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472《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总集

00472《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总集

00472《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总集
00472《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总集

00472《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二、朱利安:法国人,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人,于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提出以下建议:组建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教育改革建议;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建议。

朱利安的其他教育著作:《体育、德育和智育概论》(1808)、《裴斯泰洛齐教育方法的精髓》(1812)。

贡献:提出比较教育;确实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范例;提出了问卷的编制。

三、“理智的框架”:

第一,规范模式(normative pattern) :影响各国教育的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道德价值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

第二,制度模式(institutional pattern) :有关教育制度及其组织结构,制约教育制度的政治、经济制度,政党,经济、法律组织结构和群众团体等资料。

第三,精神模式(pattern of mental state) :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性等方面的资料。

第四,自然模式(physical pattern) :包括地理、地质、气象、环境、人口等方面的资料。

四、国外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

1.学科的倡导阶段,19世纪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本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外国的教育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制度的借鉴,发展本国教育,但是缺乏严谨的科学方法对外国教育经验的借鉴停留在描述的水平,没有对形成各国教育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做深入的分析,也没有揭示出教育规律。

2.学科的形成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比较教育学科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这个阶段比较教育学成为高校的课程,在本阶段比较教育开始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教育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规模不够广阔,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成果不丰富。

3.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从50年代起到现在是比较教育的第三阶段是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综合研究表现在以下:a:研究规模迅速扩大b:研究方法和观点多种多样c:研究成果大量增加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日益受到教育学界的瞩目,对各国政府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教育改革的实施,产生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日益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比较教育的研究,正处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之中。

五、比较教育的作用:(1)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理解。(2)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吸取外国教育中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3)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4)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比较教育研究的类型:1、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1)整体研究涉及一个个国家教育各个方面的问题。(2)局部研究涉及某个国家教育的个别问题。2、问题研究:是比较两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教育问题,按照比较的内容,也可分为两类:专题比较和总体比较。(1)专题比较是把各国同一类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2)总体比较是对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做全面的比较研究。

七、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思考): (1)第一,比较教育是是一个研究领域。国教育家黎成魁认为“比较教育不是一门‘学科(discipline)’,而是一个‘研究领域(field of study)’一门学科是由它的目的、概念和方法所界定的。然而,尽管比较教育确实有其研究对象——教育事实的比较,但它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两种前途:一种作为研究领域长期存在下去,如英国的霍尔斯认为:“比较教育领域不是一门学科,也永远不会成为一门学科。”另一种经过长期的建设,比较教育最终会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比较教育具有独立学术地位的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又是一门理论学科(3)较教育是一种研究方法。美国比较教育家安德森就认为比较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研究方法”。

美国

一、社区学院、赠地学院

社区学院:美国的两年制短期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为本社区具备各种能力的中学毕业生及成人提供范围广泛的课程和服务,包括终结性计划,转学性计划,实行开放招生政策,但升级毕业有一定标准,学生一般走读,产生于20世纪初。这类学院的显著特点是:根据地方工商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教育计划,尤其是职业教育计划,收费低廉,适应大批少数民族学生和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的需要,课程和教学时间形式对象灵活多样是美国普及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使高等教育结构更趋于合理。

赠地学院: 是美国由国会指定,得益于莫雷尔法(Morrill Land-Grant Colleges Act)的高等教育机构。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

二、《国防教育法》

《国防教育法》: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59—1962年拨款8亿多美元资助教育改革。内容: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

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三、生计教育计划

背景:社会动荡不安和失业问题严重

概念:1971年马兰,生计教育是“在初等、中等、高等以及成人教育所有阶段,按照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使学生能在未来的职业方面实现自己的愿望,所进行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教育”。

三层涵义:(1)生计教育课程应面向所有的学生;(2)生计教育是一种持续性教育,包括自儿童早期直至中学后整个人生的历程;

(3)凡中学毕业的学生,包括中途退学者,都将掌握谋生的各种技能,以维持其个人或家庭生活的需要。

四、简述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一)教育的移植时期

1.移民按自己的意愿办学,教育模式多样化。

(1)妇女学校、慈善性的贫民初等学校

(2)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

(3)大学仿照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办学,大学:哈佛学院(1636)、耶鲁学院(1701)

2.宗教的目的就是教育的目的。

3R:指读、写和宗教(reading, writing, religion)

3.上学与不上学的人的区别就是阶级的区别。

(二)教育的改造时期

1.19世纪20年代兴起了公共教育运动

(1)“公立教育之父”贺拉斯·曼(马萨诸塞州教育厅厅长),“平等、免费、不属任何教派(世俗)”的公立学校;

(2)1839年马萨诸塞州建立了第一所师范学校;

(3)19世纪中叶,文实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

2.州立大学的兴起

美国各州普遍拨地兴学,建立州立大学,27个州中有25个州设立了州立的农工商学院。

3.进行教育立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1827年伊利诺州制定了美国第一个教育法。

(三)教育的创新时期

1.地方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

“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行使,或保留给各州人民行使之。”

2.公立中学运动的发展

1827年,马萨诸塞州规定“每一城镇满500户居民设一所中学”;

1834年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小学;

1918年基本普及了6年到8年义务教育。

3.中学学制的改革

传统学制:八四制(小学八年,中学四年)

1894年“十人委员会”《中学课程改革方案》,提出“六三三”学制。

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917)《史密斯—休士法》:拨款资助各州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普通中学(升学)改成综合中学(升学和就业)

5.高等教育的发展

(1)讲究实用取向: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和称赠地学院

(2)学术研究取向: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创研究院

(3)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创举。

(四)二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

1.战后美国教育的任务:

(1)安置退役军人就学和就业

(1944)《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联邦政府供给退役军人入学者以学费和生活费。

(2)使广大青年适应战后的生活

2.学科结构运动

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

3.1971年的“生计教育运动”

4.恢复基础教育运动

5.1983年的《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五、美国教育的创新有哪些?(自己总结,以下仅供参考)

1.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创举。

2.社会服务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

威斯康辛大学:“忠实地为当时当地的社会服务”。

3.霍普金斯大学(1876)首创研究生院。

4.地方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六、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1.原因:(1)新技术革命的挑战(2)国际间经济、科技激烈竞争的需要(3)美国教育质量平庸:a.忘记了教育的基本目的b.中学教育质量的下降c.功能性文盲增多d.高等教育质量降低

2.目标: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公平而又高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3.改革建议:加强新基础课的教学;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师资质量,改善教师待遇;加强领导和财政资助。

英国

一、公学:公学是新型的寄宿制私立文法学校,是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目标以“公职”人员为主,得名公学,设备条件优越,师资水平高,学费昂贵。

二、导生制:19世纪初的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英国国教会牧师贝尔和公谊会教徒兰开斯特发明了“导生制”。老师先对年龄大、成绩好的“导生”施教,然后他们再转教其他的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导生制的优点:(1)廉价、经济实用;(2)师资不足的问题;(3)扩大受教育范围;(4)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1944年教育法》:①法定公共教育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②郡和郡自治市议会为负责三个阶段公共教育的地方教育当局。③改组民办学校。④地方教育当局必须为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者提供正规教育,为一切未满18岁但不受全日制中等教育或其他经官方承认的全日制或部分时间制教育的青年提供强迫的部分时间制教育。

四、《罗宾斯报告》: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所有具备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五、英国高等教育的双重制的特点:(1)大学是“自治”机构;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则受地方教育当局领导。(2)大学拥有独立的学位授予权;而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学位则由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统一授予。(3)大学经费由中央统一下拨;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经费则由地方当局支付。(4)大学以全日制为主;而多科技术学院则实行全日制、部分时间制和工读交替制。(5)大学几乎都是综合性的;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则以技术和师资培训为主。(6)大学是教学科研双中心;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主要是教学单位。

法国

一、帝国大学

帝国大学1806年,拿破仑设立了帝国大学,1808年划分全国为27个“大学区”。帝国大学是帝国的教育权力机构,设总监和由30人组成的评议会,还设有若干名总督学。帝国大学的总监由拿破仑直接任命。各大学区设学区总长和10人组成的学区评议会,也设几名学区督学。在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大学区的督学,以及大、中学校校长、教师都由帝国大学的总监任命。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开办也要经帝国大学总监认可。

二、大学校

大学校:始建于大革命前夕,大革命期间建立了一些综合技术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东方语言学院等,这些学校既有公立也有私立,规模小,重科技和应用要求严,弥补大学一些方面的不足为资产阶级培养人才。

三、《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案》的内容

1968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的《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案》的主内容有哪些?该法规定:每个学区可设若干所大学;大学由“教学与科研单位”组成,取消院、系的建制;大学在行政、财政和教学方面享有自治权;大学必须设多种学科,但可有自己的重点领域;大学由各类人员代表组成的理事会管理。这些措施使大学成为传授知识、科学研究和进行试验等诸功能相结合的综合体。

四、简述法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法国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概括地说主要经历了:(1)传统教育制度的形成。到17世纪末,法国的所有教育都控制在教会团体之

1806年宣布建立“帝国大学”;1833年公布的《基佐法案》实际上创立了法国的初等教育体制,使世俗教育在反对宗教控制的斗争中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法国各级教育的主体;1881年宣布初等教育免费,1882年的《费里法案》规定了教育的非宗教原则和义务制,而1886年又明令禁止宗教人士在公立学校任教,这些法令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领导;1905年通过了教会与国家分离的法案,到了1912年,法令进一步禁止宗教团体在公立学校办教育。法国的教育事业到此完成了从教会办学到国家办学的漫长过渡。(3)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改革。1947年,“郎之万——瓦隆法案”出台;1959年颁布《教育改革法令》;1968午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案》;19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简称《哈比改革法案》),使教育进一步民主化,迈出了由双轨制走向单轨制的决定性一步。

或者按如下方式答:

(一)传统教育制度的形成

●巴黎的师生组成了自己的团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联合会。

●文学院为初级学院(即中等教育),主要教“七艺”(文学修辞哲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神、医、法三院为高级学校,进行专业教育

(二)由传统向现代的过度(世俗化过程)

1.中央集权领导体制的建立

1806年,拿破仑建立“帝国大学”管理全国公立教育的学校和人员。具体教学工作则分别由小学取代中心学校的市立中学和国立中学,文、理、神、医、法学院负责。

2.《基佐法案》与《费里法案》

●(1833 )《基佐法》规定,每一市镇设小学一所,但并未规定儿童强迫入学。

●1881年—1882 《费里法案》

(三)初步的教育现代化

1.教育与宗教分离

2.初等教育实行“统一学校”

3.义务教育的延长到14岁

4.职业教育的正规化(1919年的《阿斯杰法》)

6.高等教育的学制统一

7.教学方法改革

(四)教育的“民主化”和“现代化”

1.(1947)《郎之万—瓦隆计划》

2.1959—70年代:调整结构,发展数量

3.(1968 )《富尔法案》——“自治、多学科、民主参与”

4.(1975)《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的建议》

5.80—90年代改革

●改革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实现教育现代化:内容、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体制;

●使教育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使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

五、《郎之万—瓦隆计划》

1.指导思想:“教育民主化”和“以儿童为中心”

2.学制规定:第一,实行6-18岁的义务教育分三阶段:基础阶段(6-11)、方向指导阶段(12-15)、决定阶段(16-18)第二,高等教育分两年预科教育、两年硕士和国家学位阶段。

3.六条措施:

(1) 社会公正原则。

(2) 各种类型的教育和训练方式,居于同等地位。

(3) 普通教育是一切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

(4)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才能、兴趣、禀赋的发展。

(5) 建立单一的、连贯的学校制度,各级教育实行免费。

(6)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

德国

一、实科中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类型,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的性质。

5到9/10-12年级,是文理中学主流中学实科中学三种学校的综合体。学生读完9年级以后可以考试获得主流学校的文凭,凭它可以去其它学校继续职业培训,或是上一个10年级过渡班后进入文理中学的最后阶段(11-12年级)。学生11、12年级的平均成绩(50%为平时课堂发言成绩;50%为笔试成绩)和毕业会考成绩共同构成Abitur的毕业成绩,凭该成绩申请大学。

三、洪堡的教育改革:(1)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根据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形成三级教育体制:a.初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的培训 b.中等教育:改革文科中学,重视师资的考核与选择 c.高等教育: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1810年创办了柏林大学。

四、《教育结构计划》的建议:1.学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设学前教育阶段。2.改革基础学校,义务教育提

前到5岁。3.全日制教育延长到10年。4.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第五至第十学级,第二阶段包括第十一至第十三学级。第一阶段毕业者可获“中学毕业证书1”,第二阶段毕业者可获“中学毕业证书2”,可直升大学。

五、简述德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帝国时期前的教育发展

1.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运动

(1)人文主义:从意大利引入德国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倾向于学术性的美学运动。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

(3)1763年普鲁士公国颁布《乡村学校规程》,明文规定 5~12 岁儿童必须入校学习 ,否则对父母课以罚金。

(4)1794年普鲁士颁布《民法》

2.新人文主义与洪堡教育改革

(1)新人文主义: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和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史称“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

(2)双轨制的形成

(3)洪堡教育改革

(二)帝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1)《普通学校法》(1872):

(2)中等教育的“三轨制”

(三)魏玛共和时期的教育改革

●1919年颁布《魏马宪法》规定要“建立共同的学校系统”。

●1920年通过《基础学校法》所有年满6岁的儿童均得入基础学校。

●新设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学校。

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面向大众。

(四)纳粹时期德国的学校教育

●教育作为侵略政策的工具,推行“种族教育”

●中等学校学制普遍缩短

●德意志中学成为高级中学的主要类型

●“优秀分子”的学校:“阿道夫·希特勒学校”、“国家政治学院”和“骑士城堡”

(五)二战后德国的教育发展

1.《总纲计划》:1959年2月14日,公布了《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2.《汉堡协定》:1964年10月28 日《关于统一学校教育事业的修正协定》

3.《教育结构计划》

六、简述双轨制的形成和发展

(一)双轨制的形成:

1.帝国时期前学校类型:

(1)武士学校:贵族性质,培养文武官员和外交人员;

(2)文科中学:为大学输送新生,培养官吏、医生;

(3)实科中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

2.双轨制的形成:

一是为地主和资产阶级子女办的学术教育系统,有预备学校或家庭教育,文科中学和大学组成;

二是训练平民子女成为守纪律、虔敬上帝和忠于统治阶级的臣民的学校系统,有国民学校与各种职业性教育机构组成。

(二)双轨制的发展:

(1)《普通学校法》(1872):

一轨(职业轨)是为贫民子女设立,学生进四年制的基础学校,然后进四年制的国民学校高级班或六年制的中间学校,毕业只能进各种职业学校。

一轨(学术轨)是为地主和资产阶级子女设立,进三年制的预备学校,毕业后可升学。

(2)中等教育的“三轨制”

①以拉丁文、希腊文为主的古典语文学校;

②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仍重视拉丁语文实中学;

③不学拉丁语,以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为主的高级实科中学。

2.二战后

1959年《总纲计划》中的中等教育包括: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高级中学

1964年《汉堡协定》中的中学包括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

日本

一、《学制》

1872年《学制令》,以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普及教育思想。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教育统归文部省管辖,全国设八大学区(1874年改为七大学区) ,每个大学区设一所大学;一个大学区划分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一所中学;一个中学区划分210个小学区,每个小学区设一所小学。

二、《学校令》:1886年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颁布了《学校令》分为:《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

三、日本《教育基本法》

《教育基本法》的内容(1)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发展个性;(2)废止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制度,实行地方分权;(3)延长义务年限为9年;(4)改革学制,由“6—5—3—3”为“6—3—3—4”制;(5)教师是社会的仆人,应当受到与他们的服务相应的道义支持与物质供应;(6)允许私立学校存在;(7)在公立学校中,禁止教派的宗教教育;(8)重视学术自由和教育的实效性。

四、《学校教育法》:学制单轨化,实行“6—3—3—4”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由6年延长到9年;消除男女教育机会不平等,各级各

类学校一律男女同校。

五、各种学校

所谓”各种学校“是实施类似学校教育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总称。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但也招收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士。主要教授一些生产、生活和职业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就可学得一技之长。修业年限一般在一年以上。大部分是私立的。规模较小。一般是单科学校。专业范围很广,涉及各行各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本职业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六、专修学校

专修学校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日本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正规学校。它以向不同学历的求学者提供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其谋业能力、生活能力和文化教养水平为主要目的,承担终身教育的重要任务。自它被纳入日本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日起,其发展就非常迅速,培养的毕业生受到日本社会各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目前,专修学校已成为培养日本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技术人才的主要职业技术学校之一,在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七、简述日本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偏重学历的社会风潮、应试教育和过度的考试竞争是一个严重问题、学习教育划一和僵化、高等教育的学术水平不高,忽视基础理论和基础学科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

八、论述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及启示:

(一)70年代的改革:以1971年《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为标

(二)80年代的改革:1.背景:新技术革命的影响;“科技立国”的需要;“教育荒废”现象严重。2.教育目标:(1)具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2)具有自由、自律、公共精神;(3)使他们成为世界中的日本人。3.基本原则:重视个性的原则;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适应时代的变化。

苏联

一、教育的三个面向(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要认真研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这个战略重点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外国的基本经验,总结中国的丰富经验,探讨教育规律,促进教育改革,更好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面向世界:就要把中国教育摆在世界教育的背景中加以研究我们既要尊重各国教育特点,也要认真研究本国教育特点促进国际教育交流,顺应时代潮流。

面向未来:就要主义研究世界教育发展包括中国教育发展的长期趋势和近期趋势,看到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对

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提早幼儿教育的起点

早期教育理论认为,从母亲怀胎到8岁以前.大脑发育最快.并逐步趋于成熟,是人类学习潜力最大的时期,也是幼儿习惯、倾向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教育,可以收到最佳效果;如果错过了这个发展的最佳时期,就会给儿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无论是智力教育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愈早愈好。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学前教育从3岁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前苏联、瑞士等国明确提出幼儿教育的起点要从零岁开始。

(二)坚持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

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重视幼儿智力发展;重视良好行为和习惯的培养;强调美的教育。总之、对幼儿都提出了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首先,幼儿教育机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等提供经费的非盈利的公立机构;2.由民间的个人、组织或团体兴办,接受政府资助及监督的半官半民机构3.符合政府办学标准,经费独立,自行管理的盈利性私立机构其次,从适应家长不同需要的角度出发,各国幼儿教育机构也出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根据幼儿在园时间长短,可分寄宿制、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

再次,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及年龄的不同,各国幼儿教育机构也反映出灵活多样的特点。除为一般儿童开办的托儿所、幼儿园外,还有专门为弱智或聋哑儿童开办的特殊幼儿园。

(四)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即把幼儿园大班儿童作为小学的预备班,列入学校教育体系的最初一段,其目的是为了让儿童在进入小学前接受一、二年的准备教育,使其无困难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进行学习。

英国初等教育与学前教育混合编制,分为2—5岁的幼儿班、5—7岁的幼儿学校和7—11岁的初级学校三个阶段。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入幼儿学校,经过两年的准备教育后再进入初级小学。美国3—4岁儿童进保育学校,5岁儿童进幼儿园,公立幼儿园基本附设在小学,同小学一年级相衔接。

(五)切实提高保教人员的素质

提高幼儿教育师资的质量;扩大幼儿教育师资助培训机构;重视幼儿教育师资的在职进修工作。

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确立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奠基地位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学前教育会议指出,学前教育己不仅是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准备,更是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幼儿教育的含义除了指幼儿教育机构之中进行的保教之外,它还包括胎教、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等内容。

(二)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多种功能

1.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就是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合乎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2.补偿功能

补偿功能就是对生活在不同经济和文化条件下的儿童所形成的某些不足或未得到的应有的发展,在入小学前就进行补救,以实现名副英实的教育机会均等。

3.治疗功能

治疗功能是指治疗具有语言障碍,或其他知觉和运动控制有缺陷,或某些在性格上畸形发展的儿童。但是,这些缺陷还没有达到病理的程度,因此,不应把他们作为特殊儿童来处理,不应把他们排斥在正常儿童之外,或受到不应有的歧视。

(三)加强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

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表明,幼教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助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育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的必由之路。因此,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相继设立了附属于中央教育科学院或教育研究所的幼儿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对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科研工作。

(四)扩大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幼教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不再限于传统的教师与幼儿的双向作用过程,大众传播媒介,如计算机、电影、电视、广播等,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日益明显。

(五)发展多元化的幼儿园课程模式

1.发展成熟论模式

(2)模式:美国的纳斯和霍奇斯

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和愿望做出回答,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自由游戏。

(3)特点:(1)注重幼儿的整体发展(2)强调成熟是学习的必要前提(3)尊重幼儿的自由

2.行为环境论模式

(1)理论基础赫尔巴特“主知主义”教育思想

(2)模式:美国的贝雷特和恩格尔曼

教师首先在课堂上进行直接的传授和正确的示范,然后要求幼儿模仿并反复练习,从而达到让幼儿掌握知识的目的。

(3)特点(1)注重幼儿的语言训练和知识学习(2)强调教育教学是幼儿发展的关键

3.认知发展相互模式

(1)理论基础

杜威的教育思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模式: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活动、开展活动。

(3)特点:(1)幼儿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获得的(2)注重幼儿发展中的关键经验.

初等教育

一、普及初等教育的措施

(一)教育立法

(二)实行免费教育

(三)培训合格师资

(四)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初等教育的经费

1.经费分担方式:(1)中央负担(2)地方负担(3)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

2.普及义务教育是投资的重点

(五)因地制宜,灵活办学

二、初等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努力发展综合课程

1.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

2.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

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而成的综合课(STS课程)

(二)日益重视道德教育

(三)更新课程内容,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四)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的改革

三、当代初等教育的变革

(一)初等教育目的的转变:儿童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情绪和伦理等方面的素质,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2)初等教育制度不再是双轨制的一轨而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一环。

(二)初等教育办学模式多样化

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教育领域:给学校放权和家长择校的权利与自由

择校方式:教育券(educational voucher)和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

(三)初等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都建有不同层次的参与机制。

(四)初等教育的教师教育

1.培养目标面向教师发展的所有方面;

2.培养要求与规格有了很大的提高;

3.教师教育出现了新的模式。如(1)英国的校本培训(school based education)(2)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PDS(共同点是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建立在职能与责任的平等基础上,共同培养中小学教师。)

(五)初等教育的课程改革

1.努力发展综合课程

①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②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而成的综合课(STS课程)

2.日益重视道德教育

3.更新课程内容,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4.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的改革

(六)初等教育教学领域出现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日)1872《学制》、(法)1881、1882《费里法案》、(中)1986年《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改)

中等教育

一、现代中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实科中学(就业和升学)的出现和在中学课程中增加了实科性的内容

(2)工艺学校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端。

(3)教育范围的扩大、学校类型的增多。

(4)欧洲大陆双轨制的确立。

注意:美国单轨的中等教育体制

二、中等教育综合化运动

(一)背景:1、初等教育的普及需要建立新的中等教育体制;2、教育民主化要求中等教育机会均等。

(二)过程:

1.美国

(1)1918年《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报告,首次提出“综合中学”的概念。“现代综合中学不应是一个选择机构,也不是大学的附属机构,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学校。”(2)科南特《今日美国教育》(1959):“综合中学是按社区内所有青年受教育的需要而开设课程的中学”。(3)据统计,截至1960年,美国综合中学已达29,845所,在校学生为960万人。

2.法国

(1)1964年实行统一初中教育课程的综合中学,学生分流推迟到高中阶段。

(2) 1975年的《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设》:建立一种完全统一的并向所有学生开放的综合教育机构——中学。

3.英国

(1)1938年的《史宾斯报告》建议中分为: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设立多科性中学(multilateral school)的设想。(2)1947年试办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合并的综合中学。(3)1965年克罗斯兰的《中等教育的组织》;(4)《1976年教育法》授权教育和科学大臣责令各地方教育当局递交中等教育综合改组计划;(5)1980年,公立学校中有88%的学生在综合中学就学,取消选拔性考试的地方教育当局达到65%。

(三)评价:

1.学生分流由10或11岁延迟到14-16岁;

2.中等教育综合化主要解决教育机会均等,而不是教育质量问题;

3.综合中学并未成为世界各

国中等教育的普遍模式。

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双元”特性

(1)两个教育体:企业与职业学校(3:2或4:1)

(2)受训者的双重身份:学徒与学生

(3)两种法律依据:《职业培训条例》与《理论教学大纲》

(4)两个主管单位:联邦政府和州文教部

(5)两类课程:实训课与理论课

(6)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高等教育

一、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以下属于“精英高等教育”;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便形成“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因之而转变为“大众型”,人们逐渐将接受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权利;而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时,“普及高等教育”的时代便来临,此时,又形成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接受高等教育更多地被视为人的一种义务。

二、中世纪大学的特征:

?开始显现更多的世俗色彩

?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加强

?自治程度较高

?具有某种“国际性”

三、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从尖子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或二者并存

●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扩大了

●从单一结构走向多维结构

四、高等教育职能的演变:大学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1)大学自治

?(2)学术自由

?(3)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2、美国的《赠地法案》:社会服务

(1)康奈尔大学:“在这里你可以学到你想学的知识”

(2)威斯康辛大学:“忠实地为当时当地的社会服务”

3、霍普金斯大学(1876)首创研究生院

(1)重视教师的水平

(2)重视学生的选择

(3)重视科学研究

(4)学术自由

五、高等教育的基本经验:1.认清高等教育地位,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的适度发展方针a: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今年估计和社会发展的关系b:关于高等教育适量于数量的关系2.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的需求a:层次结构b:类型和形式结构c:科类和专业结构3.加强高等教育和实践的关系,促进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4.深化教学改革,实现高级人才的按需培养a:以培养现代意义上的“通才”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b: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和专业和课程c:以更加灵活的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5.有限度的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办学经费渠道多样化6.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平衡机制。

六、蔡元培的大学理念:

1、大学肩负振兴民族的使命

2、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

3、学术自由“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4、教授治校

师范教育

一、师范教育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封闭型

封闭型也称定向型通过专门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如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等。(苏联时期,师范学院培养的师资占48%,师范学校培养的占40%,综合大学培养的占11%左右。)

(二)开放型

开放型也称非定向型,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师资,如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美国中小学师资由1917年前后中等师范学校转为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培养。1930年以来,师范学院逐步并入文理学院或综合大学。日本由综合大学和短期大学和教育大学培养。)二、波特的三阶段理论:

1972年英国的詹姆斯?波特从终身教育理论出发,提出现代教师教育应分为三个阶段:即个人教育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准备教育阶段(任用)和在职教育阶段(继续教育阶段)。

三、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1)加强教育立法,确立教师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2)重视教师教育目标的全面性(专业化)。(3)注重平衡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4)重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广博性。(5)重视教师教育的终身性。(6)教师教育机构在规格上表现出趋同性。

回顾与展望

一、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于知识本身。

2.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冲突、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且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

4.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应使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的基本能力,即思考、判断、想像、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既是个人为完善自身的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与创造的保证。

二、终身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