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NA测序技术比较_刘振波

DNA测序技术比较_刘振波

DNA测序技术比较_刘振波
DNA测序技术比较_刘振波

1第1代测序技术

1954年,Whitfeld等用化学降解法测定多聚核糖核苷酸序列[3],是关于DNA测序技术的较早报道。1977年,Sanger发明DNA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测序法(chain terminator sequencing),A.M. Maxam和W.Gilbert发明DNA化学降解测序法(chemical degradation sequencing),2项技术的出现,标志第1代测序技术诞生[1,2]。

Sanger测序法的原理如下:每一次DNA测序反应都由4个独立反应组成,由于DNA双链中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因此在测序过程中掺入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ddNTP(不含3′-OH),当ddNTP位于DNA双链的延伸末端时,无羟基3′端不能与其他脱氧核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因此,DNA双链合成便终止,若在终止位点掺入ddATP,则新生链末端为A,若掺入ddTTP、ddCTP、ddGTP,相应地,新生链末端则是T、C或G。该测序技术的具体做法如下:将模板、引物、4种dNTP(其中含有一种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核苷酸)与DNA聚合酶共同保温,形成的混合物包含许多长短不一的片段,最后利用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该混合物,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条带图谱,人们依据凝胶电泳图即可读出DNA双链的碱基序列组成(图1)。Sanger测序技术操作快速、简单,因此应用较广泛,例如,人类基因组测序正是基于该技术而完成[4]。DNA测序技术的出现,不但为人类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在医学方面,对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图1第1代测序技术流程

(图1来源于https://www.doczj.com/doc/c613379046.html,)

DNA测序技术比较

刘振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教育局教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自从1953年,J.D.Watson和F.H.C.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模型之后,DNA测序技术随着科学的进步得到了迅猛发展。1977年Sanger[1]发明DNA双脱氧末端终止测序技术,Maxam与Gilbert[2]发明利用化学降解法进行测序的技术,2种测序技术被誉为DNA测序技术的始祖。随后,在第1代DNA测序技术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第2代测序技术、基因芯片技术以及第3代测序技术。总结并展望了每一代测序技术及基因芯片技术的诞生、原理及应用前景,为利用测序技术研究基因表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DNA测序技术第2代测序技术第3代测序技术基因芯片

中国图书分类号:Q-33文献标识码:A

与Sanger法有所不同,Maxam-Gilbert化学降解法[2]侧重对DNA双链进行化学降解:将DNA 片段的5′端磷酸基团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后,采用不同的化学方法修饰并裂解特定碱基,产生一系列长度不同的5′端被标记的DNA片段,最后,通过凝胶电泳方法将片段群分离,经同位素放射性自显影,确定各片段末端的碱基,最终得到目的DNA的碱基组成。该测序技术重复性较高,所需要的化学试剂简单,不需进行酶的催化反应,还可对未经克隆的DNA片段进行直接测序,因此,可利用Maxam-Gilbert法进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即能够分析DNA的甲基化修饰等情况。

2第2代测序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第2代测序技术问世:以454测序平台(Roche公司)[5]、Solexa测序平台(Illumina公司)[6]和SOLiD测序平台(ABI公司)[7]为标志。第2代测序技术原理是边合成边测序,所以被誉为“下一代测序技术”:即依照第1代Sanger测序技术的原型,利用测序仪器捕捉新掺入的末端荧光标记来确定DNA序列组成[8]。

第2代测序技术相比第1代测序技术精准性更高,并大幅度降低了测序成本,提高了测序速度,使科学家从宏观揭示所研究物种的基因组成和基因表达情况成为可能。上述所提的3个测序技术平台各有优点:454测序平台得到的片段能够达到400bp,并且读长的质量高;Solexa测序平台的性价比最高[9],在数据量相同的情况下,测序成本仅为454测序平台的1/10;SOLiD测序平台准确度能够达到99.94%,在片段覆盖率为15×时,测序准确度可接近100%(图2)。

图2第2代测序技术流程

(图2来源于https://www.doczj.com/doc/c613379046.html,)

现以Solexa测序平台为例,详细说明测序过程如下:2.1测序文库的构建(library construction)将样品DNA(或RNA)随机片段化,形成长度为几百个碱基的片段或更短的片段,之后在片段两端加特定的接头(adaptor),值得注意的是:片段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后续数据的分析,乃至科学家们将数据与生物学现象联系的准确度。

2.2锚定桥接(surface attachment and bridge am-plification)测序过程在微流量池(flow cell)中进行,每个flow cell含有8个单元通道(lane),每个lane的内表面含有无数个被固定的单链接头。2.3预扩增(denaturation and complete amplifica tion)利用固相桥式PCR(bridge solid phase PCR)进行扩增:添加没有被标记的dNTP和Taq酶,即能够得到固相表面上大约百万条双链待测目的片段,这些片段成簇分布。

2.4单碱基延伸测序(single base extension and sequencing)根据掺入荧光标记的dNTP在测序簇延伸其互补链时,能够释放出相应的荧光,测序仪据此就能捕捉荧光信号,之后计算机可以将荧光信号转化为不同颜色的测序峰图,使研究者能够获得待测片段的序列信息[10]。

2.5数据分析(data analyzing)通过构建重叠群(contigs)分析测序数据。重叠群,即将含有STS序列标签位点的基因片段分别进行测序,通过重叠分析,最终得到完整的染色体基因组序列信息。测序得到的原始序列长度只有几十个碱基,需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这些原始序列组装成较长的重叠群或者脚手架结构乃至整个基因组的框架结构,将组装的序列信息比对到已有的全基因组信息或与测序物种相近的物种基因组数据库中,分析得到有生物学意义的结果[11]。

由于第2代测序技术的高通量性,成为目前开展物种测序生产化的主要平台。例如,应用第2代测序技术完成测序的物种主要有大熊猫、马铃薯、棉花等,为进入宏观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阶段提供保证。在人类疾病研究方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Huntsman等,应用Illu-mina公司测序平台Genome Analyzer II对粒层细胞瘤GCTs进行研究:对成年的GCTs的4个全转录组双末端进行测序,将得到的数据、已发表的人类基因组、11个上皮卵巢肿瘤以及SNP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发现在卵巢粒层细胞发育过程中,

DNA模板文库制备~随机

~配对末端DNA片段固定

~平面或微球

~共价或非共价

DNA片段单分子扩增

~微乳液PCR

~DNA簇

序列拼接,组装光学图像采集与处理

~荧光

~化学发光

并行测序反应

~碱基延伸

~连接

转录因子FOXL2发生了一个错义突变——

—第402位的碱基C突变为G,致使翻译产物中因突变而产生了色氨酸[12]导致病变。

3第3代测序技术

2010年,Elizabeth Pennisi等在Science中报道:第3代测序技术又称直接测序技术,或称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建立在纳米孔基础之上而进行的单碱基读取技术,通过测定碱基经过纳米级别的蛋白孔洞而产生的跨膜电导率变化进行测序。纳米孔是比DNA分子略宽的蛋白质孔,宽度为4nm,因此,测序时,DNA分子像一条线一样穿过蛋白孔洞,而组成DNA分子的每种碱基的化学性质不同会导致流经该孔洞的电流值发生改变。因此,纳米孔也可以设计成检测跨越孔洞的隧道电流,由于每种碱基的电阻率不同,可分辨出待测DNA双链分子的碱基组成,该技术不需要光学检测及洗脱。

目前,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已经公布了应用第3代测序技术获得的3个低成本的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比起应用传统测序技术完成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速度以及精确性有大幅度提升。

4基因芯片技术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医学领域的科技进步,基因芯片技术(DNA microarray)应运而生,该技术基于DNA杂交原理,通过把数以万计的cDNA或寡聚核苷酸固定于一块小面积的尼龙膜或玻璃片等支持物上,制成阵列。在芯片表面固定了已知序列的核苷酸探针,便于与溶液中含有荧光标记的相应核酸序列发生互补配对,之后,利用仪器确定出现最强荧光的位置以及荧光强度,获得一组组点阵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算法推测目的靶核酸的序列组成。

该技术主要利用点样法、光蚀刻合成法和压电印刷法[13]制备基因芯片。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进行基因测序、基因表达研究以及基因突变的分析,为科学家查找某一生物学现象中感兴趣的基因表达情况提供依据。其中,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应用性最强,能够检测全基因组内数万个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情况,但芯片点阵的密度较普通基因芯片高:Janet A.Warrington等报道(2001年):Affymetrix公司研制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点阵密度为400000个点。基因表达谱芯片通过计算杂交信号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聚类分析算法研究功能或表达调控中有相关联的基因,得到不同细胞或组织来源的mRNA转录丰度的差异,获得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基因功能以及构建基因工作网络提供依据。

54种测序方法总结

第1代测序技术——

—该技术从固定的引物点开始合成DNA,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其随机合成,即可得到一系列分别以A、C、T和G为结尾的不同长度的核苷酸,最后应用SDS-PAGE进行检测,即可获得DNA序列碱基组成的信息。

第2代测序技术——

—以焦磷酸测序法为例,说明如下:在由ATP硫酸化酶、DNA聚合酶、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和荧光素酶4种酶组成的同一催化反应体系中,发生酶联发光反应,以便于对已知短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第1代测序技术每次只能读取1条序列,第2代测序技术每次读取96条序列[14]。

第3代测序技术——

—基于纳米孔级别的单分子读取平台,每一次能读取几百万条序列,因此,在测序读长方面,第3代测序技术较第1、第2代测序技术有了很大飞跃。此外,在测序准确性方面,第1、第2代技术过程均涉及PCR反应,因此测序错误率较高,从而对测序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3代测序技术属于单分子直接测序,不涉及由PCR反应带来的错误率,准确性高。

但是,第2、第3代测序技术均需要进行大量后续的生物信息分析,而生物信息平台搭建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如何充分挖掘隐藏在测序原始数据中的生物学意义,以解释各种生物学现象,将高通量测序真正服务于生产,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第2代测序存在不同的测序平台,而每个平台的评估系统不同,因此出现的误差以及如何高效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一、分类,是解决后续数据处理的最大瓶颈,而云计算平台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曙光。

因此,如果要将第2、第3代测序技术充分应用到对测序物种的分子生物学改造方面,还需要科学家进行大量的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Sanger F.,S.Nicklen,A.,R..Coulson.DNA sequencing with chain-terminating inhibitor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77, 74(12):5463—5467.

!!!!!!!!!!!!!!!!!!!!!!!!!!!!!!!!!!!!!!!!!!!!!!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涉及到显微镜的使用、压片、染色等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对学生识图、绘图与观察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是一个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实验。如何有效地组织落实该实验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力、贯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实验与探究方面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现行人教版教材,将该实验教学组织行文如下。

1实验的基本原理

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能活跃地

进行有丝分裂,且分生区不同的细胞的分裂进程不一致,所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分生区组织中存在着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提供了可能性;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为判断细胞的分裂时期提供

了基础;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使其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被识别。

2实验操作关键步骤2.1

材料准备

用洋葱培养根尖材料。由于实验

教学时间的限制,该步骤可由教师完成。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该实验一般在冬季进行,低温使得洋葱生根较慢,故可在实验2~3周前购买实验材料,切除洋葱鳞茎盘上的老根及外层组织,放置十几天后,放在装有清水的烧杯口上,保持杯中清水刚好浸到鳞茎盘,定期换水,有条件可在温室中或空调房中培养,4d 左右幼根即能生长至2~4cm 长。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的时间为中午左右,而一般学校的实验课安排在上午或下午,现取现用可能导致细胞的分裂相太少。为解决时间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教学组织

任文韬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广州

510630)

摘要

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基本原

理、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实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教学建议等方面做出了阐述。重点强调了实验操作中材料准备、解离、染色、制片等关键步骤的操作方法,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找不到目标细胞、染色效果差、绘图不规范等方面做出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根尖分生组织

有丝分裂

教学组织

生物学实验

中国图书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2

Maxam A.M.W..Gilbert.A new method for sequencing DNA.Proc Natl Acad Sci USA,1977,74(2):560—564.3

Whitfeld P.R..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ucleoti-de sequence in polyribonucleotides.Biochem J,1954,58(3):390—396.4

Todd D..Taylor,Hideki Noguchi,Yasushi Totoki et al .Hum-an chromosome 11DNA sequence and analysis including nov-el gene identification.Nature 2006,440:497—500.5

Margulies M.et al .Genome sequencing in microfabricated high-density picolitre reactors.Nature,2005,437(7057):376—380.6

Fedurco M.et al .BTA,a novel reagent for DNA attachment on glass and efficient generationof solid-phase amplified DNA colonies.Nucleic Acids Res,2006,34(3):22.7

Shendure J.et al .Accurate multiplex polony sequencing of an evolved bacterial genome.Science,2005,309(5741):

1728—1732.

8Mardis E.R..The impact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on genetics.Trends Genet,2008,24(3):1331—41.9Amy Coombs.The sequencing shakeup,Nature Biotechnology,2008,26(10):1109—1112.

10肖艺.基因测序:第3代和“新生代”.生物技术世界,2011:2.

11Elaine R..MardisNext-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 Methods Annu.Rev.Genomics Hum,Genet,2008,9:387—402.12

Shah S.P.,Kobel M.,Senz J.et al .Mutation of FOXL2in granulosa-cell tumors of the ovary.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9,360(26):2719—2729.

13李涛等.基因芯片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及进展.海南医学,

2010,(21):18.

14

孙海汐,王秀杰.DNA 测序技术发展及其展望.e-Science,

2009,6:19—29.

(E-mail :liuzhenbo12345@https://www.doczj.com/doc/c613379046.html, )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三种技术平台介绍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三种技术平台介绍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功能研究更加透彻,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造基因的目的需要详细了解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因为DNA序列是改造基因的基础,这就要求具有高效的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测序技术。 最早的Sanger测序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立下赫赫战功,但也给基因组测序贴上了数亿美元的价格标签,让人生畏。这两年发展迅猛的第二代测序仪——Illumina的Genome Analyzer、Roche 454的GS系列以及ABI的SOLiD系统——让人类基因组重测序的费用蹭地降低到10万美元以下。现在,能对单个DNA分子进行测序的第三代测序仪也加入到这场比赛中,让竞争更加激烈。 目前,第三代测序主要有三种技术平台。两种通过掺入并检测荧光标记的核苷酸,来实现单分子测序。Helicos的遗传分析系统已上市,而Pacific Biosciences准备在明年推出单分子实时(SMRT)技术。第三种Oxford Nanopore的纳米孔(nanopore)测序还尚未有推出的时间表,但有可能是这三种当中最便宜的。纳米孔测序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对DNA进行标记,也就省去了昂贵的荧光试剂和CCD照相机。 最近,Oxford Nanopore T echnologies的Hagan Bayley及他的研究小组正致力于改善纳米孔。根据他们之前的工作,他们以a-溶血素来设计纳米孔,并将环式糊精共价结合在孔的内侧(下图)。当核酸外切酶消化单链DNA后,单个碱基落入孔中,它们瞬间与环式糊精相互作用,并阻碍了穿过孔中的电流。每个碱基ATGC以及甲基胞嘧啶都有自己特有的电流振幅,因此很容易转化成DNA序列。每个碱基也有特有的平均停留时间,它的解离速率常数是电压依赖的,+180 mV的电位能确保碱基从孔的另一侧离开。

几种常见的基因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复习过程

几种常见的基因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对自身遗传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此同时,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基因检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基因检测效率不断提高。从最初第一代以 Sanger 测序为代表的直接检测技术和以连锁分析为代表的间接测序技术,到 2005 年,以 Illumina 公司的 Solexa技术和 ABI 公司的 SOLiD 技术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的相继出现,测序效率明显提升,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明显降低,基因检测手段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其技术正向着大规模、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检出率,并扩展了疾病在基因水平的研究范围。2009 年 3 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通过 NGS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了一个新的遗传性胰腺癌的致病基因PALB2,标志着 NGS 测序技术成功应用于致病基因的鉴定研究。同年,《Nature》发表了采用 NGS 技术发现罕见弗里曼谢尔登综合征MYH3 致病基因突变和《Nat Genet》发表了遗传疾病米勒综合征致病基因。此后,通过 NGS 技术,与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NGS 技术已成为里程碑式的进步。2010 年,《Science》杂志将这一技术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进展”。 近两年,基因检测成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的热点,得到了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出来。同时,基因检测已经从单一的遗传疾病专业范畴扩展到复杂疾病和个体化应用更加广阔的领域,其临床检测范围包括高危疾病的新生儿筛查、遗传疾病的诊断和基因携带的检测以及基因药物检测用于指导个体化用药剂量、选择和药物反应等诸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基因检测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的应用正越来越受到医生的普遍重视和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的兴趣。 本文介绍了几种 DNA 水平基因检测常见的方法,比较其优缺点和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对指导研究生和临床医生课外学习,推进临床科研工作和提升科研教学水平有着指导意义。 1、第一代测序 1.1 Sanger 测序采用的是直接测序法。1977年,Frederick Sanger 等发明了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这一技术随后成为最为常用的基因测序技术。2001 年,Allan Maxam 和 Walter Gibert 发明了 Sanger 测序法,并在此后的 10 年里成为基因检测的金标准。其基本原理即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i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ddNTP) 缺乏PCR 延伸所需的 3'-OH,因此每当 DNA 链加入分子 ddNTP,延伸便终止。每一次 DNA 测序是由 4个独立的反应组成,将模板、引物和 4 种含有不

一代、二代、三代测序技术

一代、二代、三代测序技术 (2014-01-22 10:42:13) 转载 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链终止法 一代测序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Fred Sanger及其同事首先发明。其基本原理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够把长度只差一个核苷酸的单链DNA分子区分开来。一代测序实验的起始材料是均一的单链DNA分子。第一步是短寡聚核苷酸在每个分子的相同位置上退火,然后该寡聚核苷酸就充当引物来合成与模板互补的新的DNA链。用双脱氧核苷酸作为链终止试剂(双脱氧核苷酸在脱氧核糖上没有聚合酶延伸链所需要的3-OH基团,所以可被用作链终止试剂)通过聚合酶的引物延伸产生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分子后再进行分离的方法。测序引物与单链DNA模板分子结合后,DNA聚合酶用dNTP延伸引物。延伸反应分四组进行,每一组分别用四种ddNTP(双脱氧核苷酸)中的一种来进行终止,再用PAGE分析四组样品。从得到的PAGE胶上可以读出我们需要的序列。 第二代测序技术-大规模平行测序 大规模平行测序平台(massively parallel DNA sequencing platform)的出现不仅令DNA测序费用降到了以前的百分之一,还让基因组测序这项以前专属于大型测序中心的“特权”能够被众多研究人员分享。新一代DNA测序技术有助于人们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全面、更深入地分析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质之间交互作用组的各项数据。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新一代测序仪产品,例如美国Roche Applied Science公司的454基因组测序仪、美国Illumina公司和英国Solexa technology公司合作开发的Illumina测序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的SOLiD测序仪。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测序的基本原理是边合成边测序。在Sanger等测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四种不同的dNTP,当DNA聚合酶合成互补链时,每添加一种dNTP就会释放出不同的荧光,根据捕捉的荧光信号并经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处理,从而获得待测DNA的序列信息。以Illumina测序仪说明二代测序的一般流程,(1)文库制备,将DNA用雾化或超声波随机片段化成几百碱基或更短的小片段。用聚合酶和外切核酸酶把DNA片段切成平末端,紧接着磷酸化并增加一个核苷酸黏性末端。然后将Illumina测序接头与片段连接。(2)簇的创建,将模板分子加入芯片用于产生克隆簇和测序循环。芯片有8个纵向泳道的硅基片。每个泳道内芯片表面有无数的被固定的单链接头。上述步骤得到的带接头的DNA 片段变性成单链后与测序通道上的接头引物结合形成桥状结构,以供后续的预扩增使用。通过不断循环获得上百万条成簇分布的双链待测片段。(3)测序,分三步:DNA聚合酶结合荧光可逆终止子,荧光标记簇成像,在下一个循环开

质谱测序 第三代测序

第三代测序技术与质谱测序技术的 介绍和比较 质谱蛋白测序 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质荷比的分析方法。一级质谱主要是给出目标物的分子量,GC-MS一级谱图可以定性分析,LC-MS能用于简单的分子量测定。二级质谱可以看出目标物的部分碎片,可以对目标物的结构进行分析。 在蛋白测序方面,一级质谱结合肽质量指纹图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PMF)可以初步推测蛋白质的种类、序列。PMF基本原理是将蛋白质直接从双向电泳凝胶上切下或印迹到PVDF膜上并切下,经过原位酶解得到酶解肽段,然后用质谱得到这些肽段的PMF,即获得了肽质量指纹图谱。由于每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都不同,当蛋白质被酶解后,产生的肽片段序列也不同,其肽混合物质量数即具一定特征性。用实测的肽段质量去查找蛋白质和核酸序列库,结合适当的计算机算法,可鉴定蛋白质。但这种方法不能用来直接测序,必须依靠大量的数据库信息进行比对,准确率也受到限制。 串联质谱可直接用于测定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其过程是从一级质谱产生的肽段中选择母离子,进入二级质谱,经惰性气体碰撞后肽段沿肽链断裂,由所得到的各肽段质量数差值推定肽段序列。得到的质谱数据既可以通过仪器提供的软件解析,也可以进行手工解析。 在第一级质谱得到肽的分子离子,选取目标肽的离子作为母离子,与惰性气体碰撞,使肽链中的肽键断裂。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肽键断裂方式,产生6中不同的碎裂离子:即N端的a, b, c型离子与C端的x, y, z型离子. 每种断裂类型分别生成互补的两种离子, 如a-x,b-y,c-z 。最常见的是a 型离子、b 型离子和y型离子,其他类型离子较少出现。将这些碎片离子系列综合分析,可得出肽段的氨基酸序列。质谱法有不少优点,还能用于翻译后修饰的分析(糖基化、磷酰化),但目前只适用于20个氨基酸以下的肽段。此外,还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比如Leu和Ile、Lys和Gln不能区分,有些肽的固有序列不能用质谱法测定。

三代测序原理技术比较

导读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 摘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 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图1: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生命体遗传信息的快速获得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图1)所描述的是自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建立DNA双螺旋结构以来,整个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 并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是噬菌体X174的,全长5375个碱基1。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 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图2)。这个网址为 sanger测序法制作了一个小短片,形象而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测序技术起步发展的这一时期中,除了Sanger法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测序技术,如焦磷酸测序法、链接酶法等。其中,焦磷酸测序法是后来Roche公司454技术所使用的测序方法2–4,而连接酶测序法是后来ABI公司SOLID技术使用的测序方法2,4,但他们的共同核心手段都是利用了Sanger1中的可中断DNA合成反应的dNTP。

一、二、三代测序技术

一代、二代、三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链终止法 一代测序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Fred Sanger及其同事首先发明。其基本原理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够把长度只差一个核苷酸的单链DNA分子区分开来。一代测序实验的起始材料是均一的单链DNA分子。第一步是短寡聚核苷酸在每个分子的相同位置上退火,然后该寡聚核苷酸就充当引物来合成与模板互补的新的DNA链。用双脱氧核苷酸作为链终止试剂(双脱氧核苷酸在脱氧核糖上没有聚合酶延伸链所需要的3-OH基团,所以可被用作链终止试剂)通过聚合酶的引物延伸产生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分子后再进行分离的方法。测序引物与单链DNA模板分子结合后,DNA聚合酶用dNTP延伸引物。延伸反应分四组进行,每一组分别用四种ddNTP(双脱氧核苷酸)中的一种来进行终止,再用PAGE分析四组样品。从得到的PAGE胶上可以读出我们需要的序列。 第二代测序技术-大规模平行测序 大规模平行测序平台(massively parallel DNA sequencing platform)的出现不仅令DNA测序费用降到了以前的百分之一,还让基因组测序这项以前专属于大型测序中心的“特权”能够被众多研究人员分享。新一代DNA测序技术有助于人们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全面、更深入地分析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质之间交互作用组的各项数据。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新一代测序仪产品,例如美国Roche Applied Science公司的454基因组测序仪、美国Illumina公司和英国Solexa

technology公司合作开发的Illumina测序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的SOLiD测序仪。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测序的基本原理是边合成边测序。在Sanger等测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四种不同的dNTP,当DNA聚合酶合成互补链时,每添加一种dNTP就会释放出不同的荧光,根据捕捉的荧光信号并经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处理,从而获得待测DNA的序列信息。以Illumina测序仪说明二代测序的一般流程,(1)文库制备,将DNA用雾化或超声波随机片段化成几百碱基或更短的小片段。用聚合酶和外切核酸酶把DNA片段切成平末端,紧接着磷酸化并增加一个核苷酸黏性末端。然后将Illumina测序接头与片段连接。(2)簇的创建,将模板分子加入芯片用于产生克隆簇和测序循环。芯片有8个纵向泳道的硅基片。每个泳道内芯片表面有无数的被固定的单链接头。上述步骤得到的带接头的DNA 片段变性成单链后与测序通道上的接头引物结合形成桥状结构,以供后续的预扩增使用。通过不断循环获得上百万条成簇分布的双链待测片段。(3)测序,分三步:DNA 聚合酶结合荧光可逆终止子,荧光标记簇成像,在下一个循环开始前将结合的核苷酸剪切并分解。(4)数据分析 第三代测序技术-高通量、单分子测序 被称为第三代的测序的He-licos单分子测序仪,PacificBioscience的SMRT技术和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公司正在研究的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正向着高通量低成本长读取长度的方向发展。不同于第二代测序依赖于DNA模板

三代测序原理技术比较

三代测序原理技术比较

三代测序技术和原理介绍 导读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 摘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 (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 并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是噬菌体X174的,全长5375个碱基1。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

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图2)。这个网址为sanger测序法制作了一个小短片,形象而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测序技术起步发展的这一时期中,除了Sanger法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测序技术,如焦磷酸测序法、链接酶法等。其中,焦磷酸测序法是后来Roche公司454技术所使用的测序方法2–4,而连接酶测序法是后来ABI公司SOLID技术使用的测序方法2,4,但他们的共同核心手段都是利用了Sanger1中的可中断DNA合成反应的dNTP。

picbio三代测序原理

三代测序之PacBio SMRT技术全解析 2017-05-11 11:29 来源:基因谷技术 气温回升,天气渐暖, 花儿开了一簇又一簇~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 我们准备聊点新话题。 今天小编要来和你分享: PacBio SMRT测序那些事儿~ 测序技术在近几年中又有里程碑的发展,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成功推出商业化的第三代测序仪平台,让三代测序正式走入我们的视线。与前两代相比,第三代测序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测序界新宠-PacBio SMRT测序平台。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研发的单分子实时测序系统(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SMRT)应用了边合成边测序的原理,并以SMRT芯片为测序载体。基本原理如下: 聚合酶捕获文库DNA序列,锚定在零模波导孔底部 4种不同荧光标记的dNTP随机进入零模波导孔底部 荧光dNTP被激光照射,发出荧光,检测荧光 荧光dNTP与DNA模板的碱基匹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一个碱基 统计荧光信号存在时间长短,区分匹配碱基与游离碱基,获得DNA序列 酶反应过程中,一方面使链延伸,另一方面使dNTP上的荧光基团脱落 聚合反应持续进行,测序同时持续进行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Bio SMRT的单分子测序和超长读长是如何实现的?我们重点看一下该技术的两点关键创新:分别是零模波导孔(zero-mode waveguides, ZMWs)和荧光标记在核苷酸焦磷酸链上(Phospholinked nucleotides)。 SMRT Cell含有纳米级的零模波导孔,每个ZMW都能够包含一个DNA聚合酶及一条DNA样品链进行单分子测序,并实时检测插入碱基的荧光信号。ZMW是一个直径只有10~50 nm的孔,当激光打在ZMW底部时,只能照亮很小的区域,

picbio三代测序原理

p i c b i o三代测序原理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三代测序之PacBio SMRT技术全解析 2017-05-11 11:29 来源: 气温回升,天气渐暖, 花儿开了一簇又一簇~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 我们准备聊点新话题。 今天小编要来和你分享: PacBio SMRT测序那些事儿~ 测序技术在近几年中又有里程碑的发展,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成功推出商业化的第三代测序仪平台,让三代测序正式走入我们的视线。与前两代相比,第三代测序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测序界新宠-PacBio SMRT 测序平台。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研发的单分子实时测序系统(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SMRT)应用了边合成边测序的原理,并以SMRT芯片为测序载体。基本原理如下: 聚合酶捕获文库DNA序列,锚定在零模波导孔底部 4种不同荧光标记的dNTP随机进入零模波导孔底部 荧光dNTP被激光照射,发出荧光,检测荧光 荧光dNTP与DNA模板的碱基匹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一个碱基 统计荧光信号存在时间长短,区分匹配碱基与游离碱基,获得DNA序列 酶反应过程中,一方面使链延伸,另一方面使dNTP上的荧光基团脱落 聚合反应持续进行,测序同时持续进行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Bio SMRT的单分子测序和超长读长是如何实现的我们重点看一下该技术的两点关键创新:分别是零模波导孔(zero-mode waveguides, ZMWs)和荧光标记在核苷酸焦磷酸链上(Phospholinked nucleotides)。

三代测序

第一代测序技术 1977年,Sanger发明的DNA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测序法(chainter?minatorsequencing)和A.M.Maxam和W.Gilbert 报道的DNA化学降解测序法(chemicaldegradationse?quencing)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诞生,但由于化学降解法的程序复杂,后来逐渐被Sanger测序法代替。 Sanger测序法原理: 双脱氧核苷酸没有3′-OH,且DNA聚合酶对其没有排斥性。当添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引物时,在聚合酶作用下ddNTP被合成到链上,但其后的核苷酸无法连接,合成反应也随之终止,后续再根据各个合成片段的大小不同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放射自显影后,便可根据片段大小排序及相应泳道的末端核苷酸信息读出整个片段的序列信息。通过调节加入的dNTP和ddNTP的相对量即可获得较长或较短的末端终止片段。 一代测序的特点:速度快,但是一次只能测一条单一的序列,且最长也就能测1000-1500bp。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单序列测序上。 在小型的细菌基因组测序、质粒测序、细菌人工染色体末端测序、突变位点验证等研究领域中较为常见。 第二代测序技术 第二代测序技术也称为新一代测序技术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相比第一代测序技术,总体往高通量、低成本方向发展。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即通过捕捉新合成末端的标记来确定DNA的序列。其特点是能一次并行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的序列测定,且一般读长较短。 通过物理或是化学的方式将DNA随机打断成无数的小片段(250-300bp),之后通过建库)富集了这些DNA片段。接下来将建完的库放入测序仪中测序,测序仪中有着可以让DNA片段附着的区域,每一个片段都有独立的附着区域,这样测序仪可以一次检测所有附着的DNA序列信息。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小片段拼接成长片段。 第二代测序技术平台主要包括Roche/454 FLX、Illumina/HiSeq/MiSeq、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和Applied Biosystems SOLID system。 1、Illumina原理: 桥式PCR+4色荧光可逆终止+激光扫描成像 主要步骤: ①DNA文库制备——超声打断加接头 ②Flowcell——吸附流动DNA片段 ③桥式PCR扩增与变性——放大信号 ④测序——测序碱基转化为光学信号 2、Roche454 油包水PCR+4种dNTP车轮大战+检测焦磷酸水解发光 ①DNA文库制备——喷雾打断加接头 ②乳液PCR——注水入油独立PCR ③焦磷酸测序——磁珠入孔,焦磷酸信号转化为光学信号 3、IonTorrent原理 油包水PCR+4种dNTP车轮大战+微电极PH检测 ①DNA文库制备——喷雾打断加接头 ②乳液PCR——注水入油独立PCR ③微电极pH检测——磁珠入池记录pH

DNA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测序的介绍

原理是:核酸模板在DNA聚合酶、引物、4 种单脱氧核苷三磷酸 ( d NTP,其中的一种用放射性P32标记 )存在条件下复制时,在四管反应系统中分别按比例引入4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 dd NTP ),因为双脱氧核苷没有3’-O H,所以只要双脱氧核苷掺入链的末端,该链就停止延长,若链端掺入单脱氧核苷,链就可以继续延长。如此每管反应体系中便合成以各自 的双脱氧碱基为3’端的一系列长度不等的核酸片段。反应终止后,分4个泳道进行凝胶电泳,分离长短不一的核酸片段,长度相邻的片段相差一个碱基。经过放射自显影后,根据片段3’端的双脱氧核苷,便可依次阅读合成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Sanger法因操作简便,得到广泛的应用。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多种DNA 测序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荧光自动测序技术。 荧光自动测序技术荧光自动测序技术基于Sanger 原理,用荧光标记代替同位素标记,并用成像系统自动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D NA测序的速度和准确性。20世纪80 年代初Jorgenson 和 Lukacs提出了毛细管电泳技术( c a p il l ar y el ect r ophor es i s )。1992 年美国的Mathies实验室首先提出阵列毛细管电泳 ( c a p il l ar y ar r a y el ectr ophor es i s ) 新方法,并采用激光聚焦荧光扫描检测装置,25只毛细管并列电泳,每只毛细管在内可读出350 bp,DNA 序列,分析效率可达6 000 bp/h。1995年Woolley研究组用该技术进行测序研究,使用四色荧光标记法,每个毛细管长,在9min内可读取150个碱基,准确率约 97 % 。目前, 应用最广泛的应用生物系统公司 ( ABI ) 37 30 系列自动测序仪即是基于毛细管电泳和荧光标记技术的D NA测序仪。如ABI3730XL 测序仪拥有 96 道毛细管, 4 种双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标记, 在通过毛细管时 不同长度的 DNA 片段上的 4 种荧光基团被激光激发, 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 被 CCD 检测系统识别, 并直接翻译成 DNA 序列。 杂交测序技术杂交法测序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测序方法, 该方法不同于化学降解法和Sanger 法, 而是利用 DNA杂交原理, 将一系列已知序列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固定在基片上, 把待测的 DN A 样品片段变性后与其杂交, 根据杂交情况排列出样品的序列

三代测序原理技术比较

导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导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读长到短,再从短到长。 摘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 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 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 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 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图1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生命体遗传信息的快速获得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图1)所描述的是自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建立DNA双螺旋结构以来,整个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 )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 )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并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是噬菌体X174的,全长5375个碱 基1。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 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 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 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 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图2)。这个网址为san ger测序法制作了一个小短片,形象而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测序技术起步发展的这一时期中,除了San ger法之外还出现了一 些其他的测序技术,如焦磷酸测序法、链接酶法等。其中,焦磷酸测序法是后来Roche公司454技术所使用的测序方法2 - 4,而连接酶测序法是后来ABI公司SOLID技术使用的测序方 法2,4,但他们的共同核心手段都是利用了Sanger1中的可中断DNA合成反应的dNTP 图2: Sanger法测序原理

picbio 三代测序原理

三代测序之PacBio SMRT技术全解析2017-05-11 11:29 来源:基因谷技术 气温回升,天气渐暖, 花儿开了一簇又一簇~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 我们准备聊点新话题。 今天小编要来和你分享: PacBio SMRT测序那些事儿~

测序技术在近几年中又有里程碑的发展,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成功推出商业化的第三代测序仪平台,让三代测序正式走入我们的视线。与前两代相比,第三代测序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测序界新宠-PacBio SMRT测序平台。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研发的单分子实时测序系统(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SMRT)应用了边合成边测序的原理,并以SMRT芯片为测序载体。基本原理如下: 聚合酶捕获文库DNA序列,锚定在零模波导孔底部 4种不同荧光标记的dNTP随机进入零模波导孔底部 荧光dNTP被激光照射,发出荧光,检测荧光 荧光dNTP与DNA模板的碱基匹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一个碱基 统计荧光信号存在时间长短,区分匹配碱基与游离碱基,获得DNA序列 酶反应过程中,一方面使链延伸,另一方面使dNTP上的荧光基团脱落 聚合反应持续进行,测序同时持续进行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Bio SMRT的单分子测序和超长读长是如何实现的?我们重点看一下该技术的两点关键创新:分别是零模波导孔(zero-mode waveguides, ZMWs)和荧光标记在核苷酸焦磷酸链上(Phospholinked nucleotides)。

三代测序技术的比较

一代、二代、三代测序技术 张祥瑞 2013/04/22 11:43 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链终止法 一代测序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Fred Sanger及其同事首先发明。其基本原理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够把长度只差一个核苷酸的单链DNA分子区分开来。一代测序实验的起始材料是均一的单链DNA分子。第一步是短寡聚核苷酸在每个分子的相同位置上退火,然后该寡聚核苷酸就充当引物来合成与模板互补的新的DNA链。用双脱氧核苷酸作为链终止试剂(双脱氧核苷酸在脱氧核糖上没有聚合酶延伸链所需要的3-OH基团,所以可被用作链终止试剂)通过聚合酶的引物延伸产生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分子后再进行分离的方法。测序引物与单链DNA模板分子结合后,DNA聚合酶用dNTP延伸引物。延伸反应分四组进行,每一组分别用四种ddNTP(双脱氧核苷酸)中的一种来进行终止,再用PAGE分析四组样品。从得到的PAGE胶上可以读出我们需要的序列。 第二代测序技术-大规模平行测序 大规模平行测序平台(massively parallel DNA sequencing platform)的出现不仅令DNA测序费用降到了以前的百分之一,还让基因组测序这项以前专属于大型测序中心的“特权”能够被众多研究人员分享。新一代DNA测序技术有助于人们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全面、更深入地分析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质之间交互作用组的各项数据。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新一代测序仪产品,例如美国Roche Applied Science公司的454基因组测序仪、美国Illumina公司和英国Solexa technology公司合作开发的Illumina测序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的SOLiD测序仪。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测序的基本原理是边合成边测序。在Sanger等测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四种不同的dNTP,当DNA聚合酶合成互补链时,每添加一种dNTP就会释放出不同的荧光,根据捕捉的荧光信号并经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处理,从而获得待测DNA的序列信息。以Illumina测序仪说明二代测序的一般流程,(1)文库制备,将DNA用雾化或超声波随机片段化成几百碱基或更短的小片段。用聚合酶和外切核酸酶把 DNA片段切成平末端,紧接着磷酸化并增加一个核苷酸黏性末端。然后将Illumina测序接头与片段连接。(2)簇的创建,将模板分子加入芯片用于产生克隆簇和测序循环。芯片有8个纵向泳道的硅基片。每个泳道内芯片表面有无数的被固定的单链接头。上述步骤得到的带接头的DNA 片段变性成单链后与测序通道上的接头引物结合形成桥状结构,以供后续的预扩增使用。通过不断循环获得上百万条成簇分布的双链待测片段。(3)测序,分三步:DNA 聚合酶结合荧光可逆终止子,荧光标记簇成像,在下一个循环开始前将结合的核苷酸剪切并分解。(4)数据分析 第三代测序技术-高通量、单分子测序

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原理(简介)

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原理简介 【写在前面的话】:首先,这一篇博文中的内容并非原创,而是对多篇文献中内容的直接摘录,有些图片和资料还来自身边的同事(在此深表谢意!),再夹杂自己的零星想法,写在这里分享与大家,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自己日后若有需要能够方便获得,文章比较长。 摘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图1: 测序技 术的发 展历程 生命体 遗传信 息的快 速获得 对于生 命科学 的研究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图1)所描述的是自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建立DNA双螺旋结构以来,整个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 并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是噬菌体X174的,全长5375个碱基1。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图2)。这个网址为sanger测序法制作了一个小短片,形象而生动。

一代、二代、三代测序技术

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原理简介 摘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图1: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生命体遗传信息的快速获得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图1)所描述的是自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建立DNA双螺旋结构以来,整个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 并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是噬菌体X174的,全长5375个碱基1。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 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图2)。这个网址为sanger测序法制作了一个小短片,形象而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测序技术起步发展的这一时期中,除了Sanger法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测序技术,如焦磷酸测序法、链接酶法等。其中,焦磷酸测序法是后来Roche公司454技术所使用的测序方法2–4,而连接酶测序法是后来ABI公司SOLID技术使用的测序方法2,4,但他们的共同核心手段都是利用了Sanger1中的可中断DNA合成反应的dNTP。

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比较与总结

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比较与总结 [摘要]在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协助下,个人基因组图谱正在如火如荼地绘制中。 在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协助下,个人基因组图谱正在如火如荼地绘制中。但第二代测序技术很快就遇上了强劲的对手——第三代测序技术,也被称为“下、下一代的测序(next-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第三代测序技术是基于纳米孔(nanopore)的单分子读取技术,有着更快的数据读取速度,应用潜能也势必超越测序。 2012年2月5日,基因组科学家们齐聚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基因组生物和技术进展会议,来了解哪家公司的第三代测序技术能实现人类基因组的3分钟测序或以5000美元的价格出售。尽管科学家们对公布的数据表示谨慎乐观,但他们对于此类测序仪的优越之处仍心存疑虑。 Complete Genomics 在2008年10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Complete Genomics公司曾宣称他们将在2009年以5000美元的价格售卖人类基因组,但当时没有公布支持数据。在这次会议上,该公司公布了一个人类基因组,据称是用9台仪器在8天内完成的。 该公司的CEO,Clifford Reid表示,他们将254GB的数据拼接成草图,覆盖某个匿名男性基因组的92%,每个碱基平均读取了91次。与目前应用中的高速测序,即第二代测序类似,Complete Genomics也产生短的DNA读长。通过对每个碱基的多次测序,它的目标是排除悄悄混入的可能错误。Reid认为这项技术非常准确,碱基错误的概率低于0.33%。这与目前的测序仪相当。 Complete Genomics并不出售测序仪,但用自己的测序仪来完成所有的内部工作。这让某些科学家质疑,但另一些却深受鼓舞。 速度和费用成为Complete Genomics的最大卖点。该公司并没有透露基因组测序的确切费用,但据称每个基因组的原材料费用低至1000美元。它的目标是在上个月推出市场,今年对1000个基因组进行测序,明年测序数量达到20000个。 Pacific Biosciences 在Complete Genomics做报告前的一小时,Pacific Biosciences的首席技术官Stephen Turner展示了大肠杆菌的完整基因组,并称每个碱基的平均读取了38次,准确率大于99.9999%。 Pacific Biosciences利用了单分子技术和DNA聚合酶,在反应的同时读取测序产物。尽管目前仪器的读取速度仅为3 碱基/秒,但它的目标是在2013年前实现三分钟读完人类基因组。它还有望实现更长的读长。Tuner表示大肠杆菌

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简介及其原理整理.

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简介及其原理整理 第一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以及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 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噬菌体X174,全长5375个碱基。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 Sanger法原理: 1)在模板指导下,DNA聚合酶不断将dNTP(N=A/G/T/ C)加到引物的3’- OH末端,合成出新的互补链。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在互补链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时,一旦连接上ddNTP,由于双脱氧核糖的2’和3’都不含羟基,故不能同后续的dNTP形成磷酸二酯键而终止反应,随即形成一系列不同长度的、以同样引物为起始、以同一碱基终止的短片段混合物。 2)双脱氧核苷酸在每个DNA分子中掺入的位置不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区分长度差一个核苷酸的单链DNA,从而读取DNA核苷酸序列。 化学裂解法原理: 与Sanger法类似,将DNA模板分成4个反应。在每个反应中,先在模板5’端进行放射性标记,再加入能特异性在其中一种碱基处切开DNA的化学试剂。反应进行时,平均一个DNA分子只在随机位点产生一次裂解。接着,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 第二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测序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测序读长可达1000bp,准确性高达99.999%,但其测序成本高,通量低等方面的缺点,严重影响了其真正大规模的应用。因而第一代测序技术并不是最理想的测序方法。经过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