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学常规训练教(学)案

开学常规训练教(学)案

开学常规训练教(学)案
开学常规训练教(学)案

第一课时了解学校情况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程

1)教师活动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出示带拼音的“小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当小学生高兴么?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时自豪的。

学习儿歌:

我是小学生,上课小手放的好,小脚并并拢,身子坐得正。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专心听,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学生。

2)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要求:坐端正,抱臂正,眼睛看老师,不做小动作,用心记,嘴巴不说话。

二、认识校名、班级

1)教师活动

A、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美丽的学校学习和生活。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

B、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校名。(实验小学),教师按拼音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请学生跟老师念,请个别同学念。

C、谁知道我们学校在什么路上?(实验小学)我们学校周围有什

么小工厂、商店、机关、公园?

D、教师边画边讲年纪与班级。(提醒看门上班级牌)

E、说一说:我是()小学()年纪()班的小学生XXX。看着黑板连起来大声、清楚地说一遍?(先请预先准备好的学生讲)

F、认识男女厕所,不随地大小便。

G、上下楼梯靠右走,上厕所从墙壁左侧进右侧出,不相互追赶

H、下课先上厕所,再玩

2)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学生跟读。

第二课时介绍自己结交朋友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这个班有()个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认识一下。

2)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

二、自我介绍

1)教师活动

A、示范引路,要求介绍时做到:大声讲,站端正,说清楚。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教师评议)

B、介绍爱好。小朋友都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

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谁能把自己的爱好大声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C、连起来作介绍。

现在请小朋友吧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自己喜欢什么连起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讲的时候人要站正,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清楚,用普通话讲。(请预先准备好的同学先讲,教师评议)

“开火车”介绍,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对讲得好的学生,教师在黑板上画“五角星”)

D、说说当小学生的愿望。

先请事先有准备的小朋友讲,然后各自讲,再指名讲。教师要热情鼓励,肯定、赞许学生的愿望。

2)学生活动

学生自己介绍。同桌互相交流。认真倾听,比比看谁认识的同学多。

三、结交朋友

1)教师活动

A、刚才大家都向小朋友介绍了自己,你们想不想拥有更多的朋友呢?

B、那么除了像刚才那样介绍自己,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别人更喜欢我们,更愿意和我们交朋友呢?(引导使用礼貌用语,教育孩子懂得谦让,互相帮忙,团结友爱)

C、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D、情景示范。

E、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游戏《谁的朋友多》游戏的规则是:在2分钟的时间里,比比看谁结交的朋友最多,谁对自己的新朋友最了解。介绍的语言形式是:你好,我叫|()我喜欢()很高兴和你做朋友。

F、交流游戏后的感受。

G、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而且我们又结交了那么多小朋友,老师也了解到大家有很多愿望,希望大家互相帮助,都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老师看谁行动快。

学习儿歌:

叮铃铃,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做好。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

2)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指名示范。开始游戏。交流游戏后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活动

在开学的头几天里,教师可以每天点一下名,让学生起立应答“到”,以帮助学生互相认识。

队列训练(1——2年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站队时的纪律、规范

2、加强学生队列的要求,做到快、静、齐。

教学课时:建议一年级两课时(下学期训练可以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

一、讲解放学时站队的要求

1)教师活动

A、教师问:“放学站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B、总结出具体的步骤:

a、安静、迅速的整理好自己的书包,轻轻地将凳子防盗自己的课桌下面,然后有序的背好书包到走廊上排队。

b、站队时要按照自己回家的方向站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记清楚自己的前后同学。

c、待体育委员整好队伍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强调路队纪律。

C、不打闹,不下队买东西,到指定位置散队,中途不得下队。

D、一年级要着重训练如何整齐的走路队。(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在参观校园时着重练整齐的走路队。)

E、教师教路队歌。

路队:(快、静、齐)

站路队,快静齐,走起路来真神气,挺胸抬头甩开臂,整整齐齐回家去。

2)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说出自己回家的方向。

对照自己,找出不足。

以路队歌作指导,在训练中加以强化。

二、讲解集会间操时站队的要求

1)教师活动

A、由学生先说出自己的做法。

a、安静、迅速的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整理完毕后轻轻地将凳子放到自己的课桌下面,然后有序的到走廊上排队。

b、待体育委员整好队伍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操场指定位置集合。

B、找出升旗队的要求与放学时站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站队的要求一样。不同点:队的排数不同。(一年级为训练重点,老师带领学生到指定位置。)

2)学生活动

学生谈自己的做法。

学生总结。

学生讨论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口令的训练

1)教师活动

由体育委员实际操练。(各班班主任的口令要统一)

(口令:体育委员喊: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全体学生:一、二)

2)学生活动

学生听到口令后迅速做出动作,并且整齐到位,声音洪亮。

四、反复练习

1)教师活动

教师可以提要求后进行训练。学习放学路队歌:

下课放学队站好,说声再见离学校。不推不挤不乱跑,紧跟队伍不说笑。路队成行走边道,交通安全要记牢。

2)学生活动

以不同方式演练

上、下课(1——2年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

2、使学生明确上课的纪律、规范,课间休息的规范等一系列学校与班级的规定,养成良好的习惯。

3、使学生明确上厕所、上下楼梯的要求,确保学生的安全。

教学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

一、做好课前准备

1)教师活动

A、课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B、师总结:

安静地从书包内拿出下节课需要用到的课本、练习本和其他学习用具。并将它们整齐的摆放在自己的课桌角上,做好课前准备。

C、知道学生反复练习并提醒学生要安静,注意摆放位置和速度。2)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生共同归纳出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练习摆放的位置和速度。

二、上课的要求

1)教师活动

A、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铃声响起要快进教室静息等待老师上课。

师生问好:上课班长喊“起立”

师:同学们好(老师环顾学生,稳定学生情绪,鞠躬问好)

生:老师好(精神饱满,目视老师)

班长喊“坐下”

迟到要叫“报告”,得到老师允许才可以进教室。

B、学生进行训练。

C、也可引导学生背《课堂常规儿歌》,一遍背,一遍做。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答问题声音响,别人讲认真听,争做守纪律的好学生。

2)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训练。

学生背儿歌。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边做边背的训练。

三、下课的要求

1)教师活动

A、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等老师宣布下课才可以下课。

师生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把上节课的学习用品整理起来,准备好下节课的用品,离开座位时要注意把凳子放在桌子下面。

B、也可引导学生背《课间常规儿歌》,一边背,一边做。下课常规:下课铃声响,心里不要慌;起立站端正,师生说“再见”;赶快做准备,书本摆放好;轻轻卡凳子,捡捡脏纸屑;洗手上厕所,再与伙伴玩;小声说说话,轻轻散散步;保护好眼睛,看看花草树;音乐铃声响,赶快进课堂;静息等老师,准备把课上。

2)学生活动

师生训练下课的具体要求。

学生背诵《课间常规儿歌》

四、下课时的安全

1)教师活动

A、教师提问:“怎样才能保证下课时的安全?”

下课时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

B、师做总结:

不奔跑不打闹、不做危险举动。可以散步、聊天、休息、写作业、讨论问题、看书等。

可指导学生背儿歌《做游戏》

做游戏,要注意,安全第一要牢记。

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秩序争第一。

2)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讨论。

下课时学生可自由选择进行活动。

五、上下楼梯的要求

1)教师活动

A、师提问:怎样上、下楼梯最安全?

B、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a、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注意保持安静。

b、高年级同学要礼让低年级同学先行。

c、上下楼梯绝对禁止追赶打闹。

C、师提问:如果不按规定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举出实例引起孩子重视。

2)学生活动

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举例说明其危险性。

六、拓展延伸

在今后的几节训练中,老师要提醒学生进行反复巩固练习。

听的训练

教学目标:

1、知道上课用眼、用耳、用脑的重要,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

2、懂得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后发言,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教学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程

1)教师活动

A、出示在黑板上画出一双眼睛。或者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提出问题:小朋友,这是什么?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处?(学生讨论)

B、对拉!解放军叔叔用眼睛来保卫祖国,科学家靠眼睛来搞科学实验,工人叔叔靠眼睛来制造机器,农民伯伯用眼睛来播种、除草。我们小朋友要用眼睛来学本领。

2)学生活动

认真的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激情明理导行

1)教师活动

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的小朋友会用眼睛来学习,有的小朋友却不会用眼睛来学习。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游戏明理:小小照相机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一位同学用眼睛看老师,另一位背朝着老师,眼睛不能看到老师。教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是小学生”。请这两位同学讲讲卡片上写了什么字。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位小朋友讲得出来,另一位讲不出?(学生讨论)

归纳:我们的眼睛就像一架小小的照相机,它能把看到的东西印在脑子里。因此上课要学会用眼睛,要把所学的知识一点一点拍下来印在脑子里,使脑子的知识越积越多。

2)学生活动

学生谈自己的做法。

学生总结同学发言时眼睛要注视发言的同学。

1)教师活动

怎样才算会用眼睛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老师讲话,眼睛看着老师;老师写字,眼睛看着黑板;同学们发言,眼睛看着同学;读书时,眼睛看着课本。

训练用眼“听”指挥。

教师用不同内容训练学生用眼,如老师讲话、同学发言、翻书朗读等。

出示儿歌,请学生跟着老师念:

眼睛眼睛很重要,学好本领少不了。老师讲课看老师,同学发言看同学。看图看书要仔细,边看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学会用眼很要紧。

出示耳朵图画明理。

耳朵和眼睛是好朋友,眼睛是人体的照相机,耳朵就是人体的路引进,它能把听到的声音都录在脑子里,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用耳朵来学习。

怎样才算会用耳朵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老师讲课认真听,学生回答仔细听。边听边想动脑筋,人人镇镇学本领。

训练用耳听

教师在教室的各个方位讲话,请学生听后回答讲了什么,看看学生是否听得清。(发言的同学要大声讲,讲清楚)

发言先举手,声音要响亮

讨论:我们会用眼睛也会耳朵,上课想发言应该怎么做?

归纳:想要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起立站正大声讲,没有请到,就放下手,认真听别人讲,这是对老师、同学尊重和有礼貌的表现。

示范举手

小朋友写字、翻书用右手,举手应该用左手,左手臂肘抵课桌,左手举起,五指并拢,手放下时不发出声响。

举手姿势训练,教师巡视,纠正动作。

小实验明理。

教师请坐在前排、发言比较轻的学生讲一句话,请后排同学讲讲是否听得清楚。

得出结论: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就应当迅速起立,回答时声音一定要响亮。

出示儿歌,请学生跟老师念:

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一句一句讲,要讲普通话。

发言训练,老师提简单的问题,请学生回答,进行评议。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上课怎样用眼睛、耳朵、嘴巴、脑子来学习,希望大家能按要求去做。我想我们一定能学好本领,成为一名爱学习的好学生。

2)学生活动

老师示范时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练习。

指名示范,其他学生总结归纳。

学习儿歌。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活动

A、教师可以吧上课怎样用眼、耳等儿歌分别写在大黑板的左(右)角,让学生在打预备各铃时读读,以指导行动。

铃声响,进课堂,书放好,坐端正。

动脑筋,认真想,站得直,大声讲。

师生讲,专心听,对不对,要讨论。

勤动口,勤动手,好习惯,定养成。

B、教师要及时表扬上课用眼和用耳的同学。

C、对举手的姿势和说话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在举手和让学生回答问题前都要及时提醒,没有做到的要重做,对说话声音轻的要强化训练,兴诚习惯。

读书、写字训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课堂上的基本要求,了解上课时的正确坐姿、握笔姿势及书写姿势和方法,以及课堂发言时的几本要求。

2、通过反复训练,纠正学生过去的错误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3、让学生名在这些规范的要求和严格的训练并不是为了束缚和抹杀他们的个性,而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长,因此这些训练要贯穿在他们的整个学习阶段。

教学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

一、故事导入

1)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小花猫,哭的很伤心,老师把它带来了。你们想知道小花猫为什么哭么?

二、听故事明理

1)教师活动

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

桌子上。时间一长,我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小老鼠,美美的饱餐一顿,而我已跳眼镜就要掉,老鼠从眼前跑过也看不清,天天饿肚皮。一出汗,热气就沾在镜片上,什么都看不见。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

同学们,老师今天就要教给你们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读书、写字的姿势正确了,对我们学知识、长身体都大有好处。(出示活动课题)

学习儿歌:看书写字,注意姿势。不弯不曲,离书一尺。坐得端正,预防近视。

2)学生活动

学生倾听。

三、演示导行

1)教师活动

A、出示读书姿势投影片或挂图。

a、请同学们看投影(或挂图)。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图上的小朋友一样,身体坐直,头方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边说边指点挂图)

b、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教师示范分解动作,速度稍慢,边示范边讲解)

身体坐直。头方正。肩放平。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注意

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可跟学生解释,“尺”相当于你们文具盒的长边那么长,只要把文具盒放在眼睛和书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c、教师巡视、纠正。请同学上台示范。

d、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可边读边练习)

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要工整。

e、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时,不仅要读书,还要写字。哪个同学会写字?(请一位平时写字姿势不好的学生上台做写字姿势)大家说说他做的对么?写字姿势很重要,姿势不正确,字就写不好,时间长了,视力就会变差,身体也长不好。

B、请学生看看写字姿势投影或挂图,正确的写字姿势就跟图上的小朋友那样,做到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边说边指点)教师示范分解动作,速度稍慢,握笔动作要详讲,做完稍停片刻让学生看清楚

人坐正,身体坐直。把书本放平。拿起笔,手离笔尖一寸。“一寸”是多少呢?“一寸”相当于老师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对同学们来说,差不多三个指头并拢那么宽。(试量一下)

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拢在虎口的位置(教师演示)。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勾起来,垫在中指线面(重复两次)

离书本一尺。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与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胸离桌边一拳。

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师生一起一边说一边做。学生训练,教师巡视,一一纠正,并请姿势较好的学生上讲台示范。

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写字、读书姿势要端正,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两脚放平,脚踏实地。

过渡:同学们写字时,一定要按正确的姿势去做,学好知识,保护眼睛,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让我们把今天学的读书、写字的儿歌连起来再念一遍。

2)学生活动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指名上台演示。

学生学读儿歌,一说一演反复练。

学生观察倾听。

四、巩固和延伸

1)教师活动

回家把儿歌念给家长听,并做给家长看。

同桌竞赛,互相提醒。

教师、同学、家长观察一星期,评出读写姿势正确的好学生,戴小红花奖励。

文明礼仪(1——2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用的文明用语。

2、加强在校礼仪常规的教育。

3、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

一、了解常用礼貌用语

1)教师活动

搜集长哟呵那个的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前一天可向学生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表认识,师生共同归纳出常用的礼貌用语。

二、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1)教师活动

A、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例:妈妈,我想吃饼干,请您给我拿一个好么?爷爷奶奶做成饭后说,爷爷奶奶辛苦了。

B、在生活中,谈谈你是如何做的。

2)学生活动

学生谈看法,交流讨论

三、学校文明礼仪教育

1)教师活动

师讲要求:

A、上学不迟到,迟到要喊报告,得到老师允许方可进教室;进办公室也要喊报告,得到允许才进办公室。

B、见到老师或客人要静立一旁,主动向老师或客人问好,待老师或客人通过后再做其他事情,见到同学也要问好。

C、放学走时与老师同学再见。

D、与人交流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学习儿歌:

要说轻就说轻,轻字处处都有用,小朋友要记清;开门轻关门轻,上楼下楼脚步轻,轻手轻脚少出声;擦地板擦玻璃,桌椅摆放要齐整,轻拿轻放动作轻;说话轻做事轻,懂礼貌讲文明,人人都要树新风。2)学生活动

学生听讲后讨论:学校为什么这么要求?

四、实践活动

1)教师活动

A、在以前的生活学习中,你按学校的要求做过哪些,还有哪些你做的不够。

B、以前你们哪些同学做得好,他是怎么做的,你要学习哪些地方2)学生活动

学生谈自我表现要向谁学习,以后怎么做

五、知识拓展

1)教师活动

A、以后你将怎么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