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2.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稀硝酸

3.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1 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

B.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 A

C.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D.标准状况下,6. 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 A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B .0.1 mol·L -1的Na 2CO 3溶液:K +、Ba 2+、NO 3-、Cl -

C .0.1 mol·L -1FeCl 3溶液:K +、NH 4+、I -、SCN -

D .c(H +)/c(OH -)=1×1014的溶液:Ca 2+、Na +、ClO -、NO 3-

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MnO 2 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MnO 2+4HCl Mn 2++2Cl -+Cl 2↑+2H 2O

B .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 胶体:Al 3++3H 2O === Al(OH)3↓+3H +

C .Na 2O 2 溶于水产生O 2:Na 2O 2+H 2O === 2Na ++2OH -+O 2↑

D .Ca(HCO 3)2溶液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HCO 3- +Ca 2++OH -

=== CaCO 3↓+H 2O 7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 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原子半径Z

B .Y 的最离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弱

C .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小

D .Z 位于元索周期表中第2 周期、第ⅥA 族

8.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 2SO 4,K W 不变

B .CaCO 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 .在Na 2S 稀溶液中,c (H +)=c (OH -)-2c (H 2S )-c (HS -)

D .NaCl 溶液和CH 3COONH 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 .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 .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D .结构片段为 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

10.在1200。C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OH OH OH …… ……

H 2S(g)+ O2(g)=SO2(g)+H2O(g)△H1

2H 2S(g)+SO2(g)=S2(g)+2H2O(g)△H2

H2S(g)+O2(g)=S(g)+H2O(g)△H3

2S(g) =S2(g)△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H4=2

3

(△H1+△H2-3△H3) B. △H4=

2

3

(3△H3-△H1-△H2)

C. △H4=2

3

(△H1+△H2-3△H3) D. △H4=

2

3

(△H1-△H2-3△H3)

11.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2.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催化剂

2CO2(g)+S(l) △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

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13.已知K sp(AgCl)= 1.56 × 10-10,K sp(AgBr)= 7.7 × 10-13,K sp(Ag2CrO4)= 9.0 × 10-12,某溶液中含有C1-, 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 C1-、Br-、CrO42-

B. CrO42-、Br-、C1-

C. Br-、C1-、CrO42-

D. Br-、CrO42-、C1-

14.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现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

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 1,闭合K 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断开K 2,闭合K 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2Cl ?

Cl 2↑+H 2↑ B .断开K 2,闭合K 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 .断开K 1,闭合K 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 2+2e —

=2Cl ?

D .断开K 1,闭合K 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拓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 2O(g)CO 2(g)+H 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 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I 、II 、III ,在I 中充入1 mol CO 和1 mol H 2O ,在II 中充入1 mol CO 2 和1 mol H 2,在III 中充入2 mol CO 和2 mol H 2O ,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容器I 、II 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 .容器I 、III 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 .容器I 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 中的多

D .容器I 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 中CO 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16.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含酚酞的饱和食盐水 K 1

K 2 石墨 直流电源

A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17.向10mL 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10时,溶液中有NH4+、Al3+、SO42-,且c(NH4+)>c(Al3+)

B.x=10时,溶液中有NH4+、AlO2-、SO42-,且c(NH4+)>c(SO42-)

C.x=30时,溶液中有Ba2+、AlO2-、OH-,且c(OH-)

D.x=30时,溶液中有Ba2+、Al3+、OH-,且c(OH-) = c(Ba2+)

18.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D .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19.可逆反应①X(g)+2Y(g)2Z(g) 、②2M (g )N (g )+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达平衡(I )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C. 达平衡(I )时,X 的转化率为11

5 D. 在平衡(I )和平衡(II )中M 的体积分数相等

20.某含铬Cr 2O 72-

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 4·(NH 4)2 SO 4·6H 2O ]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 y Cr x O 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

B .处理废水中Cr 2O 72- 的物质量为nx 2mol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 .在FeO·Fe y Cr x O 3中3x=y

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84分)

21.(15分)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 2O 3和冰晶石(Na 3AlF 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

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和SiO 2等。从铝土矿中提炼Al 2O 3的流程如下:

②以萤石(CaF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

(2)滤液Ⅰ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

(3)E可作为建筑材料,化合物C是,写出由D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

(4)电解制铝的化学方程式是,以石墨为电极,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22.(12 分)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 )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2 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 4+C === === 2MgO+2SO 2↑+CO 2↑

MgSO 4+C === === MgO+SO 2↑+CO ↑

MgSO 4+3C === === MgO+S ↑+3CO ↑

利用右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①D 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 (填化学式)。

②B 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填字母)。

a .NaOH 溶液

b .Na 2CO 3 溶液

c .稀硝酸

d .KMnO 4溶液

③A 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 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3.(17分)柠檬酸亚铁(FeC 6H 6O 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FeSO 4·7H 2O)通过下列反应制备:FeSO 4+Na 2CO 3=== FeCO 3↓+Na 2SO 4 FeCO 3+C 6H 8O 7 === FeC 6H 6O 7+CO 2↑+H 2O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

pH(pH 1.0 mol·

L -1)

(1)制备FeCO 3时,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原因是 。 a .将FeSO 4溶液与Na 2CO 3 溶液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b .将FeSO 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 2CO 3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c .将Na 2CO 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 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2)生成的FeCO 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3)将制得的FeCO 3加入到足量柠檬酸溶液中,再加入少量铁粉,80℃下搅拌反应。①铁粉的作用是 。②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方法是 。

(4)最后溶液经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

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分离

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

是 。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

为Fe 2O 3、SiO 2、Al 2O 3 ) 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

成柠檬酸亚铁。请结合右图的绿矾溶解度曲线,

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FeSO 4·

7H 2O 晶体的实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 3+

1. 1 3. 2 Al 3+

3. 0 5. 0 Fe 2+ 5. 8 8. 8

800℃ 800℃ 800℃

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得到FeSO4溶液,,得到FeSO4·7H2O 晶体。

24.(16分)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

_______;

(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

(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各氮原子、________各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25.(16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 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称量5.00 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 mL溶液。

2019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一、回顾 题目来源 5月18日河南省许昌市面试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 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 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 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

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和2016安徽省中学化学教师考编真题以及答案详解复习过程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 中学教育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要求( C ) A.各级政府及时下达升学指标 B.适当增加考试次数 C.建立学业负担检测和公告制度 D.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的依据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是( B ) 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C.全面普及中等教育 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 3、一般认为,班级授课制正式施行于我国( C ) A.唐代中期 B.明代中期 C.清朝末 期 D.辛亥革命后 4、《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D ) A.教学相长 B.长善救失 C.循序渐 进 D.启发诱导 5、教师将自我的教育观念转变及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写成自传,通过积极的自我反思,进而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A ) A.教育叙事 B.样本比较 C.教育实 验 D.抽样调查 6、教师组织学生创办墙报,布置教室,设计班徽,以独特的班级文化来影响学生品德这种教育方法是( B ) A.榜样示范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品德品价法 7、教师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条件,这种评价方式是( C ) A.形成性评价 B.差异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8、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爱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B )

培养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记录

指导时间:2014年9月15日 指导地点:办公室 指导形式:个别指导 指导教师:刘青 被指导教师:杨文静 指导主要内容: 1、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目前的学校中,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学习行为十分消极,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要促进学生将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主动学习需要,产生学习的内驱动力,达到主动参与,主动内化的境界。 2、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注意学生听,教师讲,对学生动机无从研究,所以产生学生厌学的不良后果,注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为了改变课堂教学中这种长期存在的弊端,从而完善学习心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需要,学习者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探索,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活动构建和完善主体结构的必要措施。 指导成效:通过指导使被指导者认识到对学生动机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的一贯追求,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才能有良好的学习状态。

指导时间: 2014年10月26日 指导地点:办公室 指导形式:个别指导 指导教师:刘青 被指导教师:杨文静 指导主要内容:备课基本功──用心认真备课,而不是盲目背课 1.1 备教材──确立三大教学目标 熟悉、把握学科课程标准 教科书是最基础的课程资源 熟练掌握教科书的三大编写系统(文字系统、图表系统、作业系统) 教案应从纵向(课本中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横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 1.2 备方法──“授之于渔”而非“授之于鱼” 科学的教学设计、灵活巧妙地处理教材;选用何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写出的课案应具有鲜明个性、具有较强操作性、体现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1.3 备学生──关注学情,因材施教 学生学习现状的初步调查;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具体步骤;预知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导成效:通过指导已经掌握课前准备(重点备学生、备学情)、课中实践(自主学习、重在引导)、课后反思(学情调查、自我检讨)等三个基本教学时段。

高中化学论文:专业化发展:提升化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专业化发展:提升化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一般都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刘捷博士在其著作中就谈到,专业化是21世纪教师面临的一项挑战(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而了解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之后,我想,现在谈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个主题就相对简单了。我们认为,对于化学教师而言,专业化发展,也正是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要着重强调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二是要紧密结合中学化学教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三是要注意突出化学教师自身的发展情况。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既是对化学教师队伍当前状态的描述,又是使整体水平能力不断深化的过程。化学教师要能了解学科现状、发展趋势,与社会生活生产方方面面的关系,以及当前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遇到的挑战,要重视专业的自我发展,并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遵守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发展,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乃至成“名”成“家”。 一、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学化学教师为何要注重专业化发展呢?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贯穿于教师入职前的准备时期一直到退休的整个时间跨度内。教师如何在这段漫长时期里及时自我更新、获取良好的专业发展,从而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和学生个体,显得至关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学教材教学内容、编写体系和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紧扣了当前化学学科的发展潮流,强调了以学生的视角看化学,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角度接触化学,知识涉及面广,能力要求高。化学学科的新变化需要一批专注于教学专业化内涵发展的优秀化学教师,游刃有余地驾驭知识,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在探究思考中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景,准确的理解化学。而中学化学的教学现状是重视了学生成绩的提升,相对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强调了教师的埋头苦干,相对忽视了教师也要抬头看路。因此,化学学科的新变化与化学教师之间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脱节,那么,路在何方呢?当然先要找问题在哪里。 1、追求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不强。 我在参加学校化学组活动时,经常戏称有一种 “老的不如小的” 现象。作为基础自然学科,化学教学是教与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过程。但是一部分化学教师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自觉继续学习的压力。在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教学过程中,越教越熟,觉得没必要发展专业知识,因此停留于重复以前的教案,越教越没热情,学生也因此对化学学科不感兴趣。 2、化学学科素养的积累不够。 知识素养的积累提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当前有许多化学教师对化学前沿知识、边缘知识不甚了解,对于化学教学研究领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理念新变化、提出

(完整版)化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完整版)

化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化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第一篇: 化学教师个人学期工作计划 201X——201X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化学( 3,4,5三个班)的化学教学,三个班化学整体水平比较平,学生在基础的知识上掌握不熟练,做题不规范,整理不及时。希望通过复习教学,努力使学生掌握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知识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 这个学期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接受并使用先进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2、仔细研读10化学考纲,吃透考纲的要求,把握高考的动向。尽管高考形式变化,但考题肯定还是不偏、不怪、不超纲。因此,要重视基础,收集最新信息. 二、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说集体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基础,那么课堂教学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精讲精练,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用相同的时间,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针对有效教学我们主要进行下面两种类型的复习课模式: 1、知识复习课有如下内容和过程: ①复习提问上节课基本规律 ②讲授基础知识 ③归纳基本规律(悟点本质) ④强化非智力因素(规范学习) ⑤当堂练习(巩固基础)。复习课中尽量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重点难点要精讲,精讲不能泛泛地讲,要设置问题,要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有效学习”。每一节课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落实集体备课的要求。 2、讲评课有如下内容和过程: ①对答案(提前印好) ②学生自主探究 ③师生共同解难答疑 ④教师归纳小结 ⑤巩固练习。谁编题谁组织答案,批改一般统一,巩固练习要由专人针对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再编题,进行再训练。讲评课一定不能上成“对答案——讲题”的死板模式。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参加 到课堂学习中去。

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安排,我担任两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两名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能胜任各自的教学工作。在校内开展公开课,得到好评,参加赛教取得好成绩。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学初根据教师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明确目标。首先要抓好教学基本功,因为教学基本功是完成教学任务务必具备的基本条件,把教学基本功转化为课堂教学潜力,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是着重提高专业技术及教学水平。提高青年教师准确把握课标、正确处理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法的潜力,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课外辅导更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做好辅导,实现教学的差异化。 二、言传身教,形成高尚师德。培养青年教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核两名青年教师在一起经常讨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义,自己爱学生、工作认真负责,引导她们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她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做学生敬爱的好老师。徐维维老师获得年度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三、立足教学常,促业务提升。我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五个方面入手,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养。指导和帮助她们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懂得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落实教学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耐心指导青年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结合学情备好每节课。指导青年教师做好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指导她们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评估课堂效果,学生学习效果。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课外辅导,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对学困生用心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信心。

四、共同研讨,增强授课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善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一年来,多次推门听课,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她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透过这个活动来提高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驾驭能力。指导她们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经过长期的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展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的过程,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我们一起成长。 指导教师XXX 2016年7月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目

化学教师资格证真题(精选) 高中化学《酯化反应》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化学《酯化反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厨师在炒菜尤其是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和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过程产生了具有浓郁香味乙酸乙酯。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酯化反应 【演示实验】视频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过程。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中①实验条件是什么?(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②实验现象是什么?(实验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不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微观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中各分子的变化过程。 【学生归纳】乙酸脱掉羟基,乙醇脱掉氢,再结合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介绍】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像

【学生练习】乙酸与正丙醇生成的酯叫乙酸丙酯,甲酸与乙醇的反应生成甲酸乙酯。 【发现规律】酸与醇生成的酯叫做某酸某酯。 (2)官能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信息提示”部分,归纳什么是官能团。并举例说明。 【讨论作答】一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例如:甲醇和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官能团是羧基,甲醛、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 【归纳总结】官能团一般是指能决定这个物质特殊性质的基团。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总结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学生第一次接触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反应类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内容也比较抽象,因此设置难点是酯化反应的机理。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学科高中化学真题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江西省2011 年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卷 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客观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N-14,O-16,Fe-56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 宗旨,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 A.科学性、发展性、基础性 B.探究性、基础性、时代性 C.基础性、时 代性、实用性 D.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2.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 ( )学分,可达到高 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A. 4 B. 6 C. 8 D.10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用行为动词对学习目标要求进 行描述,并按照目标的 要求分为不同的水平,下列对认知性学习目标要求的描述,符合从低到高的水平排列的是 A.了解、知道、理解、应用 B.认识、识别、说明、解释 C.知道、了解、 应用、理解 D.说出、认识、解释、应用 4.探究学习法是实验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探究学习法特征的是 A.成果 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问题性 5.下列有关课程标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活动表现评价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 性 B.对于必修模块只能使用纸笔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C.“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纸笔测验应提倡开放性、应用性 D.“实验化学”课程模块 的学习评价应注重过程性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开发核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阴极射线、 -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

题目:高中化学《萃取》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化学《萃取》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常常用汽油擦洗,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入新课】这是利用了萃取原理,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时,我们用分液漏斗。环节二:讲授新课【展示讲解】分液漏斗的构造与使用原理(斗体,盖在斗体上口的斗盖,斗体的下口安装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活塞的两通分别与两下管连接。)【演示讲解】实验1-4: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使用前要验漏②振荡时要及时放气③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流下。【提出问题】请尝试归纳什么是萃取、什么是分液?【得出结论】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分液是萃取后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环节三:巩固提升【实验探究】给出药品:苯、溴水、蒸馏水、酒精,请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萃取溴单质、汇报现象和结论,讨论萃取剂的选取标准。【得出结论】选取萃取剂的标准为:萃取剂与原溶液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萃取剂与原溶液无反应。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容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分液时萃取后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作业】请尝试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解释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生活中的事例利用了萃取原理?

萃取 1.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 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步骤: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2.分液:萃取后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3.萃取剂的选择标准: (1)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 (2)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大于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3)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反应。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问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萃取的操作方法。本课首先教师通过直观出示分液漏斗,对分液漏斗的 组成进行系统介绍,再此基础之上,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对于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如分液的方 法等加以重点强调,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实验表格的填写,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萃 取以及分液的概念。在系统完整的操作理论指导下,让学生尝试用给定的药品及仪器设计实验,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再次进行巡视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萃取的操作方法。 2.碘和四氯化碳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吗?【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碘能溶于四氯化碳中。[page] 题目: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汇总.

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A.知识与技能目标。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 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标准。D.课程。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 A.批评教育。B.严重警告处分。 C.经济处罚。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8.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恼。如果小芳同学找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辅导: A.学习心理。B.个性心理。C.情绪心理。D.交往心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 A.权利。B.义务。C.责任。D.使命。 10.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

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的课堂,对其学习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是要让学生在获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技能,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即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已成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的共识。因此关注教师教育的发展,重视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对于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形象,更要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 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是化学教师的最基本素质。教师只有具备系统、夯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使教师不徜徉于“题海”,教学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教师知识的系统化直接决定了学生知识建构与形成的体例与系统,影响着学生思维形成的方式、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具有夯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方法化,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教育理论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有意学习理论。新课程的发展是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实施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是对教育理论实

践和深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吸取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新理论、新成果。用现代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综合知识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中学化学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强化“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渗透,强调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储备提出更高的发展性要求。 化学应是实用性的综合学科, 化学教师应具备综合的知识网络,才能使化学的科学性、实用性落到实处。初中化学教师的网络知识要求主要有:①了解化学科技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方法,对化学疑难问题的进一步研究。②前后贯通的学科教育内容。从小学“科学”到高中“化学”,教师应深入研究,了解知识之间的依存关系。③必备的化学应用知识与实际知识。如生活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实验知识以及社区相关知识。④了解相关学科知识。⑤必要的人文知识。化学哲学、化学史、科学人文、历史、文学等。形成网络知识需要“杂览”,因此教师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为教师提出的高素质的要求。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xx老师是2010x年8月来我校工作的,受学校指派,我再次接 任x老师的培养指导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培养和指导,该同志在教 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成绩 显著,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回顾一年来的指导工作, 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指导备课X老师刚参加工作,干劲十足,备课很下工夫,课堂上学生却不买帐,互动很少,她不得其解。我从课改的要求和 目的入手,让她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不仅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备课堂变化;备课要灵活,充分。 二、跟踪听课,针对指导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起始阶段很重要,教师更是如此。X老师上课时,我跟着她听每一节课,认真记录上 课的每一个细节,课后和她一起坐下来针对失误进行分析指导,帮 她扬长避短,纠正克服课堂上的失误、不足,使她尽快成长起来。 三、带她听课,取别人之长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技能,听课是一种捷径。学校里许多中壮年老师的课都很优秀,我带她进入课堂,听这些老师的讲课,学课型,学技巧,学思想,学方法;课余和 她一起找老师讨教,作好笔记,学习别人长处,学会设计自己的课型。 四、指导复习青年教师除了要把握教材,认真备好课,上好自习课,让学生有收获也特别重要。学习完相关内容,让学生把所学知 识系统起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学有所获。我有意引她参 观了一些老师的自习课,并结合我的教学体会,指导如何利用自习 搞好一节或一章的复习。五、指导青年教师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学校 所学知识是工作的基础,要想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成绩,还需要下工 夫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 教育发展到今天,教师有一桶水哪里够?我让她仔细观察其他老师的

高中化学教师面试题

一、选择题 1.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 方法不当的是 A .用木材作燃料 B 。用液氢替代汽油 C .开发风能 D .开发地热 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 B .乙酸的分子式 C 2H 4O 2 C .明矾的化学式KAlSO 4·12H 2O D .氯化钠的电子式Na 3.科学家发现C 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 50、C 70、C 120、C 540等它们互称为 A .同系物 B .同分异构体 C .同素异形体 D .同位素 4.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 .发现新物质 B .合成新材料 C .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 .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乙基丙烷 B.CH 3CH 2CH 2CH 2OH 1-丁醇 C. 间二甲苯 D . 2—甲基—2—丙烯 6.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 .HCl B .Na 2O 2 C. C 2H 2 D.CH 4 7.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8.某非金属单质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 。B 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 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 .有1个氧原子 B .有2个氧原子 C .有1个A 原子 D .有2个A 原子 9.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 —CH 2CH 2—O —CH 2CH 2—OH 。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 .能发生取代反应 C .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 .符合通式C n H 2n O 3 10.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 +、SO 42-、NO 3- ,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金太阳教育高中化学教师面试 CH 3CH 3 CH 3-CH -CH 3 2 CH 3 CH 3-C =CH 2 CH 3

(完整版)2017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化学教学论知识》考题精炼-化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2017 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化学教学论知识》考题精炼- 化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2017 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各位考生能够更好的备考,我们根据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考情,提供 了一些经典试题,希望能够助力大家顺利地通过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是()。 A.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B.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发展学习 D.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2.化学用语是学习、研究和交流化学科研成果的工具,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特点的是()。 A. 国际性 B.美观性 C.准确性 D.科学性 3.下列选项 中,不属于确定教学目标依据的是()。 A. 课程标准 B.教科书内容 C.教学方法 D.学生已有的知识 二、案例分析题李老师在【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一节 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中,提出如下问题:

镁-铝(NaOH 溶液)形成原电池时做负极材料的是什么教师请学生预测: 大部分学生回答:铝为负 极少部分学生回答:镁为 负极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两个电极迅速插入盛有1mol·L-1 的NaOH 溶液中。 实验现象:电流先由铝电极流向镁电极,很快又出现反转,由镁电极流向铝电极。 根据以上教学案例内容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电流先由铝电极流向镁电极,很快又出现反转。分析该实验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3)本案例实施课程说明,在化学教学课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化学教学的什么特征? (4)当学生预测与实验结果发生矛盾时,教师应怎么处理? 三、教学设计 【内容1】化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 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 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情境的创设中,应充分运用形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刻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出guo教师资格证提供: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考试目标 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掌握化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准确理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 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 及其影响因素,认识高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 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 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 法改进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运用 1.化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化学学科实验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学研究的专门性方法、化学学科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方法;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发展动态。 2.化学课程知识 (1)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最新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目精选

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高中化学《酯化反应》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化学《酯化反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厨师在炒菜尤其是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和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过程产生了具有浓郁香味乙酸乙酯。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酯化反应 【演示实验】视频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过程。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中①实验条件是什么?(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②实验现象是什么?(实验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不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微观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中各分子的变化过程。 【学生归纳】乙酸脱掉羟基,乙醇脱掉氢,再结合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介绍】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像这种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学生练习】乙酸与正丙醇生成的酯叫乙酸丙酯,甲酸与乙醇的反应生成甲酸乙酯。 【发现规律】酸与醇生成的酯叫做某酸某酯。 (2)官能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信息提示”部分,归纳什么是官能团。并举例说明。 【讨论作答】一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例如:甲醇和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官能团是羧基,甲醛、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 【归纳总结】官能团一般是指能决定这个物质特殊性质的基团。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总结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学生第一次接触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反应类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内容也比较抽象,因此设置难点是酯化反应的机理。 2.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酸提供?在科学上怎样给予肯定?【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酸提供的。可以用同位素示踪法:用含氧的同位素18O的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含有18O原子;同样用用含氧的同位素18O的乙酸与乙醇反应,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没有18O原子。 高中化学《电解》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化学《电解》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复习导入】回忆初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初步理解电池、电极、电解质溶液。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浸入CuC12溶液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电源,学生观察两极现象。(一个碳棒覆盖有一层紫红色物质,另一个碳棒表面有小气泡生成,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产生的刺激性气体,试纸变蓝色,说明该气体是氯气。) 【得出结论】氯化铜溶液受到电流的作用,在导电的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铜和氯气。 【小组讨论】(1)通电前CuC1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作如何的运动?(2)通电时溶液中的离子运动情况有何变化?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子流向如何?(3)阴、阳离子移向碳电极表面时,哪些离子发生了变化?你能写出两个碳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指出反应的类型吗?总反应如何呢?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并指出反应类型。 【视频演示】电解氯化铜微观模拟。 【提出问题】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得出结论】电解是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为电解池。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在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和氧气时,一般不直接电解蒸馏水,而是电解NaOH溶液或H2SO4溶液,你知道为什么吗?

最新教师招考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子式为C 3H 6Cl 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 ③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 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③④ 3.将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 A. c (H + ) B. K a (HF ) C. )()(HF c H c + D. ) ()(+ H c F c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将 B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 C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 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 5.用0.1mol·L —1的盐酸滴定0.1mol·L —1的氨水,在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 .c (NH 4+)>c (Cl -),c (OH -)>c (H +) B .c (NH 4+)=c (Cl -),c (OH -)=c (H +) C .c (Cl -)>c (NH 4+),c (OH -)>c (H +) D .c (Cl -)>c (NH 4+),c (H +)>c (OH -) 6. 将15mL 2mol·L —1 Na 2CO 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 0.5mol/LMCl n 盐溶液中,恰 好将溶液中的Mg n +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 中的n 值是 ( ) A .4 B .3 C .2 D .1 7. 能 正 确 表 示 下 列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 )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 2++H 2S ↑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

高中化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化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化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加强力度,把学生们的化学成 绩提上来,这学期我制定新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和构建乐学课堂和高效课堂为中心,狠抓常规教学 的落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学习北门中学教学模式和经验,变“教学”为“导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 能力为主,努力提高四十五钟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进一 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个人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 二、现状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的高二(x)班、(x)班,其中x班均为理科普通班,大部分学生的化学学科基础相对较薄弱,尤其对化学原理 的运用能力较弱,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能力欠缺。但各班大多 数学生能认真听讲,基本上能按时完成作业,有问题能及时提出,有较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地学习。x班为理 科实验班,学生基础较为扎实,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培养 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性问题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寻求更简单的解法,才是教学重要任务。 2、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四、五章的内容,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所有内容。这两个选修模块是高考中的选考模块。内容较为多,但是一部分是在必 修2的基础上加以延长的,对学生要求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应该 更加深刻,而且本模块所增添延长知识较为多,难以理解,须 要时光同时也须要学生多练。 三、教学目标 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设计好导学案,立 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化。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实现学生学习 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精心准备导学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 前备课资料的搜集;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 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精心构思每道题。分层、 合理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对每 一次测试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