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画常见的构图规律

中国画常见的构图规律

中国画常见的构图规律
中国画常见的构图规律

中国画常见的构图规律

(一)宾主朝揖的关系

在中国画中,主体只有一个,其它的是陪衬的次要的宾体,起着

辅助、从属于主体的作用。主和宾是相互依存、浑然一体的,只有构

图中“宾主分明,画面才能主体分明,才能不至于“喧宾夺主”。

(二)起、承、转、合的关系

“起”、“承”、“转”、“合”是一幅中国画的几个关键的相

关联的环节。所谓“起”,是主体展开气势和方向,“承“是按主势

和起势,增加变化,充实、丰富层次,因势利导的运动过程。“转”

是借势逆转,以增加变化和趣味,是指打破主势,增加矛盾改变方向

的部分。“合”,是复归于主势,总结全局,气势的复归,以达到相

接相承、相呼应的统一完善的结局。一幅绘画中有多个的开合、承接、转折。

(三)疏密、聚散的关系

中国画有“疏可跑马,密不通风”的说法,要求有大疏大密的对

比关系。这里包括有疏与密、聚与散、动与静、明与暗种种对比。要

求通过对比产生一种运动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布局中使画面更加

富有变化。

(四)蓄势与写势

古人将构图称为:“置阵布势”。一幅中国画作品必须有一种气

势和力量,具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气势。

使用虚实、抑扬顿挫、曲折往复等方法,以达到“欲左先右”、“欲

放先收”、“欲行先蓄”变化,最终完成“蓄势”。

(五) 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中国画强调使用空白,对空白经营很用心,把它当有画的部位,

同样费心思去考虑。如画一条长桥卧波,桥身是黑,水便是白,桥身

如何布置便很重要,讲的位置合度,能够感到桥下的流水,引起对水

的联想,类似这种空白,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无话可说了,这是言

外之言,物外之趣,意味无穷。

(六) 藏景露景补景点景

国画构图有藏也有露,既不能全藏,也不能全露,这样才能画外

有画,不致一览无余。不过何者该藏,何者该露,这要看主题内容而

后决定。一般说来,主要人物应该露,次要人物应该藏,主要情节应

该露,次要情节应该藏。以人物为主的画面来讲,再画一些环境为陪衬,这叫做补景。多数画家自己有计划的勾画草图,按顺序作画,先

人物,后景物,以布景烘托人物,如季节、屋宇、陈设、情调都应符

合于人物之需要。

中国画的构图讲究含蓄内敛,一般都是写意的,所以中国画的构

图跟其他西方画都是大大不同的,中国画还讲究使用空白,设计巧妙,我们能够临摹一些名家的画作来体会一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