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

浅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

【关键词】南水北调;效益;环境影响

1.调水工程所涉及的效益关系

1.1调水工程的经济效益

长距离大流量的调水要改变用水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涉及许多地区居民的利益,因此不仅是个水利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现在,随着调水工程技术的发展,采取调水措施大多是以多用途的综合利用水源为目标。设计周全的调水工程不仅改善了用水地区的农业灌溉,改变了缺水地区水、盐平衡状况及水土资源的综合平衡状况,极大的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还能获得发电、城市和工业用水、航运、防洪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

(1)灌溉: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增长与相应的粮食短缺和环境容量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调水灌溉可以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从而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其它的矛盾。由于灌溉用水量大,而相对来说农产品的价值较低,灌溉用水效率低下,灌溉不当导致土地盐碱化等原因使调水灌溉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度必须切实考虑,实现调水工程的最大效益。

(2)发电:以发电为目的是调水工程的一大特色。比如,在加拿大已建和在建的调水工程中,95%的调水量是用于水力发电,因此,加拿大最近几年改变了策略,不再向美国出口水,而将电力输送到美国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世界的大多数调水工程也

跨流域调水的利与弊

跨流域调水的利弊得失 因为气候的原因,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水资源极其丰富,有的地区却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极其匮乏,于是人们尝试将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水导引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这就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这种工程,例如吐鲁番人例用地下暗井将天山的雪水引入吐鲁番,俗称坎儿井,是一个中国古人的伟大工程,再比如京杭大运河,也是一个中国可以引以为豪的巨大工程,泽被后世上千年。在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也很常见,这些工程大多给水资源引入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常会伴有一些不利影响。 澳大利亚就有澳大利亚雪山跨地区调水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将东部的水调至西部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和发电。其每年平均向内陆输送水量11.3亿m3,不仅在于水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型水库的调节,可保证在最严重干旱期间,调水量不低于平均流量的85%。干旱期间,通过电站的保证下泄量和拟定的灌溉水量,经过调蓄,每年平均可为马兰比吉河和墨累河下游增加23.6亿m3的灌溉水量。但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有许多弊端显现。引水后,各个坝下游的流量已大大减少,枯水期时必需放水以维持沿河居民生活用水。河流水量减少影响了两岸树木的生长,原来规定在这些河段要大量种树。另外,由于这些河流上游调节大大减少了洪水,下泄流量仅为十年一遇。且由于担负峰荷使水电站的泄水波动极其激烈,同样也使较小调节池的水位变化也激烈起来。 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是以色列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将以色列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该工程既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的不利状况,缓解了制约南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改善了严酷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南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该工程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国的生存空间。虽然它耗费巨资,但是得到的回报是不可估量的。 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调水工程是美国为解决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和南部地区干旱缺水及城市发展需要而建设的4项调水工程之一,其部分目标与中央河谷工程相同,并把调水范围延伸到加州南部的洛杉矶地区。加州调水工程调入南加州的水量占整个工程供水量的59%,除保证城市工业用水外,还具有防洪、灌

跨流域调水的看法

关于跨流域调水的看法 —新疆独山子一中初二(10)班维尼热·萨吾提江 由于气候、地形、纬度、海陆位置等不同条件,各地区自然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与人类社会需水矛盾更加突出。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法,重新分配水资源,缓和缺水地区的迫切需要。为了学习和研究跨流域调水问题,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几个案例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案例一:美国加洲水道工程 美国加州调水工程的目的是对水资源进行时间上的调节及空间上的合理分配,这些调水工程对加州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加州水道工程于1951年由加州议会批准,由州政府投资兴建,全部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于1959年开工,1973年底主要工程竣工,可供水28亿立方米,丰水年可达37亿立方米。二期工程于2000年前后完成。全部工程包括水库23座,总库容71亿立方米,输水干支渠5条,总长1028公里。加洲水道工程从加州北部调入南部的水量占整个加州调水工程的59%,除保证城市工业用水外,还具有防洪、灌溉、水力发电及旅游等综合效益。 案例二: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紧邻地中海。随着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地下水超采严重,引起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水质下降。而在南部沙漠地区,则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为了解决人口饮水和工农业用水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1983年利比亚决定实施“大人工河”计划,把南部撒哈拉沙漠中的4处地下水抽上来,分别用管道远距离送到北部沿海地区,并联成全国统一的地下供水管网。“大人工河”工程总调水量为每年25亿立方米,输水干线总长4500公里,虽然已经分部分期完成部分工程并投入使用,但至今尚未完全完成。该项目被称为世界土木建筑史上的第八大奇迹。 案例三:埃及西水东调工程 埃及全国86%的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仅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其位于亚洲部分的西奈半岛非常缺水,地表大部为沙漠覆盖,埃及唯一的水源是尼罗河,要开发西奈只有跨大洲从尼罗河调水。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埃及开始了干线全长262公里的西水东调工程。1998年10月,通过苏伊士运河底下的输水隧洞,尼罗河水输开始送至干旱缺水的西奈半岛,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通过这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埃及新增约2500平方公里的耕地,大片沙漠因有水而变为良田沃野,为15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有效缓解埃及粮食的短缺状况,增加水果、蔬菜出口,促进西奈半岛经济社会繁荣。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法,重新分配水资源,缓和缺水地区的迫切需要,从结果上看,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受水地区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跨流域调水也存在很多问题: 1、工程投资大、周期长。“大人工河”工程按1984年价格,总投资多达300多亿美元,且30年都没有完工;美国加洲水道工程则用了40年时间才完成第二期工程。 2、运行维护复杂、成本高:调水线路运行时必须进行维护,减少渗漏损失、防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 江苏省泰兴中学地理组朱瞳瞳 亚洲 【中国】 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 间分配上来看,夏秋季节多,冬春季 节少;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东部多西 部少,南方多北方少。秦岭——淮河 是我国南方丰水区和北方缺水区的一 条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湿润区与半 湿润区的分界线。从我国各大江河径 流量来看,长江、珠江、黑龙江水资 源总量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滦河、辽河径流量较少,水资源十分紧张。再加上近几十年来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加剧了北方水资源紧缺的程度。此外,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也较低,浪费和污染都相当严重。因此,近几十年来,淡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必须实行跨流域调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到北方来。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三线: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规划分三期实施。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巴基斯坦】 西水东调工程

跨流域调水工程--美国加州水道工程

论跨流域调水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其中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面积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但只有2.53%的水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难被直接利用。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还不到全球水总量的万分之一,因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人均供水量比1970年减少了1/3,这是因为在这期间地球上又增加了18亿人口。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类社会需水不均衡的客观现实面前,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法,重新分配水资源,缓和以致解决缺水地区的需要,成为了一种必然结果。跨流域调水由来已久,20世纪中期开始,就有许多国家进行了尝试,如美国、前苏联、埃及、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其中,有些还取得了巨大的效益。 以美国California为例,加利福尼亚州又称加州,南北地理条件大有差

别。从地形上来说,基本上,北加州主要是由一圈山脉围绕形成的盆地,整个盆地唯一的缺口,就是旧金山所在的湾区;而洛杉矶所在的南加州则在盆地之外,靠近墨西哥的边境。这种地形差异,也使南北加州气候有所不同,北加州相对于南加州来说要湿润很多。由于加州一年四季阳光普照,使得南加州洛杉矶的天气几乎可以用酷热干燥来形容,而北加州的旧金山却总是因为湿润而雾气朦胧。所以除了沙漠之外,高山、海湾与湖泊几乎全都集中在北加州。因此南部沙漠地区干旱,北部沿海地区经常发生水灾,由此形成了北水南调工程。 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的问题,为加利福尼亚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在规模和效益上居世界前列,其成功运行建立在可靠的工程设施及科学的运行调度模式的基础上。 但是,在为加州的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生态问题 由于中央河谷工程和加州水道工程都以加州北部的萨克拉门托河为取水水源,而且调水量又比较大,大大降低了南部三角洲河口处淡水的入流量,造成了河口海水倒灌现象。不仅对旧金山湾的水质和鱼类资源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海湾水质恶化,影响海湾水生生物的生存,而且使得旧金山湾地区的土地盐渍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水质问题

跨流域调水教学设计

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以南水北调为例 焦作市第六中学马丽君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及其原因。 3.结合资料说出南水北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结合资料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结合资料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资料——南水北调工程,引出课题,2014年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2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12月27日,北京市民开始饮用长江水。国家为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呢?本节课,我们就以南水北调为例,谈谈我国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教学环节】说问题——找原因——寻措施——谈影响 一、说问题 中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缺水。这些城市大都集中在北 方。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缺水问 题,常常需要通过应急调水解决困难。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如果世界上每人一杯水,我们中国人只能喝到这杯水的1/4,而北京的人们只能喝到这杯水的1/88。” 目前,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现象最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生活及生态四个方面。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图中反映农业的问题是什么?(农作物缺水,粮食减产) 2.材料当中反映工业的问题是什么?(工厂缺水,停产停厂) 3.这组图片当中反映居民生活的问题是什么?(饮水困难,影响 生活) 4.图中反应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土地荒漠化,生物死亡灭绝) [小结]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1.农业缺水粮食减产;工厂缺水停产停厂,制约经济发展; 2.居民饮水困难,影响社会生活; 3.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生态环境破坏。 [补充]材料分析——一个缺水的华北农村剪影 学生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村民的困境是什么?要求找出关键的语句。 (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塌陷,用水困难,威胁农田的生存,粮食减产…)[补充小结]华北缺水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降塌陷。 [承接]通过图片和资料我们了解到华北缺水问题十分严重,如何解决呢?我们需要找导致华北缺水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二、找原因 学生小组活动,分成自然小队和社会小队,根据任务卡各自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我国调水工程线路知识讲解

我国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简介 一.南水北调工程 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 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嘴处穿过黄河, 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 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

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二.引滦入津工程 水源短缺制约天 津城市的建设发展,影 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 题,国务院于1981年 9月决定兴建引滦入津 输水工程,跨流域从 300多公里以外引滦 河水。工程起点为河北 迁西县大黑汀水库,穿 燕山余脉,使滦河水西 流,循黎河入于桥水 库,经州河、蓟运河, 转输水明渠,引入天津市区。整个引水工程途经河北省迁西县、遵化县及天津市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的影响

南水北调对区域生态的影响 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1级20110514756 李勘 引言: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的人工工程。它使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人类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分配,从而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人们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流域间水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布,水源区、输水区和受水区水文情势将发生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1南水北调的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工程量最浩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1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 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 是解决我国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一是雅砻江引水线从雅砻江长须附近修建枢纽, 自流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二是通天河引水线,即在雅砻江引水先期开发条件下的二期工程。在通天河同加附近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雅砻江, 再由雅砻江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三是大渡河引水线,在大渡河上游足木足河斜尔尕附近修建枢纽抽水到黄河支流贾曲。 1.2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 从长江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 终点北京。远景考虑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 增加北调水量。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 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中线工程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中西部,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 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3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引水, 基本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上, 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 终点天津。长江下游水量丰富,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抽水, 水源充沛, 调水量取决于引水工程规模。

跨区域调水对国内外影响

跨区域调水对国内外影响 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促进缺水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上世纪中叶为满足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跨流域调水规划应运而生。一方面,调水工程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另一方面,调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因此,总结世界各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经验,分析研究有效的建设运营模式对于改进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调水工程 是美国为解决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和南部地区干旱缺水及城市发展需要而建设的4项调水工程之一,其部分目标与中央河谷工程相同,并把调水范围延伸到加州南部的洛杉矶地区。 加州调水工程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及水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状况,对水源地区、沿途输水区以及受水区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影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鱼类和野生物及栖息地的影响,二是水源地及调水工程沿线河流水质的影响。随着公众和政府对由大型调水工程导致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越来越高相应的法规、条例、以及各种工程补救措施及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改善措施相应出台。正是通过这些法规法案以及各种恢复措施,使得由于中央河谷工程而产生的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逐年得到降低和恢复。 二、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 1983年利比亚决定实施“大人工河”计划,把南部撒哈拉沙漠中的4处地下水抽上来,分别用管道远距离送到北部沿海地区,并联成全国统一的地下供水管网。“大人工河”工程虽然已经分部分期完成部分工程并投入使用,但至今尚未完全完成。尽管目前利比亚国内的紧张局势有可能威胁该工程的进展,但“大人工河”项目的最后两阶段还是会按计划在今后的20年内完成,连接之前已铺设好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剩余城市,整个系统建成后能为382850英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三、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 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是以色列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加利利湖(太巴列湖),受水地区为以色列中南部。北水南调工程的建设,利用北方的水资源和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该工程既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的不利状况,缓解了制约南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改善了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

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环境影响问题初探 刘志伟 (漳州市水利局,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该文简要介绍了古今中外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并对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实施跨流域调水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调水;环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节流治污 水是万物之源。地球的表面,70%覆盖着水,但其中的97%是人类无法直接饮用或使用的海水,在余下的3%的非咸水中,仅有1/3可以供人类开发利用。即便是如此之少的淡水,在分布上也极不均衡。目前,世界有26个国家2.32亿居民处于经常缺水的状况,还有4亿居民已面临“水危机”。缺水,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起了警钟;缺水,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发生在现代的水资源危机是人类生存又一次面临的严峻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凭流域内调水已难以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水需求,迫切需要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就是为解决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不均或资源性的短缺而采取的水资源优化配臵工程措施。 1 古今中外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调水古已有之,2400年前我国开凿的大运河,当属跨流域调

水的鼻祖。始建于2200年前的都江堰引水工程引水灌溉成都平原,成就了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在国外,最早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前的古埃及,从尼罗河引水灌溉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得到了长足发展。安徽修建了淠史杭灌溉工程,湖北修建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江苏省修建了江都江水北调工程,广东修建了东深引水工程,河北与天津修建了引滦工程,山东修建了引黄济青工程,甘肃修建引大入秦工程等。这些工程都成为当地农业、工业、城市和人民生活的命脉。 1.1 新世纪我国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很不均衡,长江及其以南流域的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全国的40%。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区的面积占全国的50%,耕地占45%,人口占36%,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西北和华北地区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和粮棉油的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半岛更是我国人口密集、耕地率高、经济发达的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以及生态环境恶化,这些都急待解决。而南水北调工程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措施。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

收稿日期:2005-07-15 作者简介:方 妍,女,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编号:1001-4179(2005)10-0009-02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 方 妍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跨流域调水是人类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而采取的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大规模工程措施,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简要地介绍了国外已建、在建和规划设计中比较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论述了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建设前景,同时就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评价,这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 键 词: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配置中图分类号:TV68 文献标识码:A 1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现状与前景 1.1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展现状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400年前古埃及为了满足今埃塞俄比亚境内南部的灌溉和航运要求,国王默内尔下令兴建世界上第一条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尼罗河水灌溉沿线土地,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上总共不过数十条引水灌溉渠道,能称得上 跨流域调水工程 的就更少。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兴建了160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比较著名的国外工程有: (1)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它从印度河自流引水向巴基斯坦东部地区供水,共建8条输水渠,渠线总长622km,输水流量116~614m 3 s,是目前世界上调水量最大的工程,堪称平原地区明渠自流引水的典范。 (2)美国的中央河谷工程。它从萨克拉门托流域引水,经8座高扬程提水泵站(总扬程为1151m)向圣华金三角洲地区供水,输水渠道总长800km,年调水量37亿m 3,是最早建成的单级提水扬程最大(857m)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3)美国的加州调水工程。它是从萨克拉门托河左岸支流费瑟河引水,经7级共22座大型提水泵站(总扬程达2085m,总驱动功率250万kW)提水送至加州南部地区,输水距离总长1318k m,是目前调水扬程最高、输水距离最长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4)澳大利亚的雪山调水工程。这是一项利用自然落差,从雪山河向墨累河水系调水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发电工程。利用落差建立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375.6万kW,年发电量50亿k W !h,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5)秘鲁的马赫斯调水工程。工程引水流量为260m 3 s,灌溉干旱区耕地6万hm 2,全部在海拔3600~4200m 的高原上施 工,输水干线有27段隧洞,总长95km,穿越分水岭的隧洞长达15km,埋深在地面以下1000m,是目前世界上已完成的最艰巨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6)哈萨克斯坦的额尔齐斯调水工程。工程年调水量25亿m 3,输水沿线有22级提水泵站(共26座),总扬程418m,是目前世界上梯级泵站级数最多的大流量、低扬程跨流域调水工程。 (7)加拿大的丘吉尔调水工程。该工程是从丘吉尔河向冉特河和本特伍德河调水供发电用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水流量达850m 3 s,且基本上是利用天然河床,很少人工整治,是目前世界上利用自然河床实行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的典型。 (8)德国的巴伐利亚调水工程。该工程从阿尔特米尔河和多瑙河调水至雷格尼兹河和美因河,年平均调水1.5亿m 3,在干旱年份,调水量增加到3.0亿m 3。德国巴伐利亚州调水工程以生态环保为主要目的,这在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调水工程中是不常见的。 (9)南非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该工程地跨莱索托和南非两国,工程的95%建在莱索托境内,只有5%建在南非境内。预期工期长达30a(计划到2020年完工)。工程投入运行后,莱索托向南非的输水能力达70m 3 s 。 (10)利比亚人工运河工程。工程的年调水量为25亿m 3,输水总干线长4500k m,计划总投资300亿美元。现第1、2期工程已经结束,第3期正在施工之中。利比亚的人工河工程是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的管道调水工程,它以地下水为调水水源,这在世界跨流域调水工程中也是很少见的。 1.2 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的前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一方面继续开展大量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又提出一些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计划。其中比较著名的国外工程有: 1.2.1 北美水电联合计划 北美水电联合计划是一项国际间跨流域调水计划,该方案 第36卷第10期人 民 长 江Vol.36,No.102005年10月 Yangtze River Oct., 2005

世界著名调水工程及意义

世界著名调水工程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正在实施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远距离、跨流域、 跨省市调水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 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 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 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 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 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它也是全美最大的多目标开发工程。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北部气候湿润多雨,萨克拉门托 河水系水量丰沛。南部气候干燥,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美国著 名的阳光地带,那里生活着该州2/3的人口,水源却与人口成反比例。1960年,加州进行了全民投票公决,以51%的支持率使调水决策获得通过。于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开工了。从加州最北边的 奥罗维尔湖到最南端的佩里斯湖,整个调水工程主干道南北绵延1000 多公里,占加州南北总长度的2/3,该工程经过了13年的努力,终于在1973年完成了输水主管道的建设。目前,加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年调水 量达49.3亿立方米,供加州南部2000万人使用,即全州2/3人口因此受益。这些北水70%用于城市,30%用于农村,60万英亩的农田靠它灌溉。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 澳大利亚虽然地广人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少,可是澳洲大陆 全境年均降水量仅47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少的大陆,其内陆部分地区存在着干旱缺水较为严重的状况。为了解决那里缺水的问题,澳 大利亚从1949年开始修建一个规模宏大的雪山调水工程,直至1975年完全竣工,历时26年。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雪山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缺水地区。沿途还利用水位落差发电,供应 首都堪培拉和墨尔本、悉尼等城市。雪山调水工程包括7座水电站、8 0公里引水管道、11条共145公里压力隧洞、16座大坝及其形成的调节水库、1座泵站、510公里330千伏高压电网等等,是澳大利亚跨州界、跨流域,集发电、调水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较为复杂 的大型调水工程。它能对墨累达岭河流域几个州进行供水,取得了相 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埃及横跨亚、非两大洲调水工程 埃及国土面积100万余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为沙化地和沙漠,适宜

跨流域调水工程

1.水资源人均量少,时空分配不均匀,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匹配的地区,资源性缺水最严重 3.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利用量富余多 4.长期缺水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恶化,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除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外,还应采取那些措施? 兴修水库、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植树造林、提高水价、雨季回灌地下水等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①经济效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缓解受水区的生产用水,促进受水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 ②社会效益: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生态效益:改善地下水超采状况,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扩大,防止污染、改善水质问题,提高当地饮水质量;改善湿地退化、海水倒灌、土地沙化、泥沙淤积等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保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2.改善地下水超采,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扩大,防止污染、改善水质问题,提高当地饮水质量;改善湿地退化、海水倒灌、土地沙化、泥沙淤积等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3. 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二次污染;防止工农业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最大限度地发挥南水北调的功用)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2.3.1 调水的有利影响 (1)对调入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由于调水目的不同,调入区受到的效益也不同。主要的效益有:灌溉供水效益,接济人民生产生活必需的水源,给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电效益,利用输水落差发电,如加拿大魁北克工程,发电装机容量达1019万kw;其它效益,调水可以增加通行线路和里程,促进航运事业发展,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区域经济交流;调水可以把营养盐带入调水体系,有利于饵料生物和鱼类生长与繁殖,促进渔业发展;调水还可以使径污比增高,改善水质,扩大水域,造人工和生态景观,发展旅游、娱乐业等。 2.3.2 对调入地区的生态效益 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使得水圈和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垂直水气交换加强,回生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 (3)缓解调出地区的洪水威胁——防洪效益 因修建调出水地区工程,汛期可削减洪峰滞蓄洪水,能有效缓解洪水威胁。如南水北调中线的汉江丹江口枢纽工程,大坝将加高,防洪库容增大,防洪能力提高,在和三峡水库联合运行的有利条件下,通过合理调度,可避免诸如1935年的汉江特大洪水的灾害。 2.3.3对调出水地区的不利影响 (1)径流减小,影响调出地区用水,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调出地区用水可能大幅增加,因此设计引水量时,必须充分考虑。 (2)移民问题。调水工程移民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 (3)可能引起生态环境用水不足,引发一系列生态灾难。 (4)水库影响问题。水库作为调水工程主要调节建筑物形式,对环境影响非常复杂,其涉及水源的水文学、水化学、水生物学和流体热力学等学科,其不利影响在对工程建设影响环境评价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其影响集中体现在:①对陆地生镜的影响,表现为植被受毁坏、动物遭毁灭、野生动物的迁移、移栖途径的毁坏或中断、繁殖地的破坏及活动范围的隔离等;②对水生生境的影响,引起流速、水温、水质发生变化,天然迁栖途径受到阻挡和破坏,从而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③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如筑坝建库后,库区易发生泥沙淤积,而下游河床及部分河口,由于缺少泥沙补给,易发生冲刷等。④地质灾害。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崩岸、滑坡、消落带等不良地质灾害。⑤其它影响。如:大坝运行不当,工程质量问题,或遇到超标准的负荷,战争带来的人为破坏等造成的溃坝;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尤其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 (5)水量减少,污染可能加重。对水质、营养水平、重金属浓度、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6)在水量调出区的下游及河口地区,因下游流量减少,可能会引起河口咸水倒灌,水质恶化,破坏下游及河口区的生态环境。 2.3.3对调入水地区的不利影响 (1)疾病传入 在调水过程中某些有害物质和元素,在不同地域因冲而减,或因滞而增,客观上造成某些病毒病菌的传播,使伤寒、痢疾、霍乱等得以蔓延。也可引起水中某种化学成分缺少或过量造成区域性疾病,血吸虫病的扩散以及增加蚊虫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2)外来物种入侵的加剧。对于水生外来物种而言,调水工程无疑扩大其入侵和生存的空间,给本来就已严峻的防治工作雪上加霜。 (3)污染的输入。一旦发生大范围的水污染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及时,监控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生态灾难。 2.3.4 对调水河道、渠道等的不利影响 (1)利用原河床调水,势必增加流量和流速,易引起河床不稳定。如巴基斯坦调水工程,在河道中设置拦河坝,使泥沙沉淀,河床淤高,减弱河道排水能力,阻断了地面排水出路。 (2)输水通过区的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干渠与支渠沿线。渠道渗漏会影响所经地段的土壤与地下

国内典型调水工程简介

国内典型调水工程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调水工程建设最早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为解决缺水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陆续建设了数十座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些调水工程大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其中上世纪70年代以前修建的调水工程多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标。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城市水资源相对稀缺程度加剧、水污染严重,因此后期上马的调水工程多以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而且原来许多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工程也逐步让位于城市供水。较为典型的当属引滦入津、江水北调和引黄济青等调水工程。 一、引滦入津调水工程 引滦入津调水工程是目前我国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从滦河干流中游引水至天津市,以满足天津城市生活、工业和蔬菜基地供水的需要,设计年引水量10亿3m。 引滦入津工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引滦枢纽工程和引滦入津输水工程。引滦枢纽工程由潘家口水利枢纽、大黑汀水利枢纽和枢纽分水闸三部分组成。引滦入津输水工程输水线路总长234km,沿途设三级泵站和两座调蓄水库。引滦入津调水工程于1983年建成通水。 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结束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和部分城镇居民近百万人长期喝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缓解了城乡用水矛盾,改善了投资环境,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减少了地下水开采,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净化美化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二、江水北调工程 江水北调工程是江苏省的一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东线规划中的先期工程。工程以长江北岸的江都和高港水利枢纽为起点,通过抽提和自流方式引取长江水至苏北里下河地区和淮北灌区,以满足苏北地区农业灌溉、滩涂开发和生活工业用水需求。 工程以农业灌溉为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东引部分,利用泰州引江河、新通扬运河两条渠线引水,以自流灌溉为主,其中于1999年完成的泰州引江河一期工程引水规模为3003/ m s。二是北调部分,以京杭大运河、泰州引江河和徐洪河为主要输水线路,利用洪泽湖、

浅析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

浅析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 衡水一中754班杨陈曦水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比较悬殊,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也逐渐兴起。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利民工程,它建设的目的是改善生存环境,发展当地经济,作为人工调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对水资源按照人的意志进行时间和空间的重新分配。为人民生活提供必需的水源,保障工业兴盛,发展灌溉、航运、旅游、养殖业等。但这类工程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不同角度探究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以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寻找更为合理的方案,使跨流域调水工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的影响 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的影响有好有坏,其一,对调出水地区洪水威胁的缓解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具有显著的防洪效益;如南水北调中线的汉江丹江口枢纽大坝将加高,防洪库容增大,防洪调度功能提高。故可避免像1935 年汉江特大洪灾 (那年湖北江汉平原8万人葬身洪流,湖南死难6万,损失极其惨重 ) 的发生,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其二,跨流域调水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用水不足的问题;例如俄罗斯北水南调工程,亚洲地区 8 条流八北冰洋河流的总水量 19500 亿立方米的1%一3%,作为调出水量,不料因减少了流人喀拉海的淡水量和热水量,竟影响到了喀拉海的水温、积水量、吉盐量、海面蒸发及能量平衡还导致极地冰盖扩展、增厚,春季解冻时间推迟,地球北部原本短暂的生长季节,也缩短了半个多月,西伯利亚森林死亡,风速加大、春雨减少、秋雨骤增,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使北冰洋海域通航条件变差,鱼产减少。其三,通过调水,对水源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当地的水温升高,泥沙淤积,造成水质恶化、水库地震、水生物变迁、破坏自然景观等问题;如巴基斯坦调水工程,由于在天然河道中设置了拦河坝,致使大量泥沙沉淀,河床升高并高出两岸地面 1 —2m,既影响了河道的自然排水能力,又阻断了地面排水出路。 二、跨流域调水对调水沿线的影响 凭借湖泊调蓄和天然河道输水,将会使河流、湖泊的特征发生改变;大型的渠道输水对于发展航运、改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输水沿线水量增加,对于改善沿线的水质环境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会对调水沿线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1.若输水沿线存在水污染源,向河道排放后,就会使调水量受到污染,输水沿线水量的增多,就会对水生物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美国芝加哥密执安湖引水工程就是近代最早和最有争议的调水工程之一。1948 年芝加哥受到流行性伤寒的侵袭,后经查明,原因是密执安湖的供水管道进口遭到了污染。美国还有一些调水工程实施后,传播着一种脸板蚊,曾

简析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

简析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 发表时间:2018-08-20T15:47:05.5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孙蕾 [导读] 摘要:跨流域调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缺水地区的供水问题,并为当地的手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等方面用水提供帮助,不断促进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山东省蓬莱市环境保护局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跨流域调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缺水地区的供水问题,并为当地的手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等方面用水提供帮助,不断促进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现状,使得实施跨流域调水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跨流域调水过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基于此,本文简述了跨流域调水的主要特性,简要分析了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以及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以及评价方法,旨在保障跨流域调水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特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跨流域调水的主要特性 跨流域调水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1.1复杂多样性。跨流域调水具有复杂多样性。有些地区因为相互间的距离较长,经常会遇见高填深挖、坚硬岩石等不良土质的地带,这将使得跨流域调水具有一定的难度。 1.2多用途和多目标特性。跨流域调水的目标一般都是为了灌溉、发电、供水、养殖等。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各个区域的生态与利益问题,为实现人们美好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1.3多流域和多地区性。为了弥补缺水地区的供水不足,人们要根据科学的分配方法,将有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流域的水资源进行分析,正确评价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处理各地区流域间的利益和调水权转移问题,以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1.4不确定性。跨流域调水虽然只是进行水资源的分配,但是一些地区水资源的使用和决策等方面会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将会给跨流域调水带来一定风险。 2.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2.1对调水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跨流域调水会使河流、湖泊的特性发生改变;大型的渠道输水对于发展航运、改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输水沿线水量增加,对于改善沿线的水质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若输水沿线存在水污染源,向河道排放后,就会使调水量受到污染,输水沿线水量的增多,对水生物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它们的数量急剧增加;在输水沿线处,若存在不良的地质条件,将严重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若有强大暴雨,会造成水源区和供水区之间存在洪水遭遇的危险,进而形成大洪涝,若输水线路、地表水流向地下时,会阻止地下水或地表水的出路,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若输水沿线需要经过人口稠密区,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新水源,并增加新的风景区,但是,会对当地的企业造成影响,使大量移民和工矿业的搬迁,甚至城镇也要进行搬迁。 2.2对调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2.2.1对调出水地区洪水威胁的缓解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具有显著的防洪效益。 2.2.2跨流域调水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用水不足的问题。 2.2.3对水源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使当地的水温升高,泥沙淤积,造成水质恶化、水库地震、水生物变迁、破坏自然景观等问题。 2.2.4虽然调水对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具有较好的作用,但是会因为下游水量减少,造成下游航道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等问题。 2.2.5如果引水口与河流入海口接近,会改变水位,造成河口泥沙淤积等问题。 2.3跨流域调水建设期和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2.3.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跨流域调水会对大面积农田、野生物生长环境造成破坏,甚至淹没土地、房屋,被迫搬迁;引水工程建设时,隧道开挖量大,产生的大量废渣,影响当地的环境;各种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的运用,会带来极大的噪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中动物的生活质量;造成输水沿线、受水地区的土地出现大量盐碱化、沼泽化问题,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严重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 2.3.2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工业发展提供可行的水源,缓解水源紧张的局面,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保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前提下,为农业灌溉提供丰富的水源,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调水可以将营养盐带进调水体中,增加生物量,并可以控制水质,改善当地的环境;通过调水,受水区就不过分开采地下水,进而防止了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调水工程沿线范围和源头可能存在大量的污染源,若规划和处理不当,都会造成受水区水源的污染,破坏受水区的生态环境;经过调水,可能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影响人们的健康,调水过量,会造成水生物病害等。 3.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评价方法分析 3.1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主要体现在: 3.1.1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的确定应避免加入个人的主观愿望,指标含义尽量明确,并注意参与指标确定人员的权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 3.1.2系统性原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应全面真实反映各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个侧面的基本特性。每一侧面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由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评价系统,反映不同地区从综合到分类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 3.1.3代表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准确反映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变化特性。 3.1.4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只有将这两类指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才有可能达到科学评价目的,取得可信结果。在具体分析时,还应当注意到定量和定性的划分是相对的。 3.1.5动态导向性原则。选择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评价区域的历史、现状、潜力以及演变趋势,揭示内在发展规律。每一个具体的指标应该反映待评价领域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体现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具有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敏感性,从而指导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