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机电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机电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机电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连云港市机械识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一、课程说明

性质:本课程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职业能力目标:

(1)基本能力: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和其它有关规定。

(2)识读能力:机械图样图纸规范,仿机械零件的三视图投影规律(三视图),立体图(正等测图)的识读,四类常见零(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的识读、简单机械装配图的识读能力;

(3)绘图能力:尺规或徒手草绘平面图形、三视图、立体图、零件图、装配图;

(4)测量能力:目测或用常用测量工具测量模型或实际零件的结构尺寸等

(5)查找资料能力;网络或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查阅机械零件、常用件、标准件等的材料、功用、结构设计特点、加工方法等

(6)拆装能力:用拆卸工具对简单机械进行规范拆装

(7)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一)识图的基本知识

1.了解机械图样的概念、分类及优、缺点。

2.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并能正确识读相关图样。

3.了解投影的概念与分类,熟悉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投影规律。

4.了解机械图样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的表达方法。

(二)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1.了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及其有关标注,并能正确识读。

2.了解剖视图、断面图的概念、分类,能正确识读各种相关图样。

3.了解局部放大图的概念,能正确识读局部放大图及各种简化画法。

4.能正确识读螺纹、齿轮、键、销、滚动轴承等标准件的规定画法与标注。

(三)识读零件图

1.了解零件图的基本内容。

2.理解零件图尺寸基准的选择原则及常用尺寸基准,能正确识读零件图中的尺寸。

3.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与标注方法,能正确识读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含义。

4.熟悉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有关标注方法;能正确识读形状与位置公差的符号与标注。

5.能正确识读图样标题栏内容。

6.具备正确识读典型零件图的能力。

(四)识读装配图

1.了解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尺寸分类。

2.能正确识读简单装配图。

(五)典型零件的测绘

掌握典型零件的测绘方法,并能用CAD软件作图。

连云港市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力学基础知识、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常用零件基础知识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内容以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分析解决机械类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掌握力学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及应用等问题,能对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和螺纹联结进行功能分析及简易计算。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具有涉及面广、联系实际较强的特点,教学中要加强现场实际、教具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不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讲情基本理论、简化理论力学的推导、突出结构特性及其应用,切忌抽象的做理论推导,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条理性和简明性。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矩和力偶的概念,熟悉研究物体平衡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系所需满足的条件——即力的平衡条件。懂得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二章材料力学基础

了解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的基本形式,掌握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及平面弯曲的概念;掌握应力与许用应力概念。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

第四章凸轮机构

熟悉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应用特点。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工作特点。

第五章其他常用机构

熟悉能实现间歇运动结构的工作原理,熟悉能实现变速、变向机构的常用方式和工作原理。

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

熟悉带传动的传动类型、传动特点和应用场合。掌握带传动的传动比、包角和带长的计算,了解V带的新标准及其选用方法、带传动机构的装配。熟悉带传动的张紧装置。了解链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

第七章齿轮传动

了解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及其应用。了解渐开线齿形,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性。了解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及其应用特点。了解渐开线齿轮;掌握渐开齿轮的啮合特性。站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熟悉齿轮的加工方法;了解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了解齿轮的精度、失效形式和常用材料。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情况。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及应用特点;掌握轮齿受力与直齿圆柱齿轮的不同特点,为学习轴系打基础。了解齿轮机构的装配。

第八章蜗杆传动

掌握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传动比和旋转方向的判断。了解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

第九章联接

了解常用螺纹的种类、应用场合及装配,掌握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及普通螺纹、管螺纹和梯形螺纹的标记识别。了解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熟悉键联结的类型、应用特点和选用,了解销联结的应用形式。

第十章轴系零件

熟悉常用轴的种类和应用特点,熟悉滑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应用特点轴瓦和润滑;熟悉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应用特点及选用。了解轴承的装配,了解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特点。

第十一章轮系和减速器

了解轮系的应用特点和分类,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熟悉减速器的结构、润滑和装配。

注:该《机械基础》课程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连云港市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常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必要的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常识以及各类量具、量仪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确立明晰的产品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使学生具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必需的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机电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质量、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常识,熟悉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熟悉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常识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初步具备现代企业生产现场质量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初步具备对现代企业生产产品质量进行分析与控制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对现代企业生产现场进行管理的一般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

(1)了解质量、质量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熟悉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2)了解班组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2.现场质量管理

(1)熟悉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了解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2)了解企业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文明生产和“5S”活动。

(3)熟悉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

3.工序质量管理

(1)了解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2)理解工序质量的概念,了解工序能力指数的评定及改进的方法。

(3)熟悉工序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4)了解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小组的组成及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

4.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与质量管理发展概况

(1)了解ISO9000标准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标准的关系。

(2)了解ISO9000标准(2000年版)内容、八项管理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5.机械制造技术测量基本常识

(1)熟悉常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

(2)熟悉常用量具、量仪的分类方法。

(3)了解机械测量的常用方法。

(4)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分类及其修正方法。

(5)了解机械测量的基本常识。

6.常用量具量仪的选用及维护

(1)了解量具量仪选用的要求及方法。

(2)熟悉量具量仪的日常使用与维护。

7.技能训练内容

(1)掌握各类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熟悉各类零件的测量方法并判定测量值是否合格。

连云港市PLC编程技术训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所必需的电器及PLC控制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需的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和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科学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型号、规格、用途。

2. 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

3. 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

4. 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指令。

5. 了解工业控制技术的一般应用。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借助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低压电器产品的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

2. 能阅读和分析一般电气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初步具备对电气控制线路故障进行判断的能力。

3. 初步具备根据工业现场项目的控制要求正确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一般能力。

4. 初步学会运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顺序控制。

5. 初步具备改造、革新简单机电设备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电器控制

1. 常用低压电器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常识。

理解继电器、接触器、熔断器、自动开关、手控电器及主令电器的结构、类型、作用及型号意义的有关知识。

2.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

掌握常用电气控制系统的图形符号及控制线路的识图方法。

掌握电气控制系统基本环节的分析方法。

(二) 可编程控制器

1.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知识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编制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的梯形图和基本指令。

理解将电气控制原理图转换为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方法。

初步掌握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顺序控制的方法。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调试方法。

(三) 工业控制技术

理解简单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

掌握运用可编程控制器改造、革新简单机电设备控制线路的基本方法。

了解电器及PLC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及维护方法。

四、学时分配建议

连云港市传感器应用技术训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所必需的传感器原理和测量电路的知识,以及在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的使用、调整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常用传感器及测量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使用和调整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及误差的分析方法。

2. 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原理、结构、特性和用途。

3. 了解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方法和测量电路、抗干扰技术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方法。

4. 掌握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中常用传感器的技术特性及其使用和调整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常用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

2. 具有查阅手册,阅读产品说明书等资料的能力。

3. 具有使用和调整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中常用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的能力。

4. 初步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组成数据采集系统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及分类。

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

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及误差处理。

2. 常用传感器及测量电路

了解电容式、压电式、数字式、气敏、湿敏及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掌握应变式、电涡流式、磁电式、光电式及热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3. 抗干扰技术

了解干扰的来源、性质、特点、传输途径、作用方式及抑制干扰的方法。

掌握屏蔽技术、接地技术。

4. 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

了解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传感器信号的预处理方法、仪表放大器及A/D转换器的要求与选择、传感器信号非线性校正及标度变换的原理和方法。

5. 传感器在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了解传感器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

掌握机电设备中常用传感器及测量电路的使用和调整

四、学时分配建议

连云港市AUTOCAD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AUTOCAD软件应用技术常识》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和训练项目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一种AUTOCAD软件,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自动生产流程;以AUTOCAD软件为主,让学生初步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

【知识目标】:

1. 了解机械AUTOCAD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

2. 初步掌握AUTOCAD软件应用的基本常识。

【能力目标】:

1. 掌握AUTOCAD软件的应用与操作方法,具有绘制二维零件图的能力。

2. 初步掌握简单零件的三维造型方法,初步熟悉刀具选用和加工的一般方法。

三、课程主要内容

项目一 AUTOCAD绘图准备知识

1.AUTOCAD2006的安装

2.启动与退出

3.打开、保存和关闭图形

4.用户界面

5.设置绘图单位

6.设置绘图界限

项目二创建图形

1.创建线段

2.绘制圆、圆环和圆饼

3.绘制椭圆和椭圆弧

4.绘制矩形、正多边形

5.绘制多线、多段线、样条曲线

6.创建面域

项目三编辑图形

1.图形编辑常用工具

2.线型、线宽、颜色、图层设置

3.复制、删除、镜像、偏移、矩阵等编辑操作

项目四文字处理

1.定义文字样式

2.标注单行文字

3.文字对正

4.标注多行文字

项目五块和图案填充

1.创建、保存、插入、编辑块操作

2.定义块属性、编辑属性

3.图案填充

项目六尺寸标注

1.线性尺寸、对齐尺寸、角度尺寸、基线、连续、半径和直径标注2.引线标注

3.形位公差标注

4.快速标注

5.标注样式

项目七综合练习

四、学时分配建议

连云港市车工技术训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车工及常用切削机床加工的一般操作技能,达到中级工操作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熟悉常用车床的规格、结构、性能、传动系统及日常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

2.能合理选用、刃磨常用刀具。

3.了解车削加工基本常识。

4.了解加工图样中的技术要求及其测量常识。

5.熟练掌握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技术。

6.熟练掌握套类零件的加工技术。

7.熟练掌握螺纹车削及其检测技术。

8.综合训练

(1)能独立制定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车削工艺,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加工工艺。

(2)能对工件进行质量分析,并能说明产生废品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3)会查阅车削加工有关的技术手册。

(4)了解车削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措施。

三、主要教学内容

项目一车工入门

1.了解车床型号、规格、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掌握车床的操作要点。

2.熟练掌握大拖扳、中拖扳、小拖扳的进退方向,根据需要,按车床铭牌对各手柄位置进行调整。

项目二车刀及工量具

1.了解车刀的刃磨和安装相关知识(45度车刀和90度车刀)。

2.熟练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项目三车削外圆柱面

1.掌握车削用量的选择。

2.熟练掌握车削外圆的方法与步骤。

3.熟练掌握车削台阶的方法与步骤。

4.熟练掌握车削端面的方法与步骤。

5.了解切断刀、切槽刀刃磨的一般知识。

6.学会车矩形槽和圆弧槽的方法。

7.掌握切断的操作要领。

项目四车内圆柱面

1.了解内孔车刀刃磨的一般知识。

2.掌握车内孔的操作要领。

3.掌握内孔测量方法

项目五车削内外锥面

1.熟练掌握转动小滑板车削圆锥体的方法与步骤。

2.掌握锥度检查及调整的方法。

项目六螺纹加工

1.能根据螺纹样板正确刃磨、装夹车刀。

2.掌握运用倒顺车车削普通螺纹的方法与步骤。

3.熟练掌握车削过程中的中途对刀的方法。

4.掌握用直进法车削普通螺纹的方法。

5.能判断螺纹牙型、底径、牙宽的正确与否并进行修正。

6. 掌握用螺纹环规、塞规检查普通螺纹的方法。

项目七技能训练

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车削的基本要领,独立完成初级工工艺的制订,并能达到中级工操作技能水平。

项目八理论知识强化

通过理论知识强化,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车削加工相关的基础知识,达到初级工理论知识要求。

连云港市机械拆装实习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一、机械拆装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拆装实习是机电工程部机电、数控、模具等专业的实践性必修课程。

拆装实习的任务是拆装汽车发动机(或减速器与旧机床)。

目的:

①巩固和加强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知识,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②使学生掌握机械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③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常用机、工、量具和专门工具;

④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常识,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⑤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拆装实习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机械拆装实习总学时为2周,每周5天,每天2个单元,合计20个单元,每单元实习时间为3学时。

(一)入门知识讲授:(4学时)

1.了解拆装实习的性质、任务及要求。

2.掌握拆装设备和工具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拆装实习的安全和文明操作的注意事项。

4.讲授汽车基本构造及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二)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及配气机构的拆装(28学时)

1.观察并拆卸发动机的外部装置,了解气功能和其它机构的连接关系。

2.按顺序拆卸气缸盖、活塞组、气门组、凸轮轴、曲轴等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认识其名称、作用、工作原理和连接关系,然后按技术要求装复,并注意正时齿轮记号、连杆、活塞的标记等,以保证正确安装,并调整好间隙。

3.在拆卸过程中了解润滑油路和冷却水的循环水路。

(三)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7学时)

1.观察发动机燃料系的组成,了解总成名称、作用和连接关系。

2.拆装燃油滤清器总成,了解其结构和工作过程。

(四)发动机冷却系、润滑系总成(7学时)

1.拆装水泵,了解其结构、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

2.拆装机油泵,了解其结构、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

3.拆装机油滤清器,了解其结构、零件名称、工作原理和滤清油路。

4.观察节温器、分水管、机油调压阀、旁通阀和曲轴箱通风、单向阀等结构,弄清其工作原理。

(五)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测绘(14学时)

1.每人测绘一件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

2.上机绘制测绘的零部件,要求标柱尺寸及零部件名称和材质。

(六)装复发动机总成(10学时)

根据拆装过程按要求装复发动机,装复过程中要求注意安装顺序、每个螺栓的紧固力矩及装配间隙的调整等。

三、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与考核

每4~6人为一组,一台发动机;成套的拆装工具一套;各种测量具齐全。

教学方法:

①直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方法,由指导教师边操作示范、边讲授学生以观察为主,结合适当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习讨论各总成、部件的构造工作过程、调整方法、常见动力机械故障判断分析及处理方法措施。

②教学实习:按教学实习的要求,由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拆装各总成和零部件,使学生掌握各总成的拆装顺序、步骤、要求和调整方法及正确使用工、量具和机具,设置故障由学生判断分析处理。

③拆装应以汽车发动机为主。

教学要求:

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独立完成各机构、总成、机件的拆装,掌握它们相互间的装配关系及调整方法。

3.熟悉各机构装置机件名称、作用和结构特点。了解所拆装机械的性能,零部件设计原理、加工方法。

4.测绘关键零部件的图。

5.学会判断、分析、处理动力机械的常见故障及正确使用各种专用机、工、量具。

6.文明生产、杜绝乱拆、乱放、不讲清洁的坏习惯。

连云港市气、液压传动技术训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所必需的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设备使用、调整及故障分析和排除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需的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利用所学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作风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

2. 掌握各类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3. 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回路及系统。

4. 初步掌握分析液压、气动元件及液压与气压传动故障和排除方法。

5. 对国内外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新技术有初步了解。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初步具有使用、调试液压与气压传动设备的能力。

2. 能参照使用说明书阅读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图。

3. 初步具备对一般液压、气动元件和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绪论

了解机电设备中的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

理解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二)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1. 动力装置

理解动力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

了解液压泵的基本类型。

掌握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掌握常见液压泵的使用特点及选择原则。

2. 执行机构

了解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类型、使用特点。

了解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掌握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合理选用。

3. 控制元件

理解液压控制阀的功用。

了解液压控制阀的基本类型及电磁阀和压力继电器对电气部分的要求。

掌握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及合理选用。

4. 辅助元件

了解辅助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掌握常见辅助元件的选用。

5. 工作介质

掌握对液压油的要求和选用。

理解压力与流量的基本概念。

理解压力的形成及连续性原理。

理解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三) 液压传动基本回路

1. 方向控制回路

理解换向回路的组成原理及其特点。

掌握换向阀位与通路数及操纵方式的选择原则。

2. 压力控制回路

理解压力控制回路的组成原理及其特点。

掌握各种压力控制回路的应用场合。

3. 速度控制回路

理解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理解常用的调速方法。

4. 多缸动作回路

理解多缸动作回路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特点。

掌握电磁铁动作顺序表的绘制方法。

(四) 液压传动系统实例

典型机电设备和其他机电设备中的液压传动系统。

掌握阅读液压系统图的方法、步骤,能对照动作循环图和电磁铁动作顺序表,读懂一般复杂程度的液压系统,分析系统的组成,能初步分析系统的特点。

(五) 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1. 气源装置及辅助元件

掌握气源装置的作用。

了解空气压缩机的分类。

掌握空气压缩机的选用。

理解常用辅助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及选用。

2. 执行机构

了解气缸和气压马达的类型、使用特点。

掌握执行机构的合理选用。

3. 控制元件

了解控制阀的基本类型。

理解控制阀的功用。

掌握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及合理选用。

4. 工作介质

理解气动系统对压缩空气的基本要求。

(六) 气压传动基本回路

1. 方向控制回路

理解换向回路的组成原理及其特点。

掌握换向阀位与通路数及操纵方式的选择。

2. 压力控制回路

理解压力控制回路的组成原理及特点。

掌握各种压力控制回路的应用场合。

3. 速度控制回路

理解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理解常用的调速方法。

4. 其他常用基本回路

了解安全保护回路、延时回路和顺序动作回路的组成原理及特点。

(七) 气压传动系统实例

气动机械手和其他机电设备中的气压传动系统

掌握阅读气压系统图的方法、步骤,能分析系统的组成及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八)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分析

1.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

了解控制阀的连接方式。

掌握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掌握系统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的维护保养。

3.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了解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常见故障。

了解气动元件的常见故障。

能对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

实践性教学模块

1. 液压系统中压力的形成

理解系统中压力形成原因。

学会测定系统压力的方法。

2. 液压泵性能测试

认识液压泵的主要性能。

学会小功率液压泵的测试方法。

3. 液压基本回路组装及测试

了解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学会液压基本回路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

学会分析液压回路系统的性能。

4. 气压基本回路组装及测试

了解气压基本回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学会气压基本回路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

学会分析气压回路系统的性能。

四、学时分配建议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美术)

高中艺术欣赏课(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 说明 (一)高中艺术欣赏课占用必修课时间授课,总学时为68课时(注),音乐、美术各占34时。课程均应列入课表,不得任意挪为它用。 (二)音乐欣赏课、美术欣赏课原则上高一、高二分段进行。也可阶段交叉或间周轮换上课。授课形式以常规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必要时也可合班上课。 (三)高中学校应配备专职音乐、美术教师,有困难的学校可外请教师代课。 (四)教材应根据本大纲的要求编写。大纲中规定的必选作品应全部编入教材:音乐欣赏课的参考作品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并适当补充民族、民间作品。音乐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音响资料,美术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幻灯图书资料。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分为音乐欣赏课和美术欣赏课,是普通高中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音乐欣赏课(略) 美术欣赏课 一、教学目的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一)美术欣赏基础知识(30%) 1.美术欣赏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2.美术的社会功能; 3.美术的分类及其主要艺术特征; 4.美术创作的主要艺术语言与创作方法

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undamental Accounting 课程编号:05210960 课程类别:专业课,选修 总学时数:32 学分:2 开课单位:经贸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对本专业学生继续学习公共关系课程和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日常会计核算的组织和程序,并初步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基本任务: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即会计循环,学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即应用会计核算方法的能力,重点掌握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能力与技巧。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1、教学内容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会计的含义 (3)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4)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5)会计要素 (6)会计核算基础 2、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的涵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方法 难点:重点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构成、特征等内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的特点和任务。 (2)理解会计的涵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3)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和新职能、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构成、特征。 (4)重点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二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1、教学内容 (1)会计等式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中高级会计课程的入门课。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模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2、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方法 《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外,还应充分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教学内容,同时, 还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4、教学时数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40耳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 2、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和会计核算基础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2、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账户及其结构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和要求】 1、深刻理解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2、熟练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 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核算 2、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上述业务 第五章会计凭证【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与作用; 2、理解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含义; 3、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内容和编制要求; 4、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技术方法; 5、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六章会计账簿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欣赏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Movie and Television 课程代码:011351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编辑出版学 制订人:刘惠制定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刘铁群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影视艺术欣赏》是面向全日制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其中以文学院的学生为主。在被誉为“读图时代”的21世纪,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当学会并懂得如何去欣赏和鉴赏影视作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积极健康的兴趣着力点,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影视艺术审美观,了解电影、电视剧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及其发展、流变的历史,同时掌握影视评论的方法。本课程受选修课时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影视艺术”做或时间或地域或类型的限定,亦可将“影”“视”分开讲解,如此,可使讲授内容相对集中,易深入,学生则可以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影视作品欣赏为辅。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中国电影发展概况(10个课时)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百年来中国电影的历史与现状,纵向描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异质与共通之处。 讲授内容: 1(百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几个主要的历史阶段。 2(中国电影导演代际的形成及其划分的依据。 3(“第五代”与“第六代”比较之面面观。 重点:中国“第五代”导演与“第六代”导演的比较。 难点:中国电影导演以“代际”命名的成因分析。 第2章欧美电影发展概况(10个课时) 通过对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欧美电影历史上的几个重要分期,并着重了解以“好 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和以“新浪潮”为代表的法国电影。讲授内容: 1(欧美电影的几个重要的历史分期。 2(美国“好莱坞”电影。 3(法国电影新浪潮。 重点:欧美电影史上的大事件。 难点:如何评介“好莱坞”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形成的背景分析。 第3章亚洲(除中国)电影发展概况(9个课时)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亚洲电影的大致情况。讲授内容: 1(日本电影。 2(韩国电影。 3(印度电影。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doc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专业考察 学时/学分:64/2 授课学期:5 先修课程:商业广告设计 后读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科)、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 开课系或教研室:艺术与设计系(广告视传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视觉传达专科、广告设计与策划专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专业考察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搜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开阔眼界。通过专业考察,为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际情况,使学生将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实践考察中,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本专业的鉴赏力,提高专业综合修养。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按照学院相关文件制订专业考察计划,要求具备详实的行动计划,并交系务会讨论再由系部主任签字后报学院有关部门备案方可实施。 2.外出考察前,学生应与领队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纪律观念教育,确保安全。 3.学生在带队老师的统一安排下,分成各专业小组,作专题考察,既要有丰富的图片资料,也要有详实的记录和体验,最后形成一篇考察报告。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五、教材及参考书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六、考核办法: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1、理论考察成绩占40%;实地考察成绩占60%,两次成绩合计为一个成绩。 2、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分标准见附表一)。凡获得及格以上成绩者可获得规定学分。 3、评定成绩的步骤为:学生填写个人鉴定,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及成绩。 4、考察结束后将下列材料及时上报:(1)实习日记(2)指导教师鉴定。 附一:专业考察成绩评定标准 优: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充实、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良: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中:学习态度比较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及格: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基本掌握 不及格:学习态度不认真,考察日记不完整,对专业实践知识不能完全掌握 执笔:闵晓杰 审定:艺术与设计系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020010 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 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管理各专业 开课学期:3 总学时:64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 总学分:4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会计学原理是管理专业基础课,是管理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记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掌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2、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及借贷记账方法。 3、会用借贷记账方法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和用途结构两种标准进行的分类。 5、会对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 6、会登记账簿并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7、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账务处理。 8、了解主要财务报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6学时) 会计的基本概念及会计目标,会计的对象及任务,会计基本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4学时)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及分类,账户及其一般结构。 第三章复式记账(4学时)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方法及记账规则,会计六大要素增加、减少的方向及余额含义,试算平衡及会计分录。 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18学时)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资金筹集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供应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生产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过程业务账户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总学时:100 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40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一、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研究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一门会计、证券等专业的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知识上: 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③明确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和相关会计法规。 (2)能力上: ①能够填制和原始凭证;②能够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③能够熟练登记各种账簿和运用错账更正方法;④能够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3)素质上: 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4)、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什么是会计科目、帐户、会计分录、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对会计等式演变的抽象理解,运用复式借贷记帐方法,分析并掌握工业生产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会计记帐、对帐、结帐,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进行简易地操作,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合并项核算。 (5)、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每迟交作业24小时按作业占总成绩百分比的20%扣分。 测验、考核或成绩评定: A、考勤占考核总成绩的20%,每旷课一节扣2分; B、作业占考核总成绩的10%,每少交作业一次扣1分; C、期中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20%; D、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50%。 本课程的合计学时为100学时。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机器学习 课程英文名称:Machine Learning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总学时:36 (讲课:28 ,实验:8 )学分:2 大纲撰写人:大纲审核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算法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步骤,并通过编程练习和典型应用实例加深了解;同时对机器学习的一般理论,如假设空间、采样理论、计算学习理论,以及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有所了解。 二、对选课学生的要求: 要求选课学生事先受过基本编程训练,熟悉C/C++或Matlab编程语言,具有多元微积分、高等代数和概率统计方面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200字左右的概述,然后给出各“章”“节”目录及内容简介)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 a)损失函数、错分率的最小化、期望损失的最小化等 b)相对熵、互信息 2.概率分布: a)高斯分布、混合高斯分布、Dirichlet分布、beta分布等 b)指数分布族:最大似然估计、充分统计量、共轭先验、无信息先验等 c)非参数方法:核密度估计、近邻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 a)线性基函数模型 b)贝叶斯线性回归 c)贝叶斯模型比较 4.分类的线性模型: a)判别函数:二分类和多分类的Fisher线性判别 b)概率生成模型:连续输入、离散特征 5.核方法: a)对偶表示

b)构造核函数 c)径向基函数网络:Nadaraya-Watson模型 d)高斯过程:高斯过程模型用于回归和分类、Laplace逼近、与神经网络的联系 6.支持向量机: a)最大边缘分类器:历史回顾 b)用于多分类和回归的支持向量机:几何背景、各种变种 c)统计学习理论简介:Vapnik等人的工作 7.图模型: a)贝叶斯网络 b)Markov随机场:条件独立、因子分解 c)图模型中的推断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 a)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最大似然估计、EM算法 b)EM一般算法及其应用:贝叶斯线性回归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 a)隐Markov模型:向前-向后算法、Viterbi算法、Baum-Welch算法等 b)条件随机场及其应用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2学时):了解并掌握统计决策理论和信息论的基础知识。 2.概率分布(3学时):熟悉常见的分布,熟练掌握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学会利用无信息先 验和共轭先验简化计算,了解一些常用的非参数方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3学时):掌握线性回归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R中有关回归的程序 包,并能将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分类的线性模型(3学时):对分类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 5.核方法(3学时):了解核方法的最新进展,熟练掌握核函数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6.支持向量机(4学时):掌握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面对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学 会使用支持向量机,粗略了解统计学习理论。 7.图模型(4学时):从建模到算法实现。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掌握EM算 法的基本理论,学会使用EM算法。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掌握隐Markov模型的几个经典算法,学 会利用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解决具体问题,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性标注等。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1.Bishop, C. M. (2006)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pring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LC 2.Mitchell, T. M. (1997) Machine Learning,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六、必要的说明

国际会计准则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会计准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国际会计准则是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课学期在第二学期。先修课程有高级财务会计专题、税务会计专题等课程。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的基本模式和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变迁的背景和过程,了解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的主要模式和主要差异,对比国际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具体准则的差异相同点。 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学时安排,采取课堂授课、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相结合方式组织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的学习、讨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研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授课方式、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授课方式采用学生参与方式教学方式。要求对具体准则部分分小组讨论、小组课堂讲解,其他学生和老师提问方式构成。 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例为30%,期末考试占70%。 平时成绩的构成:课堂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50%,平时作业占50%。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七、教学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引言 一、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授课方法 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界定 1.广义国际会计准则 2.狭义的国际会计准则 (二)课程安排和教学过程设计 (三)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变迁过程 1.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 2.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 (四)正在进行的全面修订 四、重点难点 1.国际会计准则改组的原因; 2.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 五、思考与讨论 1.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是如何握手言和的? 2.你如何理解我国的国际协调化? 3.你如何看待协调化和差异化问题? 第二章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迁 一、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中国际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授课方法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它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于统计学、旅游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贸易、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它是一门学科必修课。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对本门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针对具体专业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总论(4学时) 1.1会计概述(2学时) 1.1.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1.2掌握会计的含义; 1.1.3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 1.1.4理解会计的目标; 1.1.5理解会计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会计的含义、基本职能和具体目标 1.2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5学时) 1.2.1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概念; 1.2.2了解会计对象的内容; 1.2.3了解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 1.2.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重点和难点: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内容、会计等式恒等性的理解。 1.3会计的方法(0.5学时) 1.4.1了解会计方法的内容; 1.4.2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 1.4.3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完整性。 重点和难点: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完整性。 2.会计核算基础(2学时) 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0.5学时) 2.1.1理解会计基本前提的含义; 2.1.2掌握会计基本前提的内容。 2.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0.5学时) 2.2.1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 2.2.2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 2.3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及其要求(0.5学时) 2.3.1了解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含义; 2.3.2掌握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2.4会计计账基础(0.5学时) 2.4.1理解两种计量基础的含义; 2.4.2掌握权责发生制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会计计量属性和权责发生制会计记账基础。 3.账户和复式记账(4学时) 3.1会计科目(0.5学时) 3.1.1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 3.1.2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3.1.3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税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要求学生: 1、了解我国税收管理体系;了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了 解各税种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纳税义务人;了解各税种的纳税申报及缴纳;了解 关税的征收管理; 2、熟悉我国现行税收体系;熟悉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 值税、契税、关税等财产税、行为税税种的计算、征收管理及税收优惠等税制要素 的规定; 3、熟练掌握:税法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退(免) 税、进口货物征税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消费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收优惠以及 税额扣除;个人所得税的所得来源、确定应纳所得税项目、税收优惠、境外所得的 税额扣除、税收优惠以及税额扣除;税收征收管理。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税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并能根据税法的原理、方法进行实务处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熟练掌握税法构成要素的全部内容;理解税收和税法的关系;了解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学习本章后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各个税种中。 教学重点:税法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对税率的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的定义 二、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征税环节,税目,税率等要素的具体含义。 四、税法的分类 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行为目的税类等。 五、税法的作用 第二节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法的地位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三节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二、公平原则 三、民主决策的原则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我国税法的制定与实施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1、课程代码: 2、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艺术) 3、总学时数:30课时 4、适用对象:全校所有专业 5、先修课程:无 6、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西方的美术已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人类艺术宝库,它对全世界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在高校里开设这门课,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知识,扩大审美视野和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欣赏西方大师的优秀作品,能够陶冶性情并能逐步地培养当代大学生一种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能了解与掌握西方美术的文化背景知识;欣赏名作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西方美术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风格和流派技巧等。第二,通过大量的大师名作的图片欣赏,要求学生对

艺术美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审美的兴趣并能逐步地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开拓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由于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欣赏评析经典美术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课时分配安排表

备注:实际教学时间与培养方案有冲突,课时可适当调整,按实际教学时间进行安排。 五、考试要求 本课程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均按百分制考评,评价基本模式如下表: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版) 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数:学分: 课程类别:适用专业: (注:含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学时数”填写格式为“总学时数/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仍填写课程的总学分。)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课程教学应达到的要求,以及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说明。即:结合课程内容,阐明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与不同种类课外学习活动(习题、作业等)的配合,以明确教师组织教学的主体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通过教师教学使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较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在知识点上有交叉的课程之间的分工等)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要求:按章写出各章主要内容、知识点,明确该章讲授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可以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表述该章节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教学部分 各实验名称及主要内容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XXXX》,XXX编著,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2.《资料名称》, 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课程名称》参考教案设计 (“课程思政”版) 授课要点: 教学周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思政育人目标 要求:根据课程专业教育要求,有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十九大精神等内容。 二、教学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3.思政内容融入点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与条件要求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例如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策略手段,以及授课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条件需求,如多媒体、现场参观等。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30004 适用专业:会计 总学时数:54学时学分:3学分 理论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18学时 编制单位(或执笔者):旅游与经济管理系会计教研室李家华 编制时间:2014年10月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及经济管理类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任务: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对该课程的理解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运用。该课程中复式记账、账户分类、经济业务核算、凭证填制、账簿设置、会计报表等重要内容将在以后专业课程中频繁涉及,是其他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和理论基础,要求重点掌握。 二、总体教学目标 《会计基础》是一门重要会计学理论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验训练, 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会计核算、会计要素、账簿、凭证、财务会计报告等基本概念、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账户分类等基本原理和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核算等基本方法,能进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凭证填制、账簿设置和基本账务处理程序,具备学习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更专业课程的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基本运算知识基础和能力。作为会计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将为会计学今后的专业性课程《审计学》、《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等提供和奠定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从课程的难度、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适合于大一上学期开课、授课。 四、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参考 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

五、教学内容及其目的、要求、任务 第一章总论(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会计的意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概念与特点;职能与作用;信息服务对象。 2、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3、会计的方法:方法的组成;核算方法。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5、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 6、会计职业与管理。 7、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目标。 (二)教学目的 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对会计学有一个总体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任务 本章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的职能、特点、对象、任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学科体系,对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总体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会计的概念与特点、职能与作用、任务与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的基本知识。 (2)了解会计学科体系、会计职业与管理、会计法规体系。 2、重点、难点

《民族民间工艺设计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工艺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53036 学时:32学时学分:1分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彭咏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教程》,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年 吴安丽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蜡染艺术》,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9年 张锦华主编《苗族民间文化考察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民族民间美术是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掌握民族民间美术内涵的基本规律,对于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满堂灌,在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上,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学习,

多进行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悠久的历史 第二节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三节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四节民族民间美术的大众 第五节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发展。 4.教学建议: 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二章远古时期的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远古时期民族民间美术起源 第二节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图腾形象 第三节从《苗族古歌》看苗族内涵的蕴味 第四节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五节民族民间美术的表现题材 第六节民族民间艺术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和掌握苗、布依、侗等服饰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苗族、布依族、侗族服饰艺术的历史、特点、种类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三章原始寓意的图腾崇拜及偶像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民族意识中的自然图腾崇拜 第二节民族意识中的和人为偶像崇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图腾艺术的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民族图腾艺术特色。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四章苗族的祟拜心理与创造意识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对始祖的创造心理意识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音乐学专业导论》是音乐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以及考研课程、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技术刊物,技术权威,参考书目、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的介绍,并了解本院音乐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校内教师的职业成就和承担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专业导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掌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基本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以及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的刊物,权威、参考书目;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学科和本院系的其他专业的联系;了解四年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及学分绩点的含义: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实践环节学分、课外学分是多少。并以此来帮助完成本科专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了解考研课程、本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该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就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和技能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在顺利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知识结构,使个人发展有一定的空间性和延展性。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没有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为音乐专业课程。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参考:《2013级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会计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xperiment in Accounting )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A111210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总学分:0.5学分 总学时:8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二、教学目的 技术性、应用性、操作性强是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为了满足这一特点,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基础会计学知识的特点,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实务资料结合教学内容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 三、基本要求 在会计学理论课教学的同肘,配合相关教学内容与进度,单独开设8学时的“会计学实验”课程。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训练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实务工作的基本程序与内容,理解会计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包括会计凭证的认识及填写、各种会计账簿的认识及填写、会计报表的认识及填写等专项基础性实验的实务操作。 四、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会计凭证的认识和填制方法(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会计基础知识中的“七大”核算方法,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时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本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认识实物,在实验室己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对

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及填制方法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并能够掌握具体操作,为后几部分的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一、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填制 二、记账凭证的认识和填制 第二部分会计账簿的认识和登记方法(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登记会计账簿”也是会计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部分内容的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种类,并能够理解其用途,熟练掌握几种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并理解“账簿”与“凭证”的关系。 一、日记账的认识和登记 二、总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 三、明细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 第三部分会计业务的处理(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是在运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业务处理后,要求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会计实务的处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凭证”、“账簿”与“业务处理”的关系,并熟练的按程序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一、资金筹集业务 二、采购业务 三、生产销售业务 四、损益计算业务 第四部分会计报表的编制(2学时) 教学H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内容只对“三大”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进行实务模拟,要求学生理解“凭证”、“账簿”、“业务处理”、“报表” 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二、利润表的编制 五、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评定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70%0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差不多信息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8/2/1.5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授课时间: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艺术楼A301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诸小妮职称: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余时间、艺术楼A202、面谈 【二】课程简介 影视鉴赏课是从文学、社会学、美学角度动身研究影视艺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侧面,展现一个或真实或虚假的客观世界,从而使学生了解影视表现是怎么样一门艺术。这门课程既表达了电影、电视美学的独特艺术,又表达了电影与文学、社会、历史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差 不多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进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审美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了解影视进展的历史,结合美学理论知识, 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电影,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 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影视鉴赏课程能够运用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去观赏影视艺术,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明美的生活。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作为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观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观赏》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是本课程更加 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影视鉴赏》,李中会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2、推举参考书:《影视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表1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次 教学主题要点与重点要求学时 第一周次影视艺术概说 中国电影的产生与进 展、世界电影的历史进 展 要点:影视艺术的概念、中国 与世界电影的历史 重点: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及 能力培养、中国与世界电影历 了解:影视艺术的含义与 过程、港澳台及国外电影 进展状况 掌握:影视艺术鉴赏方 2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地位及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及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8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考试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动物营养与饲料》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与营养源作为统一的研究中心,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并且通过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全过程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源利用的测定,确定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动物营养需要的关系,为动物生产者提供理论根据和实际指南,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达到以最少的饲料、最短的时间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动物产品。本课程培养学生识别常见饲料、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能力;能根据具体饲料条件灵活设计日粮配方。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其主要功能。 2、了解生长、繁殖、泌乳、育肥、产毛、产蛋等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 3、掌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主要相互关系。 4、掌握运用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体内三大有机物质消化代谢特点,合理确定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粗纤维、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的供给。 5、在提供分析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下,独立掌握按规程完成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方法。 6、熟练掌握各种饲料因素对动物产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