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代码)纳米化学(0703Z1)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化学(0703)

授予博士学位门类(代码)理学(07)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2年7月15日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造诣的纳米化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坚实宽广的基本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纳米化学实验技能,及时了解该学科国际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从事纳米学科的专业科学研究、教学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能够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5年。课程学习半年,其它为论文研究和撰写时间。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可适当延长1-2年。博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制内原则上不允许提前毕业。若不能按时完成学位论文或不能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将按结业办理,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按照研究生学院规定执行。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在指导方法上,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应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及博士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博士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博士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博士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

2.博士研究生课程讲授方式要有针对性,更多地采用研讨式、专题式、报告式、评价式的教学方式,规定博士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导师和导师组要做好博士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安全稳定工作,协助院系、职能部门处理博士研究生的突发事件。

五、培养流程与要求

1、制定培养计划

2、开题报告

3、中期考核

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5、完成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资格审核、学位申请条件审核。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1.课程设置分为6类:①公共必修课②公共选修课③专业基础课(必修)

④专业方向课(必修)⑤选修课⑥补修课。

2.总学分为22-25学分,分配如下:

①公共必修课为2门(5学分):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36学时,2学分)、第一外国语(学术交流英语)(54学时,3学分)。

②公共选修课1门以上(不少于1学分)(每门18学时,1学分)。目前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作为公共选修课,与“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教学同步安排。

③专业基础课(必修)2-3门(6-9学分)(每门课54学时,3学分),原则上要按一级学科设置。

④专业方向课(必修)2门(6学分)(每门课54学时,3学分),按研究方向设置;

⑤专业选修课1门以上(不少于2学分)(每门课36学时,2学分);选择其它研究方向的专业方向课作为选修课的,按3学分计。

⑥学术活动1学分

⑦社会实践1学分

3.补修课:同等学力与跨专业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硕士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补修课程列入培养方案和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具体课程设置、选修方式与考核由各学院自行安排。)

4.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如下表所列:

注:课程编号采用7位阿拉伯数字编排,第1位“1”为类别(博士),第2-4为开课学院如001为政法学院,最后三位为顺序号001—999。

七、学术活动

博士生从事科研和做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二年半。博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学术活动,每位研究生至少要向指导小组报告研究进展5次,并至少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次。应经常参加专业或跨专业的学术研讨会,积极汲取其他学者的有益经验;也应该定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博士论文的阶段性成果,申请预答辩前,至少做一次面向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公开学术报告(或学术会议报告)。

学术活动记1学分。

八、社会实践

博士生应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设本科生课程的讲授工作,至少完成20

课时的教学任务(含实验教学),或协助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或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其它教学环节工作。

社会实践记1学分。

九、科学研究

博士论文的选题力求与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高科技项目及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研究项目相衔接。鼓励开展跨学科、交叉学科与新兴

学科的研究工作。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1、选题。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广泛查阅、收集和调查研究,于第一学年确定具体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在学术性上有所创新。

2、开题。研究生按研究课题,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相应工作计划,并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全面阐述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等。由学科组织博士指导小组为主的有关专家对开题报告和研究工作计划进行审议,形成结论性书面意见。

3、进展汇报和中期考核。博士生每月至少向导师(或指导小组)汇报一次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在开题后的一年以内,由学科点有关博士生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的思想品德与课程学习情况、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对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进行全面的综合检查和考核。以同等学力入学者必须在完成补修课程且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中期考核。

4、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博士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在完成论文过程中,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及有关指导教师作阶段性报告。

十、学位论文

1、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i) 综述,介绍该研究方向(课题)的国内外已有工作、最新动态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说明该选题的科学意义。

ii) 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取得的成果,该成果的学术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

iii) 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概括。

iv) 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严禁剽窃和抄袭,一旦查出,按照学校相关规定从严从快处理。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博士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导师要对论文的内容全面负责,指导小组应对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论文申请答辩前,应进行预答辩以听取专家意见,对论文作必要的修改。申请答辩时,必须有导师对论文的书面评价。

2、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才能申请论文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申请学位时,必须已经获得规定的科研成果,即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正式发表(或录用)与科研题目相关的(或阶段性的)学术论文,应录用或发表SCI收录期刊源科研论文2篇以上(含2篇),其中至少有一篇影响因子在3.0以上或影响因子之和不低于6.0。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至少应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发表3篇SCI论文,其中2篇影响大于3.0或SCI论文影响因子总和不低于8.0。

附:课程简介

博士研究生(纳米化学)专业课程简介

《现代化学基础理论》

课程编码:1011001程负责人:叶世勇等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 1 开课学院:化材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该课程是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方向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并能用现代化学的相关理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对现代化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理论有系统性的了解。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大学本科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等课程。

(四) 教学内容安排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试。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1.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唐有祺,科学出版社,1979。

2.基础化学动力学,H.艾林等著,王作新等译,科学出版社,1984。

3.基础量子化学,L.F.菲利浦斯著,王克中译,科学出版社,1974。

4.Molecular Interactions H.Ralajczak,V olume 1.1981。

《现代表征方法与技术》

课程编码:1011002程负责人:杨高升等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 1 开课学院:化材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使学生了解现代各种表征手段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各种现代表征方法与技术,并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表征手段对物质进行表征与分析。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鉴定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与现代物理方法及原理,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分析谱图及鉴定。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固体表征、表面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分析。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大学本科选修教材》、《有机分析》、《分析化学》等课程。

(四) 教学内容安排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试。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1.R.M.Silverstein,G.C.Bassier,T.C Morrill,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4th Ed) John Wiley.

2.施耀曾,孙祥祯等,有机化合物光谱和化学鉴定,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周黛珍,有机光谱分析,华东师大出版社。

4.E.D.Olson,Modern Optical Methods of Analysis,McGraw———Hill 1975 5.D.A.Skoog,仪器分析原理(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严凤霞、王筱敏,现代光学仪器分析选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7.蒲国刚等编著,电分析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纳米化学前沿与进展》

课程编码:1011028课程负责人:耿保友教授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学时:54 学分: 3

开课学期: 1 开课学院:化材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该课程属于纳米化学专业研究生专业方向课,必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纳米化学的发展史、纳米材料和器件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以及当前发展面临的难题;掌握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基本制备方法;掌握和深化纳米化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关键科学问题,激励学生投入到纳米化学的学习和科研中去,为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方向。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熟悉纳米化学的发展史、纳米材料和器件的应用价值以及当前面临的难题;

2.掌握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基本制备方法;

3.掌握纳米化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关键科学问题。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无机化学》和《材料化学》等相关课程和知识。

(四) 教学内容安排

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纳米物理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科技与医学;微型纳米机器制造;微观世界中的纳米结构

纳米材料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物质结构对称新理论;纳米物质结构单元;纳米微粒的基本理论;纳米微粒的物理特性;纳米微粒的化学特性

纳米固体材料的微结构:纳米固体的结构特点;纳米固体界面的结构模型;纳米固体界面的研究方法

纳米结构组装体系:人工纳米结构组装体系;纳米结构自组装和分子自组装合成;厚膜模板合成纳米阵列;介孔固体和介孔复合体的合成

纳米微粒的制备与表面修饰:纳米微粒的气相制备方法;纳米微粒的液相制备方法;纳米微粒的固相制备方法;纳米微粒表面修饰

金属纳米材料晶体学:纳米晶体;纳米晶体的多面体形态;纳米晶体的自组装;粒子的溶液相自组装;纳米自组装技术;自组装纳米晶体的性能;模板辅助纳米自组装;纳米微粒多重分数维准晶结构模型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查。课程结束后由考核委员会(由三名教授或副教授组成)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每门课程记相应学分。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张立德、解思深主编:《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进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陈敬中等编著:《纳米材料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材料化学与物理前沿》

课程编码:1011029课程负责人:耿保友教授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学时:54 学分: 3

开课学期: 1 开课学院:化材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该课程属于纳米化学专业研究生专业方向课,必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加深知识深度,从理论上指导纳米化学和纳米材料的学习和研究,提高从原子、分子尺度上分析、解释和理解纳米尺度上的现象和物理化学行为的能力,为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材料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熟练运用材料物理化学理论解释相关的物理化学行为。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和《固体物理学》等相关课程和知识。

(四) 教学内容安排

材料的结构:微观结构;显微结构

晶体结构:结晶化学基本理论;典型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硅酸盐晶体结构;材料的结构演变

晶体结构缺陷:晶体的点缺陷;晶体的线缺陷;晶体的面缺陷;固溶体

熔体和玻璃体:熔体和玻璃体的结构;熔体的性质;玻璃的形成;玻璃性质

显微结构:纳米结构;显微结构

热力学应用:热力学在凝聚态体系中应用的特点;热力学应用计算方法;热力学应用实例;自由能-温度曲线及其应用

表面与界面:表面能;固体表面结构;表面性质;晶界

相平衡:相律;单元系统;二元系统;三元系统

扩散:菲克定律;扩散系数;扩散的影响因素

固相反应:固相反应机理;固相反应动力学;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相变:相变的形式;熔体的析晶;Spinodal分解;马氏体相变

烧结:烧结机理;固相烧结;液相烧结;黏性流动烧结;烧结的影响因素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查。课程结束后由考核委员会(由三名教授或副教授组成)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每门课程记相应学分。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张志杰主编:《材料物理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高等无机化学》

课程编码:1011030课程负责人:魏先文教授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 3

开课学期: 1 开课学院:化材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该课程属于纳米化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必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史、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科学问题,理解和掌握高等无机化学基本理论;提高运用无机化学基本理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为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高等无机化学基本理论;

2.熟练运用无机化学基本理论解决相关问题;

3.了解现代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无机化学》、《中级无机化学》以及《结构化学》等相关课程和知识。

(四) 教学内容安排

对称性和群论:对称操作;群论基本概念;分子的点群;群的表示和特征标表;波函数和对称性;群论的应用

无机立体化学:价层电子对排斥模型;分子轨道方法;价键方法;角重叠模型;振动光谱测定无机分子的结构;分子的流变性

配体场理论和无机物的光谱、磁性:配体场理论;光谱;电荷迁移光谱;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电子光谱;混合价光谱;无机化合物的磁性

无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平面正方表配合物取代反应;电子转揿反应;主族元素的反应;催化反应;在非水溶剂中的反应

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学基础知识;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类似羰基的有机过渡金属化;不饱和链烃配合物;夹心型配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催化硼烷及其衍生物和过渡金属簇合物; 无机固体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查。课程结束后由考核委员会(由三名教授或副教授组成)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每门课程记相应学分。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陈慧兰主编:《高等无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纳米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审批表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简介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简介 转自:时间:2011-9-19 10:04:20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于2011年成功申请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及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至此,化工学院已经拥有两个一级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二级硕士点(分析化学)以及一个一级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和一个二级博士点(皮革化学与工程)。自2012级招生开始,我院实行硕士除分析化学专业外其余的均按一级学科招生,博士亦按一级学科招生。具体一级点及其涵括的二级点分布如下: 博士点 序号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博士点名称2011年招 生学院 学位点 所在学 院 1 工学0817 化学工程 与技术 081701 化学工程 化工 化工 2 081702 化学工艺化工 3 081703 生物化工 化工(生工) 4 081704 应用化学化工 5 081705 工业催化化工 6 0822 轻工技术 与工程 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化工化工 硕士点 序号学科 门类 一级学科名 称 二级学科硕士点名称 2011年招 生学院 学位点 所在学 院 1 理学0703 化学070302分析化学化工化工 2 工学0822 轻工技术 与工程 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化工化工 3 工学0805 材料科学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工

4 与工程080502 材料学化工化工 5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化工 6 0817化学工程与 技术081701 化学工程化工化工 7 081702 化学工艺化工化工 8 081703 生物化工生工 化工(生工) 9 081704 应用化学化工化工 10 081705 工业催化 一、学科研究方向 (一) 在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大致涵括以下具体的研究方 向: 1.表面活性剂与界面化学 2.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 3.天然产物与化妆品 4.绿色化工新技术 5.生物质化学加工技术 6.化学反应工程 7.化工分离工程 (二)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大致涵括以下具体的研究方 向: 1.高分子材料 2.纳米材料 3.功能材料

安徽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史复习思考题

1.名词:元曲,元杂剧,旦本,末本。 2.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元杂剧的体制特征主要有哪些? 4.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章关汉卿及其创作 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2.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 第二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1.《西厢记》题材的流变情况如何? 2.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各写了什么内容? 3.马致远《汉宫秋》的主题是什么? 4.元杂剧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倩女离魂》的情节有何特点? 第三章南戏 1.名词:南戏,南戏之祖,荆刘拜杀。 2.南戏和北杂剧在体制上有什么不同? 3.何谓四大戏文?它们在题材内容方面有何共同点? 第四章元代诗文 1.名词:元散曲。 2.散曲与词有何异同? 3.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如何? 1.名词:章回小说。 2.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如何? 3.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4.明代长篇小说有哪些主要类型? 5.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与流传 1.名词:历史演义。 2.《三国志演义》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3.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在体式上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水浒传》的成书与流传 1.名词:英雄传奇。 2.《水浒传》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有何相似之处? 第三章明代诗文 1.名词: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2.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得失和影响? 3.唐宋派的文学创作和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否一致?请举例说明。 第四章《西游记》的成书与流传 1.名词:神魔小说。

2.《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典籍和文学作品? 第五章明代短篇小说 1.名词: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灯话三种”。 2.什么是话本?话本和拟话本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3.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兴衰的原因何在? 第六章明代戏曲 1.名词:明代传奇,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2.明代杂剧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3.明代三大传奇戏的题材有何特点和意义? 第七章汤显祖与《牡丹亭》 1.名词:沈汤之争,吴江派,临川四梦,临川派。 2.如何评价“沈汤之争”? 3.汤显祖为什么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清代文学绪论 1.清代学术思想的基本走向如何?它对文学思想有何影响?2.清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成就是什么? 3.名词:才子佳人小说。 4.李渔的拟话本小说有何艺术创新? 5.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节有何共同特点?其意义如何? 第一章清代诗词 1.名词:梅村体,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浙西词派,阳羡派,桐城派,桐城三祖。 2.清初诗坛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 3.如何理解清词的中兴? 4.清初“学人之文”和“文人之文”有何区别? 5.桐城派理论主张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章清代戏曲 1.名词: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地方戏。 2.清代戏曲创作走向如何? 3.“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1.蒲松龄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有何作用? 2.《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理念有何不同? 第五章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1.吴敬梓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对他创作《儒林外史》有何影响? 2.《儒林外史》的文学史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六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1.名词:脂评,红学。 2.《红楼梦》的版本系统主要有哪两大类?各自的特征是什么?3.红学有哪些主要流派?你如何评价?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7年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细则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7年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 细则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关于2017年本科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际情况,经院本科生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研究,并经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特制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7本科生专业分流实施细则。 一、本年度学院专业分流工作小组 学院专业分流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分管教学副院长副组长:院党委副书记 成员: 各专业负责人 秘书: 教学秘书 二、专业分流时间 整个专业分流程序在第二学期期中完成,从第三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 三、分流专业及计划接纳人数 化学:计划接纳人数90人(其中化学45人,化学(材料)45人); 应用化学:计划接纳人数45人。 四、专业分流综合成绩计算办法 专业分流以生为本,遵从学生志愿 五、各分流专业录取方法 (一)学院动员:分流工作启动后,学院召开专业分流动员会,介绍相关政策和学科状况、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二)学生申请:分流工作启动后,学生在学校教务处网站下载填报《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专业分流志愿填报表》。如有放弃视同服从专业调剂。 (三)按照学生志愿原则,确定分流名单。分流名单在院内公示三天。 (四)分流学生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报学校“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确定后的名

单由教务处相关科室完成电子注册等后续工作。 六、其它 (一)专业分流结果公示结束后,学生不得再提出换专业要求。 (二)专业分流后学生不再参与本专业类所含专业之间的转专业工作。 (三)专业分流后学生可按规定参与一年级末的转专业,但专业选择限定在专业类之外的专业,通过相关考试和录取后,直接转到具体专业学习。 本实施方法由学院专业分流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18年3月5日

材料学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材料学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现代物理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形成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是运用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的学科。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是目前很有“钱”途的毕业生,化学工程的毕业生市场需求很大,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甚好,尤其是进入石油业或煤业的学生,材料化学专业是化学与工程两种知识结合的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前沿领域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化学。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材料化学就业前景材料化学就业前景。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材料科学和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有开拓性、前瞻性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可在化工、石油、轻工、日化、制药、冶金、建材等部门从事各类化工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者出国深造。本专业的毕业生出国难度不是很大,不过出国之后从事的也是基础研究,比如测相图(非常繁杂琐碎),处于比热门冷、比冷门热的位置。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中,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目前能去而专业比较对口的,主要还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大型钢铁制造公司,有些“夕阳产业”的味道。考研的选择也不少,除上面提到的高校外,很多工科比较齐全的学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基本上都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下面 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化学知识,材料设计制备、检测分析知识,能够在很多领域就业。如电子材料、金属材料、冶金化学、精细化工材料、无机化学材料、有机化学材料以及其它与材料、化学、化工相关的专业材料化学就业前景职业规划。与化工、化学等专业相比,材料化学专业更注重研究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在一些边沿学科诸如环境、药物、生物技术、纺织、食品、林产、军事和海洋等领域,材料化学专业的人才也有较强的用武之地。市场需求预期:根据北京市“十一五”发展规划:要依托燕山石化,重点发展环境污染孝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制造业,可以看出燕山石化、大宝、宝洁、双鹤医药、

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罗晓旭无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徐俊轩无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蔡君无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荔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韦秋曦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黄月金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周秀花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徐梦文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舒亚玲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胡丹阳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蒙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周雪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康艳辉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李霞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段有雨有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洋民有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杜艳婷有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成江有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李建烨有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孝焱有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瑞有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博有机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黄业迎物理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何欢物理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宁宝贵物理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思旭物理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马彦凯物理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胡莎物理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程明物理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孙布礼物理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邹思榕物理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马芸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班彬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郭文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丁文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覃爱琼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李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曾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于成人教育(函授、自考、夜大)毕业论文(设计)的 基本要求 1、内容要充实,文章要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 2、在论点上,力求有自己的创新见解,观点要明确。立论要经得起推敲。 3、文章结构要严谨。 4、文字要通顺、简练。 5、每篇论文字数在5000——8000字左右。 6、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及格: (1)政治观点有严重错误; (2)抄袭别人文章; (3)引用别人文章占论文的50%以上; (4)逻辑混乱,立论无依据; (5)文字不通,字迹潦草。 附件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参考规范 附件二: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参考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二)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中文摘要以300字为宜。 (三)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四)正文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 (五)结论

化学与材料科学院实践教学活动改革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践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精神、严谨工作作风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为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化材学院着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方案。 一、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化材学院的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我们研究制定了化材学院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实践教学分为几个模块:基础实验模块(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专业实验模块(材料物理化学实验、中教法实验、化工实验、结构化学实验和现代仪器分析试验);教育实习模块(国培、省培和集中实习);专业生产模块(化工见习);毕业设计模块。每个模块由低到高,各具特色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每个层次的侧重点不同,层次间又互相衔接融合。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基础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要求独立设课,

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强调动手的规范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规范的操作,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每门实验课程,录制或购买实验教学录像及其他多媒体课件,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参加考核,要求学生人人过关。组织化学系、基础化学系和材料化学系的各个课程组,对基础实验课的内容进行改革,2011年5月借学校培养计划的修订,我们着重对实验教学与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出台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员的考核制度。我院召开了实验教学改革会议,主要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广泛的研讨,制定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针对实验内容不合理,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也不合理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内容改革,要求每个基础实验拿出了具体的改革办法。 2. 专业实验 专业实验室主要包括:材料物理化学实验、中教法实验、化工实验、结构化学实验和现代仪器分析试验等五门实验课程,操作上继续巩固基础实验所形成的良好习惯和规范操作,知识上以巩固专业知识为主。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仪器的使用操作,为进一步的深入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3. 教育实习模块 我校实行3.5+0.5培养模式,我院学生的教育实习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国培实习、省培顶岗实习和集中实习。学生通过半年的教育实习从分的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4. 专业生产模块 我院与山西焦化厂和山西三维集团公司建立了实践合作基地,学生分批进行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介绍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介绍 六、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田家炳教育行政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60年的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系。历经多年建设,学院形成了德臻人本,格物致知的办学理念。学院现有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所、四川省农村教育研究所和民族教育研究所等4个科研机构。2000年,学院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教育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包含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院还在课程与教学论授权点中招收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心理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4个方向的科学硕士,同时在教育管理方向招收教育专业硕士。 教育科学学院2008年的招生专业有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4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5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20名,具有博士(含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5名。学院在校本科学生1500余名,硕士研究生150余名。 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学专业2006年被评定为四川

省省级特色专业,学院的教育学原理是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学院开设的教育原理、多元文化教育学2门课程是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 近3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6项。其中,国家级、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和四川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等国家级或省级奖20余项。此外,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常年聘有外籍专家为学院学生讲授专业课程。 咨询电话:028-8476081584766028 学院地点:成都市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教育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熟悉中外教育发展史和国内外教育改革最新进展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与教育行政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学论、德育原理、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统计与应用、教育与心理

安师大文学类考研文学评论与写作

语言文学基础理论与写作 (2011) 一、名词解释(任选八题,每题5分,共40分) 1.假定性与逼真性的统一 2.文学意境 3.话语 4.叙事视角 5.艺术概括6地域风格7.期待视野8.召唤结构 9.阐释循环10.文学传播 11.世界文学 二、论述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刘熙载说“文,心学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2.举例分析罗曼·英伽登关于作品的层次论。 3.分析文学象征的审美特性。 4.论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三、评论写作(不低于800字,5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据此文摘写一篇文学评论。 (2010) 一、解释题(任选8题,每题5分,共40分) 1.文学与文学研究 2.形象的假定性与逼真性 3.文学语言与文学话语 4.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 5.叙事话语6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7.阐释的循环8.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9.地域文学与地域风格 10.“世界文学”标志 二、论述题(任选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试述“诗无达诂”根源。 2、以中国诗史、词史或小说史为例‘谈谈文学体裁演变的动因。 3、结合孔子“兴观群怨”说,谈谈文学功能的多样性。 4、以一部古典戏剧为例,谈谈喜剧的艺术特点。 5、谈谈罗曼·英伽登文学作品审美结构层次的理论内涵和理论意义。

6.清文论家刘熙载《游艺约言》“文,心学也,心当有余于文,不可使文有余于心。”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三、评论写作(两题中任选一题,600字以内,50分) 1、阅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据此文摘写一篇评论文章。 2、阅读陈敬容的诗《假如你走来》,写一篇评论文章。 假如你走来;在一个微温的夜晚,轻轻地走来,叩我寂寥的门窗; 假如你走来,不说一句话,将你战栗的肩膀,依靠白色的墙。 我将从沉思的坐椅中静静地立起在书页中寻出来一朵萎去的花插在你的衣襟上。我也将给你一个缄默,一个最深的凝望;而当你又踽踽地走去,我将哭泣——是因为幸福,不是悲伤。 (2009) 一、解释题(每题5分,共40分) 1、文学理论 2、文学主题 3、蒙太奇 4、文学的陌生化 5、创作个性 6、意识的先结构(“前理解”) 7、美学原则与历史原则 8、精英文化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勃兰克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引言》中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 心理学,研究人灵魂,是灵魂的历史。”结合实例阐述之。 2、结合实例,谈谈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3、以一部古典悲剧为例,谈谈悲剧的艺术特点。 4、文学批评的论述方法包括几个环节?结合实例阐述之。 三、评论写作(两题中任选一题,50分) 1、阅读鲁迅《死火》,写一篇评论文章,600字以内 2、阅读晏几道《临江仙》,写一篇评论文章,600字以内 附录《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化学与材料

第四章化学与材料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化学与材料的关系,材料的分类。 2.理解晶体结构的特点,掌握四种基本类型晶体的特点,了解几种典型的晶体材料和非晶体材料。 3.掌握金属材料的特点、了解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掌握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4.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了解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5.掌握高分子合成的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原理。了解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6.了解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晶体材料 难点:晶体、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材料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材料科学体系 材料是指人类用来制作各种产品的物质。 材料学科是用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原理来阐明材料性能的规律性,进而研究和开发具有指定性能的新材料。 材料科学体系则是在化学、物理、冶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体的完整的材料体系。 二、化学与材料科学的关系

化学是材料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材料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而材料学科的发展又扩展了化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化学的发展。故两者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和发展。三、材料的分类方法 1.按照材料的特性和化学成分可分为: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2.按照材料所起作用可分为: (1)结构材料: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制备承受载荷,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的材料。(2)功能材料:利用材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能,为达到特定的功能,所采用特殊性能的材料。 3.按照材料使用历史可分为: (1)传统材料:生产工艺成熟,使用历史悠久的材料 (2)新型材料:新工艺制成或正在发展中的材料 4. 按照材料内部原子排列得有序程度分为:晶体材料与非晶体材料 第二节晶体与非晶体材料 一、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与非晶体通常有三大差别: (1)晶体具有规整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则无固定形状。 (2)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的熔化是由固态逐渐软化,最终变为可流动的熔体。这一过程涉及一个较大的温度区间。 (3)晶体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则为各向同性。 晶体与非晶体结构的区别: 晶体结构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而非晶体则无。

《化学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论文 化学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学院:机械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101 学号: 学生姓名: 电子信箱: 2012年12月12日

化学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前传统的材料早已不能满足我们人类的需求和发展,为了获得更多满足人类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化学材料先如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化学材料不仅获得了传统材料的有点,还具备了一些特殊的功能,极大的满足了工业生产和生活所需。本文章分析了一些常见的化学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状况,并提出了未来材料化学的发展趋势的一些简单看法。 关键词:材料化学;化学材料;性能;应用;发展 化学与材料息息相关,面对传统的材料不能满足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时候,世界上各国都已开始把目光看向了材料化学,材料化学的发现和使用,使之研发出一系列的新材料,材料化学在原子和分子的水准上设计新材料的战略意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材料化学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不短的推动自身理论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且为材料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材料化学简介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材料科学的核心部分,在新材料的发现和合成,制备和修饰工艺的发展以及表征方法的革新等领域所作出了的独到贡献。材料是具有使其能够用于机械、结构、设备和产品的性质的物质,是人们利用化合物的某些功能来制作物件时用的化学物质。而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件能、反应和应用的学科。材料与化学试剂不同,后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被消耗并转化成别的物质,而材料则一般可重复持续使用,除了正常消耗以外,它不会不可逆的转变为别的物质。化学则是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物质相互转变的研究。显然,材料科学和化学的对象都是物质,前者注重的是宏观方面,而后者则关注原子和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材料化学正是这两者结合的产物,它是关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化学。2化学材料的分类、功能及应用 材料一般按其化学组成,结构进行分类。通常可把材料分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此外,随着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细则 毕业论文是综合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规范这一环节的工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学校制定的《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扬大教[2006]69号)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特制定本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细则。 一、目的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和质量总检查;通过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及心理科学知识,观察和分析教育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熟练运用各种工具手段检索图书资料的能力、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教育论文的语言阐述与表达能力; (三)使用计算机(包括索取信息、数据处理、多媒体软件应用等)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挥创新能力。 (四)论文的撰写能力及答辩能力。 二、选题要求 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个环节,标志着毕业论文和科学研究的正式开始,在整个论文写作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选题要体现科学性、专业特点和培养方案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选题应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实践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或是对某种教育教学理论的讨论与评价。 (三)一般一人一题,课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或学生提出书面申请报告,说明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工作难点及进行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报学院审定批准。课题确定后,张榜公布,由师生双向选择,个别情况由学院调配解决。 (四)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与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 (五)课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力求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六)选题、审题工作应在进行毕业论文的前一学期落实到学生,以便学生及早考虑和准备,任务书应在毕业论文开始前发给学生。任务一经确定,原则上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指导教师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报学院审批.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毕业论文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指导教师统一安排。

导师发的论文

再议《围城》的幽默艺术 汪丽,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钱钟书在《围城》中通过他独特的幽默艺术手法,展现了他文学功底 博大精深及敏锐的语言洞察力。学界对《围城》的语言艺术研究者颇多,成果丰富。从幽默艺术的角度分析《围城》的语言艺术还不够深入。我将分别从含蓄睿智的比喻;漫画式人物描写;意蕴丰富的典故;异彩纷呈的修辞等方面再议《围城》语言幽默艺术的独特与魅力。 关键词:围城;幽默;比喻;漫画;典故;修辞 《围城》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同时也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文中通过对人物方鸿渐、鲍小姐、苏小姐、唐晓芙以及苏柔嘉等人爱情、生活、事业的细微描写,幽默的讽刺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钱钟书发现在中西文化的影响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病态的思想是极其可怕的,如不及时拯救唤醒国人的思想意识,我们的国人会永远的消沉愚昧下去。于是钱钟书用他独特的幽默艺术,创作了旧中国中上层的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我认为《围城》魅力的重要支柱是它的语言艺术,特别是它的独特的幽默艺术。 本文将从围城的幽默艺术角度,结合前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现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对《围城》的幽默艺术的理解: 一、含蓄睿智的比喻 《围城》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繁多的比喻。据统计,《围城》使用比喻多达700多例。这些比喻在行文中表现的那么贴切自然,仿佛不期而至,让读者手不释卷,难以忘怀。钱钟书的《旧文四篇》中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多余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效果就愈高。?钱钟书对比喻艺术的精深研究,加上敏锐的洞察能力,使他能够在小说中游刃有余的把各种新鲜奇怪的事物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这部小说描写的妙趣横生,使《围城》的语言显得更加机智幽默。 ?《围城》比喻艺术的总特色是:喻材广泛,收古今中外典故于比喻中,书卷气浓;设喻精细巧妙,深藏机锋,尖锐隽永。?①?钱钟书和赵树理的比喻我认为有一点相同,它们都包含很高的幽默艺术。那么其风格上共同特点是:诙谐隽永,活泼风趣,戏谑嘲笑,深刻尖锐。?②例如:王宜庭、黄惠芳著的《略谈〈围城〉的比喻》中将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分为四类,即意象性比喻、官感性比喻、夸张性比喻、哲理性比喻。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 ①言文.《〈围城〉"比喻"幽默艺术谈》《修辞学习》1995.5. ②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1985 .

材料化学硕士教学大纲.doc-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化学导论课程编号:0703212X01 学分:3 总学时:54 开课学期:1-2 学期考核方式:笔试+课程论文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要求同学以固体结构、用为主线,掌握二元离子晶体和三元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描 述和各类点缺陷,握主要类型电、光和磁功能材料 的结构和性能, 纳米技术。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01 绪论(4 学时)定义和分类材料科 学中基本化学问题 02 理想晶体的结构(10学时)宏观 特征等径球主要堆积方式 03 缺陷晶体的结构(10学时)两类热 缺陷非化学整比化合物不等价元 素置换固溶体能带理论的概念 04 固体的电学性质与电功能材料(固 体电导率定义Frenkel 导体和 Schottky 导体超导概念和特征参 数压电效应和压电材料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点阵概念 间隙杂质和替代杂质缺陷点缺 陷F- 心双重价态控制半导体 各类 缺陷 的拟化学平衡 10 学时)固体中的离子扩散快离子导 体两类超导体和库柏电子对模 型铁电效应和铁电材料 性能和应掌 了解固体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和

05 固体的光性质和光功能材料(8 学时) 光导电和光电转化材料发光材料组固体光吸收的本质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 成和发光原理 激光原理和激光材料 06 固体的磁性和磁功能材料(6 学时) 固体的磁性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磁性材料的分类过渡金属、合金和铁氧体的磁结构 分子磁体及其磁化学 07 纳米材料化学简介(6 学时) 纳米材料的概念、特性及应用主要纳米技术 纳米粉材料、孔材料和纳米碳管材料制备原理和典型示例 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目: [1]张逢星、李珺编著,《材料化学导论》,西北大学本科讲义,2004 年 [2]张逢星、李珺编译,《无机材料化学》,牛津双语读物,2005 年 [3]苏勉曾,固体化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 [4]唐小真主编,材料化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 (大纲起草人:张逢星大纲审定人:史启祯) 课程名称:功能高分子材料导论 课程编号:0703212X02 学分:3 总学时数:54 开课学期:第1-2 学期 考核方式:笔试 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功能化、生物医用器材、物质分离膜、能量转换和储能技术等工业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功能高分子材料类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制备原理及方法,提高研究、开发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能力。

材料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材料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摘要:材料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在很多科学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学科学方面,它一次次的掀起新技术的革命,促进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它在解决困扰医学界多年的难题——器官移植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材料科学、医学、器官移植、生物医学材料、医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水凝胶。 材料科学是基于物理,化学,力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科学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以研究材料性质,组成和结构,合成和加工以及它们之间关系为内涵和特色。它既是一个以探索自身规律为目标的基础科学领域,又是一门与电子,冶金,能源,化工和机械等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应用科学。它在工业,航天航空,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军事,医学等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医学领域,材料化学必不可少,新材料的不断产生和应用在医学领域掀起一次次的技术和观念革命,不断推动着医学科学的前进与发展。微创介入技术的诞生,使得多年来医疗服务中追求已久的“及时,微创,无痛,舒适”的观念终于得到实施,特殊的器械与材料使得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可以把刀口开小,有效减少病人的出血和创伤,使病人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尤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更是疗效显著。纳米材料的应用更是在医学领域掀起了风暴——空心结构的金纳米粒子利用纳米材料特有的小尺寸效应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贵金属纳米银以其超强的还原能力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抗菌材料,而目前正在研发的用于医学方面的纳米机器人相信其一旦问世,也将震撼世界。 在长期的医学治疗方面,对于病变的器官和组织,在器官移植技术没有出现之前,人们长期停留在以药物进行治疗和缓解的阶段。但能以药物治好的都是轻中度的病变,而对已经重度病变或是已经坏死的器官,药物根本不起作用,病人只能在极大的痛苦中死去。多年以来,医疗界一直在探求是否能够进行器官移植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器官移植存在着三个重要的难关——1.移植器官一旦植入受者体内,必须立刻接通血管,以恢复输送养料的血供,使细胞赖以存活,这就要求有一套不同于缝合一般组织的外科技术。2.切取的离体缺血器官在常温下短期内(少则几分钟,多则不超过1小时)就会死亡,不能用于移植。而要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完成移植手术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设法保持器官的活性,为器官移植手术赢得时间。 3.医疗上用的器官来自另一个人。但是受者作为生物有着一种天赋的能力和机构(免疫机构),能对进入其体内的外来“非己”组织器官加以识别、控制、摧毁和消灭。这种生理免疫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器官破坏和移植失败。人类的主要两大类主要抗原:ABO血型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它们决定了同种移植的排斥反应。ABO血型只有4种(O、A、B、AB),寻找ABO血型相同的供受者并不难;但是HLA异常复杂,现已查明有7个位点,即HLA──A、B、C、D、DR、DQ、DP,共148个抗原,其组合可超过200万种。除非同卵双生子,事实上不可能找到HLA完全相同的供受者。所以,同种移植后必然发生排斥反应,必须用强有力的免疫抑制措施予以逆转。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及解决这些问题之后,1962年美国J.E.默里第一次进行人体肾移植获得了长期存活,标志着器官移植作为医疗手段成为现实。 但是尽管器官移植手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

专业代码040100培养单位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代码:040100 培养单位: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一、学科学位点简介 教育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该学科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与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1998年、2000年、2005年先后获准设立教育学原理、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论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得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硕士点设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5个二级学科(不含教育技术学);现有导师24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名。 本学科在院校研究、教学论、课程论以及大学内部治理等领域形成自身特色与优势。“十二五”以来,本学科获准立项一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取得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大学德性研究”、“小学生学科能力测评研究”、“我国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汉语聋童的叙事特征及其叙事能力发展的干预研究”等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美国院校研究的质量旨趣——基于高等教育问责制背景的历史考察”、“我国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机制研究”、“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隐机制”等7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本学位点已有100余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已成为高等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等单位的业务骨干。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健全,教育基础理论扎实,教育科研或教育实践能力较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胜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教育科研等机构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专业知识,打好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能力,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良好的合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实践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1.教育学原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研究前沿_化学与材料科学

2017 研究前沿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科睿唯安 七、化学与材料科学 1. 热点前沿及重点热点前沿解读 1.1 化学与材料科学 Top 10 热点前沿发展态势 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太阳能电池、有机合成、纳米技术、超级电容器、自由基聚合、上转换发光等领域。与2013-2016 年相比,2017年 Top10热点前沿既有延续又有发展。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连年入选热点前沿或新兴前沿。在今年的Top10热点前沿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延续了去年对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关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则侧重空穴传输材料研究。在有机合成领域,碳氢键的活化反应也是连年入选,往年侧重在钌、铑等贵金属的催化转化,今年是非贵金属钴的催化转化,另外今年还突出了间位碳氢键的活化。在纳米技术领域,不仅继续有具体的前沿研究入选,而且首次出现宏观的研究概念――纳米组装学。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基于纳米孔碳电极(2014年)、纳米二氧化锰电极材料(2016年)的超级电容器曾经入选热点前沿或新兴前沿,今年入选的是基于NiCo2S4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在自由基聚合领域,继2014年入选新兴前沿后,光引发的聚合反应今年成为热点前沿。在上转换发光领域,“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入选热点前沿。

1.2 重点热点前沿——三价钴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 传统的合成化学基于活性官能团的相互转化,通常需要繁琐的预官能团化步骤。而碳氢键的直接化学转化可以避免这一过程,大大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蓬勃发展。近十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直接官能团化反应已成为重要的合成工具,特别是贵金属(铑、钌、铱、铂、金、银等)催化成果显著。然而,高昂的成本以及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限制了贵金属催化的大规模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的第一行过渡金属(锰、铁、钴、镍、铜等)。这点在《研究前沿》系列报告中也得以体现:在2013年和2014年的报告中,“钌、铑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进入化学领域Top10热点前沿,本年度则是“钴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入选。钴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可分为低价钴(CoⅡ)催化和高价钴(CoⅢ)催化两类。本研究前沿是高价钴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2013年,日本东京大学金井求(Motomu Kanai)教授和川岛茂裕(Shigehiro Kawashima)博士报道了Cp*CoⅢ(Cp*= 五甲基环戊二烯)络合物催化的2-苯基吡啶碳氢键活化直接加成到亚胺、烯酮上的反应。此后,研究人员不断扩大Cp*Co Ⅲ催化剂的应用围并研究其催化机理。与其替代对象Cp*RhⅢ相比,Cp*CoⅢ不仅可用于前者催化的反应,而且由于反应活性差异,导致可能采取不同的反应路线从而生成不同的产物。 如表31所示,在本研究前沿中,德国、日本、美国、国以及中国等国家或地区发表了多篇核心论文。日本东京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明斯特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学、大学、中科院化物所等研究机构的工作也比较突出。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教学团队设置方案与教研活动开展细则 1.本方案拟按照二级学科为基础设置教学团队。 2.教学团队是学院直接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直属系领导。 3.教学团队负责人由学科带头人召集团队成员讨论后指定,报各系和学院备案。 4.教学团队主要工作内容:执行教学计划;拟定教学大纲;选编教材、编写教学参考资料;实 施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与青年教师培养;组织考试命题及阅卷;落实听课制度,检查教学质量;对教师定期考核;搞好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5.教学团队负责人除主持常规的教学活动外,有责任带领团队在教学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改革、课程整合与建设等开展工作。 6.教研活动安排在每周三下午,每个教学团队至少安排教研活动6次/学期,每次教研活动必 须有教学督导或教学委员参加。以下三次活动为必开时间:开学第一周的教研活动安排在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前一天或二天,讨论学期教学活动计划;期中教研活动集中讨论上半学期教学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开展教学检查活动;在学院制定下学期教学计划前,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制定教材,安排教师(A角和B角,A角为主讲教师、B角为备讲教师)。另外三次教研活动针对第五条开展。 7.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的工作量按3课时/次计算;每次教研活动须填写教研活动总结报告, 由教学负责人和教学督导或教学委员签字认定,交教学秘书保存。 8.学院将对教学团队的教研活动进行适当资助。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13-08-20 附录一: 教学团队设置如下: 无机学科教学团队:刘红科、包建春、黄晓华、陈晓峰、蒋晓青、唐亚文、方敏、戴志晖、兰亚乾、韩敏、吴勇、赵文波、李顺利、吴萍、周小四 分析化学教学团队:杨小弟、杜江燕、周耀明、张继双、李卉卉、屠闻文、毕文韬、陈维 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蔡称心、周益明、赵波、杨春、卫海燕、李淑萍、周泊、李晓东、朱银燕、张卉、陈煜、孙冬梅、吴平、沙兆林、李亚飞 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孙培培、魏少华、王炳祥、杨锦飞、肖亚平、顾玮瑾、韩巧荣、林云、职慧珍、周林、韩维、邵科峰、马振毛 化工教学团队:顾正桂、王玉萍、杨维本、林军、马振叶、崔世海、刘俊华、李明海、张英华、王春梅、苏复 高分子及材料教学团队:李利、周宁琳、毛春、章峻、朱丹、肖迎红、莫宏、袁江 附录二: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专业课程概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