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极八章文图详解

太极八章文图详解

太极八章文图详解
太极八章文图详解

太极一章

太极一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乾]的意思,因为[乾]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所以太极一章也是跆拳道品势的根本。

准备姿势]站于A方向位置(见太极一章演武线图,以下文中字母,均参见相应的演武线图),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手握拳屈臂于腹前,拳心向内,眼睛平视前方。

1.左转身体,左脚向B方向(简称B,以下同)成左前探步(前行步),左臂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2.右脚向B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击中段),左拳收回腰侧。

3.身体右转180度,右脚向H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臂下截(防右下段)。

4.左脚向H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攻击中段)。

5.身体左传90度,左脚向E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屈肘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后收腰侧。

6.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7.左脚不动,右脚向G移步成右前探步,身体右转,左臂外格(防左中段),拳心向上,右拳后收腰侧。

8.左脚向G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9.身体向C转180度,左脚向C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臂屈肘向里格挡左拳前冲拳(防中段)。10.右脚向C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1.以左脚为轴,身体右转,左脚向E移步成右弓步,右臂屈肘上抬至左肩,然后向下截拳(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12.两脚不动,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3.身体左转,左脚向D移步成左前探步,左臂屈肘上架(防左上段),置于额前,拳心朝外。

14.上提重心,左脚跟稍提,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5.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右脚向F移步成右前探步,右臂屈肘上架(防右上段),置于额前,拳心朝外。

16.上提重心,右脚跟稍提,左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左腿下落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7.以右脚为轴,身体右转,左脚向A移步成左弓步,左臂屈肘上抬至右肩,然后向下截拳(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18.右脚向A迈进一步成右弓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并发声,左拳回收腰侧。

(收势)以右脚为轴,身体左后转,左脚向后撤与右脚平行,两手握拳屈臂于腹前成准备姿势。

太极二章太极二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兑]的意思,[兑]的含义为内刚外柔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外在柔的表现和内在强烈的攻击力度。

(准备姿势)同太极一章。

1.左转身体向B成左前探步,左臂下截(防左下段),右拳收腰侧。

2.右脚向B迈进成右弓步,右拳前冲拳(防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3.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同时右脚向H移步成右前探步,右臂屈肘上抬至左肩,然后向下截拳(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4.左脚向H迈进成右弓步,同时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5.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同时左脚向E移步成左前探步,右臂屈肘向里格挡(防中段),左

拳回收腰侧。

6.右脚向E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同时左臂屈肘向里格挡(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7.身体左转,左脚向C移步成左前探步,左臂向下截拳。

8.上提重心,左脚跟稍提,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前冲拳(攻上段)左拳回收腰侧。

9.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右脚向G移步成右前探步,右臂向下截拳(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10.左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左腿下落成左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上段),右拳回收腰侧。

11.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90度,左脚向E移步左前探步,左臂屈肘上架(防左上段),左拳置于额前,拳心朝外。右拳回收腰侧。

12.右脚向E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同时右臂屈肘上架(防右上段),右拳置于额前,拳心朝外。左拳回收腰侧。

13.以右脚为轴,身体左后转,左脚向F移步成左前探步,右臂屈肘向里格挡(防中段)。14.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右脚向D不成右前探步,右臂屈肘向里格挡(防中段)。15.身体左转,左脚向A移步成左前探步,左臂向下截拳。

16.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7.左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左腿下落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8.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并发声,左拳回收腰侧。(收势)同太极一章。

太极三章

太极三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离]的意思。[离]的含义为如火一般的明亮。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动作的活跃。

(准备姿势)同太极一章。

1.左转身体向B成左前探步,左臂下截(防左下段),右拳置于腰侧。

2.上提重心,左脚跟稍提,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前冲拳(攻中段),然后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3.以左脚为轴,两臂下截,置于体侧,身体右后转,同时右脚向H不成右前探步,右臂向下截拳(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4.左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左腿下落成左弓步,同时左拳前冲拳(攻中段),然后右关冲拳(攻中段),形成连续攻击。

5.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同时左脚向E移步成左前探步,右拳变手刀,由外向里横砍,攻击对方颈部,左拳回收腰侧。

6.右脚向E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左拳变手刀,由外向里横砍,攻击对方颈部,右拳回收腰侧。。7.身体左转,左脚向C移步成左后弓步,左手刀向外横截,右拳回收腰侧。

8.左脚向C迈近成左弓步,右拳前冲破攻中段),左手刀变拳回收腰侧。

9.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向成右后弓步,同时右脚稍后撤,右拳变手刀向外横截。

10.右脚向G迈进半步成右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手刀变拳回收腰侧。

11.以右脚为轴,身本左转,左脚向E移步成左前探步,右臂屈肘向内横格(防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2.右脚向E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左臂屈肘向内横格(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3.以右脚为轴,身体左后转,左脚向F移步成左前探,左拳截向下方(防左下段),拳面朝下,右拳回收腰侧。

14。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弓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然后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形成连续攻击。

15。以左脚为轴,身体右转180度,右脚向D移步成右前探步,右拳下截(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16.左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左腿下落成左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7.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左脚向A移步成左前探步,左拳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8.右脚向A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拳下截(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再出左拳前冲拳(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9.左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左腿下落成左前探步,左拳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再出右拳前冲拳(防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20.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前探步,右拳下截(防右下段),左拳回收

腰侧。再出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收势)同太极一章。

太极四章

太极四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震]的意思。[震]的含义就是要时刻有着警备及虔诚的态度。因为套路中的动作难度比较大,所以表现时应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准备姿势)同太极一章。

1.左转身体,左脚迈向B成右后弓步,两拳变手刀,左手刀向左侧横截,手心向下,与肩齐(防

左中段),右手刀置于胸前,手心向上。

2.右脚向B迈进成右弓步,左臂屈肘左手下按(防对方前踢),右手刀成贯手向前插击,指尖朝前。

3.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同时右脚向H移步成左后弓步,右手刀向外横截,手心向下,高与肩齐,左手刀置于胸前,手心向上。

4.左脚向H迈进成左弓步,右臂屈肘右手下按(防对方前踢),左手刀成贯手向前插击,指尖朝前。

5.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同时左脚向E移步成左弓步,左臂屈肘上架,置于额前,右手刀向内横砍,手心向上(攻击对方颈部)。

6.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7.以右脚为轴,身体右转并侧倾,同时左腿向E侧踢,两臂置于体侧。

8.左脚落下,以左脚为轴,身体左转并侧倾,同时右腿向E侧踢。右脚落下成左后弓步,两拳变手刀,右手刀向外横截(攻中段),高与肩齐,左手刀置于胸前,手心向上。

9.以右脚为轴,身体左后转,同时左脚向F移步成右后弓步,左手刀变拳向外横截(防中段),拳心向下,右手刀变拳回收腰侧。

10.右脚前踢,然后下落成右后弓步,右臂屈肘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下,右手刀变拳回收腰侧。

11.身体右后转,同时右脚外转移向D成左后弓步,重心落在左脚,右臂屈肘向外横截,拳心向下(防右中段)。

12.左脚前踢,左脚下落成左后弓步,左臂屈肘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右拳回收腰侧。13.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轩,左脚向A移步成左弓步,两拳变手刀。左手架于额前,右手刀向内横砍,手心向上(攻击对方颈部)。

14.右脚前踢,两手刀变拳,置于体侧。右脚下落成右弓步,右臂屈肘向内横格(攻上段),拳心向上,左拳回收腰侧。

15.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左脚向G移步成左前探步,左拳向里横格(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6.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7.身体右后转,面向B方向成右前探步,左臂屈肘外截(防中段),拳心向上。

18.两脚不动,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9.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左脚向A不成左弓步,左臂屈肘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然后左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20.右脚向A移步成右弓步,右臂屈肘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左拳回收腰侧。两脚不动,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然后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再次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收势)同太极一章。

太极五章

太极五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巽]的意思。[巽]的含义为风,因此表现时要注意如风一般越演越烈的精神。由动作刚开始时的单调沉静至渐渐强烈。

(准备姿势)同太极一章。

1.左转身体,左脚迈向B成左弓步,左拳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2.右转身体向E,同时左脚回撤与右脚平行成左前探步,目视B方向,左臂由内向外呈圆弧动,与肩同高,拳眼向上。

3.身体右转,同时右脚向H移步成右弓步,右拳下截(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4.左转身体向E,同时右脚回撤与左脚平行成右前探步,左拳由外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右拳回收腰侧:再用右拳由外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左拳回收腰侧。

5.右脚不动,左脚向E移步成左弓步,左拳由外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左拳回收腰侧。

6.右脚前踢,两臂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弓步,右拳由外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右拳回收腰侧。

7.左脚前踢,两臂置于体侧。左腿下落成左弓步,左拳由外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左拳回收腰侧。

8.右脚向E移步成右弓步,右拳由下向上(上勾拳)发力(攻上段),左拳回收腰侧。

9.以右脚为轴,身体左后转,同时左脚向F移步成右后弓步,左拳变手刀向外横截(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0.右脚向F移步成右弓步,右臂屈肘用肘尖由外向内横击,左手顶于右拳面。

11.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右脚向D移步成右后弓步,右拳变手刀向外横截(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2.左脚向移步成左弓步,左臂屈肘用肘尖由外向内横击,右手顶于左拳面。

13.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左脚向A移步成左弓步,左拳下截,右拳回收腰侧。再用右拳由外向内横格,拳心向上,左拳回收腰侧。

14.右脚前踢,两拳置于体侧。右脚下落成右弓步,右拳下截,左拳回收腰侧。再用左拳由外向内横格,拳心向上,右拳回收腰侧。

15.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左脚向H移步成左前探步,左臂屈肘置于额前(防上段)。16.身体左转右腿侧踢,右脚下落成右弓步,左臂屈肘用肘尖由外向内横击,右手顶于左拳面。17.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右脚向B移步成右前探步,右臂屈肘上架,置于额前(防上段),右拳回收腰侧。

18.身体右转左腿侧踢,左脚下落成左弓步,右臂屈肘用肘尖由外向内横击,左手顶于右拳面。19.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左脚向A移步成左弓步,左拳下截,右拳回收腰侧。再用右拳由外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左拳回收腰侧。

20.右脚前踢,两拳置于体侧。右脚下落,左脚向右脚后侧上步,脚尖落地,成交叉步;右拳由下向上(上勾拳)发力(攻上段),左拳回收腰侧。

(收势)同太极一章。

太极六章

太极六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坎]的意思。[坎]的含义是象水一般的柔软。套路的表现应以柔为重点,突出万物生长以水为育的真理。

(准备姿势)同太极一章。

1.左转身体,左脚迈向B成左弓步,左拳下截(防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2.右脚前踢,两拳置于体侧。右脚向后落步,左脚稍后撤成右后弓步,左拳由外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右拳回收腰侧。

3.以左脚为轴,身体右转,右脚向H移步成右弓步,右关拳下截(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4.左脚前踢,两拳置于体侧。左脚向后落步,右脚稍后撤成左后弓步,右拳由外向内横格(防中段),拳心向上,左拳回收腰侧。

5.左转身体,左脚迈向E成左弓步,右拳变手刀向外横截(攻上段),掌心向下,左拳回收腰侧。

6.右脚横踢,两臂置于体侧。

7.右脚横踢后下落至左脚后侧,左脚迈向C成左弓步,左臂屈肘外截(防中段),拳心向下,右拳回收腰侧。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8.右脚前踢,两拳置于体侧。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9.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同时右脚向H移步右弓步,右拳外截(防中段),拳心向下,左拳回收腰侧,再用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0.左脚前踢,两拳置于体侧。左脚向前落步成左弓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11.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向E,右脚向右移步成平行步,两臂由下向上交叉架于额前,右臂在内呈十字型(防上段),然后两拳由上向下截拳,置于体侧。

12.左脚不动,右脚向E称步成右弓步,左拳变手刀向外横截(攻上段),掌心向下,右拳回收腰侧。

13.左脚横踢,两臂置于体侧。

14.左脚横踢后下落至右脚侧,右转身体,右脚迈向D成右弓步,右拳下截(防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15.左脚前踢,两拳置于体侧。左脚向后落步成左后弓步,右拳外截(防中段),拳心向下,左拳回收腰侧。

16.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同时左脚向F移步成左弓步,左拳下截(防下段),右拳回收腰侧。17.右脚前踢,两拳置于体侧。右脚向后落步成右纪下,左拳向外横截(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8.以左脚为轴,身体左转,右脚向A移步(面向E)成右后弓步,左拳变手刀向外横截(攻中段),右拳变手刀置于胸前,掌心向上。

19.左脚向A退步,右拳变手刀向外横截(攻中段),左拳变手刀置于胸前,掌心向上。20.右脚向A退步成左弓步,左手刀旋臂下按于腹前,掌心向下,右手刀变拳回收腰侧。21.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手刀变拳回收腰侧。

22.左脚向A退步成右弓步,右拳变手刀旋臂下按于腹前,掌心向下,左拳回收腰侧。

23.两脚不动,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收势)同太极一章。

太极七章

太极七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艮]的意思。[艮]的含义是山。套路的表现应包含山一般厚重的力度,并注意动作的节奏。太极七章的技术动作比较多样化,与前几章比较难度较大。(准备姿势)

1.左转身体向B成左虚步(重心在右腿,左脚尖着地),两拳变掌向下拍击,置于腹前(攻中段),掌心向下。

2.右脚前踢,两掌变拳置于体侧。右脚向后落步成左虚步,左臂外截(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3.以左脚为轴,身体右转向H成右虚步,两拳变掌向下拍击,置于腹前(攻中段),掌心向下。

4.左脚前踢,两掌置于体侧。左脚向后落步成右虚步,右臂外截(防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5.左转身体,左脚迈向E成右后弓步,两拳变手刀,左手刀向下砍截(防中段),掌心向下,右手刀屈肘置于胸前,掌心向上。

6.右脚向E移步成右后弓步,右手刀向下砍截(防下段),掌心向下,左手刀屈肘置于胸前,掌

心向上。

7.以右脚为轴,左脚向C迈进成左虚步,右掌向下拍击,掌心向下,左掌置于右臂下,掌心向下。

8.两脚不动,右掌变拳向上勾拳。

9.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面向G成右虚步,左拳变掌向下拍击,右拳变掌置于左臂下,掌心向下。

10.两脚不动,左掌变拳向上勾拳(攻上段)。

11.右脚不动,左脚向右脚并拢,身体直立向E,右手握拳屈肘置于胸前,左拳变掌按于右拳面。

12.左脚向E迈进成左弓步,左掌变拳上格,拳心向内,右拳下截(防下段)。两脚不动,右拳上格,拳心向内,左拳下截(防下段)。

13.右脚向E迈进成右弓步,右拳上格,拳心向内,左拳下截(防下段)两脚不动,左拳上格,拳心向内,右拳下截(防下段)。

14.以右脚为轴,身体左后转,同时左脚向F移步成左弓步,双拳由下向前上拳击对方(攻中段)。

15.右腿屈膝向前上方顶击,两脚下压,拳心向下。右脚向前落步,左脚上步落于右脚后面,脚尖着地成交叉步,双拳由下向前上拳击对方(攻中段),拳心向上。

16.左脚向D退一步成右弓步,双臂交叉成十字形向下截拳(防下段)。

17.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同时右脚向D移步成右弓步,双拳由下向上拳击对方(攻中段)。

18.左腿屈膝向前上方顶击,两拳下压,拳心向下。左脚向前落步,右脚上步落于左脚后面,脚尖着地成交叉步,双拳向前拳击对方(攻中段),拳心向上。

19.右脚向F退一步成左弓步,双臂交叉成十字形向下截拳(防下段),右臂在外。

20.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左脚向A移步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拳眼向上),右拳回收腰侧。

21.右脚旋踢,落右脚于AE线上成马步,目视A,右臂屈肘,向A横击,左手按于右前臂处。

22.右脚不动,左脚略回撤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拳眼向上),左拳回收腰侧。

23.右脚旋踢,落右脚成马步,目视A,左臂屈肘向A横击,右手按于右前臂处。

24.两脚不动,左拳变手刀向外横截(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25.右脚向A迈进成马步,右拳向右侧平冲拳(同时发声),左拳回收腰侧。

[收势]由型25身体左转并回左脚,恢复姿势同太极一章。

太极八章

太极八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坤]的意思。[坤]的含义是大地。大地为万物之源,因此太极八章也是跆拳道练习者在习级中最后的过程。由于学习者对各技术动作均已熟练,所以表现时反而减去了重复的动作,动作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准备姿势]同太极一章

1.右转身体,左脚向B迈进成右后弓步,左拳外格,右臂屈肘置于腹前,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拳前冲拳,左拳回收腰侧。

2.右脚上摆,身体腾空,左脚借势向上前踢;双腿落地成左弓步,左臂外截(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然后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再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3.右脚向前迈进成右弓步,出右拳前冲拳(攻中段)。

4.以右脚为轴,身体左后转,左脚迈向E成右弓步,左臂下截(防下段),右臂屈肘上格(防上段)。

5.左转身体,面向F成左弓步,收左拳于右肩前,出右拳向上勾拳(攻上段)。

6.左脚向D移步和右脚成交叉步,双臂向体侧格挡,拳心向上;右脚向D撤步成左弓步,左臂屈肘上格(防上段),右臂下截(防下段)。

7.右转身体,D成右弓步,右拳向上勾拳(攻上段),左拳收于右胸前。

8.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同时右脚向A退步成右后弓步,左拳变手刀向外横截,右拳变手刀置于胸前。

9.右脚不动,左脚稍向E进步成左弓步,右手刀变拳向前平冲(攻中段),左手刀变拳回收腰侧。

10.右脚前踢后落回原处,左脚向A退步成右虚步,右拳下截,左拳回收腰侧。

11.右脚不动,左脚向C迈进成左虚步,两拳变手刀,左手刀向外横截(攻中段),右手刀置于胸前。

12.左脚前踢,落下成左弓步,右拳前平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3.右脚不动,左脚略回撤成左虚步,左拳变掌向下拍击,右拳回收腰侧。

14.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面向G成右虚步,右拳变手刀向外横截,(防中段),左手刀置于胸前。

15.右脚不动,落下后成右弓步,左手刀变掌前平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6.左脚不动,右脚略回撤成右虚步,右拳变掌向下拍击,左拳回收腰侧。

17.左脚不动,身体右转,右脚移向A成左后弓步,右掌变拳下截(防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18.左脚前踢,左脚落下蹬地使身体腾空接右脚前踢;双脚落地后成右弓步,右拳向前平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9.以右脚为轴,身体左转,左脚向B移步成右后弓步,左拳变手刀向外横截(防中段)。

20.左脚向B上步成左弓步,右肘由外向内横击,左手刀变左拳回收腰侧。

21.双脚不动,向前出右勾拳(攻上段),然后出左拳前平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22.左脚不动,身体右转,右脚略回撤面向H成左后弓步,右拳变手刀向外横截(防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23.右脚向H上步成右弓步,左肘由外向内横击,右手刀变拳回收腰侧。

24.双脚不动,向前出左勾拳(攻上段),左拳回收腰侧。

[收势]由型24身体左转并回左脚,恢复姿势同太极一章。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过程2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 杨东胜 作者简介: 姓名:杨东胜性别:男 职业:曾在河南、湖南、深圳、北京等地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来自河南,现居深圳。 通信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新闻路华富大厦2502 (518034) 电子邮件:cheeryds@https://www.doczj.com/doc/c59429719.html, 本文是笔者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第1部分破译了太极图起源;第2部分破译了先天八卦图、六十四卦图发明的推演。 第3部分以后,是关于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暂时不打算披露。待时机成熟,将公布于有德之大人君子。 待我通过这里的机缘,通过易友辗转推荐,遇到世界顶尖级学者或者机构,他给以推荐发表前2部分后,方可公诸于世第3部分。前2部分已是6000年一遇,也是我十年心血之结晶,说实话我都羡慕各位兄台一朝见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还望各位兄台鼎力推荐,或辗转推荐与世界顶尖级专家或机构,予以发表。 广张三千六百钓,直钩渭水待文王。宁可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摘要: 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破译了易经六大基石性发明的推演过程:阴阳爻、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八卦符号、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本文推演出3条公理和48条推论,揭示了易经起源真相。证明了易经起源与卜筮毫无关系,易经是从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样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主关键词:易经;太极图;八卦图;八卦符号;公理化推演法; 第二关键词:阴阳爻;先天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起源;自然哲学;数学; 极坐标;历法;文字; 1、羲皇从天文和阴阳爻直接演出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究竟如何得来?这又是个几千年没人能说清楚的问题。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是: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然后从八卦符号出发,根据河图、洛书排出了八卦图。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案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解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律演化。在阴阳的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指导。 六十四卦方图、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六十四卦词义辨析

六十四卦: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各卦的含意可参见:周易上经三十卦一览及周易下经三十四卦一览。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 乾(天)1乾 11泰 34大壮 26大畜 14大有 5需 43夬 9小畜

坤(地)12否 2坤 16豫 23剥 35晋 8比 45萃 20观 震(雷)25无妄 24复 51震 27颐 21噬嗑 3屯 17随 42益 艮(山)33遁 15谦 62小过 52艮 56旅 39蹇 31咸 53渐 离(火)13同人 36明夷 55丰 22贲 30离 63既济 49革 37家人坎(水)6讼 7师 40解 4蒙 64未济 29坎 47困 59涣 兑(泽)10履 19临 54归妹 41损 38睽 60节 58兑 61中孚 巽(风)44姤 46升 32恒 18蛊 50鼎 48井 28大过 57巽

太极六合针法入门

太极六合针法入门 太极六合针法自推广应用于临床应用以来,已被全国广大的针灸界同仁所认识,由于针法易学易用,安全微痛,操作简便,高效快捷的特点,喜欢它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还有不少朋友对针法不是很了解,仍持观望的态度在六合的边缘徘徊,我们决定于10月20至21日在河南郑州市召开首届太极六合针法经验交流会,邀请大家参加这个年会,就是想让朋友们对六合针法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对于这个年会我们有三个目的: 第一,通过这次会议,让大家认识六合,了解六合。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大家了解六合针法,因为现在针灸界有许多有关六合的传言,对六合针法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的说它疗效神奇,百病皆治;也有的说它疗效平平无奇特之处,还有一些朋友则认为六合针法即脐针加腹针。这次会议大家可以听一听(听老学员的应用六合经验介绍),看一看(看现场操作演示),验一验(亲身体验感受一下),我相信大家通过这三步后就会对六合针法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交流六合针法临床应用经验。六合针法自1998年公开以来,已有80个人参加了面授培训,还有个30人参加了小六合针法网络班学习。第一批参加面授的学员已有三年临床经验了,还有很多六合的后起之秀,他们不但用六合针法治疗常见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疾病,在六合这块新天地里有很多创新发明,使临床疗效更为增强。这次他们会把出色的成功经验在会上详细介绍,让大家一起分享六合成果。

第三,建立六合大家庭,宏扬六合精神。六合理论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这个针法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的,它起源于社会、自然,将来还是要回归于社会和自然。好多人不明白六合是什么意思,我可以用两句话作简单的说明:“放之则弥六合,收则退藏于密”,也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意,故六合即为天地自然之道,六合针法即天地自然针法。 六合针法的培训是终身制的,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以后无论何时何地有课或培训班,老学员如有兴趣,都可以免费参加听课再培训。这是每个六合学员的权利,当然有权利也会有义务,每个六合的学员,都有义务研究六合,宣传六合,发扬光大六合精神。所以凡经过六合针法培训的学员,就是进入了六合团队。我们要精诚团结,凝聚六合大家庭的力量,共同努力把六合针法发扬光大,将六合针法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同心弥六合,大业照千秋。 六合针法属道家易理针法,针法的内容渗透了一些道家理论,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为万物的化生规律,也是太极六合针法四步通调基础理论;并把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等作为布针的基本模式治疗疾病;六合针法是天地自然针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天人相应,人天合一的自然理论应用于针法。六合针法也是易理针法,把易经的简易、不易、变易、交易四大总则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同时属于综合性的针法,几乎可以将中国所有的针法熔为一体,所以大家不担心学习了六合针法后会放弃以前所学,如能将六合针法与以前所学的各种针法融合后应用于临床,则疗

神奇小六合针灸法

一患者因受寒、潮致腰疼后,扩筋膜涨,引起右腿股疼,怕凉,就是二十几度的天气,腰部也围着一件衣服。 取穴:乾、坎、巽、离、内关。 针法:小六合。 按次序在手掌上进针,针后不到一分患者笑着说,真快,腿不疼了。 神奇小六合:头疼、闷、血压高、头部出汗、恶心针

进症退

一患者头疼、闷、血压高、头部出汗、恶心。 取穴:坤、乾、坎、离、中土。 针法:小六合。 先在左手进坤、乾两针,患者说头已经舒服了,再离位一针,患者说虽然好多了,就是心还一点慌。接着在右手中土再进一针,患者说这会儿诸症已消。实泄其子,因离火盛,故在右手中土进针,以泄离火之盛。

神奇小六合:颈腰椎增生,左颈酸胀,左膝、手麻等症针入即效 一患者颈腰椎有增生,左颈酸胀不适,左膝麻,左手麻等症。 取穴:坤、乾、震、离。 针法:小六合。 按次序进针,感觉轻松一些了,但还有点麻感。在手有瘀结处拍几下后,手麻已消。但左膝还麻,去针,在右手上艮位进一针,找到其腿上瘀结,用小针刀外解结后,前后不过五分钟,诸症法去。

最后在右手艮位上的一针 神奇小六合:入针即效治类风湿 王某,女49岁,北京。2010年4月25日求治。 症状:类风湿关节炎三年了,原来是腿疼,吃了一段时间中药,腿不疼了,现在出现双手指疼,双手无法握拳。针法:太极小六合针法。

取穴:坎、巽、震。 我说,今天不算为你治疗,你也不了解我的治疗效果,先给你试三针,看看效果,你觉得效果好,你就过来治疗。如果没有效果你就不用过来了。 她说,好的,谢谢了。 第一针从左手坎位进。我说,你握一下右手,她就握了一下,手指已经合笼一些了。 第二针从左手巽位进。我说,再握一下右手,她又握了一下,这回手指快握紧了。 第三针从左手的震位进,我说,接着握一下右手,这回她很兴奋,把拳头握紧了(如图)。

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太极六合针;毫刃针;偏头痛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过或轻或重的偏头痛。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伴随出现的症状,如血管紧张、感冒、发热、脑部炎症等,甚至一些全身性的疾病有时也可引起偏头痛[1,2]。西医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曲坦类止痛药为主,此类药物缓解偏头痛症状的疗效显著,但易造成一定的药物滥用现象,且副作用较多,长期疗效较差。如消化道溃疡、肾功能损害、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肺动脉高压等。中医治疗则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头痛、外感头痛、瘀血头痛、肝阳上亢头痛、肾虚头痛、瘀血头痛,采用传统针灸辨证治疗[3-5]。但往往疼痛缓解慢,病程缠绵难愈,疗效差。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采用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发现其见效快,无副作用,长期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中医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门诊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及排除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4.07±10.36)岁;病程1~10年。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3.36±10.43)岁;病程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①发作时持续时间为4~72 h;②发作5次以上;③排除器质性疾病,或者虽提示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可证实偏头痛的发作与该疾病无相关性。 1. 3 排除标准①滥用止痛药物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患有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④不能配合治疗方案治疗者。 1. 4 方法 1. 4. 1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患者在治疗床取仰卧位,施术部位

易经八卦及太极图

卦图真的是转动的,而且是永恒转动永不停息的,是在宇宙诞生时就已产生的 我发现了八卦图确实原本就在转动的,不是因被我们拔转后才动的。不管这张后天八卦图如何转动,其中之八卦宫位是永恒不变的,是处于一种恒动中之真静,其所示之大方向也是不变的,她的五行属性也是不变的,她归纳了宇宙间的万物万象。我们都知道,后天八卦图中显示的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而巽东南的,这是其基础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八卦图的转动有四种形式,现分述于下: 一.阴阳太极图的转动即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学易之人都不会不熟悉这张阴阳鱼的太极图的,它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那两个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中的一点真阳(白点)和一点真阴(黑点)。也就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互为依存。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是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的,阳极则转阴,阴极则转阳,如此阴阳不停地旋转互化永无停息。这张阴阳太极图中的相对于后天八卦图中的坎位的阴阳交界点,即八主图中的十二地支中的子水位就是阴极,为一阳生的转接处,由此而阳气始生阴气渐消,随着顺时针的向右旋转,也即后天八卦图中的地支子水位顺时针的旋转由子到丑,经寅卯辰巳到午离卦位,阳气由子位之一阳始生慢慢地转化成了离卦地支午火位的阳气的极盛时期。物极则反,此时阳气盛极而一阴暗生,阴阳又开始了阴始渐长而阳始渐消的时候了。随着阴气渐长而阳气渐消的过程,阴气向右旋转到了坎宫子位阴盛极转衰,而一阳暗生,又形成了阴阳互转,阴阳如此反复变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就形成了阴阳太极的永恒转动,也就是后天八卦图的内在的真正的一种永恒转动的形式的体现了。这动转动形式是先天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亘古不变永恒存在的。 二.时间的永恒流动也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真实体现。 时间是流动不息的,从亘古的不知何时开始而永不停息地流动至今,乃至于将来的永无止息,它都将永远流动下去,我们也无法知道它将流转到何时。

乌龟图与太极八卦图的分析、比较和整合

乌龟图与太极八卦图的分析、比较、整合 一、乌龟图及其解释 系统的过程识别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每个过程进行分析,以确定过程的活动,找出与其他过程的接口,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控制方法,并确定过程所需的资源和如何监测过程的有效性。做这些过程的分析工作就是所谓的“乌龟图”分析法。有此可以看出,乌龟图是为实现结果(输出)的需要出发,对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预测分析。具体包括七个环节: 1、活动流程 过程的活动及其流程,活动是使用资源和进行管理的活动。 2、输入 本过程的输入,可以是材料、人员、服务、供给、能源、信息、设备、数据、方法等等。 3、输出 本过程的输出,可以是产品、服务、报告、文件、信息、数据等等。 4、设施 实施本过程须用的资源,如设备、工装、工具、用品等等。 5、人员 为操控本过程有资格、有能力的人员。

6、控制方法 要确定实施本过程的一些方法文件,如程序、指导书、手册等等。 7、监测 确定能够表征本过程有效性的绩效指标和评价 二、太极八卦图及其解释 太极八卦图也是对过程的分析工具,由方圆认证王志刚老师首创。不过,与乌龟图侧重对结果的需求预测分析不同的是,太极八卦图的侧重点是从影响结果(输出)质量的因素出发对过程进行的分析。具体结构是输入、活动流程、输出和影响质量的6大因素5M1E (人、机、料、法、环、测)组成,中间的活动流程用中国的太极图表示,表示过程是处在永恒变化中的;外围的八个方面排列类似中国的八卦图,因此该图称为太极八卦图。 造成结果(输出)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5M1E 分析法 人(Man/Manpower ):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机器(Machine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是研究《周易》象数学并探索河洛深意和卦爻精蕴的最完备的易学工具书。全书收集易学图谱近千幅,集中了宋代至清代之易学大家的主要研究心得和治易菁华,资料完备详实,可谓穷幽测隐,奥妙无穷。《周易八卦图解》自亚994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为治易者通透《周易》,提供了重要津梁。 《周易八卦图解》是有关《周易》图谱最完备的工具书,收图近千幅:《周易》之精蕴,从而“藏万于一”,使读者存一书而可见易图发生及发展之大概。《周易八卦图解》图象内容跨越哲学、象术、术理、大文、医学、军事、堪舆、卜筮等众多领域,是对《周易》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探寻。其中对天地万物共通规律的揭示,堪称穷幽测隐,奥妙无穷,闪烁着古代东方智慧之光芒。 《易经·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说八卦产生于古代初民们“观天俯地”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先天八卦 】 一、先天八卦次序图,也称伏羲八卦次序图 图1:先天八卦次序图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邵雍《皇极经世》)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邵雍《皇极经世》) “从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缺,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此八卦之象也。 二、先天八卦圆图 图2 :先天八卦图

图3 :八卦相生图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周易·说卦》) 图4 :八卦数S图

太极六合棍

六合棍 棍谱 一、起式二、退步上撩三、上步提膝背棍四、三连棍五、提膝背棍六、马步拦腰棍(3个)七、打花座盘八、翻身扑步摔棍九、崩、架、打三棍十、打花太公钓鱼十一、行步败势十二、崩立棍十三、马步立棍十四、背步戳棍十五、扫膝棍十六、转身座盘十七、回身戳十八、犀牛望月十九、转身座盘二十、回身上步挑裆二十一、三劈棍二十二、回身戳二十三、并步点棍二十四、上步左右三撩棍二十五、上步歇步拍地棍二十六、转身马步扛棍二十七、并步点棍二十八、立棍二十九、扣步回身上戳三十、立棍扣步上步戳三十一、上步架棍三十二、双臂合棍三十三、蹬腿三十四、左右打虎三十五、并步吊打三十六、进步肋下挎肘舞花(3个)三十七、转身倒插步点棍(3个)三十八、乌龙搅海三十九、三盖打四十、旋风脚四十一、云棍四十二、风扫残云四十三、左右撩棍四十四、收势

一、起式 图(1) 面南背北自然并步齐步站立,精神抖擞,右手垂臂上体右侧虎口朝前握棍,棍贴身直竖身体右侧,棍尾端着地,棍头朝上;左臂松垂贴身于身体左侧,眼神平视正前远方。 图(1)(2)(3)图(4)(5)图(6)图(2)(3) 扭头眼神左视,左臂座腕舒臂左展,接而头恢复正常正视,左臂屈臂收回胸前,立掌单掌合什,如同道家打聘礼姿势。 二、退步上撩 图(4)(5) 右手提棍向上举棍过头,随接提右腿向后腿撤一步,落脚成重步,左脚脚跟上翘成虚步脚尖点地,再而左臂提臂前伸,在右手下棍之后部抓棍,接继右手后带,左手上抄,使棍头护肩打顺弧走势上挑,而先向前送棍把,后而后摇,走逆弧贴于左胯左旁,整体成挑势。 三、上步提膝背棍 图(6) 身形左转成胸面对朝向东,两臂打棍花变右手单手握棍将棍斜背于背后,提左膝,成臂前伸探臂,掌心朝前打亮掌。 四、三连棍图(7)—— 图(7)(8)(9)(10)1、图(7)(8)(盖劈棍) 承继上式提膝背棍,前落左腿,就而右臂单手握棍下右上位置抡棍而起,接而左转身成胸面向北,就势抡棍,就势再上右腿进步,右手握棍斜劈而下。 2、图(9)(下打) 承继本式前个动作两臂握棍在身前平棍下打。

太极拳源流

太极拳源流解密 2008-01-31 太极拳源流解谜 李昌 2003年发掘出了纂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此家谱的面世可以解决李自成大将李岩身世、太极拳起源、洪洞移民路线三个方面的悬疑问题。《李氏家谱》为唐村李氏十世李元善(1642年—?)修编,据家谱记载,明初山西移民首至河南河内(今博爱县)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官府在此“设司驻员,迎迁分办”,移民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受“三教圣师舍食传拳”,又据《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可知,僧道所授拳为唐初李道子所创的“无极养生武功”。自此唐村李氏世代文武双修,迨至李氏八世李春茂“中贡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博公武道……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枪艺,誉传神功”,九世李仲、李岩兄弟二人和姑表兄陈沟陈奏廷三人“太极门拜师结义……创艺太极拳养生功”。从后世留传的李氏拳谱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拳谱名称上,三兄弟创艺的“太极养生功”就是今之太极拳,从太极功到太极拳是古今名称的变迁,三人所学的“十三势拳”也是今之太极拳,从十三势到太极拳是古今概念的延展。由此,太极拳起源的问题浚清矣,太极拳原是由明末陈王廷、李仲、李信三人共同确立,若说太极拳源出道门,是太极拳根源于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若说十三势是太极拳,因为十三势是太极拳的母拳,若说太极拳是张三丰始创,则是完全的无稽

之谈,溯祖张三丰无疑缩短了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所以太极拳始源既与张三丰无关,亦与武当山无染。 现代所谓的太极拳,在创始之初称为“太极养生功”,这个名字直接源出唐初李道子所始创的“无极养生功”。李道子为什么命名为无极养生功?因为千载寺原名无极寺,李道子所创乃源于导引吐呐的养生法门,故名无极养生功。李陈兄弟何以命名为“太极养生功”?因为三人拜师学艺于太极宫,目的为养生健体,宗旨一脉相承,所以仍以养生功自称,故名太极养生功,简称为太极功。功又通称为拳,无极功和无极拳、太极功和太极拳,异名同谓,所以李氏家谱中也称无极养生功为无极拳。三人在太极宫所学武功即为无极养生功、十三势、通臂拳以及千载八势、心意六合拳等。无极养生功为唐初李道子始创,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已经流传数百年,自创艺以来,李道子凭此“功惊武林”,并且生前“艺传东泉,医游扬州,庐山传艺,塑艺少林”,直到晚年方“归故育弟”,可见无极养生功当日的辉煌,并在大江南北传下了种子。所以,自唐以来,无极养生功即已在社会或方外流传。十三势未知源于何时,也许是无极养生功的别名,从十三势拳超乎寻常的养生效果可见端倪。据《李氏家谱》记载,八世李春茂(1568年—1666年)时已经传习十三势拳,十三势实为十三种劲法的总结,涵盖了武术运动中千姿万态的劲法规律,是对拳术的最高总结和把握,对此笔者另文专述,不赘。十三势在博爱习惯地被称为“十三势软手”,简称“软十三”,有多套,从《李氏拳谱》中李鹤林所留传的“十三势”拳谱来看,和当今之杨式太极拳几近相同,可知当年陈长兴所传于杨禄禅的就是十三势拳,但此十三势不见于后世的陈式太极拳中,可知陈家沟的拳有失传。通臂功即今之108式通臂拳,温县陈家沟还有谱在,山西洪洞还有传习,当今博爱县也有传习,观之拳谱,有诸多名称来源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之三十二势,可知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产物,据《李

八卦详解

八卦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证认为所谓太极即宇宙,两仪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长日照的夏季称太阳,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春是少阳,秋是少阴,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节气。表面上“太极八卦图”明显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年而复始。 阴阳学中对八卦认识: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无论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缘分缔结就不会消失。世界貌似很大,其实很小只限于自己看的见的,手摸得到的。也是因此,古人认为祈福是重要的事情,女士需要带橘子石手链,男士带红竹石饰品,在结印册上添加“但马土佐、梦窗疏石、

隐岐元简”结押从而可以祈福带来人生幸福的机遇。 及至宋朝,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真理:“道”。 八卦卦象 宋代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写了一首《八卦取象歌》帮助人记住八卦的卦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简释:《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后人多以此作为上图的说明,也有人认为图中的乾(天),坤(地),艮(山),兑(泽),震(雷),巽(风),坎(水),离(火)的方位关系即由此而来。 先天八卦的方位与后天八卦为何不同?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反映了世界未产生前的景象,而后天八卦则相反。也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分别代表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类似于西学中之维度),如清人张潮〈幽梦影〉中即有“先天八卦,竖看者也;后天八卦,横看者也”之句。 简释:《说卦》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与上图中由“震”出发,顺时针经巽,离,坤,兑,乾,坎,艮回到震位的顺序一致。 后天八卦方位与东南西北方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震离兑坎分别代表东

转载太极六合针法

转载 太极六合针法图说明 圈子从内向外依次为: 1、太极图、河图洛书中五点 2、方位:东南西北 3、十二地支图 4、洛书八方图 5、八卦卦符 6、八卦卦名和五行属性 7、八卦的内、外卦与脏腑、身体对应 8、八卦与人体脏腑器官对应 9、八卦所属主要功效 10、八卦所属主治疾病 11、八卦与十二经络的主要配穴 八卦各卦与人体脏腑器官对应 乾卦:属性健。对应大肠、脑、脊椎、督脉、胸部、左下腹、左下肢、男性生殖器。 坤卦:属性顺。对应脾胃、任脉、腹部、左肩、肌肉、消化系统。 震卦:属性动。对应肝脏、双足、神经、筋脉、筋膜、右腰、右胁肋、右肩臂等。 巽卦:属性入。对应胆腑、肱股、右肩、神经、食道、肠道、淋巴系统、呼吸器官。 1、坎:属性陷。对应肾、膀胱、任脉、耳、腰、骨、髓、脑、发、性器官、血液循环、泌尿生殖、免疫系统。 离卦:属性附。对应心脏、心包、血脉、小肠、眼目、头脸部、颈部、胸部、上腹部。 艮卦:属性止。对应脾胃、鼻、手、右下肢、脚背、足趾、背脊、皮、乳房等凸起之处。兑卦:属性悦。对应肺脏、气管、食道、口舌、咽喉、牙齿、左腰、左肋、肛门、皮毛。八卦各卦所主功能 乾卦:功能:醒脑清神、强脊补肾、通调督脉、固肠涩肠、通肠导滞、通阳散瘀、舒筋利节。清风散热强腰壮骨等。 坤卦:健脾和胃,通腑导滞、清热化湿、温中散寒、升清降浊、宣通腑气、强健肌肉等。震卦:功能:平肝熄风、舒肝利胆、解痉止痛、强筋通络、调和气血、舒和性情等。 巽卦:功能: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抗拮过敏、袪风止痒、疏肝明目、消肿散结、通关利窍、清热散邪等。 坎卦:功能:补肾益精、滋阴降火、温肾壮阳、补肾调经、清热利湿,调理两阴,疏通气血、生殖发育、通调三焦等。 离卦:功能:清心火、泄烦热,抗炎、抗过敏、温补阳气、活络明目、安神定志、通畅气机、利气宽胸平气降逆等。 艮卦:功能:温补脾胃、清热化湿、消食导滞、调理肠胃、宣通腑气、理气止痛、疏通经络、强筋利节。 兑卦:功能:宣肺解表、润气止咳、降逆平喘、清热利咽、益肺补肾、散风利节、清热消肿、疏风透表。 八卦各卦主治疾病 乾卦:主治:头项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肠炎、便秘、痔疮、头痛、头晕、高血压、面瘫、强直性脊柱炎、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 坤卦:主治:脾胃、腹部疾病、脾虚泄泻慢性痢疾、消化不良、慢性鼻炎、四肢肌肉无力、

太极拳的合劲

太极拳的合劲 (2007-10-28 20:51:15) 转载 标签: 教育杂谈 太极拳的合劲 云风懒人 太极拳非常讲究合劲,《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近;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电视剧《太极宗师》中杨玉乾最危险的关头,老师终于把此歌诀吐出,杨玉乾得此密语,遂如常山之蛇,勇猛多变,风卷残云般战胜了对手。这不传之密即是“合”在其中。 太极拳本是开合一道,有合必有开,有阴必有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关于太极拳的开合,陈鑫论之谓“以吾身本有之元气,运于吾身,其屈伸住往来,收放擒纵,不过一开一合与一虚一实而已”,复曰“一动一静,一开一合,足尽拳术之妙”;“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又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如是“周身一齐合到一块,神气不散,方能一气流通,卫护周身”;“头直,眼平视,肩与肩合,肘与肘合,大腿根与大腿根合,膝与膝合,足与足合,平心静心”“合者合其全体之神,不但合其四肢”;“一开一合阴阳备,四体殷勤骨节张”;“每日细玩太极拳,一开一合在吾身”;最后定论“一开一合,拳术尽矣”。 从上述前辈论拳可以看出,太极拳合劲是非常紧密的,须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则俱开,合则俱合”,“合者合其全体之神,不但合其四肢”。后人总结太极拳之合,简单为“六合”,即外三合与内三合。属于外者,一般来讲,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属于内者,一般来讲,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亦有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 太极拳合劲之紧密,于外形上,必须做到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所以,如果在盘架时不能合住、合好劲,是练不出浑厚的太极功夫的。从这一点讲,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师》中杨玉乾闻歌诀而立即得太极真谛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平素练拳盘架合不住劲的人,如何能在打手实战中体现合劲呢?如果把太极拳比作桶的话,劲合好便等于把桶箍实了,滴水不露,水自能渐积渐深;若比作车胎的话,则周身合好劲,等于胎整无孔,不至于漏气,故内气与日俱增,渐渐充盈,终得“磅礴大气”,功力自深。 太极拳合劲,外形合不住,不可谈“内合”。外形上如何合住方为合式?以陈式太极拳“单鞭”一式论,定式后,一般来讲,左肩与左胯合,上下对位;右肩与右胯合,上下对位;左手与左足合,两尖两照;右手与右足合,上下不错位;左肘与左膝合,上下呼应,右膝与右肘合,上下相倾。单鞭动作定势时(其实太极拳哪有什么定势,此处云定势是指我们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定势动作),双手各取一石子,定式后松手,石子各落于左右足前,这略算外合合住。若把认识平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阴阳论 《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认识。就现代来看,颇像近代天文学所倡导的宇宙产生的“大爆炸”理论,那个原始的一点就是太极。 太极图: 八卦产生图解: 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八卦卦名如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称之为“八经卦”,每个经卦又各领一个宫,“八经卦”彼此两两组和就产生了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古人对万物都具六十四种基本形态的抽象概括。

八卦数目属性代表图 八卦基本意义 卦象:天 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袖 天气:晴天、乾旱 身体:头、脑、骨髓 方位:西北 数字:一 五行:金 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 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决、红色

卦象:泽 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天气:多云、梅雨 身体:口、齿、舌 方位:西 数字:二 五行:金 场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边、洞穴 其他:喜悦、不完整的、金属、乐器、白色 卦象:火 人物:中女、文人、军人 天气:阳光普照、闪电 身体:眼睛、心脏 方位:南 数字:三 五行:火 场所:图书馆、法院、美容院、学校、灯塔其他:文明、发光的、外表美丽的、紫色 卦象:雷 人物:长男 天气:行雷、地震 身体:脚、肝脏、头发、声音 方位:东 数字:四 五行:木 场所:树林、闹市、大街、发电厂

第十一章神阙

第十一章神阙探密 一、神阙的解剖结构 神阙,俗名肚脐或称脐孔,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生理标志。脐的最深处称脐底,一部份人的脐底中心有一处小的突起称为脐蕊,脐蕊周围与脐壁之间的凹陷部份称为脐沟;脐的周围部份称为脐壁,脐壁上有许多深浅不等的皱襞,称为脐襞;脐与腹部平面的交界处称为脐缘。脐的大小深浅个体差异甚大,一般来说脐孔大的人体质较好,但也有例外的。 脐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在前腹壁形成的一个环状的凹陷瘢痕,由致密的瘢痕组织构成,上皮的深层即与脐筋膜和腹膜相连,称为脐环。由于脐部没有皮下组织,也没有腹膜外脂肪组织,因此,脐和脐环是前腹壁上的薄弱点,同时也为药物的渗入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胚胎时期通过脐环的结构有:卵黄柄、尿囊、脐尿管以及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随着胚胎的发育,卵黄柄、尿囊和脐尿管逐渐萎缩成纤维束,脐环逐渐缩成一个小口。出生后,结扎剪断脐带,形成小脐痂,迅速愈合上皮形成,从而使脐环处形成内陷的疤痕。在疤痕形成过程中脐动脉和脐尿管残余及其周围纤维化程度高,充填以致密的纤维性组织;而脐静脉纤维化较差,有时甚至没有闭锁,因此脐环上缘组织融合较差。 脐为圆形之凹陷,但很少有正圆形,大多为椭圆形或偏圆形,尤其是成年人,由于身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变化,神阙的外形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脐孔变小、变浅,皱襞增多,有的因腹部脂肪的增加而使脐孔下陷,到中老年后,由于精气的衰退,脐孔逐渐闭锁,这在女性更为明显。 二、神阙的古典理论 脐孔,别名气合穴、气舍穴、气寺穴、维会穴、命蒂穴等,是人体生来俱有的先天性标记。脐孔何谓叫神阙?神即神气、元神,尊长、父母或先天之意;阙原指君王居城之阙门,神阙意即为元神通行之门户。气合:气,气态也,合,会合也,气合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会合。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对人体中的外表物质有强大的收引作用,任脉之气行至此后皆缩合而降,故名气合。气舍:气,气态也,舍,来源也,气舍意指本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来源之处。由于人体引力场的作用,体表的气血物质在此皆为缩合变化后深聚,但本经气血并非全部在此缩合聚集,而是仍有小部分气血循任脉上行,这小部分上行之气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故名气舍穴。命蒂:命,性命也,蒂,蒂结也。命蒂其意指神阙为胎儿未出生时与母体相连的生命纽带。 神阙不仅是人体唯一目能所见手可所及的最大穴位,同时还包括中枢脉、膻中、丹田等在内的一个微观系统即“神阙系统”。在了解神阙时我们要从有形的局部认识升华到无形的系统层次认识,那样才能对神阙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找到太极六合针法的重要理论依据。神阙是中国传统养生学、传统哲学和传统修炼学(禅修、丹道)的研究实践的总结。她虽然没有披戴神秘的外衣,却在医学上有着神奇的效用。 神阙为神之中舍,上为天部,下为地部,神阙居中为人部;神阙之周围上有水分下脘、中脘,下有阴交、气海、中极,两旁为盲俞、天枢、大横,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广大无边。父母相交始成胎时,先天脐带如荷茎,系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胎满,则神气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人自出生以后,心灵之神与生命之神分离,心灵之神上升于脑中,生命之神仍留于脐内。因此,神阙不仅是一个先天生命系统,同时也是后天生命系统,对整个生命体起着宏观调控作用。 鉴于神阙在人体中的特殊作用,早在上古时期,古人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中即用原始的针灸、热熨、敷贴、按摩等手段进行脐疗。春秋战国时期,在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计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 女,35岁, 自述:手臂手指麻痛、脚底前方疼痛已数月。看了中西医,其他医生诊为骨刺、颈椎增生。 我用八字疗法:尾椎、胃三针、大椎、感冒三针、百会、手臂对应区。 本想用脚底对应区,因怕她受不了所以用百会代之。 该患者针后,自觉轻松,舒服多了。 因在她大椎附近见有5mm长的紫青筋凸起,问她是否有经痛问题,她惊奇地问我何以知道的?我笑笑叫她躺下再用太极六合针法针之。穴位有如四正位或四寓位,中八卦:引气归元、外八卦:董氏针法针之妇科穴、还巢穴、肾关、复溜、太冲、丰隆、足三里等穴位交换针之。如此针了两个月多,也有八次之多吧(因是义诊,每星期只有一次),她告诉我经痛已没有了,现还是每星期来给我针灸做保健。 腹泻特效穴 最近门诊腹泻病人多,大多是急性肠胃炎,除了采用输液纠正液体丢失之外,我还运用在别处学到的一个穴位进行治疗。效果很好,不敢私藏,转来和各位针友共同提高. 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的发现与临床运用 武巍松 贵州省毕节市通津路8号51900 自1 990 年笔者发现该穴以来,凡遇泻泄、肠炎之类的疾病;只采用本穴一穴点治、一般最多1分钟便治愈,10年来的经验证明,采用该穴治病,方法简单,时间最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远非任何药物可比。 1. 临床资料: 门诊病人中最大80岁,最小的有未满月的新生儿;有急性腹泻1天达38次的、有痢疾、肠炎数月的,有还未作过治疗的,也有老是输液、打针、吃药无效的。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断腹泻穴.位于足临泣与地五会之间,大约于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是穴.以手食指轻按,凡腹泻患者,该处压痛。 2.2 .取穴: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左右脚,任取1穴即可。

太极六合针法

太极六合针法 天涯独行客 太极六合针法是以太极八卦天人相应理论为基础,运用人体全息理论,以神阙为核心,通过对神阙、腹部及四肢重要腧穴的针刺,发挥神阙经气的“放射状效应”并与外围的经气相连接,以此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针法。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天体八卦是反映自然的,而人体八卦是反映人体的。人体不但普遍存在着太极阴阳全息,而且普遍存在着八卦全息。人体是一个大太极,而各部位又都存在着小太极,大脑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太极两仪,人体又是一个大八卦全息,各部位又都充满着小八卦全息,无论脐、眼、耳、手、足、腹等都存在着八卦全息,并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过八卦体现了人体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人体是一个大阴阳合物体,神阙是一个小阴阳合物体,是全身经气聚集之所在,任、督、冲、带、足太阳、足阳明、手太阴、足少阴之气皆会聚于此,神阙之气通百脉,内走五脏六腑,使百脉和畅,外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令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无所不通,无微不至。 所谓六合,即天、地、阴、阳、人、针、六合为一。天地相合(天地相交.八卦相错),阴阳相合(内阴外阳.自然相交),人针相合(两精相搏谓之神.神者人之元神.下针如有神也)。天地者,万物之所容,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天为阳为气,地为阴为血,以天调气,以地调血,以人调气,以气调神,以神调针,此太极六合针法之根本也。如上所述,人体处处有太极和八卦,人的整体是一个大太极八卦,腹部是一个中太极八卦;而腹部的中心点神阙是一个小太极八卦;三个太极八卦融为一体,天地阴阳尽在其中唉。天者气也,地者血也,人者神也,针者器也,天人相应,神气合一,神至气往,气至血行。经主气,络主血,针之所以治病,调阴阳通气血活经络也。人之所以驱病,得天地阴阳之造化也。神阙通过太极八卦方位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内络五脏六腑,外连四肢八骸,“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人体的生长盛衰均能通过对神阙及其相应方位的针刺得以调理。太极六合针法以太极八卦理论为基础,以中医的脏腑辩证为准则,以内八卦神阙为核心,以中八卦腹部为调和,以外八卦头身四肢的为对应,通过简单的行针操作,使人体的脏腑腹背阴阳之气内外相交,上下通应,任督两脉全面贯通,从而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疾病得以痊愈,因此它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治病针法。 太极六合针法的研究应用是在脐针疗法和传统针灸等多种针法的基础上,融入太极阴阳八卦为一体的新针法。在历史的针灸的理论中,神阙一直被列入禁针范围,就连现在的针灸教科书中,神阙仍被列入禁针的穴位之一。神阙是百脉之所聚,全身的经络系统都在神阙纵横交错相连接,同时神阙也是人体最大的全息元之一,这么重要的穴位却不能用针去治疗疾病,实为我中华针道之憾事。后世医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己逐渐冲破了这一禁区。我在童年时代看到村里有位老中医针刺神阙治疗中暑腹痛、腹泻,疗效非常满意,记得我10岁哪年的夏天因中暑腹痛求治于老中医,他将一支牙签般粗细的纯银针一下插入了我的肚脐,虽然痛的我民了起来,但却能感受到针入痛止之奇效。那次治疗的感受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记忆,在我学医后,多次跟老中医学习针刺神阙治疗疾病,但由于那时条件的限制,也没有教材资料可作参考,治疗仅局限于中暑腹痛、腹泻,肠胀气、小儿消化不良等一些简单的疾病,及至后来学习了脐针疗法后,才扩大了治疗范围,系统应用于临床。1961年,周柏如氏对神阙试针探讨,针刺神阙治疗浮肿、泄泻、排尿困难、子宫脱垂等病症,可以说是对神阙禁针的突破,开了针刺神阙治疗多种疾病之先河。继而钱志云氏等运用针刺神阙治疗各种疾病,经针刺500多人次未见一例医疗事故。2001年,浙江温州的齐永氏经过对神阙针刺机理的深入研究,用太极阴阳八卦的理论应用于神阙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成功。徐占英氏用神阙十

弘扬太极文化 打造学校特色

弘扬太极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为迎接南京青奥会的到来,六合区瓜埠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练习太极拳。 六合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在时任瓜埠中心校长柯庭华陪同下感受瓜埠中心小学的太极文化。 六合区瓜埠中心小学创建于1921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绩斐然的学校。2003年,学校异地搬迁至长岗路1号。 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创建成为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市实验小学,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以“平衡、和谐、自然”为核心价值观的太极文化,坚持培养学生儒雅的风度、坚毅的品质、尚美的思想。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太极拳“道法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和伦理观,人通过练拳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交融,将自

己融入大自然之中,进入一种恬淡自然的境界。学校结合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要求,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教育,逐步形成以武术操、太极拳为载体的特色办学项目。 太极拳特色项目建设的实施目标 1.通过教学太极拳活动,使教师掌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既修身养性,又锻炼身体。通过练习、表演、比赛等形式把学生从课堂带到操场,走向社会。多角度,深层次地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树立崭新的素质教育的理念。 2.通过教学太极拳活动,使学生掌握一项技能,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我能行”的信心,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乐学”。 3.通过教学太极拳活动,达到学校的全面和谐。太极文化的核心是和谐。学校的科学发展、质量提高、师生的发展都离不开和谐。具体表现在让学生全面发展、快乐生活。同时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2006年,六合区瓜埠中心小学被评为省级实验小学,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谋求特色发展,学校把太极拳作为特色发展项目,组织校内骨干教师编写了《平衡、和谐、自然》——太极文化校本课程,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学生练习太极拳,至此,“自然、平衡、和谐”的太极文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不断地改变着全校师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课程理念:平衡、和谐、自然 课程目标:允文允武、修身养德。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儒武的风度、坚毅的品质、尚美的思想。 课程内容:基本武术动作训练、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练习以及武术常识和太极文化理念的宣传渗透。低年级学习基本步法、手型,三年级学到第12式(单鞭),四年级学到24式,五、六年级熟练掌握。 课程管理:学校教科室牵头,骨干教师引领,班主任培训推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在校园显著位置进行太极文化氛围布置。 课程组织:安排体育课部分时间、体育大课间、快乐周三活动和下午的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练习,每周两次组织教师开展42式太极拳练习活动。 课程评价:每个年度安排一次全校性的太极拳考核,举行太极文化周系列活动(举办太极画、太极手抄报、太极知识竞赛、太极精英赛等系列活动)。 营造浓郁的太极文化氛围 瓜埠中心小学不仅开发了太极拳的校本课程,引领全体师生系统地练习太极拳,了解太极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渊源,深刻认识太极文化的内涵。而且在校园文化布置方面,也力求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太极文化知识,学习太极拳,感受太极之美。学校还专门安排了校内的太极拳教练(本校教师)拍摄了太极拳的分解教学动作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