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排球运动的发明者——美国人摩根

(一)“小网子”出世,“空中飞球”起飞

19世纪末的美国,随着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4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工人生活有所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学校将体育列人了课程,妇女得到了更多的活动自由,社区公园和娱乐计划引人城市,交通的改善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出版物的增加传播着体育信息。富裕的时间和金钱,使人们对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兴趣越来越大。

1891年,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在春田学院发明了篮球运动。

4年之后,离篮球发明地仅10英里之遥的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才一年的春田学院毕业生威廉·G·摩根,担当起了霍利奥克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篮球运动对常坐办公室的人和年龄较大的人来说过于剧烈了,他们不愿在球场上上气不接下气的奔跑、冲撞,他们需要一项新的运动来满足他们既要活动出点儿汗,又要得到身心放松而不太累的需要。摩根这位詹姆斯·奈史密斯的得意弟子,没有辜负人们和老师的希望,他根据人们的这一需要,在体育馆内挂上网球网子,用篮球胆在球网上空来回打。打法上采用网球和手球的一些技术,规则类似棒球,由9局组成,连胜3分为1局,双方上场人数不限,但须对等。摩根给这种运动形式取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名字“Mintonette”,意即“小网子”。

“小网子”活动满足了中年人娱乐和体育之需,受到人们欢迎。于是,排球运动就这样从嬉戏篮球胆的球戏中发展起来了。

18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指导大会在霍利奥克城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历史上最早的“小网子”比赛,两队各出5人,双方队长分别是霍利奥克市市长库兰和消防队长林奇。兴致勃勃观看表演的A·T·哈尔斯博士觉得“小网子”一词意犹未尽,提议把“Mintonette”改为“Volleyball,取“空中飞球”之意。这一提议形象地概括了排球运动的性质,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从此,排球—一“空中飞球”开始起飞。

(二)篮球胆轻飘,块皮胶合成型

最初在排球场上用的是篮球。但篮球打起来太重、太沉,打得人们手腕发疼,且易伤手指。篮球不行,摩根又试用足球。但足球也有同样的缺陷。于是,摩根将篮球胆从篮球中取出,球胆充气后既轻又飘,打起来比篮球、足球好多了。但球胆又太轻,难以控制方向。摩根找到当时美国较大的司保了体育用品公司,要求他们设计一种用软牛皮包制的球,这种球既不伤手指,又不会一打就跑。就这样,司保丁公司按摩根的设计要求做出了第一批排球。球重255克~340克,圆周63.5~68.6厘米,橡皮胆外包皮套或帆布套,制成了类似现在的排球。今天排球的重量和大小就是据此演变而来的。

1897年,美国首次公布的10条排球比赛规则中规定,球是一个外面包有皮套或帆布套的橡皮胆,球的圆周为63.5-68.6厘米,重340克。

1947年,国际排联成立时颁布的第一本国际排球规则规定:排球重量250~300克,圆周65~68.5厘米,气压0.52~0.58公斤/平方厘米。

此后,块皮缝合代替了皮套或布套,胶合技术代替了缝合技术,终于形成了现在的排球:由柔软皮革制成外壳,内装橡皮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

(三)气压过高球死沉,放气减压易于击

250~300克的重量,0.52~0.58公斤/平方厘米的气压,使排球打起来手感沉重,比赛中由于球速快而中断甚多,尤其是垫球技术的出现,使手臂击球就如同用手臂击石头一般。于是,国际排联不断修改规则,减小球的气压。继将球的气压由0.52~0.58公斤/平方厘米减至0.48~0.52公斤/平方厘米以后,又在于1982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规则中将球改为:重量260~280克,圆周65~67厘米,气压0.40~0.45公斤/平方厘米。此一规定一直延用到1996年。

然而,随着排球技战术的发展,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排球比赛中的中断也随之增加。据国际排联普及推动委员会1995年的调查,排球比赛中死球时间占2/3。这就大大影响了排球比赛的可观赏性。在国际排联普及推动委员会1995年对最受群众欢迎项目的调查中,排球排在足球、篮球、赛车、田径、滑雪之后,仅名列第六。这与国际排联试图将排球推成世界第一运动项目的目标相距甚远。而造成排球比赛中死球过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球速过快。

为此,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在其主席,我国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马启伟的带领下,从1995年起开始实验研究不同气压的球对其飞行速度的影响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个连科学家们目前都难以解释的有趣现象:当球的气压在0.30公斤/平方厘米时,相同击球条件下的球速最慢,队员手感最好。球的气压增大或减小,球速都快于0.30公斤/平方厘米时。在世界一流男排强球队的比赛试验也表明,当用现行气压的球比赛时,防守成功率为54%,当用0.30公斤/平方厘米的球比赛时,防守成功率为73%,上升了19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防守得到帮助,死球率降低,比赛的精彩程度增加。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1996年8月国际排联亚特兰大代表大会通过了对1997~2000年排球比赛规则的修订,并从199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规则。新的规则规定:排球由柔软皮革制成外壳,内装橡皮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重量260~280克,圆周65~67厘米,气压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

(四)随“教”传播衰宇,随“战”逐流远航排球运动出现后,通过教会的传播活动和美国军队的军事与战争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国。

排球传人亚洲较早。通过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播,1900年,排球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

当排球传人亚洲时,规则尚处于不完备的阶段。当1910年美国传教土布朗将排球运动介绍到菲律宾时,看到亚洲各国经常在室外进行排球运动,且人口众多,考虑到让更多的人能参加排球运动,他介绍的是16人换发球制的排球。这种16人制的打法又随着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采用而传播到了亚洲各国。这样,亚洲各国都经历了16人、12人、9人制排球这一过程,直到50年代才引进6人排球。至今,在亚洲各国还能看到9人制的排球比赛。

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排球在20世纪初进人了美洲一些国家。

1900年,加拿大成为第一个在美国之外开展排球活动的国家。接着排球就传入了南美各国。1905年传入古巴;1909年传入波多黎各;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7年传人巴西。

在美洲各国,人们习惯地将排球活动看作是一项消遣娱乐活动,并没有看重它的体育竞赛性质,直到1964年被列为了奥运会项目,排球在美洲所受的冷遇才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一1919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中,排球运动列人了美军军事训练营的训练计划,推广到美国国内及国外的军事营地,成千上

万的排球和球网被送到美国军人的手中。同时它也被作为礼品赠送给了盟军的体育官员们。这样,排球随着美国军队的军事活动传到了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沿岸。1914年传人英国;1917年传人法国、意大利、俄国;1918年传人南斯拉夫;1919年传人捷克斯洛伐克、波兰;1922年传人德国。

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美国派遣军分发了16000个排球给它的部队和同盟军,这一行动大大刺激了排球在欧洲的开展。1925年,以斯大林为首的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排球为群众性体育项目,提出了“百万人排球运动”的号召,使排球运动在前苏联很快得到普及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苏军士兵的影响,排球在东欧各国也开展起来了。

(五)“华利波”传人,“队球”定名“排球”

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作为文化教育的体育,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人侵来到我国,美国传教士在传教布道之时把排球队带了进来。1905年,排球活动首先在广州南武中学和香港皇仁书院倡行,后来主要通过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留学生。外籍人士等以教学、游戏、训练班及表演等方式传播,排球运动逐步在我国部分城市的一些学校中开展起来。人们根据Volleyball的译音,把空中飞球称为“华利波”。就这样,“华利波”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

1913年5月,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大会原来没有设立排球项目,增设这项锦标是东道主为了多拿金牌在赛前临时决定的。到了开幕那一天,只有菲律宾一国报名,于是怂恿中国参加。当时任中国队总领队的美国人勃郎·格雷同意了菲队的请求,从田径、足球队中临时选人,匆忙上阵,头顶脚踢,结果以0:2的比局连输两场。这便是我国参加最早的国际排球赛了。

1914年在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上,排球被列为男子正式比赛项目,并将“华利被”改称“队球”,取成队比赛之意。

1921年,旧中国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第一次有了女排比赛。

1930年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之前,经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研究,根据其球在空中被来回排击和参加者成排站位这两个特点,将“队球”改称“排球”。

从此,排球这一名称和运动形式在我国传播开来,沿用直今。

(六)国际排联成立,魅力扩展全球

排球的比赛性质和世界各国对举行世界性排球比赛的要求,导致了国际排联的成立。

1947年在巴黎召开了有17个国家排协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法国人鲍尔·利伯被选为主席,任职到1984年;而后墨西哥人阿科斯塔当选为国际排联主席,任职至今。

国际排联于1949年在布拉格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从排球运动的初创到1949年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其间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排球规则逐步形成,基本技战术日趋丰富,国际交往越来越多。

1952年在莫斯科举办了第一届女子排球锦标赛,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排球被接纳为奥运会项目,1965年在华沙举办了第一届男子世界杯排球赛,1973年在乌拉圭举办了第一届女子世界杯赛。至此,形成排球锦标赛、世界杯排球赛、奥运会排球赛三项建全的世界大赛制度,各项赛事每隔四年举办一届。此后,世界排球大赛系列中又增加了世界男女青年锦标赛(1977年)。世界男女少年锦标赛(1989年)、世界男排联赛(1990 年)和世界女排大奖赛(1993年)。

到1997年,国际排联已成为拥有213个国家和地区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

育运动联合会。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已超过1亿5千万,排球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足球的广为普及的运动项目,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1964年东京奥运会女排决赛时,日本电视收看率达全国人口的91%。

1981年在巴黎近郊克拉马市举行的一年一度的“一日排球赛”上,275个队,近2500名男女运动员,从早到晚在足球场地上划定的54个排球场上进行了1200场角逐,队员中男女老少齐上阵,背着孩子出场的大有人在。

1983年7月前苏联男排访问足球王国巴西,同巴西男排在可容纳10万观众的足球场中进行了比赛,观赛者有96000人,因天降倾盆大雨使比赛中断45分钟,竟无一人退场。

1986年地中海岛国马尔他创办了一年一度的排球马拉松。排球马拉松从每年8月的第一个周末22点正式开始比赛。比赛在6支队伍间连续轮换进行。1986年连续进行了100个小时,1987年120小时,1988年144小时,1989年170小时,1990年180小时,1991年190 小时,1992年195小时,而今已超过了200小时。排球马拉松吸引了全城85%的人口前往观战,受到了国际奥委会、国际排联、欧洲排联等国际体育组织的祝贺。

为了进一步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1988年国际排联制定了《世界排球发展计划》:在世界各个地区建立20多个排球发展中心;发展娱乐性和健身性排球;向发展中国家赠送排球器材;向各国提供技术教材和录像资料等。1995年国际排联推出了《世界排球2001计划》:在各大洲各国树立排球为顶尖运动的形象;使排球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运动之一;让排球引起电视网和各节目赞助商的兴趣;使排球管理机构成为现代高职业化的机构;使拥有高水平球队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

本文由太阳城https://www.doczj.com/doc/c58550775.html,提供,仅供参考。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的起源 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游戏,比赛人数的多少、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排球的传播 排球问世后,由美国的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排球在问世之初就没有严格的上场人数限制,加之传入的时间不同,世界各地排球运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排球最先传入美洲: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传入美洲的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欧洲的排球运动起步要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随美国士兵登陆。1917年,排球最先出现在法国,接着传入意大利,1919年、1921年先后在捷克、波兰等东欧诸国开展。虽然起步晚,但传入的排球运动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制和6人制,其竞技性已渐成熟,因此发展较快。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是排球的故乡,但世界排坛诸强却是中国、古巴、巴西、俄罗斯、意大利甚至是突尼斯等国,因为美国长期把排球用于休闲和娱乐,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来发展。不过,2005年2月,美国国家女排聘请了中国排球名将郎平为主教练。 排球的发展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 娱乐排球1895—1936 排球本就是为娱乐休闲而创造的,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但游戏也需要有规范,因此,从

1 false 排球运动起源于1891年

1 false 排球运动起源于1891年。 2 true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 3 true 排球运动由威廉·莫根首先发明。 4 false 排球运动是在1900年传入我国的。 5 true 在世界性重大排球比赛中获得第一个“五连冠”的队伍是中国女子排球队。 6 true 我国女子排球队最近是在2003年获得世界杯冠军。 7 true 我国于1954年加入国际排联。 8 true 我国女子排球队最近获得的奥运会冠军是在2004年。 9 false 我国女子排球队最近是在雅典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上获得奥运会冠军。 10 true 移动技术是由起动,移动步法和制动三个环节所组成。 11 false 排球基本技术包括传球、垫球、发球、扣球和拦网。 12 false 准备姿势按身体重心高低分为稍蹲和半蹲准备姿势两种。 13 false 排球场地的长为19m,宽为8m。 14 true 排球球网宽为1m。 15 true 排球场地的所有线宽都是5cm。 16 false 正式排球比赛中,成年男子网高为2.34m。 17 true 正式排球比赛一般采用五局三胜制。 18 false 排球比赛非决胜局中,一队赢得21分同时超过对方2分为胜一局。 19 false 比赛中,第一裁判员鸣哨后,发球队员必须在5秒内将球发出。 20 false 发球队员将球抛起后未能发出,接着又将球抛起发出,不判犯规。 21 false 排球比赛中普通暂停的时间为60秒。 22 true 排球比赛中技术暂停的时间为60秒。 23 true 球触及标志杆后进入对方场区,应判球出界。 24 false 队员一只脚踏及中线,应判该队员过中线犯规。 25 true 比赛中,允许队员用脚击球。 26 true 队员不可以对对方的发球进行拦网。 27 false 拦网队员拦网触球后,接着又将球传起,应判该队员两次击球犯规。 28 true 队员的臀部在中线上,且有部分触及对方场区,应判该队员过中线犯规。 29 true 正式排球比赛中,成年女子网高为2.24m。 30 true 全国男子排球联赛2005-2006赛季冠军是上海东方队。 31 false 排球基本战术包括"中一二"、"边一二"、"插上"等。 32 true 一队在一次进攻中最多可以击球3次(拦网除外)。 33 false 组织"中一二"进攻战术时,二传队员的位置应在6号位。 序号选项内容 1 true 发球队员发球时踏及端线,应判犯规。 2 false 在室内比赛时,球碰到天花板后落入对方场区,比赛继续进行。 3 true 比赛中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击球。 4 false 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中,触球部位是在两臂的肘关节以下10cm处。 5 true 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的击球点是在额前上方20cm左右。 6 false "四二"配备中,有两个二传队员、两个进攻队员和两个防守队员。 7 false 排球比赛确定名次办法中的C值=A(负局总数)÷B(胜局总数) 8 false 排球比赛确定名次办法中的Z值=X(胜局总数)÷Y(负局总数) 9 true 排球技术中准备姿势和移动属于无球技术。

排球起源

排球起源 排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喜爱的项目之一,它既有竞技运动的观赏性,又有很高的娱乐性。通过参与排球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弹跳力,提高运动速度、灵敏度、增加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并能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增加团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克服困难的良好作风。 排球运动起源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洲霍利约克城,一位名叫威廉·G·摩根的天主教青年会体育教育督导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起来的篮球运动固然很好,但运动剧烈,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他创造了一种新游戏:在网球场上用篮球内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不限但要相等,各据一方。将球胆在球网两边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排球最早的雏形。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很快这个游戏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的传播起来,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尔德市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长共同商定名位“小网”(Mitontte),1896年第一次表演赛之后,改名为“Volleyball”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排球运动在1900年左右自美国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巴西等国家,成为当时风靡美洲的一项时尚运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运动先后在法国、意大利、苏联、波兰等国家流传开来并得到广泛开展。排球规则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1912年排球比赛规则规定,双方上场的运动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规定每局为15分,五局三胜制。1918年规定上场运动员每队为6人。1922年规定每方必须在3次以内将球击过网。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行了首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1952年在前苏联的莫斯科举行了首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排球运动在1964年就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据可查的资料记载,排球于1905年由广州和香港等地传入中国,成为排球运动在中国传播的最早记录。先是在广州、香港等地的几所中学里开展,然后陆续传至上海、北京等地。当时的排球运动主要作聚会、娱乐之用,与比赛联系不多。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比赛,这是我国参加的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正式国际排球赛事。因为此次参赛,排球运动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和兴趣,排球竞赛活动也由此大面积开展。紧接着,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早期的中国男排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15年上海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第二次参赛的中国男排就获得了冠军。截止到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举办了10届,中国男排共获得5次冠军。女子排球则开展得相对较晚,1921年才首次出现在广东省运动会上,1930年被列为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从1923年起,中国女排开始参加远东运动会,5次参赛均获得亚军。随后,国民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相继爆发,中国排球的发展步伐大大减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被作为重点运动项目加以推广,逐渐成为全国上下喜闻乐见并发展迅速的运动项目之一。并于8月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男子排球队——中国学生代表队,赴布拉格参加了世界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排球比赛。 1951年5月,我国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排球比赛。同年,中国青年男排参加了第11届柏林大学生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地起源和发展 排球地起源 排球运动诞生于年,创始人是威廉··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地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地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地对象应该采用不同地锻炼方法.当时逐渐流行起来地是由奈史密斯发明地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地人来说则过于剧烈.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地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地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地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地肢体接触.为此,摩根在青年会地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地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最后,该市地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试做了圆周公分,重量盎司(约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地球.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摩根和春田市()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意为“小网子”).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月出版地美国《体育》杂志上.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地排球赛.赛后,春田市立学院地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地特点,将其改名为“”(意为“空中连续击球”).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最初地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游戏,比赛人数地多少、比分地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b5E2R。 排球地传播 排球问世后,由美国地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排球在问世之初就没有严格地上场人数限制,加之传入地时间不同,世界各地排球运动地形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地理位置地原因,排球最先传入美洲:年首先传入加拿大,年传入古巴,年传入乌拉圭,年传入墨西哥.传入美洲地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年首先传入印度,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地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人制——人制——人制——人制地演变过程.欧洲地排球运动起步要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随美国士兵登陆.年,排球最先出现在法国,接着传入意大利,年、年先后在捷克、波兰等东欧诸国开展.虽然起步晚,但传入地排球运动已采用运动员轮转、分制和人制,其竞技性已渐成熟,因此发展较快.有意思地是,美国虽然是排球地故乡,但世界排坛诸强却是中国、古巴、巴西、俄罗斯、意大利甚至是突尼斯等国,因为美国长期把排球用于休闲和娱乐,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来发展.不过,年月,美国国家女排聘请了中国排球名将郎平为主教练.p1Ean。 排球地发展 世界排球运动地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 娱乐排球— 排球本就是为娱乐休闲而创造地,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娱乐性较强地游戏.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地.但游戏也需要有规范,因此,从年摩根制定第一个排球规则开始,排球地各项规则开始逐步建立:年,采用分制;年采用运动员轮换制和三局两胜制;年,采用分制.尤其是—年间,因排球技术水平地提高和技术手段地多样化,规则进行了一系列地修改和完善,除划定了比赛场地外,技术动作被归类为发球、传球、扣球和拦网,场上队员也有了明确地位置分工.此外,年,单独制定了为妇女参赛地女

排球理论

排球理论课教程 一、排球运动的简介 二、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三、排球运动的基本战术 四、排球运动竞赛规则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麻省霍利约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G·摩根创造了一项球类游戏:人们分别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用篮球胆之类的球托来拍去,击球的次数不限。这就是排球运动的雏形。在当时的这种运动被称为“小网子”。 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须相等。一次比赛共打九盘,一方的一名队员发球连得3分为一盘。场地的面积为米*米;球网宽米,长米离地高度为米;球重255-346克,橡胶球胆,外壳用皮革和帆布缝制而成,球的圆周为厘米;发球者必须一足踩在端线上,有两次发球机会等等。 1912年,规定双方上场的队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六人。1922年,规则已趋完备,规定每方必须在三次以内将球击过网。 排球问世后,由美国传教士和驻外国军官、士兵带到了世界各地。在美洲的传播 美国是排球故乡,故6人制排球传入美洲较早。

1900年,传入加拿大; 1905年,传入古巴,其女排被誉为“黑色橡胶”; 1912年,传入乌拉圭; 1914年,传入墨西哥。 在亚洲的传播 排球传入亚洲的时间也比较早,约在1905年左右传入印度、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等国。 排球传入亚洲后采用的规则与美国不同,经历了由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演变过程。 在欧洲的传播 欧洲的排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国士兵带过去的。1917年最早出现在法国;以后传到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东欧诸国。 传入欧洲虽晚,但传入的是6人制,且竞技性已渐成熟,故发展较快。美国虽然是排球的故乡,但长期没有把排球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来发展,主要用于休闲和娱乐,所以技术水平发展较慢。 排球运动是由两只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每方最多击球3次使球过网,不得持球。 发球轮转 比赛有五局三胜制、三局两胜制和一局胜负制。 娱乐排球阶段:隔网拍打,空中击球的游戏。

人教新课标高中体育必修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竞赛沿革》教学设计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竞赛沿革 (一)“小网子”出世,“空中飞球”起飞 19世纪末的美国,随着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4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工人生活有所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学校将体育列人了课程,妇女得到了更多的活动自由,社区公园和娱乐计划引人城市,交通的改善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出版物的增加传播着体育信息。富裕的时间和金钱,使人们对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兴趣越来越大。 1891年,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在春田学院发明了篮球运动。 4年之后,离篮球发明地仅10英里之遥的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才一年的春田学院毕业生威廉·G·摩根,担当起了霍利奥克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篮球运动对常坐办公室的人和年龄较大的人来说过于剧烈了,他们不愿在球场上上气不接下气的奔跑、冲撞,他们需要一项新的运动来满足他们既要活动出点儿汗,又要得到身心放松而不太累的需要。摩根这位詹姆斯·奈史密斯的得意弟子,没有辜负人们和老师的希望,他根据人们的这一需要,在体育馆内挂上网球网子,用篮球胆在球网上空来回打。打法上采用网球和手球的一些技术,规则类似棒球,由9局组成,连胜3分为1局,双方上场人数不限,但须对等。摩根给这种运动形式取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名字“Mintonette”,意即“小网子”。 “小网子”活动满足了中年人娱乐和体育之需,受到人们欢迎。于是,排球运动就这样从嬉戏篮球胆的球戏中发展起来了。 18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指导大会在霍利奥克城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历史上最早的“小网子”比赛,两队各出5人,双方队长分别是霍利奥克市市长库兰和消防队长林奇。兴致勃勃观看表演的A·T·哈尔斯博士觉得“小网子”一词意犹未尽,提议把“Mintonette”改为“ Volleyball,取“空中飞球”之意。这一提议形象地概括了排球运动的性质,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从此,排球—一“空中飞球”开始起飞。 (二)篮球胆轻飘,块皮胶合成型 最初在排球场上用的是篮球。但篮球打起来太重、太沉,打得人们手腕发疼,且易伤手指。篮球不行,摩根又试用足球。但足球也有同样的缺陷。于是,摩根将篮球胆从篮球中取出,球胆充气后既轻又飘,打起来比篮球、足球好多了。但球胆又太轻,难以控制方向。摩根找到当时美国较大的司保了体育用品公司,要求他们设计一种用软牛皮包制的球,这种球既不伤手指,又不会一打就跑。就这样,司保丁公司按摩根的设计要求做出了第一批排球。球重255克~340克,圆周63.5~ 68.6厘米,橡皮胆外包皮套或帆布套,制成了类似现在的排球。今天排球的重量和大小就是据此演变而来的。 1897年,美国首次公布的10条排球比赛规则中规定,球是一个外面包有皮套或帆布套的橡皮胆,球的圆周为63.5-68.6厘米,重340克。

排球理论教案

水平四:体育理论教案 教学内容:排球运动简介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和简单的发展史。 2、通过对排球运动的场地设施以及规则的讲解,使学生对排球运动更进一步的 理解。 3、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排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起源和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对排球运动主要规则的理解及其运用。 一、课题的引入:利用排球比赛的录像导入本课 二、起源与发展: 1、排球运动的起源: 排球运动是有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是用双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动作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排球英文“volleyball”的原义是击空中球或“空中飞球”。 排球运动的特点: ?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 ?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过于激烈,于是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起名为“volleyball”,并沿用至今。1896年在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1897年,摩根制订了排球比赛规则,它有力地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运动约在1900年传到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6 年一名美国军官约克把排球带到了古巴,1908年传到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亚洲最早的排球比赛是在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1947年,排球运动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FIVB),总部设在巴黎,第一任主席是法国人鲍尔·黎伯(Paul ·Libaud)1985年总部迁至瑞士洛桑。1964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排球运动的世界大赛 ?世界锦标赛(最早、最大) ?世界杯赛 ?奥运会排球赛(1964年) ?世界沙滩排球大赛 ?世界男排联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 ?残疾人奥运会排球赛 3、繁衍 沙滩排球、九人制排球、小排球、软式排球、残疾人排球 4、我国排球运动发展概况 排球运动是1905年传入我国的。首先在广州、香港的几所中学中开展。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1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比赛,这是史料可查的世界第一场正式国际比赛。此后中国各地逐渐开展了排球的竞赛活动。

中国排球之排球的起源讲解

中国排球之排球的起源讲解 中国排球之排球的起源排球运动开始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洲霍利约克城,一位名叫威廉·G·摩根的天主教青年会体育教育督导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起来的篮球运动固然很好,但运动剧烈,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他创造了一种新游戏:在网球场上用篮球内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不限但要相等,各据一方。 将球胆在球网两边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排球最早的雏形。 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很快这个游戏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的传播起来,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尔德市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长共同商定名位"小网"(Mitontte),1896年第一次表演赛之后,改名为"Volleyball"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 排球运动的传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首先传到美洲的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家,后又传入亚洲、欧洲等地。 传入的渠道多是通过教会。 排球传入亚洲是从1900年开始的,首先是印度,然后波及亚洲诸国。 传入亚洲是经过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最后发展到6人制。

传入欧洲的时间比亚洲稍晚一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14-1918),排球运动随着美军士兵的远涉重洋,登上欧洲大陆,当时正是排球规则开始逐渐走向完善的阶段,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和6人制。 1917年进入意大利、法国和前苏联,1919、1921年先后在捷克和波兰等地开展。 1964年进入奥运会,成为深受世界人民喜欢的运动。 球网、网柱(1)球网构造球网宽1公尺,长9.50公尺,垂直张挂于中线轴的上方。 网面由10公分见方的黑色网孔组成。 网顶有7公分宽的水平带子,系以自帆布对折,沿球网的全长缝住。 带子的两端各有一个孔,孔中穿有绳索与网柱相系,使网顶呈拉紧状态。 带子的中间有一可弯曲的钢索,以利于将球网紧系于网住上。 在网的下方(无水平带),有一条绳子贯穿于网孔之中,以系紧两网柱,使球网下半部呈拉紧状态。 (2)球网高度球网置于中线上方,男子网高2.43公尺,女于2.24公尺。 球网高度的测量,以测量竿自比赛球场的中央量起。 球网两端(边线上方)距地面之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得超过规定高

排球理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超全

排球理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超全) 某队请求暂仃与换人时,应向那个裁判员提出。A:第一裁判 B:第二裁判 C:记录台 答案:B 排球运动是由美国麻省好利若城青年会干事()发明的。 A:威廉摩根 B:奈史密斯 C:鲍尔利伯 D:阿科斯塔 答案:A 排球比赛中的接发球及其进攻,也称“”,它包含着防守和进攻两方面。A:组织进攻 B:进攻战术 C:一攻 D:防反 答案:C 单循环比赛编排方法有: A:交叉法 B:贝格尔 C:配对法 D:固定轮转法 答案:BD 场区的前后划分,是为了限止比赛中的那些技术动作? A:限止后排队员进攻起跳点 B:限止自由人传球组织进攻 C:限止前排队员到后场区 D:限止后排队员到前场区救球 答案:AB 接发球的目是? A:把球垫过网 B:争取到位组织进攻 C:把球垫高 答案:B

排球场区由前场区与后场区之分它们是以什么来区分的A:场地的中间 B:场地的中线 C:限止线 答案:C “边一二”进攻战术时,两名攻手应是 A:三号和六号位队员 B:三号和四号位队员 C:四号和五号位队员 答案:B 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包括:。 A: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B:能激发人体机能的内在潜力 C:能提高人体各器官功能的自我调节能力 D:能调节食欲,促进睡眠 答案:BCD 整理活动的作用在于. A:有利于调节运动情绪 B:有利于加速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 C:有利于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常态 D:有利于偿还氧债 答案:CD 神经衰弱患者在体疗期间应注意做到:。 A:积极参加各种剧烈的球类竞赛活动 B:遵循合理的生活制度 C:保持乐观情绪 D: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答案:BCD 自由防守队员在场上不可做哪些技术动作? A:扣球 B:发球 C:将球挥击过网 D:以垫球形式组织进攻 ab 自由人在场上不能做的技术动作有: A:发球 B:扣球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基本部分一、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大约在19世纪后半叶,由于受到网 球运动的启示,在一些英国大学生中,流 行着一种极类似现在乒乓球的室内游戏, 叫做“戈西马”(Goossime)或“弗利姆— —弗拉姆”(Flim-Flam)。没有统一规则, 有10 分、20分为一局的,也有50分或 100分为一局的,发球时,可将球直接发 到对方台面,亦可把球先发到本方台面再 跳至对方台面。所用器材也和今天的大不 一样。球拍是空心的,用羊皮纸贴成,形 状为长柄椭圆形。为了不损坏家具,在橡 胶或软木实心球外,往往包一层轻而结实 的毛线。有时,在饭桌上支起网来打;有 时索性就在地板上用两个椅子当作支柱, 中间挂起网来打。虽然打起来不十分激 烈,但颇有一番乐趣。 随着充满了压缩气体的橡胶球的问 世,乒乓球运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那时 候,人们一般在室外打草地网球,而天气 一旦不好,他们就在室内打球,在一张球 台上用网球拍来比赛,球网一般是由平 板、一排书或者是小罐之类的东西充当。 这种比赛被命名为“小型室内草地网球比 赛”,这也使得早期的乒乓球比赛形式向 现代的乒乓球运动前进了一大步。“小型 网球”的不同种衍生形式,在英国以及它 的殖民地美国普遍流行起来, 在乒乓球出现之后,许多游戏和玩具 生产商立即闻风而动,给这种新游戏起了 带有各自国家特色的五花八门的名字。其 中,“乒乓”模仿了球拍击球以及球落在 球台上时的声音,这是英国的一家玩具公 司在1900年给它的这种“新式草地网球” 注册的名称。很快,乒乓球便流行开来, 演示文稿 提问1、乒乓球运动员的名字。 2为什么叫乒乓球? 40 分 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