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研究_尚卫平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研究_尚卫平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研究_尚卫平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研究_尚卫平

贫困的测度和标准及计算方法

贫困的测度和标准及计算方法 贫困测度是贫困研究的基础,是制定反贫困政策的重要依据。 Sen(1976)指出,贫困测度必须要面对以下两个问题:(1)贫困的识别;(2)利用贫困的信息构造贫困指数。建立在正确选择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基础上的贫困测度,才能更好的为反贫困事业做出贡献。 早期的贫困测度中,贫困识别是依据居民收入或支出的高低。(在贫困主体的识别过程中,贫困标准的确定至关重要,一般是根据当地居民生活的最低保障水平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进行制定,因此各国贫困标准的设置不尽相同。贫困标准(即贫困线制定)上,根据《世界各国贫困标准研究》2010年1期,中国采用2100大卡热量作为农村人口贫困营养标准设定食物贫困线,并用回归计算方法推算出非食品贫困线,再将食品贫困线与非食品贫困线相加得到贫困线。但中国的贫困标准被认为相对较低。)而这种单维贫困测度,以收入或支出作为贫困标准,忽视了个体的脆弱性和贫困的长期性,个体的健康、教育、财产状况以及公共品的可获得性都会影响到个体的贫困程度。 杨改兰一案中,13年其家庭总收入为元,在12月的低保户动态评议上,因为家庭收入高于当年农村低保标准,核销了低保资格。这就是以收入为贫困标准的体现。虽然在这一惨案中,我认为低保资格的撤销并不是悲剧造成的主要原因,心理的病态和教育的贫穷才是主要的原因。她的生长环境导致她的心理存在缺陷,这种缺陷又缺乏关注和因其缺乏教育而没能及时采取纾解干预手段,种种矛盾叠加,让杨改兰长期处在心理崩溃的边缘无法纾解,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贫穷”。 Sen(1999)认为,贫困应当被视为基本能力的剥夺。“能力贫困”意味着人们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他们难以借助于现代教育、信息扩散、知识外溢、社会资本积累等效应来充实自身的经济能力,以致人力资源含量、知识与技能水平极低,在发掘经济机会、参与经济政策决策、增加对自身的投资、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从创新性经济活动中获利、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等方面“无能为力”。所以要正确衡量个体的贫困程度,就必须从多个维度来考虑个体被剥夺的状况。

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一 产业集聚度概念和测度方法 产业集中度的概念: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1、 集中度(Concentrion ration of industry ) 行业集中度是用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有关数值(销售额、就业人数、生产额等) 占整个行业的份额来度量。计算公式为: 11n i i n N i i X CR X ===∑∑ 其中n CR 代表X 产业的集聚度,1n i i X =∑代表规模最大几个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 或者生产额、就业人数等,1N i i X =∑代表全部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者生产额、 就业人数等。 优点:计算方法简单,采用最常用的指标,能够形象的反应产业集聚水平。 缺点:一是集聚度的测算季节容易受到n 值选取的影响,二是忽略了规模最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的规模分布情况, 三是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 2、 区位熵(Entropy index ) 所谓熵, 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 ·Haggett )首先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 又称专门化率,用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在产业结构研究中,通常用于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计算公式为: 11E /i i ij n n i i i i q Q q Q === ∑∑ 其中E ij 表示某区域i 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域熵;i q 为某区域部门的有关

第五章以测量的方式形成研究资料

第五章以测量的方式形成研究资料 提纲 第一节测量概述 一、测量是什么 二、量表 三、测验 第二节问卷测量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评估与修订 三、问卷设计案例:教师专业意识品质测量问卷 第三节观察测量 一、观察测量案例:弗兰德互动分析 二、观察测量的要素 【内容提要】 本章将把我们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环节一一以测量的方式形成研究资料。我们将会看到,测 量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不仅仅是掌握技术、方法,它同样蕴涵着值得深刻反思和耐人寻 味的带有根本性的思考。测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为事物的属性、特征赋值。测量工具的制作 和使用必须能够保证真实反映所要测量的事物属性或特征。量表是测量工具的总称。按照测 量水平的不同,分为称名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测验是教育测量中使所要测量的属性、特征得以呈现的一个或一系列任务,其目的是使要测量的属性、特征呈现出来, 便于使用与之配合的评定量表完成测量的赋值。问卷和观察都可以被设计成测验的任务,配合相应评定量表,实施测量研究,以测量方式形成研究资料。 第一节测量概述 、测量是什么 我们希望测量的,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特征,为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测量的工具,正确地 使用测量工具,就可以建立数据与事物属性或特征之间的联系,使得我们所获得的数据成为 对事物属性或特征做出的一种描述。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测量的实质性定义: (一)测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为事物的属性、特征赋值。 测量的实质是赋值,或者说是分配数据;测量的对象,是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测量的规则,是赋值的

依据。赋值、对象、规则可以说是测量的三个要素,正确地把握这三个要素,才能深刻理解测量的含义。 (二)测量的对象 测量的对象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三)测量的数值 测量的实质是赋值或者说是分配数据。数量关系是世界万物所拥有的普遍属性,数的 序列则是世界这一属性的抽象反映。测量的赋值,是按照这样一种秩序实行的,这使得测量 的赋值必须遵循一个不依自身为转移的秩序,从理论上保证了在量值的确定上测量的客观、普遍。 (四)测量的规则 测量的规则是赋值的依据。 1、测量手段的属性认同:测量工具的制作和使用必须能够保证真实反映所要测量的事物属性或特征。 2、测量值刻画的配合认同:测量的量值刻画所使用的数的序列,拥有自己的性质、规律、定理、法则、逻辑和运算关系,这是不依测量属性为转移的,但在测量中的使用必须保证与测量属性的正确配合,保证量值的单位、标准化变换及进制关系和组织等可以获得来自事物属性的基本原理、规律、性质、特点等方面的支持和认同。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测量的规则实际上是贯彻在测量的全过程之中的,而作为测量赋 值的依据的,最终是关于我们所要测量的事物属性的基本原理和性质。物理量的测量是如此,这一点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教育研究中的测量也是如此,只不过它们可能会有更加复杂、曲折的过程。但无论怎样复杂、曲折,都必须遵循测量的规则。测量的规则,既包括制作测量工具时所依据的规则,它使我们有条件实行所期望的测量;也包括测量工具使用时所遵循 的规则,它使我们可以正确地实施测量,保证制作测量工具时所依据的规则不会被改变。 二、量表 如果给测量工具一个通用的名称,那么,这个名称可以叫做量表。所有的测量工具都是 一种量表。 教育研究中的测量工具,往往是一种测验和量值尺度(评定量表)的结合。这些测验是 为了使教育研究希望测量的属性特征得到可以测量的呈现。教育研究测量的往往是人的意识 品质、社会行为,它们往往不是以便于测量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一)4种不同测量水平的量表 事物属性和特征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的,以赋值的方式对其做出描述也会有不同的可 能水平。在测量研究中,史蒂文斯按照测量水平的不同,定义了4种量表类型。 1.称名量表 称名量表是按照事物的属性、特征以赋值方式区分类别的量表。 2.等级量表 等级量表是可以按照事物的属性、特征以赋值方式形成等级排列的量表。 3.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是可以对事物属性作等距划分的量表。 4.等比量表 等比量表是具有绝对零点的等距量表。

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摘要】中国经济快速??长的同时却忽视了民生福利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长的福利效应并没有同步,己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产业经济福利水平,进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才能更好确保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于此情况,本文阐述一下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相关内容。 【关键词】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引言 以往都是以??进GDP增长为核心或标准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次升级,然而产业GDP在??长的同时,我国的民生福祉并没有同步??长,导致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较弱,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的福祉。对产业经济福利进行测度研究,目的是从福利的角度来衡量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益,现下文将会谈谈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一、产业的层次 为适应产业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在进行产业分析时的不 同目的的需要,可将产业划分成若干层次,这就是“产业集

合”的阶段性。具体地说,产业在产业经济学中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即产业组织,现实中的企业关系结构在不同产业中是不相同的。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对该产业的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要实现某一产业的最佳经济效益须使该产业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该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的性质使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压力;其次,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使该企业的单位成本最低。第二层次是以技术和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即产业联系。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关系发生着投入和产出,即中间产品的运动,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规律。第三层次是大致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即产业结构。 二、产业经济福利 (一)产业经济福利内涵于经济福利 产业经济福利本质是经济福利,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产业经济福利是社会总福利中受经济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那一部分,个体的主观感受等内容亦不是产业经济福利研究的内容。 (二)产业经济福利的构成 经济福利是由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共同组成的。个人实

农村贫困度量的森指数研究

农村贫困度量的森指数研究 许燕洪名勇 摘要:贫困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学者们提出过各自不同的关于贫困度量的方法。以前的度量指数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森在这些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度量方法,并由其他学者进行发展与改进,使其更科学有效。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森指数;贫困状况;贫困度量;收入差距 一、引言2中国政府在扶贫以及贫困减缓方面的成就令世人瞩目,2006 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 2610 万人,比上年减少290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 2.8%,比上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 4977 万人,减少 640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3%,下降 0.7 个百分点。对此,学者们分歧比较大,对同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贫困估计常常得出不相同的结果,争论主要集中在如何获得可靠的家庭调查数据和使用科学的贫困度量指数。很多学者曾使用大量的家庭调查数据估计了农村的贫困发生率,认为中国的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贫困的减少也日趋困难,与中国政府的乐观主义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选取一个科学有效的贫困度量指标来度量农村贫困,实时评价扶贫效果,客观反映农村的发展变化显得尤为重要。以前常用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基层系数测算法,但它们各自都不能综合衡量贫困程度(这在以下都将有介绍)。鉴于以上三种指数都有一定的缺陷,印度

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1976)提出了有关贫困度量的公理化方法,而且明确提出了一个贫困指数———森指数,弥补了用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率测量贫困的不足。 二、以往的贫困度量指标 在森以前的研究贫困度量指标主要有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以及基尼系数测算法。 (一)贫困发生率 贫困发生率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又称绝对贫困指数。设一个地区中有 n 个人,给出的贫困线水平为 z,收入低于 z 水平的人既为贫困人口,设有 q 个人的收入低于 z,则贫困发生率 H 为:H=qn ①它能衡量贫困人口的规模,能够从整体上看出某个地区、某个行业、不同类型家庭的贫困发生面及变动趋势,但不能测算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收入变异及收入分布情况。比如说在贫困线以下某人增加了一部分收入后虽然仍未超越贫困线,但是贫困程度肯定比以前要有所改善,可是贫困发生率却体现不了这种变化,或者说贫困线以下的人群贫困状况恶化,贫困发生率也体现不了恶化的状况,这就是其最大的不足。(二)贫困缺口率 贫困缺口率是贫困人口收入与贫困线差距的总和与达到贫困线收入的总和的比率。假设贫困人口中第 i 个人的收入记为 yi,贫困线为z,第 i 个人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缺口为:gi=z- yi②那么穷人的总收入缺口 g 为:g=qi=1!gi③则贫困缺口率 I 为:I=gqz④贫困缺口率它能衡量绝对贫困程度与相对贫困程度,但不能反映贫困人口的规

(完整版)产业集聚测量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产业集聚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分析认为,E-G指数是测量产业集聚比较适合的方法,但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取性。 关键词:产业集聚测量 一、前言 区域经济理论认为,产业集聚对一个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及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推动产业集聚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制定产业集聚相关政策必须以实证研究为基本前提,而对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测度产业的集聚度水平,因为无论是单纯进行产业集聚的研究还是探讨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它都直接影响到最终研究结论的可信程度。 二、产业集聚常用的测量方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产业集聚测量方法主要有: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集聚指数。 1、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指标,用来衡量某产业规模最大的前几个地区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C代表行业集中度;A i代表产业A中排名第i位区域的产值或者销售额、从业人员等;N代表产业A中的地区数目。上式表明行业集中度等于产业A中规模排名前n位 (n一般取4或8)的区域企业规模之和占产业A 全国总规模的比例。由于IC主要反映行业在几个区域的集中程度,没有涉及到行业的企业数目与行业总规模之间的差异,行业集中系数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以P表示计算的企业占行业企业总数的比例:

那么,行业集中系数 CC可表示为: 行业集中度与集中系数能够形象地反映产业区域集中水平以及行业中企业数量的影响,测算方法便捷直观。 然而,行业集中度指标存在一些缺点:第一,仅说明了产业分布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的情况,而忽略了其余地区 的规模分布情况;第二,不能反映最大几个地区的个别情况;第三,存在选取规模最大的区域数目不同集中度 结果不同的问题。因此,一般较少单独用来测度产业集聚的情况,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辅助指标。 2、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 (HHI)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指标,也可以用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其计算公 式为: 其中A代表产业总规模,A i代表区域i的产业规模,N代表产业中的地区数目。HHI实质上是给产业中每个地区的市场份额赋予一个权重,此权重又以市场份额来代替。HHI的取值范围是[1/N,l],取值越大表示产业地理 集聚程度越高。极端情况下,如果一个产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一个地区,那么该产业的HHI为最大值l; 而如果该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匀分布在N个地区,那么这时HHI为最小值1/N。 赫芬达尔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产业地区集中程度,因为它考虑了地区数目和地区产业规模两个因素 的影响;计算上比较简便,容易理解。但是赫芬达尔指数的不足在于它没有考虑其他产业的空间分布,使得不 同产业之间难以进行比较。此外,这一指数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地域面积差异,因此难以反映产业分布的实际 情况。 3、熵指数 熵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2008/11 总第379期 商业研究  COMM ERC I AL R ES EARCH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8)11-0064-03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刘斯敖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产业集聚测度方法是产业集聚研究重要的工具,一直倍受经济学家关注。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 演变与发展,其测度方法也在不断演变与发展。对产业集聚测度方法进行输理与比较分析,以供更好地选择与运用。 关键词: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中图分类号:F2241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7-12-13 作者简介:刘斯敖(1975-),男,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与产业。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空间分布,一直以来备受经济学家的关注。从早期马歇尔的外部性和韦伯的区域经济理论开始,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胡佛,1990; Fujita&Thisse,2004);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等为代 表的新经济地理理论(Krug man,1991;Fujita etal, 1999)又提出了集聚经济的内部规模经济。中间投入 品和劳动力的共享、知识的溢出(马歇尔,1890)、运输费用的节约(韦伯,1909)以及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所带来的各种交易成本的降低,使产业集群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M ichael Por 2 ter,1990)。 早期的研究侧重于对产业集聚定性的观察与描述,随着研究地深入,产业集聚程度与影响集聚的关键因素的定量测度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课题。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有关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方法不断发展与完善,经历了有集中率、区位熵、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 指数等的发展过程。 一、集中度(Concentri on ration of industry )行业集中度是用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有关数值 (销售额、就业人数、生产额等)占整个行业的份额 来度量。计算公式为:CR n = ∑n i =1X i ∑N i =1 X i 其中,CR n 代表X 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n i =1 X i 代表 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生产额、就业 人数等, ∑N i =1 X i 代表全部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生产 额、就业人数等。徐康宁、冯春虎(2003)运用指标计算了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7年的地理集中度。在研究产业地理集聚中,CR n 也经常作为一个辅助的指标加以使用,如罗勇、曹丽莉(2005)和王子龙等 (2006)在测算制造业集聚程度和中国高科技产业集 聚程度时使用了集中度作为集聚程度测算一个辅助指标进行分析。 在各种测度产业集聚水平的方法中,集中度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计算指标,能够形象地反映产业市场集中水平。但是,集中度也存在不少缺陷:一是CR n 的值易受n 的影响,n 越大即选择地区越多,CR n 就会越大,二是忽略了规模最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的规模分布情况,三是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 二、区位熵(Entr opy index ) 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 ? Haggett )首先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又称 专门化率,用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在产业结构研究中,通常用于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崔功豪等,2003)。 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E ij = q i ∑n i =1 q i / Q i ∑n i =1 Q i 式中,E ij 表示某区域i 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域熵;q i 为某区域部门的有关指标(通常可用产值、产

基于不同指标及权重选择的多维贫困测量

基于不同指标及权重选择的多维贫困测 量* ——以山西省贫困县为例 郭建宇1吴国宝2 内容提要:近10多年来国内外在贫困理解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从单一的收入贫困转向多维贫困。但是,对多维贫困指数究竟如何结合国家和地区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权重,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以UNDP开发的多维贫困指数为基础,利用山西省贫困县的住户数据,通过调整多维贫困测量指标、指标取值和权重,考察其对多维贫困估计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调整后多维贫困指数值变化非常大。本文还研究了不同收入贫困标准和多维贫困定义组合下多维贫困户与收入贫困户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区域多维贫困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指标、剥夺临界值和指标权重所建立的多维贫困指数,用以估计的多维贫困户可以覆盖76.8%的收入贫困户。 关键词:多维贫困指标权重 一、引言与研究回顾 贫困理解和贫困测量,一直是贫困研究和减贫公共政策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贫困主要是指收入贫困,即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收入不能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对贫困认识的不断深化,贫困的内涵也从狭义的收入贫困转向广义的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现在,国际社会对贫困表现多元性的特质已逐渐形成了共识,即贫困不仅仅是缺乏收入,也是对人类发展的权利包括过上长寿而健康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拥有有尊严且体面的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剥夺(UNDP,1997)。 实际上,学术界对多维贫困的关注已有较长的历史。最早关注贫困多元性特征的当属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例如,Morris(1979)较早提出了具有多维贫困思想的物质生活质量指数,Hagenaars(1987)从收入和闲暇两个维度对贫困进行了评价。但是,真正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多维贫困的则是阿马蒂亚·森(Sen,1985;1999)将能力贫困纳入贫困分析框架中的开拓性研究。在森等人的贫困思想的基础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建立了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进而开发出人类贫困指数(human poverty index)。人类发展指数用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分别反映人类发展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三个层面。人类贫困指数由三部分指标组成:①衡量生存的指标,用预期寿命40岁及以下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表示;②有关知识的指标,用成年人口的不识字率表示;③反映享受体面生活标准的指标,用不能获得医疗服务人口比例、不能享有 *本文研究得到世界银行TCC5子项目“山西经济增长、财政支农政策减贫效应研究”的资助。

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现象。南通应致力于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运用改进的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对南通2013年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得出南通现代服务业产业间集聚水平极不均衡,行业内部各指标间协调性较差等结论,由此提出优化布局、健全机制、创新驱动以及建设服务平台等产业集聚措施。 标签: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测度;空间基尼系数;改进区位熵 1研究背景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我国经济正由“服务经济”主导进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转变。现代服务业相比较传统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有着更低的资源消耗和更高的产业关联带动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地产业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战略任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分类标准,本文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查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划归为现代服务业范畴。 近年来,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现象。集群化,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集中。产业集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更有效的满足需求,现代服务业需要更接近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地,另外现代服务业对信息和知识的依赖性较高,信息和知识往往形成一定空间范围的集聚,从而导致服务业相关资源、要素和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化。 我国学者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研究相对比较晚,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学者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形成机制、动力机制、功能作用、发展演变机制、影響因素以及集聚水平测量等。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对产业聚集度研究进行检索。以“篇名=服务业+集聚+测度(测量)”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搜索,我国学者对服务业集聚水平测量的研究始于“九五”末期,利用测度模型对相关地区及产业的产业集聚度、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区域差异分析以及与制造业集聚比较等问题进行研究。 南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城市战略发展定位。南通应致力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南通目前服务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发展途径进行研究。 2南通服务业聚集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从阿马蒂亚·森的多维贫困观谈农村扶贫对象的选取

从阿马蒂亚·森的多维贫困观谈农村扶贫对象的选取 从阿马蒂亚·森的多维贫困观谈农村扶贫对象的选取 摘要:针对中国单一标准选定扶贫对象中出现的问题,以阿马蒂亚·森的多维贫困理念作为分析的基础,从教育贫困、环境贫困、消费贫困和健康贫困等几个维度对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扶贫对象;贫困线;多维贫困观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43-05 一、贫困对象选取的单一标准:收入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采用收入标准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贫困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贫困标准线由2000年的人均纯收入865元提高到2010年的1 274元(见表1);2011年11月29日,扶贫标准线又提高到2 300元。随着对贫困问题的日益关注,中国贫困问题有所改善,表现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9 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2 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2000年的10.2%降到2010年的2.8%(见表1)。 二、收入标准划分贫困对象存在的问题 收入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给人的感觉是较为公平而且易于操作的,但在实际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该标准与选定扶贫补贴对象密切相关时更是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1.容易引发农村居民的不满心理。在由收入作为选定贫困人口的唯一标准时,未被确定为贫困人口的群众有着不少怨言。课题组曾于2011年12月深入到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北省英山县4个村庄308家农户进行实地调查,13.64%的受访者明确提出贫困人口的确定和扶贫补贴的发放要体现公平。 2.基层选定扶贫对象的工作难度较大。阿马蒂亚·森[1]曾指出,

知识进步及其测量方法研究

知识进步及其测量方法研究 吴景泰*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本文研究了知识经济及知识进步问题,并就知识进步给出具体算法, 进而将知识进步率分解成两个可测性强的指标,据此提出知识经济下经济增 长的几点的建议。 关键词知识进步,资金生产率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测算方法。 1 引言 知识经济是当代的主题,是许多人研究的热点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但为经济 发展提出新要求,也为经济增长提出了新方向,即生产组织应以知识为中心,创造出高附加 值的知识产品或服务。如何在知识经济下的经济增长中体现出知识进步并对其做出正确的计 量,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知识经济的定义较多,但其含义基本一致: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产品的生产、 分配和消费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知识为投入主要要素组织生产并提供知识含量高的产品或服 务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为:(1)以知识资源为投入要素之一,(2)为消费者提供知识产品 或服务,(3)形成知识产业。其对社会发展的好处是:(1)创造或恢复稀绝资源,(2)满足生 活质量新特性,(3)创造出高附加值的产出,(4)节省资源,(5)国家竞争所必备。 美国着名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专家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 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并把要素生产率认为是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知识 进展又包括技术知识进展和管理知识进展。我认为这个含义实际上就应是知识进步的含义, 即知识进步意谓着在生产中主要靠知识资源来组织生产,提高要素生产率。生产出知识产品, 提供知识服务,形成知识产业,达到经济快速增长目的。 从技术进步理论看,由索洛余值法所计量的广义技术进步,包括:①生产要素质量提 高,②知识进展,③资源重新配置,④政策影响,⑤管理水平,⑥规模经济性。这和丹尼森 的要素生产率的含义一致。所以,在没有更精确的算法情况下,知识进步即可以当作广义技 术进步来处理。 2 知识进步的测算 知识进步的程度可以用知识进步率来表示,即知识进步程度与原水平之比。 知识进步计量模型 总量生产函数表示为: Y=F(K,L,t)(2-1) 式中,Y,K,L分别代表产出、资金投入和劳动投入,t表示在考虑知识进步时,生产函数 出现的时间变量。如果在中性技术进步下,即各要素边际替代率不变,(2-1)变为: Y=A(t)f(K,L) (2-2) *吴景泰,(1964年-),男,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副教授。

2019年度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英文)

GLOBAL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2019 ILLUMINATING INEQUALITIES OPHI Oxford Poverty &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

Printed in the US, by the AGS, an RR Donnelley Company, on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certified and elemental chlorine-free papers. Printed using vegetable-based ink. For a list of any errors and omissions found subsequent to printing, please visit https://www.doczj.com/doc/c26622438.html, and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26622438.html,/multidimensional-poverty-index/. Copyright @ 2019 By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and Oxford Pover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

Global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2019 Illuminating Inequalities Empowered lives. Resilient nations. OPHI Oxford Poverty &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校级项目:新疆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RWSK 2006-Y22)。 作者简介徐秋艳(1972-),女,河南省兰考人,硕士,讲师,从事统计学 及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07-07-30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在其各种各样的定义中,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及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城市化水平即指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对它的测度一般采用城市地区人口占地区人口的比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笔者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城市化水平的测定作一回顾与总结,并简要地对各种方法作一评论,使读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情况有所了解,以便明确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1 国外研究综述 对单一指标法研究具有代表性学者如诺瑟姆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国外对于复合指标法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系统研究的著述并不多见,大多分散于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中。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化的过程,近年来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因此对于复合指标法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有以下几种:第一,联合国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建立的指标系统采用19个社会经济指标来考察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经济、社会、人口统计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二,英国地理学家克劳克从人口、职业、居住及距离城市中心距离远近等16个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城市化的指标系统。第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因克尔斯提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该标准作为现代化的标准体系在国际上较为通行。尽管该指标体系并非直接描述城市化,但是它可以反映城市化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内涵。此外,198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社会指标体系15项,1982年英国制定的社会指标体系10项,1982年印度提出的社会指标体系7项,1986年欧洲的33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联合发起建立“健康城市”,提出38项目标等,也是对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有益探索,可供借鉴。 2国内研究综述 单一指标法最常用的是人口指标法,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这种方法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镇的建制标准多次发生变动。由于市镇人口的多少与市镇的设置标准密切相关,不断地调整市镇的设制标准必然会导致同一地区设市(镇)前后城镇人口的统计出现差异,从而不能如实地反映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二是城镇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与城镇实体的地理界线不一致。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是按市镇的辖区范围为单元进行的,而中国市镇的行政辖区要远比城镇的实体范围大。1980年实行的撤县建市、撤乡建镇以及市带县的体制,使统计出的城镇人口中包含了大量的农业人口,导致测出的城市化水平不真实。另外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及人口普查都是以各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统计的,一旦行政区划改变,本来在实体上并没有很大变化的城市人口,在统计资料上却有了很大的变化。三是城镇人口的统计对象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1963年以前,我国把市镇辖区内的全部常住人口都统计为城镇人口。1964年以后,规定只限于市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为城镇人口。1982年以后,又把区内农业人口统计在内。1980年以后,有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发展起很大作用,但是他 们却不被公安部门登记为城镇非农业人口,而这部分人口无论是从事的职业上,还是在生活和集聚性上,都具有相当大程度的城市特性。有的学者曾对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的计算方法做出相应的修正,用以消除与实际的偏离,试图能反映一个地区比较真实的城市化水平。李文博等利用国民经济中从业人员的就业比重推算总人口中城市化人口比重。还有采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即某一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这一指标体现了人口在经济活动上的结构关系,较准确把握了城市化的经济意义和内在动因。但由于存在大量在城市从事各种各样工作的非农业人口,使该指标与实际也有很大偏离。此外,还有采用城市用地指标等进行衡量。赵燕菁将城市化看作对社会分工水平和规模的度量。在这个新的理论看来,将职业和居住的空间位置作为分析的基础本身就是不牢靠的。真正的城市化指标应当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这种分工无论发生在什么地方都一定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他在参与一项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中美合作研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徐秋艳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商务信息系,新疆五家渠831300) 摘要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城市化水平的测定作了回顾与总结,并简要地对各种方法作一评论,使读者对目前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情况有所了解,以便明确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测度法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7)29-09407-02Summarization of Researches on Measuring Method of Urbanization Level XU Qiu 蛳yan (College of Business,Shihezi University,Wujiaqu,Xingjiang 831300) Abstract Measuring methods of urbanization level of som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and https://www.doczj.com/doc/c26622438.html,mentary on each method was briefly conducted,which helped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in this aspect and nail down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Urbanization;Urbanization level;Measuring method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7,35(29):9407-9408责任编辑曹淑华责任校对王淼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

第43卷第12期2015年6月 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ChemicalIndustry Vol畅43No畅12 Jun畅2015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 刘 翔,陈 燕,寿柯琴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00) 摘 要:原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操作过程冗长,测定成本高,紧急应变能力不够。为了改进以上不足,缩短分析时间,分析工作者在HJ/T399-2007基础上进行方法优化。通过对消解温度、消解时间、试剂选择及氯离子干扰问题等方面对比实验,可知在165℃下消解15min较合适;硫酸汞的掩蔽效果较硝酸银好;应根据氯离子浓度选择合适的氧化剂的浓度。改良后的光度法测定COD结果精密度、准确度好,与国标测得结果一致。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对比;优化;HJ/T399-2007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9677(2015)012-0112-04 Research Progress on Determination of COD LIU Xiang,CHEN Yan,SHOU Ke-qin (WANHUAChemical(Ningbo)Co畅,Ltd畅,ZhejiangNingbo315800,China)Abstract:Theanalysismethodwasoriginallytakenduringthelaboratorylengthy,highmeasurementcosts,inadequateemergencyresponsecapabilities畅Inordertoimprovetheseshortcomingsandshortenanalysistime,analysisoftheworkers,newmethodwasstudiedonthebasisofHJ/T399-2007畅Newanalysismethodoptimizeddigestiontemperature,digestiontime,reagent,theeliminationofchlorideioninterferenceproblems,andsoon畅Theresultsshowedthatunderthe165℃dissolve15minwasrelativelyappropriate,mercurysulfate摧smaskingeffectwasbetterthansilvernitrate畅Choosingsuitableoxidantshouldbebasedontheconcentrationofchlorineionconcentration畅ComparingtheimprovedmethodofSpectrophotometrywiththestandardmethod,theresultswereconsistentontheaccuracyandprecisionwiththeresultsofthestandardmethod畅 Key words:COD;contrast;optimize;HJ/T399-2007 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水质监测分析中最常监测的项目.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1]。COD超标会不同程度对水体造成污染,使水体质量下降,也会威胁到水中一些生物的生存。因此,在环保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化学需氧量的检测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实验室测定COD仍然大都采用标准法[2],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检测限为30~700mg/L。但是标准法分析时间长,像我们实验室样品较多时批量测定难以实现,二次污染比较严重,故对区域水质调查和实验室内大批样品的测定很难适用,也不好实现[3-5]。 针对国标法测定分析时间长、二次污染严重、氯离子高的废水操作步骤繁琐,难以测定等问题[6],我工作小组在HJ/T399-2007[7]的基础上,以数据的准确度为前提,从消解时间、消解温度、掩蔽剂[8-12]的选择以及氧化剂[12-16]用量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并得出了光度法适宜选择165℃下消解15min;硫酸汞的掩蔽效果较硝酸银好;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氯离子浓度选择合适的氧化剂的浓度等结论。改良后的光度法测定COD结果精密度、准确度好,与国标测得结果一致。 针对分析室新旧方法对比,其创新之处: 旧方法在加入掩蔽剂、氧化剂、催化剂顺序不可颠倒,而新方法可以先加试剂,配成预装混合液,样品取来时直接加水样消解、测量。加快了样品分析速率,出结果快,提高了紧急应变能力。 新方法较旧方法在成本上更加便宜,节约成本。 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新方法更加快速、便捷,节约劳动力。 新方法可测量程10~1000mg/kg,而旧方法测得量程20~500mg/kg,很多样品不需要经过稀释直接加样,使得数据更有代表性。 1 实 验 1畅1 原 理 试样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强硫酸介质中,经高温消解,一定量的K2Cr7O7被氧化,将Cr6+还原成为Cr3+,然后再采用分光光度计对Cr6+或者Cr3+的吸光度进行测定,最后即可对水样中COD值进行计算。 1畅2 试剂和材料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硫酸:ρ(H2SO4)=1畅84g/mL。硫酸银—硫酸溶液:ρ(Ag2SO4)=20g/L。硫酸汞溶液:ρ(HgSO4)=0畅24g/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0畅500mol/L、c=0畅120mol/L。预装混合试剂:重铬酸钾溶液、硫酸汞溶液和硫酸银—硫酸溶液三者混合液,需避光保存,在使用前应将混合试剂摇匀。邻

武汉城市圈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武汉城市圈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摘要:利用产业集中度CRn对武汉城市圈高技术产业2000-2009年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高技术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武汉、黄石、黄冈、孝感和咸宁市高技术产业集聚表现突出。竞争优势、技术手段、创新活动和知识溢出等因素使高技术产业集聚,为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高技术产业;产业集聚;产业集中度 高新技术产业是指那些大量投入研究与开发资金,以技术进步为标志、以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高智力、高竞争、高难度、高速度等特点。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大小和国际地位的高低。因此,本文以武汉城市圈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探索,探究其集聚程度如何、集聚中反映的问题以及集聚的原因等。 一、研究对象和地理范围的界定 1、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省具有重要的地位。2009年,武汉城市圈以占湖北全省31.23%的土地,承载了湖北全省51.46%的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占湖北全省的6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湖北全省的59.96%,地方财政收入占湖北全省的5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湖北全省的63.47%,是湖北省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综合实力较强,人均GDP比湖北全省平均水平高16.35%,可以说,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省内来说处于较好发展水平。 2、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最新技术,而在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上形成了高技术产业。根据2002年7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5个行业,在本文的测算中也是沿用此分类。 3、武汉城市圈高技术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圈已经具备了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智力支撑和环境保障。2009年武汉城市圈实现高技术产业总产值2712亿元,同比增加值937亿元,出口交货值169.3亿元,分别占全省高技术产业66.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