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思想的发展及其启示_丁奇

美国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思想的发展及其启示_丁奇

美国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思想的发展及其启示_丁奇
美国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思想的发展及其启示_丁奇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赏析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景观大师作品赏析 摘要:在以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西方传统园林服务于上流社会贵族和富豪阶层,是社会地位、权势与经济实力的象征。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西方社会逐渐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园林的服务对象变为城市自身以及普通市民,因而出现了开放型园林——城市公园与国家公园。它们的出现,拉开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序幕。 关键词:传统园林;城市公园;国家公园;景观设计 奥姆斯特德的主要观点 ?主张充满“人性”的设计 ?用理论影响美国景观行业发展 ?用行动促进美国景观教育进步 奥姆斯特德部分简介: ?182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 ?1937年当奥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正常的学业 ?185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 (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

?1857年秋获得了纽约市中央公园负责人的位置 ?1865年与沃克斯共同完成他们在中央公园的工 作,并设计了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 ?1895年他退休了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 )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 ?他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规划 师和景观设计师,设计覆盖面极广, 从公园、从城市规划、土地细分,到 公共广场、半公共建筑、私人产业等, 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不 可磨灭的影响。 年轻时的奥姆斯特德的不幸遭遇 ?在奥姆斯特德4岁的时候母亲去 世,从7岁开始他从住在一起 的外乡牧师那里接受学校教育。 他的父亲是-名成功的布料商,也 是风景的爱好者,奥姆斯特德的 假日大多花在与家人从新英格 兰北部到纽约州北部“寻找美 丽风景的旅行”中。1837年当奥 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 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 正常的学业。 ——上图:纽约中央公园局部景观 不断努力的奥姆斯特德 ?在放弃学业后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设计职业 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工作,并因与中国的 贸易旅行了-年。在1848-1855年间,他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和不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

景观设计理念

如何看——视知觉如何表达——形式表达 设计的过程: 思维结构——视觉化表达(视觉语言形式)——视觉表达语言风格化 分析这个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从创作构思到形成视初觉感知的形式 三维设计: 2.5维设计——软装饰 2维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二维动画、书籍装帧(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平面、杂志、报纸、插图设计) 国内:CI是企业将物的价值转化为信息价值的过程。 国外:发展至目前CI包括三个概念 MI:是指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哲学、经营理念、 BI:是指员工的行为规范,行动准则 VI:是指企业的视觉规范系统。三部分是一个互动的有机体共同发展CI功效。 1956年,世界CI史上重要的全面规划实行CI案例是IBM。 垂直线:表示无限最暖和运动的最简洁形态 对角线:包含了寒冷和暖和和无线运动的最简极形态。 外界信息刺激输入 基本心理特征:购买心理、使用心理 需求刺激——认识问题——查询问题——评价选择——购买行为——信息反馈 产品评价:产品选择、品牌偏好 购买特征:时间、数量、产品潮流、购买地选择 基本特征设计过程心理 准备 社会文化心理酝酿 明朗 个性心理情绪检验 设计者决策结果:概念、草图、效果图、模型、产品、包装、广告设计、环境设计 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 设计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重大命题的对策要予以足够的关注,这里面涵盖了生态、环境、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网络和新的价值观的探讨。 1、技术功能方面的可持续(产品) 节能、环保材料、省耗材、低耗能,垃圾成为未来设计的原材料,让设计成为减少垃圾的手段。 2、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产品) 传统生活方式,文化精神深层的当代化发展。 3、管理模式的可持续性(服务系统) 建立新型互助的网络,建立良性循环体系(如何创新型社区)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生态城市是基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更为深 入的认知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强调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构建新型社会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依然看重 经济效益,对生态建设比较忽视,导致社会效益始终得不到显著提升。金山银山 不如绿水青山,只有切实解决当前城市存在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才能 真正实现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中引入生态城市理念,有助于现代化城市的打造,从而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1城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现状 城市生态环境危机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人口加剧、水土流失以及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使城市资源紧张,价值全球气候变化, 地表水下降,以及有毒物体、气体、废水排放,使城市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尽管目前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开始密切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国家也出台 有关政策、规定,致力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依然有部分人漠视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程度依然不显著。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很多企 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就致力于片面扩展生产规模,但是忽 视了生产造成的污染问题,在节能减排以及生产污染处理水平上还比较低,不符 合国家规定标准,这对周围城市造成影响是不可估计的。目前,很多城市在规划 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正视传统规划中的不足,结合专业分析,吸取教训,改正 不足,以新的理念指导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尽量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现出科学性, 以实现对市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城市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在城市中仍然存在排放污染物的产业,这些产业存在对生态城市建设造成直接影响,使现代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受到了制约。 2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 2.1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城市竞争力 在本世纪初期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就已经将城市规划建设列为一项重要 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规划建设也开始暴露 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就要求广大城市建 设者以长远的目光开展规划工作,对经济、生态二者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在多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实践,城市规划 领域亦是如此。当前我国正在由工业化社会转变为生态化社会,越来越多的城市 将生态竞争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加强生态城市规划符合时代发展 要求,有助于城市总体竞争力的提升。 2.2满足城市居民生活要求,落实人本思想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速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追求而转移到了精神 层面。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能够对人们的生存环境进行优化,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在满足城市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提高城市生产力,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城 市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和具体落实。 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偏差

中外生态景观大师理论思想及案例

中外生态景观大师理论思想及案例 麦克哈格(McHarg) 个人简介: 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风景园林设计及区域规划系创始人及系主任。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他于1920年11月20日出生在苏格兰克莱得班克地区,于2001年3月5日去世。从1939年到1946年,他一直在英国军队里服役,并被授予上校军衔。 代表思想: 主张生态规划思想,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标志着景观规划专业勇敢的承担了后工业时代重大的人类整理生态环境规划的重任。使景观规划专业在奥姆斯特的奠定的基础上又大大的扩展了活动空间。强调土地的适应性,并因为完善了以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规划方法论。将景观规划提高到了一个科学的高度,成为本世纪规划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 当然麦克哈格的这些理论成就也有他的缺陷: 1理论上唯环境论:坚信自然的决定作用,规划师的能动性被忽略 2方法上唯技术论:认为规划是完全理性的过程,然而一方面数据的可靠性不能保证,另一方面收集方法应经济有效,求人们满意而非最好 3生态科学基础的局限:限于垂直而缺乏水平过程的关注 个人成就:

McHarg被认为是继美国景观设计之父Olmsted之后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由于他在1969年出版的《设计遵从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使景观设计师成为当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环境运动的主导力量。与其同时代或更早的环境保护运动先驱们,如《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的作者Rachel Carson相比,McHarg既是环境保护的鼓动者,如他主持《人与环境》电视节目,到处巡回演讲,同时他也是个实践家。在他的传世之作中,他用多个案例来说明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从由美国东部海岸带的保护和利用,到新泽西州的高速公路选线,区域的土地的开发利用,如华盛顿和费城大都市区域的城市土地利用适宜性研究 奥姆斯特德(Olmsted) 个人简介: 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设计覆盖面极广,从公园、从城市规划、土地细分,到公共广场、半公共建筑、私人产业等,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曾经涉足过多个职业,直至1857年中央公园设计阶段被指定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1]。被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2006年,奥姆斯特德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代表思想: 他的景观设计理念受英国田园与乡村风景的影响甚深,英国风景式花园的两大要素——田园牧歌风格和优美如画风格——都为他所用,前者成为他公园设计的基本模式,后者他用来增强大自然的神秘与丰裕。 奥姆斯特德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因地制宜,尊重现状)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式规则)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 4、选用当地的乔灌木

浅谈古希腊科学精神及启示

浅谈古希腊科学精神及启示 古希腊时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黎明时期,古希腊文明作为四大文明之一留给了世界难以计量的精神财富,直到今日仍有许多人对古希腊文明进行研究探索。她是整个西方文明的鼻祖,留给欧洲乃至全人类以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对人类历史和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里出现了大批才智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是以后许多学科的鼻祖。如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芝诺,人文哲学家苏格拉底,体系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天文学家默冬、欧多克斯、托勒密,数学家欧几里得、阿波罗尼奥斯、丢番图,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盖伦等等。古希腊哲学家冷静地看待客观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上的物体怎样运动?泰勒斯说,万物源于水,是水的变形,但又复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收养分.赫拉克利特说,万物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而是由火产生的.火浓缩而变为气,气浓缩而变为水,水浓缩而变为土,土融解产生水,水蒸发产生气,气又返回到火.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具有各种形状的、大小不等的“原子”构成万物,“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即水火土气,冷热干湿。 而古希腊的科学精神主要分为下面三点:探索的精神,理性的精神,继承并创新的精神。

探索的精神主要就是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的产生与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派的兴起和民族城邦的建立相伴而起,政治上的开明使人们的思想、学术范围更为自由,求知作为人的天性也在这里得以充分的显露出来。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爱思考的古希腊人,他们时刻都在不断探索着自然界的真相和奥秘:欧几里得几何,托勒密的天文学,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理性的精神。古希腊人的理性精神是他们较为显著的特征,他们注重开发科学的源泉,在逻辑——理论上能够做到十分完善,从而,更多的时候,使他们的理性精神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他们的理性与东方的哲学完全不同。比如在白马非马与两小儿辩日等问题的解释上就没有一个理性而清晰的回答。东方人不会像古希腊人那样知道一个真理比皇冠更重要,而且更多的时候东方人只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事物进行判断,显然他们在思想上的成就比在科技上的成就要高很多。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在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实践状况下,使得他们能够在自然科学方面超越同时代其他地区的水平,远远地自然科学领域的最前列。 继承并创新的精神。古希腊人在继承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开拓进取,取得自己在这个领域上新的突破。这点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个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苏格拉底在哲学上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成就,柏拉图则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来表达

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在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就整个行业而言,任何单一化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设计方法,最终都将遭到社会的抛弃。但就个体而言,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一个设计师又不得不追求个性化、专门化的工作方式。因此,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言,我们只能“就人论人,就事论事”,绝不能以偏概全,用几句口号来概括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理念。对于同样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此外,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总的来说,我们的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 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 3 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 4 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 5 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 6 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在近邻德国的影响之下,法国风景园林师逐渐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7 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 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园林景观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既是某种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类型的衡量准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决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8 注重科学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边缘性学科,与多门学科交*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如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等等。因此,风景园林师应采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个学科特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调科学的设计方法。 9 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社会,个性体验、个人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保证

生态城市规划

摘要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其绝对永恒的自然基础。城市人也不例外。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使其能永续提供城市人世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代城市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只有将环境、生态保护意识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证,付诸实施,才能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图”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前苏联生物学家场诺斯基、美国生物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等学者分别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之后,国际上生态城市的研究蓬勃发展。1986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在总结我国生态农业几个典型事例(生态村、生态农场、生态县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设想,并于1988年初开始生态试点工作,迈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步。 关键字: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自然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 1.生态城市的内涵 何谓生态城市?从近年来国内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来看,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道循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的恢复以及区城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景观。诱导整体、谐同、自生、开放的生态文明、孵化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段实、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态社区,最终实现区域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 2.可持续发展 2.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2.2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约为29%,世界城市化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本世纪上半叶是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城市建设的速度还将加快。从世界范围来看,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世界城市化水平到加2050年将达到61%,21世纪可谓是真正的“城市化”世纪。但另一方面受资源、环境、人口等条件限制,人类社会在建设城市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科院第一号国情报告指出:“中国未来必然受到三种基本态势的制约:第一,人口规模规定了中国现时代和未来的消费基础,人口增长规定了对资源及环境的压力程度,人口素质规定了资源平衡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第二,中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在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赏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赏析 指导老师:***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11-02 学号:

景观设计先驱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摘要: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因设计纽约中央公园而声名显赫,并因创办美国景观设计专业、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及设计了大量亲近普通市民的景观作品而被人们尊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关键词:奥姆斯特德、现代景观设计、纽约中央公园、景观设计师;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其与合伙人沃克(Calvert Vaux)在100多年前共同设计的位于纽约市的中央公园。这一事件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她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他对结合考虑周围自然和公园的城市和社区建设方式将对现代景观设计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他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原则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向美国景观引进郊外发展想法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奥姆斯特德的理沦和实践活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发展。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简介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182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他是他的家族居住在该城市的第8代。在他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从7岁开始他从住在一起的外乡牧师那里接受学校教育。他的父亲是-名成功的布料商,也是风景的爱好者,奥姆斯特德的假日大多花在与家人从新英格兰北部到纽约州北部"寻找美丽风景的旅行"中。1837年当奥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正常的学业。 在接下去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设计职业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工作,并因与中国的贸易旅行了一年。在1848-1855年间,他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和不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观,还参观了为数众多的公园和私人庄园。在1852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同年12月,作为《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他开始了在仍受奴隶制统治的南方的旅行,这是他两次南方之旅的第一次。在1856-1860年间,他发表了3本关于南方的旅行说明和社会分析著作。在这段时期,他用他的笔杆反对奴隶制度的向西蔓延,争取南部各州奴隶制度的废除。1855-1857年间,他是一家出版公司的股东以及《普特南月刊(Putnam’s Monthly Magazine)》的主编,这是在文学和政治评论界首屈一指的杂志。在这期间,他有6个月的时间住在伦敦,并在欧洲大陆上多次旅行,其间访问了很多公园。 因而,当他开始以景观设计为业时,奥姆斯特德已经发展出一系列给他的设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 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形态 比较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 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 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 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 本轮廓(图1)。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 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 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 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 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 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儒家思想 强调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 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 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在崇 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 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 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 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 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乃至村 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 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 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

他改变了美国城市 景观设计之父辞世百年

他改变了美国城市景观设计之父辞世百年 有人说:“没有奥姆斯特德,美国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今年是纽约中央公园建造150周年,也是它的设计者、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逝世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对奥姆斯特德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贡献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景观设计哲学也引发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多思考纽约的中央公园也许是美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公园,它给纽约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中央公园这个美国最大的公共绿地迎来了150周年纪念,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全美第一个公园,还在于在其规划建设中,诞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城市景观设计学。 超大城市中的奇迹:纽约中央公园 在中央公园酝酿出现的19世纪50年代,纽约等美国大城市正经历着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拥入城市,经济优先的发展理念,使城市的绿色公共空间被不断压缩,19世纪初确定的城市格局弊端暴露无遗。传染病流行等城市问题的凸现,使得满足市民对新鲜空气、阳光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成为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1851年纽约州议会通过的公园法正是这种状况的集中体现。中央公园于1873年全部建成,历时15年,它的兴建也带动了当时尚属郊区的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公园的面积大得惊人,达340万平方米。它位于曼哈顿的中央,足足占掉150个街区,比欧洲的摩纳哥还大。中央公园有总长93公里的步行道,9000张长椅和6000棵树木,每年吸引多达2500万人次进出。园内有动物园、运动场、美术馆、剧院等各种设施。本来是一片近乎荒野的地方,现在是一大片田园式的禁猎区,有茂密的树林、湖泊和草坪,甚至还有农场和牧场,里面还有羊儿在吃草。在这样一个喧嚣繁荣的大都市开辟出这样一个巨大的公园,这一创举得到了举世称赞。在这个人迹纷繁的地带,公园的地下还建造了公路,这样过往的车辆既穿过了公园,又不打乱参观者。中央公园也成了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除了小型的表演经常举行之外,超大型的演唱会也毫无问题,保罗·西蒙就曾在这里举办了数万人参加的演唱会。而德国著名的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最近也着手在这里进行他雄心勃勃地包裹中央公园的艺术计划,预计2005年完成。而纽约的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就是美国园林艺术的先驱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中央公园是他最著名的设计作品之一,但他的成就远不止这一个。除了中央公园之外,奥姆斯特德还设计了很多的大的公园,它们散落在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之间,其中包括著名的波士顿水上公园“翡翠项链”。今年是他去世整整一百周年,而他的作品仍然陪伴着人们。奥姆斯特德被人们尊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 建造城市中的心灵栖所 奥姆斯特德的一生都在康涅迪格州的哈特福德度过。他是一位充满幻想的艺术家,用自己的园林设计改变了美国许多城市。奥姆斯特德同时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作家,他是奴隶制的反对者,曾在南北战争前写过一本很有影响的关于南方奴隶制的书。在19世纪下半叶,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发展,卫生设施成了大难题,人们也很少有机会享受开放的空间。随着乡村的城市化,城市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奥姆斯特德的工作地点是在已经处于重压之下的城市的中心地带,这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但他始终相信在19世纪美国越来越肮脏的城市中,一片绿色的草地不仅是一个野餐和行走的地方,而更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振奋。虽然这只是人造的园林,但奥姆斯特德仍然力求保持土地的自然特征,这也成为奥姆斯特德的园林设计的特色。他认为享受风景可以使人心灵放松而不感到疲倦,使人安静,并且使心灵的感受贯穿全身,让人得到愉快的休息振作起来。”奥姆斯特德的园林设计受到他年轻时在哈特福德的生活时强大的影响,那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带他骑着马穿越城市周围的乡村,去看那些风景。一种“田园牧歌”似的风格贯穿了奥姆斯特德整个设计的基础,在其中他有意地提供了一种无意识的或者间接的愉悦,比如宽阔的草地通常被小片的树林分割开来。奥姆斯特德的园林设计作品最多的地方是他的家乡康涅迪格州,他和他的设计伙伴在那里一共设计兴建250多个项目,其中的一些成为了他的景观设计哲学体系很好的范例。

古罗马与古希腊城市特点

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城市特点 摘要:古罗马与古希腊都是孕育欧洲文明的两大古国,而且其城市规划也一直为后人所借用,是现今城市规划的启蒙者。这两个国家传统文化上有相似也有不同,此篇文章则描述了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城市特点。 关键词:城市、文化、希腊、罗马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到拜占庭和中世纪时期,希腊又是东方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交汇点。悠久的文明给后代留下了绚丽灿烂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希腊人的,也是全人类的无价瑰宝。希腊文明诞生于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域。与起源于大河流域尽享水土之利的民族相比,这里的自然条件可谓恶劣。 古风时期的希腊城市(雅典、科林斯)为防止来自海上的侵袭,大都与远离海岸,而城堡一般都依靠陡峭地势。希腊的城市往往由两个中心,一个是以城堡、市场和卫城为中心,它们作为城市的管理中心,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地势上也处于城市的高地,另一个是以广场和市场为中心,它位于城市边缘或者处于低地,作为城邦公民集会的场所。此外,在希腊还有其他类型的城市,譬如一些宗教和文化中心。 希腊语"Polis",愿意就是城邦,它是指一座自治城市,但也可能由多座城市组成。地中海天然的山地地形使人们自然的围绕着山体建设城市,城市的最主要活动的中心,城市全 部实在的精华,便是卫城,因为卫城首先是城市神的家园, 自然和历史流传下来的各种神圣职司也都设立在这里,雅典卫城只局限于自身那些高大的建筑物。 希腊城市的城墙与街道都依地势而筑,城市的中心一方面是神庙,另外还有广场(Agora),它具备政治、法庭、宗教仪式和集市等多重用途,并依广场建有一系列公共建筑。在希腊的本土城市的结构因规划而各异,而与此同时的殖民城市却鲜有规划可言,直至波斯战争后,米利都被毁后重建,采用了棋盘式规划。古希腊的城市规划已经不是简单的加法了,已经能明显的看出规划中将私人和公共用地及建筑分离的思想,而广场和公共建筑大部分都是位于街道交叉的空旷地带。 古希腊人口不多,规模不大,城市形成统一整体,无封闭,独立区域,功能分区不明确,广场剧院只是一种特殊点,居住区无等级之分,都能达到公共区。城市分三个部分,建居住区,祭祀区,公共活动区之间并无明确界限。国家体现全 体利益和公共区管理,祭祀区是景观观赏区,因此应有一定距离。城市力争与自然取得平衡,建筑整体用不规划达到与不规划的自然协调。古典时期以前,古希腊城市的发展基本没有规划,城市规划理论十分有限,善于创造、富有天赋的希腊人并没有创造出城市规划的方式,没有刻意地去创建一座新城市,而是自由地任其发展。 罗马地处于地中海亚平宁半岛且农业条件好与希腊,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罗马人不断开疆拓土,随着一系列政府扩张,罗马将整个希腊都置于它的统治之下,其文化成就对后世的欧洲有深远的影响,使之成为古典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世文艺复兴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在古罗马之前,城市是神和人的城市,那么古罗马之后,城市就转变为君主的城市。当古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以后,古罗马的统治者就以空前的城市建设规模、形式众多的建筑炫耀其国力的强盛。所以古罗马时期,为突出体现政治、军事力量,城市设计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了“主要干道”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城市广场

景观规划设计思想分析

景观规划设计思想分析 摘要:景观规划设计,一个当代时兴,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名词。它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这是当代国内外景观规划大师潜心研究的一门学科,也是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创作是所不断思考的。当然景观规划的设计思想往往是一个项目的精髓,本文通过一个实际的项目——内蒙古兴和县景观大道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来具体的分析该项目的设计思想精髓。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大道历史文化民俗 Abstract: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 contemporary fashionable, bu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ousands of years ago nouns. It with the whol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this is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master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the design also is stylist in creation is constantly thinking. Of course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ideas are usually is the essence of a project, this paper through a practical project, Inner Mongolia xinghe county landscape avenu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ject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to the design thought essence. Key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landscape avenue history culture folklore 正文 景观规划设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会对景观规划设计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注入设计师独特的设计思想的。下面我们从一个实际的项目——内蒙古兴和县景观大道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分析一下该项目的的设计思想。 在进行设计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及民俗特色。内蒙古兴和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在规划设计时景观规划区域要融入鲜明人文特质和地域文化特点的立意。所以围绕这一思想在设计时,创作含有民族传统文化韵味的现代活动空间,如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雕塑、小品等,这既表明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又表现了传统文明中自由博雅的主题(见图一)。各个功能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 城市规划又叫都市计划或都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试题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起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知识组成的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鲜明的一点是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的原因和时间及其作用,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城市的出观以社会生产力除能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外,尚有剩余产品为其基本条件。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在中国陕西省临潼县城北的新石器时代聚落姜寨遗址,我们的先人就在村寨选址、土地利用、建筑布局和朝向安排、公共空间的开辟以及防御设施的营建等方面运用原始的技术条件,巧妙经营,建成了适合于当时社会结构的居住环境。可以认为,这是居住环境规划的萌芽。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长安城的建设成就是唐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及于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宋开封城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按照五代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搞好城市规划,需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与设计原则、规划内容及设计要点等,以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设计;城市化;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Abstract: the urban ecosystem is a major part of the human ecosystem, urban planning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do a good job in urban planning, need from the strategic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lanni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Carefully prepared, therefore,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ity ecological urban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planning content and design key points, et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design; Urbanization;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points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生态化建设实践正在我国蓬勃展开,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将自然、人、城市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利共生结构。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并使建筑成为生态城市中的一部分。

美国景观建筑之父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给的10条教导

美国景观建筑之父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给的10条教导 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浏览:323 美国景观建筑之父,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1822-1903),对美国景观行业的影响也许远胜过其他任何人。从1857年设计纽约市的中央公园开始,他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景观设计,其中包括许多世界最重要的公园。 他的作品包括布鲁克林的展望公园,波斯顿的翡翠项圈公园,北卡州的比尔莫庄园,蒙特利尔的皇家山,美国国会大厦广场和白宫的庭院,以及华盛顿公园,杰克逊公园,还有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最后一个作品在艾瑞克.拉森的书《白城魔鬼》中有精彩记录)此外,全国各地许多界定市镇与城市的的绿色空间皆受到奥姆斯特德的影响。 以下10条教导出自奥姆斯特德的景观理念: 一、尊敬“那里的精灵” 奥姆斯特德希望他的那些设计能忠于它们自然环境的特征。他称之为“那里的精灵”,相信每一处都有其生态的和灵性的特质。其目的是“接近这个精灵”,然后再由它将所有的设计决定注入其中。 这意味着利用一个地点的优势的同时也承认它的不足。比如,为了让景观更适合自己工作地方的气候,他会愿意而放弃自己最喜欢的需要降雨的景色。那就是说,对于南方地区采用一种单独的景观类型,而在比较干旱的美国西部地区则采用一种省水的设计。 二、让细节服从整体

奥姆斯特德感到,是“设计的精美”将他的作品和花匠的工作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应该让所有的元素都服从整体设计以及其希望表现的效果)。细节不应被视作独个的元素。他反对将“树、草、水、石、桥是看作是有自在之美的事物”在他的作品中,这些都是一副更大的织品上的丝线。这就是为什么他避免使用有装饰感的植物和结构,以便呈现出有机真实的景观。 三、艺术在于隐蔽技巧 奥姆斯特德相信,目的不是让观众看自己的作品,而是让他们不觉察它的存在。对他而言,不显露技艺才是艺术。而实现的办法就是,消除心理意识的干扰和需求。观众不应是去检查或分析景色的各部分。他们应该不去注意那些正在运作中的一切事物。 他试图重现1850年第一次去英格兰的怀特岛时见到的那种美丽:“那吸引力渐渐悄然靠近我们,我们浑然不知身在何处或者做些什么。”奥姆斯特德的作品显得如此自然,以至于一位评论家写道:“令人以为这些东西并非人工布置,而是碰巧保存留下的。” 四、旨在潜意识 联系前面的一点,奥姆斯特德是霍勒斯.布什内尔(Horace Bushnell)有关人们“潜意识影响”的著作的忠实读者。(布什内尔相信,真正的特色不是通过言语沟通,而是在意识层面之下进行)奥姆斯特德将这一想法运用到他的布景上。他希望他的公园能创造一种无意识的过程,从中产生放松感。因此,他不断地移除掉意识心理上的干扰和要求。 举例说,他的设计微妙地通过景物来引导运动方向。行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引领。如果你曾有过在展望公园的路径上迷失的经历,就会明白这一点。这是种奇特的感受:虽然迷失,但却完全有信心轻松回到自己的起点。 五、不要为了时尚而时尚 奥姆斯特德反对做“新奇时尚,科学的或艺术大师倾向,以及装饰品的”展示。他感到,如今的流行趋势,比如植物标本和异域花床,带来的往往是干扰而不是有益的帮助。 举例说,他对比了一朵在青草畔上的野花和一支在瓷釉花瓶中盛开着的,日本进口的俗丽的杂交同类花的不同效果。他观察到,杂交花会立即吸引人们注意,但是“前者,尽管我们经过它时没有停留,而她也不曾打断我们的谈话或要求人们的评论,却以它同一园地里的别样之处,更加打动我们。也许会更为我们了解,更会带来一种舒心清爽的影响。

古罗马希腊城市规划范文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城市建设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罗马地处地中海亚平宁半岛农业条件好于希腊,在历史的发 展过程中罗马人不断地开疆拓土随着一系列征服扩张活罗 马将整个希腊都置于它的统治之下建立了一个囊括整个地 中海和不列颠在内的帝国。罗马帝国还是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的集大成者和希腊、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其文化成就对后世的欧洲有深远的影响。罗马人广泛学习、吸收和利用了先前各时代、各民族尤其是希腊民族创造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罗马自己独特的文明,使之成为古典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世文艺复兴的重要内容。它借鉴了希腊字母,创造了本民族的拉丁字母,形成“拉丁文民族”。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思想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对比 1.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与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人本主义是古希腊时期最主要的社会思潮。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所有的民族一样,早期的古希脂人也因为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有限对于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用人格化的欲望创造了许多神。但是希腊人认为人和神的秉性是无本质区别的(神折射出的是深层的人性),这是希腊人的智慧之处。这种观念在城市设计中则表现为古希腊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以人的视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以人的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与这种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社会形态对应的是雅典卫城式的城市设计模式。这种模式关注市民公共活动的需要,以营造平等自由的圣地和纪念胜利的地标为空间理念,以市民自发的热情和奴隶的劳动为实施方式,以常年的实地考察和现场建造为设计方法。公元前5世纪,“城市规划之父”——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的城市设计思想也集中反映了古希腊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和人本主义。他所规划的米利都城(Hi1etuS)和普南城(Priene)都采用方格形道路网、城市的中心广场(Agora)是市民活动的中心。他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几何形体的和谐、秩序、不对称的均衡。这和中国封建都城的轴线对称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手法,极大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尊重和理解。 2.大帝国时代与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