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日三大企业对比分析

中美日三大企业对比分析

中美日三大企业对比分析
中美日三大企业对比分析

中日美三大企业对比分析

中日美三国同行业对比分析

三大企业

中国: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永旺集团

美国:WEL-MART

公司简介

中国:苏宁

2004年7月,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优良的业绩,苏宁电器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全球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61位。2013年胡润民营品牌榜,苏宁以130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九名。

日本:永旺集团

永旺是日本著名零售集团公司,为日本及亚洲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之一。作为日本顶尖零售企业,永旺集团旗下包括 AEON Co. Ltd. 及一百多间附属公司。AEON Co. Ltd.拥有逾30年经营零售业务之经验,尤以经营综合购物百货公司为其核心业务。

永旺集团旗下拥有:JUSCO吉之岛综合百货超市、MAXVALU食品超市WELCIA医药超市、MINISTOP便利店、DIAMOND CITY商业开发、品牌专卖店以及AEON金融业务等多种业态。集团透过永旺(香港)

公司于国内投资成立了广东吉之岛和深圳永旺等两家合资公司,并开设了多家综合百货商场。

美国:沃尔玛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在全球27个国家开设了超过10,000家商场,下设69个品牌,全球员工总数22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

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至今,沃尔玛己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分布在美国、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英国、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14个国家。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

对比分析如下:

1、成功之处

a.从企业理念来看

苏宁管理理念在于“制度终于权利,同事重于亲朋。”经营理念为“整合社会资源,合作共赢,满足顾客需要,至真至诚。”价值观是“做百年苏宁,国家、社会、员工利益共享,树家庭氛围,沟通、指导、协助、责任共当。”苏宁的人才观是“人品优先,能力适度,敬业为本,团队第一。”服务关是“至真至诚,苏宁服务。”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顾客满意是苏宁的终极目标。

在日本的永旺集团,顾客理念:奉献顾客是我们永远的使命,顾客至上是我们永远的宗旨。在和平方面:繁荣事业,追求和平。人类:尊重人性,重视交流。地区:立足社区,贡献社会。

沃尔玛的三大信仰,尊重个人、服务顾客、追求卓越。

B.三大企业成功的方面

苏宁的员工素质高,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且产品丰富,质量可靠。苏宁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依托“工商共赢”的资源优势,生产线丰富,让顾客可以放心购物。

永旺集团因应不同地域需求的四种购物中心形态:CSC (社区型购物中心)、RSC (区域型购物中心)、NSC (邻里型购物中心)、PC(Power Center商圈人口30万人以上)。

然而为适应不同生活形态而发展出三种不同经营方式的主力商店,主力商店是购物中心最重要的灵魂。因此在JUSCO系统下,因应

不同规模与不同形态,发展出三种不同的主力商店:

1、JUSCO

JUSCO为主要的GMS,是以生活者的观点,汇整供应生活不可或缺的商品,从食品、日用品,到日常服饰、家饰等,属于综合型的主力店。主要配置于中商圈对应型的社区购物中心CSC、或是富有多采多姿的店铺构成及备有娱乐机能的广泛商圈对应型区域购物中心RSC。

2、MAX VALU

在邻里购物中心NSC之中,主要强调天天购物的舒适感和便利感,因此以提供生鲜商品和所有食品为主的超级超市“MAX VALU”作为核心店铺。

3、MEGAMART

“MEGA MART”则与“MAX VALU”有所区分,供应的商品为生鲜食品外的各种生活用品,并透过低成本的市场策略,以拍卖店形态经营,挑战区域中最便宜的价格。

沃尔玛的第一大特点就是价格便宜,其次就是他的反馈与效率,沃尔玛的电脑系统是仅次于美国军方系统,比微软总部的服务器还多。总部的高速电脑与全世界沃尔玛商店连接。通过商店付款台激光扫描器售出的每一件货物,都会自动记入电脑。再者沃尔玛崇尚顾客至上,其中“一站式”服务是的他无处不在。

C.品牌效益

“大气、稳定、庄重、动感、流畅、精致”是苏宁VI的设计精

髓。2005年,“苏宁电器连锁”被全新的“SUNING”代替,并取消原来宁电器“图标”。苏宁电器更换企业标志,意味着苏宁将全面突破区域家电连锁形象,立足打造国际型连锁企业。苏宁每年总是花几百万请明星,花几千万做电视广告,花几千万做一个车体广告、户外广告,给消费者一个苏宁是一个电器城,买电器可以去苏宁的认知。苏宁电器的社会知名度很高,占据着几乎无人不知的龙头老大地位。

永旺集团参考顾客意见,开发自有品牌商品,创造值得信赖的品质。它认为商品的开发,不是看贩卖者想卖什么,而应从顾客需要什么的角度着眼,因此,JUSCO致力于商品创造上。JUSCO所创造的自有品牌“TOPVALU”,彻底从顾客的观点研究开发出包含食、衣、住三方面的系列商品。

沃尔玛在品牌经营策略上,选择了多种零售形式以针对不同档次的目标消费者。正是由于沃尔玛全方位出击、抢占了高、低档市场,所以沃尔玛取代了曾经风靡整个美国的西尔斯,成为零售业第一品牌。在中国市场积极开发和推广沃尔玛“自有品牌”,推出“质优价更优”的自有品牌商品,覆盖了食品、家居用品、服装、鞋类等主打品类。同时,沃尔玛是一个极其注重品牌保护的企业。

2、从发展方向

中国家电零售经过多年发展,正在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扩张转变。比如三、四级市场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如何针对这部分消费者,如何从服务细节提高客户体验。比如网购消费者,如何满足传统消费者的同时,兼顾网购这个日渐庞大的市场。国际化可能是苏宁未来的一个

发展方向。中国企业一直在探索国际化的路子,像苏宁这样的渠道连锁企业走国际化之路,更有优势。假如苏宁的国际化做好了,一是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把中国制造的产品输送出去。这是一个多方受益的事情。

永旺中国的“主战场”为京津、山东、广东及香港地区。在中国设立总部后,永旺的扩张开始呈现提速趋势。在其下一步的商业版图中,永旺将入驻湖北、江苏等华中及华东地区。

沃尔玛在西方是畅通无阻的,但再中国似乎遭遇了滑铁卢。所以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应该是朝着本土化的道路去走,选择多方供应商模式。

总结:

通过分析对比,中日美三家在零售业中,规模最大的便是美国的沃尔玛,其次便是日本的永旺集团。这几大大型百货超市,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式都有适应自己本企业的方法,同时员工的职业素养都很高。但是从科技方面,沃尔玛的技术最先进。

三家都拥有自己的品牌,且品牌效益很好。覆盖面沃尔玛遵循全面覆盖,而永旺集团在中国逐步发展,苏宁正在走国际化的路线。我相信,沃尔玛今天的成就即将是零售业中学习的榜样。

中美(公英制)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Ra,Rz,Ry都有英制,与公制差40倍,16ui转化后是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国旧标准( 光洁度) 中国新标准( 粗糙度)Ra 美国标准(微米 ),Ra 美国标准( 微英寸),Ra ▽ 4 320 250 ▽ 5 200 160 125 ▽ 6 100 80 63 ▽7 50 40 32 ▽8 25 20 16 英制螺纹螺母孔径 英制螺纹圆拄管螺纹 螺纹直径(英寸) 每英寸牙 数 钻头直径(毫米) 螺纹直径(英寸) 每英寸牙 数 钻头直径(毫米)铸铁、黄铜、青铜钢、可锻铸铁 3/16 1/424 20 1/8 1/4 28 19

表面光洁度与粗糙度Ra、Rz数值转换表 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微细的凸凹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能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仍能观察到。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高度参数共有三个: 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R a):通过零件的表面轮廓作一中线m,将一定长度的轮廓分成两部分,使中线两侧轮廓线与中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相等, 不平度平均高度(Rz):就是在基本测量长度范围内,从平行于中线的任意线起,自被测轮廓上五个最高点至五个最低点的平均距离, 表面光洁度▽1 ▽2 ▽3 ▽4 ▽5 ▽6 ▽7 表面粗糙度Ra50 25 Rz200 100 50 25 表面光洁度▽8 ▽9 ▽10▽11 ▽12 ▽13 ▽14 表面粗糙度Ra- Rz 表面光洁度▽1▽2▽3▽4▽5▽6▽7 表面粗糙度Ra5025 Rz2001005025 表面光洁度▽8▽9▽10▽11▽12▽13▽14 表面粗糙度Ra-Rz

各国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时代涂层测厚仪使用介绍 一、原理 磁性测厚原理:当测头与覆层接触时,测头和磁性金属基体构成一闭合磁路,由于非磁性覆盖层的存在,使磁路磁阻变化,通过测量其变化可计算覆盖层的厚度。 涡流测厚原理:利用高频交电流在线圈中产生一个电磁场,当测头与覆盖层接触时,金属基体上产生电涡流,并对测头中的线圈产生反馈作用,通过测量反馈作用的大小可导出覆盖层的厚度。 二、适用行业 1、电镀、喷涂:这个行业是使用我们仪器最多的,占每年销量相当大的比例,是我们主要用户群体,需要花大的精力去不断挖掘。 2、管道防腐:主要以石化方面的用户比较多,一般防腐层比较厚,TT260配F10探头的用户比较多。 3、铝型材:今年以来受国家实施强制标准,型材企业换发许可证的影响,该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主要测型材上面的氧化膜,据了解生产企业每少镀一微米,一吨型材“节约”150元,非常可观,因此国家强制要求配备包括涂层测厚仪在内的相关检测设备。此举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机会。这个机会也同样受到竞争对手的关注,他们最大限度的调低了价格,而且采取铺货等多种方式迅速在此行业展开攻势,针对于此唐总、石总也多次指示密切关注对手动向时世采取相应策略,宗旨是让利不让市场。希望分公司同仁也能切实利用好这次机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我们的产品更多进入该行业,也为今后在此行业的销售打下基础。另外,也可以扩大我们的产品在整个市场的影响。 4、钢结构:对于我们的产品这类企业也可以单独划为一个行业。涂层测厚仪在此行业也确实有很大的应用,包括铁塔等厂家最近购买信息也比较多。 5、印刷线路版、及丝网印刷等行业,这类企业相对来讲数特殊行业,购买量目前来看只是来自零星一些厂家, 8月份我们就有两家印刷企业购买。可以看出还是有需求的,需要我们不断做工作,挖掘信息资源,多发现一些新的销售机会。 三、各型号产品介绍: TT220:测量磁性金属上非磁性覆盖层的厚度。如钢、铁、非奥氏不锈钢上基体上的铝、铬、铜、珐琅、橡胶、油漆层的厚度。 TT230:测量非磁性基体上非导电层的厚度。如铜、铝、锌、锡基体上的珐琅、橡胶、油漆、铬、搪瓷、铝阳极氧化层的厚度。 TT240:测量非磁性基体上非导电层的厚度。如铜、铝、锌、锡基体上的珐琅、橡胶、油漆、铬、搪瓷、铝阳极氧化层的厚度。蹶 主要特点: 1、外型美观,且带有橡胶护套便于携带与现场操作; 2、存储数据多达300个测量值; 3、探头与主机的分离使操作稳定性增强,适用范围更广,特别是对于管道内壁,空间狭窄 的工件; 4、可以设定上下限,对界外测量值能自动报警,更大限度满足了用户需求; 5、可以配备通讯软件与PC机接口,便于用户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仪器本身档次也 得到提高;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上课时间:周四晚上班级:工管0902 姓名:蔡川露 [摘要] 各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企业文化呈现出各异特色。文章从观念意识、企业精神、企业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企业文化。 [关键词] 中国美国企业文化比较 企业文化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劳伦斯。米勒在文献中写道:“公司唯有发展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能激励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切行为,这样公司才能在竞争中成功”。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源,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社会文化,而企业文化也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管理,不断学习国外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西文化从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而不同文化体系下所产生的企业文化必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有15%左右的企业预定寿命提前终止,其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企业不稳定占主要成分。中美双方的社会制度、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在文化冲突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观念意识的比较 中国企业强调集体主义,经济与政治关系紧密。中国企业强调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强调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等,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十分注重和谐,强调员工的归属感,强调以企业的利益、荣誉为重。企业十分注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体协作精神,鼓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注重培养职工良好的主人翁意识,树立“以企业为家”的思想。例如海尔企业文化便有“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一条。 美国企业奉行个人主义,政治对经济的干预较小。美国企业提倡个人奋斗,崇尚独立、自由、平等、竞争,强调个人作用,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被发挥到极致,及其注重和突出个人的作用,奉行个人主义。他们尊重个人隐私,强调自由,注重个人表现。他们在尊重个人价值、个人选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了,为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企业精神的比较 中国企业缺乏企业精神。在中国的企业里常常会用到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拼搏这些词语,但实际上中国的企业是缺乏企业精神的。实用、功力、形式、经验主义对中国的企业影响较深,许多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常持有实用主义的态度,功利特征明显,形式主义泛滥,凭经验和感觉行事,没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因而就缺乏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竞争力不强,生命力不足。 美国企业精神鲜明。美国的企业有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富有个性特色。美国的企业文化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变革的创新文化,他们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竞争。美国企业不满足于现状,事事追求卓越,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是美国企业文化的一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旧标 ( 光洁度 )中新标 ( 粗糙度)Ra美标(微米 ),Ra美国标准 ( 微英寸 ),Ra ▽4 6.3 8.00 3206.30 250 ▽ 5 3.2 5.00 200 4.00 1603.20125 ▽61.62.50 100 2.00 80 1.60 63 ▽ 70.81.25 50 1.00 40 0.8032 ▽ 80.40.63250.50 200.40 16

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总的原则是: 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 (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 (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内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一般零件只要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密封要求的零件部位,通常须同时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个人认为,通过切削加工的表面标注用Ra,通过抛光等加工方法得到的表面用Rz表示 两者的作用相近, 可相互转化.根据不同国家其使用情况不同. 国内和北美目前采用Ra, 而欧洲国家一般采用R z.? 示意图如下

中美日三个国家企业文化对比

中美日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比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并目_与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不同的国度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组织文化特征。任何一种形式的组织文化包括企业文化,都有它的长短利弊,应相勺_学习,取长补短。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企业领导人应该“知己知彼”,熟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洞悉不同地域背景下的生产经营观念与组织行为特点,在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建立自己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辐射力的企业文化。这不仅是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在高强度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法宝。 一、美国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强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达,这与它的组织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美国是一个“移民之国”,民族文化复杂,历史文化根基较浅。但是,移民文化的“杂交”优势,特别是产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组织管理思想的发展,并民形成了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具有独特风格。 1.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价值目标 美国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组织,组织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为经济活动,因此组织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讲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获利状况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企业及企业家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不仅如此,美国企业还存在着一种过分追求短期利润的急功近利的企业文化取向。这一企业文化的特质除了逻辑地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之外,也与投资人及社会公众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的评价模式有关。 2.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至上文化 美国文化是世界移民所带来的多种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果。富于冒险与自我奋斗精神的移民们为寻求自身的发展,背井离乡,开拓进取,他们信仰个人至上,提倡个人奋斗,崇尚独立、自由、平等、竞争,这些思想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这里所讲的个人主义在美国是一个褒义词,其本质的含义是“自己是自己前途的主人”。在人们的观念中,人是高于组织的,组织只不过是特定人群的集合,是人的派生物。因此,美国企业一般能够在尊重个人价值、个人选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为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个人主义”与“能力主义”紧密相联,它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竞争,人们相信竞争可以推动社会发展,风险创业、机会创业的观念较浓。 3.崇敬权威的英雄崇拜文化 美国是一个创业英雄辈出的国度,在近代工业革命中,这里先后涌现出了大量的创业英雄与实业巨子。创业者的价值,不仅在于创业者本身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在于它产生的对社会民众的启迪、激励作用。人们崇拜创业者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视创业者为英雄。美国企业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必然造成权威主义,即企业领导人喜欢运用权力影响而造就职工崇敬顺从的心理。 4.重视法律与契约的理性主义文化 美国是一个尊崇法律、法纪严明的国度,公民有很强的法律意识,这使美国企业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为浓厚。美国人普遍认为,如果没有正当的法律过程,就不能有正义与公平。法律的遵从使得美国企业强调按理性主义的信条办事,每作出一个决定,都必须要有坚实的客观依据,强调数据与实证的重要性;讲求程序和秩序,坚持公事公办原则,有时在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看来接近刻板和迂腐的程度。此外,美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只是在社会法制化环境下由合同或契约形式确定下来的利益关系。 5.倾向于硬性管理的“传统文化”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概要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1、前言 (3) 2、企业文化的内涵 (3) 2.1 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的含义 (3) 2.2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功能和特点 (4) 3、中美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4) 3.1 中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4) 3.2 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5) 4、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7) 4.1 宏观层面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7) 4.2 企业层面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8) 4.3 个体层面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9) 5、中美两国企业文化优缺点评析 (10) 5.1 中国企业文化优缺点评析 (10) 5.2 美国企业文化优缺点评析 (10) 6、对中国企业发展先进企业文化的启示 (11) 参考文献 (12)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 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中美两国也不例外。研究中美两国企业文化间的差异,使中国企业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中国企业在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重点论述了中美企业文化各自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美企业文化的特点具体有哪些,它们又有着怎样的优缺点;以及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企业文化。 关键词:中国企业、美国企业、企业文化 Abstract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enterpris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y help Chinese enterprises awaring mor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has a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in discussing how to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enterprise culture to get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of the unique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enterprise culture formed, what the history origin they have; and how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should be learn more from other advanced enterprise culture to perfect themselves. Key words:Chinese Enterprises 、American Enterprises、Corporate Culture

比较中美日三国企业的特点利弊和形成原因

比较中美日三国企业的特点利弊和形成原因 一、美国企业特点、利弊及其新城原因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启示 2010-04-29 17:14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启示 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经营,企业最终的竞争是文化竞争。文化力已经成为整合提升企业无品牌的重要手段,文化力也是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最有力、最经济、最高效的“看不见的手”。 美国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源地,在许多成功的美国企业中,都有着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麦道公司总裁曾表示他的唯一任务就是重塑公司文化。IBM总裁小沃森认为,“任何企业如想生存下去并取得成功,就必须有一套正确的信念。”并“忠实地悟守这些信念”美国最优秀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寻求优势》一书通过对全美62家最成功企业的调查和经验总结,归纳出美式企业文化八大特征,乐于采取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通过发挥人的因素来提高生产率,领导身体力行,以价值准则为动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简化组织结构与层次,宽严相济,张驰结合。一、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1、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美国企业的领导者认为,决定公司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美国大多数成绩较突出的公司都有一套确定的很明确的价值观或指导性信念,这些价值观或信念清晰地表达了该企业主张的究竟是什么,它既是企业制定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又是广大员工的行为指针和精神驱动力。价值观构成了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而当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相一

致,与企业务实精神相统一时,就会产生强大的文化力,激励着企业员工为个人利益和企业价值的实现去拼搏、奋斗。 2、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仔细品味美国的企业文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表达人性,表现人性,突出人 性,强调尊重和信任个人,强调个人奋斗和获取财产上的成功。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年轻国家,文化的根基浅,僵化的传统不多,全社会都重视突出个人的作用。美国所有优秀企业都把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把人而不是把资本或设备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源泉。对人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员工自主权的尊重。优秀的管理人员相信普通的员工都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到这一点。二是尊重员工尊严与提高员工地位。大多数优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同伴式的平等友爱关系,管理人员把员工当作同伴来对待,上下级之间培养不拘礼仪的交往方式,彼此间直呼其名不冠头衔,不带姓氏。 3,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激烈的竞争意识 美国企业文化是创新文化,竞争型文化。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建立了充分的竞争机制,从而塑造了美国人敢于冒险、敢于创新、乐于竞争的民族性格,也塑造了美国人强烈的创新意识。美国优秀企业继承并发扬了美国传统文化中的勇于进取、不断开拓的冒险创新精神,把美国创业初始的企业家精神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在企业中培养了一种鼓励革新和创业的文化环境。对失败的容忍是优秀企业传统文化里十分特别的一部分,它克服了人们那种“只有大获全胜才干”的心理,使革新闯将得以果敢地进行大量的试验,不断创造业绩。 4、注重行动的实干精神

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从企业的形成历史和运行机制看,中国与美国存在很大的不同。由此而产生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方面,差异性更大。以下是几点很显著的差异: (一)企业文化是一个层面,如果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两国的民族文化差异是首当其冲的。我们从霍夫斯坦德的理论来看,中国是权力距离大、集体主义为特点,美国正好相反。这意味着,美国更容易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个性更为张扬;中国则更容易建立一种等级规范的文化氛围,个人要服从集体。所以美国不喜欢集权,它是没有中央银行,美国的每个州都有一个行使央行职能的金融机构;而中国的组织架构则都是金字塔式设计,我们的很多央企的架构都是总部---省--市,甚至细化到县、村。这种民族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企业文化方面,最突出的差别就是美国人的企业更容易建立人性化为主体的文化,而中国的企业则更容易建立规范控制型的文化。 (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应用存在差异。美国的企业建设文化,一般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到文化后期,即文化的描述都非常的简单,也很清晰。关键就是怎么去让员工按照公司文化倡导去做。而且美国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每当面临需要变革的时候,他们发现唯有通过文化去引领变革,其他的管理变革才会取得成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则表明,我们往往将精力放在文化建设的前期,比如我们的理念怎么描述才能彰显企业的文化品位、企业个性,而后期文化的应用则是通过培训、宣贯加一般性企业活动就万事大吉。至于企业有意识地通过企业文化的变革去引领企业的管理变革,更是少之又少。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不同。在美国,企业文化从开始形成到逐步的完善调整,基本都是由公司高层带头去做,他们一般将自身定位为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而且他们很少就文化而谈文化,比如确定了文化的调整方向和内涵后,从高层到管理者、员工一般更多地思考我们如何在工作中去做,如何去调整?所以在美国,很少有专门的部门去负责企业文化,他们更多的是全员的参与。每次的文化变革,都会有一个专门的文化临时机构来引领。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所致,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重担,大都落到了政工部门手中。而企业高层则只是过问或者适当关注一下文化建设进程进行。政工部门对文化的理解可能很到位,但由于他们一般缺少经营管理经验,所以在文化与管理的融合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不同。美国的企业往往会自动自发地进行公司文化的建立与调整,这样的出发点,往往是企业感觉到有建设文化的必要,或者认为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需要对自身文化进行变革。因而这种主动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使得美国企业的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实效,而不是形式。中国的很多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出发点则各有不同。有的企业认为企业发展的不错,需要进行一下文化的总结,有“盛世修典”的感觉;有的企业则是认为企业面临转型,需要通过文化的引领,促进企业管理的变革,这种类型的企业在中国也不乏其人;有的企业则是因为上级单位要求建立企业文化,而且也有这方面预算,因而进行文化建设。总之,因为中美两国的民族文化差异、企业经营环境不同,造成了两国对企业文化,从认识到应用,再到实施,都有很多差异。同心动力建议中国的企业在正视这些文化差异性的同时,应该将目光放在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来帮助企业切实提升绩效这一点上更为实际。因为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其间必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文化建设总该物有所值才是

中美企业文化初探

摘要:本文分别通过对中美两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和特点的比较,探讨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中美企业;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概念由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和沃特曼在合著的书中系统提出的。两位管理专家根据对美国最成功企业所作的调查研究分析指出:在经营得最成功的企业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利润指标,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 一、美国的企业文化 (一)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经过70年代石油危机和货币危机之后进入80年代,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企业竞争力日益下降。而日本却仅凭一种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安然无恙。这使得美国的企业管理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始对日本模式进行研究,纷纷赴日取经,挖掘日本企业成功的秘密。“赴日淘金”热潮,引发了美国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美国本土企业文化的深刻反思,认识到企业文化这种“软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试举例加以说明。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电视机厂,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老板决定请日本人来接管。七年后,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日本人靠什么?就是靠尊重人的优秀企业文化。表现在:第一、接管之初,新任经理把员工们召集在一起,不是指责嘲笑他们的失败,而是请他们喝咖啡聚会,向每位员工赠送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第 二、日本经理主动地拜会工会负责人,希望“多多关照”,力图使美国工人解除心理戒备,在感情上与日本人靠拢。第三、工厂生产有了起色以后,日本经理把以前被该厂解雇的老职工全部找回去重新任用,以培育工人们的“报恩之心”。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企业形成了符合企业经营哲学和经营战略的企业文化。 (二)美国企业文化现状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根基浅,僵化的传统不多,全社会都重视突出个人的作用。这种文化在企业里,首先表现为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对员工的充分信任。“品质第一,顾客至上”也是构成美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1、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2、提倡竞争和献身。福特公司的前总裁亨利.福特说:最高职位是不能遗传的,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3、奖励创新。3M公司的成功在于创新有绝招,招招都很妙。3M公司不轻易扼杀一个设想,如果一个设想在3M各部门找不到归宿,设想者可以利用15%的工作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设想是正确的。 4、利益共享。美国最大的连锁店沃尔玛公司、希尔顿公司,均将一部分股份作为工资或福利分给职工。 (四)美国企业文化的成功典范 美国企业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建立了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凭此形成了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如IBM、摩托罗拉和朗讯等。 我们看看摩托罗拉以“人本管理”的企业文化:摩托罗拉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它的根本宗旨就是尊重人性,为员工、客户和社会做有益的事情,并将之作为指导企业发展的最高准则。其之所以在全球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坚持了人本管理。在摩托罗拉,人的尊严被定义为:实质性的工作;了解成功的条件;有充分的培训并能胜任工作;在公司有明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与融合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西方的企业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中国企业的关注。处于国际进程中的中国企业,应当更加注重中西企业文化的对比,通过借鉴和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理念。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对比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被普遍认同为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中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培育的被绝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共同理想与企业精神。在后现代社会的今天,涵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企业文化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1]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西方是企业文化理论的发源地,无论在企业文化的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企业理当注重中西企业文化对比,通过借鉴和融合,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促使企业自身更好更快发展。 1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 1.1 价值观的不同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另一个国家最显著的方面。同时,价值观亦是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才造成了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不断提高绩效,鼓励员工创新、冒险和竞争。中国传统企业文化倡导“以义生利,义利合一”,“重情义,轻规范”。因此,中国的企业员工团结互助、有大局意识和群体意识。 1.2 管理的不同 西方企业管理表现为以“法理”为中心,重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特别强调制度和条例建设,严格按照规则办事。中国企业管理以“人情”为特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注重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奖惩问题上还是在员工职位升降问题上都存在很大的弹性,人为因素较大。同时,由于受到“君臣关系”的影响,中国的权力等级关系更复杂。高层管理者会有更多的权力,中低层管理者与西方同等级的管理者相比较而言被授予的权力较小。[2] 1.3 行为方式的不同 中西文化行为方式的不同体现在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两个方面。以直线思维为基础,西方企业文化重事实,重逻辑思维,重发现,追求精确,注重竞争;中国企业文化重先验理性,重直觉,重感悟,重整体性,容许模糊性,重和谐。[3]在沟通方式上,西方企业文化表现为开门见山,明确、直接的表达意见和见解,而中国企业文化则是委婉的、间接地的提出看法,不习惯于反问、追问。 2 中西企业文化差异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与企业所处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和民族环境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土壤,中西方文化形成的地理渊源和历史渊源不同,导致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1]段维龙. 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胡小燕.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研究. 商品与质量,2012(4):123-124. [3]史燕. 中西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企业经济,2008(2):161.

文化差异

您认为中国与美国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差异性,我们去美国从事营销活动,在营销策略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文化方面的差异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美企业文化差异,这古老的岁月本身就具有无尽的财富,文化也同名胜古迹一样,时间愈久远,便愈具有无以伦比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 而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没有丰富的历史宝藏可挖掘,但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去承受,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民族方面的差异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政治经济方面的差异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假如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中美文化差异来源,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中美交际文化的差异,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治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旧标( 光洁度) 中新标( 粗糙度)Ra 美标(微米),Ra 美国标准( 微英寸),Ra ▽4 6.3 8.00 320 6.30 250 ▽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 ▽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 ▽7 0.8 1.25 50 1.00 40 0.80 32 ▽8 0.4 0.63 25 0.50 20 0.40 16

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总的原则是: 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 (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 (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 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 (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一般零件只要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密封要求的零件部位,通常须同时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个人认为,通过切削加工的表面标注用Ra,通过抛光等加工方法得到的表面用Rz表示 两者的作用相近, 可相互转化. 根据不同国家其使用情况不同. 国和北美目前采用Ra, 而欧洲国家一般采用Rz. 示意图如下

各国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時代塗層測厚儀使用介紹 一?原理 磁性測厚原理:當測頭與覆層接觸時,測頭和磁性金屬基體構成一閉合磁路,由於非磁性覆蓋層的存在,使磁路磁阻變化,通過測量其變化可計算覆蓋層的厚度? 渦流測厚原理:利用高頻交電流在線圈中產生一個電磁場,當測頭與覆蓋層接觸時,金屬基體上產生電渦流,並對測頭中的線圈產生回饋作用,通過測量回饋作用的大小可匯出覆蓋層的厚度? 二、適用行業 1?電鍍?噴塗:這個行業是使用我們儀器最多的,占每年銷量相當大的比例,是我們主要使用者群體,需要花大的精力去不斷挖掘? 2?管道防腐:主要以石化方面的用戶比較多,一般防腐層比較厚,TT260配F10探頭的用戶比較多? 3?鋁型材:今年以來受國家實施強制標準,型材企業換發許可證的影響,該行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好勢頭,主要測型材上面的氧化膜,據瞭解生產企業每少鍍一微米,一噸型材“節約”150元,非常可觀,因此國家強制要求配備包括塗層測厚儀在內的相關檢測設備?此舉也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好的機會?這個機會也同樣受到競爭對手的關注,他們最大限度的調低了價格,而且採取鋪貨等多種方式迅速在此行業展開攻勢,針對于此唐總?石總也多次指示密切關注對手動向時世採取相應策略,宗旨是讓利不讓市場?希望分公司同仁也能切實利用好這次機會,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使我們的產品更多進入該行業,也為今後在此行業的銷售打下基礎?另外,也可以擴大我們的產品在整個市場的影響? 4?鋼結構:對於我們的產品這類企業也可以單獨劃為一個行業?塗層測厚儀在此行業也確實有很大的應用,包括鐵塔等廠家最近購買資訊也比較多? 5?印刷線路版?及絲網印刷等行業,這類企業相對來講數特殊行業,購買量目前來看只是來自零星一些廠家, 8月份我們就有兩家印刷企業購買?可以看出還是有需求的,需要我們不斷做工作,挖掘資訊資源,多發現一些新的銷售機會? 三?各型號產品介紹: TT220:測量磁性金屬上非磁性覆蓋層的厚度?如鋼?鐵?非奧氏不銹鋼上基體上的鋁?鉻?銅?琺瑯?橡膠?油漆層的厚度? TT230:測量非磁性基體上非導電層的厚度?如銅?鋁?鋅?錫基體上的琺瑯?橡膠?油漆?鉻?搪瓷?鋁陽極氧化層的厚度? TT240:測量非磁性基體上非導電層的厚度?如銅?鋁?鋅?錫基體上的琺瑯?橡膠?油漆?鉻?搪瓷?鋁陽極氧化層的厚度?蹶 主要特點: 1、外型美觀,且帶有橡膠護套便於攜帶與現場操作; 2、存儲資料多達300個測量值; 3、探頭與主機的分離使操作穩定性增強,適用範圍更廣,特別是對於管道內壁,空間狹窄的工 件; 4、可以設定上下限,對界外測量值能自動報警,更大限度滿足了用戶需求; 5、可以配備通訊軟體與PC機介面,便於使用者對資料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儀器本身檔次也 得到提高; 6、兩節AA型鹼性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突然斷電時可以隨時更換無需等待? 7、顯示解析度達到0.1um,尤其對於測量鋁型材氧化膜更有優勢?

推荐:论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论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合资公司就是跨国文化公司。合资企业文化建设决定着跨国经营的成败。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企业文化融合 合资企业不仅是中国利用外国资金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 外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中外合作双方来自不同环境、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管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确认识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努力搞好不同文化的融合,消除管理冲突,对促进合资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对中美企业文化差异的认识 (一)中美企业文化特点比较及形成的背景 1、中国企业文化政治色彩浓厚。中国企业文化是一种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具有明显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征的企业文化。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所以,企业文化中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含有大量的政治内容,并受到政府机关的控制和干预,从而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这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政企不分,政府成为企业的主管,企业财产属国家所有,企业人员属国家编制,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目标以及具体的经管计划都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干预。虽然现在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企业逐步走上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色彩并没有受到削弱,员工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企业员工一般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体谅国家的难处,献身自己的工作岗位,忘我工作。 美国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最终目标。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美国文化传统向来推崇“成就和实用主义”,所以,总是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成就”和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来衡量个人或企业的价值,崇拜金钱,认为赚钱就是英雄。“利润最大化”就是美国大多数企业追求的目标,尽管许多企业非常关心自己的员工,关心社会发展,认为赚取利润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手段,但实质上是在掩盖赚钱的动机,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并赚取利润为目的。 2、中国企业文化重伦理道德。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一种“重义轻利”的思想,将“利”与“义”对立起来,重“人伦”和重价值理性的价值观念。因此,无论是干部的考察任命,还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判断,乃至于企业决策及其行为的选择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往往都不是以客观经济效果作为评判依据,而是以伦理道德标准作为衡量的基本价值标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注重伦理道德的企业文化特征。所以,中国企业员工集体主义意识浓,每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有意义,在企业里员工把企业当作一个大家庭,不同程度上对企业有一定的依附感和归宿感。 美国企业文化则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精神。无论是整个企业还是其中的每个成员,一般都不会满足于目前的现状,崇尚不断进取和发展,崇尚学习和自我改进,崇尚高效率,强调“新、快、变”,相信明天会更好,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与美国社会特别推崇的“成就、效率、进步”的价值观分不开的,追求卓越是美国企业文化的核心特征,是促使美国企业走向成功的主要动力。 3、中国企业重以人为中心。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由于几千年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义,价值取向是“忠、孝、节、义”,把它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其准则是以仁义最大化,用以调整人际关系。一方面使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人际关系格局,起到维持社会和企业稳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今天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美国企业强调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崇尚竞争冒险的个人主义。美国企业家以及普通员工都信奉“自由竞争”和“机会均等”的行为准则,认为独立自主比依赖他人更可靠,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个人权利也是不容侵犯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自于“独一无二”的个人。因此,时时处处强调自信、自尊、自我实现、突出自我和自我奋斗,企业也为每位员工提供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遇,鼓励个人奋斗、冒险和创新,表现出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故

中美企业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中美企业文化建设的 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万 希 (安徽财贸学院工商管理系,安徽 蚌埠 233041) 摘 要:中美企业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美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大特点是 效率优先,倾向于硬管理,中国处于快速的社会变革中,企业文化建设还有待发育 成熟,应注重学习和借鉴美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充分发掘和吸纳我国传 统文化的精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美国;中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06(2002)04-0028-04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 全体成员所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 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 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我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曾经照搬过“斯大林模式”,经历改革开 放后的风风雨雨的企业文化建设,还不够成熟,其特点大致可归纳为[1]: 1.追求标准模式和大一统思想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有多元化的端倪,但由于传统 文化的巨大惯性,尚同重群,寻求某种一般化模式,追求大一统思想仍是 当今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特点。这一点可以从千厂一面的管理模式和千 篇一律企业精神表述上窥见一斑。缺乏创新和个性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2.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 由于建国之初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基础薄弱,以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等客观原因,艰苦创业一直是我国企业普通倡导 的企业精神,再加上中国人固有的勤劳朴实的文化传统更增强了企业艰 苦创业的精神。 3.弘扬主人翁的精神 社会主义公有制、民主集中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广大职工在企 业中当家作主人的地位。我国企业倡导的社会主义企业精神一直是以主 人翁精神为核心的。广大职工爱厂如家、先公后私、顾全大局,把个人利收稿日期:2002-07-03作者简介:万希(1970-),男,江西临川人,安徽财贸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项目,课题批准号2000jq w16。 28

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论文

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论文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论文篇一简述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原因及影响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管理与文化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以下就从中西方不同管理文化形成背景进行二者管理文化的分析比较。 一、文化空间的交错和文化时间衍移 中国身居大陆内地,土地肥沃,小农经济长期占主要地位,文化交流随着交通不便逐渐闭塞,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管理活动也多数围绕着中央集权这一主题展开,我国今日的管理文化也体现出讲集中,求统一的宏观管理精神。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多数为三面或两面临海型,再加上人们对原始土地的开发,使得西方国家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都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其更加崇尚微观管理而不太重视宏观管理,并且由于这种开放兼容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竞争文化的产生并发展。这种空间上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的长期性固定性,

也具有长期存在,不易同化的特性。 在西方文化源头里,人与自然对立和分离的,这就成了西方文化的人本论的基础。随着时间的变迁,西方的文化形成了如今以个人为本位、以注重自我权利为特征的权利型伦理价值观。而中国的文化是以以血缘宗法为基础,重视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群体本位的原始定位。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扬弃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儒家文化影响尤为深刻,诸如按等级观念行事及和为贵的思想使中国企业管理者不善于对下级授权,下属对上级有强烈的依附心理,管理者十分注重感情投资与道德教化,更注重强调和谐、稳定与团体意识,这对于避免组织内部的矛盾冲突,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的作用。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多的平均、和谐,容易导致企业工作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则,标准化程度较低,大锅饭造成了人们竞争意识不强,阻碍了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使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经常处于一种不死不活的状态。 西方管理文化较多受资本主义影响,崇尚的是自由、平等、博爱,使得西方的管理文化风格更多体现为:实际操作的人对问题最有发言权,强调工作中的个性与创新。但其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说决策上的个人主义,因为西方的管理者一般都具有较深厚的管理经验,所以他们在决策中往往以个人为主,注重个人的主观判断。尽管在决策时可以节约时间,但是其受个人管理能力、知识、经历的限制较大,如果监督机制不完备或不得力,容易产生个人专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