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工程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设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大工程,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
“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于2007年8月31日正式开工。
(1)南水北调图1①概况:“南水北调”工程形成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相互连接成“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东线:扬州江都京杭运河山东天津中线:丹江口水库北京西线:金沙江黄河②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对比分析续发展。
西电东送就是把西南、西北丰富的能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我国东部沿海工农业发达地区。
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是:①北路:把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坑口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输送到京津唐地区(火电为主);②中路:把以三峡为中心(四川,重庆)的水电向长江三角洲输送;③南路:把西南水电及滇、黔两省的坑口火电(云南,贵州,广西)向珠江三角洲输送(水电为主)。
(3)西气东输工程①概况:指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用管道送往能源短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西起新疆轮南,东到上海,②意义:A对西部地区: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B对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的同时,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③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一线从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到上海。
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从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广州。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4)青藏铁路①概况:青藏铁路东北起自青海省会西宁,西南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其中从西宁到格尔木的第一期工程。
第二期工程从格尔木至拉萨,二期工程沿线地壳运动活跃,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②意义:青藏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从此全国铁路网的布局也更加完整、合理。
供气网络
网络干线
西一线:起于新疆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以及
西气东输供气网
浙江10省(区、市)66个县,全长约4000公里。
西二线:工程为1干1支,总长度为4661千米,干线长4595千米,与西二线并行约3000千米;支线为荆门——段云应,长度为66千米;主干线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压力10~12兆帕,管径1219毫米,与西气东输一线综合参数相同。
西三线:干线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首站,东达广东省韶关末站。
从霍尔果斯——西安段沿西气东输二线路由东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共8个省、自治区。
按照规划,2014年西三线全线贯穿通气。
届时将与西一线、西二线、陕京一二线、川气东送线等主干管网联网,一个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天然气基础管网将形成。
支线连接网
西气东输
2009-2015年,国家规划在东南、长三角、环渤海、中南地区四个重点目标市场新建支线管道约8000公里。
东南沿海规划建设西二线、西三线、中缅管道、福建支干线;长三角地区规划建设西二线上海支干线、金华-丽水-温州-台州支线及如东-南通-江都管道,主供气源为西一线、西二线、冀宁线和江苏LNG。
中南地区规划建设西二线、西三线干线及十堰支干线、湘潭支干线,进一步完善供气管网,扩大市场覆盖面,主供气源为西一线、西二线、西三线、忠武线和淮武线。
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终点
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上海。
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西气东输线路主要通过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
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工程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投资巨大,整个工程预算超过1500亿人民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就工程本身来讲,据初步测算,与进口液化天然气相比,塔里木天然气到上海的价格大概便宜6分钱以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与东部地区大量使用的人工煤气相比,虽然煤气价格便宜,但其热值远低于天然气。
按同等热值计算,塔里木天然气到东部的供气价每立方米只相当于煤气的三分之二。
按此价格,气田开发企业和管道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应是有保障的。
天然气西气东输图1.一线工程简介2004 年 8 月 3 日电 8 月 3 日上午 10 时,随着西气东输管线最后一道焊口的焊接完成,西气东输甘肃管理处处长陈金龙宣布,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全部焊接完工。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继长江三峡工程之后的又一项世界级特大工程,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西气东输输气管线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田,东至上海市白鹤镇,这项浩大工程将把我国西部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长江三角洲。
西气东输工程从 2000年3月开始启动,2002年7月4日全线正式开工。
这项工程从前期工作到管线施工,创造了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
西气东输管线全长约4000公里,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10 个省市自治区,横跨中国大陆东西,是中国最长的天然气输气管道。
西气东输管线管径1016 毫米,计划年输气量120 亿立方米,是中国管径最大的输气管道。
西气东输管道全线共有焊口约35 万道,焊口圆周焊接累计长度达 1100多公里。
在施工中,施工单位精心工作,使全线焊口焊接平均一次合格率达98% ,建成合格率100% 。
西气东输管线要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以及吕梁山、太行山、太岳山,并跨越黄河、长江、淮河等江河,施工难度在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绝无仅有。
本图为早期的建设示意图,现提供给大家参考!2.二线工程简介记者日前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获悉,围绕西气东输主干线,中国石油近年来已先后建成多条支线,实现了塔里木、长庆、川渝和柴达木四大气区的联网;特别是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全线开工,以珠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的“北气南送”格局将成为现实,中国由此形成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管网。
据了解,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于2000 年 2 月正式启动, 2004 年 12 月 30 日管道全线投入商业运营。
这条全长近4000公里的天然气干线,以新疆塔里木油气田为主供气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目标市场,形成横贯东西的我国能源大动脉。
{教育管理}高中地理讲义西气东输工程一、打造中国能源输送的大动脉:1、西气东输工程简介:运输方式——管道运输①管道运输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用管道运输天然气,气体不挥发,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
②西气东输工程的三个部分: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③主干道: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上海,全长4200多千米。
...④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郑州、南京、上海。
⑤沿途经过九个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四个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山西、河南、安徽三个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江苏、上海二个。
⑥沿途经过的灌溉农业区有: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⑦.西气东输工程的难度表现在哪些方面?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三山指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一塬指黄土高原,五越指穿越五次大型河流--三次过黄河、一次过长江、一次过淮河,一网指江南水网。
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2、西气东输的作用:A、化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地域分布不均B、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对接它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
C、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D、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
3.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地理条件①有可靠的资源和技术保证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能源消费密度大,具有发展利用天然气的广阔空间,市场需求量很大,长江三角洲及沿线各省区完全有能力消化东输的燃气,并将保持强劲的需求增长势头。
二、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和经济格局,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使工程沿线崛起一条经济隆起带。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气东输就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东部地区,以满足东部地区对天然气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重大工程,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保持新疆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具在重大战略意义。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简介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4年8月建成投产后,已向12个省直辖市市自治区、逾80座大中型城市供应新疆塔里木气田的天然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环保效益。
该管道设计输送能力为120×108m3/a,2006年实际供气量已达99×108m3/a,冬季高峰期日均供气量超过3600×104m3/d,管道负荷已接近设计上限。
但是,随着各地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气东输沿线,特别是中部、东南沿海地区的天然气需求量与日俱增,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已明显不堪重负。
即使考虑到一线管道采取增压等措施,产能增长量仍旧有限,不能满足上述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
1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背景现实情况表明,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天然气勘探及开采能力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难以适应,气源不足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预测表明,202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供需缺口约800×108m3/a。
因此,积极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是现今大背景下的明智且必然的选择,也符合国家“立足国内,利用海外,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天然气发展战略。
目前最有可能引进的国外管输天然气气源当属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其进口通道来自同一个方向——地处西部的新疆地区。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2006年3月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文件中规定了天然气供应的日期、数量、路线以及价格公式形成原则。
按计划,天然气管道经过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区、托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边疆区和阿尔泰共和国,总长度近2700km,将西西伯利亚油气田的天然气输往中国,输送量为(300~400)×108m3/a。
目前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在进行商务谈判。
2006年初,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签署了《关于联合开展哈萨克斯坦至中国天然气管道可行性研究的协议》,将于2007年8月前完成中哈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投资论证。
1
西气东输工程简介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是
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
建成投产。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
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
京、常州等大中城市,东西横贯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最终到达上海市。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方式进行,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每年120亿
立方米。项目投资为1200亿元,上游气田开发、主干管道铺设和城市管网总投资
超过3000亿元。该工程是中国目前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
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量
为7.96万亿立方米,可以实现稳定供气30年。
按西气东输年输天然气120亿立方米计算,每年可替代1600万吨标准煤,减
少排放27万吨粉尘,使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消耗增幅达50%。天然气的热
效率远远高于煤炭,如果按120亿立方米测算,比利用煤炭可节约能源437万吨标
准煤。每吨标准煤按300元计算,则每年可节约燃料价值13亿多元。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对于优
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提高天然气管网运营水平、推动
物资装备工业自主创新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工程主供气源来自土库曼斯
坦,主要目标市场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走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浙江、江
苏、上海、安徽等14个省(区、市),包括1条主干线和8条支干线,总长度8653
公里,项目总投资1422亿元。主干线全长4843公里,采用X80级管线钢,管径1219
毫米,设计最高压力12兆帕,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
该工程与目前国内已建管道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设计压力最高;二是输
量最大;三是距离最长;四是所使用的钢材等级最高;五是投资最大;六是经过的
省份最多。
2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每年从土库曼斯坦引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使我国天然
气资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比重达到5%以上,每年可替代7680万吨煤炭,减少二氧
化硫排放14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减少粉尘排放36万吨,是优化
我国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重大举措。同时,也将为土库曼斯坦带去丰厚收益。
2009年12月31日,随着北疆管网联络线建成投产,来自中亚的天然气开始输
入乌鲁木齐市,这标志着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建成投产并投入商业供气。2009
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12月22日17点58分,中亚天
然气进入陕西靖边联络站,这标志着全长2746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
成功投运。据了解,目前西气东输二线霍尔果斯首站进站压力2.66兆帕,天然气
进气量24万立方米每小时半个月后,当西气东输二线西段气压达到4.7兆帕至4.9
兆帕时,将全面达到商业用气条件,可向沿线具备用气条件的城市供气,并通过陕
京一线向北京供气。西气东输二线全线预计将于2011年底全面建成通气。
西气东输二线向西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衔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
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在
新疆霍尔果斯入境,全长1833公里,管道分AB双线。
西气东输三期工程
规划中的第三条天然气管道,路线基本确定为从新疆通过江西抵达福建,把俄
罗斯和中国西北部的天然气输往能源需求量庞大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西气东输三线的气源来自中亚,管道首站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途经甘肃、宁夏、
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区,东达末站广东省韶关,设计年输气能力300
亿立方米。
按照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计划,这一管线西段(新疆霍尔果斯-宁夏中卫)将
于2012年投产,东段(宁夏中卫-广东韶关)预计2014年投产。届时,三条西气东
输管线将与陕京一二线以及川气东送管道共同组成国内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综合
天然气管网。
“西三线”以中亚地区国外进口气和煤制气为气源,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
东达广东省韶关,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8个省
和自治区。
三线工程为1干1支,总长度为4661千米。干线长4595千米,与西气东输二
线(简称“西二线”)并行约3000千米。支线为荆门-云应,长度为66千米。主干
3
线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压力(10-12)兆帕,管径1219毫米。设计年输
气规模300亿立方米。
“西三线”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从新疆霍尔果斯到宁夏中卫已在建设中。“西
三线”经过果子沟隧,施工难度大,据悉,在西气东输二线的建设过程中,已同时
进行“西三线”在这里的施工。西段预计在2012年完工,东段计划于2012年初开
工建设,2014年将建成投运。
中国石油2010年6月10日宣布,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天然
气购销框架协议,乌兹别克斯坦将向中国每年供应100亿立方米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