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考二模试卷文综地理试卷 解析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考二模试卷文综地理试卷 解析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考二模试卷文综地理试卷 解析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考二模试卷文综地理试卷 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模拟卷(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1至42题是必考题,43至47题为选考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半城镇化是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1~2题。

1.与半城镇化率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A)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B.户籍政策

C.第二、三产业比重D.人口密度

【解析】从材料可知,半城镇化的表现是“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选A。B也是关联因素,但不是关联度最高的。

2.甲地是我国半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该地半城镇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B)

①生活成本低②基础设施相对完善③环境优美④收入水平高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甲地为长三角地区,该地基础设施完善,收入水平高,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强,人口向该地区城市迁入多,造成半城镇化率高,②④正确;长三角地区消费水平高,生活成本高,①错;环境优美与此无关,③错。故选B。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

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下图示意褒斜古道线路。读图完成3~5题。

3.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A)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

【解析】“火焚水激”法其实就是先用火烧石,待石温很高时突然用凉水激冲,岩石温度骤变受热胀冷缩影响,裂开,便于开凿。这种在温度的差异影响下,岩石遭受破坏,产生裂隙并形成松散物的作用属于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是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风化产物进行破坏,侵蚀作用常伴随着搬运作用;而堆积作用则是在搬运过程中,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的作用。故选A。

4.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C)

A.沿河成路B.陡峻盘旋C.岭横越垭D.险绝而栈

【解析】认真读图,甲地的路为褒斜古道的一部分。甲地没有河流存在,不会是沿河成路。图中比例尺较大,代表实际距离较小,反应的内容较详细,基本上图上的线路可以代表实际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可以推测出甲地附近应该是分水岭,分水岭走向与河流走向平行。陡峻盘旋其实就是沿着陡峭的山地迂回盘旋,“之”字形前进,其目的是将道路距离加长,道路坡度减缓。从图中可看出,这里是直接通过,并没有迂回,且从图中可判断出图中局部的分水岭应该是一系列连续走向的山脉,而不是单独的山峰,所以不可能在这里盘旋修路。甲地为古道线路,但并无栈道遗址,所以不可能是险绝而栈,险绝而栈是指在极度危险没有路的地方,比如悬崖峭壁处,通过凿壁架木成栈道通行,而甲地的古道大致沿东西方延伸,如果该处是峭壁,则峭壁应该是偏南北向走向,东西向的古道就会形成垂直落差大的起落,不符合栈道等大致水平方向前行的惯则。而从分水岭处横贯通过最可能的就是修隧道或在地势较低处直接穿过,岭横越垭其实就是前面横着一道山岭,找一个海拔比较低的垭口(相当于山地的鞍部)穿越过去,刚好符合图中的示意,有分水岭,古道又是横贯而过。故选C。

5.古代褒斜古道修通的地理意义是(B)

A.乙地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B.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

C.连接了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D.增加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方式

【解析】图中主要的分水岭应为秦岭,从所给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显示出来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应为汉中,图中北侧渭河流域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应是西安,根据聚落的等级规模

也可以看出乙地并不是区域经济文化的中心。这条古道可以通往汉中,但只能是增加了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线路,并没有增加交通运输方式。通过题干信息可知,该古道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关中主要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修建栈道可以连接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但因为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说,其意义并不是仅仅连接两地域这么简单,应该是有其他之用,比如战争或贸易之用,所以其修通之后应该是为了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的。故选B。

冰块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初冬河水开始封冻和初春河水开始解冻时。右图是我国某河流流域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哪个河段发生凌汛的频率最高(D)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产生凌汛的自然条件是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从图中看丁最符合条件,选择D。

7.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以长期趋势来看,受到持续性气温升高的影响,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出现下列哪个现象?(C)

A.初春凌汛时间延后

B.初冬凌汛时间提早

C.初春凌汛规模变小

D.初冬凌汛规模变大

【解析】受到持续性气温升高的影响,冰融化早,初春凌汛时间提前,A错;初冬的凌汛是气温下降结冰导致的,不符合题意,B、D错;气温升高冰容易融化,初春凌汛规模变小,C对。

阿塔卡马沙漠号称是“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然而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5年10月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的种子迅速生长,形成“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右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阿塔卡马沙漠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D)

A.人类活动破坏原有植被

B.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C.位于安第斯山西侧,东北信风的背风坡

D.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阿塔卡马沙漠地处南美洲西海岸,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很少;沿岸附近有秘鲁寒流流经,有减湿作用,D正确;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区(或离岸风区),气流干燥,加剧干旱,C错误;地表水缺乏,河流欠发育;植被稀疏;该地自然植被为荒漠,受人类影响较小,A错误;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该地降水是增多的,B错误。故答案选D项。

9.当2015年10月,“沙漠花海”出现时(B)

A.秘鲁渔获量增加B.秘鲁沿海海鸟数量减少

C.秘鲁沿海地区空气对流活动减弱D.秘鲁附近上升补偿流增强

【解析】10月份阿塔卡马沙漠出现花海的原因,可以从气温、降水、径流等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该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有非常大的关系,正常年份,南太平洋的东侧由于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在南美洲的西岸,形成离岸流,进而又产生冷水上泛,导致该海域气温较低,气流多以下沉为主,降水较少;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增强,导致降水较多,C、D错误;秘鲁沿岸水温升高,秘鲁渔获量下降,海鸟数量减少,A错误,B正确。故答案选B项。

“雨舌”是指丰沛降水区域呈“舌头”状向某地方向延伸的现象。读西藏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和“雨舌”位置图,完成10~11题。

10.“雨舌”区域的主要降水类型是(B)

A.对流雨B.地形雨

C.锋面雨D.气旋雨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雨舌”出现在雅鲁藏布江河谷拐弯地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深入,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北侧的山地阻挡下,在迎风坡降下丰沛地形雨,形成“雨舌”,主要受地形的影响,故选B。

11.位于“舌尖”上的波密县,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A)

A.既有森林、草甸,又有冰川B.喀斯特地貌广布

C.水网密布,水流湍急D.土壤深厚,有机质多

【解析】由于该地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大,既有森林、草甸,又有冰川,A对。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地区,波密县位于青藏高原,B错。由于波密县地势起伏大,不会发育众多河流,C错。海拔高,气温低,水土流失严重等,导致土壤发育较差,D 错。故选A。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

材料二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

材料三西宁地区流行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指出倒淌河流向变化对青海湖湖水盐度的影响,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成因。(8分)

__盐度由淡变咸(增大);(2分)13万年前因其注入黄河,地表径流把青海湖的盐分带走;(2分)如今注入青海湖,盐分随地表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2分)又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湖水逐渐变咸。(2分)__

(2)根据黑枸杞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长习性。(8分)

__当地气候干旱少雨,说明其耐旱;(2分)当地光照充足,说明其喜光;(2分)当地冬季气温低,说明其耐寒;(2分)当地有较多盐沼分布,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说明其耐盐碱。(2分)__

(3)简述歌谣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__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2分)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2分)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2分)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2分)__

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素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

森林覆盖率达到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1)简述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主要地域分异规律及判断依据。(4分)

__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2分)随着纬度的升高,热量降低,农业生产方式由种植业向林业及狩猎业过渡。(2分)__

(2)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6分)

__该地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分)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2分)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时,多锋面雨;(2分)极地东风将北冰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2分)(任答3点得6分)__

(3)根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6分)

__第一产业:发展林业;(2分)第二产业: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2分)第三产业:利用独特的极地风光(森林广布,北极圈以北有极光现象),发展旅游业。(2分)__

(4)A地区是芬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条件。(6分)

自然条件:气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2分)沿海,且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大。(2分)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平坦;(2分)水资源: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2分)

人文条件:交通:海岸线漫长,海运交通便捷;(2分)经济:较为发达。(2分)(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必须至少各答一点,否则得4分。其余任答一点即可,共6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地中海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重要水域,具有浪漫的海洋气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

简要分析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的原因。(10分)

__区域经济发达,游客人数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好,地区接待能力强;市场距离短;欧盟国家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便于游客出入境。(1点2分,任答5点得10分)__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植物区系是北温带最多样化的国家和世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据估计,有5000多种植物在中国较正规地用于医疗。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3000多种植物受到威胁,许多种类遭受灭绝的危险,同时许多中草药的有效药用成分减少了、有毒成分也增多了,其中常用中草药的命运又格外令人担忧。

材料中“常用中草药的命运又格外令人担忧”主要指的是哪些问题?(4分)造成以上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问题:数量减少甚至灭绝;质量下降。(4分)

原因:过度掠采天然药材;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地;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工业排污严重,导致水、土污染严重。(6分)

2018年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1,回答第1-3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D.大气逆辐射强 2.图示区域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图2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读图3,回答第5题。 5.四个大洲中,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图4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6.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7.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 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图5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回答第8题。 8.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①铁矿②大城市③交通线路④钢铁消费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6,回答第9题。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地理智能过关训练试题(4)2014届第一次高考统考文综地理模拟 题 2013.1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汉字造字法中,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知“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甲。读图回答 1~2 题。 1.图甲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 ①正东②正西③正南④正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夏至日,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为 ( ) A.①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林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2: 00 B.②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20:00 C.③地,此季节该地温和多雨,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12 :00 D.④地,此季节该地草原枯黄,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8 :00 3.表中①②两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 C.光照充足 D .春季多大风 4.①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较低,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 位于盆地,多云雨天气 D. 纬度高,白昼时间短 读右图,回答 5~ 6 题。 5.据图可知,( ) A.河流水 B.雨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 6. “城市地面雨水人口” ( ) A.只能建在市中心 B.应建在城市的绿地中 C 应建在郊区农田中 D.可建在道路两侧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图4)回答 7 ~ 8 题。 7.甲最有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8.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形成了该地域分异规律 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9~ 10 题。

2018年全国高考四川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Ⅲ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 1~2 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赖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己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域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 1 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 3~5 题。 县城 中心集镇 村 主要公路 次要公路 图1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 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苦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高二地理考试卷分析

高二文科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反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 这次考试考察的内容比较全面,《世界地理》每节内容都有涉及。 2、重视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次考试共31题,选择题28道。地理高考尤其关注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区域地理试题突显地理学科特点,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可以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等 3、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图表的应用。 综合题考试共3题,每道题都有图,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地图和统计图表才能找到答案,同时问题也涉及课本上的简单概念和语句考查。 二、阅卷报告 (一)成绩分析 (二)主要失分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表现在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

知识的理解不够,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失分。说明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2.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对一些区域图有效信息的提取较差,说明运用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 3.答题不规范。地理术语运用上不够精确,书写不认真。 5.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表现在选择题其他题目和综合题的简单问答上。试卷上很多平时多次强调的重点知识点,有部分学生没有记忆落实,更不用说理解和迁移。 6.学生对区域地图的判认以及定位,仍然是难点。地图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欠缺,表现在综合题读图识图、地理事物空间定位上,模糊不清或者空白。 (二)改进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对学生应以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为主,狠抓课堂内容的落实,新课、习题课同等对待,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背诵。定期把学生的学道和练习册收起来检查,看看落实情况。并定期抽查学生的背书情况,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注重能力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后天练习得来的,因此要今后剩下时间的复习中加强对练习的训练,特别是图表题的练习,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 注重规范。老师上课用语规范,对学生强调答题的规范性,特别是作业的规范书写。

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版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5页,共100分。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 图1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图2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图3 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图4 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8.该山地 图5

2019年最新高考文综地理高考考点分析

2019 年文综地理高考试卷分析 一、地理考试大纲的变化: 2017 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选修地理部分从"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 即: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过去式现在式 二、文综地理高考试卷分值分析 第一部分:单选题 文综试卷第1 题——第11 题为地理单选题,共11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44 分。 第二部分:综合题 文综试卷第36 题——第37 题为地理综合题,共2 个大题,每道大题有3-4 的小题,共46 分。 注意:36题与37题分值不固定,一般为(24 +22 或22 +24)分。 第三部分:选考题(二选一) 文综试卷第43 题——第44 题为地理选考题,第43 题 44 题为环境保护试题(10 为旅游地理试题(10分),第 分)。从中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一道题作答。

三、文综地理高考试卷考点分析 一)近6 年高频考点分析 如上图所示, 第一大高频考点:考查区域地理问题。 第二大高频考点: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大高频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大气运动 注:高考试题贴近生活,考察与现实有关的地理热点问题。 (二)全国课标一卷地理考点分析 1、单选题考察的重点和难点文综地理高考试卷的单选题一般有4组题(每组2-3 个小题),主要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地球和地图部分:等值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等

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及应用。 (2)地球运动部分: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3)地表形态部分: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形成地貌的条件、成因和过程。 (4)大气运动部分:气候(气温、降水)的变化对区域经济活动(农业、交通等)的影响;天气系统示意图的判读及应用。 (5)水循环、洋流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部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7)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资源对生存与发展意义。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人口与环境部分:人口迁移对城市、对城市化的影响。 (2)城市、城市化部分: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的影响。 (3)农业部分: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生产活动(农业)的影响及意义。 (4)工业部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生产活动(工业)的影响及意义。 (5)交通部分: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 (6)区域差异及联系:区域发展与差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组教师袁会彩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卷的特色,选取了新颖的材料和设问角度,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全国1卷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突出了高考育人和选拔的功能。2018年高考地 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将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具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稳定,考题基于高考地理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如,第4题、第5题通过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将人口和城市地理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结合四大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和迁移规律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于人口和城市的认识。 二是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卷材料来源稳定多变,材料内容丰富新颖,在延续上年整体出题风格的同时,也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如试卷第37题以嫩江支流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为切入点,将堰塞湖和沼泽湿地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中第(4)问提问学生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考生若能结合地理认知给出相应的证据,同意和反对皆可,将考生从标准化作答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从新颖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 三是内容选取富含生活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一直以来强 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解答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如第10题从乘长途客车从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旅游”出发,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长途客车选座”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引导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国卷I地理命题紧跟改革脚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注重考查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扩展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了

2020年全国高考文综卷2地理试题

2020年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 “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 B.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图1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 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 稻茬。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 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图2 5.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6.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 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图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9--11题。 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 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 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2017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7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地理:1-11 36 37 43 44 历史:24-35 41 42 45 46 47 政治:12-23 38 39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第一学期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备课组张莉一、试题分析 地理试题较为常规,但材料新意不足,总体难度适中。学生答卷中,选择题得分较低,最高40分,最低4分,大部分在16-24分居多。选择题中对于我校学生来说,自然地理题难度稍大,从试题的命题方式上来看依然是注重重难点知识的考查。综合题36题为常规题,第(1)小题考察了地形地势特点对植物(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难度稍大。第(2)小题主要考察丰沙里建设最大的原生态咖啡基地可能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难度适中。第(3)小题概括出合作项目对丰沙里的重要意义,较为容易。37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重要的引水工程(引黄入冀工程), 第(1)小题推测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第(2)小题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第(3)对地下水禁采区设定的目的, 第(4)小题引水工程实施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选修中43题旅游地理,考查圣诞期间普吉岛吸引大量北欧游客的原因,难度不大。44题环境保护,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公路客运交通排放量变化的特征,提出控制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的措施,难度也较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平均分为较低,低于文综的政治和历史,,从成绩来看较不理想。 从答题情况来看,失分较高的主要是选择题: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第一代创业企业初始发展的显著优势是随着旧国有部门的衰退,利用原国有企业的技术和人才的释放,而兴起的,故选B。

失误率较低。 第2题由材料可知,缝隙市场指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在第二阶段,集群核心区成形,形成了合作分工的网络,为了避免企业间生产经营模式趋同发展,减少互相之间的恶性竞争,所以开辟缝隙市场,故选C。学生误选为A,材料分析不到位。 第3-5题,主要对区域特征的把握,只要把握拉日铁路经过的区域,较容易选择选项,但学生不去结合区域导致误选。 第6-8题,对难点——地质构造的考察,失误率较高,要结合图中的信息做题,但我们的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心里胆怯,不去分析,导致出错较多,这部分内容联系课本,我们的学生图文转化能力较弱。 第9-11题,没能仔细阅读题干,导致部分同学误选错误选项,同时对于原理的知识,学生较为模糊,对“高原季风”的理解不到位,灵活运用区域特征与课本基础知识的相结合能力不足。失分率较高。 从综合题的答题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36题为常规题,第(1)小题考察了地形地势特点对植物(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难度稍大,学生对于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答题不全面,结合材料找突破。第(2)小题主要考察丰沙里建设最大的原生态咖啡基地可能得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第(3)小题概括合作项目对丰沙里的重要意义,较为容易。学生得分率较高。37题主要考察了我国重要的引水工程(引黄入冀工程), 第(1)小题推测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但做题中分析不到位,审题不清是失误的最大原因。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第(2)小题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答题较好。第(3)对地下水禁采区设定

2021届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1届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央广网1月29日报道:连日来,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出现低温雨雪冻雨等天气,影响城市交通、电力、天然气等系统。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大气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天气预报中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判断依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大气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融化层”应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B.清远C.安庆D.赣州 右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 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冰间湖是极地 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 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据研究,南极 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 “近岸冰间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根据材料判断该区域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4.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高,融冰快B.近岸有河流注入,导 致融冰快 C.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D.近岸暖流增温作用明 显 5.南极“近岸冰间湖” A.使南极沿岸温度升高B.使海水盐度降低 C.使南极沿岸变得湿润D.有利于海鸟寻找食物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 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降雨强度为 40mm/h 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7.降雨强度为 140mm/h 时,降雨历时 35 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

高考文综地理部分(大纲卷)

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大纲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图1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读图1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 B.分散投资风险 C. 建立营销网络 D.利用廉价原料 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 B.人才 C.市 场 D.资金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 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8.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图2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H、R B.Q、R C.Q、H D.H、K 11.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是正相关的地区是 A.Q、R之间 B.N、M之间 C.S、R之间 D.S、K之间 二、综合题共2大题共56分 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段单位面积土地上生活的生物体干物质总量。生物量的大 小及变化受水热条件的影响。下图是我国祁连山南坡亚高山灌丛草甸种群结 构相似的四个研究区5-9月地上生物量变化图,研究区是祁连山重要的夏季 牧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推断,研究区土地退化最严重的是 A、乌鞘岭 B、祁连 C、门源 D、野牛沟 2.、与其他三个研究区相比,野牛沟5~6月生物量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雨水多 B、植物种群少 C、春季光照强 D、春温回升慢 深受喜爱的“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网上销售为主的企业。2016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全网电商食品销售第一。9月30日,三只松鼠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在芜湖正式营业。第一天人流达到7500人,日营业额110万元。在店内,货架上除王牌坚果产品,还有各种点心、熟食,多达80款的松

鼠周边产品成为该店的最大特色。“饮品不好喝免费换”、“拆袋不好吃无偿退”、“同款不同价当场补”,优质的服务结合有趣的购物体验,是各年龄段都无法抗拒的。回答3~4题。 3.芜湖炒货历史悠久,芜湖曾一度以“瓜子城”闻名海内外,三只松鼠把坚果从产地运至芜湖加工的最主要原因是 A.坚果相对炒货而言,更便于长时间保存和运输 B.芜湖炒制后销售更靠近消费市场,节省运费 C.芜湖炒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集聚效应明显 D.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达度的快速提升 4.与三只松鼠的红火相反,万达百货、七匹狼、美邦等知名店铺关店的消息频繁爆出,亏损、客流稀少等词汇不断出现,网店的存在可能导致实体店消失的原因是 A.网络销售减少了实体占地,人工成本低,灵活性好 B.网络销售没有销售人员开支,降低成本 C.支付方式等技术为网上销售提供了技术保障 D.实体店服务人口少于网上销售服务人口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5—6题。

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地理试卷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图1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图2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3~5题。 图2 3.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科技与市场 B. 市场与交通 C. 交通与资金 D. 科技与劳动力 4. 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 A. 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 B. 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C. 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 D. 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5.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A. 企业空间布局决策 B. 总部调控生产 C. 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 研发中心创意 图3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6~8题。 图3 6. 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 7. 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 8. 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 3、4 B. 5、6 C. 7、8 D. 9、10 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图4 9.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图5 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人教版必修1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的测试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次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为25、26、27、28四大题共50分。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

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综合来看,不及格人数较少,但9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也不多,多说学生处于70-80分数段,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是很有潜力培养成优秀生的,所以今后的工作要在稳定及格率的同时,提高优秀率。表一: 题型 选择题(1--25题)50分 非选择题(26--29题)50分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平均得分 得分率 41.5 83% 28.64 71.59% 根据表一情况分析说明:由于本试卷的选择题比较容易,以书中的重点知识和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得分率高于非选择题,由此看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较薄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培养。通过学生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而得分率很低的试题大都属于理解、运用性的知识,或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是属于阅读分析的试题,要求学生必

高考文综地理知识点

高考文综地理知识点 一港口建设 自然:①地质构造稳定。 ②港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 ③良好的避风港,有利于避风。 ④海岸线绵长,且海面平整,无礁石,具有良好的通视性。 ⑤港阔水深。 ⑥不淤不冻,海域没有结冰期。 社会 :⑦以XX城市为依托,经济腹地广。 ⑧河海联运,(例如上海,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海运便利。 ⑨港口设备高,技术支持。 二盐场形成的条件: ①平坦广阔的海滩。 ②便利的交通(一般都沿海,海运便利,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③气温高,蒸发量大。 ④降水少(可能处于背风坡,受季风影响小,尽量说明。),晴天多,风力大。 ⑤泥质海滩,盐分不易下渗。 三以下有几个重要盐场: 1、布袋盐场:台湾省最大的盐场,在台湾岛西南沿海。①沙滩广布,地势缓斜。 ②河流注入淡水量少。③季风强劲。④冬半年干燥少雨,日照长,气温高,蒸发快。⑤海水含盐量高。 2、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①莺歌海北侧的尖峰岭将水汽阻隔(夏季 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②纬度低,气温高,太阳高度角大,日照 时间长,阳光强烈,风大蒸发快,晒盐过程较短。③位于海南岛西南海岸,平原 地形地势平坦开阔。④泥质沙滩,盐分不易下渗。 3、长芦盐场:位于渤海岸。①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盐分不易下渗。 ②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四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①山高坡陡谷深。 ②有大量固体松散物。 ③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低。 ④降水强度大(集中多暴雨),持续时间长。 五发现旅游业的条件: 注:回答“评价类”答题时,一定要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回答。 ①环境质量(旅游资源质量)好(如新加坡,花园城市。)②有浓 厚的文化底蕴,有什么著名景点。 ③交通通达度。 ④集群状况。 ⑤地域组合状况。

2020年全国卷Ⅰ文综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1)。据此完成1~3题。 图1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图2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4~6题。

图2 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①并列排布②横向错列排布③自由排布④纵向错列排布 A.①B.②C.③D.④ 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 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3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7~8题。 图3 7.参照图3,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一、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新课标卷1试卷充分体现了高考的命题思路,遵循能力立意即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总原则,题目设置常规而又不缺乏新意。突出呈现出几大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提高,但总体来看难度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地球运动、大气环境等难度较高的内容未出现,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地理图象的判读,区域条件、特征的分析等成为地理考核的核心。 2、单纯考自然、人文地理知识的试题较少。取材自然,服务人文,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趋势明显。 选择题11道题有8道涉及自然地理内容;36题的(1)题、37题与自然地理内容有关。人文地理:选择题有3道,36(2)、(3)题,37(2)题。选修10分。每一个题组都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综合,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考查。 3、具有突出的“地理”特色——区域性和综合性 本套试题共涉及6个区域,中国3个——青藏高原、黄河三角洲和渤海湾,世界3个——纽芬兰岛、美国大盐湖和东南亚。这些区域在试题中通过区域图、等值线图、经纬线图和文字材料呈现出来,以这些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内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成因等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突出体现了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

如37题以青藏铁路高原环境为背景考查冻土形成条件、铁路路基稳定的影响因素和工程建设的原理分析,涉及众多的地理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综合性非常强,这道题也是本套试题难度最高的题。4、突出地理的工具——地图的考查。1-3题模式图的阅读与分析;4-6题带经纬网的区域图,6题经纬线地图的距离计算;7-9题带海冰等值线和经纬线的渤海区域图;10-11题黄河三角洲动态剖面图;36题带经纬网的美国大盐湖区域图;37题带等温线的青藏铁路一段模拟题和景观模式图;42等高线区域图;43题中南半岛区域图和气候统计图。 5、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事物相互关系形成过程及原因考查比例较大。重大工程(交通)成为考查的重点,如4—6题组考查航空点、37题的青藏铁路;1—3题组的水循环,10-11题组的黄河三角洲等。 6、试卷充分渗透“考察生活中的地理”理念。如1—3题的雨水花园、4—6题的甘德国际机场 的变化、7—9题的渤海海冰、36题美国大盐湖的卤虫生产、37题的青藏铁路、42题的徒步旅行、43题的曼谷水患、44题的土壤保护,每一题组无不体现生活。 二、复习策略 在学校与年级组的领导下,结合一年的教育教学我认为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精细规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自进入复习,在每一阶段复习之前,都做详细的计划,依据考纲、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