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大外建00-05年真题

浙大外建00-05年真题

浙大外建00-05年真题
浙大外建00-05年真题

浙江大学建筑学外国建筑史历年试题

2000年

一解释下列概念:

1金字塔:古代世界的四方形角锥体建筑物,通常指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其外形的每一个面都与汉字的“金”字相似,故译为金字塔。埃及法老幻想成为永久的统治者,并显示其无上权威,多为自己建造巨大的金字塔。

2雅典卫城:雅典是古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卫城是祀奉雅典护神雅典娜的地方。卫城建筑集中反映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是世界建筑史和艺术史上的珍品。建于公元前5世纪,建筑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菲迪亚斯。卫城最高处的建筑物为帕特农神庙。

3拜占庭建筑:拜占廷建筑主要成就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4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形制。这种形制主要在教堂建筑中发展成熟。帆拱、鼓座、穹顶,这一套拜占庭的结构方式和艺术形式,以后在欧洲广泛流行。

4芝加哥学派:在人口急剧膨胀而建筑供求不足的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群体,后来被称作“芝加哥学派”。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成为“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芝加哥学派”中最著名的建筑师是路易.沙利文。

5粗野主义:粗野主义”(Brutalism,又译野性主义)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声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它的含义并不清楚,有时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形式,有时被理解为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对它的代表人物与典型作品也有不完全一致的看法。“粗野主义”这名称最初是由英国的一对第三代建筑师,史密森夫妇(A.&P.Smithson,前者生于1928,后生于1923)于1954年提出的。可能这个名称使人联想到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的毛糙、沉重与粗鲁感,于是“粗野主义”这顶帽子被戴到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的头上去了。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不惜重金地极力表现优质钢和玻璃结构的轻盈、光滑、晶莹、端庄及其与材料和结构一致的“全面空间”;而“粗野主义”则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

二画出下列简图:

1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帆拱、鼓座和穹顶,这一套拜占庭的结构方式和艺术形式,以后在欧洲广泛流行。

2叠柱式:始于希腊,成熟于罗马。即两层的廊子,下层用比较粗壮质朴的多立克柱式,上层用比较华丽的爱奥尼柱式。上层柱的底径等于或略小与下层柱子的上径。上下层柱式都具备完整的三部分,不因叠置而省略或简化。

3泰塔斯凯旋门正立面:泰塔斯凯旋门建于公元81年,是现存罗马凯旋门中最早的实例,是由泰塔斯皇帝为自己建造的,位于斗兽场至罗曼诺广场的路上,是单券洞式凯旋门的典型,其造型比例与装饰雕刻,均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准的建筑技艺。4帕拉第奥母题:帕拉第奥(AndreaPalladio)在维琴察的巴西利卡敞廊上所采用的、后被人称之为“帕拉第奥母题”的构图方式。维琴察的巴西利卡是在一座原有大厅的四面增加券柱外廊的建筑,由於处理手法巧妙,被称为帕拉第奥券柱式母题, 其立面构图处理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名为“帕拉第奥母题”。对后来许多大型

建筑设计很有影响。

5罗马万神庙平面:罗马万神庙(Pantneon),是古代罗马城中心供奉众神的神殿,建于公元120-124年间,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三问答题

1古罗马广场在建筑空间上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答: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周围各类公建、庙宇自发性建造,形成开放式广场,代表性广场为罗马的罗曼奴姆广场。

帝国时期的广场以一个庙宇为主体,形成封闭性广场,轴线对称,有的呈多层纵深布局,如罗马的图拉真广场。

2二战以后密斯*凡*德*罗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密斯·凡·德·罗的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建筑作为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的代表。密斯·凡·德·罗也因此在战后的几乎十年中成为建筑界中最显赫的人物,这也是他在战后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沏地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西格拉姆大厦就是他这个时候的代表作。

3从萨伏伊别墅到朗香教堂,可以看出柯布西耶设计思想和手法有何演变。

答:萨伏伊别墅是柯布西耶早期的建筑作品,是其理性主义时期作品的代表,那个时候,他比较偏重工业和科学技术对建筑的影响,并提出“住房是建筑的机器”的思想,在形式上追求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机械美”。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后期的作品之一,这个时候他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神秘色彩,热衷于在建筑设计中表现“纯粹心灵的创造”,因此在建筑形式上追求粗犷的有时甚至是原始的怪异的情调。

四论述题

1论述二战之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新发展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设计思想的主要特点是:“现代建筑”设计原则的普及,建筑形式的五花八门和美国改变了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被动地位,成为设计思潮的主要动力之一。

战后的思潮主要是以“现代建筑”为基础的发展起来的,设计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在处理建筑设计中的情与理问题上比较“重理”;另一类则比较“偏情”,设计倾向有下面几种:

1)“理性主义”进行充实和提高的倾向

“现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它因不论在何处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国际式”。它具有“现代建筑”的一切特点,并强调建筑师有改造社会的任务。

战后的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没有倡导人,没有代表人物,更没有什么公开或默认的组织。它是一种思潮,而且是相当普通的思潮,其特点是坚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但对它的缺点与不够的地方作了一些充实与提高。特别是在讲究功能与技术合理的同时,注意了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兴趣需要,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创造,其中有些还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大多是一些普通的建筑,造价并不特别高,外表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力图在新的要求与条件下把同房屋有关的各种形式上的、技术上的、社会上的和经济上的问题统一起来的思想与方法,使它们在功能、技术、环境或形式上均分别做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新经验。

2)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战后第一个阶段(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下半期)占主导地位的

设计倾向。它最先流行于美国,在设计方法上属于比较“重理”的,人们常把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的代表。密斯·凡·德·罗也因此在战后的几乎十年中成为建筑界中最显赫的人物。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沏地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范斯活斯住宅、湖滨公寓、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和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分在战后讲求技术精美的主要代表作。以钢和玻璃的“纯净形式”为特征的诘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到60年代末开始降温。自从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与能源危机后,现在,时而会被作为浪费能源的标本而受到指责。

3)粗野主义“倾向

“粗野主义”(Brutalism)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声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粗野主义”这保名称最初是由英国的一对第三代建筑师,史密森夫妇(A.&P.Smithson,前者生于1928,后生于1923)于1954年提出的。史密森说:“假如不把粗野主义试图客观地对待现实这回事考虑进去——社会文化的种种目的,其近切性、技术等等——任何关于粗野主义的讨论都是不中要害的。粗野主义者想要面对一个大量生产的社会,并想从目前存在着的混乱的强大力量中,牵引出一阵粗鲁的诗意来”。这说明“粗野主义”不单是一个形式问题,而是同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与条件有尖的。

可能这个名称使人联想到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的毛糙、沉重与粗鲁感,于是“粗野主义”这顶帽子被戴到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的头上去了。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不惜重金地极力表现优质钢和玻璃结构的轻盈、光滑、晶莹、端庄及其与材料和结构一致的“全面空间”;而“粗野主义”则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粗野主义”假如单从形式上看,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在欧洲比较流行,在日本也相当活跃。它到六十年代下半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

4)典雅主义“倾向”

典雅主义”(Formalism又译“”)是同“粗野主义”并进然而在艺术效果上却与之相反的一种倾向,不过两者从设计思想上来说都是比较“重理”的。“粗野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典雅主义”主要在美国。前者的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对材料与结构的“真实”表现,后者则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遍地开花与典雅的庄严感。它的代表人物主要为美国的约翰逊(P.Johnson,1906生),斯东(E.D.S.tone,1902-1978)和雅马萨基(M.Yamasaki,1912生)等一些长二代的建筑师。可能他们作品使人联想到古典主义或古代的建筑形式,于是“典雅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第奥主义”或“新复古主义”。

作为一种风格,“典雅主义”即如其它风格一样,的确有许多肤浅的粗制滥造的作品,但是,具有“典雅主义”风格的作品中,却也有不少是功能、技术与艺术上均能兼顾并相当有创造性的。

美籍日商建筑师雅马萨基主张创造“亲切与文雅”的建筑。雅马萨奇在创造“典雅主义”风格中特别倾向于尖(左“石”右“旋”)。1964年在西雅图世界朝览会中的科学馆是采用尖(左“石”右“旋”)的,1973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底层处理也是小尖(左“石”右“旋”)。虽然有人把这样的处理称为“新复古主义”,然而,它们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相结合的。

“典雅主义”倾向在某些方面很象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一个是讲求钢和玻璃结构在形式上的精美,而“典雅主义”则是讲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六十年代下半期以后,“典雅主义”倾向开始降温,但它毕竟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所以至今仍时有出现。

5)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主张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改建的结构与房屋。在设计上它们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

其具体表现是多种我样的。有的努力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于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与美学观,尽管它所标榜的是“机器美”,但是他的“机器美”还是尽量想迎合人们的悦目要求的。

新技术与艺术性能否很好地结合,败坏年来一直是一个费人思考的问题。现在还有不少人,有些由于保守,有些由于“激进”(如现在有些自称为是最先进的“现代主义之后”的学派)就是以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中的“缺乏人情”和“没有艺术性”而反对它的,社会上也有些人因为憎恨环境污染而责怪工业技术的发展,进而迁怒于建筑中采用与象征高度工业技术倾向。

6)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倾向

同下面将要谈到的各种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尝试,常被统称为“有机的”建筑或“多元论”建筑。其设计方法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多无论”按挪威建筑师与历史学家诺伯-舒尔茨的解释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地获得独特的个性”。可见他们是一些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特点倾向。这些倾向的动机主要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所鼓吹的无条件地采用与表现新技术以及在形式上的雷同反抗。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最先活跃于北欧。它是二十年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结合北欧的地方性与民族习惯的发展。“地方性”自五十年代末在日本也很流行。五十年代中叶以后,日本在探求自己的地方性方面也作了许多尝试,其中不少还带有一定的民族传统特色。当时日本的经济已经恢复得不错,并正在赶超西欧而大有起色,建筑活动十分频繁。以丹下健三为代表的一些年轻建筑师对于创造日本的现代建筑很感兴趣。丹下健三本人也是在设计县政府新办公楼中进行了不少尝试。六十年代起,随着第三世界在政治与经济上的独立与兴起,第三世界的“地方性”战后显得特别活跃,特别是在居住建筑方面。它们的建筑,无论是自己设计的,或外国人为它们设计的,大多从规划、设计到形式都特别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与生活习惯。在现代化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中做出不少成绩。近十多年来地方性的倾向越来越流行。它在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先进工业国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各国与各地均有它自己来自地方与当地民族习惯的表现。

7)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是要使每一房屋与每场地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其标准是要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情。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常把建筑设计看作为是个人的一次精彩表演。认为设计首先来自“灵感”,来自形式上的与众不同,变化多端。究其手段,大致有三:运用几何形构图的;运用抽象征的和运用具体的象征的。主张这种倾向的人并不断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种手段上,也不与他人结成派,只是各显神通地努力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在运用几何形图中,战后的赖特可谓是一个代表。

而勒·柯布西耶则是在运用抽象的象征来达到目的的代表。

在追求“个性”与“象征”中运用具体的象征手段的可举小沙里宁设计的在纽约肯尼迪航空港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和伍重在澳大利亚设计的悉尼歌剧院。

现代主要建筑

8)其他-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

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上海亦有同例。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2001年

一解释下列概念:

1玛斯塔巴:“玛斯塔巴”—上埃及的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波斯语即“板凳”之意)。公元前2700年,萨拉卡墓地出现了石头建造的墓穴,以为了永久的存在。这些单层的石墓被称为“玛斯塔巴”。

2方尖碑:埃及古代在神殿与陵墓之前所建立的一对长方形之石。为一条石灰石、玄武岩或花岗岩之四角柱,上尖而下部粗大,一般修长为9—10:1,柱面用象形文字记载建立人姓名与功绩。它有3种不同的目的:宗教性(奉献太阳神阿蒙)、纪念性(常以纪念法老在位若干年)、装饰性。

3古罗马的公共浴场:古代洗浴文化和洗浴艺术的颠峰,首先出现在古罗马。古罗马的公共浴场,一般由城邦基金或者社区筹建,因此所有罗马公民都有权享受洗浴的乐趣。

4卫城:雅典是古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卫城是祀奉雅典护神雅典娜的地方。卫城建筑集中反映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是世界建筑史和艺术史上的珍品。建于公元前5世纪,建筑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菲迪亚斯。卫城最高处的建筑物为帕特农神庙。

5密斯风格:这种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被密斯.凡.德.罗广泛套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去,成为密斯.凡.德.罗的标志,曾于50-60年代极为流行,因而被称为密斯风格。

6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7十九世纪折衷主义思潮: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

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8花园城市:“花园城市”(也称园林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建筑学家霍华德提出,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题为《明天的花园城市》专著。阐述了“花园城市”的理论,提出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突出园林绿化。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是工人阶级以合资、合作方式购买土地,在大都会外围创造一个个自立的理想生活与生产环境。

9粗野主义建筑:“粗野主义”(Brutalism)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声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是粗野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巴黎马赛公寓和印度昌迪加尔法院。这些建筑用当时还少见的混凝土预制板直接相接,没有修饰,预制板没有打磨,甚至包括安装模板的销钉痕迹也还在。

10高技派:高技派或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二画出下列简图:

1昭赛尔金字塔立面

2胡富金字塔剖面

3希腊陶立克柱式

4图拉真纪功柱立面

5帆拱:

6四分尖券肋骨拱

7伊瑞克先神庙平面

8巴黎圣母院西立面

9帕拉第奥母题:

10萨伏伊别墅立面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古罗马广场有何特点

答: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周围各类公建、庙宇自发性建造,形成开放式广场,代表性广场为罗马的罗曼奴姆广场。

帝国时期的广场以一个庙宇为主体,形成封闭性广场,轴线对称,有的呈多层纵深布局,如罗马的图拉真广场。

2十九世纪末霍华德“花园城市”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英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有何意义?

答: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可分为中心区、居住区、工业仓库地带及带。有6条理6米宽放射大道,将城市分为此块等大面积。中心区占地基2.2公顷为中心花园,四周为公建。外围是公顷公园和玻璃敞廊,作为展览商业等。接着外围是居住区,居住区中央是环状大道,

有学校等。再外围是工厂、仓库等。最外围是铁路,霍华德提出的以母城为核心,围绕母城以发展子城的卫星城市理论,并强调周围广阔绿带原则。母6万人,子城内万人以内,以铁路联系。

“花园城市”对城乡关系,城市结构,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城市面貌都提出了见解,是现代英国卫星城镇产生的理论基础(后来霍华德的追随者恩维在他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在大城市的外维建立卫星城市的理论)

3二战以后高层建筑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1重视总体布局和环境

2形体多样化

3高度上的竞争

4建筑风格多样化

1)新折中主义

2)新地方主义

3)新现代主义

4)高技派与生态学

5)智能化

6)发展多功能建筑与住宅建筑

4赖特晚年的设计风格有何变化?如何评价?

答:赖特是一个善于运用几何形构图的建筑师,战前的作品,如流水别墅曾巧妙的运用垂直与水平向的层次是房屋和环境配合的很好。但是二战后到晚年,他倾向与“抓住”某一几何形体作为构图的母体,然后建筑围绕它发展。由于他的建筑大多任务比较特殊,不少作品表现的对形式特别讲究,对功能与经济则很不在乎,因而不少人认为他已经步入形式主义了。

英国的班纳姆对赖特自他的“有机建筑”起,到他逝世的作品的评价是:最初的二十年他做出了整个业务生命中的最好的作品,最后的5年则是一些任何老年人都能想出来的最无稽的方案。这样的评价虽然有点严厉,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而我认为,这个结果也是必然的,这是由赖特做为一个专为资产阶级贵族服务的建筑师所决定的,养育他的工作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局限性。

5包豪斯对现代建筑有何贡献

答:1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为现代建筑理论和建筑创作方法的确定及推广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包豪斯是要把建筑和手工艺结合在一起。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现代艺术眼光的设计师,成为随之而来的现代建筑、手工艺设计和工业设计的中坚力量。

3贯穿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为建筑建筑的教育奠定基础。

4主张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这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带动了现代建筑的发

展,为以后的建筑事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6密斯的名言“少就是多”有何含义

答:1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从儿产生大的,屏障少的建筑空间2净化结构形式,精确施工,使建筑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的只是由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和纯净的钢和玻璃方盒子。

四论述题

1论述芬兰奥尔托的建筑设计思想和手法

答:芬兰阿尔托是北欧“人情化”的代表,他的建筑设计思想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地获得独特的个性”。因此他的思想是建筑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

设计手法:建筑材料:注重建筑材料的运用,在使用新材料新结构时,注意把其处理的柔和自然。

造型上:不局限于直线直角,爱用曲线曲面。

空间上:讲究层次和变化,造成步移景动的效果。

体量上:尺度感不宜过于庞大,要与人相适宜,对大体量建筑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

2简要论述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思想

答:柯布西耶本人是非常矛盾的,他的观念和它的实践中存在大量的知识分子理性主义的成分,甚至是空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但他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刚刚萌芽时提出的这些重要见解,对于推动运动的整体发展,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

2002年

一画出下列简图:

1帕拉第奥母题

2爱奥尼式柱头

3六分尖券肋骨拱

4券柱式

5飞扶壁

二解释下列概念

1帕提龙:帕提农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建筑,建于古希腊最繁荣的古典时期。它原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是为了纪念...神雅典娜的,“帕提农”在古希腊语中即是“雅典娜处女庙”的意思。

2建筑十书: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维特鲁威写了一本《建筑十书》,是现存欧洲古代最完备的建筑专著,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3洛可可: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20年代起源法国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制而偏于繁琐。不象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4理性主义建筑: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它因不论在何处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国际式”。它具有“现代建筑”的一切特点,并强调建筑师有改造社会的任务。

5英国新城:英国的新城建设思想是针对工业化初期造成的内城环境恶化而产生的。英国新城运动(New Town Movement)应始于1898年霍华德在他的作品《明天:真正改革的和平途径》里表述的“田园思想”。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沙利文在建筑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十九世纪80-90年代,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明确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观点,这是功能论者的标志性口号。沙利文根据功能特征把他设计的高层办公楼建筑外形分成三段:底层和二层功能相似为一段,上面各层是办公室为一段,顶部设备层为一段。这成了当时高层办公楼的典型。沙利文认为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必须反映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这同当时学院派主张按传统式样而不考虑功能特点的设计思想完全不同。后来,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如勒·柯布西耶等都强调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2赖特晚期的建筑设计作品有何倾向?你对此作何评价?

答:赖特是一个善于运用几何形构图的建筑师,战前的作品,如流水别墅曾巧妙的运用垂直与水平向的层次是房屋和环境配合的很好。但是二战后到晚年,他倾向与“抓住”某一几何形体作为构图的母体,然后建筑围绕它发展。由于他的建筑大多任务比较特殊,不少作品表现的对形式特别讲究,对功能与经济则很不在乎,因而不少人认为他已经步入形式主义了。

英国的班纳姆对赖特自他的“有机建筑”起,到他逝世的作品的评价是:最初的二十年他做出了整个业务生命中的最好的作品,最后的5年则是一些任何老年人都能想出来的最无稽的方案。这样的评价虽然有点严厉,但也是有一定的

道理。而我认为,这个结果也是必然的,这是由赖特做为一个专为资产阶级贵族服务的建筑师所决定的,养育他的工作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局限性。

3十九纪建筑界的复古思潮有哪几种表现特征?各举一作品实例。

答:十九纪建筑界中的复古思潮: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一.古典主义:

法国: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

德国:以希腊复兴为主——柏林勃兰登堡门

美国:以罗马复兴为主——美国国会大厦,

二.浪漫主义:

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模仿印度伊斯兰教礼拜寺的形式。

英国国会大厦——哥特式风格

英国圣吉尔斯教堂—塔夫斯——哥特式风格

三.折衷主义:

巴黎歌剧院—立面是意大利晚期巴罗克风格,掺合了洛可可雕饰。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巴黎的圣心教堂—拜占庭建筑风格。

4哥特式建筑有何特征?

答:建筑外观上的特征有:尖肋透视门,玫瑰窗,骨架券系统,立面以垂直线为主,飞扶壁,钟楼,尖塔,入口朝西。

内部特征有:中厅窄而高长,发明了尖券肋骨拱,用束柱代替了墩柱,大量使用花棂窗,室内没有镶嵌画和壁画,装饰重点为彩色玻璃窗。

四论述题

二问答题

1论述第二次世界打战以后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建筑设计倾向对于现代建筑发展的意义。

答:二战后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建筑设计思想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地获得独特的个性”。因此他们的思想是建筑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

设计手法:建筑材料:注重建筑材料的运用,在使用新材料新结构时,注意把其处理的柔和自然。

造型上:不局限于直线直角,爱用曲线曲面。

空间上:讲究层次和变化,造成步移景动的效果。

体量上:尺度感不宜过于庞大,要与人相适宜,对大体量建筑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建筑设计思想其实是对二战后“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只容许前篇一律的,客观的“共性”的反抗,也是对现代建筑完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它的影响非常的广泛,在各个国家几乎都有它的足迹。

2003年

一选者题:

1古埃及及神庙布局严谨,强调轴线和对称,著名实例有:(B)

A伊瑞克先神庙 B胜利神庙 C卡纳克阿蒙神庙 D梅松卡瑞神庙

解释:伊瑞克先神庙是——建筑群中最后完成的一座建筑物,是非对称的。

胜利神庙——雅典娜卫城,对称的。

卡纳克神庙(点击左图放大)又称阿蒙·赖神庙,是法老(古埃及国王)们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建筑群,规模宏大,全部用巨石修建。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建筑物之一,也是埃及最大的神庙。

保存最完好的罗马神庙――现在法国尼姆的梅宋卡瑞神庙,从中可见罗马人学习希腊人之细致。

2吉萨金字塔群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它主要由(B)三座金字塔组成。

A胡夫、哈弗拉、昭赛尔 B门卡乌拉、胡夫、哈弗拉

C门卡乌拉、胡夫、达述尔 D哈弗拉、昭赛尔、门卡乌拉

解释: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是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大约造于公元前三千年,它的基底东西长126米,南北长106米,高约60米。

吉萨金字塔群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它主要由门卡乌拉、胡夫(最大)、哈弗拉(前面有狮身人面相)。

3古希腊有3种柱式,古罗马发明了两种,形成了罗马五柱式。这两种柱式是(D)。A科林斯和混合式 B陶立克和爱奥尼 C塔斯干和科林斯 D混合式和塔司干解释:古罗马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罗马的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

4罗马万神庙是古代世界跨度最大的建筑,墙体很厚,其顶部结构是:(C)

A十字拱 B筒形拱 C穹隆顶 D梁柱结构

解释:万神庙建筑的屋顶属于穹隆顶,这种穹隆顶使神庙建筑的基本格局和空间结构由矩形变为圆形。另外,壁龛和壁柱的设计使原先平板的墙体也变得更为丰富和奇特。同时,天然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无疑使新发明的建筑技术有了质量上的保证。罗马人奉祀神灵与希腊人不同,他们习惯于将多个神灵集于一堂供奉,故称“万神庙”。万神庙的注释柱式属于“科林斯式”。万神庙的内部半球形圆顶是建筑物的最精彩部分,它的空间开阔,垂直的顶高与圆形直径相仿。

5古希腊帕提龙神庙的空间造型既简练又丰富,其柱式有:(D)

A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B多立克、爱奥尼和爱奥尼壁柱

C多立克、爱奥尼和爱奥尼叠柱式 D多立克、爱奥尼和多立克叠柱式

解释: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建筑的格局形式为“围柱式”。“帕提侬”原意为“处女宫”,因它祀奉的雅典娜女神是处女,所以又称为“雅典娜处女庙”。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设计人为伊克谛诺斯和卡里克拉特。整个建筑工程是在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神庙的雕刻都为菲狄亚斯和他的弟子所创作。帕提侬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从雅典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它采用的是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两侧各为17根列柱。每根柱高10.43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神庙的柱头、瓦当,整个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

6哥特式建筑由于(A)等结构上的成就大大丰富了其空间创造。

A尖券肋骨拱和飞扶壁 B帆拱和尖券肋骨拱 C叠柱式和连续券D半圆拱和束拱解释:尖券肋骨拱和飞扶壁——哥特

帆拱——拜占庭

半圆拱和束拱——罗马风

叠柱式和连续券——古罗马

7文艺复兴时罗马的(D)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历时120年才建成。

A圣玛利亚大教堂 B圣母院 C罗马万神庙 D圣彼得大教堂

解释:科隆大教堂也叫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

8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伯鲁乃列斯基的主要代表作品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隆顶使用了(D),使这一作品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A巨柱式和连续券 B半圆拱券和灯亭 C穹隆顶和叠柱式 D鼓座和灯亭

解释:佛罗伧萨的主教堂(圣玛利亚教堂)被认为是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英国伦敦圣保罗教堂的世界第三大教堂。这个教堂的大圆顶和它上面的灯亭,总高107米,是一件举世稀有的杰作。

9下列建筑何者属伊斯兰教建筑:(B)

A尼布加尼撒宫 B阿尔汗布拉宫 C鲁克索神庙 D撒尔贡王宫

解释:伊斯兰教建筑主要实例:阿尔汗布拉宫,比比哈内清真寺、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泰姬·马哈尔陵。

古埃及规模最大的神庙是卡纳克(阿蒙)和鲁克索神庙。这些神庙都是供奉主神太阳神阿蒙的神殿。

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卓越的城市广场,它是由()组成的复合广场。(D)

A矩形和梯形 B两个矩形 C 一个矩形和两个梯形 D三个梯形

解释: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梯形平面复合广场),3个梯形平面组成的复合式空间。11罗马大斗兽场立面由四层柱式叠加而成,这种构图手法称之为:(B)

A巨柱式 B叠柱式 C券柱式 D复合柱式

解释:列柱。即依靠柱子的重复排列而产生一种韵律感。联芳楼具备;

壁柱和倚柱。壁柱,保持着柱子的形式是墙的一部分,不承重只起装饰作用。联芳楼正立面有8根壁柱,具备;倚柱加山花,起强调建筑入口的作用。联芳楼正立面两侧的横屋与主屋之间即用的这种装饰,具备;

券柱式和帕拉第奥母题。券柱式,从罗马开始发券代替了梁枋,在券柱两侧设置柱子就是券柱式。联芳楼正立面的三座“钟楼”的中层都“似乎”是,具备;“帕拉第奥”母题,即在两个大柱子之间又增加两对小柱子,有小柱子来承托券面,造成柱子的长短粗细变化,是建筑富于韵律感。联芳楼显然具备;

巨柱和叠柱。巨柱,高两层以上的柱子贯穿建筑整个高度,可是建筑显得高大雄伟;叠柱,即罗马大斗兽场所应用的将柱子按层设置。

12伊斯兰礼拜寺使用形式多样的拱券,装饰母体多是:(B)

A.动物、植物花纹 B几何图案和植物花纹 C几何形和人像图案

D.卷涡和三陇板

解释: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所以清真寺内没有任何由人形和动物形组成的偶像图案。寺内装饰大多以阿拉伯文、几何图纹和花卉画纹组成抽象图案为主。

13意大利比萨大教堂是(A)式建筑的杰作。

A哥特式 B文艺复兴 C巴洛克 D罗马风

解释:哥特式教堂

法国: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兰斯主教堂。

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堂,水平划分突出,比较舒缓。

德国:科隆主教堂,乌尔姆主教堂,立面水平线弱,垂直线密而突出,显得森冷峻峭。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比萨主教堂,有较多的传统因素。

西班牙:伯格斯主教堂,由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而形成穆丹迦风格

14洛克克是文艺复兴晚期的一种风格,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它起源于:(B)A.西班牙建筑 B法国宫廷 C意大利宫廷 D英国王室

解释:洛可可风格: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

15美国国会大厦是18、19世纪复古思潮时杰出作品,其风格属:(D)

A哥特复兴 B希腊复兴 C折中主义 D罗马复兴

解释:美国:以罗马复兴为主——美国国会大厦,但希腊复兴也很流行,特别是在公建中——宾夕法尼亚银行。

二论述题

1论述建筑大师密斯对现代建筑的贡献并作出简要评价。

答:密斯·范·德·罗是现代建筑大师。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这种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被密斯.凡.德.罗广泛套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去,成为密斯.凡.德.罗的标志,曾于50-60年代极为流行,因而被称为密斯风格。

密斯一生中建成的建筑不多,发表的言论也很少。但是正象他的言论“少就是多”的原则一样,他对现代建筑师的影响却很大。也许他不是一个全面的建筑师,也不是一个卓越的理论家,然而他是一个对建筑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家,是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人。

2004年

一选者题:

1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广场群主要由以下三座广场组成:(D)

A图拉真、圣彼得、卡比多广场 B恺撒、安农齐阿、西诺拉广场

C图拉真、恺撒、罗马市政广场 D图拉真、恺撒、奥古斯都广场

解释:罗马城是依地势长期自然形成的,集中建有图拉真、奥古斯都、凯撒、涅尔瓦广场和和平神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罗马人已发明混凝土,建筑皆为砖石结构。规模巨大的斗兽场和长达30英里的拱型输水渡槽残留至今,都令后人惊叹。各种大型公共建筑非常发达。建有很多大型公共浴室、斗兽场、剧场。

2罗马大斗兽场立面由四层柱式叠加而成,这四层柱式自下而上依次是:(D)。A陶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复合式

B科林斯、陶立克、爱奥尼、复合式

C塔司干、陶立克、爱奥尼、复合式壁柱

D塔司干、爱奥尼、科林斯、科林斯壁柱

解释:罗马城中的大斗兽场是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是为纪念罗马帝国铁达皇帝征服耶路撒冷而建造的。相传当时俘获了大量的奴隶,就役使他们建造了这座斗兽场。大斗兽场建于公元72年,历时八年之久建完。大斗兽场的立面上底下三层为连续的券柱式,一层用塔司干柱式;二层用爱奥尼柱式;三层用科林斯柱式;四层用了科林斯式壁柱。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下列建筑何者由拉菲尔和米开郎基罗先后主持设计()。A美狄奇府邸 B圆厅别墅 C法尔尼斯府邸 D圣彼得大教堂

解释:美狄奇—吕卡尔第府邸,早期文艺复兴府邸典型作品,伯鲁乃列斯基设计。

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圆厅别墅,晚期文艺复兴庄园府邸的代表,对后世创作产生影响。

法尔尼斯府邸,典型的盛期文艺复兴府邸,手法主义大师小桑伽洛的杰作。平面有明显的主轴和次轴线,布局整齐,周围环有券柱式围廊,内院的立面三层分别用不同形式的壁柱、窗裙墙和窗楣天花。设计精到。第三层的立面设计人是艺术家米开朗琪罗。门厅为巴西利卡式,有两排多立克式柱子,上面的拱顶布满华丽的装饰。

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506年。当时是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下令让大艺术家布拉曼特设计建造的。之后文艺复兴三杰中的拉菲尔、米开朗基罗,都先后参与了设计和建设。到1626年才建成。大教堂长210米。一切都是对称的。

4下列建筑何者属哥特式建筑:(A)

A威尼斯总督府 B比萨大教堂 C昂古莱姆教堂 D圣马可教堂

解释:威尼斯总督府:位于圣马可小广场东侧,拜伦称它为“巨大而又奢华的宫殿”,是威尼斯市内最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总督府是总督住所,也是政治和法庭的所在地,是威尼斯共和国的权力中心

比萨大教堂:是中世纪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

昂古莱姆教堂:法国著名的罗马式教堂有阿尔勒地区的圣特罗菲姆大教堂(12世纪末)、圣吉尔大教堂(约1160~1170),阿基坦地区的昂古莱姆大教堂(1105~1128),佩里格的圣佛隆大教堂(1120~1179),普瓦捷的圣姆大教堂(12世纪),伯艮第一带的欧坦大教堂。

圣马可教堂:它与欧洲其他教堂的建筑风格大相径庭,有很浓重的伊斯兰味道,混合了哥特式的尖塔、罗马式的券拱和拜占庭式的圆顶,华丽而富于变化。

5下列建筑何者属罗马风建筑:(C)

A小特里阿龙宫 B沃子爵府邸 C比萨大教堂 D米兰主教堂

解释:小特里阿龙宫:法国古典主义

沃子爵府邸:文艺复兴

比萨大教堂:是中世纪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

米兰主教堂:是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这让人惊叹!主教堂建于1386年,是米兰的精神象征。虽然说是哥特式建筑,但她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新古典主义等多种风格。米兰主教堂又名多摩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华丽的教堂,属于“晚期哥特式”或称“国际哥特式”教堂。

6下列建筑何者属伊斯兰教建筑:(D)

A巴黎卢浮宫 B昂古莱姆教堂 C伊瑞克先神庙 D泰姬马哈尔陵

解释:伊斯兰教建筑:阿尔汗布拉宫,比比哈内清真寺、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泰姬·马哈尔陵。

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卓越的城市广场,最有代表性的是:(C)

A恺撒广场 B奥古斯都广场 C圣马可广场 D图拉真广场

解释:古罗马广场是罗马境内考古学者重要的研究场所,它所在的区域从主神殿山扩展到Palatine 。一直到公元前7世纪,古罗马广场一直是政治、经济和宗教生活的中心。随后,在古罗马广场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帝国广场:恺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内尔瓦广场、韦斯帕夏诺广场以及最令人留恋往返的图拉真广场。8世界各地的伊斯礼拜寺的入口朝向是:(A)

A东 B南 C西 D北

解释: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点中必须建立的建筑。清真寺建筑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如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东,使朝拜者可以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就是面向西方。

9洛克克是文艺复兴晚期的一种风格,重要用于室内装饰。它起源于:(B)

A西班牙宫廷 B法国宫廷 C意大利 D德国

解释:洛可可风格是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洛可可风格装饰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复杂。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10古希腊()柱式没有柱基,而古罗马()柱式的柱身没有凹槽,它们是:(B)A陶立克和爱奥尼 B陶立克和塔司干 C塔司干和科林斯 D混合式和塔司干解释:陶立克柱式:由希腊本土的陶立克人Dorian发展,是希腊三柱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种,造型朴实无华,沉稳雄壮,柱头极为单纯。柱身有20个凹槽,柱身微凸略呈瓶状,无柱基。

塔司干柱式没有装饰,朴实粗大。

11帆拱是(B)建筑的一大成就,解决了方形平面上做圆形穹隆的结构问题。

A伊斯兰 B拜占廷 C哥特 D文艺复兴

解释:穹顶与帆拱集中式教堂的决定性因素是穹顶。拜占庭的穹顶技术和集中式形制是在波斯和西亚的经验上发展起来的。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4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这种形制主要在教堂建筑中发展成熟。帆拱、鼓座和穹顶,这一套拜占庭的结构方式和艺术形式,以后在欧洲广泛流行

12法国巴黎鲁佛尔宫东立面风格是:(D)

A巴洛克 B洛可可 C拜占廷 D法国古典主义

解释: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商堡府邸,小特里阿农宫、鲁佛尔宫及其东立面、凡

尔赛宫、恩瓦立德教堂、南锡中心广场群、调和广场、旺道姆广场。魯佛爾宮東廊,四合院原是法國文藝復興成期的作品,風格屬巴洛克式的,其立面有明顯的水平向划分,每隔數開間便有一豎向構圖,上部有半圓形山花,正中部分特寬,三角形山花上還有方窟窿,裝飾很多。

13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早期的实例,它的主立面朝向是:(B)

A东 B西 C南 D耶路撒冷

解释:典型的哥特主教堂大门朝西,为的是信徒们礼拜的时候面向东方,那是耶稣基督圣墓的所在。成了习惯以后,极少数不能朝向西方的教堂,也把正立面叫做西面。

14凡尔赛宫花园是古典园林杰作,设计者是(C),采用的构图形式是()。

A孟莎,几何形 B孟莎,自然园林 C勒*诺特,几何形 D勒*诺特,自然园林解释:凡尔赛宫位于巴黎南郊18公里处的凡尔赛镇,它曾是法国历代国王的王宫,是举世闻名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重点文物。凡尔赛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宫殿建筑主要由孟萨设计,而其花园林苑则主要由勒诺特设计。凡尔赛的公园是由勒诺特设计的,是几何建筑的代表作,不同层次的组合建筑完美和谐,包括精心装饰的以喷泉、花坛凉亭和200多座雕塑为点缀的池塘;其中阿波罗喷泉水池最为壮观。

15英国国会大厦的建筑风格是:(B)

A罗马复兴 B浪漫主义 C折衷主义 D文艺复兴

解释:英国国会大厦—哥特式风格,是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中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但影响较小。它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但夹杂着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它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生成,还最求非凡趣味和异国情调。

二问答题:

二次大战后建筑思潮中的“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对现代建筑的发展有何意义?

答:二战后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建筑设计思想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地获得独特的个性”。因此他们的思想是建筑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

设计手法:建筑材料:注重建筑材料的运用,在使用新材料新结构时,注意把其处理的柔和自然。

造型上:不局限于直线直角,爱用曲线曲面。

空间上:讲究层次和变化,造成步移景动的效果。

体量上:尺度感不宜过于庞大,要与人相适宜,对大体量建筑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建筑设计思想其实是对二战后“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只容许前篇一律的,客观的“共性”的反抗,也是对现代建筑完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它的影响非常的广泛,在各个国家几乎都有它的足迹。

2005年

一选者题:

1方尖碑是古埃及的纪念性建筑,平面呈(D)形,是纪念()的。

A三角形太阳神 B三角形月神

C正方形宙斯神 D正方形太阳神

解释:埃及古代在神殿与陵墓之前所建立的一对长方形之石。为一条石灰石、玄武岩或花岗岩之四角柱,上尖而下部粗大,一般修长为9—10:1,柱面用象形文字记载建立人姓名与功绩。它有3种不同的目的:宗教性(奉献太阳神阿蒙)、纪念性(常以纪念法老在位若干年)、装饰性。同时它也是埃及帝国权威强有力的象征。

2玛斯塔巴是古埃及的(C)建筑。

A著名神庙 B一种大门形式 C陵墓 D府邸

解释:“玛斯塔巴”—上埃及的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波斯语即“板凳”之意)。公元前2700年,萨拉卡墓地出现了石头建造的墓穴,以为了永久的存在。这些单层的石墓被称为“玛斯塔巴”。当时的统治者法老发现了这种石墓,但却产生了更为惊人的想法,他们在一个大的玛斯塔巴上建造了一层比一层小的玛斯塔巴,即阶梯式金字塔。

3古西亚的宫殿建筑布局多采用(D)的形式

A中轴对称 B结合地形灵活布局 C放射式 D院落式

解释:古西亚的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王宫,宫殿与观象台同建在一高118米,边长300米的方形土台上。从地面通过宽阔的坡道和台阶可达宫门,宫殿由30多个内院组成,功能分区明确,有房间200余。人首翼牛像是萨艮王宫宫殿裙墙转角处的一种建筑装饰。它们的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正面有两条腿,侧面四条,转角一条在两面共用,一共五条腿。

古西亚的珀赛玻里斯宫建筑群倚山建于一高15米,面积460×275米的大平台上。入口处是一壮观的石砌大台阶层,宽6.7米,邻近两侧刻有朝贡行列的浮雕,前有门楼。中央为接待厅和百柱厅,东南面为宫殿和内宫,周围是绿化和凉亭等,布局整齐但无轴线关系。

4希腊的古典柱式有3种,按照由粗到细排列的顺序是:(D)

A陶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B塔司干、陶立克、爱奥尼

C塔司干、爱奥尼、科林斯 D陶立克、科林斯、爱奥尼

解释:希腊3柱式:陶立克、科林斯、爱奥尼

陶立克:柱身粗壮,质朴,简洁,表现了石材的个性,显示了男性的刚劲和优美。

科林斯:柱顶较高,柱头完全被装饰化,如花篮端放,花细腻。

爱奥尼:柱身纤细,如有弹性,呈现一副窈窕有装饰的女性姿态,轻快生动。

5雅典卫城的布局是结合地形自由灵活的,但其中的两座建筑单体是严格对称的,这两座建筑是(B)

A帕提农神庙、伊瑞克神庙 B帕提农神庙、胜利神庙

C帕提农神庙、山门 D伊瑞克神庙、胜利神庙

解释:雅典是古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卫城是祀奉雅典护神雅典娜的地方。卫城建筑集中反映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是世界建筑史和艺术史上的珍品。建于公元前5世纪,建筑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菲迪亚斯。卫城中最著名的建筑有:帕提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胜利女神雅典娜神庙。卫城最高处的建筑物为帕特农神庙

(又称雅典娜神庙),平面是方形,立面对称。胜利神庙,在构图上均衡了山门两侧不对称的构图,山门因地制宜,内外划分为两段,外段为多立克式,内段为爱奥尼克式,其体量和造型处理都恰到好处,既雄伟壮观又避免了体量过大而影响卫城内主体建筑的效果,平面是方形,立面对称。

6巴西利卡是一种(D)建筑形式,它最早出现于()。

A椭圆形大厅,文艺复兴 B圆形大厅,罗马风时期

C正方形大厅,古罗马 D长方形大厅,古罗马

解释: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

7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的穹顶是一种典型的(B)风格的建筑。

A哥特式 B文艺复兴 C罗马风 D拜占庭

解释: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是由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筑。教堂的穹顶结构作为一种设计形式,几乎风靡文艺复兴时期兴建的所有教堂。其灵感来自古罗马,造型承袭雄伟庄严的万神殿。然而它们又有显著的区别。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被公正地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其设计师,佰鲁乃列斯基,出身于行会工匠,精通机械、铸工是杰出的雕刻家和工艺家,在透视学和数学方面都有过建树,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

8哥特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C)

A圆形穹隆顶和透视门 B古典柱式和尖券

C尖券肋骨拱和束柱 D花棂窗和镶嵌画

解释:古希腊建筑—陶立克、科林斯、爱奥尼三柱式,后期的叠柱式和壁柱。

古罗马建筑—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五柱式。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创造了券柱式、巨柱式、连续券,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万神庙和图拉真纪功柱。单券的泰塔斯凯旋门。

拜占庭建筑—帆拱、鼓座、穹顶的结合。希腊十字式。彩色镶嵌和粉画装饰艺术—镶嵌画,圣马可教堂和圣索非亚教堂

罗马风—肋骨拱、扶壁、束柱,圆形的透视门

哥特式建筑—骨架券系统、飞扶壁,尖券,垂直线向上的束柱,尖塔,入口朝西,花棂窗,钟楼,彩色玻璃窗和玫瑰窗,尖肋透视门,巴黎圣母院。

9拜占庭建筑具有以下特点(B)。

A尖券肋骨拱和飞扶壁 B帆拱和镶嵌画

C尖塔和束柱 D玫瑰窗和透视门

解释:尖券肋骨拱—哥特式飞扶壁—哥特式帆拱—拜占庭镶嵌画—拜占庭

尖塔—哥特式、罗马风束柱—哥特式、罗马风

玫瑰窗—哥特式透视门—哥特式

10洛可可风格是文艺复兴晚期法国宫廷的室内装饰风格。它的特点是:(A)。A复杂的曲线和鲜艳娇嫩的颜色 B几何形图案和曲线结合

C镶嵌画和彩色玻璃 D几何形土案和植物花纹

解释:洛可可风格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具有繁琐、妖媚、柔糜的贵族气味和浓厚的脂粉气。

11对巴罗克风格的描述,以下较贴切的是:(D)

A遵循古典法并创作动感 B将古典建筑和哥特建筑的成就相结合

C各种古代形式混合使用并创作丰富多彩的效果

D古典构件的灵活使用和动感多变的效果

解释:巴洛克建筑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组合,打破建筑,雕刻与绘画的界限,使用贵重材料,充满了装饰。因为这时期的建筑突破了古典的、文艺复兴的“常规”,所以被称为“巴洛克”(Baroque)式建筑,原意是畸形的珍珠。善于利用透视幻觉与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之深远,采用波浪形曲线与曲面,断折的檐部和山花,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助长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

12美第奇府邸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著名府邸,其地点是在(C)市,是一座()庄重建筑物。

A罗马,三层 B威尼斯,三层 C佛罗伦萨,三层 C佛罗伦萨,四层

解释: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中,府邸建筑引人注目。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美第奇府邸、法尔尼斯府邸和圆厅别墅。美第奇府邸 1444~146兴早期府邸建筑的代表作,设计人米开罗佐,为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所建,后改名吕卡第府邸。美狄奇府邸的墙垣,仿照中世纪一些寨堡的样子,底层的大石块只略经粗凿,表面起伏20厘米,砌缝狠宽。二层的石块虽然平整,但砌缝仍有8厘米宽。三层没有砌缝。它的形象很沉重。为了追求壮观的形式,沿街立面是屏风式的,同内部房间很不协调。底层的窗台很高,勒脚前有一道凸台,给亲兵们坐,反映着城市内部尖锐的斗争。它高将近27米,檐口挑出1.85米。

13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它的室内装修是(D)风格的,它前面的广场是()风格的。

A文艺复兴早期,文艺复兴盛期 A文艺复兴早期,文艺复兴早期

C文艺复兴盛期,巴洛克 D巴洛克,巴洛克

解释:人们把文艺复兴的样式加以变形,追求传奇新颖,运用直线的同时强调线型的流动变化,在室内将绘画、雕刻、工艺运用于装饰和艺术陈设品上,墙面以精美的壁毯装饰,不惜采用高档的石材、木料并镶以金色,尽情装饰,珠光宝气,繁琐华丽。这股风靡一时的“装饰之风”历史上称为“巴洛克风格”。它一经在意大利兴起,便很迅速传到了周围其它国家、整个欧洲和美洲,一直到十九及二十世纪许多建筑都还留有它的烙印,可见其在当时有很强的活力。十七世纪的法国路易十四在位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宫廷建造,卢浮宫和凡尔塞宫的室内装饰成为“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之作。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就曾由世界著名的画家、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担任总设计师。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大师伯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周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富有动态,光影效果强烈。教堂的穹顶下方正中高高的教皇专用祭坛上面,是贝尼尼所作的铜铸华盖,为巴洛克美术的重要作品。

14维琴察巴西利卡由何人加建了精美的柱廊而文明于界。(B)

A维尼奥拉 B帕拉第奥 C米开朗基罗 D伯拉孟特

解释:帕拉第奥(AndreaPalladio)在维琴察的巴西利卡敞廊上所采用的、后被人称之为“帕拉第奥母题”的构图方式。维琴察的巴西利卡是在一座原有大厅的四面增加券柱外廊的建筑,由於处理手法巧妙,被称为帕拉第奥券柱式母题, 其立面构图处理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名为“帕拉第奥母题”。对后来许多大型建筑设计很有影响。

15巴黎歌剧院、英国国会大厦都是复古思潮中的作品,起风格分别是:(D)

A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B罗马复兴,歌特复兴

C希腊复兴,折衷主义 D折衷主义,浪漫主义

解释:巴黎歌剧院—立面是意大利晚期巴罗克风格,掺合了洛可可雕饰,是折衷主义:(ECLECTICISM)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到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它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样式,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英国国会大厦—哥特式风格,是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中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但影响较小。它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但夹杂着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它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生成,还最求非凡趣味和异国情调。

二问答题:

1论述勒*柯布西耶设计风格的演变及其对现代建筑发展的意义。

答: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1887年10月6日出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家庭。他早年学习雕刻艺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在巴黎A?佩雷和柏林P?贝伦斯处工作,1917年移居法国,1930年加入法国国籍。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65年8月27日在美国里维埃拉逝世。

勒?柯布西耶一边呼吁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并且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但同时他有把建筑看作是纯粹精神的创造,一再说明建筑师是一种造型艺术家。他的这些观点表明他既是理性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这种两重性也表现在他的建筑活动和作品中。总的看来,他在前期表现出更多理性主义,后期表现出更多的浪漫主义。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马赛公寓大楼。

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之一的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最能说明他后期思想的转变,但这些变化让很多人包括他的追随者疑惑不已。

总的来说,他是一个有着非凡创造力的建筑师,他的一身都在不停的发明和创造和改变自己。他站在当时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有力的促进了建筑革新运动,被喻为20世纪最重要的4个建筑大师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