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绪)【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绪)【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绪)【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绪)【圣才出品】

第10章情绪

10.1 复习笔记

一、情绪的产生和获得

(一)情绪的产生——沙赫特的实验

1.实验背景

(1)詹姆斯和兰格提出情绪发生依赖于能引起个体生理反应的刺激,即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引起情绪,生理反应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

(2)坎农进一步指出这种生理反应就是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向丘脑部位的传递。巴德则验证了丘脑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3)阿诺德提出对外部环境的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认知-评估作用产生于有机体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采取某种行动之前。

(4)伊扎德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情绪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发生的,环境因素十分复杂,因此任一情绪体验的产生都可能是由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引起的。

(5)沙赫特和辛格的实验思路在这样一种争论的背景下出台,他们希望在实验中分别对生理、认知和环境三因素进行控制,研究它们对情绪产生的综合作用。

2.实验过程

第一步:先给三组大学生被试注射肾上腺素,使他们处于生理唤醒状态——所有被试的生理唤醒状态相同。

第二步:实验者对三组被试用三种不同的说明来解释这种药物可能引起的反应。告诉第一组被试注射药物后产生心悸、手抖、脸发烧等反应,这些是注射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告诉第二组被试注射药物后将产生双脚麻木、发痒和头痛等现象,与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完全不同;告诉第三组被试,药物是温和无害的,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即不告知这组被试肾上腺素的效果。此步骤是为了诱使三组被试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做出不同的认知解释。

第三步:将每组被试各分为两个部分,并让两部分被试分别进入两种实验情境中。其中一个实验情境能看到一些滑稽表演,是一个愉快的情景;而另一个实验情境中,强迫被试回答繁琐的问题,并强加指责,是惹人发怒的情景。此步骤是使被试处在不同的环境中。

实验者观察这两种环境下各组被试的情绪反应。

3.实验结果

第二、三组被试在愉快环境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在愤怒的情境中表现出愤怒的情绪,而第一组被试在两种情境中都比较冷静。

4.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第一组被试能正确地估计和解释后来的真实生理反应,并将环境对他的影响也进行了认知解释,因而能平静地对待环境作用。而第二、三组被试对真实生理唤醒水平的认知解释是错误的,因而他们的情绪反应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由此可知,在情绪的产生中,生理唤醒和环境都有影响,但认知过程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脑皮层将环境、生理和认知信息整合起来后,产生了一定的情绪。

据此,沙赫特和辛格推论情绪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二)情绪的先天获得——哈洛的实验

1.实验背景

(1)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依恋的经验对他或她在未来生活中爱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亲近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情绪的先天论者认为,爱是天生的需要;而行为主义者认为爱是与解决饥饿、干渴和避免痛苦等基本需要相联系,婴儿对母亲的爱只不过是对食物需要的副产品,这种理论又称为碗柜理论。

(2)哈洛采用婴儿期在生理上对情感和接触的基本反应与人类非常接近的恒河猴为被试。哈洛设想,如果行为主义的情绪习得论是正确的,那么幼猴应对其生理需要的提供者——母猴产生依恋;而如果爱是先天的需要,那么幼猴的依恋对象就不一定是母猴。

2.实验方法

第一步:实验者制作两只代理母猴,一只为海绵和毛织物包裹的木制母猴,另一只为铁丝母猴。两只代理母猴在各个方面设置都一样,主要差异在于:由于外表不一样,使得木制母猴能够提供接触安慰,铁丝母猴不能够提供接触安慰。

第二步:把两只人造母猴分别放在两个单独的房间里,均与幼猴住的笼子相通。将八只幼猴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由两只母猴喂养。在喂养时间以外,幼猴可以自由地与两只母猴接触。

第三步:创造一些恐惧或不熟悉情境。如:①在笼子里放入各种能引发恐惧的物品;②将两组幼猴放进同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里,里面放着各种物品。并设置三种情况:①仅出现木制母猴;②仅出现铁丝母猴;③两者都不出现。

第四步:当幼猴长到六个月能吃固体食物时,便让它们与“母亲”分开一段时间(最长时间约三十天),然后再在旷场环境(即陌生的不熟悉的小房间)中团聚。

3.实验结果

(1)不论是由铁丝母猴还是木制母猴喂养的幼猴都对木制母猴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倾向。

(2)当幼猴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时,便很快跑向木制母猴,并抱住它以获

得安慰和保护。当幼猴被放置于陌生的环境后,所有幼猴都立即冲向木制母猴。然而,如果木制母猴不出现,它们则会充满恐惧,并出现哭叫等情绪化的行为。

(3)当幼猴们在相同的旷场环境中再一次与木制母猴重逢时,它们冲向母猴,紧紧地抓住它。最明显的变化是幼猴不再像以前那样,离开母猴去探索和玩耍房间的其他物品。

4.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哈洛的实验证明了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幼猴而言,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也就是说由这种接触安慰产生的依恋情感是独立于饥饿和干渴这些基本需要之外的。

(三)情绪后天习得的实验研究

1.小艾尔伯特的恐惧习得实验

华生认为人类情绪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

(1)被试

他以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艾尔波特为被试。

(2)实验程序

①实验开始时,小艾尔伯特对巨大声响表现出本能的恐惧反应,而对于兔子、白鼠、狗和积木等并不害怕。

②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反复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巨大声响。在白鼠与声音总共7次的配对呈现后,即使不出现声音时,艾尔伯特也对白鼠表现出极度的恐惧。

(3)实验结果

①小艾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泛化到了许多相似事物上:如对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等毛茸茸的东西都感到恐惧。

②实验还发现,以条件反射程序习得的恐惧,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即小艾尔伯特对上

述事物的恐惧在实验室环境以外也能被观察到;此外,在停止实验31天后,艾尔伯特的恐惧仍未消退,说明了这种习得情绪的持久性。

(4)实验结论

华生的实验说明了恐惧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的。这一研究结果可以被套用来解释常见的其他情绪,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厌恶等的习得。

2.习得性无助的实验

赛里格曼和梅尔认为,抑郁是由于对环境事件严重缺乏控制而习得的,并将此称为习得性无助。

(1)实验设计

①实验被试是24只狗,它们被分为三组,每组8只。一组是“可逃脱组”,另一组是“不可逃脱组”,第三组是“无束缚的控制组”。可逃脱组和不可逃脱组的狗均被单独安置并套上狗套,以约束其行动。在狗头部的两边各有一个鞍垫,狗可移动头部以挤压两边的鞍垫。可逃脱组的狗受到电击后,它可以通过挤压鞍垫终止电击。可逃脱组的狗与不可逃脱组的狗一一配对,然后在同一时间给每一对狗施加完全相同的电击,只是不可逃脱组的狗不能控制电击,即无论这些狗做什么,电击都将持续,直到可逃脱组的狗挤压鞍垫终止电击为止。这样就能确保两组狗受到电击的时间和强度完全相同,其惟一不同的是一组狗有能力终止电击,而另一组却不能。8只控制组的狗在实验的这一阶段不接受任何电击。

(2)实验程序

可逃脱组和不可逃脱组的狗在90秒的时间里均接受了64次电击。在此过程中,可逃脱组的狗由于挤压鞍垫来停止电击的时间迅速缩短,很快学会了如何终止电击;而不可逃脱组的挤压行为在30次试验后便完全停止。24小时以后,所有的狗被放入箱子中。箱子的一边装有灯,当箱子一边的灯光熄灭时,电流将在10秒后通过箱子的底部。如果狗在10

秒内逃过隔板,它就能完全避免电击。如果不这样做,它将持续遭受电击直到它逃过隔板,或直到60秒钟电击结束。每只狗在此箱子中进行10次试验。

(3)测量指标

从灯光熄灭到狗跳过隔板,平均需要多长时间;完全没有学会逃脱电击的狗在每组中所占的百分率。另外,不可逃脱组的狗7天后在箱子中再次接受10次额外测试,以评价该实验处理的持续效果。

(4)实验结果

①跳过隔板逃脱的时间:不可逃脱组与其他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可逃脱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②没有学会逃脱电击的狗在每组所占的百分率:可逃脱组与不可逃脱组之间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不可逃脱组中的6只狗在9次甚至全部10次试验中都没有跳过隔板。7天后,这6只狗被放入箱子中再次进行实验,结果6只狗中的5只在所有的试验中均未跳过隔板。

(5)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于可逃脱组与不可逃脱组之间惟一的不同是狗能否主动终止电击,因此,研究者提出,对环境事件是否具有控制力,导致了两组狗在行为表现上的明显差异。在随后的研究中,塞里格曼认为人类的抑郁发展与动物习得性无助的形成过程非常相似。

3.人类抑郁与控制力缺失的关系研究

(1)实验程序

第一步:将某家疗养院的老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协助实验的管理人员分别给这两组老人开会。实验组的老人得到的信息是:“你们可以自己决定房间的设施布置——无论你是希望它就像现在这样,还是希望工作人员帮你再重新布置一下……你们有责任让我们知道你们的意见,告诉我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改变,告诉我们你所希望的事情。另外,我想利用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