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除杂总结

高中化学除杂总结

高中化学除杂总结
高中化学除杂总结

化学除杂

一:除杂的原则

1.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能让被净化的的物质大量流失

@如某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物的物质混有杂质需要洗涤就可以用酒精洗涤。

@so有时候就会这样问,使用酒精洗涤的目的是什么,完整答案一般是:答:①洗去杂质(这个是洗涤的目的)②防止产品流失(这个是用酒精的目的)这个答案也体现化学大题要求完整,如果只答防止产品流失可能扣一半的分。

3.加入的试剂一定是过量,不能想着可以恰好加多少。

二:化学除杂两类问题

1.使用什么药品

2.如何操作(一般选择题会出一道,下列操作错误的题,大题会让你填一些加热浓缩冷

却结晶什么的,,,)

(一)药品。

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除杂质的方法

1 N

2 O2灼热的铜丝网洗气

2 CO2 H2S 硫酸铜溶液洗气

再制取乙烯的时候也会用到这个方法出去硫化氢

3 CO CO2石灰水或烧碱液洗气

4 CO2 HCl 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5 H2S HCl 饱和NaHS溶液洗气

6 SO2 HCl 饱和NaHSO3溶液洗气

7 Cl2 HCl 饱和NaCl溶液洗气

8 CO2 SO2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这几个是一个套路,就是饱和的盐溶液,一定是饱和啊

9 碳粉 MnO2浓盐酸加热后过滤

10 MnO2碳粉 ----------- 加热灼烧

11 碳粉 CuO 盐酸或硫酸过滤

12 Al2O3 Fe2O3 NaOH溶液(过量),再通CO2过滤、加热固体

13 Fe2O3 Al2O3 NaOH溶液过滤

14 Al2O3 SiO2盐酸 NH3?H2O 过滤、加热固体

15 SiO2 ZnO 盐酸过滤

16 CuO ZnO NaOH溶液过滤

17 BaSO4 BaCO3稀硫酸过滤

18 NaOH Na2CO3 Ba(OH)2溶液(适量)过滤

19 NaHCO3 Na2CO3通入过量CO2 ------

20 Na2CO3 NaHCO3 ------- 加热

21 NaCl NaHCO3 盐酸蒸发结晶

22 NH4Cl (NH4)2SO4 Ba Cl2溶液(适量)过滤

23 FeCl3 FeCl2通入过量Cl2 -----

24 FeCl3 CuCl2铁粉、Cl2过滤

25 FeCl2 FeCl3铁粉过滤

26 Fe(OH)3胶体 FeCl3(半透膜)渗析

27 CuS FeS 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原理:CuS不溶于酸,FeS溶于酸,@@@@@扩展:CuCl2与硫化氢反应生成沉淀但FeCl2与硫化氢反应就不生成沉淀)

28 I2 NaCl ------ 升华(利用物理性质)

29 NaCl NH4Cl ------- 加热

30 KNO3 NaCl 蒸馏水重结晶

31 乙烯 SO2、H2O 碱石灰洗气

32 乙烷乙烯溴水洗气

33 溴苯溴稀NaOH溶液分液

34 硝基苯 NO2稀NaOH溶液分液

35 甲苯苯酚 NaOH溶液分液

36 乙醛乙酸饱和Na2CO3溶液蒸馏

37 乙醇水新制生石灰蒸馏

38 苯酚苯 NaOH溶液、CO2分液

39 乙酸乙酯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40 溴乙烷乙醇蒸馏水分液

41 肥皂甘油食盐过滤

42 葡萄糖淀粉(半透膜)渗析

这个实在是太多了,红色的重点看看

(二)操作

①过滤:

一贴,滤纸要贴紧漏斗

二低,滤纸顶低于漏斗口,水面低于滤纸顶部.

三靠,玻璃棒贴紧烧杯,漏斗的三层滤纸出,漏斗低端靠着烧杯壁

②蒸馏

(1)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2)需要垫石棉网(底面积大的玻璃仪器都要加石棉网,因为底面积大,受热面积不均匀,所以底面的冷热不均容易爆炸或炸裂,而试管等底面积小的仪器就不用,但是加热前需要预热)

(3)需要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不光是蒸馏,只要是加热纯液体时候都要加入沸石或者碎瓷片纺织爆沸)

(4)冷却水要下进上出 ,逆着气流的方向.

(5)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要的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扩展!!!!!水银球的位置

*蒸馏分馏时:支管口

*水浴加热时:烧杯的水里

*测反应温度如测量中和热:反应溶液里(感觉这个扩展并没什么卵用)

③分液,萃取(这两个操作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④重结晶(这个可有的说)

(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2)适用条件:利用不同物质在某温度下同一溶剂内溶解性的差异来分离混合物。(这个好抽象,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3)一般过程(还有不同的,这个我真的有点想不起来了,一定要问问老师)选择溶剂溶解固体趁热过滤去除杂质晶体的析出

晶体的收集与洗涤晶体的干燥

(4)举列子

1.操作步骤

*将混合晶体溶于水,加热至沸,当蒸发至有微量晶体析出且再加热也不再溶解时,加少许水使晶体重新溶解(目的:使得溶液接近饱和),

*冷却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

*过滤并洗涤硝酸钾晶体,将滤液蒸干,即得到氯化钠晶体.

2.讲解,WHY??????????

*先看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这排版有点尴尬,直接看下一页吧。。。。。。。。。。。。。。。。。。。。。。。。。。。。。。。。。。。。。。。。。。。。。。。。。。。。。。。。。。。。。。。。。。。。。。。。。。。。。。。。。。。。。。。。。。。。。。。。。。。。。

。。。。。。。。。。。。。。。。。。。。。。。。。。。。。。。。。。。。。。。。。。。。。。。。。。。。。。。。。。。。。。。。。。。。。。。。。。。。。。。。。。。。。。。。。。。。。。。。。。。。。。。。。。。。。。。。。。。。。。。。。。。。。。。。。。。。。。。。。。。。。。。。。。。。。。。。。。。。。。。。。。。。。。。。。。。。。。。。。。。。。)

*再来说说WHY

A.硝酸钾的溶解度特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非常明显,温度高的时候比温度低的时候大很多

氯化钠的溶解度特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温度高和温度低几乎一样

B.加热蒸发是两物质处于饱和状态,此时溶液温度是高温度这时候硝酸钾的溶解度很大,

C.冷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急剧降低,因为温度高时就是饱和状态所以冷却后处于过饱和状态,所以硝酸钾固体析出,而氯化钠溶解度几乎没有变,所以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不会过饱和,这样一来,硝酸钾析出成为晶体,氯化钠留在水中,把硝酸钾晶体过滤掉,再把滤液蒸发,这样就把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开喽~~~~~~(就是这个套路如果不能理解再问问我)

⑤洗涤

(1)洗涤的目的

1.除去杂质:除去晶体表面可溶性杂质

2.提高产率:如过滤之后,残渣上有残留的目标产物,用洗涤可以将目标产物带走,减少目标产物在残渣上的残留量

3.防止污染环境:这什么鬼~~~~

(2)洗涤的步骤:

1.装好实验器材,在过滤器(普通漏斗)中放上滤纸.

2.将需要洗涤的沉淀放在滤纸上.沿玻璃棒缓缓加入蒸馏水(清水),使液体没过沉淀.重复操作2~3次.

3.取出洗涤完的沉淀,用吸水纸吸去表面水分.

(有下划线的就是填空题挖的空)

(1)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浓缩”针对的溶质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如硝酸钾)

(2)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蒸发”针对的溶质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如氯化钠)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大家好,我是王伟川,14级北大化学学院 今天与大家分享化学部分的经验 这部分比较长 因为化学,其实高中不同的三个部分,其应对战略并不完全相同 家长可以先了解,然后后续让孩子看 为什么家长也要看? 因为家长如果对于孩子所学,一无所知,很难和孩子沟通交流,并不需要家长具体了解内容,而是框架性就足够 这样,家长催促孩子复习,就不是快去复习! 而是,你那个元素化学看得如何了? 也方便和老师的沟通 关于高考化学的学习方法,大部分我们所看到的建议与参考,或大同小异,或笼统概括,或蜻蜓点水地说出“归纳很重要、做题也重要”这样的言语却不加细释 乍看之下言简意赅,然而实际上当学生想要学习它的做法时又显得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我决定从一个高考亲历者的角度出发,还原出当年我自己学习化学过程中的真实心得与经验,将所有的方法与建议都以最详细的方式呈现出来 力求“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当然,方法因人而异,供各位学弟学妹参考。

很多同学想要学好化学,于是急着去做题、去看书 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高中的化学分为好几个类别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通过【图表总结,类比学习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最为有效 然而对每一个类别都有不同的方法来学习,都有自己的知识图表,如果连自己究竟是哪一块最薄弱尚未清楚,所做的努力可能就是事倍功半了。 从知识点上分,高中化学,分为元素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大部分,各种具体的化学实验贯穿其中 基本上,高一上,最多高一下一点点,解决初高中衔接和元素化学高一下进行化学反应原理,这个基本上要一直到高二上 剩下是有机化学 这里我们举一些例子 元素化学是整个高中阶段知识最琐碎的一块内容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显而易见的一个特点就是:元素化学要记的细节特别多,而对于一种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种相关物质,知识点显得杂而碎。 所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给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1.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注意,这种总结,框图,你必须自己写,不能是模糊地我记得的!给一张白纸,你自己写下来,梳理出来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

高 中 化 学 重 要 知 识 点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

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 ——蓝色Cu2 (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高中化学实验全总结(操作+方法+现象)汇总分享

高中化学实验全总结(操作+方法+现象)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除杂总结大全学习资料

除杂问题专题 除杂题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不繁。 气体的除杂方法: 试剂除去的气体杂质有关方程式 水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 强碱溶液(NaOH)酸性气体,如:CO2、SO2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热的铜网O22Cu+O2====2CuO 灼热的氧化铜H2、CO CuO+H2===Cu+H2O CuO+CO====Cu+CO2 注意的问题: 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3)除杂装置与气体干燥相同。 典型例题 实验内容选用试剂或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鉴别H2和CO2 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考点: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除杂问题。 (1)H2、CO2的化学性质。 (2)SO42-的特性。 评析:①利用H2、CO2的性质不同,加以鉴别。 如H2有还原性而CO2没有,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CuO加以鉴别。 CuO+H2Cu+H2O 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气体分别点燃加以鉴别。 或利用CO2的水溶液显酸性而H2难溶于水,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加以鉴别。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H2不能。

②属于除杂质问题,加入试剂或选用方法要符合三个原则:(1)试剂与杂质反应,且使杂质转化为难溶物质或气体而分离掉;(2)在除杂质过程中原物质的质量不减少;(3)不能引入新杂质。 在混合物中加入BaC l2,与H2SO4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将其除去,同时生成物是HC l,没有引入新的离子。 答案: 2.下列各选项中的杂质,欲用括号内物质除去,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CO中混有少量CO2(澄清石灰水) B CO2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NaOH溶液) C O2中混有少量H2 (灼热氧化铜) D N2中混有少量O2(白磷) 分析: A 澄清石灰水能吸收CO2,不能吸收CO ,可到达目的. B CO2与HCl都和NaOH反应,故不能达到目的. C O2和H2混合二者体积比不知道,通过灼热氧化铜可能爆炸,不能达到目的. D 白磷自燃且生成物为固体,除去O2,能达到目的. 回答除杂问题,一定要全面分析,既要除去杂质,又要使主要成分(被净化的气体)不变质。 答案: A D 3.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但氯化钠晶体里混入了少量硫酸钠和碳酸氢铵,设计一组实验,配制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 提示:本题为除杂问题的实验设计,这样的问题一般要遵循“甲中有乙,加丙去乙,可产生甲,但不能产生丁”的原则。 答案:将不纯的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与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再续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过量的Ba2+。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用PH试纸控制),得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 分析:为了除去杂质NH4HCO3和Na2SO4,一般可提出两个实验方案:第一方案是利用NH4HCO3受热(35℃以上)易分解成气态物质的特性,先加热氯化钠晶体除掉NH4HCO3,再加Ba2+除掉SO42-;第二方案是用Ba(OH)2同时除掉两种杂质,这种方法简便,“一举两得”,故优先选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不纯的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与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 检验Ba(OH)2是否过量的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几滴Na2SO4或稀H2SO4,如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则表示Ba(OH)2已过量。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差量法

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质量差、液体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解题完全一样。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不是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而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解决此类问题用差量法十分简便。此法的关键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一.固体差量 1.将19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5.9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44.2%。 二.液体差量 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 g与50 g稀硫酸完全反应,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 g,则该铁的纯度是_____%。56%。 三.气体差量 3.将12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 g,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87.5%。 四.增减差量 4.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天平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是_____。77/81。 五.体积差量 5.在一个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和2 L 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 3Y(g) 2Q(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的n值是 A.4 B.5 C.6 D.7 6.同温同压下,40 mL CO、CO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剩余气体36 mL,则原混合气体中O2不少于 A.4 mL B.8 mL C.10 mL D.12 mL 六.压强差量 7.标准状况下,一容积不变的的密闭容器里充满3 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至原状态,压强变为原来的1/2,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分别是 __________。2.5,0.5;1,2。 七.巧练 8.有KCl、KBr和KI混合物3.87 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的沉淀干燥后是6.63 g,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51% B.40.3% C.32% D.24% 9.将足量的铁粉投入到CuCl2和FeCl3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并干燥

各种高中化学知识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

无机框图推断题剖析 [题型示例] [20XX年全国卷II28题15分]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 之间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反应:其中,氧化物(Ⅰ)是红 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 气体。 ⑴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考况简析] 框图推断题,是高考的必考题。考得最多的一年是1995年,考查了2个无机框图推断和1个有机框图推断,共计19分,其余每年都考了1-2个框图推断题,分值都在6-16分左右。 [考查目标] 既考查了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主要载体的有关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观察、阅读、归纳、分析、推理等综合能力。 [解答方法] 信典倒顺法 第一步——分析信息:析准、析全题中的所有信息。涉及物质性质或结构的信息,要能以元素周期表为线索搜索出物质或物质范围,如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ⅦA-AgCl、ⅪA-BaSO4、ⅣA-H4SiO4;涉及化学反应的要弄清楚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并注意把握住反应条件和转化的关系。 第二步——抓住典型:抓住典型已知物或典型已知条件或典型转化关系或典型定量数据等,并以其为突破口。 第三步——倒顺推断:在突破口的基础上或倒推或顺推,以推断出有关物质。 第四步——扣问作答:在推断结果的基础上紧扣题问进行作答。 [例题解析] 第一步——分析信息: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 Ⅰ为Fe2O3;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高温)都是气体==> Ⅱ、Ⅲ、Ⅳ为SO2、SO3、NO、NO2、CO、CO2、H2O 第二步——抓住典型:Ⅰ- Fe2O3 第三步——倒顺推断:顺推:氧化物Ⅰ(Fe2O3)+ 氧化物Ⅱ→ 单质Ⅰ+ 氧化物Ⅳ ==> 氧化物Ⅱ- CO、单质Ⅰ- Fe、氧化物Ⅳ- CO2;顺推:氧化物Ⅱ(CO)+ 氧化物Ⅲ→ 单质Ⅱ+ 氧化物Ⅳ(CO2) ==> 氧化物Ⅲ- H2O、单质Ⅱ- H2;倒推:单质Ⅱ(H2)+ 氧化物Ⅱ(CO)← 氧化物Ⅲ(H2O)+ 单质Ⅲ ==> 单质Ⅲ- C 第四步——扣问作答:⑴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Fe2O3;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CO 。⑵反应①:Fe2O3 + 3CO 高温2Fe + 3CO2;反应②:CO + H2O 高温CO2 + H2;反应③:C + H2O 高温CO + H2。 [归纳小结] ①熟练解题方法;②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③在搜索物质范围时一定要以元素周期表为线索进行系统搜索;④有的考题的信息会在提问里面,所以,考生要注意通读试题后再来做题更好,不要急于求成。 [规律总结] 一、特征结构

高中化学除杂总结大全

除杂问题专题 除杂题除杂选择试剂得原则就是:不增、不减、不繁。 气体得除杂(净化): 1.气体除杂得原则: (1)不引入新得杂质 (2)不减少被净化气体得量 注意得问题: (1)需净化得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就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3)除杂装置与气体干燥相同。 典型例题 1、填写实验报告 ?22?(2)SO42-得特性。? 评析:①利用H2、CO2得性质不同,加以鉴别。 ?如H2有还原性而CO2没有,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得CuO加以鉴别。?CuO+H2Cu+H2O ??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气体分别点燃加以鉴别。??或利用CO2得水溶液显酸性而H2难溶于水,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加以鉴别。CO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H2不能。??② 2

属于除杂质问题,加入试剂或选用方法要符合三个原则:(1)试剂与杂质反应,且使杂质转化为难溶物质或气体而分离掉;(2)在除杂质过程中原物质得质量不减少;(3)不能引入新杂质。 在混合物中加入BaCl2,与H2SO4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将其除去,同时生成物就是HC l,没有引入新得离子。 ?答案 2) A CO中混有少量CO2(澄清石灰水) B CO2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NaOH溶液) C O2中混有少量H2(灼热氧化铜) DN 2 中混有少量O2(白磷) 分析: A 澄清石灰水能吸收CO2,不能吸收CO ,可到达目得、 BCO2与HCl都与NaOH反应,故不能达到目得、 CO2与H2混合二者体积比不知道,通过灼热氧化铜可能爆炸,不能达到目得、 D 白磷自燃且生成物为固体,除去O2,能达到目得、 回答除杂问题,一定要全面分析,既要除去杂质,又要使主要成分(被净化得气体)不变质。 答案: A D 3。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但氯化钠晶体里混入了少量硫酸钠与碳酸氢铵,设计一组实验,配制不含杂质得氯化钠溶液。 提示:本题为除杂问题得实验设计,这样得问题一般要遵循“甲中有乙,加丙去乙,可产生甲,但不能产生丁”得原则。 答案:将不纯得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得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得Ba(OH)2 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 3 —与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再续加稍过 量得Na 2 CO3溶液,以除去过量得Ba2+.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用PH试纸控制),得不含杂质得氯化钠溶液。 分析:为了除去杂质NH 4 HCO3与Na2SO4,一般可提出两个实验方案:第一 方案就是利用NH 4HCO 3 受热(35℃以上)易分解成气态物质得特性,先加热氯化 钠晶体除掉NH 4HCO 3 ,再加Ba2+除掉SO42-;第二方案就是用Ba(OH)2同时除掉 两种杂质,这种方法简便,“一举两得”,故优先选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不纯得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得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得Ba(OH)2溶液,使 SO42-及CO32-(原HCO3—与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 检验Ba(OH)2就是否过量得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几滴Na2SO4或稀H2 SO4,如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则表示Ba(OH)2已过量. ②再续加稍过量得Na2CO3溶液,以除去过量得Ba2+离子.过滤,保留滤液。 检验Na2CO3就是否过量得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加几滴HCl,如产生气泡则表示Na2CO3已过量。 ③在②之滤液中,滴加稀HCl至溶液呈中性(用PH试纸控制),就可得纯氯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修正版)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4z y -) O2 →xCO2+2 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的x+ 4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引例】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时,耗氧量最多的是( A ) A .C 2H 6 B . C 3H 8 C .C 4H 10 D .C 5H 12 ③等质量的烃CxH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④等质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Oz 完全燃烧时,先化成 Cx Hy ?mCO2?nH2O 的形式,耗 氧量决定于 ' '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铝的制取 ①溶解:Al2O3+2NaOH === 2NaAlO2+H2O ②过滤:除去杂质 ③酸化:NaAlO2+CO2+2H2O === Al(OH)3↓+NaHCO3 ④过滤:保留氢氧化铝 ⑤灼烧:2Al(OH)3 ======= 4Al+3O2↑ 铝合金特点:1、密度小2、强度高3、塑性好4、制造工艺简单5、成本低6、抗腐蚀力强铝的化学性质 (1)与酸的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2)与碱的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第一步:2Al+6H2O= 2Al(OH)3+3H2↑ 第二步:Al(OH)3+NaOH=NaAlO2+2H2O ★总方程式: 2Al+2NaOH+6H2O=2NaAlO2+ 4H2O +3H2↑ (3)钝化:在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时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不与浓硝酸、浓硫酸进一步发生反应。 (4)铝热反应: 2Al + Fe2O3 === 2Fe + Al2O3 铝热剂: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Fe2O3、FeO、Fe3O4、V2O5、Cr2O3、MnO2)组成的混合物。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氧化铝的用途 高硬度、熔点高,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通电 高温

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与碱的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氯化铝的制取: 氯化铝与氨水反应AlCl3+3NH3H2O=Al(OH)3↓+NH4Cl3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 AlCl3+4NaOH=NaAlO2+2H2O+3NaCl 第二单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常见的铁矿石和铜矿石 铁的冶炼方法 (1)制取CO:C+O2 === CO2,CO2+C ===CO (2)还原(炼铁原理):Fe2O3 + 3CO === 2Fe + 3CO2 (3)除SiO2:CaCO3===CaO+CO2↑,CaO+SiO2===CaSiO3 铜的冶炼方法 1.高温冶炼黄铜矿→电解精制; 2.湿法炼铜:Fe + CuSO4 = FeSO4 + Cu; 3.生物炼铜 铁、铜的化学性质 铁的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或中等活泼金属)表现为还原性。 铁铜 (1)与非金属反应①铁生锈(铁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生成Fe2O3) ②2Fe+3Cl2 === 2FeCl3 ③2Fe+3Br2 === 2FeBr3 还原性:Fe2+>Br ④3Fe+2O2 === Fe3O4(2价Fe占 3 1 ,2价Fe占2/3) Cu +O2 === 2CuO Cu + Cl2=== CuCl2 2Cu + S === Cu2S ①非强氧性的酸:Fe + 2H+ == Fe2+ + H2↑ ②强氧性的酸(浓H2SO4、HNO3): ①非强氧性的酸: 不反应 ②强氧性的酸(浓H2SO4、HNO3):在一定 高温 高温 △ △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6大方法助你实现逆袭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6大方法助你实现逆袭 高考学习交流群:239690649 绩优堂高考学习知识点库:https://www.doczj.com/doc/cf6670745.html,/zsd/ 认真看书,嚼透细知识点。在认真看书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做题。因为高中化学不像物理和数学,要是吃不透知识点就一点思路都没有。化学有很多细小的知识点,看到一点算一点。 1.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1)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它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科学支配时间、积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小结,提出本学期努力的方向、目标、措施等。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执行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2)预习 预习是为了使学生对欲学知识作好心理准备,能够带着问题听课,增强听课的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它包括知识性教材的预习和实验教材的预习。教师要指导和组织学生预习,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对知识性教材的预习,要大体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及自己感到疑难之处,标出不懂部分,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作好准备。对实验教材,应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并写出实验操作提纲或画好图表,列出带记录的空白表格等。 (3)听课 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形式,听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果。听课主要包括听讲、观察和记笔记三方面。其基本要求是:要集中精力听讲,紧跟教师讲授思路,积极思考,多方联想;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应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遵循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辩证性原则;课堂笔记应记纲要、思路、要点和问题,要及时做好笔记整理,要处理好听、看、想、记的关系。 (4)做实验 做实验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经常性的重要实践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显着特征。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前认真预习,做好准备;实验中操作规范、认真、精确、细致,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包括数据),并做到实验、观察、思考相结合,坚决废除“照方抓药”的现象;实验结束后应认真及时

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除杂总结

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除杂总结 序号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除杂质的方法 1N2O2灼热的铜丝网洗气2Cu+O2=2CuO 2CO2H2S硫酸铜溶液洗气NaHCO3+H2S=NaHS+H2O+CO2↑ 3CO2CO氧化铜洗气CuO+CO=Cu+CO 2 4CO2HCl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NaHCO3+HCl=NaCl+H2O+CO2↑ 5H2S HCl饱和NaHS溶液洗气NaHS+HCl=NaCl+H2S 6SO2HCl饱和NaHSO3溶液洗气NaHSO3+HCl=NaCl+H2O+SO2↑ 7Cl2HCl饱和NaCl溶液洗气用饱和食盐水,HCl易溶而Cl2 不溶 8CO2SO2饱和小苏打溶液二氧化硫沸点-10℃,二氧化碳-78℃, 所以降温到-10℃到-78℃之间,二氧化 硫液化,两种物质就分离了。 9碳粉MnO2浓盐酸加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Cl2↑ +2H2O 10MnO2碳粉----------- 1.加热后过滤将混合物在氧气中点燃 C+O2=CO2 2.通入灼热的氧化钙 C+CaO=Ca+CO2↑ (条件:高温) 3.通入灼热的氧化铁3C+2Fe2O3=3CO2↑+ 4Fe 11碳粉CuO盐酸或硫酸过滤加稀盐酸CuO+2HCl=CuCl2+H2O 12Al2O3Fe2O3NaOH溶液(过量),再通CO2过滤、加热固体 13Fe2O3Al2O3NaOH溶液因为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所以可以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4Al2O3SiO2盐酸 NH3·H2O过滤、加热固体 15SiO2ZnO盐酸过滤 16CuO ZnO NaOH溶液过滤ZnO+2NaOH=Na2ZnO2+H2O 17BaSO4BaCO3稀硫酸过滤BaCO3+H2SO4=BaSO4+H2O+CO2 18NaOH Na2CO3Ba(OH)2溶液(适量)过滤 19NaHCO3Na2CO3通入过量CO2------ 20Na2CO3NaHCO3-------加热2NaHCO3=Na2CO3+H2O+CO2 21NaCl NaHCO3盐酸蒸发结晶 22NH4Cl(NH4)2SO4Ba Cl2溶液(适量)过滤 23FeCl3FeCl2通入过量Cl2Cl2+2FeCl2=2FeCl3 24FeCl3CuCl2铁粉、Cl2过滤 25FeCl2FeCl3铁粉过滤Cu+2FeCl3=CuCl2+FeCl2 FeCl3(半透膜)渗析 26Fe(OH)3 胶体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 4z y ) O2 →xCO2+2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

量决定于的x+ 4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 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 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重点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重点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作者:————————————————————————————————日期:

无机推断题复习 无机推断题是在化学学科的历次高考改革中始终保留的一种基本题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它以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为载体,不仅能全面检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抽象、求异、发散、收敛,逻辑推理,知识迁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很好地与化学实验、计算、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知识等学科内综合考查,对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预计在今后的理科综合能力考查中,它将依然是化学学科的一种重要题型。 一、无机推断题复习方法和策略。 推断题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解无机推断题时,读题、审题相当重要,在读题审题过程中,要认真辩析题干中有关信息,抓住突破口,分析无机推断中的转化关系,仔细推敲,挖掘出隐含条件。 (一)基本思路 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审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解题:找到“题眼”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验证: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则说明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后得到正确结论时还要注意按题目要求规范书写,如要求写名称就不要写化学式。 (二)相关知识储备 解答无机推断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基础。下面以“考纲”为核心,以教材出发,结合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对常考的热点知识作如下归纳: 一.颜色状态 状态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H2O、H2O2、C6H6 、C2H6O 、Br2、Hg、等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归纳

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除杂质的方法 1 N 2O 2 灼热的铜丝网洗气 2 CO 2H 2 S硫酸铜溶液洗气 3 CO CO 2 石灰水或烧碱液洗气 4 CO 2 HCl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5 H 2 SHCl饱和NaHS溶液洗气 6 SO 2HCl 饱和NaHSO 3 溶液洗气 7 Cl 2 HCl饱和NaCl溶液洗气 8 CO 2 SO 2 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9 碳粉 MnO 2 浓盐酸加热后过滤 10 MnO 2 碳粉 ----------- 加热灼烧11 碳粉CuO盐酸或硫酸过滤 12 Al 2O 3 Fe 2 O 3 NaOH溶液(过量),再通CO 2 过滤、加热固体 13 Fe 2O 3 Al 2 O 3 NaOH溶液过滤 14 Al 2O 3 SiO 2 盐酸 NH 3 ?H 2 O 过滤、加热固体 15 SiO 2 ZnO盐酸过滤 16 CuOZnONaOH溶液过滤 17 BaSO 4BaCO 3 稀硫酸过滤 18 NaOH Na 2CO 3 Ba(OH) 2 溶液(适量)过滤 19 NaHCO 3Na 2 CO 3 通入过量CO 2 ------ 20 Na 2CO 3 NaHCO 3 ------- 加热 21 NaClNaHCO3 盐酸蒸发结晶 22 NH 4Cl (NH 4 ) 2 SO 4 Ba Cl 2 溶液(适量)过滤 23 FeCl 3 FeCl 2 通入过量Cl 2 ----- 24 FeCl 3 CuCl 2 铁粉、Cl 2 过滤 25 FeCl 2FeCl 3 铁粉过滤 26 Fe(OH) 3胶体 FeCl 3 (半透膜)渗析 27 CuSFeS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28 I 2 NaCl------ 升华 29 NaCl NH 4 Cl ------- 加热 30 KNO 3 NaCl蒸馏水重结晶 31 乙烯 SO 2、H 2 O 碱石灰洗气 32 乙烷乙烯溴水洗气

高中化学计算题总结+高考真题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知识网络】

【典型例题评析】 例1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全国高考题)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体积差: 例3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42-)=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42-),则c(K+)为 (上海高考题) A.0.045mol/L B.0.035mol/L C.0.055mol/L D.0.040mol/L 电荷守恒: )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例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 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电子守恒: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上海高考题)A.9.02g B.8.51g C.8.26g D.7.04g

例5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上海高考题) A.0.12mol B.0.11mol C.0.09mol D.0.08mol 原子守恒|: 例8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上海高考题) 方程式叠加 例9 由CO 2、H 2 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 、H 2 和CO的体积 比为 (上海高考题) 十字交叉法 例10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全国高考题) A.锌 B.铁 C.铝 D.镁 例13第ⅡA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12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16g,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上海高考题) A.Mg B.Ca C.Sr D.Ba 极值法 R---->ROH 2.8/M1=( 3.58-2.8)/17 M1=61 R2O---->2ROH 2.8/(2M2+16)=( 3.58-2. 8)/18 例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2B(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如果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全国高考题) A.40% B.50% C.60% D.70% 估算法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整理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 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