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调研报告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调研报告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调研报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调研报告XX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20xx年8月)根据《关于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开展专题调研的通知》(XX政协办发〔20xx〕23号)和《关于请求提供有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总体工作情况材料的函》(临县政协办函字〔20xx〕8号)精神,现将XX县关于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总体情况XX县是XX府所在地,全XX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全县辖24镇47街道,80个行政村、120个社区、15个社区村民委员会,面积188.6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人。按照国家扶贫标准,20xx年我县有贫困村X个,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万人,贫困发生率为X%。经过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努力,20xx年完成减贫X户X人的任务,贫困发生率下降到X%;20xx年脱贫X个贫困村,减贫X 户X人,超额完成减贫X人,剩余贫困人口为X户1X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X%,实现了率先脱贫退出。在“两不愁三保障”指标中,20xx年底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同比增长12.8%,;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 元,增加X元,同比增长48.9%,达到了“两增加一减少”的目标,全面实现了农村居民“不愁吃、不愁穿”。全县136个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100%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27%;农村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5%;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达到97.3%,均高于贫困县退出验收的各项标准,实现了农村居民医疗、教育和住房“三保障”。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县情,认为我县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便利,商贸活跃,农民进城务工多,收入相对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省内其他贫困县,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决定了在全XX率先整体脱贫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在全XX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了“以双联行动助推精准脱贫、以城乡一体化带动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经过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突出“两个不愁”,推动富民产业和能力素质相并重,努力实现稳定增收我们以增加财政投入、强化金融支撑,发展富民产业、提升能力素质,带动就业、助推增收。一是注重富民产业支撑。投入现代农业扶持资金X万元,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养殖合作社102个,采取资金补助与贷款贴息相结合的办法,积极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发展高原无公害蔬菜、食用菌、良种羊等特色产业,培育油用牡丹、花卉苗木等后续产业,在贫困村新改建日光温室300亩,建成贫困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点1

个,开工建设养殖小区6个,新增规模养殖户30户。扶持引导清河源、佳源、泉乳等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5.8万人。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7921户10429.72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登记农户19053户,登记率94.8%。新建后古、罗家湾等3个专业旅游村和一批农商银行、电子商务站点,促进了金融、旅游、商贸的融合发展。二是注重财政投入支撑。20xx年以来共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万元,实施了94个专项扶贫项目,引导扶贫政策向贫困村聚集、帮扶资金向贫困村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强力推进各项扶贫措施落地见效。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制定出台了《XX 县扶贫项目管理意见》,对所有扶贫项目严格执行招投标制,扶贫项目资金由财政统一集中支付,对20xx年以来的扶贫项目组织财政、发改、审计、扶贫等部门进行了全面自查和逐项整改,始终保持对项目和资金的严管、严查、严控状态,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发挥了扶贫资金“保民生、兜底线”的重要作用。四是注重能力素质支撑。20xx年县上投入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资金X万元,组织开展了农民科技培训和雨露计划及短期技能培训,共培训贫困户劳动力X人,参训率达98%。在培训中设置了月嫂、保安、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电工电焊、种养殖技术、牛肉拉面等项目,在县职业

技术学校开展了集中培训,并对46个工种实行中初级培训资格考证,实现了由苦力型向技能型就业的转变。全年共输转劳务人员X万人(其中精准扶贫户劳动力X人),实现劳务收入5X亿元。(二)强化“三个保障”,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配套,着力改善农村环境我们围绕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公共服务保障和基本社会保障,整合资源、力补短板,全力夯实发展基础。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县上列出了概算总投资X亿元的X个到村到户需求项目清单,各行业部门以需求清单为基础,整合各类扶贫资金X亿元,以X个贫困村为重点,实施了整村推进、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畜牧养殖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富民产业项目,项目落实率达到100%,实施进度达到80%以上,完成投资X亿元。全县各村标准化卫生室、村综合性文化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全面达标,通镇通村公路硬化率、动力电覆盖率、安全饮水普及率均达到100%,编制完成了2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规划和4个“万村整洁村”规划,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二是狠抓基本公共服务。强化教育扶贫,建成了一批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农村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5%;强化文化扶贫,全面提高贫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在20个贫困村建成乡村舞台,实现了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全覆盖;强化卫生扶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行药

物零差价销售,41个村全部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并配备医护人员。三是狠抓基本社会保障。全年落实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医保、社保、伤残津贴、失业保险等政策资金X亿元,投入5000万元配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建成老年人幸福互助院41所,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27%、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5.36%,全年落实各类惠民资金4.04亿元,惠及群众27万人(次)。强化兜底扶贫,执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完成农村低保提标5299人38万元,新增低保271户1320人(其中20个贫困村54户163人),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三、存在问题一是脱贫基础还不够牢固,虽然20xx年底全县脱贫X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X%,但是脱贫的基础还不牢固,农民群众务工就业的收入不稳定,保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上还需要再下功夫。二是我县自身财力有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部分镇村道路、渠道及村级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标准还是偏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时目前剩余的X户危房户改造任务较紧。三是少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还存在因失德致贫返贫的现象,依靠自身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强,同时部分群众在参合参保、适龄幼儿入园问题上思想保守落后,存在不愿缴费和不愿入园的现象,引导、劝教难度较大。四是技能培训的层次和水准还不高,从

农村贫困户家庭收入比重分析来看,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而开展的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多以短期培训为主,熟练掌握工种技术、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受训人员较少,造成普工多、技工少,就业渠道窄、务工收入偏低且不稳定。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下一步,我们将以全县整体脱贫退出为新的起点,准确把握县情,提升精准管理水平,确保脱贫成效,将“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到各个农村群众身上,筑牢全面小康基础。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小康建设的核心任务。二是坚持把提升改善民生条件作为小康建设的先决条件。三是坚持把提升能力素质作为小康建设的治本之策。四是坚持把加大资金投入作为小康建设的重要支撑。五是坚持把实施以德扶贫作为小康建设的动力引擎。六是坚持把拓展五种帮扶模式作为小康建设的关键内容。五、建议一是根据XX上县县同城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和XX县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XX 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一部分失地农民逐步转入城县,这部分农民没有相应的就业技能和岗位,短期内无法改善贫困现状。请求帮助反映,将这部分失地农民继续作为扶贫对象,予以科技培训等项目扶持。二是XX县虽然在全XX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脱贫退出,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贫富差距十分巨大,并且有逐年拉大的迹象,为帮助部分特别困难的群众争取更多直接的帮扶与支持,进一步强化全面小康基础,请

求帮助反映,为XX县争取一个国家部委进行定点帮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