊重他们。营造一种包容和支持的氛围,用一种友好、耐心的语气,而不是显得高人一等,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千万不要有任何形式的讽刺、羞辱。同时,还要创造机会呈现他们的成功和才干,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对学生进行纪律训练时,可以用一种固定的方式使观点清晰明了,而不能显得粗暴和无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实表明,即使在规矩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出现纪律问题的现象仍旧是屡见不鲜。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约束自己的能力还比较差,需要他律的强化和提醒。因此,当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时,千万不要听之任之,可以用多种方式来提醒他的行为是不对的。例如,当学生在玩弄东西时,在与同学交头接耳时,你可以用语言来提醒他,也可以通过表扬别的同学来对他进行提醒,或者是走到他的身边告诉他。当学生与其他的学生发生冲突时,一定要用一种平和但坚定的方式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是不对的,影响是不好的,促使他们进行内心的反省。 四、处理问题时要追根溯源,形成家校合力 在《小学生纪律问题解决技巧》这本书中,肯尼思·肖尔多次提到这样的技巧,这是我平时在处理学生纪律问题中未深刻思考过的,就是追根溯源的原则。例如:对有攻击性的学生的处理技巧,作者提到要“尝试着识别学生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以便能预料到他们的表现,并逐步避免事情发生;对易发怒的学生“寻找学生情绪爆发的模式:他们发生于一天中的哪一个时间段?发生于哪些个体的面前?在情绪爆发前,发生了什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尝试去了解导致学生注意力问题的原因”等等。这些追根探源的处理技巧会对学生的表现有一定的预见性,同时也对彻底纠正学生的纪律问题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解决学生的纪律问题并不只是老师一人的工作,他要求校长、其他教师、家长、甚至同学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所以,在遇到比较顽固的学生问题的时候,老师不要孤军作战,要及时向其他人寻求帮助,这并不是说明你的无能,而是一种有效的技巧,是工作的需要。 总之,在小学课堂纪律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纪律观,同时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才能标本兼治。小学教师一定要避免两种极端的纪律观,一种是独裁的观点,另一种是放任主义观点。小学教师应把课堂纪律当作重要问题来研究,以便创建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高效课堂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