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叙事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不等式(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新课程下教学设计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经验基础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提供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设计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下面是我在教学《不等式(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一元一

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一般步骤,逐步

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教学难点:建立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切入课题

提出问题:

在一次测验中,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得10,答错或不答倒扣10,若某同学得70分,则他答对了几道题?若这位同学得分不低于70分,那么他至少答对了几道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二、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例题:3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生产500件产品(每天产量相同)。按原先的生产速度,不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小组每天比原先多生产1件产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原先每天生产多少件产品?

问:(1)你是怎样理解“不能完成任务”的数量含义的?

(2)你是怎样理解“提前完成任务”的数量含义的?

(师生一起讨论解决例题)

三、练习巩固

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个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1人就分不到3本。这些书有多少本?

四、归纳总结、深化目标

1.建摸:实际问题——数学问题----问题解决

2.传化知识归类:通过列不等式(组)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1在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达到复习巩固旧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一方面,创设恰当、贴切的问题情境,形成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氛围,产生悬念,造成认知从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在障碍点上创设问题情境。在例题教学中,建立不等关系还是相等关系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之处。在此,我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学生、倾听学生们的争论和见解,并适时提出问题,激起他们的思维碰撞,让他们在激烈的争论中分出胜负,从而真正地明白“等”与“不等”的区别,破解障碍之处。

二、适时使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1.在疑问处使用合作交流。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我给学生创设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解惑,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2.在困难时使用合作交流。在例题的学习中,学生遇到了困难,我让四名学生分成一组,进行研讨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启迪灵感,在交流中受到启发,相互弥补。

三、学生自主评价

在课的最后,我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本堂课的体验及受获。

从本堂课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在内容上能够切入与学生生活联系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设疑,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力量。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在某些环节上,没有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一味地想要学生按照我的解题途径去思考;对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拓展不足;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